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麦肯锡咨询:值得关注的八种商业技术趋势

麦肯锡咨询:值得关注的八种商业技术趋势

麦肯锡咨询:值得关注的八种商业技术趋势
麦肯锡咨询:值得关注的八种商业技术趋势

值得关注的八种商业技术趋势

目前出现的八种趋势正在改变着很多市场和企业。企业高管们应该学会影响结果,而不只是被动地对其作出反应。

光是技术本身很少能成为打开经济价值宝库的钥匙,只有当企业将技术

与新的经营方式相结合时,它们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

究,我们发现,有八种由技术支持的趋势在未来数年将帮助塑造企业和经济。

这些趋势分属三个广泛的商业活动领域:管理关系、管理资本和资产,以及

以新的方式发挥信息的杠杆作用。

管理关系

1. 分散式共同创造

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给予企业全新的方式,去获取工作于企业外部的创

新者的才能。如今,在高科技行业、消费品行业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企业请

客户、供应商、小型专家企业和独立承包商参与新产品创新已成为日常性工

作。企业外部人员提供有助于影响产品开发的洞见,而企业通常控制创新流

程。现在,技术使企业能够将创新工作外包给在网络中合作的商业伙伴,从

而赋予外部企业实质性的控制权——实现本质上的共同创造。通过价值链的

分散式创新,企业可以削减成本,并通过消除全面控制所造成的瓶颈,引导

产品更快地上市。

信息商品(如软件和编辑内容)早已成熟地应用了这种分散创新方式。

例如,Linux操作系统就是由一个专家网络在互联网上开发的。然而,企业

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创造实物商品。隆鑫(Loncin)是一家领先的中国摩托车

制造商,它为产品制定广泛的技术规范,然后让它的供应商们相互合作来设计零部件,确保所有的零部件都相互匹配,从而削减成本。而在过去,隆鑫并未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供应商团体,这种管理方法反映了在中国以及在这一特定行业市场的商业现实。但是,最近在基于开放标准的计算技术(例如,可与其它种类的软件良好兼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上的进步,正在使为竞争市场中更复杂的价值链共同创造实物商品变得更为容易。

如果这种创新方法被广泛接受,它可能会对各个企业和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我们估计,仅在美国经济中,大约有12%的劳动活动可被更具分散性和网络化的创新形式所改变——从减少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和管理

活动到重组或取消一些传统的研发工作。

然而,追随这种趋势的企业将减少对创新和与之相伴的知识产权的控制。它们还必须为赢得最优秀和最有能力的贡献者的注意力和时间而展开竞争。

2. 利用消费者作为创新者

消费者也可以与企业一起共同创造。例如,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就可被视为一种由其分散的消费者创造的服务或产品。但是,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创造方式与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创造方式之间的差

别是如此显着,以至于消费者一方真正代表了一种不同的趋势。这些差别包括互动的性质和范围、使它们有效运行的经济效益和与之相关的管理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部分地促成了这种发展),它已成为互动、沟通和发挥能动性的一个更加普及的平台。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在线相互交

流,并与各种类型的组织交流。企业为了它们的经济效益,可以利用消费者这种渴望参与的新的情绪。

例如,OhmyNews是一份广受欢迎的韩国在线报纸,由多达60,000名踊跃投稿的“市民记者”撰稿。它很快成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网站每天的点击访问量约在70万次左右。Threadless在线服装店是另一家跳出传统方式让消费者积极参与的企业,它请人们为T恤衫提交新的设计图案。每个星期都有数百名参与者提出创意,然后由整个社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设计图案。得票最多的四到六个设计图案被印在T恤衫上并在店内销售;获胜者可以得到现金奖励和商店信用卡。2007年9月,Threadless在芝加哥开办了它的第一家实体零售店。

让消费者参与设计、测试、营销(如病毒式营销)和售后流程的企业,可以获得对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更好洞见,或许还能削减获得客户的成本、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以及加速开发周期。但是,对允许消费者帮助创新持开放态度的企业,必须确保其不会受到从爱发表意见的少数人那里收集的信息的过度影响;还必须谨防将重点放在消费者的即时需求而不是长期需求上,并要小心避免提高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而又无法予以满足。

3. 开发人才世界

随着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以互动的形式在线进行以及新的协作和沟通工具的出现,企业可以把它们工作中越来越专业化的部分外包出去,并且仍然保持组织的一致性。正如技术能够使企业通过网络与消费者进行分散创新一样,技术也能使企业将更多的工作分配给专家、自由职业者以及人才网络。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一系列工作(从财务到市场营销,从IT到运营)的一流人才。一项工作的最佳人选可能是印度的一名自由职业者或意大利一个小公司的职员,而不是为一家全球商业服务提供商工作的某个人。软件和互联网技术正在使企业整合和管理数量不断增加的外部合作者的工作变得

既简单又省钱,这种发展为企业职能部门的经理们展示了很多签约选择机会。

将更多的工作转包给自由职业者,其影响是值得玩味的。首先,可能会出现新的人才配置模式。TopCoder可能就代表了这样一种模式,这家企业已经创建了一个软件开发人员网络,它为那些希望别人为它们开发软件的组织提供了进入其人才库的机会。客户说明他们想要的软件类型,并为那些最擅长开发该类软件的开发人员开出价格,这是一种比雇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更节省成本的方法。此外,劳动关系性质的变化可以导致新的定价模式,即从根据时间和材料计酬的方式转变为根据结果计酬。

这种趋势在诸如软件、医疗卫生服务、专业服务和房地产等部门蓄势待发,这些部门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将工作分割为离散的任务,分包给独立承包商,然后再将其重新聚合到一起。当企业沿着这一方向发展时,它们将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它们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并据此对不同类型的贡献者进行管理。它们还必须建立利用全球人才的能力,或者与专门提供此类服务的人才聚合商签约。竞争优势将转向那些掌握了将任务分解后再重新组合的艺术的企业。

4. 从互动中汲取更多价值

企业一直在将它们的生产和制造(转换型)活动以及它们的事务性或基于简单规则的(交易型)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部分自动化或离岸运营。其结果是,在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中,越来越大的部分主要从事涉及谈判和对话、知识、判断和临时协作的工作(我们称其为隐含互动型)。我们预计,到2015年,主要涉及此类互动工作的就业量将占到美国总就业量的44%左右(目前这一比例为40%)。欧洲和日本在它们的劳动力构成上也将经历相似的变革。

技术的应用已经缩小了转换型员工与交易型员工在生产率上的差异,但是,高价值的隐含互动型员工的生产率仍然保持着巨大的不一致性。要对其进行改进,更多地是要提高他们的有效性而非效率,例如,让他们关注创造价值的互动并确保他们获得正确的信息和背景。促进隐含互动的技术工具(如维客、虚拟团队环境和视频会议系统)可能会变得和如今的计算机一样无处不在。随着企业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它们将会发展管理创新——个人和团队通过互动而创造价值的更明智、更快捷的方式——那将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诸如医疗卫生和银行等部门的企业已经在开始沿着这条路线发展。

随着企业提高这些员工的生产率,将很有必要把技术上的投入与激励和组织价值的正确组合结合起来,以推动员工采纳和使用这些技术。将交易型活动自动化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与为使隐含型工作更为有效而进行投入的回报相比,交易型工作的回报通常可以更快地实现并能更清楚地进行衡量。对于管理层来说,通过在互动上进行投入而创造商业价值将极具挑战性,但却至关重要。

管理资本和资产

5. 扩展自动化的范围

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已经开发出了能自动完成各种任务和流程的系统:预测和供应链技术;企业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系统;产品和客户数据库;以及互联网站等。现在,这些系统正逐渐通过以数字方式交换数据和表示业务流程的通用标准相互连接。此外,这种信息可以新的方式进行组合,使一系列不断增加且更为广泛的活动(从库存管理到客户服务)实现自动化。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联邦快递(FedEx)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通过它们的内部跟踪系统将数据流连接到互联网上(那时没有琐碎的任务),以便让客户通过其网站查询他们的包裹,而不需要这两家公司的人为介入。通过发挥系统的杠杆效应和将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客户咨询应答流程的自动化,这两家公司大大降低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近,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以及其他大型零售商都采用了(并要求供应商也采用)数字标签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并将它们与其他供应链系统相互整合,以便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尽管迄今为止,这些技术的采用率并不令其倡导者满意,但随着数字标签价格的降低,它们将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分销的成本,并通过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供应来增加收入。

为了使许多尚未利用计算机的重复性工作实现自动化,企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IT发展步伐较缓慢的部门和地区),并且在将“自

动化孤岛”相互连结起来,从而使管理者和客户获得尝试新事物的能力方面也有很大余地。如果自动化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帮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自动化就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当然,如果它给客户带来了不愉快的体验,它也许就不是一个好创意了。这其中的诀窍就是,要在提高利润率与使客户愉快之间达到恰当的平衡。

6. 生产与资产交付分离

技术帮助企业将完整的系统分解为可以不断重新使用的组件,测量和计量每一组件的使用情况,并以更小的增量有效地对这种使用计费,从而更经济而有效地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和通讯技术可以处理对新模式至关重要的跟踪和计量,并使企业有可能拥有有效的资源分配和产能规划系统。

例如,亚马逊()扩展了其商业模式,让其他零售商使用它的物流和分销服务。它还向独立的软件开发商提供在其IT基础设施上购买处理能力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不必购买自己的IT基础设施。这种趋势的另一个例子是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它们提供无线服务,而无需在网络基础设施上投资。在参与最近一次有关网络趋势调查的企业中,有80%表示,它们正在分离式生产的最基本层面,对网络服务和相关技术进行投资。尽管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但很多企业正在利用这些技术(通过标准协议)向其他企业(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供使用它们的部分IT基础设施的机会1。

这种分离生产方式在物质世界中也很有效。如今,你可以在一架喷气机上、一辆高档跑车上,甚至为享用名牌设计师设计的手袋,购买一段使用时间。从供应方面看,分离式生产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使资产密集型企业

(工厂、仓库、卡车车队、写字楼、数据中心、网络等)提高了它们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它们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从需求方面看,这种分离方式提供了使用资源和资产的机会,否则,需求方为了使用这些资源和资产,可能需要一大笔固定投资,或为了实现具有竞争力的边际成本而需要达到巨大的规模。对于寻求产能(或可变的额外产能)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分离式生产方法使他们能够迅速获得使用资产的机会,扩大业务规模,但同时还能保持它们资产负债表上的负担不致过重,并且能够采用诱人的消费和承包模式,这些模式对于他们的收益表更为有利。

如果需求超过供给,那些将自己的资产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企业将需要对供需冲突进行管理。当很多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具有以低边际成本使用资源的同等权力时,通过规模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就可能难以继续保持。

以新的方式发挥信息的杠杆作用

7. 向管理注入更多科学

正如互联网和生产率工具扩展了影响范围,并向办公室工作者提供了高效手段一样,技术正在帮助管理者利用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和开发能创造竞争优势和新商业模式的洞见。从“创意集市”(ideagoras)(像eBay那样的创意市场)到预言市场,再到绩效管理方法,无处不在的基于标准的技术提高了我们的聚合与处理能力、并改进了以不断膨胀的丰富数据库为基础的决策。

领先的企业正在采用一系列多样化的管理技术来利用这种信息爆炸。谷歌(Google)通过一个内部市场来培育创新:一些员工提交创意,其他员工则决定一项创意是否值得实施,或他们是否愿意为该创意全时工作。英特尔(Intel)将“预言市场”与定期的短期预测流程整合到一起,以建立更精确、更稳定的需求预测。水泥制造商Cemex通过把复杂的分析方法与用于其卡车队的无线跟踪和通讯网络结合到一起,对运输负荷和路线进行了优化。

信息的数量和管理者使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有了爆炸式增长,这不仅针对内部流程,而且还针对客户参与。企业对客户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创造出他们想要的产品,越能通过利用反馈信息确定目标客户,并越能获取一种产品给予客户的价值。通过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深刻的客户洞见(更细的客户划分、低成本试验以及大规模定制)的“圣杯”将变得越来越易于到手。

在各行各业中正在出现许多成功的例子。亚马逊()处在先进的客户细分技术的最前沿。它的推荐引擎把每一个人客户的购物记录与其他进行过相似购买的客户购买记录联系起来,对他或她可能购买的商品提出建议。尽管对于这些推荐引擎真实价值的最后判断还未见分晓,但这些技术似乎正在产生回报:CleverSet(推荐引擎专业提供商)声称,使用这种推荐引擎的75家在线零售商的每一访客收入平均增长了22%2。同时,收费公路运营商开始对司机群体进行细分,并根据静态条件(如一天中的时间段)和动态条件(交通流量)向他们收取不同的费用。技术还大幅度降低了实验成本,并为那些创造型领导者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通过建立和分析替代方案,像科学

家那样进行思考。金融服务机构Capital One每天要做数百个试验,以确定它应向特定客户类型推出的适当产品组合。与之类似,美国哈拉斯娱乐公司(Harrah’s Casinos)采集客户数据,为促销定位并推动示范性客户服务。

鉴于如今已有大量资源投入信息存储和处理,很难相信,我们还只是处在这种趋势的早期阶段。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可用信息的质量和数量都将随着监测和管理过程的成本下降而继续呈现爆炸式增长。

领导者应该走在这种趋势的前面,以确保信息能提高而不是降低组织的效率。信息通常是一种力量,拓宽信息通道和增加透明度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政治和权力结构。在鼓励以事实为根据作出选择的环境中,必须谨防分析瘫痪。

8. 从信息中开发商机

从大型组织内很多系统中收集的或从网络上很多原始数据点整理的累积数据池是基于信息的新商机的原材料。

导致经济学家称为“市场不完善”的常见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决策者经常没有能力获得有关新的市场机会、潜在的收购、供应商之间的定价差异以及其他业务情况的全部相关信息。这些不完善性经常使拥有更多和更好信息的中介和企业能够围绕这些信息整合和创建业务,以此获取更高的租金。互联网为很多市场(从航空机票市场到股票市场)带来了更大的透明度,但是许多其他部门也需要同样的透明度,房地产市场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代理人通过对买方和卖方都不完全透明而兴旺发达的部门,新的网站冒了

出来,如Zillow(一个提供房地产信息的门户网站)的创始人Rich Barton 所说的那样,“照亮了供给曲线里的暗区”。Barton是E-旅行网站Expedia 的前领导人,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已有尝试。

此外,通过流程和活动的数字化,数据的聚合可能会创造出副产品或“尾气数据”,企业可以利用它们获利。例如,一家利用数码相机防止商场盗窃的零售商还可以分析进出其商场的客户的购物模式和流量,并利用这些洞见改进其店内布局或促销展示的摆放位置。它还可以把这些数据卖给它的供应商,使它们能够利用对客户行为的真实观察结果来改进它们的商品销售方法。

另一类信息业务则纯粹是聚合信息并使信息可视化,根据特定的主题在互联网上进行专题搜索并收集数据。很多“商家对消费者”(B2C)购物网站和“商家对商家”(B2B)产品目录都以这种方式运营。但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例如,今天的聚合商明天也许会被别人聚合。那些依赖基于信息的市场不完善而生存的企业需要评估在如今的信息经济中不断开放的新的透明度所带来的影响。

结论

创造型领导者可以使用范围广泛的、由技术支持的新趋势来精心制定他们的战略。最好将这些趋势视为可应用于各种不同企业的新兴模式。企业高管们应该认真思考,下一步哪些模式将会重新塑造他们的市场和行业,他们是否有机会来促进变革和创造结果,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对其作出反应。

作者简介:

James Manyika和Kara Sprague分别是麦肯锡旧金山分公司资深董事和咨询顾问; Roger Roberts是麦肯锡硅谷分公司董事。

作者谨向为本文作出重要贡献的麦肯锡同事Jacques Bughin、Micheal Chui、Tony Huie、Brad Johnson、Markus L?ffler和Suman Prasad表示感谢。

麦肯锡公司的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

麦肯锡的学习机制与知识管理 摘要: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一直受到来自行业内,诸如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其他强大对手的竞争压力。但是,麦肯锡公司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卓越的学习机制,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在压力和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麦肯锡公司,学习机制,知识管理 一、公司的创立和前期发展历程 1926年,芝加哥大学James Mckinsey教授创立了麦肯锡咨询公司。随后,这家以他姓氏命名的会计及管理咨询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麦肯锡已逐渐把自己的企业形象塑造成一个“精英荟萃”的“企业医生”,把麦肯锡的远景规划描绘成致力于解决企业重大管理问题的咨询公司,聚集最优秀的年轻人,恪守严格的道德准则,以最高的专业水准和最卓越的技术,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并不断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在以后的10年里,麦肯锡将公司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合伙人和同事,并把各地的分支机构组织成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打破公司内的地域分割,强调所有的雇员不论其身在何地,都是在为整个公司而工作;而每一位顾客,不论是哪一个分支机构对其提供的服务,整个公司都必须对其负责;利润则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分配,而不是由各地的分支机构自负盈亏,以此来确保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麦肯锡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国内咨询业首屈一指的领先者,并为其随后于6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到60年代末,麦肯锡公司已成为一家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享有盛誉的大型咨询公司。 二、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 (一)10年危机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麦肯锡公司陷入了困境。在这10年里,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都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因素,如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导致欧美各国经济衰退,因而也给公司业务量带来急剧减少;公司对客户的管理越来越复杂化;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新的竞争对手又不断从其锁定的细分市场中争夺麦肯锡的顾客,等等。诸多内外问题交困,使得麦肯锡公司原本发展起来的自信和满足情绪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自责、自我怀疑与否定。 这时,麦肯锡的高层领导认识到,欧洲及北美的经济衰退并不止是周期性经济危机问题,消极地寄希望于经济复苏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主动采取行动摆脱萧条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麦肯锡公司召集了公司内最精锐的咨询专家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委员会,分析当时的宏观经济问题及公司的出路。1971年4月,研究公司目标及使命的委员会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麦肯锡公司现在所陷入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前期发展速度过快。他们认为,前一阶段公司在地域上扩张过快,并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使得公司无暇顾及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导致公司现在发展后劲不足。这份报告还指出,麦肯锡公司过去接受过多例行程序性的咨询业务,把时间浪费在很多琐碎的工作上,因此很难从每个新增客户身上学到更多的新经验和新技能;缺乏有一定难度的咨询任务来提升公司的水平和实力。 此外,报告还指出,麦肯锡公司的专业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尽管绝大多数的咨询人员都是很有效的问题解决者,但大都只是一些“通才”;而客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该领域非常专业的知识,但能适应这种需求、具有某些特定领域深入、全面、具体的专业知识的“专才”型咨询专家公司非常紧缺。这就导致公司在解决特定领域的客户问题时缺乏针对性,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高度专业化的调研分析和咨询方案。这个缺陷为麦肯锡公司在人才储备和发展方面指出了调整方向,公司开始吸引一些具有特定行业背景知识的专才型专家,和通才型的咨询专家一起,组成公司的“T”型人才结构。 (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竞争激发了公司经营方式的变革 在这份关于公司的目标及战略调整方向的报告提出之后的9年时间里,一共有五任公司领导先后为实现报告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在这段时间里,麦肯锡与波士顿两家咨询公司的竞

【企业咨询】麦肯锡咨询公司案例分析经典和规律总结

一.Case Interview 1.类型介绍 (1) 什么是Case Interview? 一般来说,Case Interview主要针对咨询公司面试而言。也有一些公司如Dell二面会用一些小case来考察面试者的应变能力、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咨询公司的Case Interview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开始先是Warm-up。在这一部分,你可能需要自我介绍,然后大致回答一下面试官针对简历以及个人选择提出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才是真正的Case Interview。简而言之,Case Interview就是现场对一个商业问题进行分析的面试。但是和大多数其他面试不同,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的面试官会给你提出一个Business Issue,并且会让你给出分析和意见。而你的任务是向面试官有逻辑的提出一些问题以使得你能够对这个Business Issue有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最后给出建议。一般而言,Case Interview是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的。面试官看重的不是答案,而是从面试过程当中你表现出来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对于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Case不会很难,也不会需要你对那个行业有系统的了解。 Case Interview一般是一对一的,一轮会有两个Case Interview,由两个不同的面试官来负责,每个Interview持续45分钟,包括10-15分钟的warm-up以及一些Behavior questions,剩下的30分钟就是讨论Case。10-15分钟的Warm-up一般用英文,Case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不同的公司以及不同的面试官对语言是有不同的偏好的。 (2) 为什么使用Case Interview? 由于咨询师在工作上的不少时间都是在和客户以及同事进行相互的沟通,同时咨询工作本身的特点要求咨询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特质才能够成功。这些特质包括: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对问题能够很快的根据细节建立假设,并且运用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等等。因此,一个互动性很强,和实际联系很紧以及要求分析能力较高的Case Interview可以很好的衡量面试者的这些素质。 (3) Case Interview考察哪些能力和素质 2领导能力 咨询师常常需要独立工作,并且带领团队和客户去达成共同的目标,因此领导力对于一个成功的咨询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面试当中,你需要通过主动掌握整个面试,有信心的提问题来表现你的领导力。 2分析能力 咨询业的核心就是分析-根据事实提出假设,把数据break down,然后形成一套分析框架,并且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在面试过程当中,你需要通过有效,有目的性的提问等来反映你的分析能力。 2Presentation Skill 一旦咨询师对案例进行了完备的分析并且想好了相应的策略,他们就需要把他们的发现和建议展现给整个案例小组和他们的客户。因此,这个能力对咨询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面试当中,宁愿说慢一点,花点时间思考,也不要结结巴巴的做陈词。 2精力 咨询公司往往希望他们的咨询师能够在10小时的飞机之后依然精力充沛的出现在客户面前。所以有力的握手,真诚的笑容,自信的眼神以及整洁的外表都是他们所看重的。 2冷静

咨询公司简介范文

咨询公司简介范文 公司陆续为来自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府、社团组织等社会各类机构的学员提供培训服务,累计培训量已达1 万人次,成为北京地区培训总人数最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之一。许 多知名企业对新锐纵横在国内培训咨询行业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了 充分认可和极高的评价。 相信您的信任和我们的创新精神将会带来我们共同的成功。让智慧的新锐纵横团队照亮您的锦绣前程,让我们真诚携手,共创成功! 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一直受到来自行业内,诸如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其他强大对手的竞争压力。但是,麦肯锡公司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卓越的学习机制,培育公 司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在压力和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的创立和前期发展历程 1926年,芝加哥大学杰姆斯·麦肯锡(JamesMckinsey)教授创立 了麦肯锡咨询公司。随后,这家以他姓氏命名的会计及管理咨询公 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麦肯锡已逐渐把自己 的企业形象塑造成一个“精英荟萃”的“企业医生”,把麦肯锡的 远景规划描绘成致力于解决企业重大管理问题的咨询公司,聚集最 优秀的年轻人,恪守严格的道德准则,以最高的专业水准和最卓越 的技术,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并不断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在以后的10年里,麦肯锡将公司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合伙人和同事,并把各地的分支机构组织成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打破公司内 的地域分割,强调所有的雇员不论其身在何地,都是在为整个公司 而工作;而每一位顾客,不论是哪一个分支机构对其提供的服务,整 个公司都必须对其负责;利润则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分配,而不是由 各地的分支机构自负盈亏,以此来确保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增强公 司的凝聚力。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 目录 1.从概念到公司 1.1成功的要素 1.2开发的各个阶段 2.业务创意 2.1开发业务创意 2.2有开发前途的业务创意的基本要素 2.3保护你的业务创意 2.4向投资者展示你的创意 3.商业计划书 3.1商业计划书的优势 3.2成功的商业计划书的特点 3.3投资者的观点 3.4如何撰写专业的商业计划书 4.商业计划书的结构和主要构成要素 4.1执行概要 4.2产品或服务 4.3管理团队 4.4市场与竞争 4.5营销和销售 4.6业务体系和组织结构 4.7实施的进程 4.8机遇与风险 4.9财务计划和融资 133

1.从概念到公司 一般来说,新创公司都会努力在五年之内从一个新创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公司。但是它们自己通常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使公司发展下去。因此,它们需要依靠具有相当财力的专业投资者。对于创业者而言,融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商业计划书从一开始就必须从潜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构思。 1.1成功的要素 成功的公司必须拥有以下五个要素(如下图所示) 创意 ·创新程度 ·规模 ·专利 人员网络和交流传统的服务提供者 ·投资者·培训·律师 ·创业者·建立关系网·专利方面的律师 ·团队成员·中介服务·税务顾问/会计 ·新型服务的提供者·市场调查人员 -风险投资 -猎头公司 -天使投资人 -高科技新兴公司管理咨询 资本 ·可供使用的金额 ·需求/责任 ·退出机制 1.没有创业构思,就没有公司 创意只是整个创业过程的开端。许多创业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沉浸在他们的灵感之中,却不了解他们的创意实际上只是这个漫长的创业过程的起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并且经受各种严峻的考验,然后才能享受到融资以及市场成功这些成熟的业务构思带给他们的利益。 134

麦肯锡公司及管理咨询行业简介

管理咨询简介: 管理咨询是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并且掌握了咨询技法的人所从事的高智能的服务事业,是咨询人员在企业提出要求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并且和企业管理人员密切结合,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定量和确有论据的定性分析,查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进而指导实施方案,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得到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管理咨询业简介: 从咨询公司从事的业务范围来分,可以将咨询公司分为:第一类是管理及战略咨询公司,在这类公司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麦肯锡。无论是影响力、赚钱力还是专业水平,都是很好的。其他有BCG、罗兰贝格、贝恩咨询、科尔尼。咨询公司中只有IBM和埃森哲是财富500强企业,即收入至少超过100亿美元。即使在2001年后全球咨询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IBMBCS的业务收入仍然持续增长,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强者愈强”效应继续显示威力。第二类是IT咨询:目前当数埃森哲、IBM。埃森哲的市场可能更大些。毕博也可以,市场做的还比较大,但问题也很多。第三类,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目前在国内市场最强大的应该是美世。其他几家也不错,但美世的规模、力量等目前都占优。第四类是财务战略咨询公司,在这类业务中最知名的当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 按照各大咨询公司的业务能力和发展规模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以麦肯锡为领头和典型代表的国际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人才等占领了市场的主体。像麦肯锡、埃森哲、BCG、罗兰贝格等国际咨询公司,占了市场分额的50%以上。 第二梯队:国内有5年以上从业历史的比较成形稳定的咨询公司,构成了目前中国咨询公司的主力。这里包括新华信、中信咨询、派力营销等咨询公司。在第二梯队的公司中,也正在进行分化,有些公司由于战略明确而发展迅速,有些公司则由于各种原因而进入缓慢发展期。这部分公司的市场份额估计占到全部市场的20%。 第三梯队:国内众多新兴的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数量众多,细分相对明确,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相关咨询的咨询公司;专门从事IT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咨询公司;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的公司;专门从事营销策划的公司;专门从事培训的公司,约占市场份额的30%。 麦肯锡公司概况: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自1926年成立以来,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 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 织机构。 麦肯锡采取“公司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 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7000多 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 上海与台北四家分公司, 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 位咨询顾问。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 成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公司整体与业务单元战略、

三大跨国战略咨询公司比较

三大跨国战略咨询公司比较 在全球战略咨询公司中,麦肯锡、波士顿和贝恩三大公司可谓各领风骚。其咨询业务80年代便进入中国,20 多年过去了,虽然在市场竞争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完善的咨询服务模式还依然在咨询界得到普遍承认。 中国分配力量比较 麦肯锡: 业务网络覆盖43 个国家,拥有82 家分公司,近9000 名员工。麦肯锡1959 年进入亚太地区,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5 年。自那时起,麦肯锡在香港、台北、上海及北京建立了分公司。中国大陆公司从1993 年开始成立,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地区的咨询顾问大约有180人,中国大陆的咨询顾问超过80 人,大中华地区的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波士顿分公司。麦肯锡中国公司的客户已经从以前100%的跨国公司发展到今天60%以上是中国本土公司,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从1996 年到2000 年,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做了近300 个咨询项目,不包括没有完全完成的项目,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波士顿: 波士顿顾问公司成立于1963 年。经过近40 多年的发展,波士顿顾问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全球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就发展策略及经营业绩为大型国际性企业和组织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波士顿20 世纪80 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993 年1 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包含香港在内在中国有70 余名咨询顾问,在全球拥有2700 名顾问。 贝恩: Bain & Company 创立于1973 年,总部位于波士顿。其主要创始人威廉·贝恩早年就业于波士顿咨询公司。在1973 年贝恩带领几名咨询顾问离开了波士顿公司,成立了贝恩公司。在1973 年到80 年代中期,贝恩公司的年增长速度为50%左右。在1998 年,贝恩公司拥有咨询顾问近1500 人,年营业收入4.5 亿美元,客户主要分布在60 多个国家。 贝恩于1993 年在北京正式建立办事处,是北京第一家战略顾问公司。在中国已经有50多位咨询顾问,在全球拥有2800 多位顾问。 业务特色比较 麦肯锡:虔诚的咨询教士 麦肯锡的特色在于严格遵循清规戒律,有人甚至称麦肯锡人为虔诚的咨询教士。“做咨询时一定要保持独立性,一定不要过多干预客户的内部事务”,这是上个世纪麦肯锡创始人之一马文·鲍尔为公司制定的一条戒律,这条戒律长期在咨询业占据主导地位并被许多咨询公司奉为金科玉律,也成了咨询业得以成长的第一个行业规范。 波士顿:用知识管理占据市场 1963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成立之初就在总部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智力资源中心,走出一条“用知识管理占据市场”的经营之路。 贝恩:为客户提供最佳成效 贝恩的顾问把提高客户全部经济价值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认为向客户提供的应该是基于经验为客户击败竞争对手和争取更多的回报率服务。他们的业务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传统产

《麦肯锡方法论》笔记精要(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麦肯锡方法论》笔记精要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13:09 上周例会给部门同学分享了一下《麦肯锡方法论》这本书的某些精要,摘录如下: 麦肯锡方法论的精髓其实是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销解决方案的闭环,其中最重要的节点在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多的搜集和罗列事实,能够从对事实的分析中拿到很多现成的总结,从而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也就是解决方案。这一步,大概要花掉整个项目的70——80的时间。其余的20——30%,则花费在如何组织方案,并有效清晰的传达给目标受众这一部分。毕竟,有再好的方案,说不出来或演示的不精彩,也是败笔(这一点是我要重点训练的)。

在整个闭环中,我摘要出PM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会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跟大家做了分享。 一、麦肯锡方法论的一些重要规则 思考常常是解决问题时最难的一部分,因为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抽丝剥茧,归纳出精要的事实,再从精要关键点出发通过自己的独到思考分析得出最终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人人都那么擅长。所以,麦肯锡方法论下面的一些重要规则有可能会帮到你: 1、80/20法则。这个法则很好理解,就是需要将80%的精力放到20%的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其他的比如商业利润贡献规则、人际管理规则均莫不如此; 2、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你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因此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件最核心也真正重要的事情。

3、发现关键驱动因素。只要找到事情的key,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4、电梯测验。你能在30秒之内跟人说清楚你的方案吗? 5、先摘好摘的果子。让小的成功来激励你获得更大的成功吧! 6、每天制一个图表。你今天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做个总结图标吧,它会在往后的工作中帮助到你。 7、一个垒一个垒的打。甭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8、要关注大画面。执行的时候往往容易钻入细节中,所以迷惑的时候抬起头来看看你的目标和远景吧。 9、只管说“我不知道”。如果没好好准备,不要杜撰问题的答案,说我不知道,然后回去好好补课。 10、不要接受“我没有什么概念”。说我没什么概念的人,要么是在敷衍,要么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能说啥。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循循善诱,引导他说出你想要知道的事实。 二、麦肯锡管理时间的技巧 时间管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同时处理多个事务是常有的事情,那么,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呢?麦肯锡的几个小技巧或许可以帮到你: 1、不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这点我认为因人而异,我个人就比较喜欢同时多任务处理(事情多的时候也必须学会多任务处理。。。) 2、不断接触新信息反而抑制创造性。在分享时我用了刷微博做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 目录 1.从概念到公司 1.1成功的要素 1.2开发的各个阶段 2.业务创意 2.1开发业务创意 2.2有开发前途的业务创意的基本要素 2.3保护你的业务创意 2.4向投资者展示你的创意 3.商业计划书 3.1商业计划书的优势 3.2成功的商业计划书的特点 3.3投资者的观点 3.4如何撰写专业的商业计划书 4.商业计划书的结构和主要构成要素 4.1执行概要 4.2产品或服务 4.3管理团队 4.4市场与竞争 4.5营销和销售 4.6业务体系和组织结构 4.7实施的进程 4.8机遇与风险 4.9财务计划和融资

1.从概念到公司 一般来说,新创公司都会努力在五年之内从一个新创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公司。但是它们自己通常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使公司发展下去。因此,它们需要依靠具有相当财力的专业投资者。对于创业者而言,融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商业计划书从一开始就必须从潜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构思。 1.1成功的要素 成功的公司必须拥有以下五个要素(如下图所示) 创意 ·创新程度 ·规模 ·专利 人员网络和交流传统的服务提供者 ·投资者·培训·律师 ·创业者·建立关系网·专利方面的律师 ·团队成员·中介服务·税务顾问/会计 ·新型服务的提供者·市场调查人员 -风险投资 -猎头公司 -天使投资人 -高科技新兴公司管理咨询 资本 ·可供使用的金额 ·需求/责任 ·退出机制 1.没有创业构思,就没有公司 创意只是整个创业过程的开端。许多创业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沉浸在他们的灵感之中,却不了解他们的创意实际上只是这个漫长的创业过程的起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并且经受各种严峻的考验,然后才能享受到融资以及市场成功这些成熟的业务构思带给他们的利益。 2.资金是关键 如果没有人向创意进行投资,并使其发展成为可行的业务,那么这个创意就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从一开始商业计划书的重点就应该是如何说服投资者提供必要的资金。

麦肯锡咨询报告原版Impact of

Impact of Research & Innovation on Profitable Growth in Chemicals GPCA Research & Innovation Summit Dubai, March 12, 2014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Any us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specific permission of McKinsey & Company is strictly prohibited

PPS POM PAR PTFE EPM EDPM iso.PP HOPE ABS PAN Epoxy PBT Silicone LLDPE PEEK PES PI PEI LCP UF PF PED PUR PIB PET PA SBB LDPE PMMA BR PS PVC Skeptics say the "good old times for innovation are over" 1900 19201940 1960 1980 2000 "There is an overwhelming consensus among analysts that chemical companies should not spend more on R&D" European Chemical News "Innovation will not be a primary growth and value driver in chemicals" UBS Equity Research "Lack of innov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industry's greatest problems over the past decade" Goldman Sachs "Rapid product innovation may not confer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G Decline of monomer innovation

管理咨询分析工具

管理咨询工具 GE行业吸引力矩阵0 SCP分析模型2 波士顿矩阵模型2 麦肯锡7S模型3 三四矩阵5 管理要素分析模型6 价值链咨询模型7 学习曲线理论7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矩阵)7 战略钟8 SWOT分析方法9 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10 GE行业吸引力矩阵 GE行业吸引力矩阵模型是通用公司和麦肯锡公司所使用的三三矩阵。这个矩阵的两个轴分别表示市场吸引力和业务单位的实力或竞争地位。一个特定的业务单位处于矩阵中何处是通过对这个特定的业务单位和行业分析加以确定的。通过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打分,确定业务单位位于矩阵中的位置,并由此来确定对该业务单位所采取的策略。

对于市场吸引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行业:绝对市场规模、成长率、价格敏感性、进入壁垒、替代品、市场竞争、供应商等; 环境:政府法规、经济气候、通货风险、社会趋势、技术、就业、利率等。 对于业务单位的实力或竞争地位,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目前优势: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变化趋势、盈利能力、现金流、差别化、相对价格地位等。 持久性:成本、后勤、营销、服务、客户形象、技术等。 在打分的时候,每个标准都有三个等级,如果标准之间的重要性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就应该进行加权,从而得到一个更为平均的分数。 1—选择性/收益 2—重组/收割 2—有风险/退出 2—再投资/领导地位 5—投资/增长 6—目标增长 通过确定业务单位在矩阵中的位置,其需要实施的主要战略可能是: 1)投资建立地位; 2)通过平衡现金生成和有选择地使用现金以保持地位; 3)放弃并退出市场。 企业通过这样的矩阵可以保证其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也可以尝试按照发展中业务和已发展业务的混合,与现金产生和现金使用的内在一致性来平衡业务。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经营模式 麦肯锡咨询公司经营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一、公司介绍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自1926年成立以来,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

麦肯锡采取“公司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7000多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上海与台北四家分公司, 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位咨询顾问。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成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公司整体与业务单元战略、企业金融、营销/销售与渠道、组织架构、制造/采购/供应链、技术、产品研发等领域。麦肯锡1959年进入亚太地区,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5年。自那时起,麦肯锡在香港、台北、上海及北京建立了分公司。业务主要是帮助企业高级管理层诊断解决战略、组织机构和经营运作方面的关键性议题。 麦肯锡作为咨询业的标杆企业,其许多有效的管理制度成立该行业的惯用标准。二、公司经营理念 (一)合伙人制度 麦肯锡虽然是个国际性公司,但内部管理一直延用私营性质合伙人制,“合伙人”即公司董事。麦肯锡选择合伙人制,没有选择上市公司,主要为了确保咨询业务的独立性、客观性。麦肯锡认为,如果采用上市公司的形式,就会以追求股东利益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公司的活动就会受制于外部股东的利益。而选择合伙人制,麦肯锡只对客户和麦肯锡负责,而不会受制于其他因素。如果一个员工干得好,有发展前途,就有可能成为合伙人。成为合伙人后,自己的利益就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对公司的利益负责。麦肯锡的利润分配很简单。扣除成本后,如果每年有利润,就分给合伙人。如果是上市公司,利润就要分给股东,而不是分给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合伙人。

麦肯锡咨询方法论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步骤 分析、简报与管理,麦肯锡这一套看似简单的模式,却能帮助经理人有效思考,做出聪明的决策。 面对庞杂难解的课题,究竟应该如何切入?如何有系统地思考?在麦肯锡顾问公司,有一套分析问题的架构,可以抽丝剥茧,有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创造价值。 前麦肯锡顾问埃森·拉塞尔(Ethan M.Rasiel)与保罗·弗里嘉(Paul Friga)共同合作,透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5位麦肯锡校友进行研究,了解他们在大量麦肯锡式的组织内,如何运用在麦肯锡学得的技巧,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2001年,这两位作者把这项调查的结果,写成《麦肯锡意识》一书。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模型 从抽象的层次上看,麦肯锡不仅需要建立起解决客户问题的战略方案,并且还尽可能地帮助客户加以实施,麦肯锡有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如图所示,它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细分为6个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商业需求。即由商业需求来识别问题,客户问题主要存在于4个方面:竞争性的、组织方面的、财务方面的以及操作上的; 第二步:分析。麦肯锡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以事实为基础,以假设为导向,严格的结构化",具体主要分为三个小步骤; 第三步:提交简要报告。向客户提交结构清晰、简单明了的陈述报告; 第四步:管理。根据问题的需要组建团队,强调团队管理、客户管理、自我管理; 第五步:实施。提供充分资源,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反应,跟踪实施全过程; 第六步:领导层支持。领导层要有战略眼光,为具体负责实施的人员正确授权,并提供激励机制。 在这6个步骤中,第二、三、四这3个步骤是麦肯锡解决问题方法的核心三角,以下着重就三个步骤作进一步分析。 分析 分析是每个企业解决问题的必经过程,这个过程可由主管、或藉由顾问的协助完成。麦肯锡常采用以事实为基础,假设导向的解决总程序。第一个步骤就是界定问题,将其细分为各个子题,以利很快找出可能成为解决方案的假设。接下来进行分析设计、资料收集与解释,以验?quot;假设"是否获得事实的支持。 以顶极家饰公司为例(假名)来说明这个分析模式。该公司董事希望管理团队能降低家饰品的生产成本。专案小组接到任务,在首次的脑力激荡中,先得出几个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假设,例如:1、希望原料供应商降价,减轻公司进料成本;2、在产出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精简投入的人力;3、减少制程时间,进而提高生产量。 在得出以上可能的解决途径后,小组就得凭经验或常识,以消减法进行检验。例如,要原料供应商降价可不可能?答案是效果不大,因为根据家饰产品的生产成本结构显

★麦肯锡咨询工具汇总

麦肯锡 1. 麦肯锡7S模型 (1) 2.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4) 3.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5) 4.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6) 5.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8) 6. 麦肯锡客户盈利性矩阵 (12) 注1: 新7S原则 (14) 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自1926年成立以来,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 麦肯锡采取“公司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6500多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上海与台北四家分公司, 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位咨询顾问。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成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公司整体与业务单元战略、企业金融、营销/销售与渠道、组织架构、制造/采购/供应链、技术、产品研发等领域。 1.麦肯锡7S模型 目录 1 麦肯锡7S模型简介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饱受了经济不景气、失业的苦恼,同时听够了有关日本企业成功经营的艺术等各种说法,也在努力寻找着适合于本国企业发展振兴的法宝。托马斯·J·彼得斯(Thomas J.Peters)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长期服务于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访问了美国历史悠久、最优秀的62家大公司,又以获利能力和成长的速度为准则,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柯达、杜邦等各行业中的翘楚。他们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与商学院的教授进行讨论,以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简称7S模型)为研究的框架,总结了这些成功企业的一些共同特点,写出了《追求卓越——美国企业成功的秘诀》一书,使众多的美国企业重新找回了失落的信心。 7-S模型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 V alueds)。也就是说,企业仅具有明确的战略和深思熟虑的行动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还可能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失误。因此,战略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麦肯锡案例分析全集

内容目录: 麦肯锡《人才测评业务方法论介绍》66页.ppt 麦肯锡《上海环保集团---创建杰出的董事会》.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市场细分研究报告》71页.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市场细分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关键》109页.ppt 麦肯锡《中国企业如何改善绩效管理》67页.ppt 麦肯锡《中国石化公司---营销培训卓越的定价策略》204页.ppt 麦肯锡KPI资料.ppt 麦肯锡TCL股份组织结构设计方案.ppt 麦肯锡爱情报告.pdf 麦肯锡—百威啤酒战略报告.ppt 麦肯锡的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业绩改善与客户管理.ppt 麦肯锡的市场研究方法.ppt 麦肯锡的营销工具箱 .pdf 麦肯锡方法(电子书).exe 麦肯锡给大唐电信作的战略.ppt 麦肯锡给医药行业的报告.ppt 麦肯锡公司管理咨询的标准流程—麦肯锡招商局项目.ppt 麦肯锡广电资料.RAR 麦肯锡-黑龙江庆新油田业绩管理报告.ppt 麦肯锡价格战略.ppt 麦肯锡建立高绩效的市场营销及销售组织体系.PPT 麦肯锡-降低成本的一些分析方法.ppt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七步法”.ppt 麦肯锡-金新信托-建立完善的产业投资流程.ppt 麦肯锡经典著作-用图表说话.pdf 麦肯锡-均瑶集团战略咨询项目建议书.ppt 麦肯锡-康佳广告促销计划流程实施手册.ppt 麦肯锡客户服务培训手册.ppt 麦肯锡—麦肯锡顾问客户服务培训手册.RAR 麦肯锡-某数码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培训2.ppt 麦肯锡—平安人力资源方案集成.RAR 麦肯锡-日本东芝中国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1(motorol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2(noki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3(西门子).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4(爱立信).ppt 麦肯锡—上柴的战略咨询.ppt 麦肯锡上海联通固定市场举措.ppt 麦肯锡—上海汽车城.ppt 麦肯锡实达案例分析.ppt 麦肯锡图表汇总.ppt 麦肯锡为某电力做的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流程最佳做法及诊断.ppt

(企业管理咨询)咨询行业及麦肯锡方法精要分享

咨询行业及《麦肯锡方法》精要分享 ——Base on《麦肯锡方法》与《麦肯锡思维》等CAP 赵靖萱 咨询为何存在? 1.分工的结果,专业知识外包:没有实权的CEO? 2.当局者迷,外部智囊:跨行业进攻? 3.借刀杀人or难以割舍的爱:政治目的? 咨询待遇与前景如何? 1.待遇远超实业,但逊于顶级投行 Bain刚毕业大学生给的是20万 9个月以后会review,如果升一级,就是36万 再9个月以后再review,如果升,50万 MBA毕业的consultant有100万 AC的话第一年19万,第二年double,第三年差不多56万左右 CICC IBD 2010 Intake 薪酬待遇 1)本科生:Base 163000

研究生:Base 270000 2)Bonus一般在40w到50w左右。所以其实不比外资投行差多少。 3)CICC的工作合同是“不限期合同”,就是一般不裁人,在年景不好时减少Bonus 让每个员工“过冬”;外资投行则一般为保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Passion,则采取保证薪水和Bonus,但狠下心大幅裁员并withdraw刚发出的Offer(比如去年) 2.招聘人数极少,就业空间小 但金融专业也可以从事金融咨询,这比做一般管理咨询的薪酬又会高一些 3.提升空间不会有透明的天花板 相对弱势有效的金融市场+高管限薪酬,咨询稍单纯 例如麦格理强调家庭背景,如果没有背景“你很聪明勤奋,为公司做了很多贡献,但对不起,只是轮到你了” 麦肯锡-哈佛,贝恩-沃顿 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4.与中国企业一起成长的机会 一个国家咨询行业的水平,是和该国所有行业发展水平休戚相关 破解对咨询业的一些误解?

麦肯锡咨询公司案例分析经典和规律总结

一.Case Interview 1.类型介绍 (1)什么是CaseInterview? 一般来说,Case Interview主要针对咨询公司面试而言。也有一些公司如Dell二面会用一些小case来考察面试者的应变能力、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咨询公司的CaseInterview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开始先是Warm-up。在这一部分,你可能需要自我介绍,然后大致回答一下面试官针对简历以及个人选择提出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才是真正的Case Interview。简而言之,Case Interview就是现场对一个商业问题进行分析的面试。但是和大多数其他面试不同,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的面试官会给你提出一个Bus iness Issue,并且会让你给出分析和意见。而你的任务是向面试官有逻辑的提出一些问题以使得你能够对这个Business Issue有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最后给出建议。一般而言,Case Interview是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的。面试官看重的不是答案,而是从面试过程当中你表现出来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对于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Case不会很难,也不会需要你对那个行业有系统的了解。 Case Interview一般是一对一的,一轮会有两个Case Interview,由两个不同的面试官来负责,每个Interview持续45分钟,包括10-15分钟的warm-up以及一些Behaviorquestions,剩下的30分钟就是讨论Case。10-15分钟的Warm-up一般用英文,Case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不同的公司以及不同的面试官对语言是有不同的偏好的。 (2) 为什么使用Case Interview? 由于咨询师在工作上的不少时间都是在和客户以及同事进行相互的沟通,同时咨询工作本身的特点要求咨询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特质才能够成功。这些特质包括: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对问题能够很快的根据细节建立假设,并且运用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等等。因此,一个互动性很强,和实际联系很紧以及要求分析能力较高的Case Interview可以很好的衡量面试者的这些素质。 (3) CaseInterview考察哪些能力和素质 2领导能力 咨询师常常需要独立工作,并且带领团队和客户去达成共同的目标,因此领导力对于一个成功的咨询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面试当中,你需要通过主动掌握整个面试,有信心的提问题来表现你的领导力。 2分析能力 咨询业的核心就是分析-根据事实提出假设,把数据break down,然后形成一套分析框架,并且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在面试过程当中,你需要通过有效,有目的性的提问等来反映你的分析能力。 2Presentation Skill 一旦咨询师对案例进行了完备的分析并且想好了相应的策略,他们就需要把他们的发现和建议展现给整个案例小组和他们的客户。因此,这个能力对咨询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面试当中,宁愿说慢一点,花点时间思考,也不要结结巴巴的做陈词。 2精力 咨询公司往往希望他们的咨询师能够在10小时的飞机之后依然精力充沛的出现在客户面前。所以有力的握手,真诚的笑容,自信的眼神以及整洁的外表都是他们所看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