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2CO3+H2O↑+CO2↑

B.KClO3+6HCl (浓)==KCl+3H2O+3Cl2↑

C.CO2+Ca(OH)==CaCO3↓+H2O

D.MnO2+4HCl (浓)△MnCl2+Cl2↑+2H2O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H2O高温CO+H2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H4HCO3△NH3↑+CO2↑+H2O

B.Na2O+H2O===2NaOH

C.Na2CO3+H2SO4===Na2SO4+CO2↑+H2O

D.2H2O2H2↑+O2↑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HCl→H2B.Mg→Mg2+C.Cl-→AgC l D.CuO→Cu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7.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认为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有电子转移

B.肯定是有关氧元素的反应

C.肯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中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有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aCO3+2HCl==CaCl2+H2O+CO2↑

B.Fe+2HCl===FeCl2+H2↑

C.MnO2+4HCl (浓)△MnCl2+Cl2↑+2H2O

D.NaOH+HCl==NaCl+H2O

10.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Cu2+比Fe2+的氧化性强,Fe比Cu的还原性强

1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12.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X+Y==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

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1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I2==2Fe3++2I-

D.H2O2+SO2==H2SO4

15.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16.现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1)2FeCl3+2KI==2FeCl2+2KCl+I2

(2)2FeCl2+Cl2==2FeCl3

(3)2KMnO4+16HCl (浓)==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FeCl3C.KMnO4D.HCl

17.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NO3是氧化剂,NO2是氧化产物

B.若2mol HNO3(浓)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N A个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 :4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18.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 L 二、填空题:

1.在钢铁的冶炼中,常用CO气体通入红热的氧化铁中,发生的反应是:Fe2O3+3CO高温2Fe+3CO2。请填空:

(1)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该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还原剂,发生了________反应。

2.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中,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在Cu、Fe、Ag中,________的还原性最强;在Cu2+、Fe2+、Ag+中,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在氯气分子(Cl2)、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_具有氧化性,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

3.水(H2O)在很多化学反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研究下列水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NaH+H2O==NaOH+H2↑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Na+2H2O==2NaOH+H2↑

④3NO2+H2O==2HNO3+NO

⑤2H2O通电2H2↑+O2↑

⑥2F2+2H2O==4HF+O2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

(2)水作氧化剂时,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水作还原剂时,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示为:

2KClO3+4HCl (浓)==2KCl+2ClO2↑+Cl2↑+2H2O。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法表示)。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加强练习

1、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2:3

2.对于反应的正确说法是()

A. 属于置换反应

B.是还原剂

C. 是还原剂

D.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可以进行

B. Z元素在(1)(3)反应中均被还原

C.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D. 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6.已知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7.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若某溶液中有,可加入的试剂是()。

8.五种物质,它们是硫及其化合物,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未配平):

则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或平均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9.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得到最多的是()

11.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的

混合液,经测定的浓度之比为1:3,则与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 11:3

C. 3:1

D. 4:1

12.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13.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

+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14.保险粉是连二亚硫酸钠(Na S O

224)的工业俗名,年产量达30万吨,是最大量生产的无机盐之一。生产保险粉主要用甲酸法,其最主要的步骤上是把甲酸与溶于甲醇和水混合溶剂里的NaOH混合,再通入SO2气体,所发生的化学反

应是:HCOONa+2SO2+NaOH=Na S O

224+CO2+H O

2,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此反应中,HCOONa是还原剂,SO2是氧化剂

B、保险粉的还原性比HCOONa的还原性强

C、NaOH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D、甲醇虽未参加反应,但有助于保险粉的结晶、分离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答案】A 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人若食用亚*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含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盐被氧化 【解析】题意中告诉我们亚*盐导致Fe2+转化为高价铁即Fe3+,所以亚*盐将Fe2+氧化,亚*盐为氧化剂,而维生素C能解除亚*盐中毒,即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或将氧化成的Fe3+转化为Fe2+,所以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是还原剂,故B、C正确。 【答案】BC 3.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NaClO3+H2SO4―→ClO2+CO2+Na2SO4+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是甲醇

B.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配平并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可得: 可见CH3OH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剂,CO2是氧化产物,ClO2是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6∶1,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g)高温,CO2+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w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H2O中H+1、O-2价态的变化:A中H+1―→H20,得电子,H2O作氧化剂,正确;B和C中水中H、O元素化合价不变,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中O-2―→O20,失电子,水作还原剂,故B、C、D 不合题意。 【答案】A 5.碘是原子半径较大的卤族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ICl、IBr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 D.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中形成I-3

氧化还原反应解题策略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解题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热点之一,再现率达100%。分析2014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除了常见题型外,还与离子共存、电化学、热化学、化学实验、STS等试题紧密结合,加大了考查力度,全方位综合体现学科内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一、基本概念的直接考查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概念,关键是理清理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对应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对应还原产物。 二、化学计算的考查 三、离子共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 四、以电化学知识为载体的综合考查 【例1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解析:本题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情况,判断产物的化合价。由于铜粉是足量的,所以氮氧化合物被还原为N2, 由题意知氮氧化合物与N2体积比为2: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和原子守恒可推知发生2 NO x + 2xCu = N2 + 2xCuO x=2即发生2 NO2 + 4Cu = N2 + 4CuO ,答案为A。 【例2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考虑问题要注意一些特例。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碳酸氢铵分解,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这三个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转移。A、B、D错误。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有单质生成,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C项正确。答案为C。 【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钠的金属活性比镁强,故可用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制镁 C.浓硝酸中的硝酸见光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在与其他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解析:本题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SO2的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与其还原性无关,A错误;Na虽然比Mg活泼,但因Na与水反应,所以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浓硝酸显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中,C正确;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因此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而与非金属单质硫或碘反应时得到的Fe为+2价,D错误。答案为C。 【例4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一般是成对出现的,理清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氧化产物 氧化剂→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还原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易得电子或化合价易降低的物质。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S等②高价态的金属阳离子:Fe3+、Cu2+等 ③其它高价态的物质:HNO3、KMnO4、浓H2SO4、KClO3等 ④过氧化物:H2O2、Na2O2等 还原剂:易失电子或化合价易升高的物质。 ①活泼的金属②不十分活泼的非金属:C、P、S、Si等③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Fe2+ ④部分阴离子:SO32–、S2–、I–、Br–等⑤低价态的物质:H2S、CO等 例1、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uS+8HNO3 == 3Cu(NO3)2+2NO↑+3S↓+4H2O B.3Cl2+6KOH == 5KCl+KClO3+3H2O C.3H2O2+2KCrO2+2KOH == 2K2CrO4+4H2O D.3CCl4+K2Cr2O7 == 2CrO2Cl2+3COCl2+2KCl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判断下列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2K2FeO4Li2NH LiNH2AlN Na2S2O3C2O2-4 HCN CuH K2FeO4Si3N4 例2、KMnO4+HBr—Br2+MnBr2+KBr+H2O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若消耗0.1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mol。 例3、2H2S+SO2==3S+2H2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在反应中转移电子mol。 例4、NH4NO3—HNO3+N2+H2O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例7、将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Cu==2FeCl2 + CuCl2拆分成两个半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例8、对于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可能有多个答案)() A. 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只有CuSO4作氧化剂 C. 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3∶7 D. 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1∶1 二、五条规律: 1、守恒律:有氧化必有还原,且电子得失相等 一.一般方程式的配平 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否配平的标志主要是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降的总数是否相等 练习:1.HNO3(浓)+ S △H2O + NO2↑+ H2SO4

最新最全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高一(上)化学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Ⅰ.学习重点: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能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2.会分析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会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Ⅱ.学习难点: 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Ⅲ.训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H2SO4+2HCl B.SO2+H2S 2H2O+3S C.SO2+2NaOH Na2SO3+H2O D.SO2+Na2CO3 Na2SO3+CO2↑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 .以上都不是 6.下列反应盐酸作还原剂的是( ) A .MnO 2+4HCl(浓) △ MnCl 2+Cl 2↑+2H 2O B .CaCO 3+2HCl CaCl 2 +CO 2 ↑+H 2 O C .2HCl+Zn ZnCl 2 +H 2 ↑ D .2KMnO 4+16HCl 2KCl+2MnCl 2 +5Cl 2 ↑+8H 2 O 7.在Fe 2O 3+3CO 高温 2Fe+2CO 2反应中,Fe 2O 3( ) A.在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被还原 D.是还原剂 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 SO 2 B .HCl ??→? Cl 2 C .H 2SO 4(浓) ??→? SO 2 D .SO 2??→? S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 .CO 2+H 2O H 2CO 3 B .2Na 2O 2+2H 2O 4NaOH+O 2 ↑ C .3Fe+4H 2O(g)  高温 Fe 2O 4+4H 2 D .2Na+2H 2O 2NaOH+H 2 ↑ 10.在3Cl 2+6KOH 5KCl+KClO 3 +3H 2 O 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 A .KClO 3 B .KCl C .KCl+H 2O D .H 2O 11.在5KCl+KClO 3+3H 2SO 4 3Cl 2 ↑+3K 2 SO 4 +3H 2 O 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 素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1 C .1:5 D .3:1 12.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

强电解质: 1、强酸:HCl 盐酸 H 2SO 4 硫酸 HNO 3 硝酸 HBr氢溴酸 HI氢碘酸 HCLO 4 高氯酸 2、强碱:NaOH KOH Ba(OH) 2 Ca(OH) 2 3、绝大多数盐:高中见到的盐全部是强的电解质 金属化合物:a、氧化物:氧化钙CaO 氧化钠NaCl 氧化镁MgO 氧化Al 2O 3 氧化锌 ZnO 氧化盐铁FeO 氧化铁Fe 2 O 3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氧化银AgCl b、过氧化合物:过氧化钠Na 2O 2 c、金属碳化物:碳化钙CaC 2 d、金属硫化物:硫化钙CaS 2二硫化亚铁FeS 2 弱电解质: 1、弱酸:碳酸H 2CO 3 亚硫酸H 2 SO 3 醋酸CH 3 COOH 氢硫酸H 2 S 氢氟酸HF 硅酸H 2SiO3 原硅酸H 3 SiO 4 所有的有机酸 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 所有的除强碱的氢氧化金属R(OH) 3、水H2O也是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1、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2、大多数有机物:甲烷乙醇蔗糖(有机酸和有机盐除外) 3、非金属化合物:氨气 (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 ):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4)还原剂(被氧化 ):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7)强氧化剂与强还原性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Cl 2与金属、H 2 S、S 2 -、HI、I-、HBr、Br-、Fe 2 +、H 2 、SO2、、H2SO3等。 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H2SO3等。 (8).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性。 练习题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 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电子被还原 3已知下列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① 2FeCl2+Cl2===2FeCl3② I2+SO2+2H2O===H2SO4+2HI③

氧化还原反应题型总结及例题

氧化还原复习提纲及例题一、概念 解题关键:此类题需要大家注意概念及说法中的细节问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氧化还原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2、氧化还原的实质是化合价的变化。 3、得电子越多的物质其氧化性越强。 4、失得电子越多的物质其还原性越强。 5、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6、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7、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9、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10、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12、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 13、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14、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二、与氧化还原有关的生活知识 1、食物的腐败 2、金属的腐蚀 3、食品中抗氧化剂(维生素C、铁粉包)(注意:抗氧化剂表现的是还原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解题关键:我们一味的去注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很有可能忽略题中会修改题干让大家选择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例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 H2O+ CO2↑B.SO3 + H2O==H2SO4 C.4HCl(浓)+MnO2==MnCl2+Cl2↑+2H2O D.CaCO 3CaO+CO2↑ 例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制盐酸 B、加热使碳酸氢钠分解 C、实验室制取氯气 D、铝片投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 B.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 Ca(OH)2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 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Na2S B. S C. SO2D. H2SO4 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 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 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O+H2O=CO2+H2 B 3NO2+H2O=2HNO3+NO C 2Na2O2+2H2O=4NaOH+O2↑ D 2F2+2H2O=4HF+O2 1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CaCO3+2H+= Ca2++CO2↑+H2O B.2Fe2++Cl2= 2Fe3++2Cl C.HCO3-+H+= CO2↑+H2O D.2Na+2H2O = 2Na++2OH +H2↑ 1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CO2B.CO2→ CO C.CuO→Cu D.H2SO4→BaSO4 12.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 +H2O D.2H2O 2H2↑+O2↑ 1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5Cl2+I2+6H2O =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MnO2+4HCl=MnCl2+2H2O+Cl2↑ D.2NaCl+2H2O2NaOH+Cl2↑+H2↑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乐昌市第一中学刘翠红 无机化工流程题被公认为广东省高考题的一大“亮点”,也是广东考生比较害怕的题之一,难度较大,区分度也很好,有人说:答得好化工题的学生就一定能考好化学。其实,化工流程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复习,注重积累,细心答题,就能得高分。 一、化工流程题的特征 高考化学中“化工生产流程题”始于“无机框图题”的变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了“化学是真实的”。主要特征如下: 1、以化工生产为背景,用框图的形式表述生产流程。 2、受中学化学知识的限制,有的内容以信息给出。 3、题材多样,提问灵活,几乎遍及整个中学化学知识,无法猜题,难以用题海战术应对。 4、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迁移、转换、重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框图比较粗放,有的甚至难以读懂,但在设问中有所暗示。 6、化工流程题常考的知识点有 1、固体研磨、粉碎的作用; 2、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3、结晶的方法,沉淀的洗涤 4、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5、K SP的相关计算; 6、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氧化还原反应); 7;操作步骤的名称;某步骤操作的目的(一般是分离、提纯和配置); 8、物质成分的分析;产品纯度的计算, 9、调节PH值的目的和范围等。 二、化工流程题的结构 化学工艺流程题,顾名思义,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 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 艺试题。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 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 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 整的化学试题。 三、解答化工流程题的三步曲: 1、?读题头,得目的,划有用信息 由于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以及提 供一些课本上未出现过但题中必需要用到的信息。因此要求先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题干 时要随手画出目的及相关信息。通过阅读流程图的题头,学生首先明确目的,至于题目提供的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有的答案和详细解析)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 (频数:★☆☆难度:★☆☆) 名师课堂导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属于基础理论知识,双线桥法是串联各概念的有效途径,是后面方程式配平和计算的基础。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O2和O3的转化。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示例:在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三大误区”(学生举出反例) 误区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误区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 误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示

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速查速测] 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 (3)NaHCO3+H2===HCOONa+H2O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 (4)H2O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 (5)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创新题)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是()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测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选择题: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3.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 2+2H 2 O+Cl 2 H 2 SO 4 +2HCl B.SO 2 +H 2 S 2H 2 O+3S C.SO 2+2NaOH Na 2 SO 3 +H 2 O D.SO 2 +Na 2 CO 3 Na 2 SO 3 +CO 2 ↑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反应盐酸作还原剂的是() A.MnO 2+4HCl(浓) △ MnCl 2 +Cl 2 ↑+2H 2 O B.CaCO 3+2HCl CaCl 2 +CO 2 ↑+H 2 O C.2HCl+Zn ZnCl 2 +H 2 ↑ D.2KMnO 4+16HCl 2KCl+2MnCl 2 +5Cl 2 ↑+8H 2 O 7.在Fe 2O 3 +3CO  高温 2Fe+2CO 2 反应中,Fe 2 O 3 ( )

A.在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被还原 D.是还原剂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 2SO 3? ?→ ? SO2 B.HCl? ?→ ? Cl2 C.H 2SO 4 (浓)? ?→ ? SO2 D.SO2? ?→ ? S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CO 2+H 2 O H 2 CO 3 B.2Na 2O 2 +2H 2 O 4NaOH+O 2 ↑ C.3Fe+4H 2 O(g) 高温 Fe2O4+4H2 D.2Na+2H 2O 2NaOH+H 2 ↑ 10.在3Cl 2+6KOH 5KCl+KClO 3 +3H 2 O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KClO 3 B.KCl C.KCl+H 2 O D.H 2 O 11.在5KCl+KClO 3+3H 2 SO 4 3Cl 2 ↑+3K 2 SO 4 +3H 2 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 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5:1 C.1:5 D.3:1 12.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 Zn+2HCl ZnCl 2 +H 2 ↑ ② 2HCl+CuO CuCl 2 +H 2 O ③ MnO2+4HCl △ MnCl 2 +Cl 2 ↑+H 2 O 因此盐酸应当具有的性质是()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 C.只有还原性 D.有酸性、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分析

专题7·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 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考查呈现率几乎达100%。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类。元素周期表属于必修部分容,常以选择命题。选修三的容属于选考容,在新课改的高考试题中,常在II卷中以选择或填空命题。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基本概念,如同位素,电子式,结构式,键与分子的极性等知识点;填空题常以推断的方式出现,试题首先要求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对它们之间形成的物质进行整合,再对它们提出问题,命题者可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也可联系必修一、选修四或选修五的容进行考查,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等。预测2010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将继续以选择和填空出现,命题可能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如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性质等,同时对整个高中化学整合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增加了试题区分度。 【考点再现】 1.考查元素周期律对物质性质递变的应用: 例1:下列说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I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 D.P和As属于第VA 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 AsO4的弱 2.考查“位—构—性”的关系: 例2: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3 3.考查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例3: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sp,德华力 B.sp2,德华力 C.sp2,氢键 D.sp3,氢键 解析:由“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知,B原子为sp2杂化,又因分子中存在羟基,故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C 4.考查由性质或结构推断物质: 例4: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氢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结构信息室温下单质呈粉末 状固体,加热易熔 化。单质在空气中燃 烧,发出明亮的蓝紫 色火焰。 单质常温、常压 下是气体,能溶 于水。原子的M 层有1个未成对 的p电子 单质质软、银白 色固体、导电性 强。单质在空气 中燃烧发出黄色 的火焰。 原子最外层电子层 上s电子数等于p 电子数。 单质为空间网状晶 体,具有很高的熔、 沸点。 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⑵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C形成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 (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B错,Fe2+有还原性,C错,NaCl没有强氧化性,D错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 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A对;该反应中消耗H+,滴定实验后pH增大,B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C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 nO 4 作氧化剂, A对;MnO 4-Mn2+,NO 2 -NO 3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 4 参加反应时消耗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 1.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还原剂(能失电子的物质) ①金属单质,如K、Na、Mg、Al、Zn、Fe、Cu等; ②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Cl-等; ③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NH3、CO、H2S、SO2、H2SO3、Na2SO3等; ④低价态阳离子,如Fe2+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Si、C等。 (2)常见的氧化剂(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O3等; ②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NO3、KClO3、KMnO4、MnO2等; ③高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3+、Cu2+、Ag+等; ④能电离出H+的物质,如HCl、H2SO4、NaHSO4溶液等。 (3)某些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既能失电子又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S、C、N2、Cl2、H2O2、SO2、H2SO3、Fe2+等; ②阴、阳离子可分别被氧化还原的物质,如HCl、H2S、H2SO3、FeCl3等。 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 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和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①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Mn>Zn>Fe>Sn>Pb>(H)>Cu>Hg>Ag>Pt>Au 在水溶液中,从前到后,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如:Ag+ > Hg2+ > Fe3+ > Cu2+ > H+ > Fe2+ )。 ②非金属活动的一般顺序:F2 > Cl2 > Br2 > I2 > S。 在水溶液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即从前到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F-< Cl-< Br-< I-< S2- (4)通过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2FeCl3,3Fe + 2O2=Fe3O4,Fe + S=FeS。 可得出氧化性:Cl2>O2>S。 3.方程式的配平 H2SO4(浓)+ C = CO2↑ + SO2↑+ H2O MnO4-+ I-+ H+ = Mn2+ + IO3-+ H2O Cr2O72-+ Cl-+ H+ = Cr3+ + Cl2↑+ H2O Cl2 + OH-= Cl-+ ClO3-+ H2O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 A. 2F 2+2H 2O==4HF+O 2 B. C+H 2O △===CO+H 2 C. 2Na+2H 2O==2NaOH+H 2↑ D. Cl 2+H 2O==HCl+HClO 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 A. HCO 3-→CO 2 B. MnO 4-→Mn 2+ C. FeO →Fe 3O 4 D. H 3AlO 3→HAlO 2 3.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 3-+Cl 2==Br 2+2ClO 3-,②ClO 3-+5Cl -+6H +==3Cl 2+3H 2O , ③2FeCl 3+2KI==2FeCl 2+2KCl+I 2,④2FeCl 2+Cl 2==2FeCl 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 3->BrO 3->Cl 2>Fe 3+>I 2 B. BrO 3->Cl 2>ClO 3->I 2>Fe 3+ C. BrO 3->ClO 3->Cl 2>Fe 3+>I 2 D. BrO 3->ClO 3->Fe 3+>Cl 2>I 2 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 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3 B. 2:3 C. 1:1 D. 4:3 5.用下列方法:①KMnO 4受热分解 ②KClO 3受热分解(用MnO 2作催化剂) ③2H 2O 22MnO ===2H 2O+O 2↑ ④2Na 2O 2+2H 2O==4NaOH+O 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 ) A. 3:2:1:4 B. 1:1:1:1 C. 1:2:1:2 D. 2:2:1:1 6.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①H 2+Cl 2点燃===2HCl ②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③ 2H 2O 电解===2H 2↑+O 2↑ ④CuO+2HNO 3==Cu(NO 3)2+H 2O ⑤2HgO △ ===2Hg+O 2↑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④⑤ 7. 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 2O 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 该离子恰好能 使0.6mol 的SO 32-离子完全氧化,则X 2O 72-离子还原后X 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C. +3 D. +4 8.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 +的是 ( ) A. 2molFe B. 6molOH - C. 6molI - D. 6molNa 9.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 ) A. Cl - B. Cu 2+ C. Fe 2+ D. F -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H 2SO 3+I 2+H 2O==2HI+H 2SO 4 2FeCl 3+2HI==2FeCl 2+2HCl+I 2 3FeCl 2+4HNO 3==2FeCl 3+NO ↑+2H 2O+Fe(NO 3)3 A. H 2SO 3>I ->Fe 2+>NO B. I ->Fe 2+>H 2SO 3>NO C. Fe 2+>I ->H 2SO 3>NO D. NO>Fe 2+>H 2SO 3>I - 二、选择题 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地位及解题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的地位及解题策略 高三化学组秦洪强 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再现率达100%。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除了常见题型外,还与离子共存、电化学、热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紧密结合,加大了考查力度,全方位综合体现学科内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考纲解读】: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②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③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一、基本概念的直接考查 这类题型主要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指出被氧化的元素或被还原的产物,指出或选择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或离子等。 [例1](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 【解析】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A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中水还原剂;D中水作氧化剂。答案:CD [例2](08广东33)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高温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解析】由题中反应可知, N 的化合价由0→-3 价, 化合价降低, 故N2作氧化剂;C 的化合价由0→+2 价, 化合价升高, 故C作还原剂;Al和O 的化合价无改变, 故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每生成1mol AlN 需转移3 m ol电子。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答案:B。 【解题策略】要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而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及相应规律,判断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上课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 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