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

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

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
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

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

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3、适用范围 (2)

4、施工部署 (2)

4.1、质量安全目标 (2)

4.2、模板材料选择 (2)

4.3、劳动力计划 (3)

5、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设计 (3)

5.1、斜屋面的测量放线 (3)

5.2、斜屋面模板支撑满堂架设计 (3)

5.3、斜屋面梁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4)

5.4、斜屋面板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8)

5.5、斜屋面截水沟结构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8)

5.6、穹顶结构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9)

5.7、斜屋面烟道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10)

5.8、柱子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10)

5.9、剪力墙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11)

6、斜屋面结构模板施工流程及施工顺序 (12)

6.1、施工顺序 (12)

6.2、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12)

6.3、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3)

6.4、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14)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

7.1、安全组织保障 (16)

7.2、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7)

8、质量保证措施 (18)

8.1、质量组织保障措施 (18)

8.2、质量管理制度 (19)

8.3、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0)

9、环境保护措施 (21)

10、计算书 (22)

10.1、面板验算 (22)

10.2、小梁验算 (23)

10.3、主梁验算 (25)

10.4、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28)

10.5、立柱验算 (29)

10.6、可调托座验算 (31)

1、编制依据

1)《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施工组织设计》

2)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工程概况

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美景大道,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本工程由11座塔楼组成,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形式均为剪力墙结构。1、2、3、4、9、10、11座塔楼均为地下室1层地上25层;5、6、7、8座塔楼均为地下室1层地上20层。

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工程11座塔楼的屋面结构有平屋面和斜屋面两种形式,其中大部分为斜屋面。本工程的斜屋面具有坡度大(27°和28°)、数量多、布置高度变化大等特点。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坐标采用南海独立坐标系统。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斜屋面结构模板工程施工。

4、施工部署

4.1、质量安全目标

质量目标:争创佛山市优良样板工程、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广东省金匠奖。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轻伤频率0.6‰以下。

进度目标:严格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4.2、模板材料选择

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社区会所地下室模板工程的材料选择如下表所示:

36×700×160×5

48×3.0mm

12

12

4.3、劳动力计划

为了按时完成各个施工计划,社区会所地下室模板施工阶段劳动计划如下表所示:

5、斜屋面模板施工方案设计

5.1、斜屋面的测量放线

1)在斜屋面结构的模板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要求在楼面板上进行控制线、墙柱定位线、墙柱300检查线的投放;同时要求把斜屋面平面布置的轮廓线投放出来。测量员、木工工长、质检员均要求对上述测量放线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斜屋面轮廓线投放的准确性,进而保证斜屋面结构的模板支设质量。

2)根据施工图纸的标高标注情况,计算出斜屋面各个角点的标高数值并标注在斜屋面轮廓线的楼面相应位置上。木工工长、质检员要求对标注在楼板上的斜屋面各个角点完成标高进行一一核实,以便于工人选取合适长度的钢管立杆进行满堂架搭设,进而保证对斜屋面结构模板支设标高的控制。

5.2、斜屋面模板支撑满堂架设计

1)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满堂架立杆布置的搭设顺序为:“先梁墙柱后斜屋面板”。立杆距梁侧、剪力墙边、柱边的间距为350mm。立杆按照不大于1000mm的间距均匀布置,确保水平杆横、纵两个方向拉通设置。立杆离地200mm处两个方向各设置一道水平扫地杆,沿高度方向每隔1.5m米两个方向各设置一道水平拉杆。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在满堂支撑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设置由底至顶的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5m~8m。剪刀撑杆件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3)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 不应超过500mm。顶托的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

5.3、斜屋面梁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斜屋面梁根据梁底标高的变化情况分为水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本方案分别对水平梁和斜梁进行模板支设及加固的设计。

1)斜屋面结构梁截面形式、高度、标高取值规定

○1水平梁截面形式、高度、标高取值参照下图所示:

○2斜梁截面形式、高度、标高取值参照下图所示:

○3斜悬挑斜梁端部截面形式、高度、标高取值参照下图所示:

○4平梁、斜梁相交位置的模板支设

2)斜屋面水平梁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梁侧立杆距梁侧的距离均为300mm;沿梁两侧立杆搭设水平钢管(水平杆中部加设两根顶托、立杆),用于摆放梁底木枋。梁底木枋垂直于梁长方向按照不大于300mm间距均匀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50mm×85mm。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酯模板,采用步步紧、木枋以及斜撑板进行加固,禁止采用层板压条加固。

○1支撑木枋的水平杆必须加设(防滑扣)保险扣。

○2步步紧距梁端部300mm位置开始设置;步步紧水平间距为600mm。

○3被步步紧夹住的相邻两根木枋相接位置要求采用另一根木枋进行重叠连接。

○4梁两侧的模板采用斜撑板进行加固,斜撑板的水平间距为600mm。

2)斜屋面水平梁局部加高位置的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斜屋面水平梁与砖砌墙体相交的位置,要求加设500mm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坎,宽度及定位同砖砌墙体的宽度及定位。

梁侧立杆距梁侧的距离均为300mm;沿梁两侧立杆搭设水平钢管(水平杆中部加设两根顶托、立杆),用于摆放梁底木枋。梁底木枋垂直于梁长方向按照不大于300mm间距均匀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50mm×85mm;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酯模板。梁侧设置水平木枋,竖向间距不大于300mm均匀布置;外背竖向双肢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及高强丝杆、止水丝杆进行加固(500mm高混凝土结构反坎内穿止水丝杆)。

3)斜屋面斜梁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梁侧立杆距梁侧的距离均为300mm;在立杆上沿梁短方向搭设水平钢管(水平杆中部加设两根顶托、立杆),用于摆放梁底木枋。梁底木枋平行于梁长方向按照不大于200mm 间距(且数量不小于3根)均匀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50mm×85mm。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酯模板,采用梁夹子进行加固。

注:

○1支撑木枋的水平杆必须加设(防滑扣)保险扣。

○2梁夹子距梁端部300mm位置开始设置;步步紧水平间距为600mm。

4)斜屋面斜梁局部加高位置的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斜屋面斜梁与砖砌墙体相交的位置,要求加设500mm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坎,宽度及定位同砖砌墙体的宽度及定位。

梁侧立杆距梁侧的距离均为300mm;沿梁两侧立杆搭设水平钢管(水平杆中部加设两根顶托、立杆),用于摆放梁底木枋。梁底木枋垂直于梁长方向按照不大于300mm间距均匀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50mm×85mm;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酯模板。梁侧设置水平木枋,竖向间距不大于300mm均匀布置;外背竖向双肢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及高强丝杆、止水丝杆进行加固(500mm高混凝土结构反坎内穿止水丝杆)。

5.4、斜屋面板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斜屋面板下支撑满堂架立杆按照不大于1000mm×1000mm的间距进行布置,且确保水平杆纵横两个方向拉通布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杆,用于支撑斜屋面模板底木枋。斜屋面板底木枋沿斜屋面坡度方向按照不大于300mm的水平间距均匀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50mm×85mm。斜屋面板模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酯模板。

斜屋面满堂架搭设示意图

5.5、斜屋面截水沟结构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5.6

本工程的穹顶结构为封闭式结构;穹顶至楼面起来2/3高度范围内采用封闭式模板,其余为非封闭式模板。穹顶内部支设的模板,不要求拆除出来。穹顶内模板采用木枋材料作为支撑架体,木支撑架体上设置250mm宽的圆弧层板来进行支撑穹顶内模的面层模板,圆弧层板按照30°角进行均匀分布。

穹顶内层模板示意穹顶外层模板示意

穹顶模支设完成后,均要求采用腻子会进行层板缝隙的封堵;穹顶外模板采用竖向层板条将小型的外层模板连接起来。穹顶模板的加固采用钢筋铁环进行加固,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预先加工好的钢筋铁环逐个套上去,然后采用竖向钢筋将每个铁环按照300mm的间距进行焊接连接。

5.7

5.8

85木枋,间距≤300500,柱箍

柱子模板支设示意图

5.9、剪力墙模板支设及加固设计

1)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屋面结构的混凝土剪力墙厚度均为200mm。混凝土剪力墙支设模板采用规格为1830×915×18的双面聚脂新层板,外背50×85木枋,采用Φ12止水丝杆、Φ48×3.5mm钢管加固。为了便于模板的周转使用以及安装的方便,在剪力墙的模板安装之前,按照标准洞眼的要求对模板进行钻洞。钻洞的直径为14mm,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2)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剪力墙模板支设及加固要求如下:

剪力墙模板支设及加固大样

3)中信山语湖C1C2地块(一期)剪力墙门洞模板支设及加固要求如下:

剪力墙门洞模板支设及加固大样

6、斜屋面结构模板施工流程及施工顺序

6.1、施工顺序

6.2、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1)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2)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之前,应该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3)对扣件、钢管、顶托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钢管、顶托。

4)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5)楼板面弹设完定位线、控制线、斜屋面轮廓线后,再弹出立杆位置,垫板、立杆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及水平纵横连接杆。

6)梁和楼板的模板支撑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必须按照本方案设计的搭设参

数进行搭设布置。

7)剪刀撑地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设计的搭设参数进行搭设,而且只有剪刀撑搭设完成、经监理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梁板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

8)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架搭设完成后,应认真组织相关人员检查架体的搭设是否牢固,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6.3、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验收合格,项目技术部及质保部复检合格,报监理、安检验收合格后方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斜屋面结构模板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除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3)验收及拆除程序流程图:

○1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验收程序流程图

技术总工

○2隐蔽验收程序流程图

○3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拆除程序流程图

6.4、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1)支顶、模板的拆除

○1拆除顺序:梁上顶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顶托→板底木方→板底模板→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支撑立柱……→下托座→垫木。

○2为保证斜屋面结构模板支模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要求超高部位水平拉杆每隔一道均与普通楼层支撑架纵横拉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结构砼柱拉结,并保证至少有一道水平拉杆顶至周边边梁上。

○3为保证荷载能安全向下传递至地下室地基基础上,高大支模对应部位的地下室顶板支架保留不拆,待斜屋面结构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后才能一起整体拆除。

○4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5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达到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砼拆摸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8m≥75

注:“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6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7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8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9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10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11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大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12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13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14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A、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B、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C、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D、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E、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F、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2)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

○1模板清理维修

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

○2模板的堆放

现场拆下的模板不要码放,须修整的及时运至后台。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

○3模板拆除成品保护要求:

A、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B、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

C、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D、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E、对已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向楼面。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伤亡事故发生,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做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安全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建立专业职工自检和安全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有专人管理,做到及时、准确、齐全。

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凡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不得从事制动,执行每周一安全例会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对全体参与施工的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贯彻有关安全文明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岗

位责任制及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7.2、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经本项目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

后,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式脚手架。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大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对钢管、配件、加固杆等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搭拆脚手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绳。

5)支模完毕,经施工主管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6)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7)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

8)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9)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0)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1)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

12)在浇筑砼前重点检查、巡查的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钢管、剪刀撑等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3)在浇筑顶板砼过程中,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

14)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15)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6)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17)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支架接触。

18)设立支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钢管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组织保障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现场项目领导班子,项目经理现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

2)建立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质检员组成的检查人员现场质量技术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技术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人管成线、群管成网”、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规章制度。

4)强化整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5)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

质量。

6)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管、扣件、顶托、高强丝杆、层板、木枋等主要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方可进场,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8.2、质量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组(班)长及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新技术推广项目予以落实。为保证技术交底的贯彻落实,技术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工前技术培训,从材料作用、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注意事项都要进行详尽讲解,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对设计要求、《规范》标准、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作业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2)材料试验检验制度:应按照国家、部颁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试验和检验,并将试验结果存入工程档案。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进场的限期清理出场。砼试块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试验。

3)技术复核制度:是以提要环节进行复查、校核,以避免重大差错的一项制度。复核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4)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三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全面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都要办理签证和验收制度。并列入工程档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在认真进行处理,未以检查合格者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资料的取证、记录、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动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在交工前存有完整的技术资料。

6)质量例会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周将召开质量例会,由各分承包商的负责人参加,对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上周质量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周质量预控措施,并与与会者共同商讨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