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金属冶炼企业厂商

中国金属冶炼企业厂商

中国金属冶炼企业厂商
中国金属冶炼企业厂商

中国金属冶炼企业厂商(一)-2--3

2009-11-29 14:23:57|

唐山市路北区卫国钛铁厂

下花园国爱铁合金厂

山西省太谷县恒生冶炼工贸有限公司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广灵县普源冶炼公司

四子王旗乌兰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万根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蒙特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阜新市金属熔炼厂

本溪市明山冶炼厂

本溪市兴宇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抚顺金铭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源永丰钛业有限公司

南京云海特种金属有限公司

江阴市顾山金属材料厂

江阴市西冶特钢有限公司

洪泽县龙科炉料厂

杭州正光冶炼有限公司

安徽省铜陵顺达精铋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富源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寿宁县长泰电化有限公司

南康市金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崇义县扬眉铜冶炼厂

江西金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霞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贵溪市三元冶炼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千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奉新科源锂业有限公司

青岛佑兴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飞马钢板有限公司

青岛斯多伯格三一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莒南县鲁鸿冶化有限公司

山东神工钛业有限公司

德州鹏源科技有限公司

许昌县焊接辅料厂

沁阳市太行冶炼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长福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唐河县王集乡有色金属厂

湖南特种金属材料厂

浏阳市西湖治炼厂

湘潭市昭山冶金化工厂

祁东县电解锰厂

长沙科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郴州金旺实业有限公司

怀化金天特种锰业有限公司

湘潭正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株洲县新力电源材料厂

永兴县大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双峰县梓门桥镇联程新材料有限公司

湘西永顺县大继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东安县电解金属锰厂

新宁县宏泰铁合金厂

祁东县丰顺锰业有限公司

湘潭市华业电解锰有限公司

邵阳县华英铁合金厂

隆回县新隆工业有限公司

邵阳县俊黎冶炼厂

永兴县意达硅业有限公司

湘潭市鑫湘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宁县金利冶炼厂

湖南省东安县红鹰电解金属锰厂

永兴县億源锰矿冶炼厂

攸县运阳铋厂

粉末冶金厂有限公司

惠州金菱有色金属冶炼厂

佛山市顺德区合胜有色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蕉岭县强光锰业有限公司

云浮市惠云钛白有限公司

三江县铁合金总厂

广西三江县森雷硅业有限公司

资源县宏达硅锰有限公司

广西宜州市洛东电石厂

钦州市钦锰冶炼有限公司

广西宜州市水工电冶厂

广西三江县信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县天野矿产制品有限公司

资源县鑫达冶炼有限公司

资源县大顺矿产有限公司

柳州市骏信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宾阳县黎塘宏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资源县龙华铁合金有限公司

重庆市益立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山磊鑫电化厂

重庆市秀山三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秀山县锰业制品厂

城口县五洲锰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乌江三角滩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鑫翔达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山新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秀山望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山县长江电解金属锰厂

秀山县宋农电解金属锰厂

秀山县溶溪瑞兴电解金属锰厂

秀山宝精锰业有限公司

秀山县湘汇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山恒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秀山县金星特种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武陵日晟工贸有限公司

四川石棉县大渡河工业硅厂

四川省平武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油市宏发耐磨合金厂

自贡金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绵阳市启明星硅业有限公司

抚顺市华鑫贸易有限公司石棉向阳硅业分公司

青川县平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安市恒丰电冶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华泰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大渡河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金利亚矿业有限公司

射洪县鑫泰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万山特区矿产公司

贵州省丹寨金汞矿

贵州玉屏银晶化工厂

万山特区助剂化工厂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大龙银星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万山特区红菱汞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万山特区金鑫汞业有限公司

万山特区红晶汞业有限公司

贵州省万山特区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西山兰云还原钛厂

武定县永丰冶炼厂

云南大互通工贸有限公司

文山天龙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南华县茂元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云铜稀贵铋业有限公司

宝鸡南宝锰业有限公司

兰州恒顺磨料炉料有限责任公司

安西县鼎鑫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临洮县三康脱氧剂有限责任公司

乐都中冶铁合金有限公司

中宁县天元金属锰冶炼有限公司

石嘴山市裕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稀贵金属交易有限公司

张家口金圆黄金有限公司

怀来县黄金矿

崇礼东坪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前庄村金矿宽城京武华尖金矿

丰宁满族自治县金龙黄金工业有限公司丰宁满族自治县集成矿业有限公司

河北石湖金矿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峪耳崖金矿宣化县金燕矿业有限公司

张家口金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宣化县盛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丰宁满族自治县双龙矿业有限公司

山西大同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华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撰山子金矿

阿拉善左旗珠拉黄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赤峰银海金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

宁城鑫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金蟾矿业有限公司

赤峰石人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凤城市金盾黄金冶炼厂

阜新新民金矿

凌源市毛家店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喀左县中三家金矿

中国黄金集团二道沟金矿

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盖州市鑫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

朝阳万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凌源市日兴矿业有限公司

绥中县葛家乡小盘岭金矿

辽宁省排山楼金矿

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源县黄金公司

临江市黄金公司

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市紫金山冶炼化工厂

无锡市贵金属电子材料厂

上虞市长丰贵金属有限公司

浙江宏达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

浙江五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朝山新材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县牛山矿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德化县葛坑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平县荣和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烟台市黄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蓬莱市粉末冶金厂

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龙口市金裕黄金有限公司

山东鑫宏工矿商贸有限公司

青岛市平度金兴金矿

龙口市金汇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栖霞东发冶炼厂

烟台恒邦集团有限公司

栖霞市松山选矿厂

栖霞市松山镇金矿

洛阳市黄金公司炭浆试验厂

洛阳市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秭归金山实业有限公司

嘉鱼县新兴黄金冶炼厂

黄石贵鑫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平江县黄金开发总公司

湖南省永兴县坤乾冶炼厂

湖南省永兴县柏林镇琼花冶炼厂

湖南省永兴县华鑫冶炼厂

湖南省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郴州永昌兴冶炼厂

永兴县雄风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沅陵县沈家垭股份合作金矿

湖南省永兴县恒泰银业有限公司

永兴县富兴贵有限责任公司

平江县众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永兴县通达贵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永兴县荣鹏金属有限公司

安仁县永乐贵金属有限公司

沅陵县湘鲁金矿

永兴县顺元冶炼厂

永兴县长丰冶炼厂

贵港市福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南宁泰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西横县泰富金

平果县那审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金昌金矿有限公司

四川九寨沟县马脑壳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九寨沟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平武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省兴义炼金厂

普安县煤金开发公司

安龙县炼金厂

三都县黄金矿

贵州省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墨江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祥云县黄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北衙分公司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潞西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

华阴市蒲峪金矿

华阴市蒲峪金矿二矿

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玛曲县黄金冶炼厂

徽县鸿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鑫脉黄金有限公司

碌曲县轩瑞矿产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鄯善县震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鄯善金矿

鄯善县石英滩金矿一厂

鄯善县马头滩金矿

新疆哈密联营金矿

新疆阿希金矿

新疆天目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金鼎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北京柔星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福莱达铸造厂

北京市通州玉兴铸造厂

北京来喜铸造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市王泮庄金属冶炼厂

北京市昌平京水兴寿铸造有限公司

北京和平安金属结构厂北京特麦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华瑞朗铸造有限公司

北京文帆江消防设备厂北京北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泰康工贸发展中心

蓟县穿芳峪乡兴业铸钢厂

天津市津南振兴实业公司

天津钢管还原铁厂

天津市汉沽区福田

天津市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北仁工贸公司

天津市蓟县中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荣程祥矿产有限公司

唐山市敖中工业有限公司

迁西县城南福利制球厂

唐山市富鑫企业集团公司

遵化市长城钢铁有限公司

邯郸市复兴冶金建材总厂

邯郸市复兴区三废利用实验厂

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和铁厂

邯郸市华盛股份有限公司

邯郸市新达炼铁厂

武安市球铁铸造厂

武安市鑫山钢铁有限公司

武安市文安钢铁有限公司

宣化真空铸造厂

承德县天冶烧结厂

赞皇县炼铁公司

平山县冶金集团公司

涿州市鑫诚铸造厂

迁安市联钢金龙钢铁有限公司

承德兆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迁安市联钢津唐球墨铸管有限公司平山县东飞钢铁有限公司迁安市斯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邑县铁厂

沙华钢铁有限公司

邯郸县金鑫铸管有限公司

遵化市亿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市丰南区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

高邑县华兴冶炼厂

邯郸市精密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武安市武兴铸管有限公司

丰泰(邯郸)合金铸造有限公司

河北鑫宝炼铁有限公司

磁县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迁西县观利锻造厂

冀州市春风铸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安市龙凤山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石家庄佳正实业有限公司

唐山市开平区贾庵子烧结厂

阜平瑞隆矿业有限公司

承德市双滦顺鑫铁精粉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赞皇县海天海绵铁厂

昌黎县宏兴实业有限公司

河北新大通管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安市元宝山工业集团冶鑫铁业有限公

迁安市荣信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迁西县前进团球厂

承德县永恒烧结有限公司

迁安联钢宝成炼铁有限公司

武安市金鼎钢铁有限公司

迁西县龙城矿业有限公司

唐山东盛烧结有限公司

迁安联钢四方炼铁有限公司

内邱县顺达冶炼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迁安市联钢鑫达炼铁有限公司邢台金丰钢铁有限公司

武安市恒烨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赞皇县忠信铁业有限公司

宽城隆鑫球团有限公司

武安市鑫汇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滦县兴隆钢铁有限公司

宣化县坤源矿业有限公司

承德金摩铁业有限公司

唐山市开平区银水钢铁厂

唐山市丰南区通烨钢铁炉料有限公司

滦县喜源团球厂

武安市运丰冶金有限公司

迁安市东方红工贸有限公司

迁安市旺源工贸有限公司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邢台未来冶炼铸造有限公司

承德盛丰钢铁有限公司

迁安市兆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卢龙县林昌铁厂

宣化区正朴铁业有限责任公司

迁西县广兴矿业有限公司

武安市永诚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丰达钢铁有限公司

唐山市玉田金阳光实业有限公司

鑫鑫钢铁有限公

赞皇县红流铁业有限公司

滦县玉封球团厂

迁西县东盛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武安市万正铸业有限公司

中创钢铁公司

昌黎县顺先实业有限公司

邯郸益威冶炼有限公司

隆化县盈科铸造有限公司

承德正隆工贸有限公司

宣化华盛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市泰隆钢铁有限公司

邯郸市峰峰矿区阳光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友利钢铁有限公司

峰峰矿区合信钢铁有限公司邯郸市荣喜钢铁有限公司

迁安市恒丰伟业工贸有限公司华瑞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张家口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迁安联钢金丰炼铁有限公司武安市广耀钢铁有限公司

迁西县新庄子乡鹏远商贸有限公司武安市北安乐标准件厂

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

昌黎县东远炉料加工有限公司万全县宝鑫钢铁铸造有限公司藁城市华兴铸铁有限公司

阜平县华益铁冶有限公司

邯郸市赵都实业公司团球厂

赞皇县地金铁业有限公司

平山县惠达炉料有限公司

迁安市东兴旺球团厂

迁安市金同实业有限公司

迁安市兴盛球团厂

曲阳县昌盛矿业有限公司

滦县晨兴球团厂

滦县嘉宾工业有限公司

滦县任塔坨冶炼厂

沧县忠德球墨铸造厂

高碑店市振光铁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长治县地方国营经坊铁厂襄垣县联营铁厂

平顺县第二钢厂

山西省长子县国营铁厂

晋城市华鑫实业有限公司

阳城县华王通用离心铸管厂

陵川县附城铁厂

陵川县沙河铁厂

陵川鑫源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灵丘县矿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灵丘县铁厂

山西省河曲县振兴钢铁公司

保德县铁厂

文水开栅联营铁厂

山西众心钢铁有限公司

岚县建安世亨冶炼有限公司

中阳县宏源冶金有限公司

交口县宏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吕梁神达冶金集团公司

交口县鸿兴铁厂

交口县瑾兴铁厂

左权县龙泉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山西省灵石县鸿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晋中市冷泉铁厂山西省东华冶炼厂

三星焦化实业有限公司

曲沃县光彩铁业有限公司

翼城县康音晋宝钢铁厂

山西励鑫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翼城县宏升铁厂

翼城县明亮钢铁有限公司

山西省襄汾县塔山铁厂

山西省襄汾县襄陵焦铁有限公司

襄汾县龙兴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临猗县农业机械修造厂

山西永恒工贸公司

清徐县胜联炉料有限公司

山西嘉润冶炼集团有限公司

长治市晋鑫煤焦有限公司

晋城市东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侯马市建邦钢铁有限公司

侯马市长虹钢铁有限公司

曲沃县光明铁厂

山西省丰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

翼城县鑫隆铸造有限公司

翼城县召欣有限公司

襄汾县张礼天保冶炼厂

襄汾县襄陵三八铁厂

洪洞县宏达实业公司

洪洞县刘家垣融通煤化厂

河津市鑫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理成科贸集团有限公司

阳城县东冶镇蔡节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阳城县阳通离心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新绛县华丰冶炼有限公司

平陆金鑫冶金公司

襄汾县襄陵西街永兴焦铁厂

襄汾县盛达焦铁总厂

霍州市柏木沟铁厂

霍州市聚德鑫冶炼公司

岚县鑫盛铁厂

方山县新星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交口县瑾熹铁厂

石楼县冶练总厂

山西临汾汇丰钢铁有限公司

河津市株达焦化有限公司

曲沃县金泰铁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洪洞县大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襄汾县晋华焦铁有限公司

临汾市尧都区银海冶炼厂

曲沃县鑫兆钢铁有限公司

盂县万汇钢铁公司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河津市永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浮山县北阳铁厂有限公司

古交市岚峰钢铁有限公

偏关县金鑫冶炼有限公司

灵丘县银河二

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的技术

编号:AQ-JS-0398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的技术 Safety technology of metal smelting and hot working

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的技术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和热处理等生产过程中伴随着高温,并散发着各种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同时还产生噪声,从而严重地恶化了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这些作业工序多,体力劳动繁重,起重运输工作量大,因而容易发生各类伤害事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金属冶炼安全技术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

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2.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 3.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烧穿,导致钢液遇水爆炸。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参考学习]

目录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3) 3.1 危险源 (3) 3.2 危险源辨识 (4) 3.3 危险和有害因素 (4) 3.4 风险 (4) 3.5 风险点 (5) 3.6 风险评价 (5) 3.7 风险分级 (5) 3.8 风险分级管控 (6) 3.9 风险信息 (6) 3.10 事故隐患 (6) 3.11 一般事故隐患 (6) 3.12 重大事故隐患 (7) 3.13 隐患排查 (7) 3.14 隐患治理 (7) 3.15 隐患信息 (7) 4 体系建立基本要求 (8) 4.1 成立组织机构 (8)

4.3 实施全员培训 (11) 4.4 编写体系文件 (12) 4.5 实施风险评价 (12) 5 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和内容 (13) 5.1 确定风险点 (13) 5.2 确定危险源(或辨识对象) (14) 5.3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14) 5.4 确定事故类型 (15) 5.5 确定事故后果 (15) 5.6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16) 5.7 实施风险评价 (17) 5.8 确定风险分级与管控层级 (17) 5.9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9) 5.10 实施安全风险公告 (20) 5.11 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20) 5.12 安全风险较高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 (20) 6 文件及资料管理 (21) 7 持续改进 (21) 7.1 绩效评审 (21) 7.2 更新 (22) 7.3 沟通 (22)

A.1风险矩阵法(LS) (1) A.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2) A.3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MES) (4) A.3.1控制措施的状态M (4) A.3.2人体暴露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繁程度E (4) A.3.3事故的可能后果S (5) A.3.4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 (5) A.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 A.4.1工作危害分析方法概述 (6) A.4.2工作危害分析法各因素取值判定依据 (6) 附录B: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示例 (8) 附录C: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表示例 (10) 附录D:重大风险汇总表示例 (11) 附录E:岗位1级、2级安全风险公告警示牌示例 (13) 附录F:××省金属冶炼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别标准 (14) F.1 冶金行业 (15) F.2 有色行业 (16) F.3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 (18) F.4 有限空间作业 (19) F.5 其他 (19) 附录G:安全风险较高岗位人员安全风险评价表 (20)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96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外部运输设备的相关设计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门洞边缘距铁路中心线应不小于1.5m B、室内车挡后6m范围内,不应设置建筑物与设备 C、铁路线轨道外侧1m以内,不应堆放任何物品 D、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距路面净高应不小于4m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车间内部铁路线应为平道,且不应低于车间外铁路线轨道标高,铁路线弯曲半径与建筑接近限界应遵守相关的规定;门洞边缘距铁路中心线应不小于2.8 m。尽头铁路线末端,应设车挡与车挡指示器。室内车挡后6 m、露天车挡后15 m范围内,不应设置建筑物与设备。铁路线轨道外侧1.5 m以内,不应堆放任何物品。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距路面净高应不小于5 m。 2.煤气混合站和加压站的建筑物属于防火防爆区域,按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下限可以分为甲、乙两类火灾危险性,其中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具有甲类火灾危险性,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可燃气体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下列区域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是( )。 A、焦炉煤气加压站主厂房 B、转炉煤气抽气机室 C、发生炉煤气加压站主厂房 D、煤气混合站管理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转炉煤气抽气机室和发生炉煤气加压站主厂房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煤气混合站管理室没有火灾危险性。 3.下列防止铝液爆炸的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除气装置放干放流口应备有该装置等量金属液容量的放干箱 B、熔炼炉上方应设置天窗 、铸造机升降平台不应有储水空间C. D、熔炼炉放流口应备有塞棒,每个眼备用一根,并定期检查记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过滤除气装置放干放流口应备有该装置1.5倍以上金属液容量的放干箱。A选项错。 熔炼炉上方不应设置天窗、上下水管等。B选项错。 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作台,特别是铸造台和熔炉周围,必须保持干燥。防止铝液意外外溢而发生爆炸事故。C选项正确。 熔炼炉、保温炉放流口(流眼处)应备有塞棒(流眼钎子),每个眼备用两个,并定期检查记录。D

金属冶炼中的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09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金属冶炼中的安全技术 标准版本

金属冶炼中的安全技术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和热处理等生产过程中伴随着高温,并散发着各种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同时还产生噪声,从而严重地恶化了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这些作业工序多,体力劳动繁重,起重运输工作量大,因而容易发生各类伤害事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 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

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新版)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2.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 3.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烧穿,导致钢液遇水爆炸。 4.炼铁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热风炉工作制度,防止由于换炉事故造成热风炉爆炸;炼钢车间要严格执行从补炉、装炉、熔炼到出钢整个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熔炼过程中的喷溅、爆炸事故。 5.出铁、出钢时,要事先对铁沟、铁水罐、钢水包、地坑和钢锭模进行加热干燥。严防因潮湿而引起爆炸。 (三)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为一氧化碳。在炼钢、炼铁生产中,特别是炼铁生产中生产的废气,即高炉煤气,含有很高的一氧化碳,因此在炼钢、炼铁生产中,处理不好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有效的预防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2018版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91号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已经2017年12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王玉普 2018年1月4日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职业病,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安全生产(含职业健康,下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有色金属企业,是指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金属冶炼,是指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从事达到国家规定规模(体量)的高温熔融金属及熔渣(以下统称高温熔融金属)的生产活动。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具体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制定并公布。 第四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所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由企业承担管理责任。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分

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复习题集(第2787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职业资格考 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拉拔生产工艺中,关于水压机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压机开动前首先要确认回水阀门已经关闭.否则不能开动设备 B、换水压机压挤筒前,必须把低压罐中的压缩空气放掉 C、停水压机时,一定要先停低压阀门后停高压阀门 D、挤压动作完成,制品压出后,只能俯视制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水压机开动前首先要确认回水阀门已经打开,否则不能开动设备。A选项错。 换水压机挤压筒、挤压轴和其他主要工具前,必须把低压罐中的压缩空气放掉。B选项正确。开水压机时,一定要先开低压阀门后开高压阀门,停车时顺序则相反(先停高压阀门,后停低压阀门)。C选项错。 当“闷车”或挤压时,操作人员不得俯身往导路口内窥,以免模子压碎或制品崩出伤人,不准在制品压出后俯视制品,以免制品突然翘起伤人。D选项错。 2.把需要提取的金属矿石溶解于溶液中,其他杂质不溶解,再从含金属的净化液将金属提取出来的过程,被称之为( )。 A、火法冶金 B、湿法冶金 C、电热冶金 D、电化冶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湿法冶金是指在低温下(一般低于100℃),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他杂质不溶解,通过固液分离等制得含金属的净化液,然后再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3.对于储料卸车设备翻车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翻车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开关 B、翻车时,人员只能在二格挡矿墙两侧人口位置停留

C、捅槽时,严禁不搭跳板直接在隔板上作业 D、需要进入翻车机内部处理故障,必须先停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翻车机作业时3 m以为范围及车皮不得有人;翻车时,二格挡矿墙两侧入口禁止站人。 4.下列关于高炉富氧安全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管道及设备调节装置必须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 B、若遇烧穿事故,立即关闭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调节阀,先减风后停氧 C、富氧管道及其附件严禁使用不锈钢材质 D、正常送氧,防止氧气外溢,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略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氧气管道及设备的设计、施工、生产、维护,应符合GB 16912的规定。连接富氧鼓风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吹氧量应能远距离控制。 富氧房应设有通风设施。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富氧操作室,若遇烧穿事故,应果断处理,先停氧后减风。鼓风中含氧浓度超过25%时,如发生热风炉漏风、高炉坐料及风口灌渣(焦炭),应停止送氧。 富氧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须是不锈钢材质制成。 正常送氧时,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大0.1MPa;否则,应通知制氧、输氧单位,立即停止供氧。 5.我国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有了长足发展,建(构)筑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各种型号钢筋的生产是来自于( )。 A、型钢轧制 B、棒线材轧制 C、热轧板卷轧制 D、无缝管轧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无论是螺纹钢筋还是光圆钢筋,其生产工艺都来自棒线材轧制。 6.下列关于氢气的安全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天至少应测量一次电解槽的极间电压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380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示范 文本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

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 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2. 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 3. 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完整版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职业病,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安全生产(含职业健康,下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有色金属企业,是指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本规定所称金属冶炼,是指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从事达到国家规定规模(体量)的高温熔融金属及熔渣(以下统称高温熔融金属)的生产活动。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具体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制定并公布。 第四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所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由企业承担管理责任。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六条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第七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和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九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年向股东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接受股东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第十条企业存在金属冶炼工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三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但最低不少于三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其中,存在金属冶炼工艺的

云南省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暂 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云南省金属冶炼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预防预控能力,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要求,结合我省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暂行管理办法。 第二条我省行政区域内依法成立且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多动的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企业应当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科学开展安全风险评价,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明确各风险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清单化”安全风险管控;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纳入本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并定期考核。 第四条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

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负全面领导责任;企业分管负责人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承担直接领导责任。各生产单位(车间)和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第五条企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色标识,对应1级风险为红色,为重大风险;2级风险为橙色,为较大风险;3级风险为黄色,为一般风险;4级风险为蓝色,为低风险。 第六条企业应按照《云南省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并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有关工作。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明确本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红、橙、黄、蓝”风险区域划分,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其中,1级(红色级)、2级(橙色级)风险点应单独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八条金属冶炼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安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简易版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 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 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 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 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 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 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 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 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 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

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 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XXXXXXXXXXXXX安全生产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3) 1.4 应急预案体系 (3) 1.5 应急工作原则 (3) 2. 危险性分析 (4)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4)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 3.1 应急组织体系 (5)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 4 预防与预警 (6) 4.1 危险源监控 (6) 4.1.1危险源的监控 (6) 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6) 4.2 预警行动 (7) 4.2.1预警级别 (7) 4.2.2预警信息 (7) 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7) 4.2.4预警响应 (8) 5 应急响应 (8) 5.1 响应分级 (8) 5.2基本响应 (8) 5.3 应急结束 (9) 5.3.1应急终止的条件 (9) 5.3.2恢复现场 (9) 5.3.3. 事故报告、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 (10) 6 保障措施 (10)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0) 6.2 应急队伍保障 (10)

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0) 6.4 经费保障 (10) 7 培训与演练 (10) 7.1培训 (10) 7.2 演习 (11) 8 奖惩 (11) 8.1奖励 (11) 8.2责任追究 (11) 9 附则 (12) 9.1 术语和定义 (12) 9.2 应急预案备案 (12) 9.3 维护和更新 (12) 9.4 制定与解释 (12) 9.5 应急预案实施 (12)

XXXXXXXXXXXXXXXXXXXX安全生产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和厂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三、金属冶炼厂相关标准 1、《金属冶炼厂企业标准》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厂(以下简称“本厂”)所有职能部门生产现场。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针对本厂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针对重大危险源另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职工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本厂应急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分厂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和分厂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治理方案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治理方案 各村(责任区)、各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泰州市、**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督促全市金属冶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市安委会《2016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等工作部署,乡决定开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并结合贯彻省、泰州市、**市安监局《关于报送金属冶炼企业信息的通知》(苏安监办〔2016〕26号)提出如下要求。 一、排查治理范围 本辖区内所属金属冶炼企业。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5月1日前,对金属冶炼企业进行调查,填写完成企业统计表和信息汇总表(见附件1、2); 2.6月15日前,建立辖区内金属冶炼企业名册,完成一企一档(见附件3); 3.结合推进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较大作业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督促金属冶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报自改,着力防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4.从严整治存在煤气发生装置配套生产等四类重点金属冶炼企 业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秩序。 三、工作步骤及工作重点 (一)部署培训阶段(4月上旬—4月中旬) 乡安全监管人员要进行金属冶炼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结合较大风险作业场所规范化创建,重点解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金属冶炼目录(2015版)》等标准规范、政策文件对金属冶炼企业的相关规定,专题分析本区域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形势,部署落实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措施。 (二)排查建档阶段(4月下旬—6月中旬) 对辖区内金属冶炼企业,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健全“一企一档”,主要包括金属冶炼企业基本信息、较大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监管执法等基本档案信息内容。对现场情况复杂、排查存在难点的情况,可邀请相关专家一同参与。 (三)检查督查阶段(6月中旬-9月下旬) 要督促金属冶炼企业强化煤气、熔融金属运输等重点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开展自查自纠,整改现场安全隐患。企业自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主动向乡安监部门报告。要在企业自查整改的基础上,采取“四不两直”检查、夜查等方式,对当地重点企业进

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3) 1.4 应急预案体系 (3) 1.5 应急工作原则 (3) 2. 危险性分析 (4)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4)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 3.1 应急组织体系 (5)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 4 预防与预警 (6) 4.1 危险源监控 (6) 4.1.1危险源的监控 (6) 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6) 4.2 预警行动 (7) 4.2.1预警级别 (7) 4.2.2预警信息 (7) 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7) 4.2.4预警响应 (7) 5 应急响应 (8) 5.1 响应分级 (8) 5.2基本响应 (8) 5.3 应急结束 (9) 5.3.1应急终止的条件 (9) 5.3.2恢复现场 (9) 5.3.3. 事故报告、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 (10) 6 保障措施 (10)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0)

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0) 6.4 经费保障 (10) 7 培训与演练 (10) 7.1培训 (10) 7.2 演习 (11) 8 奖惩 (11) 8.1奖励 (11) 8.2责任追究 (11) 9 附则 (12) 9.1 术语和定义 (12) 9.2 应急预案备案 (12) 9.3 维护和更新 (12) 9.4 制定与解释 (12) 9.5 应急预案实施 (12)

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和厂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三、金属冶炼厂相关标准 1、《金属冶炼厂企业标准》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厂(以下简称“金属冶炼厂”)所有职能部门、分厂及生产现场。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针对金属冶炼厂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针对重大危险源另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职工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安全技术》之金属冶炼安全技术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 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2. 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 3. 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烧穿,导致钢液遇水爆炸。 4. 炼铁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热风炉工作制度,防止由于换炉事故造成热风炉爆炸;炼钢车间要严格执行从补炉、装炉、熔炼到出钢整个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熔炼过程中的喷溅、爆炸事故。

5. 出铁、出钢时,要事先对铁沟、铁水罐、钢水包、地坑和钢锭模进行加热干燥。严防因潮湿而引起爆炸。 (三)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为一氧化碳。在炼钢、炼铁生产中,特别是炼铁生产中生产的废气,即高炉煤气,含有很高的一氧化碳,因此在炼钢、炼铁生产中,处理不好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注意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监测、检修和个人防护。

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docx

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目前,有关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方面的报道很多[1-4],但对贵金属冶炼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的报道甚少[5]。金属冶炼过程工艺复杂,涉及面广泛,几乎所有的生产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危害作业工人健康的有害因素[6]。贵金属冶炼也不例外。贵金属冶炼过程中存在铅、浓硫酸、浓硝酸、液氨、水合肼和氯酸钠等有DU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稍有不慎,都将引起重大职业中DU事故和爆炸事故[7-9]。为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本文通过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MLSP)方法对该贵金属冶炼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该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20XX年某贵金属冶炼厂年处理阳极泥2600吨技改项目。主要评价范围为焙烧车间、湿法车间、铸锭电解车间和氨回收系统等。 1.2方法 1.2.1工程分析该项目生产原料为阳极泥,主要产品为黄金、白银,副产品为硫酸铜、硫酸铵、粗硒及15%氨水(15%氨水回用于生产系统)。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湿法工艺进行处理,得到金粉银粉,经过电解提纯,可产生高品质的金银锭。 1.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该项目的

生产工艺、原辅料特点分析,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铅尘、铅烟、硫酸、盐酸、二氧化硫、氨、肼、碳酸钠、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其他粉尘(焙料粉尘、氯酸钠粉尘和亚硫酸钠粉尘)。按照GBZ159、GBZ/T160、GBZ/T189和GBZ/T192的规定和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分别选择对噪声、高温、铅尘、铅烟、硫酸、盐酸、二氧化硫、氨、肼、碳酸钠、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粉尘进行检测。 1.2.3MLSP方法按照《国外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10]中的MLSP方法对各岗位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该项目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时间、接触浓度(或强度)和危害程度等确定重点岗位,根据最常见后果的严重性等级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等级确定工作场所的风险水平,常见后果主要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中的级别以及临床诊断分级,最轻级别一般为常见后果,最高级别为严重后果[11]。本次评估考虑到常见后果的发生频率高,对帮助企业评估和处理不同层次健康风险具有实际指导意义[11],本项目仅对最常见后果进行评价。 1.2.4风险评估结果验证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判定结果进行验证。根据文献报道,与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比对。 2结果 2.1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有1个岗位的高温(WBGT指数)、1个岗位的粉尘、1个岗位的铅尘和1个岗位的铅烟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超标对象分别为马弗炉进出料岗位的高温、敲料岗位

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

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 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和热处理等生产过程中伴随着高温,并散发着各种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同时还产生噪声,从而严重地恶化了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这些作业工序多,体力劳动繁重,起重运输工作量大,因而容易发生各类伤害事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金属冶炼安全技术(一)高温与中暑。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休克。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二)爆炸与灼烫。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1.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2.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

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3.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烧穿,导致钢液遇水爆炸。4.炼铁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热风炉工作制度,防止由于换炉事故造成热风炉爆炸;炼钢车间要严格执行从补炉、装炉、熔炼到出钢整个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熔炼过程中的喷溅、爆炸事故。5.出铁、出钢时,要事先对铁沟、铁水罐、钢水包、地坑和钢锭模进行加热干燥。严防因潮湿而引起爆炸。(三)煤气中毒煤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为一氧化碳。在炼钢、炼铁生产中,特别是炼铁生产中生产的废气,即高炉煤气,含有很高的一氧化碳,因此在炼钢、炼铁生产中,处理不好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注意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监测、检修和个人防护。二、铸造安全技术(一)铸造生产的特点。把熔融金属注入造型材料和粘剂制成的模型或金属模型中,从而获得成型铸件的制造方法叫铸造。铸造工人与冲天炉、电炉打交道,如果在溶化金属中混有异物或遇水,可引爆炸烫伤事故。铸造生产除采用铸造机械设备外,还大量使用各种起重运输机械,很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铸造作业的有些工序手工作业量较大,容易发生碰伤事故。熔化、浇注、落砂等过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影响工人健康。清砂要使用振动落砂机、滚筒和风动工具,产生很大的噪声,可能引起职业性耳聋。碾砂、回砂、打箱、落砂产生大量粉尘,如果没有防尘措施,工人就容易患矽肺病。在型芯烘干、熔炼、浇注等过程中有油质分解,会散发出丙烯醛蒸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3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正式 版)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高温与中暑。 金属冶炼操作,如炼钢、炼铁是在千度以上的高 温下进行的。高温作业时,人体受高温的影响,出现 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当生产 环境温度超过34℃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劳动 强度过大,持续劳动时间过长,则更容易发生中暑。 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中暑的措施,是合理地设计工艺流程,改进 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高温、热辐射对人 体的影响。这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 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也是防暑降温的

重要措施。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则是经济有效的散热方式。 (二)爆炸与灼烫 钢铁工厂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常常采用强化冶炼的措施,如喷煤粉和吹氧等,这就使得炼钢、炼铁生产中容易发生钢水、铁水喷溅和爆炸事故。 造成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的原因很多,从原料开始生产出钢、铁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均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必须从每一道工艺上加强防范措施。 1. 各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生产规律,熟悉操作规程,认真观察事故先兆并懂得处置办法。 2. 加强原料的管理和挑选工作,严防爆炸品、密封容器进入炉内。 3. 经常检查冷却系统,保护系统畅通。控制好冷却水压和水量,以防止水冷系统强度不够造成钢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