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_季国清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_季国清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_季国清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_季国清

文章编号:1000-8934(2006)12-0092-04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

季 国 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全民科学素质提高要靠科普先行。借鉴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先进经验,是提高我国科普水平,迅速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证明,科普工作的差距表现在观念、定义、对象、主体、功能、作用、地位等方方面面;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这些差距的形成,则由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乃至传统习俗等更多的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科学;普及;差异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表示码:A

收稿日期:2006-10-10

作者简介:季国清(1944—

),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逻辑实证主义以后的科学哲学。1 中外科普著作的一般差异

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科普著作上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文化模式、社会制度、精神风貌、教育水平、学术目标上的差异。

(1)在“科学普及”的理念上外国没有科普这一说法,与中国科普大致对应的主要是科学传播。关于这方面的比较,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介绍。这种差别在很大意义上也影响了西方科普著作的写作和出版。由于中国的科普主要是为扫除科学文盲服务的,这使其对象不自觉地就与文盲连在了一起,把公众变成了接受者,从而成为扫盲。这里不仅明显地存在着话语权的倾斜和科学知识传递的单向性,而且其主要内容不过是一般的科学知识,有的甚至相当陈旧。而国外的科学传播主要是向非科学家群体介绍当前科学的进展,让公众理解科学,这是科学家的职业义务,它所介绍的不仅都是科学的前沿,而且介绍者的姿态也非常谦卑与平和,也就是说与公众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强制语言和优越感。体现在科学作品上,则力求对最新最尖端的科学做最通俗、生动和丰富的描绘,乃至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方便读者把握书中内容。这里的差距之大,是国内根本不可攀比的。

(2)发达国家的专业著作和普及著作泾渭分明,而中国的专业著作和普及著作却有时鱼目混珠。在

发达国家,专业著作已经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就是在著作中出现的每一个论点都要有严格的证明,是别人证明的就要引用文献,别人没有证明的自己要用逻辑、数学、实验等演绎的手段证明。这种严格的专业著作在纯自然科学的书籍中大体占20%左右,而大约占80%不那么严格的其他类型的著作,基本上限于对严肃学术著作的解释、说明和浅显地表达。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关于知识和意见的二分理念,即“只有少数人在思索而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意

见”

(休谟语)。专业著作的文字量中大体引述文献的量占全文字数的1/3左右,而非专业著作中引述文献的文字量大体占1/20左右,有的甚至干脆没有文献引述。因此,几乎可以说接近80%的科学著作应该算做科普的范围内。只是科普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

在我国,文献齐备、行文规范的专业著作除了在专业杂志上可以见到之外,以书的形式出版的读物少得可怜,连万分之一也不到。绝大多数是半吊子学术,文献虽然也有一些,但未见证明的命题则比比皆是,专业的不专业,科普的不科普,有时两面又都象。因此,专业和科普之间的混淆是我国图书出版中的通病。

为把课题深入进行下去,课题组还分别访问了国内若干家出版社的编辑。当我们问到他们什么是学术专著时,几乎没有一个编辑能把其中最核心的标准说清楚。当我们把自己关于学术专著的理解告

2

9第22卷 第12期2006年 1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22,No.12

Dec.,2006

诉他们时,他们表示这种严格的学术著作当今中国的出版社几乎都不会接受。

专业著作和普及著作的混淆,用一些文献作点缀的普及著作滥竽充数,专业出版机构拒斥真正的专业著作,这些就是中国学术界屡见不鲜的现象。

(3)在中国,一提科普著作,人们绝不会想到社会科学也有科普著作,而在国外不仅有自然科学的科普著作也有社会科学的科普著作。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人认同社会科学也有科普著作的观点,甚至包括较有造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社会科学也是自然科学这个大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合。而在国外,由于学术著作的内涵非常明确,其外延自然也是清楚的。哪类著作属于普及的性质,人们一目了然。西方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大体在波义耳的时代就已经形成,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也基本形成。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什么是学术著作,什么是普及著作。象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20世纪伦理学泰斗罗尔斯的《道德哲学史讲义》,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甚至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成名作《句法结构》(1957)也应该和以上例证一样,是属于那种普及的性质。在行家看来,1953年乔姆斯基撰写的《语言的逻辑》(The Logical Structures of Language)才是真正意义的学术专著,《句法结构》仅仅是扩大影响的普及而已。

上述情况充分反映了中国多么需要关于学术研究的普及教育。同时,由于在西方关于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的界限早已泾渭分明,因此西方的图书检索根本就不需要一个横断的“科普类”的分类。这应该是中国科普著作与西方科普著作的本质区别。

(4)在西方的出版物中的确有一小类通常被我们当成了科普类著作,但这一类著作的主旨和我们中国人的理解截然不同。它们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是为了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想象性创造。这一类著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幻著作。人们都知道它的鼻祖就是19世纪瑞典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他的作品风格一致,但书中的情节与结局在现实中都不存在,而在逻辑上又都是可行的。我们可以用逻辑学家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理论将其语境称为没有现实化的逻辑上不矛盾的可能世界。他的小说都脍炙人口,引人入胜,如《80天环球旅行》、

《机器岛》等,20世纪效仿凡尔纳的作家举不胜举。但是,用科学的手段和逻辑的推理,在没有现实化的逻辑上不矛盾的可能世界中进行创造的作家更令人瞩目,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这两个人都著作等身。他们创作的风格都是在最前沿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把科学逻辑延伸到现实之外的可能世界里,用逻辑推导科学边界之外的科学,在现实的科学范围之内他们的著作是一种普及,他们用现有的科学定律构造的可能世界是一种创新。象阿西莫夫的《数:神奇的语言》、

《天外文明》和卡尔?萨根的《伊甸园的飞龙》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著作大多数都译成了汉语。但是,这一类图书没有一种是中国人创作的。

(5)把某种最新的理论用最浅显的方式(通常是用非数学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用隐喻与象征的方式解释,西方人一般是由这一理论的创造者最低是在这一理论形成过程中有重大贡献的人来做,也就是由某种理论的创造者来写科普,其实这只是理论的另一种版本。如果说这的确可以称为科普的话,西方这方面的著作的确非常典型。尤其是20世纪,科学探索向着宇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扩展,可观察效应越来越少,用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来解释使普通人有更好的理解,便于知识的社会化。像物理学中关于物质构成的规范场论的创立者、诺贝尔获得者温伯格、格拉肖、萨拉就曾写过《最初三分钟》来解释他们的理论。大名鼎鼎的霍金写《时间简史》、

《从大爆炸到黑洞》等来解释他的黑洞理论。彭罗斯写《黄帝的新装》来解释他的人工智能理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关于物质与真空奇异对称的普及性著作也属于这一类。对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真正的大学问家才能写好科普。

这种由理论创立者普及自己学说的科普著作中国几乎没有。究竟大家不屑一顾写科普,认为科普著作等而下之,还是我们本来就没有大家,则不得而知。但是,要说我们国家一点点创新也没有那也不切实际。比如20世纪80年代修瑞娟的微循环理论,就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但是,到今天究竟有几个人知道她的微循环理论是怎麽回事?不得而知。中国科技大学的陈琳创立了视知觉的拓扑模型。虽然许多人关注这一理论的进展,却从未看见由陈琳本人完成的这方面的科普著作。

(6)中国的科普创作有一种运动式的现象,就是紧跟政治需要,配合政治行为从数量上和内容上搞突击。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是绝对没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种现象可能更突出一些。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北大的童弟周领导的生物工程研究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围绕着这批成果也有一大批科普著作问世。这并非不需要,而是厚此薄彼,没有按着科普创作和出版自身的规

39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

律行事。20世纪最后十年我国的最大工程项目是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这两项工程颇有争议。赞成工程的一方着实利用科普打了一场宣传战,形成了巨大的舆论优势。这对两项工程的投资和实施大有裨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国外的国家级工程也是政治的产物。比如20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建胡佛水坝和哥伦比亚河上的水电站。可以肯定地说,美国政府也有宣传的需要,因为这是国家进行的赤字预算,大量发行货币,从而劫富济贫,这一定会有争议。但是,出版在美国是商业行为,它有自己的追求。这便有效地抑制了政府的行政僭越行为。

(7)科普在东西方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人认为真正需要普及的是科学,而东方人(包括日本、南韩等东亚国家,当然印度和东亚的观念不太一样)则认为真正需要普及的是技术。在西方人看来,技术是传播而不是普及,技术的传播动力主要是市场而不是其他因素。这可以从科普著作的类比中充分显现出来。中国出版的科普绝大多数(95%以上)是技术应有类的书籍,主要是农村技术类的书。西方应用技术类的书也有,但比较少,这种书在西方往往以应用技术的物质商品的完全说明书之类的出版形式与读者见面。任何应用技术都有其相应的物质形式,比如一种栽培新品种马铃薯的技术,它可能就会有与这项技术相配套的薄膜、耕种机械、农药等,这项技术应用方法往往与这些物质产品搭配。在西方,一项真正应用技术的传播首先要付专利费用,买去专利的法人把它看成一种商业行为,这个法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扩大其产出,不可能以普及著作的形式推广具有昂贵专利价值的技术。

2 中外科普著作差异的深层原因

中外科普著作无论从内容、题材、创作者还是出版路径、对象、目的等方面观察,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其实是政治、经济、文化上根本差异的反映。我们只有抓住那些根本性的东西,才能从本质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更好地改进科普出版、发行、传播、落实的效果,让科普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东西方关于知识的理念不同,从而产生了普及内容的根本差异。西方人把科学看成只为满足求知欲望而积累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没有自身之外的动力、目标和追求,它只是要满足对对象的合逻辑的同构原则。这样,它的最新形态总是和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的理解水平有遥远的距离。于是,真正需要普及的是科学,是那些只为自身完美的科学。技术只是科学思想的克隆术,它是把科学变成可实际应用的中介环节。因为,它远远落后于科学的前沿。把科学的定律变成技术,归根结底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接受这种技术。这样,技术是市场行为,它需要以货币做媒介去传播,它不需要普及。这就是西方人关于科学与技术以及它们增长与发展的理念。应该说这其中包含着极大的真理成分。不过,中国有具体的国情。广大劳动者并不怎么需要那些玄而又玄的科学定律,更需要能迅速使他们发家致富的技术。为此,我们的科普有一点不伦不类恰是中国特色。但从根本上说要想长远地发展,却非要端正关于知识的理念不行。

(2)东西方关于科普创作的动力不同,从而产生了创作队伍的不同。在西方,真正写科普的是两类人:一是某个学科中某种理论体系的创造者,二是用已有的科学成果去创造一个并未现实化的可能世界的人。前者如写关于量子相对论普及读物《最初三分钟》的温伯格,后者如儒勒?凡尔纳。我们应该明确两种科普创作都是个人行为。第一类人是科学家。他们普及自己的理论体系确实有现实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越来越迫切。有史至今,科学家共同体对待科学理论体系的态度有三种模式:一是判定程序,二是选择程序,三是评价程序。所谓判定程序就是指决定某种理论体系是否和对象在人们经验中的表现同构。这种判定程序往往只对唯一的一个理论说“是”或“不”。所谓选择程序是指在若干个理论体系中选择一个,但并不否定其他未被选择的理论。所谓评价程序是指对若干个理论体系发表意见,每种理论体系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人们根据具体情境做出判断。这三个程序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产生与完美的。开始是判定程序。在判定程序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往往只有一个理论体系,人们必须接受它。所以,理论体系的创造者自然而然被社会和人类所接受。他们无需写科普来宣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牛顿、麦克斯韦尔、惠更斯、欧拉等大科学家不写科普的原因。进入选择程序的时代,争取被选择开始成为一种需要。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心理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许多理论体系并列。在这种情况下,象斯金纳(行为主义大师)、惠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者)纷纷写科普。这正是说明这种大环境决定了他们有写科普宣传自己的需要。20世纪后半叶,所有科学都到了评价程序适用的阶段,因此几乎所有重大理论的创始者都写科普。如全能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写《人工科学》浅释他的经济学理论,分形几何的创始人曼德勃罗写《英国的海岸线有

49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2卷 第12期

多长?》等,举不胜举。科学家写科普是让人类普遍认同的一种征服欲,是一种生命的内在冲动,这和他们创造理论体系是异曲同工的目的因。

第二类人是用想象去创造,他们同样来自于其生命的内在冲动。绝不可以低估这类创造。把现实用合逻辑性和合目的性的方式扩展未来,就是给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种创造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更需要把元素整合成系统的能力。

综上所述,真正意义的科普创作是以人的内在禀赋为动力的,它是人类自我创造的方式,人类自我创造的一部分。科普作为一种社会功能却必须以个体的创造意识为出发点。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开展科普著作的结果,只能以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质上流于形式而告失败。

(3)东西方关于科学对象的理解不同,从而产生了判定科普著作范围的认识差异。在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看来,科学只是那些自然现象探索的知识体系,充其量包括数学、逻辑等基础性的学科。西方人则不这样认为,凡是可以运用演绎系统或观察实验手段来研究的学科都是科学。这样,不仅象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传统学科以及象计算机科学、仿生学、考古学、医学、宇航学、海洋学等交叉学科,加之数不胜数的工程类学科为科学集合中的元素,就连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通常被归入社会科学的学科也同样是科学。因此,在西方人看来,只要不是那种以大量文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专业著作,就都属于科普,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也不例外。比如,中国著名作家叶永烈20世纪80年代出版一本小书《语言漫谈》,就是典型的科普。西方绝大多数在某一时段对某一学科成果的综述也都是科普,象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库伯的《物理学》,就属于这一类。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可以把那些纯粹写给外行的和初学者的读物称为科普,但最低应该包括对社会科学普及的读物。也许后者更为重要。

(4)西方关于专业著作与非专业著作有严格的标准区分,中国则是常常混淆不清,这使得专业与普及的界限含混。西方科学史家夏平的一本书《真理的社会史》严格确定了西方专业性著作标准形成的历史过程。专业著作的标准的产生距今已三百多年,在这段漫长历史中各个学科又不断地完善,每一学科专业著作的标准已经约定俗成。人们一眼便可分辨出何为专业、何为非专业。当然,非专业并不一定都是科普。例如,美国的和英国的《自然杂志》

(Nature)是纯专业的,而中国的《自然杂志》只是科普,不过是非职业人员读不懂的科普。但是,只有严格确立专业著作的标准,才能为科普著作找到创作的方向。这在我国尤为必要。我们国家出版的绝大多数书籍是专业不专业、普及不普及。这是我们科普著作的创作无所适从以及不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先抓专业,让职业的科学家写出的著作专而又专,当他们的著作专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自己写科普的欲望,因为被更多人理解是人们生命中的一种本能的占有欲。这样,就会有真正的科普。同时,又可以抑制学术造假现象的发生。

3 关于科普的其他形式

科普的形式包括科普著作(书籍、杂志)、科普场地(博物馆、各种科普展览)、科普影视、科普网络等。其中科普著作是最基本的形式,它可以衍生出科普场地、科普影视和科普网络。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近50%的科普著作转轨为其他科普形式。例如,关于生态学和生态危机的普及性工作几乎都以科普影视和科普网络的形式向世界推出了。科普影视的效果更为突出,好莱坞的许多大片(如《金刚》、《侏罗纪公园》等)都有这种作用。绝大多数好莱坞的科幻片都是绝好的科普形式。在这方面,中国应自惭不如。

将科普著作转化为科普场地可能是美国最独特的科普形式。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而又最珍视历史。美国短促历史中的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场地几乎都辟为博物馆,其中有人文性的也有科学性的。以洛杉矶地区为例,一百余个小镇(大洛杉矶地区叫Great County,下面的行政单位叫City)都有博物馆,这是人类学的最好的普及方式。爱迪生长期研究发明新产品的实验室也建立了博物馆,这当然是自然科学普及的最好形式。

科普网络是一个新兴的科普形式。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中爱尔兰、挪威、奥地利等国更是捷足先登。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限制,我们只能大体上提供一个轮廓。

作为一个新兴的科普形式,科普网络方兴未艾,我国应在这方面大力加强,因为在网站如林的中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科普网站。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下转第108页)

59

东西方国家在科学普及上的差异

共性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模式。企业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应根据企业的特点,运用各种“需要理论”,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获得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6)营造企业文化的“柔性”特质,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氛围。企业应该建设团队性、包容性、融洽性的柔性企业文化特质。这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首先,创造有利于科技人员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机制。其次,承认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跨国性。企业中的科技人员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特征,在工作中会产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企业要创建一种宽容、谅解、包含的文化氛围,以减少冲突。同时,多样性、多元性的背后隐藏着互补性,组建多元性的合作小组,让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背景的科技人员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再次,培养团队精神。团队以其“1 +1>2”的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

构建有利于促进企业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的体制或机制,是通过人才流动带动难言知识流动的前提,因此,要充分认识人才柔性流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开展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Polanyi,M1The T acit Dimesion[M]1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66.4.

〔2〕Wright1The Visible Hand:The Managerial R 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M].Belknap Press of 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3〕Snell1The N ature of Cpital and Income1Macmillan Comp any [M]1New Y ork and London,1906:199-213.

〔4〕周邦慧,等1柔性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J]1经济师,2001(4):12-15.

〔5〕陈全明,等1我国人才安全与对策[J]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50-52.

〔6〕Adam Smith1The Weath of N ation[M].Methance&Co1 L TD1,1929:1-5.

〔7〕肖平,等1新竹科学工业园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对“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启示1科技进步与对策[J]12003(2):86-

88.

〔8〕张秀艳,等1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1亚太经济[J]12002

(6):55-58.

The Flexible Personnel Flow on the B ases of the K now ledge

Flow on T 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 EN G Qing2wei,FAN Bo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the effects of the flow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hat work as carriers,on the flow of knowledge among companies,become more and more notable1Especially the flexible flow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mong companies promotes the flow of knowledge and make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recessive knowledge1Through the case study,the five patterns that the flexible flow of trained personnel imputing the flow of knowledge can be summarized into project-flow,flow like part-time job,migrant-flow,free-com2 posed flow and advis ory flow1W ith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hese five patterns,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m otive force,which the flexible flow of the per2 s onnel gives to the flow of knowledge,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accelerating the spreading of the flow of recessive knowledge1On the bases of this study,the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institutionalized platform on the flexible flow of trained pers onnel of our country1

K ey w 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flow;the flexible personnel flow(本文责任编辑 张明国)

(上接第95页)

The Difference of Scientif ic Popularization bet w een E ast Countries

and West Countries

J I Guo2q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The scientific diathesis of the whole people must be heightened by means of the antecedence of scientific https://www.doczj.com/doc/f916615029.html,ing for reference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it is the important approach to elevating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populariza2 tion of our nation and shortening rapi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The researching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differ2 ence of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expressed in the many aspects such as conception,definition,object,main body,function,effect,status and so on,and isn’t determined by the single factor.The formation of these differences was determined by history,culture,he level of technology,traditional conven2 tion and added factors.

K ey w ords:scientific;popularization;difference(本文责任编辑 王国政) 801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2卷 第12期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1、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这里称之为“西方物质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 2、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东方文化由于排斥物质,也就产生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西方哲学文化的产生,是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备,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开始。从神学文化走向物质文化,西方的哲学文化起到了过渡作用。在西方哲学文化中,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种哲学上的大辩论,最终把西方文化从神学的混沌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偏重于物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物质文化的思维,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大进步。 在这期间,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力地支持了唯物论,并因此而把神学思维撇在了历史的后面,神学从此而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摆设”。 3、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同时孕育出了科学思维,也孕育出了科学理论。“分子论”的诞生,宣告了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因为这是西方人物质思维的开始,物质思维是以探索物质构成和崇尚物质光华为思维特征的。 4、东方人的思维是物性思维,以“阴阳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的分析,优点是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人之间的

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英汉对照】

一、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1. 跺脚,在中国人看来,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而它的英文含义则是不耐烦。 2. 目不转睛地看,其中文含义是:好奇;有时是惊讶。 英文含义则是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 3. 拍别人的脑袋,中文含义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疼爱的表现,但是对成年或青年人做出这样的动作则会引起反感,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 4. 鼓掌,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在中国人看来,表示表演者或演讲者的谢意,双方一齐鼓掌来相互表示友好感情。而在英语国家中,表演者或演讲者鼓掌则表示自己为自己鼓掌,自己为自己的表演感到骄傲,自己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 5. 嘘嘘声,汉语含义是反对;责骂;轰赶等。英文含义则是要求安静。 二、同样意思,动作有差异。 1. 叫别人过来,中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而美国人的肢体语言为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美国人的这种肢体语言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侮辱,或挑衅,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2. 开玩笑时用的,表示丢人。中国人伸出食指在脸上刮几下,而美国人则是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 3. 表示吃饱了的用语,中国人用手抚摸后轻拍自己的肚子(表示自己的肚子里已经装满食物了,不能再吃了。而美国人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表示吃到这了,食物已经到了嗓子了,再吃就要吐出来了。 三、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动作。(中国没有或西方没有的某种肢体语言。) 1. 在美国,咬指甲,表示担心,不知所措,心中有重大的思想负担。 2. 在美国,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表示挑战,蔑视。 3. 在美国,摇动手指),表示: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The action is the same, bu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1. Stomping,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it stand for angry. Its English meaning is impatient. 2. The Chinese meaning of intently watching is curious sometimes surprised. English meaning is impolite embarrassed and uncomfortable. 3. Shoot someone's head, the Chinese meaning: a performance of love for children, but for adults or young people to make this kind of action will cause offense, is an offensive action. 4.The applause, the audience applauded for performance or speech,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performer or speaker say thanks to the two sides together to show the friendly to each other.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 performers or speakers applauded for their proud performances,. 5. Peeing sound, Chinese meaning is against other’s idea. English meaning is requested quiet. 1. Tell others over, the Chinese body language to reach out to the cal lee, palms down, several fingers while bending a few times, and the body language of the Americans to reach out to as people, palms up, make a fist with the forefinger pitching. This action in China appears to be an insult, or provocation, it is an extremely impolite action. 2. Joke with, indicating a shame, China forefinger in face scraping few times, while Americans extended the index finger of both hands, palms down, with an index finger to rub the back of another index finger. 3. Fed terminologies, China stroking and patting his stomach (own stomach full of food, can not eat. Americans with one hand on his throat, palms down, means that eat the food to the throat, eat going to spit it out. 三the presence of only in a culture operation. (China or the West is not some kind of body language.) 1.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ail-biting, expressed worry about what to do, the high pressure, the major burden of thinking. 2.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e nose with the thumb and other four fingers bent with challenge the contempt. 3.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king a finger warning others not to do something, they a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的饮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戏剧《哥本哈根》中体现的两性家庭分工差异 2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 3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4 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7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 8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9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0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 11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12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4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 15 美国拓荒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读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妮娅》 16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17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18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9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20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1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22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23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4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25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26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27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28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29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 30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31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 32 从小说《百万英镑》中看对当今社会的讽刺意义 33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34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35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 36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37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38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39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40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 41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42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从时间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16615029.html, 从时间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孟静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09期 摘要: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笔者从中英对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的倾向、中英对一元和多元时间模式的取向、中英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态度3方面着手,分析了时间观念对时间隐喻的影响,进而期望有助于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Abstract: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people''s sense of time is differen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ime view on time metaphor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endency for 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view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ndency for single and multiple time mod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attitude to "past, present, future" for English and Chinese, in hope of helping to improv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people. 关键词:时间观念;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一元和多元时间模式 Key words: time view;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view;single and multiple time mode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315-01 0引言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而他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制约和支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人们在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和安排时间等方面的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念产生了差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Hall所说,各个文化就像拥有自己的语言 一样,拥有自己的“时间语言”。因此,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时,对时间意义的理解不同就会对人们的交际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的沟通。 1中英对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的倾向 中国传统的哲学时间观普遍认为,时间既是线性的,又是循环性的。从时间进程的线性特征而言,时间具有流动性和延绵性,时间是川流不止,生生不息的。“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沦语·子罕》)就凸显了儒家始祖孔子对待时间之流的态度,肯定它但从容不迫,泰然处之,无惊恐之感。从时间的循环性特征而言,时间则是阴阳交替、周而复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创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的时间观。从《易经》、《老子》等等经典中,不难看到人生经历的时同流程中穷通、逆顺、吉凶、祸福的互相转换。而历史文人经常提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又充分体现了时间之流当中的循环性时间进程。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时间流程的线性和循环性是融会贯通的。在线性时间的绵延流动性中含有周而复始性;在循环性时间的流程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东西方企业中,双方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教育模式、思维方式都不相同,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员工组成的各种组织,对工作又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追求,而西方在经营目标、市场选择、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管理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管理冲突,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报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社会等各方面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下面主要介绍东西方在人才使用上产生的差异。 一、在人才理念方面:东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 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核心理念不同: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例如:美国 GE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 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 (We BringGood Things To Life )", 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 " 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 提出:" 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 " 。 而在东方 ,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的传统 , 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都以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 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 , 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 二、在选人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 都要不断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在人才的选择标准方面 , 东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企业在选人方面通常是以寻找最好的人才为最高标准。比如Intel公司提出了用聪明人吸引聪明人的口号 , 而微软则要寻找比我们 ( 微软现有员工 ) 更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招聘技巧方面:Intel 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招聘程序 , 通过面试、心理测试、模拟测试( 最终测试 ) 来获得需要的人才 , 而微软则对心理测试不感兴趣 , 它更注重通过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 而且强调高层管理者亲自参加招聘。微软用来测试个人创造性的面试题目可以说广受推祟。 东方企业在选人方面 , 虽然也希望得到优秀的人才 , 注重个人的品质、才能和发展潜力 , 但它往往并不一味地追求最优秀的人才 , 而是强调合适, 希望获得适合于企业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人才。比如日本松下电器就奉行寻找 70 分人才的招聘原则。正如松下创

中美肢体语言对比

中美肢体语言对比 丁宁 商务英语商英121 12931107 指导老师:赵桂影 摘要:肢体语言和文字语言同属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一些世界公认的或约定俗成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含义相同之外,在很多情况下,相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意义差别很大。由此可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正确理解、使用肢体语言尤为重要。本文从中美两国肢体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以探讨肢体语言在人们交际中的作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对比;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Body language and word language are included in language, is also a part of culture. Except the world recognized or accepted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al have the same meaning, Most of the time, the difference is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same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al, It follows that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body language are most important, when we ar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ody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And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body language; comparison;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一、引言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称体态语言,是人类借助和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体态来表情达意几乎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因为它简便、迅捷、直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除了微笑、哭泣等这些肢体语言不同文化含义相同外,不同文化相同的肢体语言意义可能迥然不同,因此,在与别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正确理解肢体语言的意义特别重要。中美两国交往频繁,文化差异也很明显,肢体语言的使用也是如此。 二、探究和对比中美肢体语言的运用: (一)、面部表情语言的运用: 面部表情是形体动作中最能表现人情绪的非语言行为。达尔文说:“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达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玛洛比恩发明了一个规则:总交流量=7%的文字交流+38%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英文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英 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Compared with America being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Chinese care a little about time going by . The concept of time(时间观念) ①In china,words and phrases about time are very general. For example,if you date with someone, most of Chinese used to answer: in the afternoon /at night/after a while and so on. But in western, people have a very strong concept of time. If you date with a foreigner, they will ask you the Specific time, such as: what time should we meet ②In Chinese dating, people would like to come in advance and they think its represent respect and politeness. Westerners like come to the dating place on time or a few minutes late, which can give each other fully time to prepare and the enough private space. They think that arriving on time shows people have good education. Otherwise he will be regarded as unreliable or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other people. Most Americans place a strong emphasis on being on time.?They tend to organize time by means of schedules. Time is highly valued and treated as something real in American culture because it conveys different meanings to American people. In their eyes,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and “Time lost is never regained”. As a result, they want every minute to be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and they firmly believe that no time should be wasted. Not surprisingly, the new comers to America find the Americans seem always in a hurry and do everything at a running what makes the new comers embarrassed is to have no opportunity to smile, converse or have a short exchange with strangers because the Americans regard such practices as a waste of time. Keeping Appointments and Dates It is considered impolite and inconsiderate to fail to keep an appointment or date without giving prior notice to the other person.?If you do not plan to meet the person, then you should decline the invitation.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英文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With the rapidly challging word,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found it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o minimize the rate of misunderstanding due to miscommunication in their contacts with another. In the oast most human beings were born, lived, and died within a limited geoographical area, never encountering people of other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might be said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been most effective in creating the borderless word, the global community. As our world shrinks and its inhabitants become interdependent, people from remot cultures increasingly come into contact on a daily basis. It is no longer hard to find situations in which membes of ince isolared groups of people. Now these people may liv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or right next door to each other. So all the people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understand this world. So when the east meet wes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ome problem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way of eating. All huaman beings have certain basic needs. Our fundamental needs for things that keep us alive. This is the physioligical need. All individuals must eat in order to survive. But what people eat, when they eat, and the manners in which they eat are all patterned by culture. No society views everything in its environment that is edible and might provide nurishment as food. Americans eat oysters but not snail. The French eat snails but not locusts. The Jews eat fish but not pork. The Hindus eat pork but not beef. The Russiand eat beef but not snake. We all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good to eat. We also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bad to eat. As a result, people from one culture often think the food that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eat are disgusting or nauseating. Dislik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hy some culture will not eat a certain food. In some clture, certain foods are taboo. Sometimes the food taboos may be so strong thrat just the thought of eating forbidden foods can cause an indivdual to feel ill. We can also find culture difference in way of bring up children treating the early, greeting each other, saying and spending money before other people do in everyday, but in som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do not agree with us. We chinese may enjoy something that is not usually consider as edible by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Generally we perfer to have thing hot and much emphasis on the taste. We eat from one plate when we are eating with others, and we like to seat one by one, and in the shape of a round. On the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儒学思想同西方文化之间完全对立,二者既有很大差异,也有一定共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汇合点。而这方面正是目前学术界所忽略的。以笔者之见,至少应有以下几条: (一)均倡导教育优先 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精神到古代东亚的儒家思想,均可以看到教育在东西方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现代化是在包括兴办新式学校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基础上出现的。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加,从11—13世纪开始,欧洲到处办起城市学校,从此开始打破教会的封锁。欧洲出现了巴黎、牛津、剑桥、海德堡等著名的大学。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欧洲的自然和人文科学获得迅猛发展。“这些都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前提,后来的英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当然是在当时欧洲教育和科学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教育给人以智能,教育不但培养科学家,也培养政治家、企业家和官僚。”(注:田桓:《东亚文化中的儒学与中日现代化》〔M〕,载《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第124—125页。)同样,儒家也倡导教育优先主义。孔子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和普及教育来提高人的智能。自孔子提出这一教育思想后,中国和其它东亚国家一直把它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在各个时代。特别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不但使战国时代的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且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国一直到18世纪中叶,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注:田桓:《东亚文化中的儒学与中日现代化》〔M〕,载《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第124—125页。)

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研究

中西方时间观念对比研究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ime and western concept of time 0ginates from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hich affect l people’s behavior,awareness Of concepts,industrial relationship,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value orientation.Different cultures breed different time conceptions and time behaviors. Today will talk about the aspects of their differences. When different time views meet with each oth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flicts and obstacl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y arise. 1.Int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social practice,ways of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and time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re different..That is to say, time ,as an objective existence,has different forms of reflec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s.Time view is seen as a part of cultural deed structure,which affects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controls their judgment and determines the ways of behaviors.The vagueness and exactn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1ture usually lead to conflicts and misunderstanding when peop1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The Chinese use time Very casually and tangibly(明确的).The Chinese prefer to say some uncertain words 1ike “at Once",”sometimes”,“a short while",which a1ways contrary to the westerners.Chinese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English tend to misuse the tens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foreigners.The reason may be that there is no clear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ime in Chinese.When a Chinese and a westerner parted from a party,the westerner said,“I shall invite you to have a lunch one day”.And the Chinese took his words seriously and had been waiting f0r his invitation,but in Vain.So he thought the westerner was dishonest and he did not carry out his promise.In fact,such“promises”,as“we will keep in touch”and‘‘I will see you 0ne day",do not specify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invitation and are only greetings.Because we are accustomed to such vague expressing way Of time,we tend to take them seriously. Conversely,a certain behavior also reflects certain concept of time and transmits some message about it.As a way 0f non-verbal exchange,time has its own spec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Just as American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nθr??p?l?d??st] 人类学家)E.T.Hall has pointed out that it has its own language,every culture owns its “time language"(Hall,l 959,p.2O).We all have such experience that when people shake hands with each other on social occasions,we can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ir identities,relationship and status from the order of who stretches his hand first and how long the shaking has lasted.Similarly,if two sides have made an appointment to negotiate a contract at 9:00,whil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