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仅供参考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考试课程:000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日期:2017-09-27

本卷共有4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得突出特点就是( )。(1分)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2、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 )。(1分)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得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得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

3、物质得根本特性就是( )。(1分)

A、运动得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4、意识得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就是( )。(1分)

A、对客观世界得改造

B、对客观世界得反映

C、对人类自身得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得主观能动性

5、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所具有得共同属性就是( )。(1分)

A、客观实在性

B、独立于人得活动之外

C、实践活动得对象化

D、运动变化得自发性

6、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所具有得共同属性就是( )。(1分)

A、客观实在性

B、独立于人得活动之外

C、实践活动得对象化

D、运动变化得自发性

7、区分新、旧事物得根本标志在于( )。(1分)

A、出现时间得先后

B、就是否受到大多数人得拥护

C、形式上就是否新奇

D、就是否符合事物发展得必然趋势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就是说( )。(1分)

A、质变就是由量变引起得

B、量变就是由质变引起得

C、质变与量变就是相互渗透得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就是不起作用得

9、实践之所以就是驳斥不可知论得最有力得论据,就是因为( )。(1分)

A、实践本身就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得观点就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得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得认识就是正确得

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得事物

10、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就是因为( )。(1分)

A 、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得界限

B 、真理与谬误得区别就是主观错误造成得

C 、谬误中包含着真理得因素

D 、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

11、社会运动得物质基础就是( )。(1分) A 、上层建筑

B 、阶级与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 、意识形态

12、生产方式所体现得关系就是( )。(1分)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得关系 B 、物质与意识得关系 C 、主体与客体得关系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关系

13、人民群众得主体( )。(1分) A 、就是体力劳动者

B 、就是进步得知识分子

C 、就是各个时代得进步阶级

D 、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

14、社会基本矛盾就是( )。(1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得矛盾

C 、公有制与私有制得矛盾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得矛盾

15、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就是指( )。(1分) A 、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得限制

B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 、人们对客观规律得认识与对客观世界得改造

D 、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与消灭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10道小题,共20分)

1、人生观与世界观得关系在于( )。(2分) A 、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得重要组成部分

B 、世界观就是人生观得理论基础

C 、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得特殊表现

D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

E 、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

2、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2分)

A 、其内在根据就是类人猿得生理结构与生活特点

B 、其重要基础就是类人猿得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

C 、其外部条件就是气候得变化

D 、其关键因素就是生产劳动

E 、只就是生物进化规律得结果

3、人类与自然界得关系与动物与自然界得关系具有不同得性质,其表现有( )。(2分)

A 、动物得活动就是本能得、无意识得;人得活动就是有意识、有目得得

B 、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得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C 、动物只就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

D 、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

E 、动物得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得变化,人得存在能引起自然界得变化

4、科学实验就是( )。(2分)

A 、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得尝试性、探索性得实践活动

B 、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得环境中进行探索得

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得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得干

扰,从而发现其本质与规律得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得知识得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得社会性活动

5、掌握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得意义在于( )。(2分)

A、明确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B、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而不就是从可能性出发

C、做到在尊重客观规律得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D、努力创造有利得条件,争取使好得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E、从主观愿望出发,凭想当然、凭感觉地去办事

6、割裂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得统一将会导致( )。(2分)

A、形而上学得绝对主义真理观

B、辩证唯物得相对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7、人类已经取得得任何一项真理,都就是( )。(2分)

A、绝对真理“长河”中得一个部分

B、无穷得绝对真理链条中得一个环节

C、过去实践业已达到认识成果

D、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得起点

E、就是认识过程得一个个承前启后得中间站

8、社会意识得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2分)

A、社会意识得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得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得发展同经济发展得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在自身得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之所以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 )。(2分)

A、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

B、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C、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得始终

D、就是推动社会发展得基本动力

E、决定社会发展得客观趋势

10、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自然历史过程”得含义有( )。(2分)

A、人类社会得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就是客观得、物质得、辩证得过程

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得意志为转移得客观规律性

C、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就是等同得

D、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它得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E、人类社会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

三、辨析题(3道小题,共45分)

1、凡唯心主义者都就是不可知论者。(15分)

2、在人们得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就是多元得。(15分)

3、真理就是有用得,因此有用就就是真理。(15分)

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

试论马克思主义得能动反映论,并以认识与实践“具体得历史得统一”得观点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与与时俱进得关系。(2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 C.规律性D.连续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1

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 C.特殊性D.客观性 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 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 2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组织行为学 在线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除了考虑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及其满足之外,还将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种人性假设称为( A B C D 、人群关系学派把企业中的人看作( A B C D 理论,企业中的人被看作( A B C D 、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作( A B C D

D、领导 E、控制 2、组织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 A、制造活动 B、管理活动 C、娱乐活动 D、营销活动 E、作业活动 3、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主要有() A、心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E、政治学科 4、人力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阿吉雷斯 B、梅奥 C、麦格雷戈 D、福特 E、沙因 5、埃德加?沙因通过对人性假设的分析,把管理中的人性观分为() A、理性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

正确错误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组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理论不断融合的过程。 正确错误 、“人群关系理论”的产生,源于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 正确错误 、组织行为的研究的特征就是只关注人的因素。 正确错误 、相对日本而言,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一面,强调理性管理。 正确错误 19分(满分20分) 1.5 [单选] [错] 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中的人看作() A B C D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让员工较快进入角色。这是利用知觉偏差中的(

A、第一印象 B、定型效应 C、对比效应 D、晕轮效应 3、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的理论。我们又称其为() A、精神分析 B、认知失调理论 C、认知理论 D、平衡理论 4、特妮?休斯顿的嗓音、刘易斯的奔跑、马拉多纳的球技等等,我们称这些人具有()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综合能力 D、情绪智力 5、沙洛维和梅耶认为,对人的成就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一般能力 B、气质性格 C、情绪智力 D、体能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知觉的分类为() A、对人的知觉 B、人际知觉 C、自我知觉 D、空间知觉 E、角色知觉 2、下面属于知觉偏差的有() A、第一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E、酸葡萄效应 3、奥地利心理学家A . 阿德勒认为性格可以分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ZZJ 网上考试系统 v10.1】 本套软件使用权属于: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考试课程:0005.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17-09-26 本卷共有2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30道小题,共60分) 1、在Internet Explorer 常规大小窗口和全屏模式之间切换,可按(b )。(2分) A 、F5键 B 、F11键 C 、Ctrl+ D 键 D 、Ctrl+F 键 2、支持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设备称为(c )。 (2分) A 、转发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3、“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2分) A 、微机型号 B 、内存容量 C 、运算速度 D 、机器的字长 4、Windows 菜单操作中,如果某个菜单项的颜色暗淡,则表示(d )(2分) A 、只要双击,就能选中 B 、必须连续三击,才能选中 C 、单击被选中后,还会显示出一个方框要求操作者进 一步输入信息 D 、在当前情况下,这项选择是没有意义的,选中它不会有任何反应 5、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2分) A 、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中在一起 B 、“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 C 、多媒体技术就是能用来观看的数字电影的技术 D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开辟出一个多学科 的崭新领域 6、下面关于系统更新说法正确的是(a )。(2分) A 、系统需要更新是因为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B 、系统更新后,可以不再受病毒的攻击

C 、系统更新只能从微软网站下载补丁 D 、所有的更新应及时下载安装,否则系统会立即崩溃 7、消息认证的内容不包括(d )。(2分) A 、证实信息的信源和信宿 B 、信息内容是或曾受到偶然或有意的篡改 C 、消息的序号和时间性 D 、消息内容是否争取 8、在Word 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应选择的操作是单击(b )菜单项(2分) A 、“编辑”→“格式” B 、“格式”→“段落” C 、“编辑”→“段” D 、“格式”→“字体” 9、在Windows 中快速获得硬件的有关信息可通过(c )(2分) A 、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区,选择“属性”菜单项 B 、鼠标右键单击“开始”菜单 C 、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菜单项 D 、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栏空白区,选择“属性”菜单项 10、关于Internet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2分) A 、Internet 属于美国 B 、Internet 属于联合国 C 、Internet 属于国际红十字会 D 、Internet 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 11、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 、全文搜索引擎一般都有个“网络蜘蛛”,它扫描一定范围内的网站,并沿着网络上的连接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网页,采集网页资料 B 、搜索引擎有一个索引数据库,网络机器人或网络蜘 蛛采集的网页,经过其他程序进行分析,根据一定的相关度 算法进行大量的计算建立网页索引,添加到这个索引数据库 中 C 、当你输入关键词进行查询时,搜索引擎会从庞大的 数据库中找到符合关键词的所有相关网页的索引呈现给我们。所以,当我们以同一个关键词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询时,搜索结果是相同的 D 、和全文搜索引擎一样,分类目录的整个工作过程也统一分为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查询信息三部分,只不过分类目录的收集、分析信息两部分主要依靠人工完成 12、在Word 的编辑状态,当前正编辑一个新建文档“文档1”,当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后(b )(2分) A 、“文档1”被存盘 B 、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 、自动以“文档1”为名存盘 D 、不能以“文档1”存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体现着()。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必然联系 B.偶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4、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7、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元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0、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1、所谓系统是指()。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12、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余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1、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2、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3、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4、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5、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6、c )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7、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8、b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1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数据结构》课程(本科) 学习指导书 郭纯一编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主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非数值计算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树和图)和基本技术(查找和排序方法)三大部分。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类型的基础上,会分析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会根据应用需求为所涉及的数据合理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并能据此设计实现问题的算法;还应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和空间效率的分析方法。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学习指导 (均以课件学习为主) 第一章绪论4学时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时间复杂度的计算 方法 第二章*线性表10学时重点掌握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表示线性表的方法和操作的实现;结合具体例子理解编程实现一个问题的2种方法 第三章栈和队列8学时重点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存储表示,尤其是顺序栈和循环队列的实现;结合具体例子理解栈和队列的应用 第四章串2学时 重点掌握串的术语、串操作结果和不同存 储结构的特点 第七章*树和二叉树10学时重点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存储、性质、遍历算法(递归)及应用、线索化;掌握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以及Huffman树和

第一章绪论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原则 2、掌握所有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时间复杂度的计算方法、会用C语言描述抽象数据类型和算法;能够熟练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 二、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和术语,C语言描述算法的方式,简单程序的时间复杂度的求法。难点:时间复杂度的计算方法和原则。 三、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具有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是__________。 A.图 B. 树 C. 集合 D. 栈 2.计算机算法是指________。 A.计算方法和运算结果 B.调度方法 C. 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系列 D. 排序方法 3.线性结构中,最后一个结点有________个后继结点。

马克思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 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计算、试验 D.概念、范畴、规律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C.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3.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中国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认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 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 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6.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8.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A.唯我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10.“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5.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1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管理学》在线测试题

第一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管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或主线是() A、社会生产方式 B、管理历史 C、管理过程及职能 D、资源配置 2、管理追求的是( ) A、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B、成本和目标的统一 C、计划和控制的统一 D、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3、管理的核心(实质)是() A、提高工作效率 B、协调 C、组织 D、配置资源 4、管理的二重性是() A、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 B、管理综合性和历史性 C、管理实用性和不精确性 D、管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在企业中,下列何种各种人际关系是主导和核心。() A、主管人员与下属的关系 B、组织内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 C、组织内群体之间的关系。 D、计划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关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组织的内部要素有( ) A、人 B、物和技术 C、机构 D、信息 E、目的,即宗旨 2、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角色主要有() A、搞好人际关系

B、管理管理者 C、传递信息 D、制定决策 E、管理工人和工作 3、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有的三大基本技能() A、学习技能 B、人际技能 C、想象技能 D、技术技能 E、概念技能 4、管理学的特征包括( ) A、自然性 B、综合性 C、历史性 D、不精确性 E、社会性 5、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 ) A、唯物辨证法 B、系统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综合分析法 E、统计分析法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管理就等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高层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下层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的权力,这是泰勒提倡的 A、工作定额原理 B、例外原理 C、心理革命 D、职能工长制 2、霍桑实验直接为( )学说提供了论据。 A、人际关系学说 B、决策理论学说 C、管理科学学说 D、经验管理学说 3、霍桑试验的第四个阶段中的限制产量是由于存在() A、正式团体 B、霍桑效应 C、非正式团体 D、破坏分子 4、下面管理学家( )是经验管理流派的代表人物。 A、赫茨伯格 B、孔茨 C、德鲁克 D、西蒙 5、主张进行五项修炼的理论是() A、企业再造理论 B、学习型组织 C、人本管理论 D、决策理论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 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 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P3)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P12)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P25)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C,P25)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P28)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P37)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8.“沉舟侧半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P41)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郑大远程教育答案试卷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写作》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 1.独立完成作业。 2.文稿写作部分,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如有雷同,将不能得分。 3.选择题答案请标明题号。 二.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标题是如何体现主题或内容的?( D ) A、把标题写成问题 B、标题和主题无关 C、标题和内容无关 D、标题揭示概括主题或内容 2、主题和材料的基本关系是( A ) A、统帅和被统帅 B、被统帅和统帅 C、相互表现 D、相互衬托 3、议论的要素是(D ) A、论据、论证、结论 B、论点、论证和驳论 C、立论、论点、论证 D、论点、论据和论证 4、下列各级标题层次的编号,哪种是正确的(B ) A、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2)3)……,①②③……

B、(一)(二)(三)……,一、二、三……,1、2、3……,(1)(2)(3)……,1)2)3)……,①②③……第二人称 C、一、二、三……,(一)(二)(三)……,(1)(2)(3)……,1、2、3……,1)2)3)……,①②③……第三人称 D、1、2、3……,1.1、2.1、3.1……,1.2、2.1.1、3.1.1 5、领导讲话稿中的称谓一般会根据会议性质及与会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代表大会常用的称谓是( C ) A、女士们,先生们 B、同志们 C、各位代表 D、各位领导 6、房山区大件路将进行改扩建施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拟发文告知自2006年5月18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此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在,此文应该使用( B ) 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决定 7、完整的公文标题由( A )要素构成。 A、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种类 B、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 C、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种类 D、发文事由、发文种类 8、下列发文字号的表示方法,哪个是正确的( B ) A、国办发〔2001〕第45号 B、国办发(2001)45号 C、国办发〔2001〕45号 D、国办发〔2001〕045号 9、属于平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关系的单位行文时,主要是使用(D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答案

1、世界观就是( )。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 的看法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 A 、唯心主义 B 、相对主义 C 、不可知论 D 、反映论 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 、头脑中自生的 B 、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 、“绝对观念”固有的 D 、从书本上学来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B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D 、人类各种知识的总汇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 系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 )。 A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C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 D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 E 、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 果,推进哲学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 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3、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思潮 B、存在主义思潮 C、科学主义思潮 D、实证主义思潮 E、唯心主义思潮 4、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分别是( )。 A、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B、社会革命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理论 E、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 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它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马哲考试试卷 试题 大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大题

马克思哲学考试大题(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一方面,物质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因而物质世界呈现出多样性。另一方面,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中又有统一性,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系统等都是相互联系的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质一观点的意义 坚持这一基本观点,就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然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官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际相一致;既然物质世界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和发展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切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实现主观同客观、认识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然物质世界的运动不是杂乱五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使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3. 内外因原理及其关系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但在一定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区别 a.共同点: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b.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原则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根本缺陷是离开人类社会实践来观察和理解认识问题,第二个根本缺陷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应,使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6.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7. 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集中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规定者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既要千方百计地维护新的经济基础。第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实现对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三,从服务效果上看,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破坏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8. 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 简述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她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他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他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他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0.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1. 简述两种发展观及其对立的表现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不同世界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的对立。 12. 量变与质变及其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的变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 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总之,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13. 辩证否定的性质和特点,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的重要意义 a.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它是联系的环节。再次,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b.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既不要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要简单的否定一切,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记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直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意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15.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第二,每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