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

GENERAL

UNEP/CBD/COP/12/DEC/XII/23

17 October 2014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

第十二届会议

2014年10月6日至17日,大韩民国平昌

议程项目21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

XII/23. 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人为水下噪音和海洋酸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

多样性的影响,为实现针对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爱知生物

多样性指标10的优先行动,以及海洋空间规划和培训倡议

缔约方大会,

人为水下噪音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感谢 欧洲联盟委员会提供财政资源、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主办和国际海事组织合作筹办水下噪音及其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影响专家讲习班(2014年2月25日至27日,伦敦,海事组织总部);

2. 欢迎 讲习班的报告,1 并注意到近几十年中进行了大量关于水下噪音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在鱼类、无脊椎动物、龟类和鸟类的知识方面缺口最大,其他知识缺口则涉及主要声源的特点、水下噪音普遍性和严重性的趋势以及强度和空间分布、水下噪音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动物种群造成的影响,包括噪音多重来源和其他压力源的累积和协同影响造成的影响;

3. 鼓励 各缔约方和其他国家政府以及土著和地方社区及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酌情并在其任务范围内和根据国家法律和国际法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减少和缓解人为水下噪音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可能的重大负面影响,

(a)

界定和区分具有不利影响的水下噪音的种类和强度,并按来源说明噪音的特

征;

(b)

对上文第2段所述其余重要知识差距做进一步的研究; (c)

开发和转让较安静的技术,在所有相关活动中采用现有最佳做法; (d) 在制作声音的时空分布图时,纳入受到不同程度声音影响的地区;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2

(e)在空间风险评估方面,将声波绘图与对声音敏感的物种的生境绘图结合起来,以期查明这些物种可能受到噪音影响的的地区;

(f)依靠关于物种或种群分布形态的足够详细的时空知识并结合避免在相关区域和时间产生噪音的能力,通过对活动施加时空管理,减轻并管理人为水下噪音;

(g)酌情对于对声音敏感物种可能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活动进行影响评估,并酌情进行监测;

(h)在建立和制定国家管辖区内海洋保护区管理计划或其他相关计划时,酌情列入噪音方面的考虑;

(i)关注对声音敏感物种在生命周期关键阶段所处的位置,以及相关研究结果和其他信息,考虑规定临界值,作为保护这些物种的工具;

(j)度量和声音测量标准化,以便在所有地点对所有声音采取类似的措施和方法;

(k)在有待提高对该问题的认识并加强处理该问题的科学能力的发展中区域进行能力建设;

(l)在制定准则时让工业和其他相关部门,包括海军参与,以增加其在实施准则方面的自主权和参与度;

(m)鼓励相关国际机构在处理此问题时开展协作和交流,实现协同增效;

(n)在协调有关海洋空间规划和基于区域的管理不同进程时,联系水下噪音对声音敏感物种的不利影响的相关信息。

4.邀请各主管政府间组织,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养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公约和国际捕鲸委员会酌情在其任务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并协助各国采取仅限于各自主管政府间组织任务范围内的措施,以避免、减少和缓解人为水下噪音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可能的重大负面影响,并酌情包括考虑上文第3 (a) 至 3 (n)段规定的活动;

5.请执行秘书:

(a)进一步协助各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和相关组织就上文第 3 段提及的措施进行协作;

(b)汇编和综合上文第3段指明要素的相关科学和技术信息以及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主管组织采取的有关措施的信息,并将信息汇编作为资料提供给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在缔约方大会第十三届会议前举行的一次会议,以期通过信息交换所机制和其他方式传播综合结果,包括成功的经验;

海洋酸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回顾第X/29号决定第63段至67段和第XI/18 A号决定第23段,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3

6.感谢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对编制关于海洋酸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的系统审查文件2 的科学编辑、协调和综合工作的支持,以及国际专家对此的贡献,这份文件提供了关于海洋酸化对海洋和沿海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包括关于较少报告的古海洋学研究的信息,并欢迎这份关于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更新综合文件;

7.注意到并关切在pH值已经达到自然较低值的水域中(例如,在高纬度地区、沿海上升流区和大陆架斜坡以及碱度低的略咸水领域,如波罗的海),预计在二十一世纪期间,文石和方解石的不饱和状态将有所发展,生物体中的底栖和浮游软体动物钙化情况可能受影响,冷水珊瑚及其栖息地结构的完整性也可能受到影响;

8.敦促并邀请各缔约方、其他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相关科学团体和其他相关组织进一步加强其国际合作,以改善对海洋酸化的监测,并与其他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密切联系,并指出,一个整合良好的全球海洋酸化监测网络,对提高对当前变化的了解以及对于研发预测将来状况的模型而言,极其重要;

9.请执行秘书将有关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最新综合文件2转交各缔约方、其他政府和有关组织,并将其转递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并继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气候海洋学委员会、有关科学团体、其他相关组织、土著和地方社区合作,提高人们对更新的综合文件中的重要调查结果的认识,并促成将这些结果纳入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之中,并制定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相关研究和监测方案;

10.回顾第XI/21号决定第2段,邀请各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有关组织、土著和地方社区审议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更新综合报告所载信息,以便开展有关进程的工作,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框架下的工作;

为实现针对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的优先行动

11.回顾第XI/18 A号决定第9段,通过载于载于本决定附件之为实现针对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的优先行动,并作为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工作方案的附录,从而更新工作方案有关珊瑚白化的具体工作计划,4 并敦促各缔约方并邀请其他国家政府和相关组织,执行工作计划所载活动,在适用的情况下,根据国家能力和国情,为更好地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而加强执行活动;

12.请执行秘书协助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支持各国执行附件内所载各项优先行动,并建立与《公约》网站和现有门户(例如,国际珊瑚礁倡议)以及区域倡议(例如,关于珊瑚礁、渔业和粮食安全的珊瑚礁三角倡议)相连接的全球珊瑚礁门户,以便利关于珊瑚礁和相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所涉所有问题的技术协作和自愿信息分享;

2 UNEP/CBD/SBSTTA/18/INF/6。

3 联合国,《条约汇编》,第1771卷,第30822号。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4

13.回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5 的结论,其中指出,气温如果再上升2摄氏度,很多适应能力差的物种和系统在将遇到巨大的的风险,特别是北极、海冰和珊瑚礁系统,并注意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与这方面密切关联;

14.认识到海洋温度上升也会增加珊瑚礁感染病原体的风险,此外所有这些压力因素之间存在额外的相互作用,且往往是协同作用,敦促各缔约方并邀请其他国家政府和有关组织巩固和进一步加强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各层面的工作,管理作为社会生态系统正在由于多重压力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珊瑚礁,压力因素包括全球压力因素(例如,海水温度上升、热带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海洋酸化)和当地压力因素(例如,过度捕捞、破坏性捕捞行为、陆源和海源污染、沿海开发、旅游和康乐用途等),着眼于特别涉及如下方面的行动:

(a)减少多重压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解决在区域、国家和地方层面更易处理的压力因素,注意到这将产生多重惠益;

(b)通过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来加强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以持续提供货物及服务;

(c)维护以岩礁为生的沿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的可持续生计和粮食安全,并在合适的情况下提供可行的替代谋生手段;

(d)利用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措施,提高地方和国家管理者针对气候风险和相关的次级效应进行主动预测和计划的能力;

(e)依赖现有的国际和区域倡议并发挥与《公约》内各种相关工作领域的协同作用,增强在支持国家实施优先行动方面的国际和区域合作;

15.回顾第XI/18 A决定第14段,请执行秘书与各缔约方、其他政府和相关组织合作,通过组织能力建设讲习班并开发关于各类实施活动所获经验教训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执行本决定附件所载以实现关于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为目标的优先行动;

16.注意到深水珊瑚和其他许多冷水生物也容易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但其受影响的额外压力因素不同于影响温水珊瑚礁的压力因素,认识到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来查明深海珊瑚的地点和情况,了解人类活动对这些珊瑚的影响,请执行秘书与各缔约方、其他政府和有关组织合作,基于有关珊瑚礁包括冷水珊瑚礁6的物理退化和毁坏的工作计划的要素,编制一份关于冷水地区生物多样性和酸化问题的具体工作计划草案,并密切联系《公约》下的相关工作,例如描述满足关于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意义的海洋区域的科学标准的区域,以及联系主管组织的相关工作,例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工作,并提交其关于冷水地区生物多样性和酸化问题的具体工作计划草案,供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将在《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三届会议之前举行的会议审议;

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年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参见https://www.ipcc.ch/report/ar5/wg2)。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5

海洋空间规划和培训倡议

17.欢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包括区域海洋组织和其他主管相关区域倡议的捐助、以及全球环境基金科学和技术咨询小组及一系列做出贡献的合作伙伴努力促进对海洋空间规划的实际利用,并请执行秘书进一步扩大与这些组织和其他相关倡议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其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工作、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其特别敏感海域的工作和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关于其海洋空间规划工具的工作等方面的协作;

18.认识到海洋空间规划是对海洋和沿海管理使用生态系统办法的有用工具并考虑到与其执行相关的挑战,请执行秘书并邀请相关组织推进其关于加强海洋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监测措施的工作;

19.请执行秘书通过关于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意义的海洋区域的技术培训和信息分享机制,促进使用汇编的科学资料,以便帮助描述满足关于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意义的海洋区域的科学标准的区域,从而支持区域或国家两级关于各缔约方和主管的政府间组织利用海洋空间规划的工作;

20.关于针对西非的可持续海洋倡议能力建设讲习班(2013年2月4日至8日)和针对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相应讲习班(2013年12月9日至13日)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日本政府通过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提供财政资源,塞内加尔和中国政府主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规划署)、阿比让公约秘书处、东亚海域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英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科工研组织,澳大利亚)和各种其他合作伙伴组织开展协作并提供科学和技术捐助,并欢迎执行秘书与各缔约方和相关组织合作,通过可持续海洋倡议,促进各项能力建设倡议;

21.回顾第X/29号决定第20段,并酌情顾及《公约》第20条第7款,邀请各捐助方及资助机构酌情继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提供能力建设支持,以期进一步加快现有工作,在海洋和沿海区域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

22.请执行秘书与各缔约方和相关组织开展协作,在可持续海洋倡议的框架下,组织其他能力建设讲习班并开展伙伴关系活动,以期就实现海洋和沿海区域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针对各自区域处理已查明的优先问题。

附件

实现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的优先行动

1.根据第XI/18 A号决定第13段,编制了下列行动项目以便更新关于珊瑚白化的具体工作计划(第VII/5号决定附件一之附录1),并考虑了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来文,7 这些来文是根据第2013-108号通知8 的相关组织提交的;

7 载于UNEP/CBD/SBSTTA/18/INF/7号文件。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6

2.同样,行动项目依赖于现有的具体工作计划(第VII/5号决定附件一附录1),并符合关于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第VII/5号决定附件一)的详细工作方案的执行目标2.3 以及关于珊瑚礁(包括冷水珊瑚)(第VII/5号决定附件一附录2)物理退化与毁坏的工作计划要素。

3. 重点行动将有助于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10:到2015年,减少了气候变化或海洋酸化对珊瑚礁和其他脆弱生态系统的多重人为压力,维护它们的完整性和功能。这些重点行动同样也有助于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指标6和11。

4. 重点行动旨在解决迫切需要,即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上巩固并进一步加强努力,以管理作为生态系统处于多重压力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变化中的珊瑚礁,包括全球压力因素(如海洋温度上升、热带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海洋酸化)、地方压力因素(如捕捞过度、破坏性捕捞活动、陆源和海源污染、沿海开发、旅游和康乐用途等)。这项提案承认,海洋温度上升同样也会增加病原体对珊瑚礁的侵害,而所有这些压力因素之间存在额外的交互作用,通常为协同交互作用。

5. 特别而言,重点行动针对的是有助于以下方面的行动:

(a) 减少多重压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通过解决在区域、国家和地方层面上更易发现的压力因素,同时注意到这将产生多重惠益,而且,不论海洋酸化的影响如何,均可以期望获得惠益;

(b) 通过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来加强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复原力,以持续提供货物及服务;

(c) 维护以岩礁为生的沿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的可持续生计和粮食安全,并在合适的情况下提供可行的替代谋生手段;

(d) 利用生态系统水平的适应措施,提高地方和国家管理者针对气候风险和相关的次级效应进行主动预测和计划的能力;

(e) 依赖现有的国际和区域倡议并发挥与《公约》下各种相关工作领域的协同作用,增强在支持国家实施优先行动方面的国际和区域合作。

6.为此,缔约方应制定国家珊瑚礁行动战略或等效政策、战略、计划或方案,巩固现有的国家倡议,作为动员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关系的平台,并在国家和次国家政府以及土著和地方社区之间进行密切协作。国家战略应由区域战略加以补充,以解决共同的压力因素。国家和区域战略可包括下述行动。

7.根据第XI/20号决定第4段,缔约方同样也鼓励提倡二氧化碳有效减排,并鼓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通过降低人为源排放和通过增加温室气体汇清除量为其做出贡献,同样注意《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其他文书之间的相关性。9

鼓励缔约方采取以下行动:

8.加强现有的部门和跨部门管理,以解决地方压力因素,例如过度捕捞、毁坏性捕捞活动、陆地和海洋来源的污染、沿海开发、旅游和康乐用途: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7

8.1. 为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渔业

a.对渔业,包括商业性渔业及小规模渔业,进行国家评估,以确定不可持续捕

捞活动的程度;

b.推动基于社区的措施,包括基于社区权利的管理,以可持续地管理渔业;

c.推行新的或加强现有的国家法规和管理措施,包括应用渔业的生态系统方

法,以便处理不可持续捕捞活动,包括过度捕捞,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活动,以保证有效执法,并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相关规定;10

d.针对多物种岩礁渔业确定并实施适当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减少不可持

续捕捞活动;

e.通过适当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可持续地管理以出口为目的的渔业或水族馆和

珍品贸易所针对的主要岩礁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种群;

f.优先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珊瑚礁物种,尤其是珊瑚礁鱼类种群,进行恢复

和可持续管理。

8.2. 管理陆地和海洋来源的污染

a.确定各种来源对珊瑚礁造成影响的重大陆源和海源污染物,并制定综合的国

家/地方水质检测方案;

b.实施综合的流域和沿海水质管理计划,降低各种主要的污染类型,尤其是导

致珊瑚出现富营养化和亚致死效应,降低海水ph值或导致其他消极影响的污染;

c.实施流域管理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重新造林;侵蚀控制;减少地表径流;可

持续农业和矿业;降低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和其他农业化肥的使用,以及废水管理和处理;

d.优先考虑降低流域的营养物和沉积物污染以及污染“热区”(产生最高污染

负荷的区域)的管理;

e.针对在珊瑚礁或周边环境中进行的码头、船坞、海产养殖、旅游或娱乐性活

动实施最佳实践标准;

8.3. 提高国家管辖区内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中的海洋和沿海保护与管理区

的空间覆盖率和有效性;

a.完善对保护珊瑚礁和相关生态系统的现有区域的管理,包括红树林和海草栖

息地,从而这些区域能够实现其管理和更加广泛的生态目标;

b.通过海洋和沿海保护区开发与有效管理,或作为本地海洋管理区的一部分,

优先对现有的健康且生命力顽强的珊瑚礁进行全面保护;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8

c.将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社会适应因素融入海洋保护区网络的

设计和管理中;

d.优先加强所述区域的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以达到

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意义的海洋区的科学标准;

e.改进珊瑚礁相关海洋保护区网络的设计,以提高珊瑚礁应对未来气候和海洋

变化影响的能力;

f.鼓励和支持基于社区的海洋管理区,遵照关于海洋和沿海管理的国家政策、

国家或立法框架或其他措施;

g.制定海洋保护区的适应计划以帮助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同时对珊瑚礁

和相关生态系统给予重视;

8.4. 管理沿海开发,确保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复原力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a.利用基于区域的管理措施,如海洋和沿海保护区和/或海洋空间规划,在沿

海区域的沿海开发和土地利用及海洋利用管理方面优先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进

行保护;

b.确保将对长期气候相关影响的考虑纳入沿海开发和土地利用及海洋利用规划

中;

c.管理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中的大规模旅游开发及其所致栖息地丧失和

改变所带来的影响,通过为生态旅游运作提供社会经济奖励措施和增强社

区权能,以支持可持续旅游。

9. 确定并实施措施以提高当地基于珊瑚礁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确保以岩礁为生的沿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的可持续生计并提供可行的替代谋生手段:

a.针对珊瑚礁区域制定并应用社会生态脆弱性监测与评价规范,包括社会生态

脆弱性示意图,为优先采取管理行动以及为将规划和管理作为基于复原力和

生态系统的方法的一部分确定高度脆弱区域;

b.优先为以岩礁为生的沿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制定减贫方案,以推动具

有社会和生态复原力的生计战略并减少因贫困而对岩礁生态系统的过度开

采;

c.通过主要利用赋税优惠或针对可持续捕捞的其他经济激励措施、使用奖励摒

弃不可持续活动的用户的保护协议,以及由生态旅游费用和不可持续利用罚

款支持的基于社区的保护信托基金,制定并实施社会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沿

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在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中发挥核心作用;

d.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工具和指标,供珊瑚礁区域使用,并将基于生态系

统的适应原则和实践纳入珊瑚礁管理中;

e.珊瑚礁退化的社会驱动因素,如预计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需求,纳入多重压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9 10. 如上所述,建立或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与协调机制,以有效应对珊瑚礁所受到的多重压力因素,包括通过实施上文第6段所述国家珊瑚礁行动战略/计划:

a.将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与适应方法纳入地方、次国家和国家层面的开发规划

和立法框架中;

b.应用跨部门的基于区域的管理工具,包括流域和海洋空间规划方法,以有效

地减少多重来源的地方压力因素并减缓其对珊瑚礁和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影

响;

c.通过应用综合的土地-海洋规划方法,将基于流域的管理方法纳入岩礁管理

中;

d.将国家珊瑚礁行动战略/计划融入现有的国家机制11和更多的国家重点中,

如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人口战略)健康、沿海开发和粮食安全战

略;

e.根据情况,在国家和/或次国家一级设立一个跨机构指导委员会,以协调、

支持和监督国家珊瑚礁行动战略/计划的实施;

f.在岩礁管理上,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能力较低的地区,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

和能力建设及通过转交符合国家/次国家管理指导方针的管理职责,增强沿

海社区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区的权能。

g.提高公众对珊瑚礁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认识,加强民间社会协助监测的能

力,包括通过利用移动数据应用。

11.促进关于信息交流、知识共享、提高认识、能力建设、可持续融资以及研究与监测方面的活动:

11.1. 教育、意识和能力建设

a.建设或扩大珊瑚礁管理者国家和区域网络,以促进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的

交流;

b.促进关于珊瑚礁管理优先工具和方法的现有培训方案的广泛实施,并编制支

持实施优先行动的其他培训材料;

c.将有关珊瑚礁、环境保护和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的信息纳入各级国家教育系

统的现有课程中;

d.针对社区和利益攸关方如何通过降低珊瑚礁所面临的直接威胁来提高珊瑚礁

复原力,为不同利益攸关方开展并实施目标性教育与意识宣传活动;

e.提供培训和其他能力发展机会,支持基于社区的可在地方或次国家层面上提

高社会生态复原力的管理倡议。

11.2. 可持续融资

UNEP/CBD/COP/12/DEC/XII/23

Page 10

a.通过国家部门预算系统(如渔业、环境、气候变化适应基金、沿海开发、旅

游等),保证必要的财政资源,以实施国家珊瑚礁行动战略;

b.针对珊瑚礁管理应用综合的不同融资方案,探索创新型融资机会,以支持本

地实施;

c.通过能力建设和精简融资过程消除关键的瓶颈并改进融资渠道;

d.提高对珊瑚礁和相关生态系统在本地和国家经济方面的社会经济重要性的认

识。

11.3. 研究与监测方案

a.研究多重压力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在物种、数量和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珊瑚礁的

影响,以确定在地方本位层次上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最具破坏性的

本地压力因素;

b.开展研究,以支持基于复原力的珊瑚礁管理方法,珊瑚礁管理包含在基于生

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框架中;

c.针对主要的岩礁健康事件,如白化或疾病事件、热带风暴和洪水,开发并应

用预警系统;

d.为沿海和近岸水域制定水化学监测方案,以确定海洋碳化学的自然空间和时

间变化,并确定趋势;

e.研究珊瑚礁范围内的物种、栖息地和社区的敏感性和海洋碳化学方面的变

化,并对是否存在适应礁石生物中海洋酸化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f.将一套普遍适用且稳健的复原力与压力因素评价指标纳入管理行动框架中,

并利用这些指标对管理有效性的定期评估提供支持;

g.依赖现有工作,进一步确定生态和社会经济标准和变量,用于珊瑚礁地区的

脆弱性评估;

h.开发将有关珊瑚礁现状、管理工作及其有效性的数据与压力因素影响的预测

建模结合起来,生成岩礁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供应的未来情景的映射工具。

——————

Removed_国际商法重要条约公约综述

国际商法重要条约公约综述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1级1班傅阳 学号:222011303240034

1、《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 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 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规定 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 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 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 三、关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的重要条约公约 1、《海牙规则》 1924年8月,主要航运国家代表在布鲁塞尔签订了第一部关于货物运输的 国际公约—《关于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该公约于1931年生效。因为最初是在海牙起草的,故简称为《海牙规则》(Hague Rules) 2、《海牙—维斯比规则》 随着国际航运技术和实践的发展,《海牙规则》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国 际海事委员会自1959年开始着手修改《海牙规则》,最终于1968年2月在布 鲁塞尔签署了《关于修改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的议定书》》,即《维斯比规则》,于1977年6月23日正式生效,经修改后的《海牙规则》称 为《海牙—维斯比规则》(Hague-Visby Rules) 3、《汉堡规则》 鉴于《海牙—维斯比规则》并未触及《海牙规则》最实质的问题即承运人 的不完全过失责任原则,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1969年4月专门成立了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制定新的国际公约。最终于1978年联合国汉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又名《汉堡规则》(Hamburg Rules)。 4、《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从1996年开始联合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的新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最后于2008年7月3日正式通过草案。该公约生效后对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相关的金融、保险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5、《海牙议定书》、《华沙公约》、《瓜达拉哈拉公约》、《危地马拉议定书》和《蒙特利尔一至四号附加协议书》 四、关于国际货物买卖法的重要条约公约 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SIG) 1980年年通过,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物买卖法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邓绍瑛欧阳珊邓宗觉 (南昌大学法律系,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幕.南昌330017) 擒要‘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在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了“技术圈”和“经济啊”的背景条件下产 生的.它完全与人有关,必须受法律制约.而至B前为止,国家的、地区的和国际问的有关法律、 法规为‘公约)的执行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公约’的产生与人类的生活和直接经济利益有关,同 时也关系着地球和人民的共同未来. 关键调t生物多样性公约)背景意义 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会议,从而被誉为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数最多,筹备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际会议。- 在这次著称于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中的空前盛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等3个文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两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1992年6月11日当地时间16时】8分至40分(北京时间6月12旨3时18分至40分),中国总理李鹏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从而使中国成为该公约的第64个签约国。从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便成为当今生态学和法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 关于“生物多样性”,在t公约》第二条中阐述得十分简明,即指。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在3个层次上被理解为遗传物质、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中国环境报社,199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在逐渐丧失,这一严重事实所带来的危机感乃是《公约》产生的土壤、基础和时代背景。 l物种灭绝的浪潮 全球生物约有300(500)万~l000万种,其中,被人认识和命名者不过150万种。其中,高等植物大约27万种,但已经灭绝和受到威胁的有1.4万种,近年来则猛增至2.5万种。严重的是,每灭绝一种植物便有lo~30种包括动物在内的异养生物随之灭绝。实际上,目前有67%的脊椎动物都是由于无家可归、无食可觅而面临绝境的(叶居新,1993)。 以鸟类而论,从1600~1800年的200年间,只有25种灭绝+但从1800~1950年,仅150年就灭绝78种,现今,每3年便有两种鸟灭绝。估计到2000年时,可能每年灭绝1种。 1975年和1986年的资料指出,全球已经有1000种以上的脊椎动物濒临灭绝,在前西德、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105

内蒙古202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222

1.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1.0分) A.社会文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我的答案:B √答对 2.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1.0分) A.成效显著 B.成就显著 C.成效卓著 D.成就卓著 我的答案:A √答对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1.0分)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 我的答案:D √答对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1.0分) A.2015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我的答案:D √答对 5.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0分)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我的答案:C √答对 6.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1.0分)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50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与()关系的思想。(1.0分) A.人 B.社会 C.自然 D.自我 我的答案:C √答对 8.()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1.0分)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我的答案:B √答对 9.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1.0分)

华盛顿公约成员国(截止2013年5月20日)

ICSID/3 LIST OF CONTRACTING STATES AND OTHER SIGNATORIES OF THE CONVENTION (as of May 20, 2013) The 158 States listed below have signed the Convent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als of Other States on the dates indicated. The names of the 149 States that have deposited their 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are in bold, and the dates of such deposit and of the attainment of the status of Contracting State by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Convention for each of them are also indicated. Deposit of Entry into Force State Signature Ratification of Convention Afghanistan Sep. 30, 1966 June 25, 1968 July 25, 1968 Albania Oct. 15, 1991 Oct. 15, 1991 Nov. 14, 1991 Algeria Apr. 17, 1995 Feb. 21, 1996 Mar. 22, 1996 Argentina May 21, 1991 Oct. 19, 1994 Nov. 18, 1994 Armenia Sep. 16, 1992 Sep. 16, 1992 Oct. 16, 1992 Australia Mar. 24, 1975 May 2, 1991 June 1, 1991 Austria May 17, 1966 May 25, 1971 June 24, 1971 Azerbaijan Sep. 18, 1992 Sep. 18, 1992 Oct. 18, 1992 Bahamas, The Oct. 19, 1995 Oct. 19, 1995 Nov. 18, 1995 Bahrain Sep. 22, 1995 Feb. 14, 1996 Mar. 15, 1996 Bangladesh Nov. 20, 1979 Mar. 27, 1980 Apr. 26, 1980 Barbados May 13, 1981 Nov. 1, 1983 Dec. 1, 1983 Belarus July 10, 1992 July 10, 1992 Aug. 9, 1992 Belgium Dec. 15, 1965 Aug. 27, 1970 Sep. 26, 1970 Belize Dec. 19, 1986 Benin Sep. 10, 1965 Sep. 6, 1966 Oct. 14, 1966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pr. 25, 1997 May 14, 1997 June 13, 1997 Botswana Jan. 15, 1970 Jan. 15, 1970 Feb. 14, 1970 Brunei Darussalam Sep. 16, 2002 Sep. 16, 2002 Oct. 16, 2002 Bulgaria Mar. 21, 2000 Apr. 13, 2001 May 13, 2001 Burkina Faso Sep. 16, 1965 Aug. 29, 1966 Oct. 14, 1966 Burundi Feb. 17, 1967 Nov. 5, 1969 Dec. 5, 1969 Cambodia Nov. 5, 1993 Dec. 20, 2004 Jan. 19, 2005 Cameroon Sep. 23, 1965 Jan. 3, 1967 Feb. 2, 1967 Canada Dec. 15, 2006 Cape Verde Dec. 20, 2010 Dec. 27, 2010 Jan. 26, 2011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Aug. 26, 1965 Feb. 23, 1966 Oct. 14, 1966 Chad May 12, 1966 Aug. 29, 1966 Oct. 14, 1966 Chile Jan. 25, 1991 Sep. 24, 1991 Oct. 24, 1991 China Feb. 9, 1990 Jan. 7, 1993 Feb. 6, 1993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930)

2020 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一、单选题 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 分)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我的答案: C √答对 2.2016 年 12 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 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 名单》我的答案: A √答对 3.2017 年 6 月 1 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 分)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我的答案: B √答对 4.()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 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 C √答对 5.截至 2019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 分)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 C √答对 6.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 分) A. 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我的答案: A ×答错 7.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 分)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 C √答对 8(.)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 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1.0 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我的答案: B √答对 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 分) A.环渤海区域 B.长三角区域 C.珠三角区域 D.北部湾地区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文版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本议定书缔约方,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缔约方, 忆及《公约》第19条第3和第4款、第8(g)条和第17条, 又忆及《公约》缔约方大会1995年11月17日第11/5 号决定要求订立一项生物安全议定书, 其具体侧重点应为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任何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问题,特别是着手拟定适宜的提前知情同意程序,以供审议, 重申《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中所规定的预先防范办法, 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扩展迅速,公众亦日益关切此种技术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还需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 认识到如哺£在开发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同时亦采取旨在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妥善安全措 施,则此种技术可使人类受益无穷, 亦认识到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对于人类极为重要, 考虑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此方面能力有限,难以应付改性活生物体所涉及的已知和潜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认识到贸易协定与环境协定应相辅相成,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强週不得将本议定书解释为缔约方根据任何现行国际协定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有任何改变, 认为上述陈述无意使本议定书附属于其他国际协定, 兹协议如下: 第1条 目标 本议定书的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先防范办法,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 一般规定 1. 每一缔约方应为履行本议定书为之规定的各项义务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法律、行政和其他措施。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及波恩准则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波恩准则》 面对基因资源遭受掠夺,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保护基因资源的重要性。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坚持遗传资源的国家主权,并将资源主权概念写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称《公约》)。《公约》第15条第1款规定:“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的主权权利,因而可否取得基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国家法律行使”。《公约》 第16条第3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这些遗传资源的技术和转让此种技术,其中包括受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这就要求提供基因资源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审查他们是否具备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国家法规和政策,需要根据《公约》规定和具体国情,尽快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法律,作为处理国家之间遗传资源获取事务的准则,以保护本国的遗传资源,并获取发达国家开发利用此遗传资源的技术。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已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为履行《公约》第8(j)条、第10(c)条、第15条、第16条和第19条等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的规定,公约秘书处已主持召开3次政府间会议,商讨和谈判一项旨在制定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准则的计划,并且于2001年10月22—26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不限名额特设工作组会议”上达成《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并公正和公平分享通过其利用所产生的惠益的波恩准则》。该《准则草案》于2002年4月7—9日提交给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批准。 《波恩准则》的目标是:提供缔约方和利益有关者一个透明的框架来促进获取遗传资源和公平分享惠益;特别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供能力建设,以确保有效谈判和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安排;加强资料交换所机制;帮助各缔约国建立保护土著社区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机制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波恩准则》要求每个缔约方均应指定一个获取和惠益分享万面的国家联络点和一至数个国家主管部门,进而根据本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批准获取遗传资源。《波恩准则》还规定了遗传资源使用者和遗传资源提供者在执行共同商定条件时应有的责任。 《波恩准则》提出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过程中的步骤,这包括“事先知情同意制度”和共同商定条件。“事先知情同意程序”要求获取遗传资源需要取得资源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内容包括:给予知情同意的土管部门,时间规定,用途说明,取得事先知情同意的程序,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机制等等。共同商定条件则是遗传资源提供方和获取方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包括:遗传资源的类型、数量、活动的地理区域,对材料用途的可能限制,原产国的主权,能力建设要求,向第三方转让的规定,尊重土著社区的权利,保密资料的处理,如何分享惠益(惠益类型、惠益时间性、惠益的分配和惠益分享机制)等等。 中国是最早批准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牵头,代表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起草与谈判和相关的国际活动,并组织相关部门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项目和行动。中国将继续承诺和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波恩准则》的义务。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世界上这各种各样些生物物种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所以从此刻开始,我们必须重视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因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清洁我们呼吸的空气以及喝的水,提供我们食物,为建造我们的屋子提供原材料,还带给我们自然世界的无尽美丽。正是生物多样性使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得以持续。通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我们才得以呼吸空气。通过土壤、微生物和气象变化移除了水中的污物我们才得以喝到水。全部的物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生命。然而,我们却威胁到了许多物种,而正是它们构成地球这个宏伟的不能代替的支持生命的系统。 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此怀着深深的疑问。一些无名的物种真的有这么重要?假如这个世界上的物种减少到牛、羊、鸡、猪和足够的放在动物园的动物,难道我们就不能舒服的过日子了吗?为什么我们必须关注一些特种的鸽子或者是一种火蜥蜴或者是一种生活在遥远沼泽里的小小植物?它们灭绝了关我们什么事?毕竟,我们还有许多种别的鸽子和许多种别的蜥蜴,还有许多种植物留下来。几千年前,人类以及他们所驯养的生物——狗、猫、猪等就开始与自然有了矛盾冲突。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我们需要清除更多的森林并且保护自己的庄园以防各种人们虚构的或是真实存在的危险的发生。在这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令一些物种灭绝了,一些是因为被用来做衣服、做食物;另外一些是因为我们害怕,从而杀戮。专家估计,我们现在令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动物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有一些物种灭绝得更快,大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10000倍。

华盛顿公约

华盛顿公约 【中文名称】华盛顿公约 【英文全称】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英文缩写和简称】CITES 【全名】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简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因为该公约系于一九七三年六月廿一日在美国首府华盛顿所签署,所以俗称:华盛顿公约。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正式生效。至一九九五年二月底共计有一百二十八个缔约国。该公约的成立始于国际保育社会有鉴于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对部分野生动植物族群已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而为能永续使用此项资源,遂由世界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国际自然保育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领衔,在一九六三年公开呼吁各国政府正视此一问题,着手野生物国际贸易管制的工作。历经十年的光景,终于催生出该公约。 该公约的精神在于管制而非完全禁止野生物的国际贸易,其用物种分级与许可证的方式,以达成野生物市场的永续利用性。该公约管制国际贸易的物种,可归类成三项附录,附录一的物种为若再进行国际贸易会导致灭绝的动植物,明白规定禁止其国际性的交易;附录二的物种则为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的物种,若仍面临贸易压力,族群量继续降低,则将其升级入附录一。附录三是各国视其国内需要,区域性管制国际贸易的物种。 该公约的附录物种名录由缔约国大会投票决定,缔约国大会每二年至二年半召开一次。在大会中只有缔约国有权投票,一国一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某一物种野外族群濒临绝种,但并无任何贸易威胁时,该物种不会被接受列入附录物种。譬如中国的黑面琵鹭就无贸易的问题,纵然是族群濒临绝种也不会被考虑列入华约的附录。 缔约国大会除了修订附录物种外,也讨论各项相关如何强化或推行华约的议案,譬如各国配合该公约的国内法状况,检讨各主要贸易附录物种的贸易与管制状况,对特别物种如老虎、犀牛、大象、鲸鱼等之保育措施进行讨论与协商,其它会议事项包括改选、调整组织与票选下届大会主办国等。 大会的结论为决议案,除补强公约的条文外,也是各国遵循的政策指标。而在大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时2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学习目标] 1.说出土地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的原因。2.阐述土地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形成的过程。3.说明土地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一、土地荒漠化 1.分布地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 2.影响因素 (1)重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但其作用过程比较缓慢。 (2)主导因素:人类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 3.危害 (1)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3)形成沙尘暴影响其他地区。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物多样性现状 (1)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2.原因: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1)大面积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 (2)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 (3)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 (4)土壤、水和空气污染。

探究点一土地荒漠化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材料二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下图为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答案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造成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答案干旱。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答案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1.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过程比较缓慢。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1)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危害严重;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 (2)人为原因主要有: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被大量破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使草原破坏,草场退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我国北方草原区大量放养山羊等牲畜也是草场退化的原因。(简化为:过度农垦、樵采、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其他人类活动。)由于人为原因的影响,加之我国冬季强劲的西北风的扬沙、输沙作用,使我国的土地沙化区域有逐步向东南扩展的趋势。 (3)图解荒漠化形成因素

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

《生物多樣性公約》全文 第1條目標 本公約的目標是按照本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護生物多樣性、持久使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現手段包括遺傳資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以及提供適當資金。 第2條用語

第3條原則 依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原則,各國具有按照其環境政策開發其資源的主權權利,同時亦負有責任,確保在它管轄或控制範圍內的活動,不致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國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的環境造成損害。 第4條管轄範圍 以不妨礙其他國家權利為限,除非本公約另有明文規定,本公約規定應按下列情形對每一締約國適用: 1.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位於該國營轄範圍的地區內; 2.在該國管轄或控制下開展的過程和活動,不論其影響發生在何處,此種 過程和活動可位於該國管轄區內也可在國家管轄區外。 第5條合作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直接與其他締約國或酌情通過有關國際組織為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並就共同關心的其他事項進行合作。 第6條保護和持久使用方面的一般措施 ?每一締約國應按照其特殊情況和能力: 1.為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制定國家戰略、計劃或方案,或為此目的 變通其現有戰略、計劃或方案;這些戰略、計劃或方案除其他外應體 現本公約內載明與該締約國有關的措施; 2.盡可能並酌情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訂入有關的部門或跨部 門計劃、方案和政策內。 第7條查明與監測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特別是為了第8條至第10條的目的: 1.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要 顧及附件一所載指示性種類清單; 2.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依照以上1項查明的生物多樣性組成部 分,要特別注意那些需要採取緊急保護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久使 用潛力的組成部分; 3.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產生或可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過 程和活動種類,並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其影響; 4.以各種方式維持並整理依照以上1、2和3項從事查明和監測活動所獲得的 數據; 第8條就地保護 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 1.建立保護區系統或需要採取特殊措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2.於必要時,制定準則據以選定、建立和管理保護區或需要採取特殊措施 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3.管制或管理保護區內外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資源,以確保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巨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着人类基本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计的,估计全球经济有40%是基于生物的产品和工艺方面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资源的总汇和未来工农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人类发展地球价值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灭绝,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正文: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还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

华盛顿公约植物部分

龙舌兰科 石 漆 夹竹桃科 五 南洋杉科 araucana 小 所有部分和衍生物,但下列者除外: a) 种子(包括兰科植物的种荚),孢子和花粉(包括花粉块)。这项豁免不适用于从墨西哥出口的仙 人掌科所有种Cactaceae spp.的种子,以及从马达加斯加出口的马岛葵Beccariophoenix madagascariensis和三角槟榔(三角椰)Neodypsis decaryi的种子。 b) 离体培养的、置于固体或液体介质中、以无菌容器运输的幼苗或组织培养物; c) 人工培植植物的切花; d) 移植的或人工培植的香果兰属Vanilla(兰科Orchidaceae)和仙人掌科Cactaceae植物的果实、部分及 衍生物; e) 移植的或人工培植的仙人掌属Opuntia仙人掌亚属Opuntia和大轮柱属Selenicereus(仙人掌科 Cactaceae)植物的茎、花及部分和衍生物。 f) 蜡大戟Euphorbia antisyphilitic a已包装并可直接用于零售的制成品。 #9 系指其所有部分和衍生物,但附有“Produced from Hoodia spp. material obtained through controlled

harvesting and produc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ITES Management Authorities of Botswana/Namibia/South Africa under agreement no.BW/NA/ZA xxxxxx”字样标签的除外; #2 系指其所有部分和衍生物,但下列者除外: a) 种子和花粉;及 b) 包装好并可直接用于零售的制成品。 #3 系指其根的整体、切片和部分。 编者注:现多将火地亚属Hoodia spp.列入萝藦科Asclepiadaceae,《公约》命名委员会将其列入夹竹桃科Apocynaceae。 凤 仙人掌科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目录) 2003-10-17 一、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 二、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1、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1987年6月17日) 2、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26(1998年9月11日) 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 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6月25日) 2、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1990年6月25日) 3、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1990年6月25日) 四、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22日) 2、经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16日) 五、气候变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11日)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0日)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10月23日)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1983年9月13日) 七、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 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4年6月7日) 八、物种国际贸易 1、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3月3日) 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二十一条的修正案(1983年4月30日) 3、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83年11月18日) 4、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94年1月26日)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摘录第12部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1982年12月10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

CPM 2011/17 2011年2月 MA368/Ch. C I .引 言 1. 《国际植保公约》认识到与拥有共同利益的国际和区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性。与区域和国际组织开展良好合作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避免出现重叠或相互矛盾的做法。另外,此类合作还可以提高区域和国际组织对《国际植保公约》宗旨和目标的认识,并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国际植保公约》。 2. 以下是关于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在目标6方面工作的报告。目标6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国际植保公约》并与相关区域和国际组织合作。本报告涉及秘书处或植检委代表于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开展的工作。 提高对《国际植保公约》与伙伴组织间联系的认识 3. 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与植检委观察员组织在2010年开展合作,正式确定了其在国际植物检疫门户网站(https://www.ippc.int/index.php?id=international_organizations )中的联系信息及概要信息。通过门户网站的伙伴简介及相关新闻稿,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强调了《国际植保公约》与其伙伴间的联系。

CPM 2011/17 2 4.令人鼓舞的是,越来越多的伙伴组织在植检委会议期间举办会外活动并展示海报。目前已采取若干步骤,确保这些组织能定期了解《国际植保公约》相关活动及事件。 II.与政府间组织的合作 《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约》 5.秘书处参加了一次探讨《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约》框架内能力建设问题的会议。在监督、监测、报告以及诊断领域确保国家植物检疫能力方面,各方拥有共同目标。讨论强调必须协调能力建设并加强现有(植物检疫)系统,并且需要进行可持续的能力发展。目前许多工作正通过双边计划予以执行,但在协调和信息交流领域仍需开展大量工作。 6.各方大力支持该计划以及参与《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约》能力发展计划的各国家部委之间的合作。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概述 7.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之间的合作依照经双方秘书处商定并得到2004年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第六届会议注意的《合作备忘录》进行。这种合作由各领导机构的相关决定授权开展。秘书处继续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联络。 8.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推荐Howard先生在植检委第五届会议期间的科学会议上发言,他介绍了水生植物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以及《国际植保公约》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两名成员参与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咨询小组,其中一名具有外来入侵物种方面的背景,另一名则具有生物安全方面的背景。 9.正如在议程议题8.2下的报告中所概述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希望与《国际植保公约》继续合作,该报告还提出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国际植保公约》之间的联合工作计划。 《生物多样性公约》领导机构会议 10.《生物多样性公约》在2010年10月11-15日举行了作为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并于2010年10月18-29日举行了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两次会议均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详情参见生物多样性公约网站上的两份会议报告(www.cbd.int/doc/meetings/bs/mop-05/official/mop-05-17-en.doc和http://www.cbd.int/ doc/meetings/cop/cop-10/official/cop-10-27-en.doc)。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同义词,已合并。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目录 简介 会议主题 “地球在我们手中” 简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是继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有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中国总理李鹏应邀出席了首脑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广泛的高层次接触。国务委员宋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部长级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 会议主题 这次大会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3项文件。会议期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了开放签字,已有153个国家和欧共体正式签署。这些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做出努力。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pdf

题目: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摘要:我们人类是地球母亲的子女之一,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们本应与我们同样的享受地母 的爱抚于恩赐,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壮大,对地母的掠夺对其他生命的迫害日益加剧。人类的生产活动将其他生命的生活范围与生存资源一次又一次的压榨,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随着 工业革命的发展,动植物的生存面临更加巨大的危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的平衡、促进人类生活的和谐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多姿的生物环境,多彩的生存空间对于人 类的经济和身心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长远我们必须 认识到目前物种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 中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资源短缺 正文: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上帝是在第七日创造的人类,在我们人类被创造之前已经造出了 鸟兽虫鱼。虽然说是非科学的神话传说,没有科学的依据基础但是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却也 不难反映出物种是多样性的,我们人类并不是唯一的一种生物,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生物。 1、生物环境现状 1.1生物分类 在生物学的界绸中,依其科学的标准,将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上这许多各种各样的 生物,按照生物学的分类系统,将其划分为七个主要的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 而这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单元中,种既物种是其基本单元,而属是近缘的种 的总合的归合。而近缘的属又被其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1.2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的世界上正因为有了这些许许多多的生物物种的存在,我们的自然界才会变得丰富 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下面就让我通过收集到的一些数据来向大家说明这一点。就离我们最近的20世纪来说,仅这短短的一点时间就 有大约20多万种的物种从此消失在了地球上。 1.2.1仅二十世纪消失于地球上的动物 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灭绝;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于1903年灭绝;纹兔袋鼠(澳洲大陆)于1906年灭绝;亚洲狮于1908年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