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孔子的真精神_系列之六差等之爱与博爱

_孔子的真精神_系列之六差等之爱与博爱

_孔子的真精神_系列之六差等之爱与博爱
_孔子的真精神_系列之六差等之爱与博爱

163

差等之爱与博

爱【作者简介】?徐晋如,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儒学、诗词写作学、古典诗词文献学及 京剧学研究。差等之爱与博爱□徐晋如

“孔子的真精神”系列之六

社会科学论“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篇有这样一段记述: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后世尊为“宗圣”,与颜回、子思、孟子同得配享孔庙。曾子对孔子之“道”的解释,就是忠恕二字,似乎应该是权威之见,不可动摇。况且,《卫灵公》篇中孔子和他的另一个学生端木赐还有这样的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看起来与“吾道一以贯之”似乎没有分别。的确,尽己之心曰忠,推己及物曰恕,严以律己,宽以济众,兼顾群己,蔼然中行,

当然合乎夫子之道。但是,在曾子纪录的孔子论古之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又

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这样的话,除非我们

承认忠恕就是修身的全部,否则“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怎么看都像是“吾道

一以贯之”的同义表述。我们更不要忘记孔子对中庸的推崇,中庸固然包含

忠恕,然又不止于忠恕,何以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就不是中庸呢?孔子的孙子

子思是曾子的学生,但他未尽遵其师所言,而是含混地说:“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接下来更是大讲“诚”: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里的“一”,指的就是“诚”。

又曰: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

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即与天地叁,意谓只要人能做到至诚无欺,则可与天地并列而居

三才之位。诚之功用,可谓大矣。这就难怪全祖望《经史答问》要明确说:“一

贯之说,不须注疏。但读?《中庸》?便是注疏。一者诚也,天地一诚而已矣。”[1]

子思《中庸》一书,前半言中,后半言诚,诚是中的本体,中是诚的功用,无诚便无中,无诚便是乡愿,便非中庸。中即包含忠恕,与忠恕相比,甚至与

中相比,诚之为物,更基本更接近道的本原。那么,可不可以说孔子一贯之

道是诚呢?不可以。因为如果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孔子的学术只讲修身,而

完全忽视制度的设计,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对于古典思想家来说,政治是

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2],孔子也不例外。孔子之道,本不止于修身,而是

涵盖了他演绎大学之旨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八条目。儒学既有强调内圣、重视修身洁己的一面,亦有为现世立

法,为万世立则的一面,所谓合外内之道是也。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乎,分明只是问修身之道,孔子以恕道应之,这番问答其实不能证明曾子

解读孔子一贯之道解读得对,反而证明曾子的解读只在修身的问题上打转

转,只闻内圣之道,未闻外王之道。

我自十七八岁时读“吾道一以贯之”章,即生疑惑,以为孔子一贯之道,

164

社会科学论坛2011/9

学人随笔165

差等之爱与博爱

绝不能如曾子所理解的那样,坐实为“忠恕”二字。疑虑在胸多年,忽一日听台湾王思迅先生谈尼采,始恍然大悟。王先生是佛光大学哲学系毕业,特爱尼采。王先生说尼采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人生道路完全走反了,如果他先写《偶像的黄昏》《悲剧的诞生》,最后才写《苏鲁支语录》,他的信众会多得多,人生也圆满得多。我一下子明白过来,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其实并不是想明说他的道是何物,他其实是想说,他的思想方法是演绎式的而非归纳式的,是先有了一个基本立场,再从这个立场出发构建他的全部思想体系。这就正如尼采,他的《苏鲁支语录》其实已经是其思想的全部了,此后他的所有著述,都不过是《苏鲁支语录》的注疏、阐释、演绎。

今人受科学主义影响,思维方法重归纳、重分析,不知演绎式思维是一切创教者的基本思维。历来注疏家,谨信曾子之言,不敢偏离“忠恕”立义,实则作为创教者的孔子,不仅希望曾子能知其然,更希望他能知其所以然。然而,在我看来,曾子交上的是一份不完美的答案。正因为曾子并不明白孔子的“一”究竟是什么,而仅仅将之理解成“忠恕”的修身工夫,遂开后来思、孟重心性重内省的一派,最终偏离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殁后,儒分为八,得孔子真传的,是子夏、仲弓,子夏、仲弓之学传到荀子,醇而又醇,这是真正的儒学正脉,却因宋儒力诋,而被历史长期湮没。这个问题我在后面会详细论述。

孔子何以不直接告诉曾子“一”为何物,而采用隐微说辞呢?因为作为哲人,孔子谨守真理必须密传的原则。刘小枫先生认为,真理需要密传,因为,“首先,过深思的生活必然离群,超出百姓的生活旨趣,对百姓生活是一种潜在的政治否定,意味着百姓的生活不如沉思生活美好,从而与其构成价值冲突;再有,哲人沉思的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意味着,哲人所思考的事情已

经潜在地否定了现存政治制度的正当性,从而与现政权构成价值冲突”[3]。直接说出真理有可能会给哲人带来危险,这一方面是因为统治者不喜欢听到真理,另一方面是大众不肯接受真理。孔子的道是士君子仕进之道,它一方面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一方面解决统治原则、统治方法的问题。修身是开始,是入门工夫,终极旨归则在治国平天下。从修身到平天下,修身是根本,但这一道理是没有任何危险的,是不消夫子向曾子密传的。夫子的一以贯之,必定另有所指,他的“一”,只能指他的基本立场,亦即他的世界观,而这一基本立场必定会挑衅统治者和老百姓。

然则孔子的基本立场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问一下,孔子何以会讲忠恕?何以重中道?何以看重自诚之性以及性之诚明?答案很简单,孔子讲忠

恕、重中道,因人生于世,所面临的全部现实问题就是群己关系问题,亦即

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社会全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从

人性上解决。人性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差等,人性之差等,表现在有上智,有

下愚,也有中人。孔子理想中的社会,是尊崇上智,教化中人,贬抑下愚。通

览孔氏之书,可知孔子设教,由发觉人性之差等起。又因为人性的充分发展

必有赖于诚,所以才特别重视诚。修身之道,在脱离蒙昧,化性起伪,通向德

性诚明;教化之旨,在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以斯道觉斯民;天地之道,

则曰天尊地卑;为政之术,则曰譬如北辰,众星拱之。举凡性命之道、天地阴

阳、政事学术,无不体现差等,亦无不因人性自有之差等而设计。故孔子的

“一”,只能是指差等,这是孔子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孔子的基本立场,也

是孔子一切思考的原点。人性有差等,是大众无法接受的事实。他们宁愿相

信命运相信轮回,也不肯承认自己在心性智力等问题上不如他人。直接说

出这一真理,就可能面临现实的政治风险,这是孔子不直接向曾子言说,而

是希望曾子自悟的根本原因。但可惜的是,曾子的体悟终嫌不足,以致稍加

辨析,便觉未达其旨。

因差等而有伦类,有伦类而有礼乐教化之设。以差等为“一”,孔学始能如贯累珠,串成一体。王先谦《荀子集解》序称赞荀子说:“其曰‘伦类不通,不

足谓善学’,又曰‘一物失称,乱之端也’,探圣门一贯

之精,洞古今成败之故,

44

论议不越几席,而思虑浃于无限;身未尝一日加民,而行事可信其放推而皆

准。”[4](按,重点号为引者所加)王氏所理解的“一贯”,与我所见,不谋而合。

性与差等与伦类

性字古文本作生字,有类现代生物学所讲的基因。《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荀子说“凡性者,天之所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都对

性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孔子论性阐发不多,最有名的就是一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可见性的问题,确实是孔子要密传的问题。

孔子所讲的性,不过是天生之质的意思,人类同受父母精血所生,其质所具自然之理,几无不同,所不同者,父母体质、时、地等因素耳。因这种种

因素的不同,人性遂有差等。正如现代生物学认为基因有决定作用,孔子亦

认为天命之性对一个人的决定作用。唐儒韩愈《原性》一文,分性为上中下

三品,说得十分透彻:

166

社会科学论坛2011/9

学人随笔167差等之爱与博爱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故上者可学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但自孟子道性善、宋儒说性,强分成理与气质之性二种,谓气质有美恶,理无不善,孔子性有差等之义,遂晦而不明。有一位读者来信与我商榷道: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我觉得这句话不但说明孔子强调差异,更是孔子对“差异”来源的解释。

“性”在有些本子上是“生”,这两个字都有“天然”“本质”的意义。而“习”本意小鸟学飞,引申为反复做某事。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天然是相似的,后天才是差异的来源,因此孔子才提出了有等差的爱,有差别的礼,以及因材施教,对不能举一反三者“不复”等。

而上智下愚不移,我更倾向于结合前面,既然孔子有几种学生不教(不愤,不悱,不能举一反三),那么孔子应该是认为,最聪明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是没法(也可能是不必)去改变的。

正是基于“性相近”,孟子才提出人人可为尧舜,人心向善,皆有四端,但是能不能做到,则是后天工夫,是“习”的问题。

所以孟子说人人可成尧舜,没违反孔子,荀子说人性恶,也没违反孔子,因为大家本质一样,没有原罪,差异全都来自后天。

我很喜欢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当然我是基于我的理解才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为人的成败和高下找到了根源,不是天生的因素,而是后天的个人修行导致。这和孔子强调差异并不矛盾,只不过差异不是来自天然,而是自身,自己的“习”导致每个人都不同,但是天然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没有谁天生就是君子,也没有天然的小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别人,不能怪天生,所以要“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小人,都是自己的修行所至,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位读者缺乏文言的语感,他不明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种骈俪的文言句法,如翻译成现代汉语,则应是承接关系而非并列关系的复句,即“在性相近的情况下,因后天所习不同,而致个人成就相差甚远”。这里说“性相近”,是假设有两个人或一群人性相近,不是说人天赋之性都相似。孔子显

然不会认为人的差异全来自后天,因为他在另一个地方说得特别明白:“生

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论语·季氏》)

因孔子持人性差等之说,于是乃有品类之辨,人伦之分。《易经》同人卦曰“君子以类族辨物”,《系辞》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都是强调品类的分

别。荀子说:“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非相》)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一脉相承。今人因有“文革”创伤,见草绳即认

作毒蛇,一说辨类分伦,就要拍案而起:“这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不

知人之差等是自然的、绝对的,强制平等,只会导致普遍的贫困与普遍的堕

落。“文革”中把人分三六九等,是出身论、阶级成分论,不合人性;儒家以知

识和美德划分伦类,比其他一切划分方法都来得合理。

按照知识和美德划分伦类,一方面万物各遂其生,各安其命,如《中庸》所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方面给了每一个阶层以向上的榜样和公道

的机会,因为财富可以垄断,出身不能选择,权力可能固化,唯独知识和美

德,始终对所有向道者敞开大门。荀子曰: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

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

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

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谓之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

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

而一。”夫是之为人伦。(《荣辱》篇)

人人平等的社会因“势不能容,物不能赡”,永远只能是乌托邦。儒家人伦之

分以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各尽其职为“至平”,这才是成熟的政治智慧。

又因有伦类之分,凡人之生,必有一种“同类的自觉”[5],群己之际,就有分寸之说。《中庸》说分寸,一曰亲亲之杀,二曰尊贤之等。亲亲之杀,本

是指根据血缘远近,服丧轻重不同,愈远愈递减。推而广之,则同一高祖

始论亲戚,出此皆非亲。亲戚尚且如此,与他人相处,更宜遵行差等之爱。

譬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固宜然,但如亲爱他人

之父母,如对自己之父母,亲爱他人之子嗣,如对自己之子嗣,则非情矣。

尊贤之等,则荀子的解释最为斩截:“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非

168

社会科学论坛2011/9

学人随笔169

差等之爱与博爱

十二子》)给不肖之下愚以平等的权利,是残仁贼德的恶行,其结果必然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差等之爱与博爱

儒家的这一套差等学说,近世以来,颇遭攻诋。其原因便在于法国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深入人心。一般人先入为主,或更信虚幻之美景,觉得儒家重秩序强调性情节制絜矩之道乃不自由,定差等倡人格宜分贵贱是不平等,儒家差等之爱,更非博爱真谛,遂视儒家若仇雠。既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为普世价值,儒家当然不合普世价值,如此一来,儒家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吗?

平等与差等优劣问题,已见前章《用孔子来救民主之弊》,自由与絜矩之道的问题留待下章讨论,此处单说差等之爱与博爱的问题。

博爱之说,起于西方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思潮。缪凤林先生云:“(人道主义)主大爱大同,于今世之制度,攻击不遗馀力,谓为万恶渊薮,将欲实现平等真际,必先破除净尽,其所用之策略,曰阶级战争,曰群众运动,

皆趋重团体而忽于个人,流于机械而漠于人格。”[6]人道主义提倡博爱,不但有违人情,不可能实行,更重要的是,博爱营造了一种道德至善的假象,必然通向反社会的人格。美国大哲白璧德引用阿那多尔·法郎士的观察说,有一位卢梭的幼稚信徒,“他的灵魂属于极乐世界,向往着黄金时代,然而不幸的是,命运却使他成了一个厨子。在最温柔的乐观论的引导下,他变得穷凶极恶”。白璧德赞同法郎士的论断“当一个人始于如下猜想,即人生来善良

而有德行,结果必然是想把所有的人都杀掉”[7]。可以说,人道主义是民粹主

义的直接源头。人道主义宣扬普遍的爱,其结果却通向爱的反面——恨。

何以如此?这种思想可以在法国大革命之父卢梭那里找到答案。卢梭认为自由、平等和博爱是人类的真正自然状态,愈是凭着自然冲动行事的人,愈能体现自由、平等和博爱。而美德的基础就是怜悯。于是,越是有同情心的人,便是越有美德的人。这与儒家把正心诚意地修身看作美德的基础的思路完全相反。在卢梭看来,只有穷人、最低阶级的人才有真正的爱心,这一套理论打着博爱的幌子,鼓吹的却是仇恨和阶级斗争。博爱说穿了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不加选择的同情,这种同情导致了两个后果:

首先,当那些处于现存社会秩序底层的人得知,与那些位于社会顶端的人相比,自己更有德行,换言之,更具有自然状态中那种自发的善,这种

说法便极大地取悦了这些人。同时,无论他们多么愿意相信自己在感情上

的优越,也毕竟不愿意把自己看成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群众没有辨别能力。卢梭的逻辑经过如是设计,至少可以给予群众这种错

觉,即这种逻辑具有分辨能力[8]。

对群众的道德和理智的奉迎可以很快赢得拥趸,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人道主义者所提倡的为全人类福祉而服务的口号,最终都变成了对社会每

一个人的支配。这是因为人道主义者只承认有共性,不承认有差等,而差等

恰恰才是真正的自然状态,为了想象中的整齐划一,必然是对每一个体灵

魂的控制和斫削。

在人道主义者看来,人民不可能犯错误。这就是所谓的“公意”。“卢梭不是试图摒弃某种特定的贵族制,而是贵族制的整个原则。‘人民’,他说,

‘构成了人类总体’,那些寄生性的,以及‘如果不是因为其危害便几乎不必

在意的人’是不属于人民的。卢梭的学说让穷人和平民内心充满自以为是

的自豪感,同时又点燃了他们对那些享有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人的愤

恨与猜疑”[9],白璧德如是说。

白璧德指出,正是在这种自豪感与愤恨、猜疑的情绪共同作用下,卢梭的忠实信徒罗伯斯庇尔登上了历史舞台。罗伯斯庇尔认同丹东的原则:“那

些教士和贵族本身无罪,但他们必须死。因为他们不合时宜,影响了事物的

进程,并且将阻挡未来的道路。”而这一原则也在后来的俄国革命中被忠实

执行。罗伯斯庇尔宣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但到了关键时刻,他立刻以公意

代表的身份出现,把所谓的公意强加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体[10]。在罗伯斯庇

尔那里,人类历史长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和善恶标准荡然无存,贵族

阶级所代表的自尊、自律和优雅等美德全部抛进火海,法国大革命用杀人

的狂热昭示了卢梭主义的后果。

然而,罗伯斯庇尔所造就的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状态,当社会不能再毫无秩序地前进时,人们就会被迫求助于军事秩序。这样,路易·波拿巴·拿

破仑就成了大革命的真正继承人和执行人。拿破仑不仅成功登上皇帝的宝

座,更开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由彻底的民主到帝国主义,这是一条合乎逻

辑的道路。但是,一个专制的暴君却赢得大众的衷心拥戴,怎么会有这样的

情况发生呢?白璧德解释说,每个人内心都有权力欲,由于在社会中各方面

受到牵制,不能自由地扩展权力,从而对自己的幻想逐步减弱。欲望受到压

抑与挫败,个人则深以为苦。但是,他不能直接得到的东西,却可以从别人

获得的巨大权力那里寻找到心理慰藉[11]。这就可以理解,何以秦始皇那样

170

社会科学论坛2011/9

学人随笔171差等之爱与博

爱极权的暴君、成吉思汗那样的杀人狂,直到今天还为很多人所膜拜。

人道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其宗派巨子便是墨子。墨派学者极为严密的组织性已经昭示,这样的一种学说如果盛行天下,普通老百姓将会在多么深重的程度上失去自由。孟子曰:“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离娄》下)人道主义者的利他主义原则最终是剥夺个人的最后一点自由,直到每个个体都驯服在公意的大纛下。

万俊人先生在他的《寻求普世伦理》[12]一著中,非常英明地没有延续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是把宽容作为普世伦理的基本理念之一,代替了博爱的位置。的确,“博爱”这一喊了二百多年的虚妄口号,再也不该僭居普世价值了。儒家差等之爱,如缪凤林先生所云,“是先求个己之完成,因

以完成个己者,完成人人”[13],首先尊尚个人,以个人之修身洁己为美德的出发点,这种人生观,才是抵御卢梭主义的最好堤坝。

注释:

[1]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载《民国丛书》(第五编第二册)第23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2]陈 明:《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载《博览群书》2007年第5期。

[3]刘小枫:《真理为何要秘传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原文刊载于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刊《跨文化对话》总第6期,2001年6月。

[4]王先谦:《荀子集解》(序文)第1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5]这是潘光旦的术语,载《儒家的社会思想》第2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3]缪凤林:《四书所启示之人生观》,载《学衡》1922年第2期。

[7][8][9][10][11]白璧德:《民主与领袖》第62、63、94、96、106页,张 源、张 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 让我们追遡到2564年前,历史有一位先哲孔子,用他过人的聪慧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炼成一个字:“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这种精神又升华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的纽带。 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我们四川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

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四川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动员全省干部群众,拼搏实干、克难奋进,为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而努力奋斗。 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委的会议,其精髓都是民生、关爱人民,字字句句透露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仁爱”精神。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生活在国家漫烂阳光中,沐浴在党的春风里,我们能做什么呢,能做什么才能回报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呢?我常常独坐窗前细细思索。我们年轻的人们有知识、有朝气、有活力,难道不应该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长处,总结经验,把工作干好干出色!我想那是必须应该的。作为粮食一线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汗水夹杂着尘土在背上流淌的辛苦,但是这份工作又是那么的崇高,它关系着中国万万亿同胞的肚子、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富强。 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中灌入十八大会议和省委会议精髓,对到库的每一粒粮食发以“仁爱”之心,精心呵护、细心照料,确保储备粮油100%安全;对储备粮管理规章制度认真研读,体会其内在含义,不仅要把粮油管理好,还要把储备各项检查等文字资料落实到位,做到认认真真不走过场,完全按照要求规范填写和填写诶齐备。对领导交待的事情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对待老同事虚心求教,边请教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对待新同事耐心传教,细心讲解保管粮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身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_950字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_950字 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六一中队致全校少先队员的一封倡议书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你们好!我们是来自六一班“小蜜蜂”雏鹰假日小队的成员。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了“仁爱在我们身边”的活动,从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感慨了许多,所以我们向全体少先队员倡议并开展“传承孔子思想,发扬仁爱精神”的活动。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孔子以“仁”为核心,这个“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词,可见“仁爱”是多么重要。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发扬“仁爱”精神。我们雏鹰假日小队也行动起来了,组织了许多活动,帮助了许多人,希望大家也和我们一样,赶快行动起来,多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开展的活动中,我们有许多感想: 1。帮助他人时,可帮助别人以收获快乐,得到感谢,这样世界将更加温暖,美好。 2。帮助他人时,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3。帮助他人时的快乐,比黄金都要珍贵。4。帮助他人时,冬天也会有一丝温暖,夏天也有一丝凉意。5。帮助他人时,将得到更多的友谊,更多帮助。6。帮助他人时,可帮助他人时以获得 人生的真谛。7。帮助他人,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的同

时,自己也快乐。我们并不需要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仁”。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件小事便像一滴小水滴,千千万万滴水滴便汇聚成了一片汪洋,比如你做错了事,别人却宽容了你……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过养老院,给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礼物,表演了节目来去了温暖,不管天再怎么冷我们送去的温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比夏天的太阳温暖许多,那里的老人还给我们唱了歌,这让我们知道了“爱人者仁恒爱之”的道理,我们还去了孤寡老人家,老人行动十分不便,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打扫了,我们便为她打扫卫生,还给她表演了节目,逗得老人哈哈直笑。 有一次,我们看到了一个新闻,有一个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们都吃不饱穿不暖。那是正值冬季,没有暖身的衣服怎么行呢?于是我们便将自己不能穿的衣服及给了他们,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们还走进社区,清除那些讨厌的牛皮癣,我们拿起了盆和一把把小铲子铲了起来,我们忘记了辛苦,终于把那些牛皮癣清理掉了!我们这次活动的口号是“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仁爱将永恒!”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去养老院,去孤寡老人家,去儿童福利院,我们也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的人们让座,在生活中,直言我们用仁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个人,世界将充满爱!希望大家能“学雷锋,做好事”多多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及现代价值 【注】以下内容纯属于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为己和成人,也就是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他的现代价值的探究,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1.对内 (1)人文精神 “仁者人也”——《中庸》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简析】孔子人的思想首先体现在对人的重视上,充满了强烈的人文精神,除了这两则体现的,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这在今天经济利益至上的时代仍旧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2)进取精神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简析】仁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孔子设立的圣人所达到的境界,朱熹所说的“孔子安仁,颜渊守仁,子路不违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经过一番努力,是达不到仁的要求的,因此孔子要求人要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3)对人道德修养的要求 ①做人要率性而为,真诚为上,不可有机巧之心:“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宪问》 ②人要遵守秩序,各尽其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③只有没有私心的人,以其公正之心才可以评价别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论语·里仁》 ④坚守正道,不畏强权:“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⑤控制私欲,节制感情,坚持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⑥正确的财利观:“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论语·大学》 ⑦从善去恶:“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浅论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浅论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摘要:“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教育 一、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仁”的思想是儒学思想的主导。孔子对“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故孔子的学说后来又被称作“仁学”。“仁”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爱的符号,“仁”在孔子儒学当中最根本的意思也就是爱。孔子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引申出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就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婴儿处在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对亲人的深深依恋和敬爱之情。因此,家庭中亲情之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只有爱自己亲人的人,才会去爱他人。 孔子的“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仁者人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原来的释义就是“人”,是指要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其实,“从字源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相亲相爱,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 1 ] 。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其内心深处有仁的存在。仁是发自内心,经过思考的,区别于动物之间的本能的爱。既为人就应该具有仁,能施仁于人,否则就枉为人。第二,“仁者爱人”。即一个人应具有一颗仁爱的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当视人如己,以爱心调节人际关系。抚孤独,恤矜寡,拯疾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类共同幸福。仁者爱人的精义是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厩焚。退朝,曰:‘伤人’? 不问马”。把别人也当作跟自己同类的人来看待,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要反对嗜杀好战,草菅人命。主张德治,仁政。要求人们本着固有的同情心,相亲相爱,以人为重,尊重人的尊严。孔子十分注重个人人格的独立,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讲仁爱,并不赞同无差别,无原则的爱一切人,爱人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的标准即礼。“仁”是规范的核心,礼是规范的行为准则。爱人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价值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传承》2008年第11期文化传统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作了解释,从中可见孔子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仁爱思想的内涵 (一)爱人 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爱人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即“爱亲”和“爱众”。 1.爱亲。爱人是由“爱亲”开始的,《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另一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还有一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长为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孝悌是爱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础,“仁”是孝悌的发展、扩充,于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内容。 2.爱众。孝悌是爱人的根本,也是家庭伦理的基础。因此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开,以至于爱朋友、爱周围的更多的人,达到从“爱亲”到“泛爱众”的目的。爱众是把爱亲的对象扩大化,由爱亲人到爱更多的人。《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 重人不重财,这就是爱众的表现。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就是把爱博施于众。可以看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人”体现了一种差等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1] (二)忠恕之道 从仁爱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的根本途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主要是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恕”就是将心比心,宽恕待人。按子贡的理解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治长》)。宋儒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言:“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方法。所谓“忠”是从积极方面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自己的“欲立”“欲达”出发想到别人,进而去“立人”“达人”。所谓“恕”是从消极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从自己的“不欲”想到别人的“不欲”,因此不能将自己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中庸》提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欲,亦勿施于人。”这都体现了换位思考的道理。“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恕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之道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化,是行仁之方。正是通过这种“忠恕之道”,才得以把“仁爱”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 (三)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宽、信、敏、惠这五个德目是施行仁的条件。恭即庄重,是一种端庄、严肃的仪容态度,孔子要求人做到“居处恭”(《论语·子路》)“貌思恭”(《论语·季氏》)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即宽厚,指待人处事要宽容厚道,正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即诚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敏即勤敏,如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强调的就是勤敏行事,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惠即慈惠,施行仁慈,慈惠就能够使唤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恭敬,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宽厚待人,礼让谦和;彼此以诚信相待;品格高尚,时时想助人,但需会助人,有助人的能力与智慧,所以孔子提出仁者需要“敏”,机敏智慧地做事,高质量地做事。[2]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看成是仁德的五个具体方面,也是施行仁应具备的条件。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刘夏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仁爱忠恕和谐 60

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比较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开创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时代,其要旨便是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努力引导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渊源,造就了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和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仁爱思想。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苏格拉底美德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做出一定的梳理,进而对两者的思想进行历史对话,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探究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道德意蕴。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美德;仁爱 一、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本人一生并无著作存留于世,我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研究主要依据其学生柏拉图的对话集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 (一)时代背景 苏格拉底出生之前8年,波希战争刚刚结束。这之后是一段相对和平的年代。大概到他40岁的时候,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混战断断续续打了27年,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了数十年,此后,战前的形势也未能被恢复。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雄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他死后61年,马其顿征服整个希腊。2年后,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又过了2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又过了11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四分五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二)“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不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①,出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进行辩护的发言,其意主要是表达了人的理性及其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最高的存在价值,

孔子仁爱思想

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仁爱观念影响后时尤为深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种仁爱的核心思想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仍然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合科学发展观〃其精髓对大学生独生子女和谐身心〃立身处世和今后的成长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在问鼎一书中序言我们可以得知: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但如何关怀〃怎样关怀〃用什么关怀〃曾经一直是一个难题。孔子的仁爱思想恰恰决了这个难题〃人文关怀要以人为本〃解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根结底到人的生长成长〃不能脱离人的中心。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孔子的睿智中都会有感悟〃下面我介绍孔子的仁爱观。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

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从《论语》中孔子论“爱”来看〃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孔子仁爱思想意义深远,具有积极作用与现实意义。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的仁爱理论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创新,是春秋末期进步的民主 思想。它不但成为后世儒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且奠定了初始儒学的理论基础。本文试 就其仁爱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一、珍惜人的生命 孔子的仁爱思想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珍惜人的生命。仁者爱人,莫过于珍惜百姓的生命,孔子本人就是表率。一次孔子上朝去了,家中的马棚失了火。等孔子从朝廷回来得知失火的情况后,孔子第一句话就是“伤人乎”没有问马的情况。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孔子最得意的高足颜渊不幸短命死去,噩耗传来,孔子竟然大呼“天丧予!天丧予!”然后恸哭不已。跟随的人劝说“您太伤心了!”孔子答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我 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孔子关怀、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这些 事的都是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在回答大夫孟武伯请教孝的问题时,孔子只 说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母爱是最伟大的,在母亲的心里唯有自己的儿女。儿女永远难以报答母亲的大爱。另一方面,母亲不忧其衣食,不忧其学习, 而唯一令其忧心的是儿女生病。孔子心地善良,处处为人师表,遇到邻居家有丧事,他这 一天连饭都不愿吃饱。上述例证,说明孔子仁爱思想是建立在最广泛的人道主义之上的,是最善良的人性的表述,是仁爱思想的起点,也是仁爱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二、孝悌是孔子仁爱思想之本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朱熹四书集注:“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仁以孝悌为本。朱熹认为在一个家庭里推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伦道德,而后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与万物。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石,也就是说封建等级制度已经使家庭也有了等级从属关系。在家庭里,等级关系表现为子从父,弟从兄,妇从夫。所以君君、臣臣之后,就是父父、子子。孔子虽 然强调孝悌是仁之本,但致力于孝悌就是仁人了吗朱熹也做出了如是之解释:孝悌为仁之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孔子仁爱思想意义深远,具有积极作用与现实意义。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的仁爱理论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创新,是春秋末期进步的民主思想。它不但成为后世儒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且奠定了初始儒学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就其仁爱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一、珍惜人的生命 孔子的仁爱思想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珍惜人的生命。仁者爱人,莫过于珍惜百姓的生命,孔子本人就是表率。一次孔子上朝去了,家中的马棚失了火。等孔子从朝廷回来得知失火的情况后,孔子第一句话就是“伤人乎?”没有问马的情况。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孔子最得意的高足颜渊不幸短命死去,噩耗传来,孔子竟然大呼“天丧予!天丧予!”然后恸哭不已。跟随的人劝说“您太伤心了!”孔子答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孔子关怀、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这些事的都是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在回答大夫孟武伯请教孝的问题时,孔子只说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母爱是最伟大的,在母亲的心里唯有自己的儿女。儿女永远难以报答母亲的大爱。另一方面,母亲不忧其衣食,不忧其学习,而唯一令其忧心的是儿女生病。孔子心地善良,处处为人师表,遇到邻居家有丧事,他这一天连饭都不愿吃饱。上述例证,说明孔子仁爱思想是建立在最广泛的人道主义之上的,是最善良的人性的表述,是仁爱思想的起点,也是仁爱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二、孝悌是孔子仁爱思想之本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朱熹四书集注:“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仁以孝悌为本。朱熹认为在一个家庭里推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伦道德,而后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与万物。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石,也就是说封建等级制度已经使家庭也有了等级从属关系。在家庭里,等级关系表现为子从父,弟从兄,妇从夫。所以君君、臣臣之后,就是父父、子子。孔子虽然强调孝悌是仁之本,但致力于孝悌就是仁人了吗?朱熹也做出了如是之解释:孝悌为仁之本,此是由孝悌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者自孝悌始,孝悌是仁之一事。由此可知,孝悌之为本,是仁爱始于孝悌。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论孔子的仁爱思想 摘要:孔子仁爱思想意义深远,具有积极作用与现实意义。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的仁爱理论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创新,是春秋末期进步的民主 思想。它不但成为后世儒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且奠定了初始儒学的理论基础。本文试 就其仁爱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一、珍惜人的生命 孔子的仁爱思想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珍惜人的生命。仁者爱人,莫过于珍惜百姓的生命,孔子本人就是表率。一次孔子上朝去了,家中的马棚失了火。等孔子从朝廷回来得知失火的情况后,孔子第一句话就是“伤人乎”没有问马的情况。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孔子最得意的高足颜渊不幸短命死去,噩耗传来,孔子竟然大呼“天丧予!天丧予!”然后恸哭不已。跟随的人劝说“您太伤心了!”孔子答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我 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孔子关怀、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这些 事的都是与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在回答大夫孟武伯请教孝的问题时,孔子只 说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母爱是最伟大的,在母亲的心里唯有自己的儿女。儿女永远难以报答母亲的大爱。另一方面,母亲不忧其衣食,不忧其学习, 而唯一令其忧心的是儿女生病。孔子心地善良,处处为人师表,遇到邻居家有丧事,他这 一天连饭都不愿吃饱。上述例证,说明孔子仁爱思想是建立在最广泛的人道主义之上的,是最善良的人性的表述,是仁爱思想的起点,也是仁爱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二、孝悌是孔子仁爱思想之本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朱熹四书集注:“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仁以孝悌为本。朱熹认为在一个家庭里推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伦道德,而后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与万物。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石,也就是说封建等级制度已经使家庭也有了等级从属关系。在家庭里,等级关系表现为子从父,弟从兄,妇从夫。所以君君、臣臣之后,就是父父、子子。孔子虽 然强调孝悌是仁之本,但致力于孝悌就是仁人了吗朱熹也做出了如是之解释:孝悌为仁之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哲学、政治学 期五第年五 二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林火生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062] 摘要: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 精髓, 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 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 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 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思想界, 对中西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颇为流行, 将“仁爱”或“爱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视为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明融合的重要基础。这种情况不仅与 爱 想在东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而且与 人 养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有关。就此而言, 比较研究儒学的 爱 和基督教的 人 想, 对于理解儒学和基督教思想乃至中西传统文化的异同, 反思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 将是有所裨益的。 一、二者的主要异同 (一)二者的相同或相近之处 1. 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 人 想的含义相近。孔子仁爱 他整个学说的基础和归宿, 也是其整个思想的内在核心。何为仁? 孔子讲仁者爱人, 爱人 仁 最基本的内涵, 要亲爱他人, 对他人有同情心, 对他人尊重。首先要孝亲, 从爱父母、爱兄弟、爱家庭做起, 还要 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亦是由孝亲扩展至社会上的一般人, 展开成 爱众, 用爱心去对待别人, 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理想境界。 人 想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马人书 十三章说到: 人就是要成全律法, 如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 或有别的条令, 都包含在爱人如已这一句话之内了。[ 1] 由此可见, 爱人原则是基督教的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其基本内涵就是要爱所有的人, 爱上帝, 包括爱你的友人甚至仇人, 要爱人如已。正如 太福音 讲到的: 无论任何事,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们不愿意人们恨你们, 愿意人们爱你们, 那么你自已首先要做到爱人, 而不是恨人。不管朋友也好, 敌人也好, 都是上帝的儿子, 对仇敌也不能恨, 也要爱他们。[ 2] 由上述可知,孔子的仁爱 与基督教的爱人 想都是要求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爱”思想包涵三个不同的层次含义:“亲亲”、“仁民”、“爱物”,其中,“爱物”可以说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完结。“仁爱”思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是其依旧未脱离这三个含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仁爱”、“亲亲”、“仁民”、“爱物”、现代意义、 I:“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儒家传统的思想精髓即是:仁爱思想。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 儒家“仁爱”概念的内涵,历史的来看,主要包括三层意涵:即“亲亲”、“仁民”、“爱物”。虽然儒家的这种“仁爱”不论如何发展,其中心依旧是个体自身,但是,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它体现了人之“仁爱”范围的不断扩展,体现了儒家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进步,带来的要求道德进步的不断的回应,事实上也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儒家的这种“仁爱”具有普适性和普世性价值。 一,“亲亲”之为“仁”: 子曰:“仁者,人也”,可见,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既然“仁”是人之为人之根本,而孔子又说:“仁者爱人”,可见,在孔子看来,“爱人”本身便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义务,是每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其本身具有绝对和普遍的意义,否则就不是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 可见“爱人”是有差等的爱,由里至外分为四个层次之爱。一,“爱人”始于“爱亲”,即始于“孝悌”,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看来,“孝”是事实、是规范,是用,是末;“仁”是本、是体。二,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是要求人们在在爱亲之外,去爱君,忠君。三,是要“爱众”,即要爱国君身边的士大夫。四,子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仁民爱物”,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民”,“爱民”就是要实行仁政、德政。 孔子在把“仁”进一步具体化时,提出了“忠恕之道”。把“忠恕之道”作为实行“仁”的一条根本途径,他的学生曾参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可以说精到的领会了孔子的本意。那么“忠恕之道”更明确的是说什么呢?所谓“忠恕之道”无非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与孔子的这一问一答,说明了孔子所言的“忠恕之道”具有普适性与普世性。而其普适性与普世性的价值,在于它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不把自已之所不欲加于人。“忠恕”即是将我心推人心,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基本的原则是普世价值建立的本体基础。 总的来看,虽然孔子对于“仁爱”的阐发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着重停留在“亲亲”的层面。孔子主张“事亲为大”,“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当爱他人与爱亲人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忠以取孝",他认为亲亲之情是至高无上的,血缘亲情是普遍仁爱的根本基础,“亲亲”在孔子的“仁爱”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二,“仁民”之为“仁”: 孟子继承孔子“仁爱”的思想,在孔子“亲亲”之“仁爱”的基础上,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将“仁爱”的外延进一步扩大,突破了以血缘亲情为最终的界限。 孟子曰:“仁,人心也。”( 《告子》)孟子认为“仁”是一种先天的东西,“恻隐之心,仁之端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仁学的提出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仁学不但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是从孔子到孟子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并且在整个儒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于给传统的民族思想打上了它的鲜明烙印。 一、仁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以前仁的观念虽然有所发展,但内容上仍表现为零碎的思想碎片,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专门之学。孔子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对仁做了阐释,初步建立了一门颇具特色的仁学,奠定了整个儒家学派的思想基础。孔子的仁学,既对以前的思想有所吸收利用,又有新的创造。大致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血缘关系范围内的“爱亲” “爱亲”是仁的最基本的规定,指在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们的相亲相爱。《国语·晋语》:“为忍者,爱亲之谓仁。”《孟子·告子下》:“亲亲,仁也。”《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说文》则直接把仁定义为“亲也”。 血缘亲情一方面为人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另一方面也赋予仁爱以某种等级性和狭隘性。 孔子提倡的孝悌,孝只发生在父子之间,以直接的纵向血缘关系为基础;悌只发生在兄弟之间,以直接的横向血缘关系为基础。虽然孝悌的重心都在父兄方面,要求子弟的付出远远大于父兄的付出,呈现事实上的不平等性,但是这凭借纯粹的血缘理由发生的,因而能够大体上为人们接受,是孔子顺应时代的一个表现。 然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把纯粹的血缘理由置于一个不适当的位置,予以过分强调。《论语·子路》有一则关于“直”的对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明在孔子的心中,血缘领域是道德的“特区”,社会公共道德只适用于地域领域,不适用于血缘领域。 (二)“四海之美皆兄弟”的“爱人” 仁并不仅仅局限于血缘领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从“爱亲”向“爱人”发展的倾向。《国语·语下》记晋悼公为公子时适周,“言仁必及人。”时人由此推许他“爱人能仁”。 孔子了解仁的这一发展倾向,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他还大力提倡和宣传“泛爱众,而亲仁。”'“爱人”“爱众”之爱,是爱一切人的博爱。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正如子夏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董仲舒更明确的指出“仁者,所以爱人类也”。在孔子看来,“爱亲”是仁的起点或第一步,“爱人”“爱众”是仁的第二步。“爱亲”和“爱众”只有层次上的区别,而无性质上的不同。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十分准确的反映了孔子的人学思想。 当然孔子对于仁的两个方面不是等量视之的,他把仁的重点放在“爱亲”上,强调仁以孝悌为本。因此,许多学者的批评孔子的“爱人”是一种迂阔之论,带有理想化的成分。(三)泽及禽兽草木的“爱物” 仁是东夷人固有的观念,在东夷人那里,仁与“好生”是相联系的,孔子也认可东夷人的“仁而好生”,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以后,儒家学着一方面赋予人“爱物”的内涵,如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另一方面又把仁看做大自然的根本性德,所谓“天,仁也”,“仁,生物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等等,这些话清楚的表达了这层意思。 应该指出,从“爱亲”到“爱人”再到‘爱物“,这三步自成系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逻辑展开。在这三步上,仁爱的力度依次递减,仁爱的范围却是依次扩大。当然,在这三步上仁爱是有差等的,“爱亲”甚于“爱人”,“爱人”又甚于“爱物”。这里的等差是以爱与被爱的天然距离而产生的,由其自然的合理性,这正是孔子仁爱思想符合客观实际的表现。(四)推己及人的仁爱方法

浅谈孔子的仁爱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任课老师崔雪茹 学生姓名蔡群尧 学生学号41410055 上课时间周四6~7节

浅谈孔子的仁爱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户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而儒家思想以其仁爱精神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仁政等主张思想。之所以儒家的仁爱精神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是因为仁爱精神有其特殊的时代性。而于现代社会而言,“仁者”则是鼓励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爱人”则是提倡关爱、帮助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仁政”则与当今“以人为本”的政策相结合。孔子的仁爱精神以及其现代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字】儒家仁爱仁者爱人仁政现代价值 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儒、墨、道法四家的思想交替兴盛使得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然而其中却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并流传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大,并且儒家思想也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主要以“仁爱”作为其核心思想,在孔子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中,有两处明确的提到了仁爱,其一是,他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是最完全的人格内涵,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其二是,孔子看中下层民众的力量,他希望实行“仁政”,认为“仁”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那我将就仁者、爱人、仁政这三点浅谈孔子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 所谓仁者即以仁修身,孔子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仁在一定意义上高于德行,而仁德的开始和基础是孝悌,一开始做好了孝悌才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他也认为仁是礼的内在原则,如果没有仁何谈礼呢?智者则更需要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由此可见,仁是一种十分高妙的人生境界。在当今这个拜金主义盛行,功利心爆棚的时代,以仁修身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空巢老人的问题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事业,忙于自己所谓的理想追求而弃老人与不顾。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硕士、博士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宿舍投毒、谋杀室友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试问,“知者”是否是“仁者”?所以,以仁修身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奢望,但也正是现代社会所急需的,试想,如果人人都是仁者,那么和谐社会的建设还会如此困难吗? 爱人即以仁者作为出发点,以孝悌为基础,做到爱他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董仲舒曾说过:“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由此可见仁主要是由亲始,施于人。孔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一点正体现了仁爱思想中的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阶层的消失,每个人都会更加强调自己的独立人格以及做人的尊严,我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同时必须要做到尊重他人。又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表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