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浙江师大附中吕准能

引言与理念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即历史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关于历史的一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演变的主流和内在规律,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分为三个部分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知识量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高。普通高中人民版历史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学习档案建设和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独到之处,初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大纲或课程内容的具体化,鲜明地体现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结构体系,展示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教学中的以史鉴今、中外比较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新课标下的历史是一部真正的世界史、人类发展史,它向中学生展示了一幅从古到今、从西到东、融汇贯通的“大历史”,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放到世界文明演进的大潮中去,使得中国近现代的一切变化不再突兀而偶然。当代历史的发展则体现出各种关系交汇而错综复杂,教材在理清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趋势中,突出地引导师生思考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及所需要的智慧与能力。人民版教科书第一册与现行高中教科书有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也与初中课标教科书相衔接,进而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和选择性逐步加强,在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上大有改观和创新。长期以来,在中学文科教材中,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把暴力革命作用无限夸大与绝对化,认为只有暴力革命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甚至被看作惟一动力。过去以“社会形态”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阶级分析作为研究的方法论。民粹主义、绝对平均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权威崇拜结合在一起,给中学历史教育打上了鲜明的思维定势。令人欣慰的是,人民版教科书第一册展开了优美的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让师生在历史学习中产生了更深更广的时空感,也使历史学习变得鲜活起来,而不再是单纯的政治史、制度史、战争史,也不再是统治阶级的历史,更不是单一的阶级斗争史。

全国大多尚未参与课改地区的普通高中,目前仍使用传统的人教版教材,该版本前后经过了多次修改,由32开本到1992年改为16开本,在内容上也有很大变动,2000年、2003年又连续作了两次修改,目前形成了人教社2000年版、2003年的旧版与4个新课程教材版本并存的局面。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基本理念为编写的指导原则,也并非与前面的改革相脱节,而是具有继承和发展关系,要做好衔接,整合与平稳过渡。该套教材由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汉国教授担任主编,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师集体精心编写而成,经修订后第三版已于

近期推出,并在实验区广泛推广。与旧教材相比,它在章节体系、课型安排、观点表述、内容安排和练习设计等许多方面都有可喜的变化,反映了史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成果。本文所涉及的比较仅限于人民版必修第一册,而相应的旧人教版教材则以2003年版为准。

结构

传统人教版教材经过屡次修改,已沿用多年,且遍布全国。在编纂上,它将整个历史划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中,不管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大体上以时间为序,将各个时间段内的历史内容以类相从,然后分别展开叙述。这是近现代以来初、高中和大学历史教材编纂的主要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对历史作全景式描述,使学生对整个历史进程有一个全面概貌,有比较严谨的学科体系和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罗列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历史理论,但缺点首先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其次,抽象的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枯燥。况且,传统历史教材的编排让历史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有些牵强,中外割裂,与学生生活的不够贴近。另外,原有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内容诸如阅读课和研究性学习专题,但数量有限。同时,在历史文笔的叙述、史料的选择、习题的设置等方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呆板有余,活泼性、启发性不足;教条说理的口吻浓厚。

新课程教材都改变了传统的全景式描述的编写方式,而采用了专题式编写方式。过去,我国的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长期采取“两个循环”的编排结构,即初中阶段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分别讲述一遍,形成第一个循环,高中阶段再将二者讲述一遍,形成第二个循环。现在高中教科书转变为了“模块-专题”的体系,尤其是选修课的开展,全新的体系内容与体例形形式,并非以往的小修小补或大同小异,何况历史跨度大,中外兼顾。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总的编写思路是,坚持以本国史为主,遵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为主轴的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的线索,采取学习主题的编写结构,注意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纠正以往轻视世界古代史学习的不当做法,中外混编、古今中外贯通,重视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内容,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编写模式,建立起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但这种体系的缺点有较多的跳跃、缺失和重复,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要理解掌握知识有较大的困难。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第一册设置了9个“学习专题”,涵盖性强,包容性突出,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事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先中国历史、后世界历史以及依照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顺序编排内容,其中共划分了32个学习专题(包括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每一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相当一部分与现行教材中的内容没有根本区别。如:中国古代史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太平大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世界近代现代史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两极格局的形成” 等,都与现行教科书没有大的区别。教师可以在教材内部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比如,通过对人民版必修第一册教材中专题1、3、4中相关内容的

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通过对人民版必修第一册专题1、6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对比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差异。其大体的框架结构如下:

1.“学习专题”由“专题导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档案”三部分构成。“专题导学”包括导语和学习建议两个栏目,主要介绍本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

2、“学习内容”是“学习专题”的主体。每一“学习专题”有2-4个“学习内容”(约用2-4课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有3-5个子目,文中穿插“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提示框和若干幅辅助说明教材内容的历史图表。正文后附设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题学习档案”包括学习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小习作、制作、社会调查、参观等)。它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成长记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旨在促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学会学习。

4、为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设3-4课“学习与探究”课。并从活动目标、准备、步骤、说明几个方面帮教师、学生出谋划策。此外,还有课前加提示、课文中间加思考题的体例。

5、每册教材附设“历史大事记”“外国人名地名中外文对照”“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推荐网址”等,对拓宽视野很有帮助。

本文以专题七为例加以说明:

目录: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国王和议会对权力的角逐

二、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三、“制衡”的宪法

四、民主政治的扩展

“导语)”、“学习建议”

子目:一:议会之母、斗争与妥协、“光荣革命”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小密室的演变、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三:年轻美国的窘境、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宪法、从“邦联”到“联邦”、两党制的雏形四:震荡中的法国、“一票共和”、脆弱的民主

栏目设置:一:想一想、史家争论、谈一谈、学习思考

二:史家争论、学习思考、历史探源、谈一谈、学习思考

三:想一想、谈一谈、史家争论、说一说、议一议

四:查一查、学习质疑、历史探源、学习质疑

课后设计:

第一课

一、自我测评

英国被誉为“议会之母”。你知道在议会诞生之初和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议会在国内的政治生活中分别扮演的什么角色?试分析其角色发生转变的原因。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

(议会阵营领导人对内战三种态度的材料略)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阅读,你能说出克伦威尔和曼彻斯特对内战的态度应该分别是以上三种中的哪一种

吗?

2、曼彻斯特叙述的这种矛盾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是如何得以解决的?

3、在了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后,你是否同意曼彻斯特对内战所持的态度?请谈谈你的理由。

三、知识链接

“圣公会”和“清教”(介绍材料略)

第二课

一、自我测评

结合史实谈一下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以及内阁所控制权力的演变。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

(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材料略)思考以下问题:

1、既然1832年已进行了议会改革,为什么还要进行宪章运动?你知道这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吗?据此谈一下你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

2、查阅资料,看一下《人民宪章》中的选举要求在今天的英国有哪些还没有得以实现?

3、在班级的民主选举中,你赞同口头表决还是秘密投票?为什么?

三、知识链接

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介绍材料略)

第三课

一、自我测评

1、有人认为美国的共和制一定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因为君主立宪制是封建政治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延续。你是这么看的吗?请阐述一下你的观点。

2、结合联邦宪法的内容和当时美国的形势,分析一下联邦宪法是怎样调和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大洲和小洲之间矛盾的?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

(关于水门事件及总统违宪被弹劾材料略)思考以下问题:

1、尼克松被弹劾是因为他违背了联邦宪法的哪些原则和规定?

2、尼克松的这些行为是否应该接受审判和刑罚?而他侥幸逃脱法律制裁的原因是什么?

3、你知道美国历史上还有哪几位总统曾遭到过弹劾吗?请简单介绍。

三、知识链接

驴象之争(介绍材料略)

第四课

一、自我测评

1、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结合本课的学习,想一想第三共和国得以“长寿”的原因。(文中的省略部分是笔者为节省篇幅所为)

2、议会民主政治在法、德两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请将两国的代议制度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并结合当时两国的政治形势来探究这些特点生成的主要原因。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

(关于巴黎公社失败后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是否维护共和制的斗争材料略)思考以下问题:

(1)梯也尔所说的“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最可怕的革命”来自哪里?

(2)“保守共和国”已经是梯也尔所能接受的极限,但共和派和保皇派为什么还会不满意他呢?

(3)梯也尔的这些言论是否可以理解为向共和派靠拢的倾向?查阅有关梯也尔晚年的资料来进行论证。

三、知识链接

“鞭子与密糕”政策(介绍材料略)

内容

以人教旧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为例,总共31节的教材内容中,政治史内容或政治史内容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有26节,经济史内容只有3节,思想史内容的有2节,对世界历史发展大背景的展示还是不够开阔、不够深入。使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关系的认识,仍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国际参与意识。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一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学习内容(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以往有六节内容的篇幅,现浓缩为一课,含盖了日本十四年的侵华史和中国军民十四年的抵抗史,子目录有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阻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教材内容处置上看,与原有教科书相比,主要的变化是从全景式描述到专题式分析,知识层面有两点值得注意。在新教科书编写中处理内容有两种方式,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拉伸和压缩──知识结构的再充实和凝练。就“拉伸” 而言,原有的一个知识点,被扩充为一个知识段;一个知识段,被扩充为一条知识线;几条知识线形成为一个知识面。正文以外,人民版设有“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议一议”“学习思考”“学习质疑”“史家争论”“历史探源”等辅助部分,先举个“拉伸”的例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子目为:

课题 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课题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上述情况表明,普通高中课标教科书将现行旧教材中散见于各章节的民主法制内容扩展为2个课题,集中表述,加大知识含量,拓宽史学视野,挖掘思想内涵,强化教育功能。知识在专题化的影响下被明显地扩充而“拉伸”了。

然后再举个“压缩” 的例子“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有四个课题:

课题 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其中课题3,将原先从汉朝至元朝教科书各章逐一表述的政治制度内容,压缩到一个课题进行集中表述,知识重新排列组合,主线更加突出,知识更加凝练,认识得到提升。

人民新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一内容的充实上主要体现为:

1.紧扣主干知识,围绕历史重点问题展开。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新版教科书扩充了世界古代史、中外当代史、思想史等,比如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部分,特别是世界古代史(尤其是世界古代文明史部分)的内容,给予足够的

重视。充实有关民主政治参与、国际问题观察等内容,如加入了“百家争鸣时代的政治设计”一课。显而易见,全球历史进程中古代历史文明、近代历史转型、现代历史的政治多极化民主化、文化思想多样化轨迹得到脉络式的展现,人类社会怎样逐步走向开放、文明、自由、富裕的进程十分清晰。

2.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内容。新版在内容编排上时代感强,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民族的命运。如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有日本研制各种细菌和化学武器并在20个省实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把2003年齐齐哈尔遗弃化武事件。在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1年召开的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五国组织的发长等写进书中。以其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国外战场”这一知识点为例,旧教材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个内容,选取了二战中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等四个史实,却没有涉及大所熟悉的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军作战的史实。

3..以时代精神为论述核心,意在弘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凸现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功能。在吸收原宥内容的基础上,设置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4.关注热点、关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也不可逆转,努力探索如何使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突出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的解决,使历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联系得以加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为突出当代史,将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和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方面发展的新成就、新趋势和新问题。人民版教科书系统论述“三个代表”理论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5..重视“以史为鉴”功能。新版对人类历史上的悲剧不但不回避,还能够以新的视角去分析,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因而大量罗列了社会危机及其对策,例如的第五子目“中国古代政治变局”(第3版已删)。又如历史上的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德国法西斯的大屠杀,“十年动乱”等内容在书中有体现。例如关于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评价的问题,在肯定希腊民主政治对希腊古典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贡献时,要明确它具有的局限,对它进行辩证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民主”不是抽象和绝对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最终达到这一基本认识:民主是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再如: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问题。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既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封建制度而言显现的民主性,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充分了解它的历史局限性。

6.学生历史创新活动的增加。活动课在“老教材”中每册一般只有1到2个,例如高二只有“拿破仑的评价”、“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物”。毕竟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很大程度上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等。新版创设了三个创新学习活动,并被改为“学习与探究”,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腾出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7.文字表述的优美流畅,尤其是引用了大量富有哲理的诗歌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文献资料尤其是,如名言、名句、名诗等,既有说明或浅化重点内容的,又有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功能。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列入了《三字经》来叙述古代朝代更替;在情调祖国统一中引用于右任悲歌《望大陆》一首传千古。

8.在文本表现方法上,注意角度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1)专题和子目的标题别出心裁,画龙点睛。专题导语的设置是一次创新,包括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了解本单元内容的线索,抓住核心问题,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标题是引人入胜的门槛,标题的严肃、单调,常常会令学生望而生畏。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的“民主政治的滥殇”(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雅典的公民);“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中,第一个子目为“美苏争锋”(同盟的裂痕、“山姆大叔”欲霸全球、两极对峙);第二子目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兴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发展内中国家的呼声);第三个子目走向多极化(别了,雅尔塔、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鼎足之势话西方、风雨际会看东方)等等,语言呈现活泼,叙述真实、精彩,既使学生好记好表达的功能,又能引起阅读兴趣,较能吸引师生的注意力。

(2)善于从心理学角度刻画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历史人物立体化。人民版教科书是这样描述关于纳粹法西斯是这样说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使许多人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冷漠而迟钝地走向死亡甚至为死亡而高兴,让人震撼和惊骇。

(3)重视数据在历史阐释中的作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中日国力、军力对比表”等则是从数据角度对中日战争的阐释。在直观的叙述中给学生以人格感染,在精心设计的图像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图文并茂的框架中给学生以兴趣牵引,正是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方式的理想境界。

版面

从中学生心理学、美学角度出发,好的形式能更好地凸现其内容,使读者记忆、理解、联想更为深刻与丰富。如果版式设计活泼,封面设计精美,史意隽永,课文版面图文并茂,智能兼顾,就给人更有效地以丰富的感官刺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人民版第一册采用大开本,并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进行版块式设计。另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表格、地图等。这些内容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很大的帮助。

老教材的彩图主要集中于课本的前面.其他均为黑白图片,加之选材狭窄、图象信息表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新课程教材的资料和图表更为丰富,增选丰富的原始的历史文献,一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教科书的形式到结构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起到了对于课文文字部分锦上添花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可读性和对历史的亲切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同。具体而言,人民板第一册编入足够多的历史资料,多是出自原始材料,如历史的文献、档案、诗文等,而且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些文献资料的引用,不同于以往之处表现在:一是体裁广泛,包括史书、散文、诗词、歌谣、谚语、对联、当时的小说等;一是所选资料浅显而生动活泼,有当时的原始资料,有后人留下的文献资料,还有今人的评论。根据内容需要对文字的大小、体式及色彩进行了灵活处理,使教材里的关键内容一目了然,不仅加强了重点内容,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

丰富写实的历史图片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感知度,并强化美感。人民版教科书必修一补充了大量的插图,在数量和质量是以往老教材无法比拟的。一方面数量上大大增加,是80年代插图的八九倍。另一方面是质量的显著提高,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不仅新颖、生动、丰富,取材广泛,并且真实可靠。大多数图片属于第一次使用,几乎与以往教材没有雷同,而且以彩图为主。这些插图改变了过去的线条式图画形式,直接以原始的照片影像展现出来,既生动直观地反映历史,增加例如可信度,渲染了历史氛围,也使教材有

了艺术欣赏价值,实现了教材与学材的统一。新教材中图片种类很多,除了照片、壁画、漫画传统形式以外,还有现场考古、实物图示、年画、地契、执照、收据、手迹、海报、大字报、书影、剧照、题词等,无论是内容还是画面都十分出彩,由于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新教材的可读性大大提高了。

课后设计

旧教材依然存在着形式上,主要是填空、选择、填图填表和问答等几种常见的题型;内容上,往往有现成的答案或者仅仅让学生抄录课文而已。因封闭题过多的问题,缺乏让学生思考、参与、探究的内容,练习主要是简单的选择题,数量少,思维能量不高。由此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而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也就是说,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而设计的。这类习题虽然对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巩固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处,但却很少给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思维提供动力。

人民版教科书把练习改为自我检测,材料阅读与思考虽然沿用,但材料选取、问题设计、历史意识显著加强,一是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创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种个性化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和分享,而尽量避免所谓的“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二是重在考查学生历史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尽量消除说教与背诵的陈规陋习,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批判、学会关注社会,还要学会表达与交流,增强社会参与的意识与技能,诸如关于基层民主选举就是同学们生活中见过的重大政治生活。显然,开放性显著强化, 在次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习题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答案往往是非惟一的。其二,习题的形式要活泼多样。比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儒家政治思想和法家政治思想最突出的分歧是什么?”,“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假如你是一新闻记者,请结合近期发生的某一重大事件,写一篇新闻报道,谈谈你对纷纭复杂的国际局势的认识。”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这一课时,举办了讨论会。甲同学说……,乙说……,假如你作评判,你支持哪种立场?并请说明理由”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与自我检测,虽然在难度上有较大提高,但既是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也是对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以此促进改变目前历史课程主要靠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方式,使历史课程成为师生平等参与、信息互动、共同体验历史过程的多元学习活动。不过,有些题目过大,不仅难于以往的老教材,而且也没有完全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痼疾,如“历史必修一”中的“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类的题目对于高一学生即要求过高。

活动课并非新课程教材的首创,旧人教版教材中就有活动课的内容,但每册只有一个,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种点缀。新教材改变了这种状况,而且充分发挥想象,高招迭出,资料分析、教材编写、法庭模拟、社会调查、人物采访、航线设计、图片收集、歌曲演唱等。人民版称“学习与探究的数量大大增加到3个.如人民版第一册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古罗马模拟法庭”,首先介绍了古罗马的法院组织和诉讼程序,并提供了两个参考案例,要求学生扮演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织一次古罗马模拟法庭的审判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罗马法和罗马社会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毋庸讳言,历史与现实总是紧密联系的。历史能够对解决现实问题以有益的启发,或者

能够加深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是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且历史学习也不应该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重视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必修第一册的“材料阅读与思考”中说:哥伦布与印第安人交流会遇到哪些问题;是否实现了其梦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由此强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临时应付等被动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阅读、思考、探索、讨论,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

“专题学习档案”是人民版教科书一大亮点,超越了一些传统的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使作业、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因其“备查”、“历史”的“特性”更突出,也就对学生的吸收力更大,使学生从中更能感觉到自身的“成长”性。固然,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到不断积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沟通。学习专题档案的设立,为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余地,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人民版教科书在“学习档案”中设计了四个项目:

1、学习重点归纳

你认为专题的重点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收获与存疑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你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交流方面都有哪些收获?还存在

3、学习评价

4、学习活动记录

在这一专题学习中,你完成了哪些资料查阅、论文协作、社会调查或参观?如果有,请

新教材推荐了相当多的参考书目,供历史教学之用。这不仅开阔了学习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以培养、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还推荐了一些历史学习网站,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正文内容在这方面的不足。扩展了教材的外延,开发了课程资源,而且也对课文内容起到理解、扩充和延伸的作用,扩大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学习、知识积累、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大有益处。这些内容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则起引导作用,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调动学生。

问题与展望

本次课程改革本着坚持学习过程和结果并重;学习内容和活动穿插,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兼顾等正确态度。尽管第三版修订后,与传统的人教版老教材相比,人民版新教科书的难度与容量大有好转,但如何进一步优化也值得推敲。本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定出的知识是“保底不封顶”,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但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是跳跃性大,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不大易于跨越。同时,专题体例分政治、经济、文化等几部分,使本不可割裂的历史内容割裂开来,人为地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是课本的知识太繁杂,学生要掌握内容太多、每节课内容负荷超载,完成基础知识传授已十分不易,给学生进行探究就难以保证落实。此外,部分内容挖掘过深,而课时又太紧,仅讲课都已极其仓促,能够深入透彻地叙述基本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那么去思考与探究就更加棘手,势必造成教师语焉不详,学生只能一知半解。由此带来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安排上矛盾十分突出。如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产生的艰难性、曲折性和历史进步性问题,这涉及许多尚未接触的政治学科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必修一中有关“罗马法”的内容中相关术语更难以领会,叙述过于烦琐。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和阅历不足,可能让学生似懂非懂,使教师的胜任程度打了问号。

随着教材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急剧变化,对于学校与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由此,教师一定要钻研新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原则、体例、特点及知识结构等,克服“本领恐慌”,大力滋补营养。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不能完全承担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而且师资缺口还较大,教师能否驾驭教科书、如何运用史实的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尽管新教材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难度太大,细节处理的重复与纠缠等,但无论如何,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不断地得到精益求精。

我们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及早融人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笔者深感理论十分肤浅。仅凭着直觉、自身的经历和学习体会,对新旧历史教材说了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请批评指正,并愿借此文与诸位有此感者同仁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与人教版传统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之比较,鲁力,历史课程网

研究新课标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任世江,中学历史课程网

3.新理念新探索新尝试――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简评,吕准能,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第5期

4.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有效使用——兼谈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的有效使用,杨志才陈国兵,中学历史课程网

5.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如何使用《历史1(必修)》,北京四中李明赞,中学历史教学天地网

6.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朱煜,历史课程网

7.谈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赵军梅,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8.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展开的历史画卷——我教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夏辉辉,中学历史课程网

9.高中历史新教材分析——以人民版和人教版为例,朱煜,中学历史在线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册)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资料

编号0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 阵营和以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原则:奉行的外交政策。 4、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发展:(1)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改为“”。(2)在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修改为“”。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年4—7月,在召开。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 (3)特点: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成就:最终达成《》。 (5)意义:缓和了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这被人们誉为“”。 编号02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1)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占据。(2)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逐步提高。 2、概况:年10月,联合国第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年4月,通过“”;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为访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信息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很多,有不少重要的知识在正文中只字不提或提的不全,只有阅读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才能找到。我们应该看到,它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没有它我们便不可能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教材。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何况高考中常会涉及到此类知识,因为,读图、识图、记图是史地综合的一个体现。 长期以来,学生识图、记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中的地图大体上分为军事、经济两大类。无论是对军事类、经济类地图的记忆,首先,要认真观察地图;其次,要看请地图中的图例。对军事类地图的记忆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看清地图中的行军方向、战略要点、军事分界线、敌我双方的活动区域等。对经济类地地图的记忆同样要注意地图中的图例。如何用好地图并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是每个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多年,对于如何记图方面颇有所得,下面就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地图中的文字和非文文字信信息的记忆方法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愿与大家分享。 1、西周王朝分封示意图、 东北西南齐鲁宋,燕卫晋国拱镐京; 长江吴楚也有名,西周分封在固统。

古代帝王后代封地 楚颛顼,夏后:杞;商:封宋,神农许, 舜妫满,陈地管。 功臣:姜尚,齐 王族:有封地; 吴、燕、鲁、晋、卫;东、西、南、北分。 2、秦朝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东到大海西陇西,北到长城南海里, 珠江长江两水系,灵渠一掘很便利, 陇西九原辽东郡,固守边关防入侵, 桂林南海和象郡,管辖两广固统一。 巴蜀黔中南衡山,渔代太巨和颖川, 都城咸阳在中间,琅邪会穧闽东南.. 3、元朝疆域及行政区划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二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 两大力量:军与民。 三大阶段: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三大侵略特点:第一阶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点,战争开国门。第二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第三阶段:日本大规模侵华旨在灭亡中国。 二、重大历史线索 1.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1)1840年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西方列强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要求开埠通商、协定关税是这一阶段商品输

出的要求,也是列强侵华的特点。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其经济侵略特点,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具体反映在要求在中国修筑铁路、开设工厂、提供贷款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完成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也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希望瓜分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日本大规模侵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本,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而称霸西太平洋,因而灭亡中国是日本侵华的突出特点。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评价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择的素材看:多以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评价。 2.从考查的功能看:不着眼于“是什么”,而是着眼于“为什么”。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B.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官僚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政治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A.礼仪礼节B.政治制度C.风俗习惯D.国家政权 2.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4.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请你设计一套邮票(4枚),力求多元化地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下列内容最为恰当的是() ①商鞅像②秦始皇像③秦半两钱④西安兵马俑⑤秦长城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5.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6.汉代负责“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的官员是() 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 7.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恩荫制 8.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缚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取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该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9.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为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与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10.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的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B.多安置官吏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1.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文臣地位不断提高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1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俱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2020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一、学习设计思路 德国有一位的教学学家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主体,我将以“走进希腊——感悟希腊——理解希腊”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基础性的探究展开对希腊的了解,接着通过感受希腊的民主政治来进一步了解希腊,最后通过对希腊公民的认识达到对古代希腊为何被称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希腊地理条件、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过程与方法】 从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有关知识,分析希腊独特的海洋性自然环境对于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利用图示法,演绎法等方法,引导深入探究希腊公民的素质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相关素材,合作探究古代希腊作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种文明制度。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难点:理解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四、学习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神入历史,结合多媒体演示法充实课堂内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九 专题整合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九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条主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三大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末 三大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年代,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20世纪末,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

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 (1)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借以扶植和控制了西欧各国。 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欧逐步制定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愿像过去那样受美国控制。 ③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欧由欧共体发展成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的力量,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欧政策。 (2)美国与日本关系: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②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扶植日本,但同时也控制了日本,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③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之间既有联盟又有摩擦;但相对于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更密切些。 三、题型应用体验 探究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2494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教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材 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学情 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中注意通过衔接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高中新课程。因为所学知识比较遥远和枯燥,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学生程度差异明显,同学新来乍到,一时不适应,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理解宗族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作出贡献的先人的崇敬之情。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显示: 通过漫画引出嫡长子继承制。

老师:嫡长子继承制是从何时起的呢?让我们通过本课来一探究竟。 我们这节课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夏商时期政治的特点。 ?2.周分封制、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影响。 ?3.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开始学习。 【板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师: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其基本特点在课前提示讲了:王权与神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那么他们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来加以了解。 新课: 一、夏商政治形式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知识点:夏商政治形式。 【板书】一、夏商政治形式 师:在讲夏商政治制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家这一概念。这个“国家”不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远古社会组织发展演变的结果,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1)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学案: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及答案

2.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1)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①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②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③黄河下游分布着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2)新石器时代晚期 ①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②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知识拓展] 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主要的物质基础。 3.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人群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2)母系氏族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

(1)建立:部落到国家 ①有夏氏部落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②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发展:禅让制到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夏王: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 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学思之窗](教材P5)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提示:一说:伯益让位于启,一说:启以武力夺取。 由于启的父亲禹的功绩、群众基础扎实,家族的势力强大,在当时的情况下,诸侯都离开伯益的地盘到启的地盘去了,大臣和百姓都支持启做领袖。这就表明当时,禅让习俗受到严重的冲击,王权的观念已经产生。 [学习聚焦]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

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课后题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 4页学习思考: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反映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的特征。早期的城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不公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城的出现出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城内的居民可能是比较富有的民族部落显贵。 7页自我测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主要政治特点是: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 7页阅读与思考:孔子认为西周在夏商两代基础上,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提出要遵从西周的做法,表现出孔子对西周制度的推崇。不能以此判定孔子是主张倒退的人。从材料看他也肯定了西周在夏商基础上的改革。 10页学习思考:秦朝初期的“朝议”风很盛,郡县制的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是通过“朝议”形式提出和决定的。“朝议”发挥了大臣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保证决定的正确性。假如没有“朝议”形式,显然不能有效发挥大臣们的作用。 11页自我测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郡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材料阅读与思考:一方面,“挟书律”是秦朝思想专制和暴政的集中表现。“挟书律”破坏了文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是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挟书律”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而汉代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东汉学者大都是儒学者,因而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12页学习思考:后来的皇帝继承了这一特点,而且日益加强。一是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及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能够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及权力欲望,另一方面,以强权方式来巩固和加强自己“家天下”的统治。 17页学习思考:“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在那里设置特别行政区划,主要是因为其战略地位重要,维系着京畿重地的安全,也与无朝的民族等级划分有一定的关系。西藏和四川、青海等作为宣政院辖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民族和宗教的特殊性。17页自我测评:古代帝王集全国行政、经济、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独断专制。材料阅读与思考:“分宰相之权“即分散宰相权力。唐朝为了分散相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三省长官同为宰相,设立政事堂,让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身份等同于宰相。 18页学习思考: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22页学习思考: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致无力抵抗外来侵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源头,也是秦汉以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中国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与血缘关系维护的宗法制。它们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课标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考能力但是知识的储备和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这一时期时代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所以教师仍需深入浅出采取生动的方法。 根据以上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重点确定为:分封制,宗法制的作用;把难点确定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分为二的评价分封制的影响,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到古人的政治智慧,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四、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根据上述重点和教学目标,将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2、说学法 为了使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将采用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将通过让同学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出夏朝的建立,从而导入新课。 2、课程教学 对于第一个子目,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首先介绍禹建立夏朝的史实,再让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楚,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的基础和实质分别是什么,结合卜辞插图理解它的神秘性,并对王位世袭制做出评价。最后画出夏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示意图。解答学思之窗的问题。 对于第二个子目西周的分封制 首先介绍西周的建立的基本史实:并指导读图,明确西周的都城、基本疆域。并解释“王畿”的概念。然后阅读教材正文和课本两幅图归纳出分封制的内容、特点、作用。最后探究西周后期分封制为什么会遭到破坏?请同学先结合课本分组讨论,交流,由老师做最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期中考试卷2013.11.08.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 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3.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 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 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6.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7.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 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8.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 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 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 10.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 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1.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12.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13. 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4. 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 B.云南行省 C.江浙行省 D.福建行省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 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 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 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9.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 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 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集余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1894创立兴中会时 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1911年武昌起义时 22.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3.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推向全国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