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

29

20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要点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五年来,中国内地的翻译教育快速发展,翻译学硕士(MA )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这两种不同性质翻译教育的区别成为讨论的关键。两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都有显著差别,若不及早理清,会影响到课程设置、师资发展和教学方法等。笔者从翻译行业对MTI 教育的启示、现行MTI 教育的调查分析、MTI 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等入手,探索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落实培养模式,如何从课程设置上区分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种不同学位的翻译教育,以及如何在MTI 教育中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色等相关问题。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立之后,需要把硕士生区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别进行培养,形成学术性人才和专业化人才各自的培养体系。专业化人才培养应该依据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展开,苗菊、王少爽(2010)选取了60家翻译公司作为调查样本,对其公司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抽样调查管窥翻译产业当前的状态,特别是对所需人才的衡量标准。调查结果给作者的启示为,MTI 教育应当紧密联系翻译产业,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一调查结果对MTI 教育课程设置的启发意义不容忽视。

为了了解现有研究生翻译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2010年前获得批准的前两批40个MTI 培养单位的翻译方向MA 和MTI 的课程作了调查对比 。这40所院校在获得MTI 培养资格之前,均有多年培养翻译方向MA 研究生的经验。根据调查,各校翻译方向MA 项目有如下共性:

1.从学科定位和性质来看,各校翻译方向MA 多设立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仅上外、广外和北外有翻译学学位点),为其二级学科硕士点下的一个方向,其名称虽略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

穆雷 王巍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近五年来,中国内地翻译教育快速发展,翻译学硕士(MA )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这两种不同性质翻译教育的区别成为关键。两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有显著差别,若不及早理清,会影响到课程设置、师资发展和教学方法等。笔者从翻译行业对MTI 教育的启示、现行MTI 课程的调查分析、MTI 教育的培养模式等入手,探索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落实培养模式,如何从课程设置上区分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种不同学位的翻译教育,以及如何在MTI 教育中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色等相关问题。关键词:翻译学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化;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1) 02-0029-04

不同,如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实质上大同小异;多数高校的翻译方向MA 只涉及或主要涉及笔译,较少或不涉及口译。各校硕士点获批招生的时间均较早,最早的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在多年的翻译方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2.从学分和学制来看,大部分高校的MA 研究生要求学分都在26-40之间。学制上则有2年、2.5年和3年三种类型。

3.关于课程设置,1)从课程性质上看,多数高校MA 的课程包括公共课(如政治、第二外语、计算机等)、学位课/基础理论课(如语言学基础等)、必修课、选修课等。公共课和学位课是为所有方向研究生开设的公修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是为不同研究方向开设的课程。2)课程类别可分为翻译相关课程和非翻译相关课程。翻译相关课程指与翻译学科有直接关联的课程,包括翻译的基础研究(如翻译理论、翻译概论、翻译批评、翻译史等);各文体应用翻译(如文学、非文学、典籍、政治、法律、科技、商务、机助、网页网站翻译等);翻译和其它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如语言对比与翻译、语用学与翻译、文化与翻译等)。非翻译相关课程指与翻译学科没有直接关联的课程,如政治、第二外语、学术研究类课程,以及某一专业知识课程,如语言学(如音系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对比、社会语言学等)、文学(如英美文学概论/选读、诗歌、戏剧等)、教学(如外语教学研究等)、文化(如跨文化研究、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国别研究等)及其分支学科的课程。

总体说来,在翻译方向MA 的培养方案里,除外语类院校外,其他院校的翻译相关课程远少于非翻译相关课程。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翻译相关课程只涉及翻译的基础理论,且一般在5门左右,个别高校只有1-2门。非翻译相关课程都超过15门,最多达到近40门。

翻译教学

30

综观各校翻译方向MA项目的课程可见,仅有

个别高校开设了与本校特色专业相关的翻译课程,

如对外经贸大学和广外开设的经贸翻译、法律法规

翻译等翻译相关课程和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

作、跨文化商务交流等非翻译相关课程;西安交通

大学开设的科技翻译和医学翻译等。无论是哪种类

别的学校,课程明显趋同,其翻译MA的培养目标

与课程设置没有显著差异,均未与学校类别有明显

联系,即相同类别的高校在培养方案上并未体现出

属于该类别学校的共通之处。多数学校翻译方向

与语言学和外国文学方向的课程之间都没有显著

区别,翻译相关课程过少,一两门翻译课完全无法

体现翻译专业的训练特点,学生既不系统掌握翻译

研究方法和翻译理论,又未经过翻译实践训练,不

可能显著提高口笔译技能。设置MTI的初衷就是

要改变这个状况,区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教

育的特点,让两类研究生教育各司其职。

MTI开始招生已经三年,2010年第一批毕业

生已经离校。我们的初衷是否达到?笔者对第一

批和第二批40个MTI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按师

范、理工、外语及综合型大学四种分类,抽取其中

的20所院校,对比其翻译MA及MTI项目翻译及

非翻译相关课程的比例,结果及讨论如下:

师范类、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翻译MA项目中

非翻译课程明显多于翻译相关课程,而MTI项目

中非翻译类相关课程明显比翻译类课程少,说明

MTI的课程设置在这些学校突出了翻译相关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外语类大学翻译MA及MTI项目

翻译与非翻译相关课程并未出现上述明显区别,

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外语类院校一直重视翻译教学,

其翻译MA项目学科针对性强,开设了大量与翻

译直接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课程。

根据以上分析,翻译方向的学术型(MA)和专

业型(MTI)研究生培养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课程

设置区分开来,需进一步优化,形成各自的人才培

养体系。结合翻译教育的具体情况,学术型学位研

究生和职业型/专业型学位 研究生各自的特点,笔

者认为可将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归纳如下:

图1. 学术型学位(翻译学/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

图2. 专业型学位翻译研究生培养模式

培养职业型翻译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可以通过课

程设置体现其培养模式的特点,如良好的双语运用

能力和较高的双语转换技能可以通过双语阅读、双

语演讲、双语写作和双语转换等课程来实现;基本

的翻译理论可以通过翻译概论等课程来进行;相

关的专业知识可以结合各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

长进行课程设置;熟练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可以通

过辅助翻译工具、CA T翻译软件、术语库的建立与

维护、语料库的使用及网络应用等课程来实现;熟

悉翻译流程与职场规则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译者

素养则可以通过基本的专业知识、翻译流程介绍、

了解项目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了解职场规

则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等教育来完成。

根据MTI教指委拟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MTI课程分为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

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其中必修课的

内容大体一致,各校可以通过选修课来体现各自

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然而,现有40所培养院

校所提交的培养方案,绝大多数都没有充分利用

选修课来突显自己的特色,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

校、综合性大学以及理工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培

养方案基本上如出一辙。较有特色的课程如北京

大学开设了英汉文本编译、译本比较与正误、翻译

行业与翻译管理、文献查找与论文写作、翻译技术

实践、科技翻译实践、商务翻译实践、计算机辅助

翻译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英汉技术写作、双

语编辑与信息出版新技术、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

等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设了翻译管理实务、文

献查找与翻译实践、东北亚概况、商务口译、会展

口译、口笔译比较分析、术语学与翻译等课程;福

建师范大学开设了法律合同翻译、双语词典编纂

与翻译、翻译编辑与项目管理、社会科学文献与翻

译、现场口译欣赏与评析、影视翻译等课程;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读译、科

技翻译工作坊(英-汉)、科技翻译工作坊(汉-英)、

科技翻译(英-汉)、科技翻译 (汉-英) 、航空航

天概论、科技英语写作、编译技巧与实践、译本正

误与比较等课程。从现有各校课程设置来看,似

乎并未达到“MTI教育应紧密联系翻译产业、突

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实施多

样化的教学模式”这一目标。培养方案大多照搬

“指导性培养方案”,较少联系翻译产业的实际,甚

至有的学校MTI课程与MA的课程设置没有显著

区别,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我们注意到,2010年申报新增MTI试点院校

的课程设置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中央民族大

学的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民族

题材会展翻译、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历代民族政策

与实践、民族地区旅游翻译、民族志英译、民族文

学英译史、藏文化翻译、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新

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蒙古族文化研究等选修课,

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翻译特色;而中国政法大学术学位翻译研究生

(博士生要求较高)

口笔译技能

研究方法与

能力

翻译学理论

翻译教学技能

(博士生要求)

专业学位翻译研究生

(博士生要求较高)

良好的双

语运用及

转换能力

熟悉翻译

流程与职

业规则

较高的职

业道德与

译者素养

了解基本

翻译理论

了解相关

专业知识

熟练使用

翻译工具

31

学的法律语言学概论、法律翻译案例赏析、法律文

化概况、法律文体概论、英美法律制度、中国法律

制度、诉讼法概论、法律专题口译、法庭口译、法

律谈判口译、法律术语翻译、法律文书翻译、法律

文献翻译、合同翻译、中国法律外译等选修课,以及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语言、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律文书翻译实务、法庭口译、法律翻译与文化、中外法律翻译史、中外法律语言比较、法律文本阅读、法律文体与翻译、英汉法律文本翻译实务、合同翻译、汉英法律文本翻译实务、英美法律文本写作、英美国家法律制度、互联网与法律文书检索、法律法规翻译、国际法律会议口译、法律翻译工作坊、英美国家诉讼法等选修课,虽然同为政法大学,其选修课程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学校各自的强项特色,以及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共性。西安交通大学的选修课如医学词汇学、医学英语文献选读、内科学概论、外科学概论、中医学基础、人体结构及功能(均为双语授课)等,体现了该校特色专业医学英语及其翻译的特点;西南科技大学则以选修课体现其国防科技翻译内容如科技翻

译、国防工程翻译、科技英语笔译、国防科工英语

笔译、航空航天英语笔译、科技会议口译等。还有

浙江师范大学的翻译项目管理、翻译与图文处理、政务口译、旅游口译、典籍英译、机械五金翻译、影视剧本与合同翻译、影视听译和字幕制作、商务与会展口译等选修课,体现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特色及其对翻译人才的特殊需求。根据多年积累的MA 培养经验和三年来MTI 运作的经验,笔者建议 ,翻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最好明显区分为两大类,即三年制的翻译学硕士

(MA )和两年制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翻

译学MA 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分为:

1)口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或口译实践与研究),培养目标为攻读博士成为高校口译师资,除了学位

基础课(政治理论、第二外国语等),还有学位必修

课(如翻译学概论、高级英汉汉英口译、连续传译、口译研究等)以及学位选修课(如翻译研究方法、翻译教学与研究、统计学与研究设计、学术写作、文献翻译、文体与翻译、中西翻译史、计算机辅助

翻译、专题口译、外交外事口译、视译、同声传译、口译工作坊、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口译观摩与欣

赏、模拟会议同传等)。排课原则是每学期都安排

有理论研究课和口笔译实践课,突出口译实践。

2)翻译理论研究方向,培养目标是攻读博士成为高校笔译或翻译理论师资,除学位基础课同上外,开设学位必修课(如翻译学概论、翻译研究方法、高级英汉汉英笔译、高级英汉汉英口译等)以及学位选修课(如翻译教学与研究、研究设计与统计学、学术写作、中西翻译史、文献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学理论、西方文论、翻译批评与赏析、科技翻译、翻译工作坊、中国典籍外译、术语学、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等)。排课原则为每学期都有理论研究课及口笔译实践课,突出笔译实践与理论研究训练。3)实用翻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为高校笔译师资和涉外报刊编辑等双语工作者,开设学位必修课(如翻译学概论、翻译研究方法、高级英汉汉

英笔译、高级英汉汉英口译等),学位选修课(如交替传译、专题口译、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中国语言文化、翻译批评与赏析、翻译教学与研究、中西翻译史、学术写作、术语学 、文献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传媒翻译、翻译工作坊、编辑学基础、编辑实务等)。排课原则为每学期都有理论课和口笔译实践课,突出口笔译实践。二年制的MTI 可以分为以下各专业方向,其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大体相同(如政治理论、中国语言文化、翻译概论等),在选修课程里体现不同专业特色(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1-7门选修课仍然可以参考,下列选修课程仅供参考)。

1) 口译方向:培养目标为职业口译员。专业必修课为交替传译、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方向必修课为同声传译、专题口译;选修课可以有模拟会议传译、

视译、外交/外事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

政务口译、旅游口译、会展口译、口译工作坊、口译观摩与欣赏、医疗口译、文学翻译、非

文学翻译等;2) 通用翻译方向:培养目标为职业笔译员或

编辑译审等。专业必修课为高级英汉汉英口译/交替传译;方向必修课为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选修课可以有专题口译、文献翻译、中国典籍外译、笔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学、公示语翻译、会展翻译、政府网站英译、网站翻译工作坊、

编辑学基础、书刊编辑实务、编译技巧与实践、英汉文本编译、译本比较与正误等;3) 法律翻译方向:培养目标是法律口笔译。选修课可以有:法律语言学概论/中外法律语言

比较、

法律英语案例选读/法律文本阅读、法律翻译与文化、

法律文体写作/英美法律文本写作、英美法律制度/英美国家诉讼法、中国法律制度、中外法律翻译史、

互联网与法律文书检索;法律专题口译、法庭口译、法律谈判口译、国际法律会议口译;法律翻译案例赏析、法律术语翻译、法律文书翻译、法律法规翻译、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法律文本翻译实务、汉英法律文本翻译实务、法律

文献翻译、合同翻译、中国法律外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法律翻译工作坊等;4) 商务翻译方向:培养目标是商务口笔译。选修课可以有:高级商务口译、会展与谈判口译、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商务翻译工作坊、公示语翻译、会展翻译、文献翻译、旅游翻译、编译技巧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学等;5) 传媒翻译方向:培养目标为传媒口笔译。

32选修课可以有:新闻口译、影视听译和字幕制作、

电视新闻英译、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采访与写

作、新闻编辑学、对外宣传报道、国际传播、影视

翻译、新闻视读、新闻编译、影视剧本与合同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双语编辑与信息出版新技术、编

译技巧与实践等;

6)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培养目标是机助翻

译和本地化工作者。选修课可以有计算机编程、词

典学概论、术语学概论、机助翻译导论、机助翻译

方法、机助翻译专题作业、机助翻译编辑技巧、语

料库语言学、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等;

7)科技翻译方向:培养目标为科技口笔译。

选修课可以有科技会议口译、信息技术基础、专

业基本知识介绍 、科技英语阅读、术语学概论、

科学技术史、社会科学概论、计算机编程、网络技

术、英汉技术写作、科技翻译、社会科学文献与翻

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等;

8)翻译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是翻译管理人员,

包括行业管理和教学管理。选修课可以有:管理

学基础、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创

业管理、术语学、测试学与统计学、计算机辅助翻

译、翻译项目管理、翻译与图文处理、语料库语言

学、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编译技巧与实践/英汉

文本编译、译本比较与正误等。

上述方向仅为粗略划分和一些基本课程,各学

校可以根据本单位的MTI具体培养目标和本校的

专业特长,以及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开

设相关选修课程,如文化交流与博物馆的口笔译、

民族语言与文化交流的口笔译等等 。

除上述课程之外,还应重视行业规则和职业道

德 的培养,如应了解翻译产业的流程、行业的运

作及其相关规章制度;熟悉重要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如“为翻译工作者和译作提供法律保障并切实提

高翻译工作者地位建议书”、

“翻译工作者章程”、

“会

议口译员职业道德守则”、“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职

业标准”、

“翻译人员职业操守与商业行为守则”等;

应培养学生了解并遵守翻译的职业道德,如有高度

责任心、严谨踏实、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质量意识、

精益求精、虚心求教、遵守工作程序、具备吃苦耐

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严格保密,不泄露客户

资料、承担约定的相关法律责任等。

注释

本研究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翻译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

GPA105041)的阶段性成果。

本调查原始资料的整理由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冬

敏老师完成,特此致谢!资料来源一是各校的研究生处

/部/院和外语学院/系网站上公布的资料,二是各校

向MTI教指委提交的培养方案。

本调查仅限于英语,其它语种暂未涉及。

张尧学院士在2010年6月29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

合改革试点申报会议上的报告中说,专业学位就是一种

职业学位。

笔者曾在“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中国翻译》

2008年第1期41-44页)中作过一个构想,两年多来,随

着翻译教学的发展,这个思路进一步细化。

学科知识介绍型课程,如精细化工基础,临床医学入门等。

有条件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手语翻译与特殊教育专

业结合起来,开设相应的特色选修课。

可参考Maria González Davies于2004年出版的翻译教学

指南Multiple Voices in the Translation Classroom。

参考文献

[1] 苗菊、王少爽.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

(MTI)教育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3): 63-67.

[2] 穆雷. 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 中国翻译, 2008(1): 41-44.

[3] Gouadec, D. 2007.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作者简介]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王巍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

[作者电子信箱]mulei2002@https://www.doczj.com/doc/f918660851.html,; wangweiwei96@

https://www.doczj.com/doc/f918660851.html,

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名单

2006年,教育部批准在三家高等院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培养翻译专业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共有31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名单如下(按院校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第一批试点单位(2006年,共3所)

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第二批试点单位(2007年,共4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第三批试点单位(2008年,共6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

第四批试点单位(2009年,共6所)

河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

第五批试点单位(2010年,共12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

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暨南大学南开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信息广角·

95

Eco-translatology: Research Foci and Theoretical Tenets

By Hu Gengshen(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p.5

Abstract: Eco-translatology refers to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cological conception and distinct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orientation. This paper offers an ex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by identifying the foci of its research and the theoretical tenets that guide its practice. These include researches into the ecological paradigm of translation,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paradigm, the eco-environment for transla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as the effect of eco-translation; as well as guiding principles and doctrines such as “doing things with translations,”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and according a centrality of place to the translator. These foci and tenets not only constitute eco-translatology as a uniqu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shaping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many other methods in the ? eld as a whole.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research focus, theoretical tenet

Eco-Literature and Eco-Translatology: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y Wang Ning (Tsi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10

Abstract: The rise of eco-translatology has posed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many traditional doctrines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to translation studies itself. While ruthlessly deconstructing the anthropocentric mode of thinking in selecting texts for translation, eco-translatology has also reconstructed a new paradigm of sorts, setting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ability 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selecting source texts, demanding that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original be preserved in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calling for a bal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translator) and the object (text) as well. Despite the importance it attaches to “balancing,” however, one detects in this new paradigm a tendency to overemphasize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Key words: eco-writing; eco-translatology; 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An Ageless Song as Collective Memory: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Tibetan/Mongolian Epic Gesar

By Wang Hongyin & Wang Zhiguo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p. 16

Abstract: This is a tentative report on a multi-dimens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ranslation ’

s involvement in the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Tibetan-Mogolian epic Gesar ( Gesar in Mongolian). Following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pic ’s origin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 we examine its numerous versions and its many available translation channels, looking closely into how the original text was rendered domestically into Han Chinese and other ethnic languages in China on one hand, and was further turned into English and many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on the other. The survey makes available a cognitive map showing how Gesar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throughout its textual history, and how its various rendi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inte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 By undertaking this cross-cultural and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o the oral transmissions, text translations and modern reconstructions of Gesar , we have also broken the pattern in China ’s translation studies of focusing on the rendition of Han classics and texts in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only, offering new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s multi-ethnic literary translation. Key words: epic; Gesar ; oral literature; translation; ethnopoetics; rewr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MA and MTI in Translation Education: Divergent Goals, Differentiated Curricula

By Mu Lei & Wang Weiwe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China) p.29

Abstract: The past ?

ve years had witnessed a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education in China ’s mainland. To consolidate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it becomes imperative that the education goal and instructional pattern of M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kind of graduates China ’s translation industry needs and re ? ecting on the existing MTI programs and their training models, we present two carefully differentiated sets of curricula and propose that they be adopted by MA and MTI respectively.Key words: M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TI; training model; curriculum

英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