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

关键词:价格价值辨析

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

辨析价格和价值关系之前,先来解决概念问题,价格(Price)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

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

价格本质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价格的职能表现在:1.标度职能,即价格所具有的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标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而货币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借助价格来实现的,价格承担了表现社会劳动耗费的职能,成为从观念上表现商品价值

价格实现调节职能时,它同时也已承担了国民经济收入企业和部门间的再分配职能。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是定义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这一存在与发展的本质。人类一切自我解放行为,即本质规律(人性)下对于自我的创造及再创造并最终达成对于这一规律的本质以维持及发展,简单的表述就是人类一切实践中具有对于自我的维持及发展所在的本质,一切价值形态都脱离不了此一范畴,不能脱离此一范畴。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同时由于意识上存在一些概念化的维系与发展人类的思想没有形成实际的物理力量,此类价值单独定义为名义价值。

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可视为是能够公正且适当反映商品、服务或金钱等值的总额。在经济学中,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这种观点中的价值,其实是交换价值的表现。而古典经济学则认为价值和价格并不等同。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商品价值。马克思还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

(给予商品购买者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交换的量)。价值包涵人的意识与生命的双重发展,包涵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发展。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自由人,人创造自我的存在即为自由人。人本身是价值的根本对象,人即价值本体,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人的发展既为价值结果。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统一发展,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也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即人内在的自我创造及外在以自然的创造的统一,创造此一自由皆为还有价值行为,那么整体的说价值就是自由的实现。

价值物理定义,价值理论的许多矛盾与争论,在根本上起源于价值的不同定义,起源于人们对于价值概念的不同理解,从物理学角度定义价值,可以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客观性和公理性,从而使价值理论普遍存在的模糊性、主观性和歧义性自然而然地得到化解。由于社会事物的一切运动与变化,在本质上都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因此价值理论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与统一,但同时也使社会科学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19世纪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一种是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依据推演出的退化观念体系,它认为,由于能量的耗散,世界万物趋于衰弱,宇宙

趋于“热寂”,结构趋于消亡,无序度趋于极大值,整个世界随着时间的进程而走向死亡;另一种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的进化观念体系,它指出,社会进化的结果是种类不断分化、演变而增多,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功能不断进化而强化,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向着更为高级、更为有序的组织结构发展。耗散结构论认为,负熵是维持和发展耗散结构有序化过程的“动力源”,只有不断地向系统内输入负熵流,才能抵消其内部所产生的熵增,阻止系统向无序化方向的变化,以维持和发展系统的有序化运动。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纯“能量交换”的角度来考察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过程。然而,自然界的物质除了具有能量这个最基本的特性以外,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如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社会特性、信息特性等,这些非能量的物质特性只要组织和配合得好,都可以用来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来维持和发展人类的有序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与有序化能量相同的作用,并可按主体的客观需要折算成相当数量的标准有序化能量,即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进程不光是由能量交换的情况来决定,还必须由“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情况来决定。由此可见,一些非能量形式的、广义的有序化能量可以依附于有序化能量之上,间接地对耗散结构的有序化程度产生影响。例如,洞穴虽然并不为动物直接提供食物能量,但它能在冬季为动物御寒,使动物减少体热的散失,还

降低动物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这在客观效应上减少了食物能量的流失,提高了动物机体对食物能量的利用效率。显然,这些非能量形式的“有序化能量”从客观效应上确实起到了与有序化能量完全相同的作用,同样可以促进着耗散结构有序化发展,在功能特性上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能量的作用,是一种间接的有序化能量。统一价值论在“耗散结构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如下概念。有序化虚能:物质的某些非能量特性对于主体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能量的作用,从而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有序化能量,称为有序化虚能,用Qx来表示。广义有序化能量:有序化实能Qs与有序化虚能Qx之代数和,称为广义有序化能量,用Qg来表示,即:Qg=Qs+Qx

上述的广义有序化能量的概念完全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其内涵已经与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价值的内涵基本相同,由此从物理学角度对“价值”进行如下定义。

价值:对于确定的主体,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价值,用Qg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可用Q 来表示)。

根据价值的物理学定义,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价值的度量单位与能量单位完全相同,即“焦耳”或“大卡”是价值的标准度量单位。

2、有序化能量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目标性。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性,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必须首先确定主体。

3、由于主体的目标性不仅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主体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还必须确定环境条件和主体的内部状态。

4、由于有序化能量的计算是以“标准有序化能量”为基本尺度,同一事物的价值会因选取的标准有序化能量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数值,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还必须确定“标准有序化能量”。

二、问题的由来

传统的价格与价值关系是;“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这里所说的“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即是价值的来源。因此也可以说“价格也是价值的货币名称。”简单地讲,就是价值决定价格。但传统理论又同时指出:“价格形式不仅允许价格与以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也就是价值量和他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包含一个绝对的矛盾,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不再表现价值。“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通过赋予它们的价格而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传统理论把不再表现价值的价格解释为“形式上”的。至

于为什么可以表现,传统理论并未予以进一步解释。在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逻辑上的矛盾:既然价格由价值来决定,那么价格必然表现价值。因此不可能存在有价格却无价值的商品。否则,无价值的商品的“价格”来自何处呢?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显然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这需要回到价值与价格理论,深人思考这一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因此,对价值与价格理论的重新思考确有必要。

三、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作为有意识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一直在思考与实践通过何种方式与自然达成“和解”,使人摆脱自然的控制。作为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产生了两种相对立的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度或视角。

一种视角是以人作为参照体,强调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我们把这种自然观称为“人的尺度”的自然观。正是在这一自然观指导下,自近代工业技术革命以来,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征服改造自然,逐步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充分享受到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实惠。正

因如此,人类萌发出越来越多的、更宏大的征服自然的美妙设想。正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狂想的时候,自然却在悄悄地然而是凶猛地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

另一种自然观是强调以自然为尺度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的客体,人只能顺应自然,而不能违逆自然,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不过是整个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尊重其他自然物种的价值和存在,而不应以人的利益和好恶作为判断的标准。在整个宇宙中,自然是主宰。这种自然观虽然尊重自然的价值,却也“排除主体性的自然实体(如水、木、金、土)为对象,结果使这个世界丧失了人的意味,不利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两种自然观相协调统一,既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又不能忽视自然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类的活动既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又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片面强调或突出任何一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下面就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分析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并考察传统的价值理论。

四、关于价值的传统论述的哲学观特点

有关价值的传统论述是:“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他们中的每一个和另一个都完全相同。他们都具同一

的幽灵般的现实性。他们变成了同一的升华物,同一的无差别的劳动的样品。他们只是表示,在他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这个共同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因此,在商品交换关系或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使用价值或某种物品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

这是价值的“质”的规定。关于价值的“量”的规定,传统理论认为是用它所包含的创造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进一步讲,就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

联系传统理论关于商品的界定—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凝结了一定量的劳动的物品才能用于交换,从而成为商品。交换价值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且是唯一的基础。“既然交换价值只不过是计算在某个物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方式,它就例如汇率一样不包含物质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其区别就在于使用的语境的不同。

传统理论认为:“商品之间只有价值关系,而没有其他关系。

因此,从以上论述来看,传统理论对商品和价值的界定是以人为完全的尺度的,不包含任何物质的因子。从人类劳动是否凝结在商品上来规定价值的存在,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

义,它第一次使人的主体性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商品及其价值的规定上。但是,仅从人的尺度来进行价值的分析,抛却物质的因素,却不可避免地产生疏漏和矛盾。

五、传统价值、价格的理论不可回避的矛盾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产生的两个条件。因此,对商品的分析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社会分工使我们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但我们本身的需要却远远超出这些实用价值的范围。私有制的存在,使我们必须尊重一个常识:要获得别人所拥有的使用价值,必须用自己的使用价值来进行交换。

传统理论认为分析价值形式“商品之间只有价值关系,而没有其他关系”。“显然,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

这显然忽视了商品的另一种关系,即使用价值的关系。也就是说,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商品交换必须是以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能满足各自的所有者的需要为前提的,否则,商品交换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在简单价值形式的分析中,传统理论显然只是把等价形式作为相对价值形式表现的工具,而未注意等式存在的这一前提。

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传统理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就是通过它表现为交换价值而得到表现的。但是这是否意味

着,价值完全等同于交换价值呢?传统理论认为“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说来,这是不对的。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物品和价值。很明显,这种观点同样忽视了商品交换的物质前提,从而把交换价值等同于价值。但在论述交换时,传统理论又认为:“商品在交换时,其所有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被确认有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这是矛盾的第一点表现。

关于价格,传统理论认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其他商品的共同行动而分离出来,被用来表现这些商品各自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那么,“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因此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是个别的商品生产。当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商品,当然商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在出售商品时,必须使商品的价格高于其成本。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商品交换的价格底线必须是C+v+m,即“对资本家来说……他要使这个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的价值,即它为之支出了它的宝贵的货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这个过程包含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

而对于个体商品生产者来说,它的商品生产也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而且这种生产资料不是天然的,也需要通过商

品买卖过程来获得。因此它的劳动过程也包含价值的转移和创造。从形式上说,它的交换价格底线也是C+v+m,只不过v + m部分是由他本人亲自完成的。而如果按照传统的价格论述,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这个价格的底线应是v + m,而不包括c部分。这又是一个矛盾。

六、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传统理论关于价值的界定,仅仅是从人的尺度出发,而忽视了商品的物质载体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得出交换价值与价值等同的结论。按照这一价值界定所进行的交换必然使人们忽视物本身在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有效地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也对人类的生产实践产生误导。

价值并非交换价值的全部,所以,在分析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之前,先分析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不论是从前面的理论前提的分析中,还是从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我们都不得不重视自然物本身的价值,注意它们本身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只有如此,商品交换理论才更有现实说服力。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难理解这样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物品作为生产资料经过人们劳动加工,成为一种新的物品(假设生产资料价值全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那么这种新产品的价格会远高于原物品的价格。这其中除了增加了新的劳动使价格升高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人“自然价值”的概念。这里的自

然价值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具备的价值,是自然的本体价值。我们借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仇睿、姚俭建的自然资本的“价值体现理论”:“自然价值的大小,主要受这样五个因素的影响,即自然物品的有用性、有益性、稀缺性、占有度、需求度等。如果把这五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根据它们的不同程度或情况又细分不同的等级。自然价值那就是用这五个方面的连乘积表示。

那么,交换价值就是自然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我们称之为劳动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十劳动价值(Ev- Nv+ Lv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这一公式中,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人的本体价值,或者说是物的客体价值;而自然价值是物的本体价值,人的客体价值。因此,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在这里则表现为价格与劳动价值的关系。

运用这一公式能解释很多经济现象。黄金白银虽然耗费了人类劳动,但有用性比空气要小得多,然而具有很高的交换价值,这是因为空气的占有度为零,其自然价值为零,更谈不上劳动价值,所以其交换价值为零;黄金白银的占有度很高,其自然价值不但非零,而且数值相对很高,所以其交换价值也很高。未开垦的处女地,并未凝结人类劳动,但具有

很高的价格,是因为它虽然不具备劳动价值,但它的有用性、有益性、占有度、稀缺度、需求度都是非零的,所以它具有交换价值,因而也具有价格。

七、问题的延伸

以上分析是在一般情况下进行的,生活中的另一类现象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在自然价值中,有益性是可以为负值的。在劳动价值中,劳动如果产生有害的后果,它的值应该为负值。比如:甲打碎了乙的暖瓶,虽然甲为此也付出了“劳动”,但这种劳动的后果是给别人造成损失或危害,因此,甲的劳动价值是负值。甲把暖瓶打碎,使暖瓶的有益性为零或负值。稀缺度、有用性、占有度、需求度均为零,所以甲的劳动的交换价值为负值。因而甲要赔偿乙。社会经济中的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等破坏性“劳动”,也同理要付出代价。如果人类不积极有效地投资治理,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可以看作是自然向人类索取的人类此类劳动的“交换价值”。

基于此,我们把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为3种:零价值、正价值、负价值。正价值和零价值一般比较熟悉,而负价值却未引起人们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日益觉察到人类劳动所创造的“负价值”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它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具备交换价值的东西虽然不一定是劳动创造的产品,但它们也是商品。所以,笔者将商品的概念修正为:用于交换的

物品。

八、提出交换价值公式的意义

通过Ev = Nv十Lv这一公式,人们意识到自然价值的存在,促使人类有意识地去保护、美化自然,使自然与人达成和谐。

在商品交换中,注意到商品的自然价值,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充分认识非劳动产品的商品特征,从而为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引申出的“负价值”、“零价值”概念,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劳动的性质和后果,使人们注意到劳动并不总是创造收益,有时可能带来外部化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评价个人或企业生产的效益,就要综合考察其劳动的性质和后果,特别要注意其是否创造“负价值”,从而为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大学经管学院)

影响股票价格主要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 供求关系 股票市场何以与经济学息息相关, 无疑是其价格的升跌无不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简单而言,即股票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的拉锯衍生而来,而买卖双方背后的理据,却无不环绕着大家各自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看法。基本上来说,股票所能产生的现金流可由公司派发股息时出现,但由于上市公司股票是自由买卖的,因此当投资者沽出股票时,便可得到非股息所带来的现金流,即沽售股票时,所收回的款项, 倘若股票的需求(买方)大于供应(卖方),股价便会水涨船高,反之当股票的供应(卖方)多于需求(买方),股价便会一沉百踩。这个供求关系似是简单无比,但当中又有何许人能够准确预测这供求关系变化而获利呢? 另外,坊间有不少投资者认为股价越大的公司,其规模就是越大,股价较小的公司,规模就越是细小,我可以在这里跟大家说:“这是错误的!”倘若甲公司发行股票100,000张,每股现值$20,即公司现时的市值为$2,000,000。而乙公司发行股票达400,000张,而每股现值$10,即乙公司的市值则为$4,000,000,可见纵使乙公司的股价较甲公司小,其市值却较甲公司大! 公司盈利 纵使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有芸芸众多,但“公司盈利”的影响因素却是大家不会忘记的。公司可以短期内出现亏损,但绝不可以长期如此,否则定以清盘结终。所有上市公司均有责任定期向公众交代是年的财政状况,因此投资者不难掌握有关公司的盈利状况,作为投资股票的参考。 投资者的情绪 大家可能主观认为只要公司盈利每年趋升,股价定必然会一起上扬,但事实往往是并非如此的,就算一间公司的盈利较往年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升幅,公司股价亦都有可能因为市场预期有百分之六十的盈利增长而下挫。反之倘若市场认为公司亏损将会增加百分之八,但当出来的结果是亏损只拓阔百分之五(即每股盈利出现负数),公司股价亦可能会因为业绩较市场预期好而上升。另外,只要市场憧憬公司前景秀丽,能够于将来为股东赚取大额回报,就算当刻公司每股盈利出现严重亏损(譬如上世纪末期的美国科网公司),股价亦有可能因为这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像而冲上云霄。总之,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并不单单停留于每股盈利的多少,反而较市场预期的多或少,方才是决定公司股价升跌的重要元素。 与此同时,油价、市场气氛、收购合并消息、经济数据、利息去向,以及经济增长等因素,均对公司股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股价变动是可以预算得到吗? 可能上述问题会促使你阅读以下文章,对吗?事实上,不单阁下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不少投资人,句括经济学者以及投资专家对此更是左思右想,然而问题的答案却仍然是个谜。尽管如此,有不少研究指

个股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炒股最根本的就是炒个股价值财务主图让你认识个股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灰色区域是由三条线组成,代表了一个箱体,上线是箱顶,下线是箱底,中间的虚线是价格中枢,他们的排列类似黄金分割,股价未突破的线均有压力,股价突破了的线均有支撑,突破任一根线回抽该线就是买点。 年认同价:=MA(C,240); LL:=BARSSINCE(FINANCE(42)); 价格中枢:=(SUM(年认同价,0)/LL); G:价格中枢*1.2,LINETHICK2,COLOR009900; G1:价格中枢*0.8,LINETHICK2,COLOR009900; STICKLINE(G1>0,G1,G,8,0),COLOR5F5F5F; 毛利润率:=FINANCE(21)/FINANCE(20); 成长价值:年认同价*(1+毛利润率),COLORYELLOW,LINETHICK1; 收益价值:年认同价+FINANCE(33),COLORRED,LINETHICK1; 价格中枢,LINETHICK1,COLORFFBB00; A:=(3*C+L+O+H)/6; X:=(20*A+19*REF(A,1)+18*REF(A,2)+17*REF(A,3)+16*REF(A,4)+15*REF(A ,5)+ 14*REF(A,6)+13*REF(A,7)+12*REF(A,8)+11*REF(A,9)+10*REF(A,10)+9*RE F(A,11)+8*REF(A,12) +7*REF(A,13)+6*REF(A,14)+5*REF(A,15)+4*REF(A,16)+3*REF(A,17)+2*RE F(A,18)+ REF(A,20))/210; 回调认同:EMA(X,13),COLORFF00FF; STICKLINE(CLOSE>=OPEN,OPEN,CLOSE,3,1),COLORRED; STICKLINE(OPEN>CLOSE,CLOSE,OPEN,3,0 ),COLORFFFF50; STICKLINE(CLOSE>=OPEN,CLOSE,HIGH,0 ,0 ),COLORRED; STICKLINE(CLOSE>=OPEN,OPEN,LOW,0 ,0),COLORRED; STICKLINE(OPEN>CLOSE,CLOSE,LOW,0 ,0 ),COLORFFFF50; STICKLINE(OPEN>CLOSE,OPEN,HIGH,0 ,0 ),COLORFFFF50; AA:=CLOSE/REF(CLOSE,1)>=1.09; STICKLINE(AA,OPEN,CLOSE,3,0),COLORYELLOW; STICKLINE(AA,LOW,HIGH,0,0 ),COLORYELLOW;

股票价格

股票发行价格 股票发行价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新股票的价格。在确定股票发行价格时,可以按票面金额确定,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确定,但不得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 定义 股票发行,一般就是公开向社会募集股本,发行股份,这种价格的高低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极大,取决于公司的投资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超过了票面金额,被称为溢价发行,至于高出票面金额多少,则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这种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体制,就是发挥市场作用,由市场决定价格,但是受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 在股票发行价格中,溢价发行或者等价发行都是允许的,但是不允许以低于股票票面的价格发行,又称折价发行,因为这种发行价格会使公司实有资本少于公司应有的资本,致使公司资本中存在着虚数,不符合公司资本充实原则;另一方面,公司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股票,实际上就意味着公司对债权人有负债行为,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溢价发行股票,就是以同样的股份可以筹集到比按票面金额计算的更多的资金,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资本,因此,以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溢价款列入公司资本公积金,表现为公司股东的权益,即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 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就是发行人内部经营管理对发行价格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发行价格随发行人的实质经营状况而定。这些因素包括公司现在的盈利水平及未来的盈利前景、财务状况、生产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利润水平。在正常状况下,发行价格是盈利水平的线性函数,承销商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以利润为核心,并从主营业务入手对利润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营业务的利润及其增长率,是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及其对投资者提供报酬水平的基础,利润水平与投资意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发行价格则与投资意愿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润水平越高,发行价格越高,而此时投资者也有较强的投资购买欲望。当然,未来的利润增长预期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因此,为了制定合理的价格,必须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预期。在制定发行价格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利润进行理性估测。 ①发行人主营业务发展前景。 这是能否给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报酬的基础,也是未来利润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

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摘要: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格,内在价值表现为股票所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未来收益。以内在价值为基础,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交易博弈最终形成股票的市场价格。本文就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二者关系的公司治理因素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由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而产生的股票泡沫问题。 关键词:股票价格内在价值公司治理股票泡沫 一、问题的提出 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是证券市场上永恒的话题[1]。股票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流通以及随之可能发生的股票配售、股票回购、可转债转股的各个阶段,股票价格对市场主体都有不同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初始的股价水平还是流通时的股价变化都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决策和盈亏状况,如何评估股票内在价值、如何完善股价形成机制是各方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二、股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 关于股票价格的形成,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股票存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其内在价值在一级、二级市场的体现。这类股价决定理论称作基本价值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股票不存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供求双方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投机行为的影响。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股票市场是有效市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的轨迹。这类以效率市场为假设前提的股价决定论,称作“随机漫步理论”。 当股票进入资本市场后,股票价格就成为企业价值的可观察的市场表现[2]。股票价格是价值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影响因素集合的表现,其中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股价的形成原因。价值是企业内在资本及其产生经营能力的表示。下面本文就股票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 是经典金融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由Samuelson (1965) 首次提出[3],经Eugene Fama 和Michael Jensen 等学者的努力,将其发展成一套认识金融市场的理性分析框架[4]。有效市场理论在20 世纪70 年代达到顶峰,并一直是经典金融学的主流思想。有效市场假说的经典定义来源于Fama(1970)[5],即“价格总是‘完全反映(fully reflect) ’了所有可得信息(all available information)

股票价值计算

1: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的投资,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的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 2: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 3: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4:我们的投资方式只是与我们的个性及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为了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与敬重的人联手获得回报X,也不愿意通过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改变这些关系而实现110%的X. 5:我认为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两门教授得当的课堂??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 6:必须要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如何你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7: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拣到更多的股票. 8: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适当的:我们只是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是别人恐惧是贪婪. 9: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持股合伙人的利润来自于公司,而不是其他共有者的愚蠢行为. 10: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价格最终将取决于未来的收益 .在投资过程中如同棒球运动中那样,要想让记分牌不断翻滚,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记分牌. 11:价格是你所付出去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 12:巨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优秀的公司被不寻常的环境所困,这时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的低估. 13: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组成是一种自卫的方式:当经理们想要向你解释清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可以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但不幸的是,当他们想要耍花招时(起码在部分行业)同样也能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如果你不能识别出其中的区别,你就不必在资产选择行业做下去了. 14:如何决定一家企业的价值呢?—做许多阅读:我阅读所注意的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度报告. 15:每次我读到某家公司削减成本的计划书时,我都想到这并不是一家真正懂得成本为何物的公司,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在削减成本领域是不起作用的,一位真正出色的经理不会在早晨醒来之后说今天是我打算削减成本的日子,就像他不会在一觉醒来后决定进行呼吸一样 .

证券基础知识大全: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一)股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而得出有关股票价值的不同含义。 1.票面价值。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主要是确定每股股份在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例如,某公司发行股票的总面值为5000万元,每股的票面价值为1元。那么,一股股票就代表该公司的5000万分之一。在我国,股票的票面价值统一规定为1元人民币。 2.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或每股净资产,是指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的价值,又称股票净值。股票的账面价值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Va=(T—P)/Nc 式中:Va—股票的账面价值; P—优先股股票的总面值; T—公司资产的净值; Nc—普通股股票的总股数。 公司的资产净值是指公司的资本额(股票面值总额)加上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其中,各种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尽管没有以股利的形式分派出来,但仍属于股东。因此,净资产也称为股东权益。 3.清算价值。清算价值是指公司撤销或解散时,资产经过清算后,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在理论上,清算价值等于清算时的账面价值,但由于公司的大多数资产只以低价售出,再扣除清算费用后,清算价值往往小于账面价值。 4.内在价值。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也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取决于股息收入和市场收益率。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又不完全等于其内在价值。受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市场价格围绕着股票内在价值波动。 (二)股票的价格 1.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东权。这种股东权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股息、红利收入。股票的理论价格,就是为获得这种股息、红利收入的请求权而付出的代价,是股息资本化的表现。 静态地看,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具有同样的意义。投资者是把资金投资于股票还是存于银行,这首先取决于哪一种投资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收入的理论,如果股息率高于利息率,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而股息率就会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为止。按照这种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为: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市场利率 2.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区分。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国际市场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是: 1 2

中国股票价格受内在价值影响的因素分析

中国股票价格受内在价值影响的因素分析 ――对上证个股的实证分析 05级经济基地 郭涛 一.引言 准确刻画股票内在价值对于资产定价,资产组合构造以及金融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寻求股票内在价值上,最早有二叉树模型给出了最简单的定价方式,保罗.萨缪尔森在1965年首次提出连续股票定价模型,是现代股票定价模型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基于投资报酬率,市场风险以及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中国股票市场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但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相比,仍处于不成熟阶段,金融监管等配套措施远未跟上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很多不成熟的行为,远为达到市场有效的程度,很多国外理论研究因其较强的前提假设而在中国市场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股票内在价值对于投资者选择投资目标,增强资本收益率,并有效防范风险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股票价格定价的分析上,目前主要流派有基本分析流派和技术分析流派。技术分析流派以随机游走模型为基础,主要研究股票价格收益率,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及运动过程。 萨缪尔森连续时间股票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在1965年首次提出连续时间股票模型① s d SdB =+μSdt σ 其中, μ,σ 是常量, B 服从布朗运动,即满足零均值,方差为2σ的正态分布。 该微分方程的解为②: exp[(/2)]t =+-2t 0t σμσS S B t B 是均值为0,方差为t 的正态随机变量。由此得到几何布朗运动模型(GBM ) : 0 ln()(/2)t s t s =+-2t σμσB 其中参数 μ,σ均由历史数据回归得到。 该模型是技术分析的基础模型。此后众多学者在对方差(也就是波动率)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① 参见Samuelson . “Rational Theory of Warrant Prices,”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6 (1965),P13-31 ② 参见Josegh Stampfli , Victor Goodman. “The Mathematics Of Finance ” Tompson express (2004),P80

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供求关系 股票市场何以与经济学息息相关,无疑是其价格的升跌无不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简单而言,即股票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的拉锯衍生而来,而买卖双方背后的理据,却无不环绕着大家各自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看法。基本上来说,股票所能产生的现金流可由公司派发股息时出现,但由于上市公司股票是自由买卖的,因此当投资者沽出股票时,便可得到非股息所带来的现金流,即沽售股票时,所收回的款项,倘若股票的需求(买方)大于供应(卖方),股价便会水涨船高,反之当股票的供应(卖方)多于需求(买方),股价便会一沉百踩。这个供求关系似是简单无比,但当中又有何许人能够准确预测这供求关系变化而获利呢? 另外,坊间有不少投资者认为股价越大的公司,其规模就是越大,股价较小的公司,规模就越是细小,我可以在这里跟大家说:“这是错误的!”倘若甲公司发行股票100,000张,每股现值$20,即公司现时的市值为$2,000,000。而乙公司发行股票达400,000张,而每股现值$10,即乙公司的市值则为$4,000,000,可见纵使乙公司的股价较甲公司小,其市值却较甲公司大! 公司盈利 纵使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有芸芸众多,但“公司盈利”的影响因素却是大家不会忘记的。公司可以短期内出现亏损,但绝不可以长期如此,否则定以清盘结终。所有上市公司均有责任定期向公众交代是年的财政状况,因此投资者不难掌握有关公司的盈利状况,作为投资股票的参考。 投资者的情绪 大家可能主观认为只要公司盈利每年趋升,股价定必然会一起上扬,但事实往往是并非如此的,就算一间公司的盈利较往年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升幅,公司股价亦都有可能因为市场预期有百分之六十的盈利增长而下挫。反之倘若市场认为公司亏损将会增加百分之八,但当出来的结果是亏损只拓阔百分之五(即每股盈利出现负数),公司股价亦可能会因为业绩较市场预期好而上升。另外,只要市场憧憬公司前景秀丽,能够于将来为股东赚取大额回报,就算当刻公司每股盈利出现严重亏损(譬如上世纪末期的美国科网公司),股价亦有可能因为这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像而冲上云霄。总之,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并不单单停留于每股盈利的多少,反而较市场预期的多或少,方才是决定公司股价升跌的重要元素。

几种常用的股票价值计算法

几种常用的股票价值计算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 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DCF法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税收因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较高时); 信号特征(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其他常用的建议评价模型涵盖更完整的评价模型,框架最严谨但相对较复杂的评价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性。较为详细,预测时间较长,而且考虑较多的变数,如获利成长、资金成本等,能够提供适当思考的模型。 缺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须对公司的营运情形与产业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与风险的完整评价模型,但是其数据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复杂的模型,可能因数据估算不易而无法采用,即使勉强进行估算,错误的数据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变化在输入上可能导致大变化在公司的价值上。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输入值的影响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补救)。FCFE /FCFF模型区别

股票价格与价值的测度及特性分析

股票价格与价值的测度及特性分析――基于流动性的新解释 董直庆/王林辉 【专题名称】统计与精算 【专题号】F104 【复印期号】2004年03期 【作者简介】董直庆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王林辉吉林大学商学院 【内容提要】流动性对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作用与关系,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市场流动性角度展开分析的,这种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只是从市场这个单一的角度来对 股票价格进行测度,没有从流动性变化的最大部分即资产流动性的第一个飞跃一一从 股票标的资产到股票流动性的飞越来对股票价格 与价值的作用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从流动性的研究现状出发,重新定义了资产流 动性对股票价格与价值形成的作用,在对流动性价值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股 票价格与价值的形成机制及相互作用特性,得出了流动性的价值测度、股票价格的形 成过程、价格与价值的差异特性。 【关键词】流动性/股票价格/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形成过程及特性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不确定性、非对称信息、有限理性等作用于现实的股票,从而形成了价格与价值的独特 特性,供需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价格与价值的许多差异。对于价格与价值的特性及相互关系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思想,其中20世纪50年代 发展起来的流动性理论对价格与价值的分析就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来的墨西哥 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网络股股价的疯狂表现表明,从流动性的角度可以较大程度地对股票价格与价值进行论述。 Hicks在1946年首次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了流动性对价格与价值的作用。Demsetz(1968)分析了资产价格买卖价差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买卖价差等流动性概念,Langetieg在1980年加以进一步精炼。Smidt(1971)、Garman(1976)、Stoll(1978) 、Ho & Stoll(1983) 、Cohen等(1981)、Zabel(1981)、 O' Hara & Oldfield(1986) 对价差要素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在实践中,Amihuud & Mendelson在1986年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中首次展开了证券流动性与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指出非流动性股票(或流动性较差的股票) 比其流动性强的股票拥有更高的风险调整收益,1991年他们又指出这种流动性 溢价在债券上也同样成立,Boudoukh & Whitelaw(1993)发现几乎同类的日本政府债券间也存在着流动性溢价。Amihuud等在1997年发现,当股票交易进入the Aviv Stock Excha nge 后价格普遍获得提高。其他学者诸如P aga no(1989)、 Seppi(1990)、Pastor & Stambaugh(2001)等对价差与流动性关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笔者发现,上述流动性与股票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流动性与股票价格的决定上,即价差或价差影响因素等流动性要素对股票价格的作用。也还主要集中在市场、交易成本与投资者行为对价格与价值的作用关系上。 股票的流动性包含两个过程,从实物资本到可流通的虚拟资本一一股

“股权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区别

“股权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区别 一个理性的价值投资人,在投资之前,一般先判断企业的价值。 在企业估值中,常用的两个指标是: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 EV)和股权价值(Equity Value, E)。 为什么企业会用两种不同的价值来表示?二者有什么区别?一般口中所讲“市值”指的是哪一个? 一、企业价值表达的两种方式 企业为什么会用两种不同价值表示?解答这个问题前,首先,我们先普及一些商业常识。 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分两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1、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总股本同时增加。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2、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 以股权融资方式投入资金的投资人称之为“股东”,以债权方式投入资金的投资人称之为“债权人”。 举个例子:你准备花1000万在北京买套房,首付30%。剩余70%向银行贷款。买卖交易完成后,你是房子的产权所有人,也就是房屋的“股东”,你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而为你提供贷款的银行是房子的“债权人”,享有房屋的抵押权,有权收取利息和本金。 整个企业的资产来源除了自身所创造的,其他正是通过股东和债权人筹集而得,即使在企业需要扩张的时候,也会借款或对外发行股份,或把未分配的利润再次投入到企业之中。 因此,从“股东”与“债权人”这两类企业重要利益相关人角度出发,企业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1、“股东”关心的是除去成本费用、利息税收最终的剩余经营成果。 2、“债权人”关心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否支撑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

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 西方学者对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所进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如何验证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上面,并由此形成了信息观和计价模型观这两大基本理论,并于近几年衍生出了一种新理论,即计量观。本文拟对这三种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一、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之一:信息观 股票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具有投资者所希望的某类属性,如代表了对未来股利的要求权。按照通行的财务理论观点,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即股利)按一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的现值。而会计信息在这其中的作用就是改变投资者对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信念,进而改变股票价格,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观。然而,会计信息为何能改变投资者对企业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信念,进而改变股票价格呢?一般认为,这可以通过引入以下三个关键性链条来加以说明:(1)未来会计盈余与现行会计盈余链;(2)未来股利与未

来会计盈余链;(3)股票价格与未来股利链。 首先,是未来会计盈余与现行会计盈余链。会计盈余信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也是使用者最关心的信息。当期公布的会计信息中的会计盈余数据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会计盈余的判断,现行会计盈余是对本期经营成果的反映。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善或不完全市场),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项及其概率分布,所以我们只有依赖历史资料预测未来。会计盈余虽然是对历史成果的反映,但它提供了预见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会计盈余项目按照可持续性大小可以分为两类:永久性盈余项目和暂时性盈余项目。永久性盈余项目预期可持续下去,因此它不但对当期的会计盈余有影响,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会计盈余。如公司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削减职工人数,成功地降低了公司的管理费用,提高了经营效率。这体现在利润表上就是当期的收入增加,成本降低,利润提高。同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司取得的这一部分利润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暂时性盈余项目只影响当期的会计盈余,但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会计盈余。所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当期的会计盈余信息来判断哪些是永久性盈余项目,哪些是暂时性盈余项目,从而来确

自己必须掌握的股票价值与价格计算方法

自己必须掌握的股票价值与价格计算方法 或许有人会说,股票只有价格,没有价值。其实不然。股票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价格两重性。股票的价值不完全等于价格。股票的价值是说股票实际值多少钱,是股票包含的成本。股票的价格是股票实际交易的价钱。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股票知识。 股进入股市,最盼望的是什么?最希望知道的又是什么?就是能赚大钱和怎样确定股票的价格。如果能准确的确定股票的正确价格,就会在股市里立于不败之地,稳操胜券,必定会赚大钱。可是实际情况却相反,在股市里,绝大多数人是失败的,而只有很少的人能发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你想过吗?根本原因就是平时股在股市里判断股票价格,一般都是听信那些分析师们“有目的”的分析或听信股市黑嘴的分析,而股自己却没有如何确定正确判定股票价值的方法和计算办法。这就如同学生解析数学题一样,不知道计算公式和解析方法,怎么能行呢?下面我将用分析的方法告诉你这其中的奥妙,教给你自己怎样去计算股票的价值,进而正确判断股票的价格。但愿你今后能不至于失败。看完了我的分析,学会了计算办法,你要将这个方法告诉你的朋友,要通过计算在购买股票吆。 为了使你理解更深刻,首先我要告诉你,怎样计算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如果你不知道其中奥妙,就不会做到心中有数,就只能跟着市场跑,风险就会很大。在此,我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股票价值计算模式、既首先通过计算股票的价值构成,再去判定股票的价格。 股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货币一样属于特殊 商品。它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即价值和价格两重属 性,它也必须遵循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股票的价值是基础,股票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股票的价格应该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但不应该背离价值太远。价格背离价值太远,必定会出问题。 怎样计算股票的价值呢?我们将用M代表股票的价值,在不考虑市场炒作影响下,按照其实际价值衡量,它和一般商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一样,也应该由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两部分构成。只不过在这里决定股票的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是受上市公司业绩的制约,通过与上市公司的业绩间接的表现出来。 股票的价值相对于上市公司来讲,物化劳动价值应该是企业的净资产,而活劳动价值应该是企业利润和积累。这些资料反映在上市公司业绩报表里,就是公司收益、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和积累。这样,每一股票的价值M应该由每股 净资产MJ+每股净资产收益率MS+每股未分配利润ML+每股公积金MG组成,这四大方面应该成为构成股票实际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基础。所以,我将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量,和大家共同分析当前股票的价值。 我随机抽取了2009年6月30日10个上市公司(浦发银行、中国联通、北纬通信、万科、华发股份、中信股份、长江股份、中国石化、鲁润股份、宝钢股份、大冶特钢)的股票,通过分析上述公司业绩报表,这10支股票的合计每股 净资产是49.324元、每股净资年收益率是3.43元、每股未分配利润是13.908元、每股公积金是16.055元,按照构成股票价值的四大要素计算,这10支股票的价 值应该是82.717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理论上讲,如果股当天按照82.717元的

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一、股票的价值 (一)股票的票面价值 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该种股票被称为有面额股票。 如果以面值作为发行价,称为平价发行,此时公司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等于股本的总和,也等于面值总和。发行价值高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募集的资金中等于面值总和的部分计入资本账户,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二)股票的账面价值 股票的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或每股净资产,在没有优先股的条件下,每股账面价值等于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数。 但是通常情况下,并不等于股票价格。 (三)股票的清算价值<账面价值 股票的清算价值是公司清算时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 (四)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也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 二、股票的价格 (一)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的理论价格二预期股息的贴现价值之和,例如零增长模型。

(二)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值一般是指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 (三)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供求矢系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根本因素:预期。 三、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 自下而上的分析:公司经营状况、行业分析、宏观分析。 (一)公司经营状况 股份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 1 ?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层质量。 其重点在于监督和制衡。 2?公司竞争力。 最常用的公司竞争力分析框架是所谓的SWOT分析,它提出了4个考察维度,即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3?财务状况。 (1)盈利性 衡量盈利性最常用的指标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稳定持久的主营业务利润比其他一次性或偶然性的收入更值得投资者重视。

股票的价值

第三章股票的价值 第一节股票价值决定的基本原理 股份公司的资产以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两种形态存在,股票是代表公司虚拟资产的凭证,它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作为虚拟资产的股票为什么具有价值呢?它的价值是怎样被决定的呢? 一、股票的面值 股票票面上标明的价值是股票的面值,除份额股票外,实物股票票面上都标明有面额。但股票的面额并不是股票的价值。首先,股票通常不按面值发行。股票一般情况下是高于面值发行,低于或等于面值发行的情况很少。其次,即使股票按面值发行,公司在其后的经营中,由于赢利或亏损,股票的面值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实际资本额。在现代,股票的面值仅具于薄记方面的作用。 二、股票的净值 股票的净值就是公司的资产净值,它等于(总资产一负债),又可称为股东权益,即是公司总资产中属于股东所有的部分。用股票的净值除股票的发行额,即为每股净值,每股净值=股票的净值/股票的发行额。在上一世纪30年代前,投资界普遍认为股票的价值即是股票的净值,即每股实际代表的资产额,股票价格高于净值的部分被称为股票的“掺水”,或称之为泡沫,在我国,每股净值指标被形象地称为“含金量”,被认为代表了股票的真实价值。1929年股市大崩溃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大量股票的价格低于净值,这一情形宣告了这种认识的谬误。随着投资者投资意识的改变,投资者选择股票时并不特别看重每股净资产指标,购买股票并不是购买公司的资产,而是为了获得股息收入。而每股股息收入=每股收益*股息分派比率,(1-股息分派比率)等于保留于公司内部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比率,最终的结果是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所以每股股息收入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指标代表每股的净资产数量,净资产收益率代表资产的获利能力,即资产的质量。所以,股票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公司资产的数量,而且取决于它的质量。 三、股票的价格 股票的交易价格每时每刻处于不断变化中,价格高低受到经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股票价值的特征之一是它是一个确定的量,虽然这个量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影响价值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股票的价值也要随之变化。当且仅当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股票价值的因素时,股票的价格才等于其价值,这种情形只有在强有效市场中才能出现。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的说法,强有效市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①信息是免费的,即投资者获得信息不需耗费成本;②投资者能正确判断股票的价值,即投资者能把信息准确转化为对股票的定价;③投资者能即时调整股票头寸,即投资者能根据股票价值顺畅地买进卖出股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其严格的监管措施和信息披露制度,被认为是信息效率最高的市场,但其股票定价据估计80%是由信息决定,其余20%则受到操纵、投机等因素影响。可以说,股票价格不等于价值是股市的常态。 四、股票的价值 股票为什么具有价值?是因为股票能给持有人带来股息收入,但股息收入是将来的收入而不是当前的收入,所以应把将来的股息收入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那么,股票的价值就是未来股息收入的现值和。假设:①将来的股息收入为D1,D2,……,Dn;②折 P为第n期的股票现率为r,且在未来n年内保持不变;③n为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期限;④ n

股票价值的计算

股票价值的计算2007.10.3 第三章除了介绍计算现值常用的公式,亦利用现值公式讨论如何决定无违约风险债券价值.由於持有债券的现金收入不确定性较小,较易评估.不同形式的债券只是各期现金收入型态不同,其殖利率与债券价格皆呈反向变动关系.第三章还讨论利率期限结构与殖利率曲线间的关系,若不同到期期限零息债券殖利率(纯折现率)不相同,以不同到期期限零息债券殖利率算出的利率到期期限结构和以息票债券殖利率算出的殖利率曲线不 必然相同. 本章将利用现值公式探讨如何计算股票的价值.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持有股票系著眼於持有期间的现金收入 (股利所得加上结束时持有出售股票的资本利得).只要市场投资人估算出持有期间的现金收入,就可利用第三章的现值公式计算股票的价值.由於持有股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不确定性较高,精确估算持有股票期间各期的现金收入难度较高. 1. 资产报酬率 投资报酬若以货币衡量称为报酬金额,若以百分比衡量称为报酬率.假设林金在本期期初购入ABC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价格为300元.请问林金持有ABC公司股票一期的报 酬有多少 林金持有ABC公司股票一期的投资报酬来源有二:ABC公司发放的股利(dividend),ABC 公司因经营而获利,公司可将部分税后盈余发放给股东,称之为股利.另一来源则是林金结束持有时出售股票的资本利得(capital gain)或资本损失(capital loss).所以,持有

股票的报酬金额是股利所得加上资本利得(损失)金额的总和: 持有股票的报酬金额 = 股利所得 + 资本利得(资本损失) 假设林金是以30万元(300元×1000股)购入1000股,投资成本为30万元.若持有一年期间每股获配股利15元,林金持有ABC公司1000股的股利所得为 股利所得 = 15元×1000 股= 15,000元, 一年后,林金出售所持有的1000股.假设当时股价为350元,由於期末价格较期初价格为 高,林金出售这1000股的资本利得为 资本利得 =(350元– 300元)× 1000股 = 50,000元. 林金持有ABC公司股票一年的报酬金额为 15,000元 + 50,000元 = 65,000元. 依资本利得(损失)的定义,报酬的定义可改写成: 报酬金额 = 股利所得 + 资本利得 = 股利所得 + 期末出售股票价款–期初投资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