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计算题题库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计算题题库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计算题题库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计算题题库

1.题目:电荷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的P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答案:解:设坐标原点位于杆中心O点,x轴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

细杆的电荷线密度λ=q / (2l),在x处取电荷元d q = λd x=q d x / (2l),它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

4分

整个杆上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势

4分2 题目:圆形平行板电容器,从q= 0开始充电,试画出充电过程中,极板间某点P处电场强度的方向和磁场强度的方向.

答案:解:

见图.,2分;,2分

3题目:氢原子可以看成电子在平面内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带电系统.已知电子电荷为e,质量为m e,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求圆心处的磁感强度的值B.

答案:解:由

有2分

2分

2分

2分

4

5 题目:一平面线圈由半径为0.2 m的1/4圆弧和相互垂直的二直线组成,通以电流2 A,把它放在磁感强度为0.5 T的均匀磁场中,求:

(1)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如图),圆弧段所受的磁力.

(2) 线圈平面与磁场成60°角时,线圈所受的磁力矩.

答案:解:(1) 圆弧所受的磁力:在均匀磁场中通电圆弧所受的磁力与通有相同电流的直线所受的磁力相等,故有

F AC = N 3分

方向:与AC直线垂直,与OC夹角45°,如图. 1分

(2) 磁力矩:线圈的磁矩为

本小问中设线圈平面与成60°角,则与成30°角,有力矩

M =1.57310-2 N2m 3分

方向:力矩将驱使线圈法线转向与平行. 1分6 题目: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接到一半径R =9.00 cm的导电圆环上.如图.圆弧ADB是铝导线,铝线电阻率为ρ1 =2.50310-8Ω2m,圆弧ACB是铜导线,铜线电阻率为ρ2 =1.60310-8Ω2m.两种导线截面积相同,圆弧ACB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π.直导线在很远处与电源相联,弧ACB上的电流I2=2.00A,求圆心O点处磁感强度B的大小.(真空磁导率μ0 =4π310-7 T2m/A)

答案:解:设弧ADB = L1,弧ACB = L2,两段弧上电流在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3分、方向相反.

圆心处总磁感强度值为

2分

两段导线的电阻分别为1分

因并联2分

∴=1.60310-8 T 2分7题目:如图所示,一长为10 cm的均匀带正电细杆,其电荷为1.5310-8C,试

求在杆的延长线上距杆的端点 5 cm处的P点的电场强度.(=93109 N2m2/C2 )

答案:解:设P点在杆的右边,选取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x轴沿杆的方向,如图,

并设杆的长度为L.P点离杆的端点距离为d.

在x处取一电荷元d q=(q/L)d x,它在P点产生场强

3分P点处的总场强为

3分代入题目所给数据,得

E=1.83104 N/m 1分

的方向沿x轴正向. 1分

11题目:半径分别为 1.0 cm与 2.0 cm的两个球形导体,各带电荷 1.0310-8C,两球相距很远.若用细导线将两球相连接.求(1) 每个球所带电荷;(2) 每球的电势.()

答案:解:两球相距很远,可视为孤立导体,互不影响.球上电荷均匀分布.设两球半径分别为r1和r2,导线连接后的电荷分别为q1和q2,而q1 + q1 = 2q,则两球电势分别是

,2分

两球相连后电势相等,,则有

2分

由此得到 C 1分

C 1分

两球电势V 2分

1

13题目: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q和-3q,相距为d. 试求:

(1) 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强度的点与电荷为+q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若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两点电荷之间电势U=0的点与电荷为+q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答案:解:设点电荷q所在处为坐标原点O,x轴沿两点电荷的连线.

(1) 设的点的坐标为,则

2分

可得

解出距q左边 2分另有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

(2) 设坐标x处U=0,则

2分

得d-4x = 0, x = d/4 距q右边 2分

14题目:

一段半径为a的细圆弧,对圆心的张角为θ0,其上均匀分布有正电荷q,如图所示.试以a,q,θ0表示出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

答案:解:取坐标xOy如图,由对称性可知: 2分

2分

4分15题目:有一电荷面密度为σ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若以该平面处为电势零点,试求带电平面周围空间的电势分布.

答案:解:选坐标原点在带电平面所在处,x轴垂直于平面.由高斯定理可得场强分布为E=±σ / (2ε0) 2分

(式中“+”对x>0区域,“-”对x<0区域) . 平面外任意点x处电势:

在x≤0区域

3分

在x≥0区域

3分

16题目: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1和I2的长直导线ab和cd相互平行,相距为3r,今有载有电流I3的导线MN = r,水平放置,且其两端MN分别与I1、I2的距离都是r,ab、cd和MN共面,求导线MN所受的磁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解:载流导线MN上任一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3分

MN上电流元I

d x所受磁力:2分

3

3分

若,则的方向向下,,则的方向向上 2分17题目:在真空中一长为l=10 cm的细杆上均匀分布着电荷,其电荷线密度λ= 1.0310-5C/m.在杆的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d=10 cm的一点上,有一点电荷q0= 2.0310-5C,如图所示.试求该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真空介电常量ε0=8.85310-12 C22N-12m-2 )

答案:解:

选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x轴沿杆的方向.在x处取一电荷元λd x,它在点电荷所在处产生场强为:

3分整个杆上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为:

2分点电荷q0所受的电场力为:

=0.90 N 沿x轴负向 3分

18题目:AA'和CC'为两个正交地放置的圆形线圈,其圆心相重合.AA'线圈半径为20.0 cm,共10匝,通有电流10.0 A;而CC'线圈的半径为10.0 cm,共20匝,通有电流 5.0 A.求两线圈公共中心O点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方向.(μ0 =4π310-7 N2A-2)

答案:解:

AA'线圈在O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

(方向垂直AA'平面) 3分

CC'线圈在O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

(方向垂直CC'平面) 3分

O点的合磁感强度T 2分B的方向在和AA'、CC'都垂直的平面内,和CC'平面的夹角

2分

19题目:两个点电荷分别为q1=+2310-7 C和q2=-2310-7 C,相距0.3 m.求

距q1为0.4 m、距q2为0.5 m处P点的电场强度. (=9.003109 Nm2 /C2) 答案:解:如图所示,

P点场强为:

建坐标系Oxy,则在x、y轴方向的分量为

2分

2分

可得E Px= 0.4323104 N2C-1,E Py= 0.5493104 N2C-1

合场强大小= 0.6993104 N2C-1 2分

方向:与x轴正向夹角= 51.8° 2分

22题目:一边长a =10 cm的正方形铜线圈,放在均匀外磁场中,竖直向上,且B = 9.40310-3 T,线圈中电流为I =10 A.

(1) 今使线圈平面保持竖直,问线圈所受的磁力矩为多少?

(2) 假若线圈能以某一条水平边为固定轴自由摆动,问线圈平衡时,线圈平面与竖直面夹角为多少?(已知铜线横截面积S= 2.00 mm2,铜的密度ρ= 8.90 g/cm3)

答案:解:

(1) ,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

= 9.40310-4 N2m 2分

(2) 设线圈绕AD边转动,并且线圈稳定时,线圈平面与竖直平面夹角为θ ,则磁场对线圈的力矩为

2分

重力矩:2分

2分于是θ = 15°

24题目:电荷以相同的面密度σ 分布在半径为r1=10 cm和r2=20 cm的两个同心球面上.设无限远处电势为零,球心处的电势为U0=300 V.

(1) 求电荷面密度σ.

(2) 若要使球心处的电势也为零,外球面上应放掉多少电荷?

[ε0=8.85310-12 C2 /(N2m2)]

答案:解:(1) 球心处的电势为两个同心带电球面各自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的叠加,即

3分

=8.85310-9 C / m2 2分(2) 设外球面上放电后电荷面密度为,则应有

= 0

即2分外球面上应变成带负电,共应放掉电荷

=6.67310-9 C 3分

26题目:一半径R= 1.0 cm的无限长1/4圆柱形金属薄片,沿轴向通有电流I= 10.0 A的电流,设电流在金属片上均匀分布,试求圆柱轴线上任意一点P的磁感强度.

答案:解:取d l段,其中电流为

2分

在P点2分

选坐标如图

,

2分

2分

1.8310-4 T

方向,α =225°,α为与x轴正向的夹角. 2分28题目:图所示为两条穿过y轴且垂直于x-y平面的平行长直导线的正视图,两条导线皆通有电流I,但方向相反,它们到x轴的距离皆为a.

(1) 推导出x轴上P点处的磁感强度的表达式.

(2) 求P点在x轴上何处时,该点的B取得最大值.

答案:解:(1) 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可求得1导线在P点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2分

2导线在P点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2分

、的方向如图所示.

P点总场

, 3分

(2) 当,时,B(x)最大.

由此可得:x = 0处,B有最大值. 3分

29题目:一根同轴线由半径为R1的长导线和套在它外面的内半径为R2、外半径为R3的同轴导体圆筒组成.中间充满磁导率为 的各向同性均匀非铁磁绝缘材料,如图.传导电流I沿导线向上流去,由圆筒向下流回,在它们的截面上电流都是均匀分布的.求同轴线内外的磁感强度大小B的分布.

答案:解:由安培环路定理:

0< r

,3分

R

< r

1

,3分

R

< r

2

3分

r >R

区域:H = 0,B = 0 3分

3

30题目:

图中所示,A、B为真空中两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面上电荷面密度σA=-17.7310-8 C2m-2,B面的电荷面密度σB=35.4 310-8 C2m-2.试计算两平面之间和两平面外的电场强度.(真空介电常量ε0=8.85310-12C22N-12m-2)

答案:解:两带电平面各自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方向如图示 1分

方向如图示 1分

由叠加原理两面间电场强度为

=33104 N/C 方向沿x轴负方向 2分两面外左侧

=13104 N/C 方向沿x轴负方向 2分

两面外右侧= 13104 N/C 方向沿x轴正方向 2分

31题目:电荷线密度为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图示形状.若半圆弧AB的半径为R,试求圆心O点的场强.

答案:解:以O点作坐标原点,建立坐标如图所示.

半无限长直线A∞在O点产生的场强,

2分

半无限长直线B∞在O点产生的场强,

2分

半圆弧线段在O点产生的场强,

2分

由场强叠加原理,O点合场强为

2分

32题目:在真空中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L1和L2,相距10 cm,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20 A,I2=10 A,试求与两根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在导线L2两侧并与导线L2的距离均为 5.0 cm的两点的磁感强度的大小.(μ0 =4π310-7 H2m-1)

答案:解:(1) L1中电流在两导线间的a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

T 2分

L2中电流在a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T 1分

由于、的方向相同,所以a点的合磁感强度的大小

T 2分

(2) L中电流在两导线外侧b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

T 2分

L2中电流在b点所产生的磁感强度T 1分由于和和的方向相反,所以b点的合磁感强度的大小

T 2分33题目:一无限长圆柱形铜导体(磁导率μ0),半径为R,通有均匀分布的电流I.今取一矩形平面S (长为1 m,宽为2 R),位置如右图中画斜线部分所示,求通过该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答案:解:由安培环路定律,圆柱体内部与中心轴线相距为r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3分

因而,穿过导体内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1为

3分

圆形导体外与中心轴线相距r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2分

因而,穿过导体外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2为

3分

穿过整个矩形平面的磁通量1分

35题目: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金属细杆ab绕竖直轴O1O2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旋转.O1O2在离细杆a端L/5处.若已知地磁场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为.求ab两端间的电势差.

答案:解:间的动生电动势:

4分b点电势高于O点.

间的动生电动势:

4分a点电势高于O点.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完整版(淮阴工学院)

实验一:物体密度 1、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0.5.为了提高此量角器的精度,在量角器上附加一个角游标,使游标30个分度正好与量角器的29个分度的等弧长。求:(1、)该角游标的精度;( 2、)如图读数 答案:因为量角器的最小刻度为30’.游标30分度与量角器29 分度等弧长,所以游标精度为30/30=1,图示角度为149。45’ 2、测定不规则的固体密度时,若被测物体浸入水中时表面吸附着水泡,则实验结果所得密度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如果是通过观察水的体积的变化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那么计算的密度会减小,因为质量可以测出,而吸附气泡又使测量的体积增大(加上了被压缩的气泡的体积)所 以密度计算得出的密度减小 实验二:示波器的使用 1、示波器有哪些组成部分?每部分的组成作用? 答案:电子示波器由Y偏转系统、X偏转系统、Z通道、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电源几部分组成。 Y偏转系统的作用是:检测被观察的信号,并将它无失真或失真很小地传输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极板上。 X偏转系统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的电压,并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去,使电子射线沿水平方向线性地偏移,形成时间基线。 Z通道的作用是:在时基发生器输出的正程时间内产生加亮信号加到示波管控制栅极上,使得示波管在扫描正程加亮光迹,在扫描回程使光迹消隐。 示波管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幅度校正器的作用是:用于校正Y通道灵敏度。 扫描时间校正器的作用是:用于校正x轴时间标度,或用来检验扫描因数是否正确。 电源的作用是:为示波器的各单元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2、为什么在实验中很难得到稳住的李萨如图形,而往往只能得到重复变化的某一组李萨如图形? 答案:因为在实验中很难保证X、Y轴的两个频率严格地整数倍关系,故李莎茹图形总是在不停旋转,当频率接近整数倍关系时,旋转速度较慢; 实验三: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1、测量前为什么要定标?V0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定标后在测量Ex时,电阻箱为什么不能在调节? 答案:定标是因为是单位电阻的电压为恒定值,V0的物理意义是使实验有一个标准的低值,电阻箱不能动是因为如果动了电阻箱就会改变电压,从而影响整个实验;为了保持工 作电流不变.设标准电压为En,标准电阻为Rn,则工作电流为I=En/Rn,保持工作电流不变,当测量外接电源时,调节精密电阻Ra,使得电流计示数为零,有E=I*Ra,若测试过程中调节了电位器Rc,则导致I产生变化,使测得的E不准(错误)

中北大学物理光学期末考试计算题

本复习资料专门针对中北大学五院《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版教材,共有选择、填空、简答、证明、计算五个部分组成,经验证命中率很高,80分左右,不过要注意,证明题可能变成计算题,填空题变成选择题。 1-1: 8 610) (2)y t E i e++? =-+ 方程:y= y+= 方向向量:一个可以表示直线斜率的向量,这个向量就是方向向量。 Ax+By+C=0:若A、B不全为零,其方向向量:(- B,A)。 8 610) (2)y t E i e++? =-+ ) ( r k E E?- - =t i eω) ( r k E E?- =t i eω) ( r k E E?+ - =t i eω) ( r k E E?+ =t i eω 1-3 试确定下列各组光波表达式所代表的偏振态及取向 ①E x=E0sin(ωt-kz), E y= E0cos(ωt-kz) ②E x= E0cos(ωt-kz), E y= E0cos(ωt-kz+π/4) ③E x= E0sin(ωt-kz), E y=-E0sin(ωt-kz) E x=E0sin(ωt-kz), E y= E0cos(ωt-kz) 相位差π/2,E x=E y,圆。讨论xy平面的偏振情况 t=0时:合成矢量? t=T/4时:合成矢量? 右圆 E x= E0cos(ωt-kz), E y= E0cos(ωt-kz+π/4) 相位差π/4,椭圆。 t=0时:合成矢量? t=T/4时:合成矢量? 右椭圆,长半轴方向45o 见p25页。

E x = E 0sin(ωt -kz ), E y =-E 0sin(ωt -kz ) 相位差0,直线。y =-x 方向向量:(-1,1) 1-4:两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它们的合成光矢量为: 1268+=10[cos cos()] 10102 10[cos(53.13)cos sin(53.13)sin ]10cos(53.13)t t t t t π ωωωωω+-=?+?=?-E E 1-5:+=cos()cos()4x y iA kz t jA kz t π ωω-+--E =E E ;因此有: =,4 y x π ???=-- =, =ox oy E A A E , tan 1,α= 得到: tan 2tan(2)cos ,,4 π ψα?ψ== sin 2sin(2)sin ,,8 π χα?χ==- 222tan()0.4142,2,8b a b A a π-=-≈-+= 得到: 2220.17162, 1.31,0.5412a a A a A b A +===。 1-8:(2)解:g dv v v k dk =+,g dv dv d dv v dk d dk d ωωω==,g g dv dv v v k v kv dk d ω =+=+ g g dv v kv v d ω-=,11g v v v dv dv k d v d ωωω == -- ,v =,3 2()()2r r r r c dv d εμεμ-=- 2 2() /[1]()()211[1]22r r r r g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c d v v c v v dv d d d v v d d d εμεμωωεμεμωωεμεμωωεμωεμω ====+-++ 1-11 一左旋圆偏振光,以50o角入射到空气-玻璃分界面上,见下图,试求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偏振态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大学物理下练习题答案汇总

大学物理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1分) 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 /q 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B ) (A) 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场强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q 0,则F = 0,从而E = 0. 2.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 )场强方向可由 E =F /q 定出,其中 q 为试验电荷的电量,q 可正、可负,F 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图1.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 ( x < 0)和-λ ( x > 0),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A ) i a 02πελ . (B) 0. (C) i a 04πελ . (D) )(40j +i a πελ . 4.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放置如图1.2所示的点电荷,则中心O 处场强(C ) (A) 大小为零. (B) 大小为q/(2πε0a 2), 方向沿x 轴正向. (C) 大小为() 2022a q πε, 方向沿y 轴正向. (D) 大小为()2 022a q πε, 方向沿y 轴负向. 5. 如图1.3所示.有一电场强度E 平行于x 轴正向的均匀电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D ) (A) πR 2E . (B) πR 2E /2 . (C) 2πR 2E . (D) 0 . 6. 下列关于高斯定理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当高斯面内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任意点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λ -λ ? (0, a ) x y O 图 1.1 图1.2 图1.3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 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

大学物理计算题11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1的均匀球体,总电荷为Q 1,球体外同心罩一个半径为R 2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2,试求:⑴ 用高斯定理求各区域电场的分布;⑵ 用场强积分球体与球面间的电势分布(R 1<r )两点的电势。

4、如左下图所示装置,均质圆盘形定滑轮C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滑轮两边分别悬挂质量为1m 和2m 的物体A 、B 。A 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当B 向下作加速运动时,求:(1)两物体的线加速度的大小;(2)水平和竖直两段绳索的张力大小。(设绳的质量和伸长略去不计,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略去不计。)(注:只需列出足够的方程,不必写出结果) 5、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定滑轮(当作均质圆盘)上面绕有细绳。绳的一端在滑轮边缘上,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忽略轴处摩擦,求物体m 由静止下落h 高度时的速度和此时滑轮的角速度。 6、一细而轻的绳索跨过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定滑轮C ,绳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1m 和2m 的物体,且1m >2m ,绳的质量、轮轴间的摩擦不计且绳与轮间无相对滑动。轮可视为圆盘,求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绳的张力。 B

大学物理计算题

第3大题: 计算题( 分) 3.1 (10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与一轻柔绳相连接,该绳跨过一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I 的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开始时,弹簧无伸长,物体由静止释放。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当物体下落h 时,试求物体的速度v ? Mg-T1=ma (T1-T2)R=I β T2-kx=0 a=βR 联立解得a=(mg-kx)/(m+I/R2) d )(1 d 0 2 ??-+= h v kx mg R I m v v 解得v=genhao (2mgh-kh2)/ (m+I/R2) 3.2 (10分)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 B A,两轮上套有传动皮带。外力矩M 作用 在A 轮上,驱使其转动,并通过传动皮带带动B 轮转动。B A,两轮皆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盘,其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半径分别为1R 和2R 。设皮带在轮上不打滑,并略去转轴与轮之间的摩擦。试求B A,两轮的角加速度1β和2β。解 12 111212 1)(βR m R T T M = -- (1)……………………….2分 22222212 1)(βR m R T T = - (2)………………..2分 由于皮带不打滑,切向速度相同,其变化率即切相加速度相同: 2211ββR R = 由式(2)(3)得 2 1211)(2R m m M += β 代入式(3)得2 1212 )(2R R m m M += β 3.3 (10分)如图所示,一根细棒长为L ,总质量为m ,其质量分布与离O 点的距离成正比。现将细棒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棒可绕过其端点O 的竖直轴转动。已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棒的初始角度为0ω。求: (1) 细棒对给定轴的转动惯量 (2) 细棒绕轴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矩; (3) 细棒从角速度0ω开始到停止转动所经过的时间。 解 (1)由题意可知细棒的质量线密度为 kr =λ 式中k 为常数。由于细棒的总质量为m ,所以 m r kr L =? d 0 … 由此得 22L m k = 故 r L m kr 22= =λ ……… 得一并代入式得由式得由式)1()3(21)2(1 21 222221???? ???== -βββR R R m T T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

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思考题]: ⒈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导通后的部分找出一点,根据实验中所用的电表,试分析若电流表接,产生的系统误差有多大?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答:如图5.9-1,将开关接于“1”,称电流表接法。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均有阻(设为R L 与R A ),不能严格满足欧姆定律,电压表所测电压为(R L +R A )两端电压,这种“接入误差”或 “方法误差”是可以修正的。测出电压V 和电流I ,则V I =R L +R A , 所以R L =V I -R A =R L ′+R A ①。 接入误差是系统误差,只要知道了R A ,就可把接入误差计算出来加以修正。通常是适当选择电表和接法,使接入误差减少至能忽略的程度。 由①式可看出,当R A <>R A ,应采用接法。 ⒉根据实验中所用仪器,如果待测电阻为线性电阻,要求待测电阻R 的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4%,若不计接入误差,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下限V min 和I min 应取何值? 答:根据误差均分原则,电流表、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量程进行计算.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预习思考题] 1、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说明各光学元件的作用。 答: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中(教材P181图5.13--4),分光板G将光线分成反射与透射两束;补偿板G/使两束光通过玻璃板的光程相等;动镜M1和定镜M2分别反射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凸透镜将激光汇聚扩束。 2、简述调出等倾干涉条纹的条件及程序。 答:因为公式λ=2△d △k 是根据等倾干涉条纹花样推导出来的,要用此 式测定λ,就必须使M1馆和M2/(M2的虚像)相互平行,即M1和M2相互垂直。另外还要有较强而均匀的入射光。调节的主要程序是: ①用水准器调节迈氏仪水平;目测调节激光管(本实验室采用激光光源)中心轴线,凸透镜中心及分束镜中心三者的连线大致垂直于定镜M2。 ②开启激光电源,用纸片挡住M1,调节M2背面的三个螺钉,使反射光点中最亮的一点返回发射孔;再用同样的方法,使M1反射的最亮光点返回发射孔,此时M1和M2/基本互相平行。 ③微调M2的互相垂直的两个拉簧,改变M2的取向,直到出现圆形干涉条纹,此时可以认为M1与M2/已经平行了。同方向旋动大、小鼓轮,就可以观察到非定域的等倾干涉环纹的“冒”或“缩”。 3、读数前怎样调整干涉仪的零点?

大学物理 力学计算题汇总

力学计算题 质量为0.25 kg 的质点,受力i t F = (SI)的作用,式中t 为时间.t = 0时该质点以j 2=v (SI)的速度通过坐标原点,则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是 ______________.j t i t 23 23+ (SI) 1 (015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与绕在定滑轮上的绳子相联,绳子质量可以忽略,它与定滑轮之间无滑动.假设定滑轮质量为M 、半径为R ,其转动惯量为 22 1 MR , 滑轮轴光滑.试求该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 (0155) 解: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列方程 对物体: mg -T =ma ① 对滑轮: TR = J β ② 运动学关系: a =R β ③ 将①、②、③式联立得 a =mg / (m +2 1 M ) ∵ v 0=0, ∴ v =at =mgt / (m + 2 1 M ) 4 匀质杆长为l ,质量为m ,可绕过O 点且与杆垂直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OA =1 3 l ,杆对轴的转动 惯量I = 1 9 m l 2,开始静止。现用一水平常力F =2mg 作用于端 点A ,当杆转角6 π θ= 时撤去力F 。求: (1)过程中力F 做功;(2)杆转到平衡位置时的角速度。 a

解:(1)力F 对轴的力矩为 F 13 l cos θ = 2 m g 1 3 l cos θ, 所以 A =6 2cos 3l M d Md mg d π θθθθ?== ??? =1 3 mgl (2)撤去力F 后机械能守恒,设平衡位置势能为零 2 12 I A ω=, ω=== 2((0561) 质量分别为m 和2m 、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两个均匀圆盘,同轴地粘在一起,可以绕通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9mr 2 / 2,大小圆盘边缘都绕有绳子,绳子下端都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如图所示.求盘的角加速度的大 小. 0561) 解:受力分析如图. 2分 mg -T 2 = ma 2 1分 T 1-mg = ma 1 1分 T 2 (2r )-T 1r = 9mr 2β / 2 2分 2r β = a 2 1分 r β = a 1 1分 解上述5个联立方程,得: r g 192= β 2分 1.(本题10分)(5270) 如图所示的阿特伍德机装置中,滑轮和绳子间没有滑动且绳子不可以伸长,轴与轮间有阻力矩,求滑轮两边绳子中的张力.已知m 1=20 kg ,m 2=10 kg .滑轮质量为m 3=5 kg .滑轮半径为r =0.2 m .滑轮可视为均匀圆盘,阻力矩M f =6.6 N ·m ,已知圆盘对过其中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232 1 r m . 1. (10分) a a 1

2014大学物理作业下作业和附加题

第9章 振动 作 业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3,14,18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 4 ,则t =0时,质点的位置在: (A)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x 2 1=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D) 过A x 2 1-=处,向正方向运动。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 +φ )在t=T/2(T 为周期)时刻,质点的速度为: (A) sin A ω?-. (B) sin A ω?. (C) cos A ω?-. (D) cos A ω?. 3、一质点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21410cos(2)3 x t ππ-=?+。从t = 0时刻起,到x =-2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1s 8. (B) 1s 4. (C) 1s 2. (D) 1s 3. (E) 1s 6 . (二)、计算题 1、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 .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0= 0.06m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1)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2、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10.0cm ,周期T = 2.0s .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0= -5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1)简谐运动方程;(2)t = 0.5s 时,物体的位移;(3)何时物体第一次运动到x = 5cm 处?(4)再经过多少时间物体第二次运动到x = 5cm 处?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试题打包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总分42分,每空1分) 1.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 和 共同决定。 2. 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仪器误差为 。 3. 量程为10mA 电流表,其等级为1.0,当读数为6. 5mA 时,它的最大误差为 。 4. 不确定度表示 。 5. lg35.4= 。 6. 在分光计实验中,望远镜的调节用的是 法。 7. S 是表示多次测量中每次测量值的 程度,它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 表示 偏离真值的多少,它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 8.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若望远镜的叉丝不清楚,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若 观察到的标尺像不清楚则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钢丝的伸长量用 法来测定。 9. 计算标准偏差我们用 法,其计算公式为 。 10.表示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精密度 ,它属于 偶然 误差,用 误差(偏差)来描述它比较合适。 1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长度,刚好为15mm,应记为 mm 。 12.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法,测量可分为 测量和 测量;根据 测量的条件不同,可分为 测量和 测量。 13.电势差计实验中,热电偶的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为 关系,可用 法、 法和 法来求得经验方程。 14.789.30×50÷0.100= 。 15.10.1÷4.178= 。 16.2252= 。 17.用分光仪测得一角度为300,分光仪的最小分度为1, ,测量的结果为 。 18.对于连续读数的仪器,如米尺、螺旋测微计等,就以 作为仪器误差。 19.分光计测角度时由于度盘偏心引起的测量角度误差按正弦规律变化,这是 误差。 20.在示波器内部,同步、扫描系统的功能是获得 电压信号,这种电压信号加 在 偏转板上,可使光点匀速地沿X 方向从左向右作周期性运动。 21.系统误差有 确定性 的特点,偶然误差有 随机性 的特点。 22.在测量结果的数字表示中,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加上 位可疑数字,便组成了有效数 字。 23.在进行十进制单位换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 。 24.静电场模拟实验应用了 法,它利用了静电场和 的相似性。 二、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总分30分,每题3分) 1.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达式是: A .L=23.68+0.03m B .I=4.091+0.100mA C .T=12.563+0.01s D .Y=(1.67+0.15)×1011P a σN S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相关答案 力学和热学 电磁学 光学 近代物理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I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 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

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2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2.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 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的平均值。

大学物理计算题

计算题 第三章 2.质量为1 kg 的物体,它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系数μ = 0.2 .现对物体施以F = 10t (SI)的力,(t 表示时刻),力的方向保持一定,如图所示.如t = 0时物体静止,则t = 3 s 时 它的速度大小v 为多少? 十二 5. 一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的质量为20 g ,在A 、B 二位置处的速率都为20 m/s ,A v 与x 轴成45°角,B v 垂直于y 轴,求质点由A 点到B 点这段 时间内,作用在质点上外力的总冲量.八 6. 质量为m 的小物体放在质量为M 的冰块的弧形斜面上,斜面下端为水平面,如图.所有接触面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开始时m 与M 均静止,现在令m 滑下来落入下面的凹部而相对M 静止,问M 可滑多远. 有位同学这么解:m 滑下高度h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 2 1m v 2 即m 到最低位置时有水平速度v =gh 2,然后与M 碰撞后达到一共同速度V ,由动量守恒m v =(M+m )V ,可得 gh m M m m M m 2+=+=v V 因为忽略摩擦力所以M 将以稳定速度V 不断向前滑行. 请指出这位同学的错误,并给出正确解答. 四 7. 一物体按规律x =ct 3 在流体媒质中作直线运动,式中c 为常量,t 为时间.设媒质对物体的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阻力系数为k ,试求物体由x =0运动到x =l 时,阻力所作的功 四 8.一链条总长为l ,质量为m ,放在桌面上,并使其部分下垂,下垂一段的 长度为a .设链条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令链条由静止开始运动,则 (1)到链条刚离开桌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链条作了多少功? (2)链条刚离开桌面时的速率是多少? 十二 x y O B A B v A v a l -a

大学物理实验题库讲解

第二章部分训练题 1. 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中,难以避免且无法修正的是(A.系统误差, B.随机 误差, C.粗大误差。) 答: B 2. 有一组等精度多次测量的数据:L=2.385mm 、2.384mm 、2.386mm 、2.384mm 、2.382mm 、 2.383mm 。它们的A 类不确定度为:(A. 0.0014mm B. 0.006mm C. 0.002mm D. 0.007mm ) 答: b 3. 根据第2题的数据,可以判断测量量具的最小量程是:(A. 0.001mm B. 0.01mm C. 0.004mm D. 0.02mm ) 答: b 4. 采用0.02mm 精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其B 类不确定度为:(A. 0.022mm B. 0.03mm C. 0.01mm D. 0.012mm ) 答: d 5. 有一个电子秒表,其最小分辨值为0.01S , 其仪器误差限应评定为:(A. 0.01S B. 0.02S C. 0.2S D. 0.006S ) 答: c 6. 有一只0.5级的指针式电流表,量程为200μA ,其仪器误差限为:(A. 0.1μA B.0.5μ A C. 2μA D. 1μA ) 答: d 7. 用一根直尺测量长度时,已知其仪器误差限为0.5cm ,问此直尺的最小刻度为多少?(A. 0.5cm B. 1cm C. 1mm D.0.5mm ) 答: b 8. 下列三个测量结果中相对不确定度最大的是? (A. X =(10.98±0.02)S B. X=(8.05± 0.02)S C. X=(4.00±0.01)S D. X=(3.00±0.01)S ) 答: d 9. 已知在一个直接测量中所得的A 类不确定度和B 类不确定度分别为0.04g 和0.003g ,则 合成不确定度是? (A. 0.043g B. 0.04g C.0.0401g D. 0.004g )答: b 10.长方体的三条边测量值分别为 x=(6.00±0.01)cm y=(4.00±0.02)cm z=(10.0± 0.03)cm 。 求体积的合成不确定度。(A. 0.063cm B. 13cm C.1.53cm D. 23 cm ) 答: d 11. 圆柱体的直径最佳估计值d =8.004mm, d 的合成不确定度)(d u c =0.005mm ,高度的最佳估计值h =20.00mm ,h 的合成不确定度)(h u c =0.02mm ,求体积的合成不确定度。(A. =)(V u C 100.53mm B. =)(V u C 100 3mm C. =)(V u C 2×310-3mm D. =)(V u C 2 3mm ) 答: d 12.以下有效数字运算错误的是: A. 125×80=10000 B. 23.4+12.6=36 C. 105×0.50=52 D. 4.2×3.5=14.7 答: ab 13.以下有效数字计算正确的是: A. 57.2+2.8=60 B. 125×8.0=1000 C. 34×50=170 D. 22÷22=1 答: c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 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1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 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二]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 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2?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 的平均值。 [实验三]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1?什么是统计直方图?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如果测量次数愈多,区间愈分愈小,则统计直方图将逐渐接近一条光滑的曲线,当n趋向于 无穷大时的分布称为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 2. 如果所测得的一组数据,其离散程度比表中数据大,也就是即S(x)比较大,则所得到的周期平均值是否也会差异很大? 答:(不会有很大差距,根据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的特点规律,我们知道当测量次数比较大时,对测量数据取和求平均,正负误差几乎相互抵消,各误差的代数和趋于零。

大学物理大题计算题

大物计算题 2-27 计算题2-27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设滑轮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质量为 M ,半径为r ,在绳与轮缘的摩擦力作用下旋转,忽略桌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设1m =50 kg ,2m =200 kg,M =15 kg, r =0.1 m 解: 分别以1m ,2m 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对1m ,2m 运用牛顿定律,有 a m T g m 222=- ① a m T 11= ② 对滑轮运用转动定律,有 β)2 1 (212Mr r T r T =- ③ 又, βr a = ④ 联立以上4个方程,得 2212s m 6.72 15 20058 .92002 -?=+ +?= + += M m m g m a 题2-27(a)图 题2-27(b)图 题2-28图

2-28 如题2-28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m ,长为l ,可绕过一端O 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 (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 (2)杆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 解: (1)由转动定律,有 β)3 1 (212ml mg = ∴ l g 23=β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3 1 (21sin 2ωθml l mg = ∴ l g θ ωsin 3= 题2-29图 2-29 如题2-29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棒,可绕垂直于棒一端的水平轴O 无摩擦地转动,它原来静止在平衡位置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飞来,正好在棒的下端与棒垂直地相撞.相撞后,使棒从平衡位置处摆动到最大角度=θ 30°处. (1)设这碰撞为弹性碰撞,试计算小球初速0v 的值; (2)相撞时小球受到多大的冲量? 解: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0v ,棒经小球碰撞后得到的初角速度为ω,而小球的速度变为 v ,按题意,小球和棒作弹性碰撞,所以碰撞时遵从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 列式: mvl I l mv +=ω0 ① 2 2202 12121mv I mv +=ω ②

大学物理下(计算题)

第9章 9-4 直角三角形ABC 如题图9-4所示,AB 为斜边,A 点上有一点荷 91 1.810C q -=?,B 点上有一点电荷 92 4.810C q -=-?,已知 0.04m BC =,0.03m AC =,求C 点电场强度E ρ 的大小和方向 (cos370.8?≈,sin370.6?≈). 解:如解图9-4所示C 点的电场强度为 12 E E E =+r r r 99 41 1122 0 1.810910 1.810(N C )4π()(0.03)q E AC ε--???===?? 9941 2222 0 4.810910 2.710(N C )4π()(0.04)q E BC ε--???===?? C 点电场强度E ρ 的大小 222244112 1.8 2.710 3.2410(N C ) E E E -=+=+?=?? 方向为 4o 14 2 1.810arctan arctan 33.7 2.710E E α?===? 即方向与BC 边成33.7°。 9-5 两个点电荷 6612410C,810C q q --=?=?的间距为0.1m ,求距离它们都是0.1m 处 的电场强度E ρ。 解:如解图9-5所示 9661 1122 01910410 3.610(N C )4π10q E r ε---???===?? 96612222 029108107.210(N C )4π10q E r ε---???===?? 1E ρ,2E ρ 沿x 、y 轴分解 611212cos60cos120 1.810(N C )x x x E E E E E -=+=?+?=-?? 611212sin60sin1209.3610(N C ) y y y E E E E E -=+=?+?=?? 电场强度为 22 619.5210(N C ) x y E E E -=+=?? 解图9-5 解图9-4 C 题图9-4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2 2 N x y N N x y ???????=??+?? ? ??????? ;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 2 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22 20B A B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