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罗马的雕刻与绘画

古罗马的雕刻与绘画

古罗马的雕刻与绘画

古罗马的雕刻与绘画

古羅馬的雕刻藝術是在伊特拉斯坎和古希臘後期的直

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羅馬早先似乎沒有自己的雕刻家,在共和時期早期,羅馬的統治者聘請伊特拉斯坎工匠為他們塑造天神朱彼特﹝Jupiter﹞神像,安放在卡比托山﹝Capitoline Hill,有人稱首都山﹞的神廟裏。後來隨著東征西討,羅馬人把希臘以及其他地區的許多雕刻作品當成戰利品運回羅馬,也把各個民族、特別是希臘的雕刻家召到羅馬,為他們複製和創作雕刻品。

到了共和時期後期,有很多希臘雕刻原作已經失傳,只有羅馬的仿製品留傳於世。截至目前,已發現真正屬於共和時期的作品,最早的一件是創作於西元前一世紀的《演說者》﹝L'Arringatore﹞。

第十课____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高中美术鉴赏《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本课做了以下分析:这课是整个欧洲绘画的起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编者意图主要是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创作特点的介绍。在整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分为三部分:1、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2、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3、颂美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生目标:学习掌握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师目标:初步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基本特点,文艺复兴美术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 难点: 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二、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存基础(我们学校地处农村80%——90%是农村孩子,美术基础很弱)。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观察比较归纳法2、讨论合作探究法3、练习法 教学方法:1、情景举例法2、观察法、发现法。3、演示法。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图片、光盘等教学辅助手段。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学案,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题材这个来导入新课我首先通过学生不理解的古希腊雕塑为何是裸 体而中国没有这个现象来讲起,了解作品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因为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造意图会使学生更加的全面的理解作品,学生听完故事以后,非常有兴趣,我进一步欣赏作品,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尽情欣赏几位大师作品。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讨论:1组区别3种古希腊柱头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各有什么不同(从人物身份特点到雕塑手法)(初中数学题,一位女青年知道上身高度下身高度,问穿多高的高跟鞋显得身材更苗条?目的就是运用黄金比例0.618)

洛可可艺术时期的绘画和雕塑_黄三胜

学术论坛 美术学ART EDUCATION 2013 / 12 14218世纪,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在法国兴起,很快席卷欧洲。它兴起于路易十四(1643~1715年)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 十五(1715~1774年)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 “路易十五式”。Rococo一词是从法语 rocaille演变而来,原是指 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后来指以贝壳、岩石为装 饰特色的风格。洛可可风格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很大,虽保留了其一些特 性,但缺乏巴洛克风格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洛可可风格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贝壳、卷曲的草茎、花朵、 藤蔓成了最常用的装饰元素。洛可可艺术是当时宫廷贵族精神生活 的新宠,并带动了普通阶层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这种新的 艺术样式最初表现在家具、建筑与室内装饰上,很快又延伸到绘 画、雕塑和其他领域,带来巨大的风格样式变化。 一、洛可可艺术与绘画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构图经常离开中心,以使其充满活泼与轻 盈,减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沉稳与典雅。人物则不停运动, 或者跳舞、或者卷曲、或者转身,总之,要制造大量曲线、弧线, 使画面结构变得生动、复杂。画面色调轻淡、柔和,充满悦目的光 线,使空气中弥漫着薄雾般的柔淡气氛,还有牛奶浸润般滑腻、通 透。为了合适地表现这些情景,画家们经常选择室外的、田园的、 森林的贵族式恋爱、游乐题材,尽情地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想象力。 华托(1684—1721年)的《发舟西苔岛》,是18世纪绘画表现 恋爱情景的著名例子。画中人物穿着华丽,在明亮的天空下,穿过 森林,向神秘、浪漫的目的地——爱情之岛进发,享受恋爱的激情 与快乐。画面展现了一幕盛大的爱情歌剧,远方云烟浩渺,爱情岛 若隐若现,人们沉浸在对甜蜜的爱情仙岛的向往中。画面用“S” 形和“C”形的线条和柔和的明暗建立起结构,交织运动的人物显 隐在这些弧线和光影中,充满了浪漫、神秘、缥缈、空灵的味道。 布歇(1703—1770年)是法国洛可可艺术特征最充分的体现者,他 的作品里弥漫了路易十五时代的审美趣味。他创作了《欧罗巴被 劫》《浴后的狄安娜》《伯格丽特夫人像》等,他的作品多以神话 中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形象生动,人物略有矫揉造作,带有情欲的 风雅,肉体刻画宛如玫瑰色的瓷土,充满脂粉味道。弗拉戈纳尔 (1732—1806年)的作品《秋千》,描绘了银行家和漂亮的情妇在 花园嬉戏,画面大量由“S”形和“C”形曲线组成,色彩艳丽明 快,情绪轻佻。整体观看法国的洛可可绘画,均体现了相似的画面 结构手法、表现方法和审美特点,其题材很多是打情骂俏、游戏做 乐,人物则柔媚轻佻、盛装风雅。 与法国相比,英国的洛可可稍显含蓄,人物表现比较矜持孤 傲,并不时伴有某些社会伦理的说教。这种差异,可能如同法国史 学家兼批评家丹纳(1828—1893年)所说,源自欧洲南北地域差别 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性格、审美、行为不同,他在《艺术哲学》一 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地域、气候、物产等对北欧、南欧民族各方面造 成的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上述以外,还涉及文学、宗教信 仰、哲学、艺术、法律、伦理、道德等。英国洛可可代表画家荷加斯(1697—1764年)创作了《卖虾女》《文明结婚》,关注社会真实生活,对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为了利益进行灵肉交易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予以讽刺和谴责。庚斯博罗(1727—1788年)在英国绘画史上有突破性的成就,他受洛可可艺术的影响,勤奋钻研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迷恋风景,热爱人物,善于把风景和人物融入到一个画面。他笔下的人物比例被拉长,即使男性也加以女性化,用色轻快、明丽、细腻,但不失英国人特有的矜持和高傲。二、洛可可艺术与雕塑17世纪凡尔赛宫集中了法国最优秀的雕塑家,他们建立了路易十四时代宏大庄严的风格,这为后来的洛可可时期雕塑奠定了重要基础。法尔科内(1716—1791年)是洛可可风格在雕塑上的代表,他的作品纤巧、秀丽、妩媚,人物犹如肌肤圆润的仙女,他为人物塑造柔润且小而尖的手和脚,这些成为了他作品的标志。他的《音乐》《冬》受到蓬巴杜夫人的喜爱,让他的雕塑事业更加顺利,成为了雕塑工场的负责人。法尔科内甚至觉得大理石材料也无法表达圆润的美,还用塞维尔瓷器车间辅助制作,为君王的宫室创作更好的装饰品。帕儒(1730—1809年)继承了法尔科内的风格,他将少女的秀美和激情、神魂飘荡的姿态表现得十分传神。克洛迪欧(1738—1814年)非常擅长表现妩媚肉感、奔放不羁的女性形象,他还制作了很多击鼓起舞的林妖、小爱神及女酒神之类嬉戏的场景。乌东(1741—1828年)将雕塑的表现性进行了推进,他善于表现精神和生命,他雕塑的狄安娜宛如无拘无束的活泼少女。他还雕塑了一批神采飞扬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米拉波、伏尔泰、华盛顿、富兰克林等,其中尤以《伏尔泰坐像》为代表,思想家微微前倾,神经质地按着椅把,双眼智慧而狡黠,极为传神。洛可可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的欧洲,尽管浮华做作,缺少对力量的赞颂与感受,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风格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它用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代替了以往宗教画中殉难的痛苦,从对宗教和神的凝望转向对真实生活的关注,在反映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这一点上,洛可可向前迈出了可贵的一大步。洛可可艺术继承了巴洛克艺术风格,并与时代结合,形成历史舞台上一股浓厚的柔媚之风,尽管只经历半个世纪就宣告结束,但其风格仍然影响久远,并且直接刺激了18世纪后期、19世纪的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参考文献:[1]温尼?海德?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孙小金,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汤麟.外国美术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4]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责任编辑:张斐然)洛可可艺术时期的绘画和雕塑◆ 黄三胜 【内容摘要】文章从洛可可艺术思潮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着手,分析其表 现形式及风格特色,并对其艺术价值、历史意义进行辨析和评价。 【关键词】洛可可艺术 风格 绘画 雕塑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 最终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 要了解俄罗斯的绘画艺术流派,就要了解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发展史。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多种环境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艺术流派。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古典画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先锋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代绘画艺术。 古典画派,产生于18世纪初期。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在美术界的表现,他们对为贵族服务的奢华菲靡的洛可可艺术不满,向古典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求新题材。典型的代表是创作了著名的“马拉之死”的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此时的俄国,随着彼得大帝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行,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叶卡捷琳娜女皇二世时期,从欧洲引进的古典式的学院绘画在俄国的土地上生根、成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有本土特色的俄罗斯油画。世俗人物肖像画是18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的一种主要的体裁形式,并取得较高成就。入画者多为沙皇、宫廷显贵和其他贵族。有俄罗斯18世纪肖像画派奠基人尼基京、马特维耶夫等。世俗人物肖像画是对中古世纪俄罗斯禁欲主义圣像画一种直接的反叛和对立。画家不但较好地掌握了油画技法、色彩配置及人物身材比例,而且开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当时肖像画作者多为农奴,而贵族把艺术仅仅作为一种消遣,加之并不看重作者版权,所以18世纪的肖像画作者大多佚名。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产生和特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19世纪后期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1861年俄国取消农奴制度后,社会间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心.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文艺家的创作活动,他们提出“艺术是现实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家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突出了文学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在这些积极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

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

古希腊和罗马美术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的湛蓝水域,这片海域为大陆和半岛所环抱,其南端的克里特岛很早就是一个海上强国。在希腊神话传说中,岛上有一座巨大的迷宫,里面囚禁着食人的牛头怪米诺陶,根据这个传说,克里特文明被命名为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在岛上最重要的遗迹是在克诺索斯发掘出的一座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王宫。宫殿的墙面装饰着色彩鲜艳的壁画。给人以隐秘而舒适的感觉。 由于地震和外族入侵,米诺斯文明在大约公元前 1400 年前后连同它的艺术一道被毁灭。继之而起的是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文明。我们都知道荷马史诗描写的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知道海伦的美丽和木马计的狡诈,阿喀琉斯的勇武及赫克托尔的壮烈,传说迈锡尼就是发动这场战争的希腊联军统帅阿迦门农的故国。可惜迈锡尼文明留给我们的只是两座空城以及巨石砌成的坟茔,其余值得称道的艺术品为数甚少。 最终,来自北方的讲希腊语的人侵者于公元前 1100 年左右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征服了希腊全境。几经战乱,在希腊各地出现了独立的城邦国家。雅典、斯巴达和科林斯等后来的大国从这些小邦中逐渐脱颖而出,并和它们一道,共同铸就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一般认为,古希腊艺术最醒目的成就首先是比例和谐的建筑,其次是再现了人体之美的雕塑。这一看法不无道理,只是希腊人的艺术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要想充分领略他们的艺术,还得更加细致地考察希腊艺术史。习惯上我们将希腊艺术史分为三个时期,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古风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7世纪中期到公元前 5世纪初希波战争初期)、古典时期(希波战争结束后,整个5世纪)和希腊化时期(大约从公元前 4世纪直至公元前 31 年整个希腊化世界并入罗马版图)。 希腊神庙的基本样式形成于古风时期,其建筑由立柱承托横梁,屋顶两端有三角形的山花,这种结构一旦确立起来,以后再没有大的变化。在建筑构造中柱子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柱础、柱身以及柱头承托部位都按精确的比例设计建造,从而形成固定的建筑法式,称为“柱式”。最早的建筑法式是古风时期形成的多立克柱式。它没有柱础,粗壮的、向外稍稍膨胀的柱身顶端拥有一个圆盘形的柱

雕塑艺术对绘画的影响与作用

雕塑艺术对绘画的影响与作用 雕塑和绘画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两者却有自己的不同形态、艺术特征、表现手法等。但是雕塑艺术对绘画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 首先雕塑和绘画有各自的内涵。雕塑艺术,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 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由于它占有三度(长、 宽、高)空间,因此亦名“空间艺术”。也有称之为“视 觉艺术”或“触觉艺术”的。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为 媒介的。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塑造艺术形象,与其他的造型 艺术不同,它只能表现一个瞬间的动作和神态(右图:兵 马俑),不像戏剧、文学、电影等能够描写整个情节的发 展过程和人物性格的形成等。雕塑主要以形象本身来表达 它的主题思想,给人以一种直接的、强烈的印象,从而引 起观众的共鸣或联想。 而绘画艺术,则是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绘出的图或画。是 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绘 画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绘 画的本质可以是自然及具像派的、影像绘画、抽象画、 有叙事性质的、象征主义、情感的或政治性质的。历 史上有一大部分的绘画被灵性主题及概念所主导,这 些绘画形式由陶器上的神话角色到西斯廷教堂的内壁 及天花板上的圣经故事场景都有,它们会透过人类身 体本身去表达灵性的主题(右图:圣母与子)。 雕塑与绘画不同之处在于:绘画是平面的,从一个 固定的角度去观察和表现对象。它占有的是二维空间,利用透视、虚实给人以三维空间感觉。而雕塑却不是,它占有的是三维空间。以圆雕为例,它是立体的、直观的、占有空间的、有重量的、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体。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比绘画真实感强,它必须使观众四面八方都能看到,是用立体的没有特定背景的实体来反映生活的。 绘画可以借助背景环境及鲜艳的色彩来烘托渲染主 题(如右:最后的审判),而圆雕主要是用精练、概 括的形象,极少的道具来反映主题,用立体的形象、 内在的精神面貌来感染人。而浮雕有一定的灵活性, 它可以运用较多的背景和道具,而且丰富的光影效果 也能增加浮雕的表现力。 雕塑和绘画各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中世纪的欧洲, 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 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 前,绘画模仿得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 每个画家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画家风格不同,也有不同的价

西方艺术史:18世纪俄罗斯美术【74】

西方艺术史:18世纪俄罗斯美术【74】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 18世纪是俄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在绘画中开始产生肖像体裁。 伊万·尼基京(伊凡·尼基丁,1690—1741)是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彼得大帝派他去意大利学画,返国后他倡导了俄罗斯现实主义学派。《哥萨克首领-盖特曼》(1720)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尼基丁的创作建立了肖像画的初步原则——表达人们不可重复的、有个性的外在面貌。《哥萨克首领盖特曼》《外交官戈洛普金/戈洛夫金伯爵画像》1720年《灵床上的彼得/弥留时期的彼得》1725年阿列克谢﹒安特罗波夫(1716—1795)是18世纪中叶杰出的肖像画家。安特罗波夫早年从事装饰壁画制作,50 年代中期开始肖像画创作,他画了一系列妇女肖像作品,作品客观地描绘了18世纪中期俄国旧贵族妇女傲慢、粗俗的特点。代表作有《伊兹玛依洛娃》、《鲁孟采娃》、《布杜尔利娜》等。 他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辈,已经具有对被刻画者更深的揭示力量。他的作品《彼得三世肖像》(1762)对人物及其环境特征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伊兹玛依洛娃肖像》《布杜尔丽娜》18世纪下半叶的肖像体裁已诞生出所谓内心肖像画

的种类。这与过去所谓的盛典肖像画有所不同。 费德尔·罗科托夫(罗柯托夫Fedor Rokotov,1736—1808)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进入新的时期。他的《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1770)等等许多作品都能引起人们精神交往的要求。《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博布林斯基童年肖像》德·格·德米特里·列维茨基(Dmitry Levitsky,1735—1822)的创作是内心肖像画进一步发展的体现。他为斯摩尔尼高级女子学院的学员所作的肖像组画是内心肖像风格成熟的标志,例如《涅丽多娃肖像》(1773)等等。他把安特罗波夫严格的准确性和罗柯托夫的抒情性结合为一体。从而成为18世纪俄罗斯肖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涅丽多娃肖像》《普罗科皮·德米多夫/普·阿·杰米多夫像》1773年《谢萨莫夫肖像》《玛·亚·季亚科娃像/玛丽娅·德雅克娃的画像》画像以其彻底自然的魅力、内心的健康和直白的情感流露而博人喜爱。画家完全从容自如地塑形,传达出光影的游戏和年轻脸蛋的鲜活色彩,激昂又轻松地画出了松软的头发、绸缎和外衣花边,用各种细节在笔法上的优美与触感给人带来惊喜。《玛丽娅·德雅克娃的画像》1778年《玛·亚·利沃娃像》1781年弗拉基米尔·卢基奇·鲍罗维柯夫斯基(保罗维科夫斯基1757—1825)也属于18世纪肖像画家的杰出一辈。他的《玛伊·洛普希娜/乔姆金娜肖像》(1797)就是对人物刻画入微的杰作。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 小组成员:12级视觉传达设计蒋丽娜 13级社会工作郭丹丹 12级学前教育朱敏慧 13级服装设计齐心 12级社会工作于佳 我们小组就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知识点展开了讨论,以下是我们讨论并总结的题目内容: 一、 你对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的起源了解多少?12级社会工作2班于佳120801046 二、 古希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13级社工郭丹丹三、 古罗马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13级服装设计齐心四、 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有那些不同的地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2级学前教育朱敏慧五、 古希腊古和罗马美术对后世有哪些的影响?12级视觉传达设计蒋丽娜 一、你对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的起源了解多少? 于佳120801046 12级社会工作2班 古希腊建筑我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的故事传递着“神是和人一样的”意思。因此,我觉得古希腊建筑有与神话的结合,希腊的建筑中,有的柱子上会有人的雕像,并且展现了一种健美与规律性,让人觉得庄严与静穆,再联想到希腊哲学,似乎连建筑中都蕴含了一种希腊人思想深邃的感觉。 还有就是古希腊建筑与雕塑艺术的结合 其实从老师上课讲过的帕特农神庙为例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古希腊建筑与雕塑等造型艺术装饰的完美结合。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被誉为“雅典的王冠’,在雅典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望见它的宏伟气势。

而且从我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许多来自帕特农神庙的雕塑来看,都能猜想到一个神庙建筑供奉着一尊高达12米的雅典娜女神雕像,它的给人的感觉也应该会是庄严肃穆和宽敞高大的。 最后就是古希腊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我认为希腊人对于人性化的追求体现在许多艺术形式中。虽然他们受到西亚和埃及文化的影响,但是拒绝屈从于祭祀或暴君的指令,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有保留的,加以吸收改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体现在古希腊人的环境艺术风格中则更是人性化,古希腊的建筑也是融入这种人性化的环境中的。比如像米诺斯王宫就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座王宫布置不求对称,给人一种出奇智巧的感觉,而且功能安排合理,装饰华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古罗马建筑艺术起源 在我看来,古代罗马建筑繁荣发达由两个原因,一个内因,一个外因。内因是跟这个国家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关。古罗马善于吸纳、认同先进文明。由历史我们知道,古罗马是斯巴达国家,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其领土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就像古罗马广纳领土一样,对于建筑上曾经取得过伟大成就的希腊、埃及以及东方一些古老文明地区,古罗马人并没有粗暴对待其先进文明,而是积极主动地奉行“拿来主义”,为己所用。古罗马人先是大量汲取了伊达拉里亚人的文化,后又积极接受古希腊文化,(就像将健美的线条由直线发展为曲线)。同时也深受凯尔特、东方、埃及等建筑艺术风格影响。古罗马人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对先进文化“消化理解”,从而丰富、充实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正是由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使罗马建筑现在依然结实,实用,留存到现在。 外因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提供了条件。 在物质层面,古罗马人卓越的建筑技艺和技术(比如以拱券技术为突出)、性能优越的建筑材料(比如以混凝土为特色),保证了古罗马剧场不朽的生命力;在经济层面,古罗马人掠夺的大量奴隶和资金,创造了古罗马剧场的奇迹和繁荣;而文化层面,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传入、东方建筑造型艺术和理念的影响,这些多元的风格在古罗马建筑中融合,形成了古罗马建筑风格,从而达到了完美境地。 二、古希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13级社工郭丹丹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神庙建筑为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在风格特点古希腊神庙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风格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及柱子的严格和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区别

古希腊和古罗马美术的异同 西方美术发展,有过三次高峰时期: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2.文艺复兴时期,3.十九世纪。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古代希腊,从人类文化的历史上看,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古代埃及与西亚两河的美术只是希腊美术孕育期的花粉助剂之一。欧洲人之所以对古代希腊美术抱有永恒的怀念与向往,不仅因为它是西方美术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总体轮廓的中轴线。西方美术的主要特征在二千余年前的古希腊美术的盛期已基本呈现雏形,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高度,因此,古希腊美术应是西方美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高峰期。 古罗马美术主要是古希腊美术的仿制、加固和推广,一般放在古希腊之后并称为“古希腊古罗马美术”。虽然罗马帝国的强大和扩张使古希腊美术得以传播,但由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东西分裂,加之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由古希腊古罗马起始的西方文明及其美术,逐渐被拖入一个低洼阴谷,西方人在这以后的千余年时间里除聆听着教堂的钟声,在上帝、耶稣及十字架下祈祷忏悔之外,几乎无所作为,再也没有了古代希腊人那种丰富浪漫的想象力和以人体美为象征物的、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古代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大致分以下几个时期: 1古希腊的爱琴海文化时期,荷马时期和古风时期,鼎盛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主要有雕刻,建筑,和绘画几个方面。 古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希腊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方便,能从海陆域各国顺利地交流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第二、希腊是城邦制的国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强健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古希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与自由民共同创造的美术;第三、希腊的民族。希腊人是生活在海边的“大海之子”,具有大海的性格:机智、聪明、勇敢、富于想象。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是希腊得到接触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第四、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美术的最早兴起与神话有很大关系。希腊神话对把希腊美术推向高峰,起了养料、宝库的作用。 希腊艺术的分期,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

俄罗斯绘画

俄罗斯绘画 一、11—17世纪 1、安德烈·鲁布寥夫( Андрей Рубл?в):著名的圣像画大师,代表作?Троица? 2、西蒙乌沙科夫:以画圣像画著称,主要作品有:《最后的晚餐》,《非人手所绘的救世主》, 《俄罗斯国家谱系树》(此画中有了人物肖像画的趋向) 二、18世纪的绘画: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 18世纪,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具有中世纪生活方式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欧洲强国。形成了历史画、风景画和日常生活画等一系列新的绘画体裁,但仍以肖像画为主,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于1757年在彼得堡开设了美术学院。 1、伊·尼·尼基京(И.Н.Никитин):彼得一世肖像画(ПортретП?трⅠ),《灵床上的彼得一世》(П?трⅠнасмертномложе)等。 2、安德烈·马特维耶夫(Андрей Матвеев):《和妻子在一起》( Автопортрет с женой) 3、伊万·维什尼亚科夫(Иван Вишняков):《带小鸟的小女孩》(Девочка с птичкой),《萨拉的盛装肖像画》(Парадный портрет Сарры) 4、伊·彼·阿尔古诺夫(И.П.Аргунов):农奴画家,《身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无名村妇》(Портрет неизвестной крестьянки в русском костюме) 5、米哈伊尔·希巴诺夫(Михаил Шибанов):农奴画家《身着出行服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马·亚·德米特里耶夫—马蒙诺夫伯爵》,《农民的午餐》(Крестьянский обед)等。 6.安·帕·洛先科:彼得堡美术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其著名的绘画是《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这也是俄国第一幅大型历史题材的作品。 7、德·格·列维茨基: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画等 8、弗·卢·博罗维科夫斯基:油画《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皇家花园散步》等 9、格·伊·乌格留莫夫:《考验杨·乌斯马尔的力气》(ИспытаниесилыЯнаУсмаря),本人也因此作品获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三、19世纪的绘画:著名的画家有 1、奥·阿·吉普林斯基:普希金肖像画,画家自画像、油画《头戴罂粟花环手拿一只康乃馨的小女孩》,《苦命的丽莎》、《拿蜡烛的女占卜者》 2、瓦·安·特罗皮宁:《织花边的女工》,《绣金线的女裁缝》 3、卡·帕·布留洛夫: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庞贝城的末日》,《女骑手》。《意大利的正午》等 4、阿·加·魏涅奇阿诺夫:日常生活题材画的奠基人,俄艺术史中第一位不仅限于描写农民日常生活,还把俄罗斯人和周围世界和谐统一起来的画家。代表作《春耕》,《夏收》,《女地主的早晨》,《熟睡的牧童》。 5、安·费·多托夫:《摩登妻子》,《挑剔的新娘》等 6、亚·安·伊万诺夫:《基督在人群中出现》 7、伊·康·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 19世纪下半叶的主要画家有: 1、瓦·格·彼罗夫:俄罗斯绘画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送葬》,《三套车— 手艺人学徒在拉水》等 2、伊·尼·克拉姆斯科依:巡回画展派的组织者和精神领袖,他创作了一些俄罗斯文化活动

绘画和雕塑的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绘画和雕塑的主要区别的辩证比较 说起绘画和雕塑,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广场上,城市中,甚至学校,私人住宅,都会有自己的绘画和雕塑,它涉及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最近,街道上非常流行的三维立体画,让人看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应该是绘画界的一个新的进步。绘画和雕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非常真实,而且技术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它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它的参与者的数量同样的为数众多。看到一幅画时,鉴赏家有时已经说不清楚画的是什么,但一定能说出是谁画的,因为每个画家都发展了自己的不同的独特的风格,也有不同的价值。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将它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也可以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等,将它再分为不同的种类。绘画是以色彩,线条,形状作为艺术的传达媒介,在二维的平面上,感性具体地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绘画艺术一方面偏重客观,偏重对于对象的客观再现;一方面又突出了艺术家的

主题表现,这两者使绘画更为个性化了。 雕塑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捏造,具有一定的寓意,象征或者形象的观赏物和纪念物。它使用各种的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塑有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也可分为很多种类,比如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圆雕,浮雕,透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雕塑在西方古代时期的很长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的。神庙,大洋洲中著名的巨大石像等都是著名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雕塑在其中不断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雕塑。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也是雕塑艺术的一次再生,“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绘画和雕塑都是属于造型艺术,基本特征都是造型性,是艺术的两种表现手法。简单的说,绘画是我们在空白的纸上一点点描绘出来,做加法,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而雕塑是把一整块东西一点点去掉,做减法,比如《大卫》《宙斯》等。绘画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去虚拟三维空间的假象,而雕塑则是直接真实的在有深度的空间中去驾驭形象。当然,绘画和雕塑是有着基本的相同点的,它们都是运用一定

极少主义绘画与雕塑_费菁

世界建筑1/1998 作者单位:中国旅美工程学会收稿日期:1997年6月 极少主义 绘画与雕塑 费菁 摘要:植根于现代主义沃土的战后艺术,是战前已有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而不是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在一贯强调个性的同时,艺术家们又总是想放弃这样的特权,将自己沉浸于科技之中,似乎在从事科学实验而不是艺术创作。这些特点在极少主义艺术特别是绘画和雕塑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通过对几位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本文简要回顾了极少主义的起源、演变、构成、制作工艺特点以及理论探讨,并简述极少主义在其它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Abstrace:Roofed in Modernism,Post -w ar art in general have been recognizable as the extreme expression of existing ideas rather than new invent ion.While individuality was constant l y em p hasized b y artists and critics alike,artist also w anted t o abandon this previlege and em brace technology by imitat ing t he procedure of science.Minim alist Art,especially minim alist Painting and Sculpture,serves as a great exam ple.This essay is a brief review of M inimalist Art,its ori g in,develo p m ent,characteristics in com p osition and craftsmanship,t heoretical issues,as well as its reflect ions in other fields of art.关键词:极少主义艺术,极少主义绘画和雕塑,非关联构图,系列化,非表现和非参照,自在客体,简化和抛弃 Key words:M inimalist Art ,Minim alist Painting and Sculpt ure,Nonrelat ional Com pos-i tion,Seriealization,Nonrepresentational and Nonreferential,Objecthood,Reduction and Re j ection 回顾20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特别是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都不过各领风骚若干年。然而,从80年代后期到今天,曾活跃于60年代的极少主义,再次在艺术市场中焕发出活力,大有第二次青春的劲头。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跟大多现代艺术作品一样,没有古典艺术中那么多宗教和人文故事好讲,表面看可能枯燥些,其中许多奥妙又都浓缩在极其简洁的外观形式中。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却不啻是另一种过瘾。跟着感觉走,把极少主义在其它领域的反映搁在后面,先说纯艺术,极少主义绘画和雕塑。 一、极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0世纪的艺术和设计是机器文明的产物。迅猛发展的工业化,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取代大自然和古典人文传统,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重要创作源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现代艺术不可能不发生 变化。由此引发的,倒不是视觉艺术和设计领域的革命,而是对战前已奠定基础或曾 初露端倪的许多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 粗略地讲,极少主义艺术,说的是美国60年代,特别在纽约,出现的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直角、矩形或正立方体,创作手段极为简约。它是对兴盛于50年代,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反对那种追求个人表现的夸张过火行为。极少主义艺术家追求形式创造,但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 评论家约翰 贝罗在1967年的一篇文章中,比较精确地概括了极少主义艺术: 极少(m inimal)一词好象暗示极少主义中缺少艺术,其实不然。 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相比,极少主义艺术中最少或似乎最少的是手段,而不是作品中的艺术。 马尔维奇和杜尚对极少主义艺术家影响很大。前者认为,艺术品不非要本身丰富多彩才算具有丰富的含义。而后者独创 无聊(borin g ) 艺术,摒弃传统艺术媒介,索取现成的、非正宗的材料(found object),直 79 建筑与艺术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1)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 十七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像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十八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忠实地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列维茨基(1735-1822)画的《杰米多夫肖像》表现出在庄重的贵族生活场合人物的个性特点。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吉曾林斯基(1782-1836)和特罗比宁(1776-1857)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肖像画家。他们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描绘出同代人的形象。两人画的晋希金肖像都很著名。这一时期出现了俄罗斯风俗画的奠基人魏涅齐安诺夫(1780-1847)。他是卖饼商人的儿子,儿时对工匠和农民生活的留心观察使他日后得以成为描绘衣民劳动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他常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表现体魄健壮的农民精神美,其名画有《看耕》、《夏收》、《打谷场》、《睡梦中的牧童》等。 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绘画的重要主题。伊凡诺夫(1806-1858)是借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民精神觉醒的画家。他的巨幅油画《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人们期待的基督形象,反映出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拯救的思想。画面上的基督和蔼可亲,浮雕感很强,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以讽刺性画笔揭露农奴制溃疡的代表画家帕?安?费多托夫(1815-1852)。他以油画《少校求婚》成名,被称为造型艺术中的果戈里,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图为2003年8月25日,俄罗斯当代著名功勋画家吉霍米洛夫来红博时,为中国读者签名留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决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伊?尼?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他创作了一个俄国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画像的画廊: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他善于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心境。他的名画《在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瓦?格?彼罗夫(1833-1882)是"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和《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画出了作家的内心世界--苦闷的心情、神经质的手、凝聚的目光,显得十分逼真。彼罗夫的画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涅克拉索夫的诗和屠格涅夫的散文互相响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列宾(1844-1930)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画派"的旗帜。他在历史画、肖像画等许多绘画体裁中都有所创新,但他创作的中心内容还是各式各样的人民生活、人民的劳动和斗争以及为人民自由而斗争的革命者。列宾的成名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揭示了沙皇俄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出蕴藏在劳动人民内心的巨大力量。列宾以革命者生活为题材的名画有《拒绝忏悔》、《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等,列宾的创作构成俄国绘画史的整整一个阶段,享有世界声誊。 "巡回画派"中的历史画家是苏里柯夫(1848-1916)。他的画多反映俄国历史性冲突为特点,以壮阔的群众场面见长。他的主要作品有《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等。 十九世纪下半期还出现了俄罗斯的民族风景画派。主要画家有"巡回画派"甩员希施金和列维坦。希施金(1832-1898)善于描绘俄罗斯森林及伏尔加河畔景色,画风写实细腻。列维坦(1860-1900)描绘自然景色时用笔洗练、色彩鲜明、对后来俄罗斯风景画发展有较大影响。《弗拉基米尔大道》是列维坦的一幅名画。画家通过描绘押送革命者通往西怕利亚流放地的必经道路,对沙皇专制制度发出了抗议。 十九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卡萨特金(1859-1930)是当时描绘工人题材的画家,其代表作口是《女矿工》。俄国十九世纪最后一个现实主义画家是谢罗夫(1865-1911)。他以描绘妇女、儿童肖像画见长,代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