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范本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范本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范本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范本

三年级千人诗会

(增广贤文)

第一、二周: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第三、四周: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第五、六周: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第七、八周: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第九、十周: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十一、十二周:

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第十三、十四周:

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第十五、十六周: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三年级积累

第一周

经典: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格言: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美文:

第二周

经典: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格言: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美文:

第三周

经典: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格言: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美文:

第四周

经典: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格言: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美文:

第五周

经典: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格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美文:

第六周

经典: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格言: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美文:

第七周

经典: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格言: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美文:

第八周

经典: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格言: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美文:

第九周

经典: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格言:知识是勤奋的影子,汗珠是勤奋的镜子。

美文:

第十周

经典: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格言: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美文:

第十一周

经典: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格言:做一个有实力的人,不要让今天的懒惰成为明天的痛。

美文:

第十二周

经典: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格言:不登高山,不见平地;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美文:

第十三周

经典: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格言: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美文:

第十四周

经典: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格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美文:

第十五周

经典: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格言: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美文:

第十六周

经典: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格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美文:

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1、克服胆小心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有些事情不必害怕,树立自信心,争做大胆的孩子。 2、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看、大胆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英勇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体验怯懦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咕咚来了》。 2.课件出示画面,师讲故事。 (1)师: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故事里的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 (2)师讲故事。 3.互动交流并小结。 (1)师:你们从故事中听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揭题板书: (1)谈话:我们小朋友平时都有害怕的时候,那也是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不了解。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害怕的原因,明白事情的真相,你就会变得英勇多了!今天我们这堂课的活动主题是《克服胆小心理》。 (2)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先一起为自己鼓鼓劲儿,大声说:——我不怯懦!活动(二)敞开心扉,走近怯懦 1.看故事,了解怯懦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令人害怕的事呢?我们先来故事当中的小朋友,他们害怕什么? 生交流故事的内容:中国学生由于怯懦而不敢提问。 2.联系实际,交流怯懦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调查表,写写自己害怕什么,小朋友们都完成得很好。能敢于说出怯懦,面对怯懦,这就是英勇的表现。老师要表扬你们! 3.学生交流。 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害怕的事? 活动(三)引导体验,克服怯懦 1.引导提问 (出示调查统计表)看,这是老师根据你们填写的内容做的一个统计表,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害怕……(依次板书)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事,是不是我们就拿它们没办法了呢?下面我们来召开“英勇者点子发布会”,一起来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治一治怯懦的毛病。 在黑板上贴上“英勇者点子发布会”。(好,大家先解放分组讨论讨论)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

主编 刘爱国 王维华 金字小学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终南①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 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绍】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注释】 ①、终南:山名,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②、林表:树林外层与近空处均称林表。 ③、霁色:雨雪止歇。 【语译】 终南山的北岭啊分外地秀,峰顶的积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长安城里的人家啊饮食感觉晚来天变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五首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此诗写的是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清朝诗人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链接】 积累描写雪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 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 学例题、练习或实践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 《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 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 第一部分 学习材料: 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已着手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交通状况、装修水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总价、现有购房资金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平方米6800元,楼层系数如右表。四楼D座面积98平方米,购房价共多 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平方米,购房价多少万元? 6800元=0.68万元 0.68×98×1.1=73.304(万元) 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 实践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

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备注:1.楼层系数见表1。 2.购房款一次付清可优惠5%。 3.贷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全套

学校校本教材【首篇】 国学文化——弟子规 【内容】一、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你,应该及时答应,不要拖延;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认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的斥责是有道理的,应该虚心地接受。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事情无论多么微小,都不任着性子胡做,如果胡作非为,你的道德品质便会出现毛病。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东西尽管很小,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假如这样做的话就会使父母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双亲喜欢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妥当;而父母双亲厌恶的东西,就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二、谨: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帽子应当戴正,纽扣应当系好,袜子和鞋子也要穿得服帖。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有固定的地方,不可到处乱丢,以至

于弄乱或者弄烂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穿衣服,可贵之处在整洁,不在于有多么华丽;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否则就会营养不良。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应该喝酒;喝酒如果醉倒了,是最难堪的事。 三、信: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说话,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如果自己还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就不要随便乱发言。 知未的勿轻传见人善即思齐如果听到的事情没有根据可言,也不要随便乱传;看到别人品质善良,就要向这样的人看齐。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看到别人品质恶劣,自己也要内心反省;如果自己也有这种恶劣的品质,就要尽力改掉,如果没有也要引以为戒,多加注意。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为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四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如果不如别人,就要不断努力,奋起直追。 四、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用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柳条,学名白杞柳, 当地俗名簸箕柳、南 柳。把柳条剥去皮,通 体呈白色,就叫白柳 条。我镇的农民擅于把 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 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 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

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 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 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编之 乡,看到的是一方方、 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 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走进郑韩文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走进郑韩文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学课时:3课时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设计者:郎娅楠 一、课程目标: 1、提高对历史文物的观察鉴赏能力,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感悟古代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搜集历史文物,让学生了解郑韩文物的相关知识,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弘扬优秀文化,开拓视野。 2、历史文物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武器、生活器具和各种艺术品等。要想对文物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文物的时代、类型、特点、结构……。 3、了解文物的基本特性如:木、石、骨、蚌耒耜、蚌镰等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铁耙、镰、锸、锄、铲等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4、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通过“甲骨文字觅趣”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而且在积累了部分文字的基础上能根据造字法进行分类、筛选,通过对比选择我们最常用和便于书写的甲骨文字来。

5、方法与能力方面:在学习、开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网络资源、书本信息、实物材料、教师资源来学习更多的甲骨文字,学会剪报、上网、实物考察、识别和加工整理的多种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甲骨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敢于探索。 二、课程教学实施: 1、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文化节,定期开展宣传周,校园张贴宣传,主办学习园地,布置一次学校宣传栏,特色板报设计,创意墙报制作,设计班级牌、教室编号,学生自制卡片,学生进行书签制作,安排一次学校橱窗展示,参与舞台展示,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社会调查: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校内外人群对甲骨文的知晓程度及宣传意见和宣传渠道,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甲骨文字学进行宣传,使之从校内走向校外,让更多的人了解郑韩文化。 3、各课题组成员对学生掌握的相关资料进行有目的的归类和筛选,力主做到精选材料,重点突出,去伪存真; 4、教师对学生遇到或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各课题组成员选出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精选案例进行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借鉴,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实已经完成的内容,编写课程教学的内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材

科学校本教材 K E X U E X I A O B E N J I A O C A I

目录 第一编科学研究概述 (2) 第二编科技前沿 (8) 第一节阿波罗登月 (8) 第二节磁铁影响人类行动让"右撇子"瞬间变左撇子 (9) 第三节39亿年前太阳系猛烈轰炸为地球带来生命元素 (11) 第四节我们超导这些年 (15) 第五节霍金带你寻找第四维空间探索如何穿越时空 (22) 第六节中美洲国家开发火山热能发电以期减少石油依赖 (33) 第七节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住得越高或老得越快 (35) 第八节超高倍显微镜下受孕过程感叹生命之神奇 (38) 第九节日本公司构想疯狂奇招用潜艇减弱台风力量 (40) 第十节20XX年为何地震频发?专家解读"地球末日危机"…………… 42 第十一节太阳2013或强烈磁暴如百枚氢弹袭击地球 (44) 第十二节卫星扫到地球巨大伤口全球最大钻石坑曝光 (46) 第三编我们身边的科学 (50) 第四编科技制作 (50) 第五编科学畅想 (51)

第一编科学研究概述 科学研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共同模式,但它是讲究方法的。所谓科学研究,广义地说,就是创造知识和综合整理知识的工作,在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上前进一步。科学研究必须以取得新的结果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新的结果可能是新发现,新理论,或是新方法,新工艺;也可能是新材料,或新器件等等.科学研究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科学研究全过程中贯穿创造性。 科学史有无数创造性的例子:有的人埋头于实验,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新的现象,如伦琴发现X射线;琴纳通过接种牛痘防治天花,从而奠定了免疫学;有的人按预定的概念与计划去实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如居里夫人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有的人通过广泛的观察,体会," 悟"出新概念,从而提出新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研究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有的人由纯粹的数理演绎,提出新概念,预见新现象的存在,如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有的人修正旧的理论,提出新的假说,这些假说在当时似乎都违反常识,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有的人将不同学科联系,组织起来,建立起新领域而取得了成功,如维纳建立控制论。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显然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方法。 科学研究培养年青学人三个能力。 (1)有提出问题,确定选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基础是要具有坚实

小学四年级《数学拓展》校本课程教材

数学拓展校本课程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 使用凑整法、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例3 计算(1+3+5+...+1989)-(2+4+6+ (1988) 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 计算389+387+383+385+384+386+388 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例5 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例6 计算54+99×99+45 此题表面上看没有巧妙的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 例7 计算9999×2222+3333×3334 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例8 1999+999×999 变成1000+999+999× 999 有多少个零、 习题一 1、计算899998+89998+8998+898+88 2、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 3、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 4、计算1—2+3—4+5—6+…+1991—1992+1993 5、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次类推、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 6、求出从1~25的全体自然数之和、 7、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 8、计算92+94+89+93+95+88+94+96+87 9、计算(125×99+125)×16 10、计算3×999+3+99×8+8+2×9+2+9 11、计算999999×78053 12、两个10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数?

最新小学六年级古诗文校本课程精编版

2020年小学六年级古诗文校本课程精编版

1、枫桥夜泊张继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 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落乌啼霜满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江枫渔火对愁眠。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苏城外寒山寺,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三、背诵 2、渔歌子

美术校本课程教材

白果树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前言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

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小学环保校本课程教材全册四年级用

小学精品校本课程教材全册 第一单元生命之本---粮食 同学们,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 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从1981-1995年间,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一课一个乞丐的故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 不易。 1 / 33

2 / 33 从前,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劳动的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他父亲去世了,他又不会管理经营,很快就把家产花光了,变成了一个乞丐。有一天他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很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饺子皮,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样东西,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不乱花钱,不浪费任何东西。 想一想,在你家或学校中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吗?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水。因为我们每天要喝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今后,你打算怎样做? 3 / 33

水是生命的摇篮。人类不开水,工业生产离不开水。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炎热的夏天,正当人们感到酷暑难耐时,来一场雨该有多痛快呀!走在海边,海风习习,一扫酷热烦躁的情绪;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海水把储存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给它周围的陆地……这些都是水的作用。3月 4 / 33

六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六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六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文体综合活动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国家教育部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注重提高学生文体活动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生命与健康常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与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与健康观念,提高维护健康、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学习环境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三班有学生66人,由于学生的来源、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同而导致水平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应该能做到分层教育。六年级学生经历了几年校本课程的学习,动手能力有所增强,创新思维有所萌发,学习科学兴趣浓厚,能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动.但总的来说,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水平不一,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

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本学期应切实加强课堂组织教学,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平台,扎实开展科技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必要的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3、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难。 6、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杞柳的美丽传说 柳条,学名白杞柳, 当地俗名簸箕柳、南 柳。把柳条剥去皮,通 体呈白色,就叫白柳 条。我镇的农民擅于把 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 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 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

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 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 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编之 乡,看到的是一方方、 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 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校本课程教学的主题为《速算巧算与实践应用》。本课程是四年级四个 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的,每周五的第六节课集中活动。为 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继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数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2、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技巧 和计算的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养 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 1、以校本课程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挖掘数学教学资源。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 合作等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四、课时内容: 校本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思维热身操; 第二版块:智力快车(速算、巧算、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倍数问题); 第三版块:数学大视野(数学阅读、数学动手操作、数学游戏、数学写作) 五、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次数内容 第一次速算(一) 第二次速算(二) 第三次速算(三) 第四次巧算(一) 第五次巧算(二) 第六次巧算(三) 第七次相遇问题(一) 第八次相遇问题(二) 第九次植树问题(一) 第十次植树问题(二) 第十一次鸡兔同笼(一)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

六 年级 古 诗 词 三 百 首 本册编者:林秋水 胡丽霏 黄君斓 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古诗词三百首(六年级) 目录 复习(一至五) (5) 1《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7) 2《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 (7)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7) 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 (7) 5《对酒》[清]秋瑾 (7) 6《未展芭蕉》[唐]钱珝 (7) 7《咏白海棠林黛玉诗》[淸]曹雪芹 (7) 8《怡红快绿贾宝玉诗》[淸]曹雪芹 (7) 9《步出夏门行》[东汉]曹操 (8) 10《龟虽寿》[东汉]曹操 (8) 1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8) 12《鄠杜郊居》[唐]温庭筠 (8) 13.文体常识(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8) 14.《虞美人》[宋]蒋捷 (8) 14.《虞美人》[五代]李煜 (9) 15.《浪淘沙令》[五代]李煜 (9) 1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9) 17.《蝶恋花》[宋]晏殊 (9) 18.《蝶恋花》[宋]柳永 (9) 19.《念奴娇》[宋]苏轼 (9) 20.《水调歌头》[宋]苏轼 (9) 21.《江城子》[宋]苏轼 (9) 2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10) 23.《一剪梅》[宋]李清照 (10) 24.《如梦令》[宋]李清照 (10) 25.《醉花阴》[宋]李清照 (10) 26.《破阵子》[宋]辛弃疾 (10)

下学期六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2015年下学期六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让自己更快乐 2、面对考试,你紧张吗? 3、学习的磁石 4、擦亮你的眼睛 5、在竞争中进步 6、与网共舞 7、做负责任的好少年

【免费下载】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高桥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部分 杞柳的美丽传说 柳条,学名白杞Array柳,当地俗名簸箕柳、 南柳。把柳条剥去皮, 通体呈白色,就叫白 柳条。我镇的农民擅 于把柳条、白柳条编 成上千种筐、篮等制 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 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 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

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Array人的传说,我们去寻 访临沭县的柳编之乡 ——白旄镇。走进柳 编之乡,看到的是一 方方、一片片嫩绿的 柳条。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 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 勤劳、质朴、率真。

四年级校本课程

第一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诵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能力;设置情境,引导想象,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为此,老师想给同学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就在后面。对啦,今天学校领导和语文组全体教师都来到了我们班,一起见证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时光,也为一睹我们185班同学的风采。相信你们能用你们的妙语连珠,用你们的真知灼见,用你们热情似火让在座的老师叹为观止,有没有信心?(有!)会不会喜欢老师后面送的礼物?用掌声来给我答案,也让后面的老师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掌声热烈) 二、猜谜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得学学孙悟空,变变身,我从身上扯一毛,用口呵一气,变、变、变,嗯,同学们接招,听好喽,俺要出招了。猜猜我是谁:有时我被悬挂在高空中,有时我可怜呀,被挂在树梢,有时呢,我很丰满,胖如圆盘,为了减肥,有时我饿得两眼昏花,枯瘦如镰刀,请猜我是谁?(月亮)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以月为诗,我们学过的也不少吧,谁能给大家背几首?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以月为题材的词中极品,可以说“中秋词自它一出,余词尽废”。想不想一睹为快? 三、解题: 1、“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 2、请一名学生说说他了解的苏轼。 师小结:是啊!苏轼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四、学习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正音、句读。 2、自由朗读——指名吟诗(扮苏轼,表演读,气氛热烈)——齐读。 3、小组学习:质疑——释疑。 4、分析: (1)齐读词前小序,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2)速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望月、思圆) (3)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齐吟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实写);宫阙、琼楼玉宇(虚写)。月圆中秋之时,作者把酒临风,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宫阙、琼楼玉宇,虽高虽豪华,却同样是孤身一人,独怆然而涕下,此情此景与作者“我”是何等相似啊!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孤寂、苦闷,与“高处不胜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 (4)整个上阙,作者没有只字片语涉及到孤寂,却时时处处让我们感觉到孤寂。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师也想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发挥你的

小学校本《篮球》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教材篮球

前言 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吐火如荼,大家对课程的整合各有自己的思路。课程资源校本化是目前的一个趋势,但小学体育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太少。 篮球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在经开区普及越来越广,但学校教学、训练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适合小学生的篮球教材。随着教材校本化的趋势,我们着力打造自己的学校体育特色。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目光确定适合我校发展的运动项目,吸引学生的参与。我们力图把学生从网吧吸引出来,用运动代替网络游戏。让学生重新走向操场,走向自然。 在此应该特别感谢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感谢共同努力的同事们,还要感谢那些为这项运动付出的可爱的学生。

目录 一、前言 二、正文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1、篮球的发明者。 2、场地和简单的比赛规则。 3、目前经开区篮球赛事。 (二)运球 1、基本持球姿势。 2、原地低运球。 3、原地高运球。 (三)传接球 1、原地胸前传接球。 2、各种方式的传接球 (四)行进间运球 1、行进间高运球。 2、运球体前变向。 3、运球转身。 4、背后运球。 5、胯下运球。 (五)投篮 1、原地投篮。

2、行进间低手上篮。 3、行进间高手上篮。 4、急停跳投。 (六)联防和人盯人防守。(七)篮球进攻战术。 后记

第一课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知识窗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一、经开区篮球比赛有哪些? 中、小学生篮球赛。(分小学男、女组和中学男、女组。) 二、讨论交流。 1、篮球场地有哪些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