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想一想:减数分裂是否也是这样的分裂方法呢?如果不是,请写出你的猜想。 二、 减数分裂 什么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物,在产生 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______________ ,而细胞分裂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三、 精子的形成过程

1、 精子的形成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

在 ______ 中形成的。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

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

(答: _____________ O ) 2. 形成过程

(1)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特殊的过程?

增城市

中学高一级生物

学科学案系列

必(选)修1

学案编号

Gzswbx20201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核心内容:

精子的形成过程,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学生课前预习模块:

、温故知新,根据有丝分裂知识分析下列图像(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4 条) 1. 图A 是有丝分裂的 子数为 2. 图B 是有丝分裂的 子数为 ________ O 3. 图C 是有丝分裂的 子数为 4. 图D 是有丝分裂的

子数为

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目为 ,DNA 期, 期, 期,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目为

,DNA ,DNA

,DNA

.时进行的 __________

O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DNA 复制?

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几次分裂过程,每次分裂前是否都有间期,间期中是否都有

(3)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时期

核苷酸链条数的(

1. 写出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细胞数目以及染色体的主要变化。

原 细

V

有丝

精 原 细 胞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变形

精 子

分裂

( ) ( ) ( )

1

个 () 个

() 个

(: )个

()个

2. 以动物细胞为例(2N=4 )分别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中期、后期的细胞

图像并标出细胞名称。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 场所: _______________ 2、 试着找出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有几处?

课堂合作探究模块:

一.请同学们辨析下列核心概念。

1.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脱氧

二.【探究活动】:观看减数分裂过程并结合课本

P 16---P 18精子的形成过程,完成学案内容。

2.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7 .由此可见,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目的(

)=DNA 分子数的(

7 .看视频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完成下表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细胞名

?Il?

减I 末(减n 前) 减n 中

3.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

DNA 的变化曲线(2N=4)

411 211

覩唤过程中絶恢 碱蛭化

4.思考: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

5.尝试写出以下各时期的名称并简述特点

,DNA 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

\

■ -

M.

比较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形成场所

细胞质分 裂

方式

产生的生 殖细胞数

生殖细胞 是否变形

相同点

限时导练模块:

1 .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C.精子细胞形成时

3 .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4. 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 (2) ③是 _________________ 细胞, 有染色单体 _________________ 条,四分 体 _______________ 个。用③中的数字表 示该细胞分裂时,一定要分离的染色 体是 、 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 .

(3) ______________ 指出下列过程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哪个 时期,并在括号内注明相应的序号。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配对[]

同源染色体分离[] __________________ O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

学习感悟

限时导练模块答案:1-3DBD

4(1)卵巢 (2)初级卵母细胞 ,8 , 2 , 1和2 , 3和4;

1和3, 2和

4, ,1和4,2和3

(3)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和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8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

A . 46 个

B . 92 个

C . 184 个 .23个

A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A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精子形成时

;在该

极体

@@ @@

减数分裂专题训练带答案

减数分裂专项训练 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 马蛔虫受精卵 B. 鸡肝脏 C. 小鼠睾丸 D. 洋葱表皮 2.同源染色体是指()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 大小形态特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3.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D.男性的骨骼肌细胞 4.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个四分体具有() A.4条染色体B.4条染色单体C.8个DNA分子D.4个着丝点 5.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6.下列哪一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离 7.下列哺乳动物细胞中,一般不存在成对基因的细胞是() A.精细胞 B.肌肉细胞 C.受精卵 D.神经元 8.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极体 D.体细胞 9.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10.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A.80、80、40、40 B.40、40、20、20 C.40、80、40、20 D.80、80、40、20 11.显微镜下观察到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4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A.有4个DNA分子B.有8条染色单体 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D.没有同源染色体 12.某种雄性蝗虫(2n)的染色体数为23,性染色体仅有1条。下列关于该种蝗虫精原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11个四分体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习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4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3.人类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细胞含有更多的染色体B.形成合子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 C.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贮存着营养物质 D.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 4.下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5.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也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过程 B.受精卵的绝大部分细胞质来自于卵细胞 C.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生命活动变得活跃 D.同一双亲后代遗传的多样性只与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有关 6.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A.1/2 B.1/4 C.1/8 D.1/16 7.图中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8.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下列关于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含答案第2课时.doc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班级: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卵细胞与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3、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学习重点: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及卵细胞与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 学习难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评价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在______中形成的,其中的原始卵细胞叫做___________。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____个卵细胞和____个______。不久,三个极体都___________。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___个卵细胞。卵细胞不再进行变形。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种类及数量变化: 1个精原细胞→___个__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细胞→___个_____ ___个_______细胞 ___个_________细胞 1个卵原细胞___个_________细胞___个_______ ___个_________ ___个_______ 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 2.方法步骤: (1)低倍镜观察装片,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__的细胞。 (3)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绘制减数分裂_________的细胞简图。 三、辨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第 - 1 - 页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二生物教案(生物必修二) 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课时 主备人:余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 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法叙述卵细胞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不同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卵细胞的存在位置、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图解等图的观察和学习,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3、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和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绘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法、模型建构法 【课时安排】 3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检查全班同学的导学案完成情况 、导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观察图2-4、图2-5) 1?场所:卵巢 2?过程: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备课札记 复习提问: F列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叫什么名称 ?

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数:2n ) 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大)+1个第一极体(小) (染色体数:n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 (染色体数:n ) 比较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 一个 和 一个极体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 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 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 分体,同源染色体 分离, 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 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形成 一个 和 一 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 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 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 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 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分 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 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不变 变态否 无变态 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 分裂结果 只产生 个有功能 的卵细胞 产生4个有功能的精子 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减半 三、减数分裂的图解 染色体交叉互换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 体细 胞 间期 前期 I 中期 I 后期 I 末期 I 前期 n 中期 n 后期 n 末期 n 子细 胞 DNA 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N 间期: 『1个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M 个次级卵母细胞 rt o 耘&卯*地[成■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苏教版 必修二 减数分裂 学案 (4)

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 【目标导航】 1.结合减数分裂,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通过比较,说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精子的形成 1.场所 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2.过程 (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 (4)精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 2.过程 (1)分裂间期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 (2)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大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 (3)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体积较大)和一个极体(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 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其他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判断正误 (1) 所有动物的精子都在睾丸中形成。( ) (2)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3)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精子。( ) (4)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 (5)卵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 (6)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内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 (7)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答案(1)×(2)×(3)×(4)√(5)√(6)×(7)√ 1.精子的形成场所

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再经变形形成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稍微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很长,能够摆动,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如下图所示)。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精子与精细胞有何差异?这有何意义? 答案精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它经历形态变化,其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细胞质浓缩并最后脱落,某些结构演变为精子尾部,从而形成具有较长尾部的精子,如此的变化可使得精子体积小,游动灵活,易与卵细胞结合。 1.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 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 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 【问题导析】 (1)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4a→2a→a。 (2)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24条,则n=12,_a=12。 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以水稻为例,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含量变化的题目。解题时只要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

(完整版)(整理)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题

课时训练9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1.以下有关人类卵子发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是在初情期 B.排卵是指排出成熟的卵泡 C.排卵实质上排出的是初级卵母细胞 D.排卵实质上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 2.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C.受精卵→囊胚→原肠胚→幼体 D.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3.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完成于()。 A.排卵前,在卵巢内 B.受精前,在输卵管内 C.排卵后,在腹腔内 D.受精过程中,在输卵管内 5.精子变形时,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的意义是()。 A.释放顶体酶发生透明带反应 B.产生能量促进精子运动 C.有利于质基因进入受精卵 D.受细胞核的挤压形成 6.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A.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B.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 C.精子进入卵细胞膜 D.雄原核和雌原核的形成 7.下列最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 A.桑椹胚期细胞 B.囊胚期细胞 C.外胚层细胞 D.滋养层细胞

8.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子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子的过程 C.卵子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 9.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10.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分化 B.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C.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D.桑椹胚开始进行孵化 1.下列不属于胚胎工程技术的是()A.体外受精 B.胚胎分割、胚胎移植 C.胚胎干细胞培养 D.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2.卵子的成熟部位和受精部位正确的是()A.卵巢卵巢 B.卵巢输卵管 C.输卵管输卵管 D.输卵管子宫 3.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穿越的两道屏障是() 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③卵细胞膜反应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产生精子 B.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 C.对多数家畜来说,精子在睾丸内形成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D.动物体型大的产生的精子多且大 5.关于精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精子细胞变态形成 B.精子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运动能力 C.精子头侧面观呈梨形 D.精子是处于最后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 6.桑椹胚是指()A.含有一个充满液体的腔 B.总体积大于受精卵

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2.1.2受精作用教学案 第2课时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阅读教材P23~24)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容易发生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阅读教材P24~25) 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聚焦 1.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 2.什么是受精作用? 3.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共研探究】 某生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请分析作答: 1.若该动物为雄性 (1)该生物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2)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精子的种类分别是1、2n、2n 。 2.若该动物为雌性 (1)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2)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3.从配子的形成分析,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的原因有 (1)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部分遗传物质。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总结升华】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项目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减数分裂学案及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前复习】 1、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 2、细胞周期:指的细胞,从时开始,到完成时为止。 3、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课堂探究】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或)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对象:进行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和一般都相同,一条 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如图中的号和号。 (2)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染色单体。(一个四

分体中有 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 DNA 分子, 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 ,是原始雄性生殖细胞。 2、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间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含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变化: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成为 。 ②分裂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a 、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 b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 C 、交叉互换: 中的 发生。 d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 分别移向____________。 结果是1个 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 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 (2)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后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 ①染色体不再__ ___。 ②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分开,分别移向_____________。 整个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与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四个精细胞。 精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_______,DNA 数________。 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_______。 三、精子形成过程回顾 精原细胞(1个)??→?复制 __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 联会四分体 ???→?_____________( )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_______________( ) ??→?变形________ ( ) 四、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课堂巩固】 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复制—联会—四分体 B .复制—四分体—联会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加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1)生物绘图、识图能力(2)形象思维能力(3)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训练学生克服困难,认真钻研的素质。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析,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生命适应、进化等生命科学观点,通过分析有性生殖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及形成过程,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建构生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建构的模型去探究推测生物实际发生的变化。 2.课堂同学动手、自己直观演示、小组内讨论等方法,突破难点知识。 3.把教材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内容整合成一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卵细胞形成过程动画、受精过程动画和视频片断) 【学生课前准备】同座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1.准备不同颜色卡纸、不同颜色的绳子、双面胶、剪刀等材料。 2.在卡纸上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至少能容纳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来是一节较为成功的活动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不仅顺利完成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类型的行为模型和数学模型,而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同时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这节课的顺利开展,最大的体会是对提问的处理和对学生活动的处理。对提问的处理多数先采用了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创设情境的配合,直观且带有一定思维性,同时容易调动学生兴趣。本节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学生活动,一是让学生模拟操作减数分裂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二是让学生展示作品并交流评价。这些操作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也培养了识图和作图技能。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1.本节课采用“模型建构”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目标,而传统难点突破是依靠动态直观演示,抽象概括和大量训练等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由以往的概括、理解、训练方法,改成小组合作动手、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但教材处理仍欠得当,课后觉得最好是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模型”前置,改变“验证性实验”成为“探究性实验”。 2.本节课放弃教材中使用的材料,大胆创新,选用彩色绳子作为染色体的臂、放弃橡皮泥作为建模材料,使建模的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但如果能够让学生课前自主选择建模材料,开放建模步骤,可能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模型建立的选材由“彩色绳子”可改为“细电线”也能非常形象代表“染色质”和“染色体”,更重要是方便学生重复模拟。 3. 教材中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不适用于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复杂,是否展开讲解,我认为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情况确定。必须指出,高等植物的减

2.1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Ⅲ) 学案(含答案)

2.1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Ⅲ) 学案(含 答案) 第第4课时课时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目标导读 1.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归纳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3.阐明染色体在世代传递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重难点击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一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特点对细胞分裂图像进行判定。 1思维导图2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方法“三看法”归纳提炼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判定集中于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对这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无核被膜.核仁。 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分裂前期A1;若有联会现象,为减数分裂前期A2;若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则为有丝分裂 A3。 2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

若出现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则为减数分裂中期B1;若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中期B2;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分裂中期B3。 3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动物细胞膜开始内陷。 若含有染色单体,则为减数分裂后期,均等分裂的是初级精母细胞C1,不均等分裂的是初级卵母细胞C2。 若不含染色单体,则观察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若有同源染色体则是有丝分裂后期C3;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分裂后期,均等分裂的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C4,不均等分裂的为次级卵母细胞C5。 活学活用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D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问题导析1图中为有丝分裂后期,为减数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为减数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图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1。 3图中产生的子细胞中无有/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D解析为有丝分裂后期,为减数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故C项不正确;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12

(完整版)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2章第1节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⑤D.⑥⑦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的规律。只有①和⑤是正确的,其余叙述都是错误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而着丝点是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的,不是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染色体的复制是在联会之前完成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2.下列哪项不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别(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 B.次级性母细胞的数目 C.细胞质的分配 D.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 [解析]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二者都相同。 3.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 D.非姐妹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4.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A.染色体的组成 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 C.有无同源染色体 D.联会和四分体 [解析] 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初级精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没有。 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解析]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第一是来源,必须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第二是形态大小,除性染色体外,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第三是功能方面,相同位置上携带的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对于多数生物的体细胞来说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联会现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增城市____中学高一级 生物 学科学案系列 必(选)修 1 学案编号 Gzswbx20201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核心内容: 精子的形成过程, 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学生课前预习模块: 一、温故知新,根据有丝分裂知识分析下列图像(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 1.图A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2.图B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3.图C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4.图D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想一想:减数分裂是否也是这样的分裂方法呢?如果不是,请写出你的猜想。 二、减数分裂 什么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时进行的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中形成的。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是,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 2. 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几次分裂过程,每次分裂前是否都有间期,间期中是否都有DNA 复制? (2)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特殊的过程? (3)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时期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A B C D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受精作用优质导学案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3)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1.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预习内容 (一)受精作用 1、概念:和相互识别、融合成为的过程 2、过程: (1)精子的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会合在一起。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一半来自。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能够维持的恒定,对于,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想一想: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 1.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自由组合。 (1)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2)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3)若某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该个体可能产生___种类型的精子; 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呢?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虑进去呢? 2.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交叉互换。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 (一)受精作用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 以阻止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________,________会合在一起。 3、受精作用的实质: 4、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________。 5、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和,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 2、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想一想: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原因 1.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自由组合。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习题

校本作业: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018.3.1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 A.变形虫 B.细菌 C.玉米 D.衣藻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4.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 5.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分裂时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是(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7.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课题: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主备人:妥玉宝参与人:庞隆群审核: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方法]: 本节课教学应以演示、观察和模拟等活动为主,选择图片、动画、录像等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再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模型建构来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 [与旧知识的联系]: 减数分裂与之前学习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也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我们的学习不仅要观察细胞的变化,更要注意染色体的变化与行为.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答:、、。)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答: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答:不是。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一、减数分裂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时进行的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完整版)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习题带答案

课时训练 9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知识点一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1. 关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由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而来 C.存在的时间很短 2. 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 A. 生长卵泡期 B. 成熟卵泡期 3、 .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 () B ?分裂后形成两个精细胞 D.不同动物精子的形态和大小都一致 () C.排卵时 D.受精时 () 子的形成是在初情期之后 4.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受精作用大体包括精卵识别、精子附着、精卵质膜融合等几个阶段 B. 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C.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只有同种动物的精卵细胞才可以互相融合,这主要取决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5.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 ?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知识点三 胚胎发育 6. 胚胎发育的哪一阶段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 8.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 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 C ?动物卵子的发生始于初情期后 A. 受精前精子有获能反应,卵细胞没有 B. 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中的储备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而精 C ?卵细胞形成的时间很长,而精子只需要两个月左右 D.卵原细胞的增殖过程是有丝分裂,而精子则是减数分裂 知识点二 受精作用 A. 胎儿期 C.囊胚 7.下列关于人体早期胚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B.原肠胚 D. 桑葚胚 A.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分化 C ?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能力提升】 ( B.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D. 卵裂期胚已经分化 () () 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导学案--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含答案)汇总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学习目标: 1.解释减数分裂概念,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2.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3.掌握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区别。 一、自学与探究 (一)减数分裂 1、概念:减数分裂是 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特点:染色体复制 次,分裂 次。 结果: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 场所:精巢(睾丸)或卵巢 2、探究活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思考: 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否需要复制?如果需要发生在什么时期? ⑵为什么成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⑶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否相同?为什么? ⑷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什么行为特点? ⑸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有什么规律? 3、概念辨析: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数=着丝粒数,即通常以着丝粒的个数来作为计量染色体数目的依据 复制前 一条染色体 1个DNA 分子 复制后 一条染色体 2个DNA 分子 1条染色体 1个DNA 无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 2个DNA 2条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 2个DNA 2条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2条染色体 2个DNA 染色单体→0 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1个四分体= __对同源染色体=__条染色体= __条染色单体=__个DNA 分子。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部位:睾丸(2)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 初级精母细胞 个次级精母细胞四个精细胞 (3)小结:减数分裂特征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同有丝分裂 后期: 末期: 联会形成(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