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地热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地热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地热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地热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某星级酒店

地热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

二零零八年四月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二、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工程概况

某地产公司开发的星级酒店工程,建筑面积约50700m2,内容涉及住宿、餐饮、娱乐、会议等,是一座五星级综合服务型酒店,建筑均为节能建筑。规划区内计划打一口温泉井,预计出水量约为120mVh,出水温度约为54C,利用该温泉井结合水源热泵为酒店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并提供生活及娱乐用热水。

2、工程设计依据规范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45-95)(2005 版)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66-2005)

6、国家有关设计施工规范

3、工程设计原则:

工程方案中明确的几个设计原则如下:

1、做到地热能综合利用,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

2、空调设计温度值,根据国家规范冬季温度20±2C,夏季26±2C。

3、整个空调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负荷,自动调节温度。

4、本工程设计方案遵循技术先进,投资省,效率高,经济实用,节省能源,无污染,

运行管理简便的原则

二、工程设计方案

1、空调设计负荷:

按我国现行《暖通空调设计手册》中推荐冷、热负荷指标,结合该建筑对墙体进行保温,设计该工程冷、热负荷计算如下:

2、生活热水用量: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住宿区总房间数为328个,按照每个房间入住1.5人计算总入住人数约为492人,每人按照热水定额0.08m3/天计算每天热水用水量约为40nV 天,按照共同使用率0.75计算每天实际使用热水量约为30用,水温应在40E以上。

娱乐部分用水可采用热泵机组换热之后的温泉水保持温度。

3、采暖与制冷:

3.1冬季采暖

地热井的出水温度为54C,温度较高,高于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45C),可以利用换热器换热,为部分建筑物供暖,按照风机盘管供回水温度为45C/40 C,换热器一次侧出水温度43C,计算换热器换热可以提供的热量为120X 1.163 X (54-43) =1535kw,

换热后的43C地热水可以为水源热泵提供热源,利用水源热泵制取50E热水为末端供暖。按照机组cop为5计算需要地热水为机组提供的热量为:(3802-1535)X( 1-1/5 ) =1814kw地热水为机组提供热源后温度为43- (1814- 120- 1.163) =30C。

因43°C地热水温度较高,而且地热水腐蚀性较强不能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应在热泵机组与地热水之间增加钛板换热器。

3.2 夏季制冷

酒店离东昌湖较近,因此可以利用湖水为水源热泵机组提供冷源,按照冷源水进出机组温差为

10C、机组制冷cop为7.5计算,需要湖水量为:5995- 10- 1.163 X (1+1/7.5)=584m 3/h 。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酒店附近湖面水深较浅,因此采用在湖中打井取湖水的渗透水的方式,按照每口取水井的取水量为80m3/h ,需要取水井8 口。如果湖中取水有困难可以结合冷却塔调峰,本方案暂按照湖水方式设计。

备注:夏季制冷方案后经做试验井无法满足要求改为冷却塔方式。

4、生活及娱乐用水:

4.1 热水水温

住宿及贵宾楼生活热水主要用于淋浴、盆浴等用水方式,因此热水温度应在40C以上。娱乐区主要用水方式为泳池等,因此热水温度可以采用30C左右热水。本方案设计在冬季时,住宿及贵宾楼采用换热后的43C地热水,娱乐采用热泵机组吸热后的30C 热水。在夏季住宿、贵宾楼及娱乐区均采54 C 地热水。

4.2 水处理

根据聊城地区地热水水质情况,参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并考虑该地热水仅用于洗浴等非饮用水的实际情况,该地热水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铁含量, 以及由此引起

的色度、混浊度的超标。热水中的Fe2+离子,在原水中无氧状态下都具有一定活性很不稳定,一旦与空气中氧气(或其他化学氧化剂)接触, 则离子间便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使水质发生变化,易污染卫生洁具和洗涤的纺织品,另外地热水中含有的H2S等对设备

和管道都有腐蚀性,因此该地下水需要处理。

本方案采用二级处理的工艺方案。除砂后的地热水首先进入氧化反应器,将低价的Fe离子经空气中氧气氧化为高价的Fe离子,并将HS经过曝气由风机排掉。经过氧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地热水,由提升泵加压进入过滤器过滤掉有害杂质,经过处理后符合洗浴要求的清洁地热水(Fe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0.3mg/L)进入热水箱,供洗浴使用。

5、主要设备选型及功能分区: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住宿区冬季采用地热水换热直接供暖,夏季采用一台LSBLGR —2000M型机组制冷,接待、餐饮、娱乐及贵宾楼采用两台LSBLG R 2000M型机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会议区采用一台LSBLG—1000M型机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

在实用工况下,LSBLG—1000M制热量为991KV,输入功率182KV,制冷量为894KV y 输入功率116KV;LSBLG—2000M制热量为1918KV,输入功率356KV,制冷量为1724K0 输入功率

227KW

LSBLG—1000M LSBLG—2000M机组能够根据室外气候和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增减

机组的开机台数或改变机组变档运行的级数,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机组为全智能化自动控制,采用德国西门子PLC微电脑控制系统,机组可设定温度、时间,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加载或卸载(25% 50% 75% 100%变频运行)。同时,系统故障自动保护,自动报警,自动记录,自动停机,能够很好的保护机组,又方便故障排除。

6、投资分析: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原深圳湾大酒店现已更名为XX大酒店,位于深圳市华侨城深南大道旅游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基地现状为不规则多边形,坐北向南,东西长约460米,南北最深约200米,现状为斜坡场地,酒店总用地面积为62717米2.整个建筑地下二层(半地下层、地下一层)塔楼高六层,在首层与二层间设夹一、夹二两个设备转换层,塔楼主体二至六层,主要以客房为主,包括标准客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常住客房等;裙房(含夹一、夹二层)主要为酒店公共设施,设有餐饮、宴会、酒吧、会议、健身、婚礼中心等功能房间;利用地势高差设有半地下室停车库、酒店设备用房及部分酒店公共设施;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酒窖.总建筑面积108867 米2,其中客房面积约40451 米2,客房数量约500间,酒店公共空间面积约37549 米2.改建后的酒店定位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已于2006年底部分投入使用. 图1 酒店总平面图 XX大酒店设计之初,其管理公司——XX酒店管理公司已经介入,对本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如酒店室内设计参数、新风量要求、空调主机品牌,空调冷、热水管管制、房间换气次数、室内噪声要求等等 主要设计参数 深圳市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0℃,湿球温度27.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0℃,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0%.室内设计参数详见表1. 表1 室内设计参数表

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冷源系统 本工程集中空调面积62279米2,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11403KW,设计选型时考虑酒店的运行规律,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配置制冷主机,设计选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总装机容量9142KW,其中单台制冷量为2637KW的机组三台,单台制冷量为1231KW的机组一台,机组冷水进、出水温度为12℃~7℃,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媒为R134a.大、小主机的冷量调节范围均为30%~100%无级调节,当冷量需求低于单台大主机冷量的50%时,由小主机接力,总装机容量下的大小主机搭配可实现5%~100%的调节能力. 热源系统 本工程所有客人活动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都将供热.空调供热面积56732米2,计算供热负荷2524KW.酒店洗衣房有蒸汽使用要求,本工程选用高效蒸汽锅炉,能有效满足洗衣房、厨房、生活热水、空调采暖的要求. 热回收系统 由于锅炉房、洗衣房、配电室等房间夏季散热量大,冷却通风所需风量大,且无法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因此在施工配合过程中,为这些房间增设了带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热泵机组进、出风温度为30℃/20~24 ℃,进、出水温度为20℃~55℃,制热效率可达4.0.经热回收后的冷风可作为房间冷却通风,产生的热水供应员工更衣室、员工厨房及洗衣房生活热水需求.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四管制系统,根据使用功能及平面位置划分为四大主支路(图2),从分、集水缸接管分别为左翼裙房、左翼客房、主楼及右翼裙房、主楼及右翼客房服务,各主支路回水管均设有静态平衡阀.因左翼客房支路水管距主机房较近,其冷、热水管采用同程布置,增加同程管路以增加其阻力损失,与右翼平衡;其余主、支管路均为异程布置;客房管井立管底部设置压差平衡阀;平衡阀通过控制各支路之间地水力压差来平衡因主干管阻力引起地支路之间水力不平衡.本工程选用地平衡阀在全开地状态下其阻力只有0.3Kpa,从而起到比设置同程管还节能地效果.

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施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工期 工期目标: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工期为40天。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期为30天。 3.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将严格按有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和工程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合格率达到时100%,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优良。 4.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消防布线的总体要求: 根据消防弱电施工的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消防电气的施工布置如下: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J116-88)的要求。管线包括各层公共部分及其它层平面报警回路线、工作电源线、控制线等线管的穿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当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选用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电压等级

不应低于500V。穿线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工艺标准及要点进行。 (2)接线箱安装: 穿线完毕后,要对每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满足不了产品或规GB50166--92要求的(20MΩ),应仔细检查并替换。 要求:平稳,底部距地1.5M。安装前应在距盒底100MM处开一个口,并且开口处无倒刺,然后牢固固定在墙上。 (3)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A.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宽度小于3m的风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B.探测器底座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向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量,入端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结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原深圳湾大酒店现已更名为XX大酒店,位于深圳市华侨城深南大道旅游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基地现状为不规则多边形,坐北向南,东西长约460m,南北最深约200m,现状为斜坡场地,酒店总用地面积为62717m2。整个建筑地下二层(半地下层、地下一层)塔楼高六层,在首层与二层间设夹一、夹二两个设备转换层,塔楼主体二至六层,主要以客房为主,包括标准客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常住客房等;裙房(含夹一、夹二层)主要为酒店公共设施,设有餐饮、宴会、酒吧、会议、健身、婚礼中心等功能房间;利用地势高差设有半地下室停车库、酒店设备用房及部分酒店公共设施;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酒窖。总建筑面积108867 m2,其中客房面积约40451 m2,客房数量约500间,酒店公共空间面积约37549 m2。改建后的酒店定位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已于2006年底部分投入使用。 图1 酒店总平面图 XX大酒店设计之初,其管理公司——XX酒店管理公司已经介入,对本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如酒店室内设计参数、新风量要求、空调主机品牌,空调冷、热水管管制、房间换气次数、室内噪声要求等等 主要设计参数 深圳市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0℃,湿球温度27.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0℃,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0%。室内设计参数详见表1。 表1 室内设计参数表

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冷源系统 本工程集中空调面积62279m2,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11403KW,设计选型时考虑酒店的运行规律,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配置制冷主机,设计选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总装机容量9142KW,其中单台制冷量为2637KW的机组三台,单台制冷量为1231KW的机组一台,机组冷水进、出水温度为12℃~7℃,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媒为R134a。大、小主机的冷量调节范围均为30%~100%无级调节,当冷量需求低于单台大主机冷量的50%时,由小主机接力,总装机容量下的大小主机搭配可实现5%~100%的调节能力。 热源系统 本工程所有客人活动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都将供热。空调供热面积56732m2,计算供热负荷2524KW。酒店洗衣房有蒸汽使用要求,本工程选用高效蒸汽锅炉,能有效满足洗衣房、厨房、生活热水、空调采暖的要求。 热回收系统 由于锅炉房、洗衣房、配电室等房间夏季散热量大,冷却通风所需风量大,且无法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因此在施工配合过程中,为这些房间增设了带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热泵机组进、出风温度为30℃/20~24 ℃,进、出水温度为20℃~55℃,制热效率可达4.0。经热回收后的冷风可作为房间冷却通风,产生的热水供应员工更衣室、员工厨房及洗衣房生活热水需求。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四管制系统,根据使用功能及平面位置划分为四大主支路(图2),从分、集水缸接管分别为左翼裙房、左翼客房、主楼及右翼裙房、主楼及右翼客房服务,各主支路回水管均设有静态平衡阀。因左翼客房支路水管距主机房较近,其冷、热水管采用同程布置,增加同程管路以增加其阻力损失,与右翼平衡;其余主、支管路均为异程布置;客房管井立管底部设置压差平衡阀;平衡阀通过控制各支路之间地水力压差来平衡因主干管阻力引起地支路之间水力不平衡。本工程选用地平衡阀在全开地状态下其阻力只有0.3Kpa,从而起到比设置同程管还节能地效果。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水系统设计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系统只有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的可靠运行,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物理环境。如供电、配电、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这样就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房系统满足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或称灾备恢复中心,BRC,business recovery center )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其重大作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中,温度要求恒定,常年需要使用制冷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和冷却塔设计有一定特点。 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项目制冷特点及节能需求 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发热及制冷特点。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的发热主要来源于机房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IT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以及变电所、配电室、UPS 电池室等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散发的 热量。这些设备发热的特点是设备集中,发热量大,连续运行,并且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要保持机房内和电气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大量的冷风将热量带走。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机房专用空调,这是考虑到IT 设备的特点,在相同制冷量的基础上,风量远大于舒适性空调,能够迅速、有效地带走IT 设备散发的热量。由于IT 设备和电气设备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使得数据中心项目对制冷量的需求一年四季也基本保持恒定,制冷系统需要常年稳定运行。 1.2 机房冷通道、热通道的设置与节能。 由于整个制冷系统需要常年运行,如何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工艺设备布置上,当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 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机柜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配合合理布置送回风口取得合理气流组织,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效率,能够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冷通道内温度可以设置为18?27 C,相应热通道温度可以设置为29?38 C,此运行工 况完全能够保证机柜正常运行,且提高了回风温度后,可以提高末端空调水-空气侧换热效率。冷、热通道的分隔,使得制冷系统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供冷,这样便提高冷冻机效率,整个制冷系统实现节能运行。中温冷冻水常采用供水温度12 C ~13 C,回 水温度17 C ~18 C,根据具体项目不同技术参数要求。合理选择中温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与冷冻机相匹配,可以节能。一般是采用温差为6C的大温差供回水,这样可以 减小循环水量,缩小管道直径。 2. 冷却水系统设计 2.1 冷却塔自由冷却的使用与节能由于数据中心项目的机房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这就使得利用冷却塔冬季自由冷却以及过渡季节部分自由冷却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及方便性。当采用闭式冷却塔时,冬季

《消防设计方案》

第一章消防设计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1.2系统组成: 本次改造内容为:在保护区内的机房及配电室的工作层及地板下分别设置有分布智能型感烟报警探测器及感温型报警探测器,在保护区门口设有气体紧急启动、停止按钮,保护区门口上方设一只气体释放指示灯,保护区内分别设一只声光报警装置。 机房保护分地板下及工作层,划为一个防火分区进行保护 1.3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将消防报警主机设在机房外侧的监控室内,采用利达公司的报警控制器(二回路气体灭火控制器); 2. FM200气体灭火系统 2.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2.2防护区的概况 依据设计规范及用户要求并结合防护区的建筑特点,将该防护区设计为七氟丙烷全淹没灭火系统,系统方式为单元独立系统。

2.3对防护区的设计要求: 1)防护区内环境温度为-200C—500C; 2)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药剂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应封闭良好; 4)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 h,防护区的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 5)防护区的门窗及围护构件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6)防护区内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的通道和出口,并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 标志; 7)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配置空气呼吸器。 2.4灭火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1)机房的设计浓度:7.5%-8.6% ; 2)喷射时间:不大于7s 3)计计算环境温度:200C 3.设计方案 根据防护区的具体情况,灭火系统采用单元独立系统,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其所需的药剂量及分布方式如下表: 4.系统操作及控制方式: 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第十二章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 12.1 概述 浙江XXXX大酒店弱电机房共有2个,一层西侧为监控和消防机房,主要布置安保监控、背景音乐等系统,机房面积约为80平方;五层为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机房,它也是我们所设计的重点,机房内布置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线架机柜、程控交换、话务管理、卫星机房、UPS机房以及智能化服务中心等。根据国家对弱电机房的要求,浙江XXXX大酒店的机房按照C类机房进行设计。其中重点考虑五层的计算机网络机房,一层的机房主要考虑静电地板、应急照明、双电源以及UPS系统的设置,其中UPS系统是从五层UPS机房引出5KW作为其后备电源。五层网络机房除上述功能外,还要求考虑机房的供电、接地、消防、装修、静电处理等要求,装修可由专业公司统一装修。 中心机房位于一层的通信机房,面积为80平方,根据功能区分可以分为网络中心、通信中心、UPS间、监控中心、数字电视机房、配线区及管理值班间。其中UPS 间、网络中心二者之间应有分割,便于管理与操作。房间的分割也应根据功能区进行划分。UPS间采用隔音轻钢龙骨石膏板(中间采用石膏棉)隔离,并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网络中心内的隔断采用透明玻璃隔断完成(玻璃隔断下方1.2M为轻钢龙骨石膏板)。 12.2 设计原则 参照国家机房设计标准C级标准设计。 12.3 设计依据 在计算机机房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执行。 《电子计算机机房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550-86

《浙江59号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减灾的通知》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GBJ 116-8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6193 12.4 方案设计 机房建设是整个弱电系统最后的集中场所,它应该体现科学、有序、合理、方便的总体布局。同时机房建设中是强弱电并存的汇集地更应该强调它的安全和可靠。如计算机主机室主机服务器承担所有图文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存储是机房系统地核心设备。它的排放位置与它的技术要求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一般状态下,主机服务器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而且通常是无人值守。如何使主机系统工作正常,稳定可靠,除了选择主机设备是关键外,对主机系统的运行环境也有明确的要求。如环境温度一般在24±2度。湿度45%。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容易使器件暴烈,太湿容易使IC器件表面跳火容易损坏。主机一般存储有大量运行管理的信息。一旦发生火警决不能使用液体灭火。必须采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在消防启动后必须自动关断排风机以及相应空调及动力供电的电源开关系统。同时必须将机房火警的信息自动告诉机房值班室主管人员以及维护人员。实现远程报警功能。机房在动力供电一般应该考虑双路供电方式加不停电电源的供电,或者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在机房供电系统中均必须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机房平面工作室的划分除了主机房以外,还应该设有网络配线间,通信路由交换间,网络管理工作室,以确保机房工作流程的需要。 为了考虑机房主机系统工作安全必须设计二级防雷系统,高低压配电立柜中设一级防雷而在主机房配电立柜中必须设二级防雷保护器并保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系统,一般要求防雷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由于机房主机工作室内均有直流高压的存在容易产生静电场,同时许多装饰材料也容易吸敷正电荷而形成静电场。由于静电场的存在容易产生瞬间跳火击穿器件,所

公共新风系统方案

公共新风监控系统方案北京长英新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新风系统是一种能够全天24小时持续不断地将室内污浊空气及时排出,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有效控制风量大小、增加能量回收。营造健康良好的室内高品质生活环境,为居民打造健康、节能住宅的环保系统。 利用以太网/ITU/1-Wire总线技术实现城市空调系统全数字化温湿度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和控制。介绍了行业现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各部件说明、系统结构,最后附软件部分。 关键词: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新风;室内环境; 前言 长英科技公共场所新风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环境监测方案,数字化及网 等环境参量进行精确监测,为公共络技术,对公共场所环境,包括温湿度、CO 2 场所的空调新风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营造健康良好的室内高品质生活环境,为居民打造健康、节能的室内环境。 长英科技公共场所新风监控系统旨在降低空调新风系统的能源浪费,提高公共场所环境质量,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

一、背景 1、随着城市建筑的大型化,空调系统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空调场合人员密集,空调系统成为各种传染病疫情传染源的重要渠道;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调系统将投入运行,空调在调节室内温湿度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建筑的舒适程度方面发挥的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加大,空调大量使用,成为各种传染病疫情的传播一条渠道。我国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的时间将近22个小时,而目前我国公共场所中室内空气质量却不容乐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甚至相当于室外大气污染的4-5倍,高的竟然达到了10倍以上,这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非典”、“甲型HINI流感”的相继流行,特别是香港住宅小区淘大花园集体感染“SARS”的事件,使居住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如何在住宅的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中,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上,提高住宅的卫生防疫性能,增强其对疾病的“免疫力”,已经成为物业运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过大量的调查,有关部门发现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污染问题,记者调查的近20处公共场所中,超过40%的存在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室内空气质量不容乐观。而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形式的室内空气污染则更为严重。空气中隐患重重的病菌污染更是十分惊人。卫生部最近一次对全国近千家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的集中空调卫生状况抽检显示,高达47%的集中空调系统属于严重污染,中度污染的也达到了46%,合格的仅有6%,而对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显示,每克灰尘细菌总数达10万个以上的达到了80%,由此带来的室内空气质量隐患令人堪忧。 虽然我国已经制订并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制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监控手段,并不能很好地保证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 2、目前的新风方式规定为定时通风,不能完全保证环境质量,而且增加了空调能耗。

酒店智能系统方案设计

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 、酒店智能化系统需求分析 酒店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必须紧密围绕酒店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和程序来进行,决不是 生搬硬套的系统堆砌。因此,系统的设计必须围绕以客人的住店感受和酒店管理的高效有序 这两个中心出发来综合考虑和配置。 二、系统设置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3》规范要求,酒店项目智能化系统主要包含 以下几个系统: 1、信息设施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 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 会议系统 (8)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综合管路系统 2、信息化应用系统 (1)酒丿占管理系统 (2)客房控制管理系统 (3)酒店客房门锁系统 3、楼宇自动化控制及能耗管理系统 (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智能照明系统 4、公共安全系统 (1)入侵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5、机房工程

、各系统简单介绍 **信息设施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能完整地把传统的语音通信、语音信箱、多方电话会议、IP技术、宾馆酒店服务软件、酒店资产管理系统接口、ISDN应用等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集成一起。提供了众多的系统功能和全套的宾馆服务业务,女山语音提示、音乐保持、按姓名拨号、多方电话会议、客人的入住登记和退房、叫醒服务、免打扰、房态管理等功能。 系统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由多少个话务台具体由酒店管理公司确定。 **信息网络系统 酒店信息网路建设一般以固定以太网为主、无线以太网为辅的酒店计算机网络结构。 (1)有线网络 酒店有线网络分为管理网和客房网,前者主要为酒店运营及酒店管理服务,后者主要为客人服务。为保证办公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两套计算机网络系统做物理隔离,即为两套计算机网络系统分别配置核心交换机、楼层接入交换机等。办公计算机网络独立成系统,通过 PMS 接口与Internet 连接。 (2)无线局域网 酒店的所有区域都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上网,要求支持无线局域网协议802. 11/b/go 无线局域网的使用: 客人:首先,必须满足客人使用需求“零设置”,即客人无线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无需做任何设置,通过酒店代理服务器(酒店界而)直接指向INTERNET。在酒店入住的客人可以利用配有无线终端产品的笔记本电脑自由地接入互联网,提高其办公效率。同时,酒店还

船舶冷却水系统设计指导

编制大纲: 需要补充的内容:1,水泵(定速离心泵,变频泵);2,温控阀;3,节流孔板;4,热平衡计算的理论公式,温升热量水量公式;5,特殊案例的区分(温控阀,板冷,变频泵对整个冷却系统形式选定的影响;分离封闭式,高低温混流式,配置变频海水泵没有温控阀的中央式。)6,利用目前的实船进行计算公式的验证,还有一些经验系数的反推导(特别是一些厂家自己的经验系数)7,膨胀水箱;8,补充开发设计需要的部分,参考《船舶管舾装设计工艺实用手册》 前言(目的) 以《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国防工业出版社为蓝本,将其中的冷却水系统做了进一步内容扩展和深化描述,提供给详细设计人员参考。 参考《船舶管舾装设计工艺实用手册》,补充一部分工程计算公式; 系统发展核心: 1,稳定调节; 2,节省能源,余热循环利用; 3,节省成本,替代方案的方式; 关键词: 将冷却水稳定可靠的输送到需要冷却的设备中:这个可靠和稳定来源于几个参数:稳定的压力,稳定的流量,稳定的温度,稳定的水质(这个水质包含化学成分稳定不结垢,物理成分稳定,极少气泡,气泡会影响热交换器的效率)

冷却水系统 目录 1,范围 2,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3,系统形式的选择 4,冷却水系统实例 5,中央冷却系统热平衡计算 6,冷却水系统的主要设备配置要点 7,制淡装置(造水机) 8,具有冰区航行船级符号船舶的冷却水系统特殊要求9,海水进水阀操纵位置的要求 10,冷却水系统的温控阀 11,冷却水系统的节流孔板 12,冷却水系统的泵 13,冷却水系统的膨胀水箱

冷却水系统 1,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见表1, 注解: (1),所谓开式和闭式冷却水系统是指柴油机本身冷却水系统而言。开式系统是指柴油机本身直接用舷外海水或者江水冷却。如今除江河小船之外,基本不采用开式系统。海拖(海洋港口拖轮)还在使用海水直接冷却柴油机。(潜在问题:船内海水泄露,在与柴油机连接的弹性管配置不正确时容易出现,已有其他公司的海拖因为这个弹性管破裂造成沉船)

民宿酒店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一、项目概述 (3) 二、需求分析 (3) 三、设计原则与依据 (4) 四、系统设计 (8) 五、系统设计思想 (8) 第二章.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9) 一、室外管网及光纤网络的覆盖系统 (9) 1.1.系统概述 (9) 二、综合布线系统 (11) 2.1.总体设计 (12) 2.2.产品简介 (13) 三、无线网络覆盖 (16) 3.1.系统概述 (16) 3.2. 无线网络方案 (18) 3.3. 主要设备简介 (19) 四、中心机房及指挥中心建设系统系统 (43) 4.1.系统概述 (43) 4.2.设计思想 (44) 4.3.设计目标 (44) 4.4.机房建设内容 (44) 4.5.机房装修系统 (45) 4.6.机房供配电系统 (49) 4.7.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52) 4.8.防静电、防雷与接地要求 (55) 五、程控电话系统 (61) 5.1.系统概述 (61) 5.2 .程控电话方案 (61) 5.3 .程控电话主要功能 (62) 5.4 .设备简介 (63) 六、安全防范系统 (69) 6.1.系统概述 (69) 6.2.系统方案 (70) 6.3.系统功能 (71) 6.4.设备简介 (73) 七、公共广播系统 (89) 7.1.系统概述 (89) 7.2.方案实施及描述 (90) 7.3.设备简介 (91) 八、IPTV互动电视系统 (99) 8.1系统概述 (99)

8.2建设方案 (100) 8.3实现功能 (100) 九、酒店智能门锁系统 (105) 9.1.系统概述 (105) 9.2.工作原理 (106) 9.3.系统功能特性 (106) 十、酒店客房控制系统 (107) 10.1.系统概述 (107) 10.2.系统说明 (107) 10.3系统功能表 (113) 10.4.网络程序控制部分 (119) 10.5.智能客房管理软件 (120) 十一、信息发布系统 (120) 11.1.系统概述 (120) 11.2.需求分析 (121) 11.3.方案设计 (122) 11.4.设备简介 (124)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循环冷却水旁滤和加药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前言 (1) 第二部分设计水质水量及设计原则 (2) 2.1、设计水质水量 (2) 2.1.1、原水水质水量 (2) 2.1.2、供水的水质水量 (2) 2.1.3、补水的水质(采用自来水,供参考) (3) 2.2、标准与规范 (3) 2.3、设计原则 (3) 2.4、设计范围 (4) 第三部分工艺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4) 3.1、工艺的确定 (4) 3.2、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5) 3.2.1、工艺流程方框图 (5) 3.3、循环冷却水水量计算平衡表 (6) 3.4、系统工艺流程说明 (7) 第四部分主要设备介绍 (9) 4.1、在线磷酸盐分析仪(阻垢剂) (9) 4.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 (10) 4.3、硫酸投加装置 (10) 4.4、管道混合器 (10) 4.5、絮凝剂加药装置 (10) 4.6、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11) 第五部分电气系统控制简要说明 (12) 第六部分主要设备仪表参数 (14) 一、主要设备参数 (14)

二、电气系统及检测仪表参数 (17) (电配箱内配套电器) (19)

第七部分设备材料清单 (20) 第八部分安装接口事项及文件交付 (21) 8.1、安装接口事项 (21) 8.2、文件交付 (21) 8.3、文件的单位及语言 (21) 第九部分质量保证和技术服务 (23) 9.1、质量保证 (23) 9.2、工程技术服务 (23)

3000t/h循环冷却水旁滤系统 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设计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水的用量急剧增加。因此,节约水资源如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一样,成了当务之急。节约用水最大的潜力是节约工业冷却水,采用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循环冷却水结垢、腐蚀比较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致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威胁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方案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控制,在达到要求的浓缩倍数(K=4.0)的情况下,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过程要求。其循环冷却水工程主要有以下过程控制: 1、投加一定量的阻垢剂,减少循环冷却水对冷介质的热交换器的腐蚀,并控制其腐蚀速率达到国家标准; 2、通过对系统自动补充洁净的水源以平衡由于:蒸发、风吹、排污等水量的损失,以维持循环冷却水的水量平衡,进而维持循环水的电导率等相对恒定; 3、通过在线控制,自动投加一定量的杀菌剂,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减少生物污泥量和减少对系统管路、换热器等的腐蚀; 4、通过旁路净化系统,使循环冷水的悬浮物(SS)浓度处于相对低值,以减少系统的结垢趋势; 通过上述过程的控制,可实现以下目的: 1、达到循环冷却水要求的浓缩倍数,从而节约大量的水源,并且可降低生产成

消防系统设计方案

消防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一、设计范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说明 1、本次设计为改造项目,原则不改变原有报警系统回路以及系统设置,根据装修格局的变动对现有报警设备进行调整。如涉及增加房间应根据现有布局增设相应报警设备。所有报警系统线路均引自原消防控制室,根据现有设备点位调整,如原报警主机容量不足时应增设主机或回路。 2、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感烟探测器。 3、在走道、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不能大于25米。 4、在实验室设置气体灭火专用烟感、温感、气体启停按钮、气体释放灯等设备,在实验室外区域设置气体报警主机,并应与消防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联网。 5、所有报警线路均应穿金属管敷设。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根据装修布局调整喷淋头及管道位置。 四、防排烟系统

1、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增设机械排烟系统。 五、气体灭火系统 1、本次设计根据现场情况将采用无管网式全淹没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保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其区域里的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三种控制方式: 自动方式为: 防护区内的烟感、温感同时报警,经消防控制报警主机确认火情后,声光报警和延时,控制系统发出启动电信号,送给对应的无管网装置,喷洒七氟丙烷气体灭火。 手动方式为: 在防护区外设有紧急启停按钮供紧急时使用。 机械启动为: 当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均失效时,可打开柜门实施机械应急操作启动灭火系统。 六、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原有消防图纸、最终版改造平面图。 2、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主要规范及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版)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酒店安装新风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空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人们更加的关注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我们生活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进行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目前来说,要改善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在加快室内污染空气排出的同时,加速室外新鲜空气的注入。时下,最受欢迎的就是欧弗瑞家用新风系统。 现代城市酒店(宾馆)其设施越来越高档,建设中使用的基本都是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房间的密封程度很高,室内的温度和通风基本都是靠中央空调(带有新风机组的)来调节,目的是给客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但即便是这样也存在着客观问题, 即室内的空气质量达不到人的要求,房间内人体所散发的气味难以有效排除,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也有害,以至于入住的客人不得不开窗换气,解决室内的新鲜空气问题。 客房内的设施和空气质量是客人的第一关注事项,也是影响客房入住率的因素,关系到酒店的切身利益。每一个客人都不喜欢房间内有难闻的气味,这气味是靠喷洒空气清新剂或香水等掩盖不了的,必须要靠自然通风才能解决。打开窗户是我们常用方式,但这又有不安全的因素,且有的建筑采用的是固定窗无法打开。带有新风机组的中央空调最高也只能解决30%的新鲜空气,使用时有噪音的侵扰,晚间睡眠时只能关闭,开启时又耗费电力和有机组的损耗,初装新风机组时的

造价及今后的维修费用也是很大一笔资金,增加了酒店业主的管理成本,对环保节能也不利。 家用新风系统的安装不仅能在不开窗的情况下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性,并且能科学定义和组织室内空气流动路径,使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滤后源源不断送入室内,污浊的空气有组织的及地排到室外。它的安装,既有效解决了室内的空气持续流通,排除室内的异味和有害气体及病毒菌,又保障了家居和人的安全、健康。 酒店属于公共区域,洁净健康的入住环境是顾客选择的标准,尤其是现代酒店的建筑设计有很密闭,影响呼吸通畅。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要点

2000m3/h,2×1500m3/h 循环水系统投药系统 设 计 方 案 苏州得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 三、工艺流程的确定 (3) 四、循环水系统设计参数 (4) 五、设计规范标准 (6) 六、药剂选用原则 (7) 七、补充水及旁滤处理 (7) 八、循环水处理 (7) 九、清洗与预膜处理 (10) 十、药剂的选用及投药量 (13) 十一、投药设备的选型 (14) 十二、供货清单 (16) 十三、设备的投资概算 (16)

一、概述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CL-、 2 SO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 4 尘土、杂物、可溶性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过水断面减少,通水能力降低,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酿成事故。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或减少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等危害,使系统可靠地运行。 循环水中能产生的盐垢有许多种,如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锰、硅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垢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中需要贯彻的国家技术方针政策的几个重要方面。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方面:循环冷却水处理不当,首先会使用权冷却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结垢和腐蚀,导致能耗增加,严重时不仅会损坏设备,而且会引起工厂停车、停产和减产的生产事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安全生产首先应保证循环冷却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地运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其次,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如循环水处理、旁流水处理、补充水处理及辅助生产设施如仓库、加药间等,设计中都应考虑生产上安全操作的要求。特别是使用的各种药剂如酸、碱、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等,常常是有腐蚀性、有素,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对各种药剂的贮存、运输、配制和使用,设计上都必须有保证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设施。并按使用药剂的特性,具体考虑其防火、防腐、防素、防尘等安全生产要求。 2、循环冷却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四个方面。 3、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吸收热量后,以冷却塔与大气直接接触,二氧化碳逸散,溶解氧和浊度增加,水中溶解盐类浓度增加以及工艺介质泄漏等,使循环水水质恶化,给系统带来结垢、腐蚀、污泥和菌藻问题。

消防设计方案

消防设计方案 一、高层民用建筑物消防分类:(2类) 1、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和高级住宅为一类; 2、10至18层的普通住宅为二类; 3、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200m2的商住楼为一类。 二、一般消防规定: 1、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供水; 3、室内消防系统,可采用二次加压给水系统供水; 4、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可采用市政一次网给水系统供水(压力在: 0.4mpa以上) 三、室外消防管道的设置: 1、室外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并宜从 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只有一条进水管 时,应设消防水池。 3、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 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高层建筑可按

2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1小时计算。 4、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立方米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 用的消防水池。 5、园区应设消防车的取水口或取水井,其水深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 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米,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100米。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6、高层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消 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层建筑计算。 7、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 8、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不宜大于40米;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米。 9、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应按(高层住宅)半径150m为一处供水点,普通(多层住宅)半径200m为一处供水点。 10、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 四、室内消防给水管道: 1、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室内消防给水环状管网的进水管和区域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不应少于两根,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或引入管应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2、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

大酒店通风系统消声降噪方案

大酒店通风系统消声降噪方案 ****** 大酒店通风系统消 方 案 ******* 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 年5 月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2、设计及选型依据3 、系统基本状况 4、各区域噪声标准5 、设备参数 6、噪声源综合分析7 、噪声的危害 8、系统自然衰减量9 、具体设计方案 10、消声、隔振计算书11 、说明及建议 12、各专业应注意的问题 ** 五星级酒店通风系统 消声降噪方案 一、工程概述: 72516 本工程为超高层五星级酒店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三十四层,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筑高度151.8 米。其中地下二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酒店后勤用房及锅炉房。地上一至六层为裙房部分,内设有大堂、各式餐厅、宴会厅、会 议、游泳池等功能区域; 八至三十四层为客房区域,其中七层及二十三层为避难层和设备

转换层。 宾馆公共区域与客房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通风及防排烟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走廊、中庭及需要排烟房间的全面防排烟设计,避难层防烟设计。洗衣房局部排风系统由洗衣机房专业设备公司二次设计,厨房排油烟及油烟净化系统由专业厨房设备公司二次设计。 本公司有幸对大楼内的送、排风系统、热回收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热回收新风机组、水泵、冷水机组等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区域做消声降噪的二次设计以及消声设备的选型。 二、设计及选型依据: 1、甲方提供的通风系统图。 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4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5 、《风机用消声器技术条件》(JB/T6891-2004) 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7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原设计的风机、机组参数均已确定,送、排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管路和消声设备已设计,本方案尽可能在不改动原设计但又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消声降噪的二次设计。 三、系统基本状况: 1、大空间公共区域设计单风管定风量一次回风式全空气低速空调系统,采用热回收式空气处理机组,设有初、中效过滤,气流组织为上送下回或上送上回,空气处理机组设置在各楼层机房内。2 、餐饮包房、小办公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室温独立控制,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 3、酒店客房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室温独立控制,气流组织采用侧送顶回。新排风系统采用垂直系统,新风由避难层机房热回收式新风机组处理后送至各客房的新风竖井,再送入房间内; 排风也是通过房间竖井并由热回收式新风机组内的排风机排出室外。4 、厨房设计直流式全空气空调系统。送风采用新风机组,并设初、中效过滤器。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