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 -1-3

最新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 -1-3

最新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 -1-3
最新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 -1-3

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2012-1-3

地下水动力学

河流附近抽水井抽水前后流场绘制及天然水位、水流速度的大小、

水位变化分析 4 概念 泰斯影响半径、导压系数、配线法、直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法、拐

点法、定降深流量公式、Hantush-Jacob 公式、第一越流系统、第二

越流系统、第三越流系统、Boulton 模型、Neuman 模型、延迟系数

泰斯井流公式(Theis 公式)Theis’s eqation 描述无补给的承压水完

整井非稳定运动过程中降深与抽水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亦即

Tt r at r u u W T Q s 44),(4*

22μπ===,

Theis 井函数 Jacob 公式 问题

写出泰斯井流公式的表达形式及各项符号的含义 简要说明泰斯公式的适用条件及可能解决的问题。 Theis 配线法求参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 直线图解法求参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 水位恢复法求参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 越流含水层中的水流特点 Neuman 公式的适用条件; Boulton 公式的适用条件 5

概念 实井、虚井、映射法、隔水边界、弱透水边界、透水边界、无限含水层、半无限含水层、扇形含水层、条形含水层 问题

试分析不完整井的井流特点,镜像法的原理。 试建立直线供水、隔水边界附近稳定井流公式,已知该井为承压完整井,含水层为均质各向同性,抽水井距边界距离为a ,影响半径为R (a

机械弥散、分子扩散、水动力弥散、弥散系数、纵向弥散系数、横向

弥散系数、对流一弥散方程(水动力弥散方程)

问题

非饱和带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水动力弥散现象的机理 一维弥散问题的解及其应用

过程控制复习总结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第一章 1. 生产过程总目标及要求 :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2.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 1.被控过程(或对象) ; 2.用于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的检测与变送仪表; 3.控制器; 4.执行机构; 5.报 警、保护和连锁等其它部件 3. 工业过程对控制的要求 可以概括为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 y 1 y 1 y 3 4. 如图 1,其性能指标 : y 3 y 1 (1)衰减比和衰减率 其表征了稳定性,是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其衰减比为 4:1 到 10:1。 (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 ,其表征了准确性,最大动态偏差是指在阶跃响应中,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偏差量,表 现在过渡过程开始的第一个波峰;超调量为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 ( 3)余差,是指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的差值。它是过程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 4)调节时间 t s 和振荡频率 ,调节时间 t s 是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过渡过程的 振荡频率 是震荡周期 p 的倒数,即 =2 /p 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衡量快速性的指标。 ***** 过程控制系统中有哪些类型的被控变量? r u y (t) 第二章 控制器 执行机构 被控过程 1. 过程控制系统 建模的两个基本方法 :机理法建模、测试法建模。 检测与变送仪表 2. 如图 2 为设阶跃输入幅值为 u , K = y( ) y(0) y u 图 1.1 过程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图 r y 1 y 3 y ( ) t t s 图 1.3 过 程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 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纯延迟时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扰动发生的地点与测定被控参数位置有一定距离。 第三章 1. 常用的控制结构 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推断控制 2. 自动调节阀按照工作所用能源形式可分为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 3. 气动调节阀 由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阀)两部分组成。 执行机构 是推动装置,它是将信号压力的大小转换为阀杆位移的装置。 输出方式有角行程输出、直行程输出两种。直行程输出的气动执行机构有两类即薄膜式执行机构,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 是阀门,它将阀杆的位移转换为流通面积的大小 4. 气动调节阀可分为直通双座阀,角形控制阀,三通控制阀,隔膜控制阀,蝶阀,球阀,笼式阀,凸轮挠曲阀。 5. 薄膜式执行机构有正作用执行机构与反作用执行机构之分,正作用是信号压力从正上方加入,反作用执行机构是信号压力从右侧面 加入。 6. 阀门中的柱式阀芯可以正装 ,也可以反装。正装阀是阀芯下移时 ,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截面积减小;反装阀是阀芯下移时,阀芯与阀座 间的流通截面积增大 7. 气开式与气关式的选择 :无压力信号时阀全开,随着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关小的称为气关式。反之,无压力信号时阀全闭,随着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开大称的为气开式。 8. 正作用方式 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u 随着被调量 y 的增大而增大,整个调节器的增益为“ + ”。 反作用方式是 u 随着被调量 y 的增大 而减小,调节器的增益为“ -”。(正反馈作用加剧被控对象流入量流出量的不平衡,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负反馈作用则缓解对象中的不平衡,正确地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 流量特性的定义: 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相对位移)间的关系称为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 直线特性曲线、对数特性曲线、抛物线特性曲线、快开特性曲线、双曲线特性曲线。第四章 左式为 PID 调节器的动作规律,其 中 δ为比例带与增益成反比, δ习惯用用它相对于被调量测量仪表的 量程的百分数表示 正反馈作用加剧被控对象流入量流出量的不平衡, 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 负反馈作用则缓解对象中的不平衡, 正确地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1. P 调节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差调节。 增大比例系数会加快系统的响应, 但过大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并使稳定性变差, 超调量减小 (1)

水文文字报告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0节前言 一、区域水工环地质工作 198 年月,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旌德幅(1:200000)》,对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979年月,安徽省地质局323地质队编制《安徽省水文地质图(1:500000)》并提交“说明书”。 2005年6月,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完成《安徽省泾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00000)》项目,总结了县域地质灾害的灾情和险情,进行了地质灾易发区的划分,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其中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有所涉及。 二、矿区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及评述 2007年7月,前本矿区曾开展区域调查、预查及初步普查方面工作。施工槽探、井探、钻探及化探测量等工作,取得了钼等多种矿化点的验证资料,同时初步揭露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问题,给今后全面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参见三维公司2009年6月详查工作设计)。 2007年7月—2009年4月,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对本矿区开展普查阶段工作,在进行钻探找矿工作的同时开展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作,大致了解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三、矿区本次水工环地质工作及评述 2009年6月至今,安徽三维矿业有限公司在《安徽省泾县湛岭钼矿地质详查设计及柯村~大康地区金、多金属矿普查工作部署》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了具体安排。 开展了水工环地质调查、钻探、抽水试验、岩矿石力学分析、水质分析、钻孔放射性测量、地温测量等工作,详见表1。

水工环地质实物工作量表1 水工环地质测绘:按照不同精度要求,开展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工作,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岩石裸露区为重点调查地区,重点调查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山体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水的汇水条件与出露特征、水质的感官状况等,采集了地表水、民井等水质分析样品,对水工环地质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编制了综合图件。 钻探工作:本项目施工的专门性水文地质孔,是在地质孔施工完工后进行扩孔完成;所有地质孔都进行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并依据原钻探班报表、地质岩心编录,对钻孔岩(矿)心进行复查、抽查,对岩石RQD、线裂隙密度、线裂隙率进行系统统计,完善了水工环地质工作记录。

地下水动力学考试题一

模拟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给水度值的大小只与水位变动带的岩性有关。 () 2.贮水系数的大小与含水层和水的弹性性质有关。 () 3.水力坡度值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 4.地下水运动是一维的、二维的还是三维的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有关。() 5.渗透系数大的含水层,其出水能力亦大。 () 6.导水系数在三维条件下是无意义的。 () 7.黄土属于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 () 8.各向同性介质中,无论均质还是非均质流线和等水头线都处处交。() 9.在有垂直入渗的稳定流动中,潜水浸润曲线是随时间变化的。() 10.贯穿整个含水层的水井均称为完整井。 ()

11.水平等厚的承压完整井流,等水头面是一系列同心圆柱面。( ) 12.当河间地块两侧河水位一致时,河间地块的透水性是渐变的,则潜水分水岭的位置偏向渗透系数大的一侧。 () 13.假如要修建一个水库,从考虑渗漏这个角度看,水库应修在降雨量小的地方。() 14.Dupuit公式的假设条件之一是抽水前地下水是不流动的。( ) 15.由于没有考虑水跃现象,按Dupuit公式算出的浸润曲线和流量都是不准确的。() 16.稳定井流中,只要给定边界水头和井中的水头,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就确定了。() 17.越流系统的稳定井流,主含水层的贮水系数越大,降深就越小。() 18.对干扰井群,当流量不变时,干扰井的降深比它单独工作是的降深要小。() 19.当涌水量Q为定值时,Theis公式中的时间与降深成正比。( ) 20.满足Theis条件的井流,每个断面的水头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最后等速。 ()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先进过程控制学习总结.

先进过程控制学习总结 学科专业: 姓名: 学号: 2016年06月

引言 什么是模型预测控制(MPC)?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是一种基于模型的闭环优化控制策略,已在炼油、化工、冶金和电力等复杂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算法核心是:可预测过程未来行为的动态模型,在线反复优化计算并滚动实施的控制作用和模型误差的反馈校正。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等优点,可有效地克服过程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关联性,并能方便地处理过程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中的各种约束。 模型预测控制的产生背景 1 工业需求: (i). 随着过程工业日益走向大型化、连续化,工业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多变, 往往具有强藕合性、非线性、信息不完全性和大纯滞后等特征,并存在着各种约束条件,其动态行为还会随操作条件变化、催化剂失活等因素而改变。 (ii). 典型生产装置的优化操作点通常位于各种操作变量的约束边界处, 因而一个理想的控制器应当保证使生产装置在不违反约束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约束, 以确保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2传统控制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i). 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和一些复杂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要求; (ii). 现代控制理论的不作为: ①过分依靠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 ②不能处理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有约束、多目标问题。 模型预测控制的产生过程 1 模型算法控制(MAC)的产生: (i). 1978年,法国的Richalet等人在系统脉冲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预测启发控制(MPHC, Model Predictive Heuristic Control),并介绍了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效果; (ii). 1982年,Rouhani和Mehra[2]给出了基于脉冲响应的模型算法控制(MAC, 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 2 动态矩阵控制(DMC)的产生: 动态矩阵控制(DMC, Dynamic Matrix Control)于1974年应用在美国壳牌石

测绘与勘查工程专业地下水动力学知识概念重点

测绘与勘查工程专业地下水动力学 知识概念重点

目录 概念名词解释 (1) 绪论 (1) 地下水动力学 (1) 第1章 (1) 渗流 (1) 越流 (1) 贮水系数 (1) 导水系数 (1) 非均质介质 (1) 各向异性介质 (2) 达西定律 (2) 渗流速度 (2) 稳定流 (2) 非稳定流 (2) 层流 (2) 紊流 (2) 边界条件 (2) 初始条件 (2) 数值解 (2) 解析解 (2) 多孔介质 (2) 孔隙介质 (2) 裂隙介质 (3) 岩溶介质 (3) 骨架 (3) 孔隙度 (3) 有效孔隙 (3) 有效孔隙度 (3) 死端孔隙 (3) 压缩系数 (3) 贮水率 (3) 重力疏干 (3) 延迟给水 (3) 渗流场 (4) 典型单元体 (4) 过水断面 (4) 渗流量 (4) 渗流速度 (4) 实际平均流速 (4) 测压管水头 (4) 压力水头 (4) 1

速度水头 (4) 总水头 (4) 等水头面 (4) 等水头线 (4) 水力坡度 (5) 渗流运动要素 (5) 一维流 (5) 二维流 (5) 三维流 (5) 单宽流量 (5) 渗透系数 (5) 渗透率 (5) 尺度效应 (5) 非线性渗流定律 (5) 渗流折射定律 (5) 渗透系数张量 (6) 流网 (6) 流线 (6) 流线方程 (6) 流函数 (6) 地下水状态方程 (6) 渗流的连续方程 (6)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6) 半承压含水层 (7) 越流含水层 (7) 越流 (7) 越流系数 (7) 越流因数 (7) 渗出面 (8) 越流 (8) 越流系统 (8) 定解条件 (8) 定解问题 (8) 数学模型 (8) 第2章 (8) 潜水回水 (8) 河渠引渗回水 (8) 浸润曲线 (8) 浸润曲线方程 (8) 单宽流量公式 (8) 第3章 (9) 完整井 (9) 非完整井 (9) 管井 (9) 2

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地下水动力学 《邹力芝》部分试题姜太公编 一、名词解释 1.渗透 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 不考虑骨架的存在,整个渗流区都被水充满,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水的运动状况,考虑地下水的整体运动方向,这是一个假想的水流。 3. 渗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地下水的体积。 4. 渗流速度 单位通过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非稳定流 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而变化。 6. 均匀流非均匀流 渗流速度不随空间而变化。非均匀流分为缓变流和急变流 缓变流:过水断面近似平面满足静水压强方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大,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水断面不能近似平面。7.渗透系数 表征含水量的能力的参数。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的流速的大小 8.导水系数 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水理论 含水层骨架压密和水的膨胀释放出来的地下水的现象为弹性释水现象,反之为含水层的贮水现象。 10.贮水系数《率》 当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体积》的含水层贮体积中,由于水体积的膨胀(压缩)和含水层骨架压密(回弹)所释放(贮存)的地下水的体积。 11.重力给水度 在潜水含水层中,当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的含水层贮体中,由于重力疏干而释放地下水的体积。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 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含水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假想水流的密度、粘滞性、运动时在含水层的中所受阻力以及流量和水头都 与真实的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整个含水层的空间。 4.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水头,不同的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 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

健峰培训(生产过程控制)心得与分享感想及体会

健峰培训心得体会 生产过程控制实务班 一、前言 非常感谢公司再次给予我的培训机会,2013.4.15-4.21学习品质保证实务班,2014.4.24-4.30学习生产过程控制实务班。时隔一年,我又再次来到健峰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同比去年,我的角色变化了,从一个品质管理者变成了生产管理者,不变的是今年的学习也是主要以品质为中心。因为过程即为品质,品质并不仅仅代表的是产品的品质,也代表了公司形象、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品质。 二、亲身感受 因为已经有一次的培训经验,使得我再次来到健峰时,并不那么陌生,而是有一点旧地重游很自在的感觉。 到达校区后,按照流程单按部就班的进行一系列的报道动作,分配宿舍、领校服、吃晚饭、晚宣导。这一切都将健峰的标准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写到这里,肯定不能落下,健峰的朗朗入口的校歌、APC精神、提倡创造感恩环境、提倡健康生活公筷母匙活动等等。 当然,院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工作时富有激情,这是我两顾健峰体会最深和最认可的一点。 三、学习内容 (一)异常分析思路 1.解决问题的思路: ?异常问题要抓真因,真因往往只有一个, ?改善问题要抓要因,5M1E面面具到。 2.异常问题分析的方法: ?三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观现物,掌握现状。 ?KKD: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大胆的做假设,小心的去求证。 3.面对问题的心态: ?当问题摊在你面前时你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能做什么?

4.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象+真相+原因+真因+对策(防呆法) (二)车间管理思路变化 1.车间管理的六大任务:P生产力Q质量C成本D交期M士气S安全,会受 到5M1E的影响。 2.注重多能工的培养:要求每一个员工具备3-5个岗位的操作能力。制作员工技 能矩阵表。 3.了解员工应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了解员工的不同需求。 ?生理(物质性) ?安全(归属感、认同感) ?团体的一员(社会需求、关系) ?被尊重(肯定、荣誉感) ?自我实现(升迁通道) 4.管理员工注意: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对员工的批评教育注意技巧:赞美+ 批评+鼓励。 5.爱兵四大法则:员工不会错,如果员工有错,一定是我想(法)错!如果不是 我想错,也一定是因为我的错,才会造成员工的错,总之员工不会错! (三)问题、异常、风险的改善 1.问题的改善:QC 7大手法、PDCA、QC Story、8D ?QC 7大手法又称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 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之所以称之 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 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PDCA 即PDCA循环。PDCA循环又名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MBA、CEO必读12篇 及EMBA等课程均对PDCA循环在企业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有所介绍。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运转的。PDCA循环不仅在质量

地下水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1)

基本问题

(2)同一断面(即r固定),s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t=0时,s=0,符合实际情况。当t→∞时,实际上s不能趋向无穷大。因此,降落漏斗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展。这种永不稳定的规律是符和实际的,恰好反映了抽水时在没有外界补给而完全消耗贮存量时的典型动态。 (3)同一时刻、径向距离r相同的地点,降深相同。 184Theis公式反映的水 头下降速度的变化规 律 (1)抽水初期,近处水头下降速度大,远处下降速度小。当r一定时, s-t曲线存在着拐点。拐点出现的时间(此时u=1)为:。 (2)每个断面的水头下降速度初期由小逐渐增大,当=1时达到最 大;而后下降速度由大变小,最后趋近于等速下降。 (3)抽水时间t足够大时,在抽水井一定范围内,下降基本上是相同 的,与r无关。换言之,经过一定时间抽水后,下降速度变慢,在一 定范围内产生大致等幅的下降。 194Theis公式反映出的 流量和渗流速度变化 规律 (1)通过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量是不等的,r值越小,即离抽水井越近 的过水断面,流量越大。反映了地下水在流向抽水井的过程中,不断 得到贮存量的补给。 (2)由于沿途含水层的释放作用,使得渗流速度小于稳定状态的渗 流速度。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又接近稳定渗流速度。 204 Theis公式反应的影 响半径在无越流补给且侧向无限延伸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虽然理论上不可能出现稳定状态,但随着抽水时间的增加,降落漏斗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自含水层四周向水井汇流的面积不断增大,水井附近地下水测压水头的变化渐渐趋于缓慢,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近稳定状态(似稳定流),和稳定流的降落曲线形状相同。 但是,这不能说明地下水头降落以达稳定。 214Theis配线法的原理由Theis公式两端取对数,得到 二式右端的第二项在同一次抽水试验中都是常数。因此,在双对数坐标系内,对于定流量抽水和标准曲线在形状上是 相同的,只是纵横坐标平移了距离而已。只要将二曲线重合,任选一匹配点,记下对应的坐标值,代入(4-10)式(4-11)式

总结项目全过程管理经验

总结项目全过程管理经验 项目前期阶段是一个项目最重要的阶段。项目负责人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项目前期对工程情况了解的越详细,工作做的越细致,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建设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方、技术监督方等等。 项目负责人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具体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负责人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在你需要资金、人力等资源支持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但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只想赚点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 公司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 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一些项目会要求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 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 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生产周期很长,所以要尽早订货,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领导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 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负责人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72776

《地下水动力学》 习题集 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与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就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与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与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就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就是有效的。 4、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与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就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就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就是指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 个分量分别为_ H x ? - ? _、 H y ? - ? _与_ H z ? - ? _。 6、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与_水头H_等等。 7、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与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 2或da 。 10、 渗透率就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就是表征岩层 透水能力 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就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 水的物理性质 ,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 11、 导水系数就是描述含水层 出水能力 的参数,它就是定义在 平面一、二 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就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岩层就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就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就是__张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就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16、 地下水流发生折射时必须满足方程_11 22 tan tan K K θθ=_,而水流平行与垂直于突变界面时则_均不发生折射_。 17、 等效含水层的单宽流量q 与各分层单宽流量q i 的关系:当水流平行界面时_1n i i q q ==∑_,当水流垂直于界面时_12n q q q q === =_。 18、 在同一条流线上其流函数等于_常数_,单宽流量等于_零_,流函数的量纲为__2/L T __。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心得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心得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三大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又重要的工作。造价控制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性价比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效益。 如何把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如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这是我们造价工作者应努力研究的课题。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各阶段造价控制的侧重点不同,设计阶段要求满足经济与设计艺术的统一,招标阶段要求招标文件要严谨、算量套价要准确,施工阶段要求动态监控成本目标偏差,结算阶段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合同为准则,如实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立足于事前控制,强调在项目决策和设计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门技术。如何把造价控制原理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下面本人根据从事造价工作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谈一点心得。 一、方案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开始到结束,项目资源投入由小变大、再逐渐变小,项目风险逐渐由大变小,项目相关人对项目的控制力由强变弱。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设计的浪费是极大的浪费,一旦图纸定型,后续管理是无法控制大方向造价。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仅对工程完工后的决算投入很大的精力,而对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是很重视,这样做除了对防止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有作用外,未能做到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设计费只占建设工程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设计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图纸一旦完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剩10 %左右。 业主在确定基本需求后确定项目初期概念方案,通常可采用:设计方案招标进行多方案比选,并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和限额设计。作为造价工程顾问公司在项目建设工程中提供的主要服务概括为:

地下水动力学_吴吉春_教学大纲

《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054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 课程学分:5 课内总学时:80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地下水动力学是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或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能初步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并能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提出适当的计算方法或模拟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对一些地下水运动的专门问题,如海水入侵,裂隙介质中的地下水运动,非饱和带地下水的运动,水动力弥散理论等有一定初步认识,了解基本原理及基本研究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种条件下地下水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的解析解的原理和方法,深刻理解其适用条件。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20学时) 第一节渗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渗流基本定律 第三节岩层透水特征分类和渗透系数张量 第四节实变界面的水流折射和等效渗透系数 第五节流网 第六节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第七节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第八节越流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第九节研究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第十节定解条件 第十一节描述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法 第二章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8学时) 第一节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动 第二节一侧有河流渗漏时河渠附近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第三节两侧有河流渗透时,河渠间潜水的非稳定流动第三章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14学时)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地下水向承压水井和潜水井的运动 第三节越流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第四节非浅性流情况下,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第五节流量和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 第六节补给井(注水井) 第七节叠加原理 第八节地下水向完整井群的稳定运动 第九节均匀流中的井 第十节井损与有效井半径及其确定方法 第四章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16学时)第一节承压含水层中的完整井流 第二节有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 第三节有弱透水层弹性释水补给和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第四节潜水完整井流 第五章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运动(4学时)第一节镜象法原理及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 第二节扇形含水层中的井流 第三节条形和矩形含水层中的井流 第六章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运动(4学时) 第一节地下水向不完整井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第三节地下水向承压水不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 习 题 集 第一章 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 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 有效的。 4. 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 测压管水头 ,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 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_H x ?-?_、H y ?-?_和_H z ?-?_。

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和_水头H_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 cm2或da。 10. 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透水能力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出水能力的参数,它是定义在平面一、二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_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地下水动力学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基本问题 潜水含水层的贮水能力可表示为Q= HF; 承压含水层的贮水能力可表示为Q= HF; 式中Q——含水层水位变化时H 的贮水能力, H——水位变化幅度; F——地下水位受人工回灌影响的范围。 从中可以看出,因为承压含水层的弹性释水系数远远小于潜水含 水层的给水度,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人工回灌时,潜水含水层的贮 水能力远远大于承压含水层的贮水能力。

等,并等于抽水井的流量。

式中s1、s2分别为r1和r2处的水位降深。 它与非稳定井流在长时间抽水后的近似公式完全一致。这表明,在无限承压含水层中的抽水井附近,确实存在似稳定流区。

符号的含义;泰斯公式的主要用途是什 么? 与抽水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亦即 式中 s ——抽水井的水位降深,m ; Q ——抽水井的流量,m 3/d ; T ——含水层的导水系数,m 2/d ; W(u)——泰斯井函数; r ——到抽水井的距离,m ; a ——含水层的导压系数,m 2/d ; *——含水层的弹性是水系数; t ——自抽水开始起算的时间,d 。 (1)同一时刻随径向距离 r 增大,降深 s 变小,当 r →∞时,s →0, 这一点符合假设条件。 17 4 Theis 公式反映的降深变化规律 (2)同一断面(即 r 固定),s 随 t 的增大而增大,当 t=0 时,s=0,符合实际情况。当 t →∞时,实际上 s 不能趋向无穷大。因此,降落漏斗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展。这种永不稳定的规律是符和实际的,恰好反映了抽水时在没有外界补给而完全消耗贮存量时的典型动态。 (3)同一时刻、径向距离 r 相同的地点,降深相同。 (1)抽水初期,近处水头下降速度大,远处下降速度小。当 r 一定时,s-t 曲线存在着拐点。拐点出现的时间(此时 u=1)为: 。 Theis 公式反映的水 18 4 头下降速度的变化规 (2)每个断面的水头下降速度初期由小逐渐增大,当 =1 时达到最 律 大;而后下降速度由大变小,最后趋近于等速下降。 (3)抽水时间 t 足够大时,在抽水井一定范围内,下降基本上是相同 的,与 r 无关。换言之,经过一定时间抽水后,下降速度变慢,在一 定范围内产生大致等幅的下降。 19 4 Theis 公式反映出的 流量和渗流速度变化 (1)通过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量是不等的,r 值越小,即离抽水井越近 的过水断面,流量越大。反映了地下水在流向抽水井的过程中,不断

过程控制系统 复习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总结 ) 一、概论 1、过程控制概念:五大参数。 过程控制的定义:工业中的过程控制就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与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 2、简单控制系统框图。 控制仪表的定义:接收检测仪表的测量信号,控制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仪表。主要包括:控制器、变送器、运算器、执行器等,以及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控制仪表的作用:对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能将控制流程图(工程图、工程设计图册)转化成控制系统框图。 4、DDZ -Ⅲ型仪表的电压信号制,电流信号制。QDZ-Ⅲ型仪表的信号制。它们之间联用要采用电气转换器。 5、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各自特点。 电压传输特点: 1)、 某台仪表故障时基本不影响其它仪表; 2)、 有公共接地点; 3)、 传输过程有电压损耗,故电压信号不适宜远传。 电流信号的特点: 1)、某台仪表出故障时,影响其她仪表; 2)、无公共地点。若要实现仪表各自的接地点,则应在仪表输入、输出端采取直流隔离措施。 6、变送器有四线制与二线制之分。区别。 1、四线制: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件的功耗无严格要求。 2、两线制:节省电缆及安装费用,有利于防爆。活零点,两条线既就是信号线又就是电源线。 7、本安防爆系统的2个条件。 第一个字母:参数类型 T ——温度(Temperature) P ——压力(Pressure) L ——物位(Level) F ——流量(Flow) W ——重量(Weight) 第二个字母:功能符号 T ——变送器(transmitter) C ——控制器(Controller) I ——指示器(Indicator) R ——记录仪(Recorder) A ——报警器 (Alarm) 加热炉

最新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

气动控制:仪表信号的传输标准:0.02-0.1Mpa 电动控制:DDZ-2信号的传输标准:0-10mADC DDZ-3信号的传输标准:4-20mADC 计算机控制:DCS、PLC(模拟量4-20mA、1-5V) FCS(标准协议) 稳定性指标:衰减比(衰减率) 准确性指标:残余偏差,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 快速性指标:调节时间(振荡频率) 第一章 1、被控对象:即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需控制的变量 2、执行器:直接用于控制操纵变量变化。执行器接收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改变执行器节流件的流通面积来改变操纵变量。常用的是控制阀。 3、控制器(调节器):按一定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将结果输出至执行器。 4、测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 稳态:系统不受外来干扰,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调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 动态:系统受外来干扰或设定值改变后,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系统处于未平衡状态。 过度过程: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的过程。 过渡过程的形式:非周期过程(单调发散和单调衰减);振荡过程(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 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确性:理想情况下,当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变量达到的稳态值(即平衡状态)应与设定值一致。 快速性:快速性是通过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表征的。 多数工业过程的特性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有自衡的振荡过程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放大系数K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放大系数越大,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强,有利于克服扰动的影响,余差就越小)。扰动通道(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放大系数大,被控变量的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 滞后时间τ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越大,控制质量越差)扰动通道(扰动通道中存在容量滞后,可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的) 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 (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 (2)对象动态特性有迟延。迟延包括容积迟延、传输迟延。 (3)被控对象本身是稳定的或中性稳定的 (4)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非线性特性

地下水动力学

2014考研《地下水动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和试题类型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3、考试范围及试题类型: 考试内容主要有:(1)渗流理论基础;(2)地下水向河渠的稳定运动;(3)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4)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5)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稳定和非稳定运动。其它内容如地下水向非完整井的运动、非饱和带的地下水运动、地下水非线性运动、裂隙水运动、水动力弥散理论和地下水运动的实验模拟方法等,不作为考试的重点。重点考核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题目类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绘制流网、分析论述和计算题等,其中计算题占试题总分数的60%。 4、教材及参考书 (1)薛禹群主编,《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地质出版社,1997; (2)吴吉春,薛禹群主编,《地下水动力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其它《地下水动力学》教材亦可。

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考核内容 一、渗流理论基础 1、考试内容 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基本定律、岩层透水特征分类、渗透系数张量、等效渗透系数、流网、渗流连续性方程、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越流含水层(半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基本微分方程、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定解条件、描述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及解法。 2、考试要求 (1)掌握渗流的基本概念,包括多孔介质、渗流、渗流速度、渗透系数、渗透率、导水系数、给水度、弹性给水度(储水系数或释水系数)、储水率、渗透系数张量、越流系数、水流折射、等效渗透系数、流网等; (2)掌握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并能用其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流网的性质及其应用,能够徒手绘制地下水稳定运动的流网,能够用流网定性和定量分析水文地质条件; (4)掌握渗流连续性方程、地下水非稳定运动基本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能够依据给定的水文地质物理模型,建立描述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定解条件; (5)了解求解地下水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方法。 二、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动 1、考试内容: 有入渗时潜水的稳定运动、无入渗时潜水的稳定运动、承压水的稳定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 一.现场仪表: 仪表的发展:DDZ, QDZ,DCS, FCS p6+p11 检测变送的功能:转化为标准信号:24V DC电源供电,4~20 mA 电流信号1~5V DC 电压信号. 气动执行器 20~100 Kpa p13 仪表的指标(防爆系统的概念,误差,精度,特性曲线,零点,量程,测量范围)p14+p19~p23 1. 检测变送仪表。 温度:热电偶(原理条件,补偿导线,冷端补偿的概念),热电阻(类型,测温范围,测量方法) p27~p31 压力:压力的定义(各种表述之间的关系),差压测液位(测压点位置不同引起的迁移)p43 流量:各种流量计测量特点、分类;差压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的测量原理p54~p57 液位: p59~p60 2.执行器:结构(执行机构+调节机构),执行器的气开气关构成, p92+p96~p97调节阀气开气关选择原则 p96 +p157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影响因素;分类:固有+工作 p97~p99 串联管道工作时,分压比s的变化,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p100 流量特性的选择:依据过程特性+配管情况+负荷情况 p100 二:对象+控制 1.对象: 1)模型:机理法:(单容,双容),掌握:推导过程,传递函数结果表达式 p117+p120试验法:飞升曲线+脉冲响应曲线,掌握相互转化。 p129 2)参数辨识:特征参数的确定,(K,T,τ), 重点:一阶惯性+纯滞后 p124 3)对象的类型:水槽,热交换器,锅炉汽包,加热炉,奶粉干燥过程 p170+p174 4)对象的选取(被控参数,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p146~p149 2.控制(调节,调节器): 控制原理+控制参数 1)控制原理:负反馈+稳定运行 负反馈的判断:A. 回路内各模块增益之积为正(此时e=r-y), 即 c v o m K K K K> p157~p158 or 奇数个负作用环节 (注:所谓环节是指:控制器环节(包括比较环节),执行器环节,对象环节,检测变送环节,掌握每个环节的正负作用判断) 稳定运行:各环节增益之积保持不变, (稳定的过渡过程判断,过渡过程的指标:静差,超调,周期,衰减比等) p9~p10 + p1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