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苯的结构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苯的物理性质;通过探究实验理解掌握苯分子特殊结构及由此决定的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推测物质的结构,伴随理论支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味成功与喜悦,培养他们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对化学史了解,让学生明确既要借鉴前人经验,又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推动科学的发展。

教具:Power point 课件

实验用品: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试管、苯的比例模型。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对苯结构认识,我设计知识、能力两条主线,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实质,循序渐进地接受苯结构的特殊特性。再由“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理论指导,进一步预测探究苯主要的化学性质,在此过程中渗透化学史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主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汇总

第10 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 解题指导]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 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 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1) 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 (2) 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 (3) 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3.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 (1) 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 (3) 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4.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基团 丙基(C3H 7 —)有2种,丁基(C4 H 9—)有4种,戊基(C5H11 —)有8种。 [挑战满分](限时10 分钟) 1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可编辑修改-

B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 ? HNO 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答案 A 取代,甘油、纤维素中存在 一OH ,能与HNO 3发生取代反应,而这两种取代反应均需浓硫 酸作催化剂。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 4个共价键 B .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 .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答案 D 解析 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苯的燃烧是苯的氧化反应,与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无关, D 项错误。 3 .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B .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C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解析 "E-CH —CHs-Jr 1 \ / 1 c=c Cl ,其中不含 / \ A 项错误;2Cu + 02===== 2Cu0 , CuO + CH 3CH 2OH ――^CH 3CH0 + Cu + H 2O , B 项 ,C 项正确;苯、甲苯上的一H 被一NO 2 聚氯乙烯结构简式为 ,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CH 3CH 2OH CH 3COOH

苯和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苯 1.苯分子的结构 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凯库勒式:,空间构型:,键角。 具有的键。 思考、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2.苯的物理性质 3.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1)取代反应: ①卤化反应: ②硝化反应: ③磺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燃烧现象: 4.苯的提取和用途 将煤焦油在低温(170℃)条件下蒸馏可得苯,大量的苯可从石油工业中获得;常用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二、苯的同系物 1.定义 芳香族化合物是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 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苯的同系物:凡分子里只含有一个苯环结构,且符合通式的所有芳香烃都是苯的同系物。如甲苯、二甲苯等。 2.写出C 8H 10 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3.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与苯类似。 (1)取代反应 ①卤化反应: 与溴蒸汽,光照 与液溴,铁 ②硝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②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环的侧链不论长短,有

几个侧链,就被氧化为几个羧基而成为羧酸。(苯环所连的侧链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 CH COOH 如: 三、烃的结构特点和鉴别方法 四、烃的分类 烃

烃的风雷6.取代反应断键规律 (1)卤代反应断键规律:断C-H键 (A)烷烃的卤代反应条件:光照、溴蒸汽(纯态)方程式: (B)苯的卤代反应条件:催化剂(Fe3+)、液溴方程式: (C)苯的同系物的卤代反应条件:催化剂、液溴方程式: 原因: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受侧链的影响而变得活泼。 (2) 硝化反应断键规律:断C-H键 (A)苯的硝化反应条件: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水浴加热到55℃-60℃。 方程式: (B)苯的同系物的硝化反应条件: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加热。 方程式: 原因: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受侧链的影响而变得活泼。 (3)磺化反应 断键规律:断C-H键 反应条件:水浴加热到70℃-80℃ 方程式: 7.以苯的实验为基础的有机实验网络 (1)溴苯制取实验——长导管的作用——带有长导管的实验: (2)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加热——需水浴加热的实验: 等。 (3)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温度计的使用——需要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等。 (4)苯与甲苯的鉴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物质:。 (5)苯与苯酚的分离——分液或分馏——分馏和分液的操作过程——常见的分离方法。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2课时苯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2.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写反应类型: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第一步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乙烯跟溴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乙烯跟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乙烯跟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乙烯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1苯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芳香烃 第1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见学生用书P030 ----- 课/前/预/习轻/松/搞/定--------------------------- 1 .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C .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 .苯不具有典型双键所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苯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2. 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 .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发生了萃取作用 D .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溴单质易溶于苯。 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溴苯和溴B.正己烷和水 C .苯和硝基苯 D .乙醇和水 答案B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一定是不相混溶的液体 物质,A、C、D三组物质均是相互混溶的物质,所以,不能用分液

漏斗分离 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苯在氯化铁存在时与氯气的反应 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 C .苯在空气中燃烧 D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溴水分层 答案A 解析 A 是取代反应,以苯跟溴反应推出; B 是加成反应; C 是氧化反应; D 是物理过程萃取。 5. 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 示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苯、汽油均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浮在水面上,但苯、汽油互溶不分层。 6. 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是( ) A .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 B.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 C .难氧化、可加成、易取代 D .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答案C 解析由于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碳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其与KMnO 4 酸性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即难氧化);但可与液溴、浓H2SO4 等发生取代反应(即易取代);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即可加成)。综上所述,只有 C 选项符合题意。

苯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 授课人:王勇刚(武威第十八中学) 教材与学情分析 苯是烃类的重要代表物之一。学习了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学生已经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材着重介绍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苯的性质,并结合苯的性质巩固和深化了几种基本的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的分子结构,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解析研究引出苯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反应、苯与硝酸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关系。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苯的结构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以后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做了铺垫。 由于本节内容的安排与以往的教材顺序有所不同,主要强调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刚接触有机物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选择可利用的知识内容设计并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探讨、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分层次自主探究学习,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探究并掌握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熟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先学后教,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究,交流,思考。当堂训练,让所学知识当堂消化,为以后提高做好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堂课,通过学习苯的结构与性质,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正确方法;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苯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来自石油和煤的化工原料,它就是苯。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声朗读,明确目标。 1、认识苯的物理性质 2、探讨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熟悉苯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苯 [过渡]为了完成这三个目标,我们进行一次自学探究

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 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苯 1.苯分子的结构 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凯库勒式:,空间构型:,键角。 具有的键。思考、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2.苯的物理性质 3.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1)取代反应: ①卤化反应: ②硝化反应:

③磺化反应: (2)加成反应: 文档Word ` (3)氧化反应: 燃烧现象: 4.苯的提取和用途 0℃)条件下蒸馏可得苯,大量的苯可从石油将煤焦油在低温(17 工业中获得;常用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也常用作有机溶剂。二、苯的同系物 1.定义芳香族化合物是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的苯的同系物:凡分子里只含有一个苯环结构,且符合通式 所有芳香烃都是苯的同系物。如甲苯、二甲苯等。 H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2.写出C10 8 3.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与苯类似。 1)取代反应(①卤化反应: 与溴蒸汽,光照 与液溴,铁 ②硝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②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苯环的侧链不论长短,有4文档Word ` (苯环所连的侧链的碳几个侧链,就被氧化为几个羧基而成为羧酸。原子上必须有氢)液溶酸性KMnO4COOHCH3如:

三、烃的结构特点和鉴别方法 烃结构特点鉴别方法 烷烃—C键链烃、C烯烃链烃、C=C键C键炔烃链烃、C?苯 及同系物一个苯环 四、烃的分类 烃 文档Word ` 烃的风雷6.取代反应断键规律 (1)卤代反应断键规律:断C-H键 (A)烷烃的卤代反应条件:光照、溴蒸汽(纯态)方程式: 3+)、液溴方程式:(B)苯的卤代反应条件:催化剂(Fe (C)苯的同系物的卤代反应条件:催化剂、液溴方程式: 原因: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受侧链的影响而变得活泼。 (2) 硝化反应断键规律:断C-H键 (A)苯的硝化反应条件: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水浴加热到55℃-60℃。

苯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芳香烃 第1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见学生用书P030 1.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C.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双键所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解析苯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2.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发生了萃取作用D.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溴单质易溶于苯。 3.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苯和溴B.正己烷和水 C.苯和硝基苯D.乙醇和水 答案 B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一定是不相混溶的液体物质,A、C、D三组物质均是相互混溶的物质,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在氯化铁存在时与氯气的反应 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 C.苯在空气中燃烧 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溴水分层 答案 A 解析A是取代反应,以苯跟溴反应推出;B是加成反应;C是氧化反应;D是物理过程萃取。 5.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D 解析苯、汽油均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浮在水面上,但苯、汽油互溶不分层。 6.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是() A.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 B.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 C.难氧化、可加成、易取代 D.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答案 C 解析由于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碳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其与KMnO4酸性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即难氧化);但可与液溴、浓H2SO4等发生取代反应(即易取代);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即可加成)。综上所述,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

苯的结构和性质

苯 一、目标引领 1.知道苯的分子结构; 2.了解苯的来源和物理性质; 3.了解苯的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等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破解难点:从已学的理论、反应理解,用实验验证苯独特的分子结构,再用苯环独特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 三、学法引领 思想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体会因果关系,辩证理解因果关系。 关键指点:由分子式推测苯分子可能具有的结构、性质,再由特征反应实验验证猜想,根据所给事实推断苯分子结构,再通过苯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苯的分子结构。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通过实验认识苯的物理性质。 实验:1.观察苯的色、态,并小心闻气味; 2.试管中盛1mL苯,然后加入2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位置;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苯,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1.苯是色,带有气味的体,有毒; 2.密度比水,(填“能”或“不”)溶于水; 3.苯的熔沸点(填“高”或“低”),易,标准状况下为体。 学程之二:根据苯分子组成,推测可能分子结构;根据实验和事实,推断苯的分子结构。 思考与交流:苯的分子式为C6H6,根据饱和烃的通式C n H2n+2,与相同碳原子的烷烃比较,你认为它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 1.理论推测:从苯的分子式看,是烃,可能含键(填碳碳键类型),因此可以使紫色的溶液褪色,可以使橙黄色的溶液褪色。 2.实验验证: (1)苯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2)苯分子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3)一分子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三分子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推断:①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化学环境”是否等同?6个碳碳键是否 等同? ②苯分子是环状结构还是链状结构? 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苯分子结构的确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分析了大量实验事实 之后,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为,我们称之为凯库勒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1)你认为这种结构符合实验事实吗?说出你的理由。 (2)阅读书本P70可知: ①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 的键,该键比碳碳双键(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6个碳原子和6个H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苯分子具有形结构; ③为了表示苯的结构特点,结构式常用表示,但为了纪念凯库勒,仍被沿用,但在使用时不能认为苯是单、双键交替组成的环状结构。 学程之三:讨论分析苯的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苯的分子结构。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推测: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既能发生反应, 又可以发生反应。 1.一定条件下,苯可发生取代反应。 (1)卤代反应 反应物:苯和液溴(不能是溴水); 反应条件:__ 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__。 思考:①反应催化剂为FeBr3,如实验时不加FeBr3而加Fe粉,实验同样能成功,为什么? ②苯的卤代与烷烃的卤代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 (2)硝化反应: 反应物:__ _; 反应条件:__ 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

《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

《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苯的结构与性质》。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继烷烃、烯烃、炔烃这些链状烃学习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重要的环状烃,它的学习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另外芳香族化合物是高考的重点,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独特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是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另外由于高一必修中苯的一些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与掌握,比如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基本化学性质等,所以今天再学习起来带有复习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接受性较强,这样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更近一步的挖深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本节课涉及到、三个内容:苯的物理性质、苯的结构,苯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放在了苯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上,尤其是苯的取代反应所涉及到的溴代和硝化两个实验。由于知识具有复习性,所以在前两个知识点上采用分组讨论,回忆总结,然后以组为代表发言。在性质上则由教师设疑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教案课程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苯宝宝表情包” 激发学生对苯的好奇、学习热情,并从中引出“苯的物理性质”; 2、以“问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特征及证明方法; 3、用“探究实验”和观察“实验视频”,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4、通过对苯的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关键是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苯的主 要化学性质是难加成、难氧化、易取代。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引入】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 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近期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组“苯宝宝表情包”,大家可以来看一下,我们的苯宝宝是不是很神气呢?这里的苯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 大家回顾一下它的物理性质。 1、苯的物理性质

特殊气味(装修时用苯和甲醛作溶剂), 苯 水(强调),且苯不溶于水(常见的萃取 剂),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 水面上。 2、苯的分子结构 【学生活动】由学生板书分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过渡】苯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单双键交替的形式, 苯是否含有双键呢?同学们知道双键可 以使高锰 酸钾和溴水退色,苯可以吗? 【实验视频】实验证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退色,不与溴水加成。 【教师讲解】教师展示分子模型,讲解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苯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 相等,是介于单键 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苯的这种特殊结构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1) 可燃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燃烧现象) 燃烧:与CH 4、C 2H 4、C 2H 2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 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 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 取代反应 Hr + HBr ; 实际催化剂是FeBr3 【实验视频】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视频A 、卤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 CH 4与Cl 2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催化剂 Br 2 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