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欧蒙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抗核抗体谱(IgG)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检验科免疫组工作人员。

3.试剂规格名称与组成

型号名称:ANA 谱 1

靶抗原:nRNP/Sm,Sm,SS-A,Ro-52,SS-B,Scl-70,Jo-1,CENP B,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 P 蛋白

类型:IgG

基质:抗原包被的检测膜条

规格:16×01(16)

4.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nRNP、Sm、SS-A(天然 SS-A 和 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 蛋白和 AMA M2 共 14 种不同抗原 IgG 类抗体。

5.适应症:夏普综合征(MCT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6.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识别是各种细胞核组分(细胞核的生化成份)[1,2],包含核酸、细胞核蛋白及核糖蛋白。可特征性地出现于许多疾病中,尤其是风湿性疾病[3,4,5]。在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中,这些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在 20%到 100%之间,以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最低,在 20%至40%之间。因此,ANA 鉴别诊断在对个别风湿疾病的确认十分必要,而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一步诊断也很有价值。[3,6,7,8,9,10,11]

风湿疾病

—夏普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

—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SSc)[1, 23],

—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 [28]

—多肌炎/皮肌炎[12,15]

—类风湿性关节炎[5]

7.主要组成成分:

8.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C 保存,不要冷冻。未开封前,除非特别说明,试剂盒自生产日起可稳定 18 个月。稀释后的酶结合物和清洗缓冲液需在一个工作日内用完。

9.样本要求

样本:人血清或 EDTA 、肝素或柠檬酸盐抗凝的血浆。 稳定性:待检患者样本于 2-8°C 可稳定 14 天,稀释

成份

规格

规格

标识

1. 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nRNP/Sm 、Sm 、SS-A (天然 SS-A 和 Ro-52)、SS-B 、Scl-70、PM- Scl 、Jo-1 、CENP B 、PCNA 、dsDNA 、核小 体、组蛋白、核糖体 P 蛋白、AMA M2。

16 条

4x16 条

STRIPS

2. 阳性对照 人 IgG ,100 倍浓缩 1x0.02m l 4x0.02ml POS CONTROL 100x

3. 酶结合物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 IgG ,10 倍浓缩 1x3ml 4x3ml CONJUGATE 10x 4. 样本缓冲液 直接使用 1x100ml

3x100ml

SAMPLE BUFFER

5. 清洗缓冲液 10 倍浓缩

1x 50 ml 1x 100 ml WASH BUFFER 10x 6. 底物液

NBT/BCIP (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3-吲 哚-磷酸盐),直接使用 1×30ml

4×30ml

SUBSTRATE

7. 温育盘

2x8 槽 --- 8. 产品说明书 1 份

1 份

LOT 试剂批号 储存温度 IVD 体外检测

未开封可稳定至

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

样本稀释:

患者样本用样本缓冲液 1:101 稀释,如可取 15ul 血清用 1.5ml 样本缓冲液稀释并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不可用加样器混匀。

10.检验方法

10.1试剂的准备和稳定性

注意:使用前所有试剂均必须于室温(18-25°C)平衡30 分钟。从第一次使用起,试剂盒如保存在 2-8°C,并且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可稳定至所标示的有效期。- 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直接使用。为防止膜条发生冷凝,只有当膜条平衡到室温后才可打开包装。取出膜条后应立即密封好原包装并将其保存于 2-8°C。

- 阳性对照:100 倍浓缩。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阳性对照,用样本缓冲液 1:101 稀释如:15ul 阳性对照用 1.5ml 样本缓冲液稀释并充分混匀。已稀释的阳性对照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酶结合物:10 倍浓缩。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酶结合物,并用样本缓冲液 1:10 稀释。如需温育一条检测膜条,用 1.35 ml 样本缓冲液稀释0.15 ml 酶结合物。已稀释的酶结合物应在同一个工作

日用完。

- 样本缓冲液:直接使用。

- 清洗缓冲液:10 倍浓缩。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需要量用蒸馏水 1:10 稀释。如需温育一条膜条,用 9ml 蒸馏水稀释 1ml 浓缩缓冲液。稀释后的缓冲液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底物液:直接使用,对光敏感,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

10.2操作流程

预处理: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膜条上有编号的一面朝上。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ml 样本缓冲液,于室温在摇摆摇床上温育 5 分钟后,吸去温育槽中的液体。

血清温育第一次:

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 ml 已稀释的血清样本,在摇摆摇床上室温(18°C-

25°C)温育 30 分钟。

清洗: 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 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 3 次,每次 5 分钟。

酶结合物温育第二次:

在温育槽中加入 1.5ml 已稀释的酶结合物(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 IgG),于摇摆摇床上室温温育 30 分钟。

清洗: 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 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 3 次,每次 5 分钟。

底物温育第三次:

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ml 底物液,于摇摆摇床上室温(18°C-25°C)温育 10

分钟。

终止: 吸去槽内液体,用蒸馏水清洗膜条 3 次,每次1 分钟。

结果判断: 将检测膜条放置在结果判定模板中,风干后判断结果。

在欧蒙印迹法自动操作仪(EUROBlotMaster)中使用该产品时,请选择方法列表中的 Euro01AAb EL30。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实验操

11.参考范围:检测 50 例健康献血员血清的中 ANA 谱水平,结果显示:所有献血员均为阴性。

12:检测结果的解释

方法:对已温育的检测膜条,我们推荐使用

EUROLineScan 软件评价结果。采用去离子水或者蒸馏水终止反应后,用镊子将检测膜条放在绿色纸的粘性塑料膜上。当膜条还是湿的时候,可以调整位置。当把膜条置于结果判定模板中的塑料膜上,并与标志对齐,用力按压,膜条完全干后将粘附于塑料膜上。干透后的检测膜条,可用台式扫描仪(EUROIMMUN AG) 扫描,并采用EUROLineScan 软件评价结果。关于EUROLineScan 程序的相关信息,请参照 EUROLineScan 使用手册(EUROIMMUN AG)。该检测膜条相应的Test 代码是 Ana3b。

如果您需要进行目测,可以从欧蒙公司订购结果判定模板(订货号:ZD 1590-0101-3G)。

检测膜条上有一条质控带,如果质控带出现强的颜色反应说明实验操作正确。膜条包被抗原的位置上出现的白色条带应判为阴性。

抗原及其在检测膜条上的位置:DL 1590-3G 欧蒙印迹法检测膜条包被有如下抗原:

根据抗原带着色的深浅,可将结果分为阴性、可疑和阳性。

根据 EUROLineScan 判读结果,可将结果分为阴性、可疑和阳性。

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时,应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这样一方面可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假阳性反应;另一方面,欧蒙 HEp-2 细胞,特别是HEp-2 细胞与灵长类肝冰冻组织切片的生物薄片马赛

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检测抗核抗体的范围非常广,而欧蒙印迹法检测膜条上的抗原种类非常有限,只能检测有限的抗体。

13.产品性能指标

13.1定标:检测膜条上各种抗原的反应性已用疾病控制中心(美国亚特兰大)提供的人参考血清

这些 CDC 血清的特异性已用免疫荧光模型(基质:HEp-2 细胞和灵长类肝脏)、双向免疫扩散或对流免疫电泳的结果进行验证,这些血清不是单一特异性的。

13.2检测范围:欧蒙印迹法为定性检测方法,没有检测范围,样本稀释度为 1:101。

13.3交叉反应:高质量抗原(抗原和抗原的来源)确保了检测系统的高特异性。本欧蒙印迹法检测试剂可特异检测IgG 类抗nRNP/Sm 、Sm 、SS-A 、Ro-52 、SS-B 、PM-Scl 、Jo-1 、CENP B 、PCNA、dsDNA、核

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AMA M2抗体,未发现与其它自身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13.4干扰:血红蛋白浓度小于 5 mg/ml 的溶血、甘油三脂浓度小于 20mg/ml 的脂血和胆红素浓度小于0.4ml/ml 的黄疸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13.5批内和批间差异:通过比较同一样本在相同时间内多次检测结果的差异来研究批内差异;批批差异为用不同批号产品对同一样本进行检测所得的差异。每一次实验,抗原带着色的深浅都在额定范围内。该欧蒙印迹法试剂具有很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

14.注意事项

14.1警示:(1) 本检测试剂仅用于体外诊断。

(2) 质控血清的 HBsAg、抗 HCV、HIV-1 和HIV-2 抗体均为阴性。但是,试剂盒中所有组分都应视作潜在的传染源小心处理。其中部分试剂(缓冲液、底物液)有毒性,应避免接触皮肤。

14.2废物处理:患者样本、质控血清和温育过的检测膜条应视作传染源处理,其它试剂如果没有特殊规定不需单独处理。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1)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包括: 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 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 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抗核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一)抗DNA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ANA 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LgD及LgE中。 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ANA的阳性率约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5~90%),故ANA 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已发现75%类风湿病人有多形核白细胞的特异性ANA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使白细胞核受到破坏。 ★抗核抗体谱(ANAs)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欧蒙印迹法检测ANA抗核抗体 实验报告

实验1:抗ANA自身抗体的检测(欧蒙斑点法)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组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ANA阳性提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全身性硬皮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根据细胞内各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ANA可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和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 在本实验中,抗核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的检测模条上平行包被了高度纯化的自身抗原。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nRNP/Sm、Sm、SS-A(天然SS-A和Ro-52)、SS-B、Scl-70、PM-Scl、Jo-1)CENP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和AMAM2共14种不同抗原IgG 类抗体。 欧蒙印迹法的实验原理如下:样本血清与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温育,如果标本为阳性血清,则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将与膜条相应位点上的自身抗原特异性结合。洗膜后添加碱性磷酸酶(AP)标记的羊抗人IgG(二抗),将与结合在膜条相应抗原位点上的自身抗体(一抗)结合,形成抗原-1st Ab-2nd Ab复合物。最后,加入酶底物NBT/BCIP(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磷酸盐)显色,阳性血清在对应膜条抗原条带处原位可形成蓝紫色的化合物沉淀。 二、实验材料 1.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 2.nRNP/Sm、Sm、SS-A、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 、dsDNA、 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 3.阳性对照:人IgG,100 倍浓缩,1x0.02ml 4.酶结合物: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10倍浓缩,1x3ml 5.样本缓冲液,直接使用,1x100ml 6.清洗缓冲液,10 倍浓缩,1x 50ml 7.底物液:NBT/BCIP(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3-吲哚-磷酸盐),直接使用, 1×30ml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测项目收费标准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ANAs )检测项目及项目物价收费: 注明:项目编号250402003-2抗核提取物抗体测定,其中包含检测抗体(抗SSA、抗SSB、

抗JO -1、抗Sm 、抗nRNP 、抗ScL-70 、抗着丝点抗体的测定) 该表中湛江及附院收费是参考2011 年版的湛江物价局医疗收费及附院0212 年收费,请核对并完善。 抗核抗体谱17s 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8 ,中标价:133.00/T, 优惠价:120.00/T ,抗 核抗体谱12S 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9,中标价格:120.83/T,优惠价:96.00/T , 抗核抗体谱8S 亚辉龙中标编号:3180000,中标价格:99.00/T,优惠价:70.00/T 项目的临床意义如下: 1. 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夏普综合征)的标志, 阳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 者中也可检出抗U1-n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2. 抗SmD1 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与抗dsDNA 抗体一起,是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3. 抗SS-A(Ro60)抗体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 %)、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 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可出现抗SS-A 抗体。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 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4. 抗SS-A (RO5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一个非特异性指标,与多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都有相关性,在很多疾病处于稳定期、控制好的情况下会显示阴性; 如果阳性会提示复发或者优先于其它指标预警,起到预防提示作用。此指标合 并其它指标阳性,常会提示预后不好。 5. 抗SS-B 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 中,男女比例为29:1。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 抗体和抗SS-B 抗体常同时出现。 6. 抗Scl-70 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 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7. 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8. 1977 年,Wolfe 及其同事首先在多肌炎病人中描述了抗PM-Scl 抗体,并把该抗体 叫做抗PM 抗体。在1984年,Reichlin 与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了抗PM-1 抗体的更准确的 特征和命名(抗PM-Scl 抗体)。在50-70%的所谓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可检出这些抗体,在这 些患者中可合并出现多肌炎(PM)、皮肌炎(DM )和进行性 系统性硬化症(Scl)。抗PM-Scl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中的阳性率为3%, 在多肌炎和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为8%。 9. 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 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10. 抗PCNA 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其阳性率仅为3% 11. 抗dsDNA 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除抗Sm 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 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 。 12.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核小体抗体,但是,由于用传统的核小体制品进行检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一 生物安全制度 1、医务人员 1 每1-2年做体检一次 并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2 每1—2年检查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 发现乙型肝炎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3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 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 4 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 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 必要时由消 毒液浸泡双手 每季度抽查检验人员的手 并做细菌培养一次。 2、环境消毒隔离 1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 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操作有 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 如紫外线灯 排气 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每周大扫除一次。 2 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 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 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 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 每月空气细菌培 养一次 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并做记录。 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 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 不得外溢污染。 4、静脉及末稍采血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 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 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 杜绝交叉污染。 5、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 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 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 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 统一处 理 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 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 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 必要 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 7、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 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 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 放在规定区域内 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 污染面。 8、溢出试管外的血液 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 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 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 9、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 10、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吸取标本 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 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1、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施康1号消毒液(2000mg/L)中两小时后 标本倾弃 一次性容器送焚烧 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 均 要有记录。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 防止污染 环境。 12、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 污染区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 如紫外线灯 排气扇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 包括: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 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抗细 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抗核抗体谱(ANAS (一).抗DNA抗体 又可分为单链和双链DNA抗体: 1. 抗双链DNA( 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又称为天然DNA抗体,其靶抗原为双 螺旋dNA.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30%-90%勺活动期SLE患者此抗体阳性,且抗体滴度的消长与SLE的活动程度相关,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 可作为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价的指标。抗dsDNA抗体与DNA结合成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 膜沉积,或抗dsDNA抗体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的肾损害。抗dsDNA抗体阳性 的患者较阴性患者发生肾炎的危险性高12倍。 2. 抗单链DNA( single strand DNA,ss-DNA )抗体:又称为变性DNA抗体,其靶抗原为核搪或脱氧核糖?在SLE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50%-60%),但结果缺乏疾病特异性,在其他风湿病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药物诱导的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有10%-70%勺检出率?有些正常老年人也存在。 (二) .抗组蛋白抗体:具有H1、H2A H2B H3和H4四个亚单位,常以四聚体形式存在,与D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最基本的单位是核小体(nu cleosome).所有组蛋白各 成分均可能成为自身抗体的靶抗原 1.SLE的阳性率约30%-80%并常伴有抗dsDNA抗体阳性,主要以抗H2A H2A-H2B复合物和抗H1的IgG型抗体为主. 2.药物性狼疮的阳性率达95%以上,但不伴有抗dsDNA抗体阳性,主要以抗H2A-H2B为主. 常见的药物有肼苯达嗪、异烟肼及氯丙嗪. (三).抗非组蛋白抗体: 1.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 ):此类抗蛋白可以溶于盐 水而被提取,故称为可提取性核抗原.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尤为重要,但与疾病的严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测项目收费标准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17项检测项目收费标准及临床意 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项目及项目物价收费:

注明:项目编号3-2抗核提取物抗体测定,其中包含检测抗体(抗SSA、抗SSB、抗JO-1、抗Sm、抗nRNP、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的测定) 该表中湛江及附院收费是参考2011年版的湛江物价局医疗收费及附院0212年收费,请核对并完善。 抗核抗体谱17s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8,中标价:T, 优惠价:T ,抗核抗体谱12S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9, 中标价格:T, 优惠价:T,抗核抗体谱8S亚辉龙中标编号:3180000 ,中标价格:T, 优惠价:T 项目的临床意义如下: 1.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 的标志,阳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n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 Sm抗体。 2.抗SmD1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与抗dsDNA抗体一起,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3.抗SS-A(Ro60)抗体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 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 活动性肝炎。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可出现抗SS-A抗体。 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4.抗SS-A(Ro5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一个非特异性指标,与多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相关性,在很多疾病处于稳定期、控制好的情况下会显示阴性;如果阳性会提示复发或者优先于其它指标预警,起到预防提示作用。此指标合并其它指标阳性,常会提示预后不好。 5.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 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 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6.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 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 现。 7.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 关。 8.1977年,Wolfe及其同事首先在多肌炎病人中描述了抗PM-Scl抗体, 并把该抗体叫做抗PM抗体。在1984年,Reichlin与其同事经过研究, 发现了抗PM-1抗体的更准确的特征和命名(抗PM-Scl抗体)。在50- 70%的所谓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可检出这些抗体,在这些患者中可合并 出现多肌炎(PM)、皮肌炎(DM)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抗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标本的米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米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 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米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米血后立即离 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F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 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 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 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抗核抗体谱项检测项目收费标准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项目及项目物价收费: 注明:项目编号3-2抗核提取物抗体测定,其中包含检测抗体(抗SSA、抗SSB、抗JO

-1、抗Sm、抗nRNP、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的测定) 该表中湛江及附院收费是参考2011年版的湛江物价局医疗收费及附院0212年收费,请核对并完善。 抗核抗体谱17s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8,中标价:T, 优惠价:T ,抗核抗体谱12S亚辉龙中标编号:3179999, 中标价格:T, 优惠价:T,抗核抗体谱8S亚辉龙中标编号:3180000 ,中标价格:T, 优惠价:T 项目的临床意义如下: 1.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 阳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 者中也可检出抗U1-n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2.抗SmD1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3.抗SS-A(Ro60)抗体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 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可出现抗SS-A抗体。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 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4.抗SS-A(Ro5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一个非特异性指标,与多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都有相关性,在很多疾病处于稳定期、控制好的情况下会 显示阴性;如果阳性会提示复发或者优先于其它指标预警,起到预防提 示作用。此指标合并其它指标阳性,常会提示预后不好。 5.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 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 时出现。 6.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 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7.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8.1977年,Wolfe及其同事首先在多肌炎病人中描述了抗PM-Scl抗体,并把该抗体 叫做抗PM抗体。在1984年,Reichlin与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了抗PM-1抗体的 更准确的特征和命名(抗PM-Scl抗体)。在50-70%的所谓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可 检出这些抗体,在这些患者中可合并出现多肌炎(PM)、皮肌炎(DM)和进行性 系统性硬化症(Scl)。抗PM-Scl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中的阳性 率为3%,在多肌炎和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为8%。 9.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10.抗PC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其阳性率仅为3% 11.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 2.适用范围 检验操作。 3.责任者 化验员。 4.规程: 4.1检验 4.1.1 按化验品种的检验规程。准备好化验需要的仪器、试液、标准滴定液及其它必需品。如果有规定的化验周期,就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化验,无规定化验周期的,也应及时化验,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4.1.2 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操作,不得修改检验方法。如果检验方法有问题,应通知质管部经理分析原因,如修改则应按文件管理制度办理。 4.1.3在需较长时间使用仪器(如培养箱或干燥箱)时,可将“运行中”的状态标志挂在仪器上,待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取下。精密仪器应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按相应的SOP检查并校验仪器。定期检定仪器,只有在其正常运行时才能使用仪器。如果仪器不正常,使用人应及时挂上相应的状态标志,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使用完仪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由使用人做好仪器的清洁卫生,换上“清洁待用”的标志牌。 4.1.4除含量、浸出物及规定需做两份平行化验外,其它检测项目通常做一份即可。如果平行化验数据超出方法中规定的偏差要求(但在合格限内),应报告质管部经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再做一次化验(即无法判断误差原因时需做的再次化验)。 4.1.5 化验完毕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仪器,以备下一个化验员使用。所有的玻璃器具都应在使用后及时冲洗掉实验样品,以免样品干燥后难以清洗,然后将其清洗。对易挥发物品进行处理和化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挥发性和有毒物品。 4.1.6 样品化验结束后,化验员应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记录应由QC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如果样品符合规定,就在记录单上填写“符合标准规定”,如不合格,另一化验员应重新检验,如确实不 合格,则填写“不符合标准规定”。如QC负责人要求重新取样进行化验,在化验新样品的同时应再复验一次原样品,如化验结果被证实是正确的,QC负责人应做出出报的决定,并打好检验报告书报给QA审核签发。如果第二次化验结果与第一次不符,应排除化验员的检验误差及其他可能产生的检验误差,对该物料做出处理意见。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doc

-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 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 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 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 5-15 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 30-60 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 22-25 ℃)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 2-8 ℃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 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 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 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 1、充分准备 (1)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向病 人作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2). 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容器外必须贴上标签,注 明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检查目的、送检时间等。 2、严格查对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 2 -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模板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 规程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 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 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 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 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 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 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 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做到认真核对, 包括标原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 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 否则会影响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 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 1) 、时间: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 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 ②抗凝标 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 ③非抗凝( 无促凝) 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 全血细胞分析、ESR等) 不需要离心。 ( 2) 、温度: 一般标本为室温( 最好是22-25℃) 放置; 冷藏标本( 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 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 3) 、采血管放置: 应管口( 盖管塞) 向上, 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 4) 、采血管必须封口: 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 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能够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 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 此种变化与检测 方法无关, 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 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 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 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 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

1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防止错检、漏检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注射剂的检验操作方法。 三、责任:质量部、化验室相关操作人员。 四、内容: 注射剂 注射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B)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除应按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装量”或“装量差异”、“可见异物”和“无菌”。静脉用注射剂应加查“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注射用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应加查“不溶性微粒”;静脉输液及插管注射用注射液应加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混悬型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药物粒度应控制在l5um以下,含15~20um(间有个别20~5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lu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um的乳滴。 “装量”检查法 1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1.2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1.3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2.1注射器及注射针头。 2.2量筒(量入型)规格l、2、5、1O、20及50ml的量筒,均应预经标化。 3 操作方法 3.1 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标示装量供试品取用量(支) 2ml或2ml以下 5 2ml以上至50ml 3 3.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读出每支装量。 3.3如供试品为油溶液或混悬液时,检查前应先微温摇匀,立即按3.2项下方法操作,并冷至室温后检视。 4 注意事项 4.1所用注射器及量筒必须洁净、干燥并经定期校正;其最大容量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量筒的体积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4.2 注射器应配上适宜号数的注射针头,其大小与临床使用情况相近为宜。 5 记录与计算主要记录室温,抽取供试品支数,供试品的标示装量,每支供试品的实测装量。 6 结果与判定 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装量;如有少于其标示装量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检查法 l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查。 1.2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瓶间装量的一致性,以保证使用剂量的准确。 1.3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可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 1mg(适用于平均装量为0.15g及其以下的粉针剂)或感量1mg

大枣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三角状卵形、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2.2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约1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马弗炉、坩埚。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1.抗核RNP抗体 抗核RNP(nuclear R N P ,nR NP)抗体是诊断MCTD 的重要血清学依据,列入MCTD的诊断标准。因其抗原为含有U 1RNA的核蛋白复合物,故而称为U1RNP。其在MCTD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95 %。无论在疾病的活动期或是缓解期,高滴度的抗RNP抗体均可持续存在。 抗nRNP抗体无疾病特异性,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阳性检出率如下:SLE 30%~40%,SS 2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PSS)10%~15%,皮肌炎(PM)/多发性肌炎(DM)10%,偶尔也可见于R A和药物诱发的狼疮,不过滴度均较MCTD 患者低。 由于Sm和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故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RNP抗体阳性,单一的抗Sm抗体或抗RNP抗体阳性较少见。 2.抗Sm抗体 抗Sm 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约30%~40%的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相对抗dsDNA抗体而言,抗Sm 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治疗后的SLE 患者也可存在抗Sm抗体阳性。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3.抗SSA/Ro 抗体 抗SSA/Ro抗体是SS患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0%~80%,部分SLE 患者也有抗SSA/Ro抗体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35%,约60%的亚急性红斑狼疮(SCLE)患者,补体缺陷的SLE患者和新生儿狼疮患者可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抗SSA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SLE皮损和不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另外,单独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其肾炎或血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因抗SSA/Ro抗体与SSA/Ro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更易沉积于肾脏和血管壁,造成肾脏损伤及血管炎。 4. 抗SS -B :干燥综合征特异性较高,是SS 标记抗体,阳性率为30 %~5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为20 %~30 % 5.抗Scl-70抗体 抗Scl-70抗体几乎仅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e sclerosis,PSS)患者中检出,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分子量为70kD。故该抗体是PSS 的特征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的阳性检出率为20 %~40 %,在PSS 的阳性检出率为40 %~60 %。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极少有阳性检出,正常人均为阴性。 4.抗Jo -1 抗体 该抗体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故又称为PM-1抗体。具有抗Jo-1抗体特性的是分子量110kD和(或)80kD的多肽(核仁蛋白)。抗Jo -1抗体在P M的阳性检出率可达40%~50%,在PM/DM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5%,单独皮肌炎中的检出率不足10%,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Jo-1抗体为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

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

2013年全国229家实验室抗核抗体谱结果比对分析_宋宁

2013年全国229家实验室抗核抗体谱结果比对分析* 宋宁,胡朝军,张蜀澜,邓垂文,李萍,白依娜,李丽君,董晓娟,吴子燕,甘晓丹,史艳萍,李永哲,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摘要:目的调查全国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现状,以改进和提高其检测水平与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向全国229家自愿报名参加ANAs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可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共计一组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日期内使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比对网站。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及描述性评价。结果参加ANA、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检测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217家、219家和223家。ANA、抗dsDNA抗体检测定性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9%和89.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7.2%和98.8%。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是检测ANA的主要方法,核型回报正确率高于89.5%,滴度回报结果在可接收范围内的正确率高于81.8%。抗dsDNA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高于96%,但阳性符合率仅为76%,明显低于IIF法95.4%及ELISA法97.9%。抗EN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94%。结论2013年全国参与ANAs质评实验室的数量较以往明显增加。比对品的定性结果符合率理想,核型符合率较为理想,滴度和定量结果符合率有待提高。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质量检测;比对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志码: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 from229laboratories in China during2013 SONG Ning,HU Chao-jun,ZHANG Shu-lan,DENG Chui-wen,LI Ping,BAI Yi-na,LI Li-jun,DONG Xiao-juan,WU Zi-yan,GAN Xiao-dan,SHI Yan-ping,LI Yong-zhe,ZHANG Feng-chun(Department ofRheumat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Rheumat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1007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tinuclear antibody(ANA)spectrum detection in China so a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its detection quality.Methods Five serum sample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A,anti-dsDNA antibody,and anti-ENA anti-bodies were distributed to229laboratories which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ANA-testing project-AppliedResearch of Key Clini-cal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launched by the Health Public Welfare Project.Then,the titers of ANA,anti-dsDNA antibody,and anti-ENA antibodies in these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outine methods,and the results were uploaded to the website of the project within the set time.All the results were written into the Excel and perform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escriptive evaluation.Results There were217,219and223laboratories which de-tected the ANA,anti-dsDNA antibody and anti-ENA antibodies,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s for ANA and anti-dsDNA antibody were98.9%and89.5%,respectively,while the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s were97.2%and98.8%,respectively.The main method detected ANA wa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and the accuracy rates were above89.5%and81.8%for the dis-tribution of nuclear fluorescence and the titers,respectively.The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anti-dsDNA antibody detected by immu-noblotting was above96%,but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only7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rom IIF (95.4%)and ELISA(97.9%).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anti-ENA antibody was above94%.Conclusion In2013,the number of laboratories participated in the ANA-testing project increased obviously.The coincidence rates of qualitative results and the nuclear fluorescence distribution results are high,while those of quantitative results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antinuclear antibody;anti-dsDNA antibody;anti-ENA antibody;quality testing;comparative analysis 抗核抗体谱(ANA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自身抗体。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开展了ANAs的检测,但受限于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众多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开展室间质评活动对不断推进各实验室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此次室间质评开展的ANAs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可 本文由医药前沿杂志提供https://www.doczj.com/doc/fd10312596.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