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最新整理)

2019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最新整理)

2019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最新整理)
2019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最新整理)

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C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3.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 )

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

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

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

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

5.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 )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

6.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D )

A.HCl和NaOH 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D.H2SO4和BaCl2

7.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加入10 gNaCl B.加入水5 g

C.蒸发掉50 g水D.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8.为了探究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 A ) A.稀硫酸B.硝酸银溶液C.氯化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9.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B )

A.在稀盐酸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

C.在干燥的空气中D.浸没在植物油中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11.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C )

选项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稀盐酸(稀硝酸)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B H2(HCl)浓H2SO4洗气

C Cu(CuO)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FeSO4)过量Zn 粉过滤、洗涤、干燥

13.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A.①稀硫酸 ②硝酸银

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14.将质量为4 g的铁片放入200 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4.4 g,这表明反应中( C )

A.析出了0.4 g铜B.有4 g铁参加了反应

C.析出了3.2 g铜D.有20 g硫酸铜参加了反应

15.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图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D )

A B C D

A.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等质量的Al、Mg、Zn、Fe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H2SO4反应

D.向过量的碱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酸

二、填空题(共29分)

16.(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__O2__。

(2)酸:__HNO3__。

(3)碱:__KOH(或NH3·H2O)__。

(4)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NH4NO3__。

17.(7分)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

②将铝片插入A试管的剩余溶液中(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铝>铁>铜。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bc(填字母)。

a .齿轮表面涂油

b .将钢材深埋保存

c .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 .车圈镀铬

18.(4分)下表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20*********

溶解度/g

A

13.331.663.9110169246B

35.736.036.637.338.439.8C 0.180.160.140.110.090.07(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B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若A 中混有少量B ,提纯A 所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20 ℃时,100 gB 的饱和溶液中含B 物质的质量<(填“>”“=”或“<”)36.0 g 。

(4)将40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C 。

19.(8分)已知奥运五环中A 、B 、C 、D 、E 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 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 物质是稀硫酸。

(2)A 与B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3)写出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 +CO 2===Na 2CO 3+H 2O 。

(4)写出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

20.(6分)已知A ~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 的固体名称叫“干冰”,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 是紫红色金属。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 物质的化学式:__Ca (OH )2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3CO +Fe 2O 32Fe +3CO 2__。=====高温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1.(8分)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 是__氢氧化钠溶液__,仪器C 的名称是__酒精灯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__。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HCl +NaOH===NaCl +H 2O __。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蒸发结晶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液体__。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③__(填“②”或“③”)。

22.(10分)蚊虫叮咬时能在人体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让人痛痒不止。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