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二、学情介绍: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垂、逃、彩、虹”。

2、有感情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学习运用“越……越……”句式说话。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三、教学准备:课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雷雨声。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时间按排设计意图一、复习生字词。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约3分钟复习巩固生字词,谈话引入本节课。二、朗读感悟雷雨前(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你认为哪句话写的好的用铅笔划起来。 2、指名读好句。(出示幻灯好句2) 3、齐读好句,你认为好在哪里?(指导书写垂、逃、) 4、请用“越……越……”说句话? 5、你见过雷雨前的景象又是什么样子?(同位交流 6、齐读(1—3)自然段。过渡:是呀!雷声越来越响了,(听雷声)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约10分钟朗读感悟雷雨前(1—3)自然段。指导书写生字“垂、逃”。落实教学目标3。三、品读雷雨中(4—6)自然段。 1、闭眼(听雨声)。 2、师范读。 2、(出示图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窗前看到什么景象? 3、课文中的“渐渐地”你能换一个词吗? 4、这一句要怎样读?同位读一读。约10分钟品读雷雨中(4—6)自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四、感受雷雨后的美景。 1、雨很快就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7—8)自然段,并圈出(7—8)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幻灯5) 2、个别说(出示幻灯6)。 3、是啊!雨后的景物多美啊!(出示图7)看蜘蛛雨前、雨后的表现。 4、你觉得哪个景物最美?指导书写(彩、虹)。 4、我们也见过很多雷雨后的美景,而且老师还知道你们把这些景物画成一幅幅画,现在先四人小组按顺序观察画面,把图画内容说给大

家听,再选出一幅出来展示。 5、个别展示,评一评谁说得好?好在哪里?(如运用“越……越……”的句式和优美的词句。) 6、齐读课文。约15分钟感受雷雨后的美景。指导书写生字“彩、虹”。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夏天雷雨这篇文章,知道了天气真是变化多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约2分钟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六、板书设计雷雨前越……越……18雷雨雷雨中渐渐地雷雨后彩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教案

18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要求: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8.雷雨∣人教新课标

《雷雨》练习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chuí zhíluàn bǎi hēi chén chén jǐ yā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

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táo zǒu yōu yuè zhèn dì cǎi hónɡ 二、填一填。 一()乌云一()大风一()蝉一()彩虹 三、连一连。 chuítáo yā yuè chén zhèn chán 越逃垂压沉蝉阵 四、用“√”选出最恰当的词。 1.清新的空气迎面(吹过扑)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掉垂落)下来。 3.蜘蛛又(坐爬停)在网上。 4.一条彩虹(挂停爬)在天空。 五、填一填 1.雷雨前,满天的(),()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锦江中心小学祝敏 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书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望庐山瀑布》《绝句》《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垂、乱、沉、压、逃、越、阵、蝉、彩虹、蜘蛛”等生字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天气变化的奇妙。 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在默读中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②体会文中“压、垂、挂、坐”等动词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与变化,学会观察每天的天气,热爱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发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垂、逃”等生字词,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道具、PPT、小游戏、评语、说课稿、服装 (三个奖品盒。①房子、乌云、大树;太阳、灿烂的花②闪电、害怕的蝉、逃跑的蜘蛛;歌唱的青蛙、彩虹③奔跑的小人、蚂蚁、燕子,蛇) 教学设计: 拼“雷雨”图,享生活美

课前互动,创设游戏氛围 一.猜谜导题,宣示游戏规则 1.我们先来猜猜谜语好吗?(出示)“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雷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雨”做“雨字头”要写扁一些,横折钩变成横钩,小雨点均匀分布) 2.齐读课题。 3.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雨》这篇课文,还要一起玩个拼图游戏,开心吗?那要听清游戏规则啦:游戏共有三关“智斗字词”“朗读课文”“灵活仿句”,读一读。每过一关就能得到一个奖品盒,帮助我们完成这幅雷雨图哦,有信心完成吗?(声音这么洪亮,老师非常相信你们。那我们开始吧!) 二.引导游戏行为,潜置学习内容 1.智斗字词 小朋友们都读过课文了吧?读过一遍的举手?三遍的举手?五遍的举手?真厉害,奖励你来读一读生字,肯定难不倒你! 出示“压、乱、垂、虹” ①请生读。(声音真亮!字音也准,老师真喜欢你!摸摸头。) ②我们一起读一读。带:压、压——压压压…… ③谁有好方法记住它们,只有掌握了记忆生字的方法,才能真正打败它们哦。(编

二年级下册18《雷雨》

二年级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设计 学校:伏山镇云山小学、华丰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赵丽杰、李海燕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会读的字4个压、垂、乱、虹 (1)趣味识字: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用换偏旁 法记“虹” (2)易读错字:“垂”区分平翘舌 (3)多音字:“压” yā压力 yà压根儿 2.应会写字: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 (1)书写指导 ①指导书写的字:“垂”“逃”、“越” ②指导要点:“垂”“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字是走之旁,”越“字是走字旁,“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易写错字:“垂” “垂”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一动不动、越来越亮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一动不动 2.了解词意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法……) (二)重点问题: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 (3)()了,()也()了。 三、情感体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压、垂、乱、虹,会写“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等12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从二年级开始设计,一年级可使用常规预习提纲)。

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导语:雷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时注意过雷雨吗?雷雨天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开始预习第18课吧!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2.在课文中标画下列词语: “越来越~”式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一~不~”式词语:一动不动 3.我的记字办法多。 ①压②乱③垂④虹 能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 能用换偏旁的办法记住: 能用其他办法(数笔画、编儿歌)记住 4、读了这篇课文,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我们描绘了 ()、()、()的自然景象。 6、读课文并画出:雷雨前,蝉和蜘蛛有什么表现?雷雨过去后,蝉、蜘蛛、青蛙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7.句子训练: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挂”“垂”“坐”用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学设计

课题:18 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1. 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如云 和草原高原辽阔。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 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 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 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 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 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

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注意“宿、寺”都是平舌音。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2:夜宿山寺插图)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 要求: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2.领读、齐读。 3.识记生字 ①形近字辨析:“辰一晨” ②形声字结构识记:“恐、惊”,都是形声字,“心、忄”表意,“巩、京”表音。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4 ):危楼高百尺。(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课件出示5)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案 勐养中心罗爱明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课件出示谜语。导入新课。(板书:18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 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 1、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

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 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 的?(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五)、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

18雷雨 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垂”“挂”“坐”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3,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4.品读句子,积累好词,会正确运用词语。 学情分析: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的课文情景,多形式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 2.体会“垂”“挂”“坐”等词语在表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悟雷雨前后的变化,品读句子,体会“垂”“挂”“坐”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法: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图示法”“情景教学”“多种形式的读”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授 1.谈话,导入课题。 2.出示课题(18、雷雨),生齐读课题。 3.出示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生开火车读。 二.自主品读,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生根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景物以及景物 的特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 《雷雨》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李晓霞,合江县福宝镇中心校语文教师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 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出, 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老师表扬,板 书:雨,你能用“雨”组词吗?大雨、小雨、春雨、 雷雨、下雨…… 3、揭题:是啊!在雨的家族里既有斯斯文文的毛毛 雨,也有威猛有力的暴风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 识夏天里我们常见到的雨——雷雨(板书) 4、同学们读课题,读出雷雨的力量。 二、精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

2、孩子们真棒,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 (1)师:是啊!这样的浓墨般的满天的一大块一大块的乌云压下来,会让你感觉到什么? (2)师:怪不得连树叶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里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在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又闷又热,你能读出这种味道吗?(3)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4)交流第二段,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找出“垂”。 B、如果这个“垂”字换成“爬、跳”等词,你觉 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5)、交流第三段 (6)有感情地朗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有什么感受? (7)小结: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 沉沉的乌云像巨石碾压下来,狂风席卷 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 闹,多可怕的天气呀! 3、体会雷雨中的情景描写。 (1)、出示句子,自由读一读。 (2)、指导读出三句话中的不同感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称赞》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难点: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一)解题、导入新课。 “称赞”是什么意思?你平时因为什么受过别人的称赞?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识字。 借助图片一、幅图: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认读六个生字。“猬”在刺猬“一词中读轻声。称赞教案|称赞优秀教案 借助第三、四幅图:通过口语交际,感知“瞧、留下“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两个生字。 4、在朗读词中认读生字。 (1)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5、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结构,板—饭,换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记字。 6、写字指导;“采”是爪字头。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板书设计 刺、猬、板、凳、糙、但、傍、奇、瞧、留 第二课时

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二、教具准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 (二)看第一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品读第二自然段。 (三)看第二、三幅图: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些什么?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看第四幅图:从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动作中感觉到了什么?(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想想假设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要学会发现人的优点。) (六)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 四、巩固与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熟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讲别人听。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板、凳”等10个生字,学会写“板、椅”等8个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润河镇回民小学 姓名:张凤媛 18 雷雨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教材简说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力目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及网页。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4、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18雷雨)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吧。(课件出示生字词)齐读要认的4个字,指名说部首、组词。开火车读要写的12个生字。 2、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三)、指导朗读,读悟结合。 1、雷雨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

18 雷雨 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垂” “挂”“坐”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3,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 惯。 4. 品读句子,积累好词,会正确运用词语。 学情分析: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形象、有感

染力

的课文情景,多形式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 2. 体会“垂”“挂”“坐”等词语在表达的作用。教学难点: 感悟雷雨前后的变化,品读句子,体会“垂” “挂”“坐”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法: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图示法”“情景教学”“多种形式的读”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授 1.谈话,导入课题。 2.出示课题(18、雷雨),生齐读课题。 3.出示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生开火车读。 二. 自主品读,感悟雷雨前的景象。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 雨前的?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生根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景物以及景 物的特点。 2.指名反馈,师相机板书景物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原文及教案【原文】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楼高百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手可摘星辰。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敢高声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惊天上人。 chì lè gē 敕勒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苍苍,野茫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吹草低见①牛羊。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教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二)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二年级下册18《雷雨》

二年级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会读的字4个压、垂、乱、虹 (1)趣味识字: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用换偏旁法记“虹” (2)易读错字:“垂”区分平翘舌 (3)多音字:“压” yā压力 yà压根儿 2.应会写字: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 (1)书写指导 ①指导书写的字:“垂”“逃”、“越” ②指导要点:“垂”“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字是走之旁,”越“字是走字旁,“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易写错字:“垂” “垂”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一动不动、越来越亮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一动不动 2.了解词意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法……) (二)重点问题: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 (3)()了,()也()了。 三、情感体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压、垂、乱、虹,会写“垂、乱、沉、压、逃、越、阵、彩、虹、蝉、蜘、蛛”等12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从二年级开始设计,一年级可使用常规预习提纲)。

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导语:雷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时注意过雷雨吗?雷雨天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开始预习第18课吧!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2.在课文中标画下列词语: “越来越~”式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一~不~”式词语:一动不动 3.我的记字办法多。 ①压②乱③垂④虹 4、读了这篇课文,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我们描绘了 ()、()、()的自然景象。 6、读课文并画出:雷雨前,蝉和蜘蛛有什么表现?雷雨过去后,蝉、蜘蛛、青蛙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7.句子训练: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挂”“垂”“坐”用法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 8.搜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 雷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8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感情朗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配合声音,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 雷雨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见过雷雨吗?怎样的雨才叫“雷雨”? (让同学们联系生活感知“雷雨”,而后让学生以拳擂桌模拟雷声,揉动纸张发出声响模拟雨声,伴随着老师上下摆动时强时弱的手势,时而雷声阵阵,时而雨声沙沙,最后老师提示一二组扮“雷神”,三四组扮“雨神”,全体学生同时运作,顿时雷雨交加。看到学生如此“神奇”的“打雷下雨”,此时现场响起了听课者热烈的掌声。)(教师顺势板书课题《雷雨》,并引导同学们想象打雷下雨常常伴以大风的情景,风吹时雨滴斜落,所以写“雨”字时表示雨点的四“、”必须斜写,并让学生书写课题“雷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让学生带着“课文从哪里开始写雷雨,又到哪里雨停了”这一问题自读课文,找出“雨中”的段落后就自然分清了“雨前”和“雨后”了,教者随之板书课文的内容结构“雨前——雨中——雨后”。) (一)讲读“雨前” (学生朗读“雨前”的段落) 1.由“乌云”和“黑沉沉”两个词语引出为什么黑沉沉的云叫“乌云”,引导学生体会到“乌云”就是黑得像乌鸦羽毛一样的云,顺势对“乌”和“鸟”进行字理的析解和比较。) 2.由“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出生字“压”,用简笔画引导学生对“压”进行字理析解:“厂”是山崖形,山崖崩塌,泥土石块(、)往下压。并识记为: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 3. 从“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引出生字“网”和“垂”,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字理析解: (1)网——像张开的网形。通过张开的渔网与蜘蛛网的展示,让同学们形象地识记“网”的字形。教师还引导同学们用顺口溜识记为: 门框里面有××, 虫子飞过就挨抓。 (2)垂——快速板画植物果实下垂的形状(),强调“禾字头”(千)在这里表示庄稼、植物,中间的“一”表示从主干中伸出来的枝叶,中间的两小竖就像下垂的果实,所以中间的左右不能写成两个“十”。教师用课件展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情景,由于蜘蛛是连着丝往下坠的,所以用“垂”而不用“落”或“掉”。 对“垂”字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强调第三笔是竖。还先让学生用手进行“书空” ,然后又让学生用头进行“书空”——做“汉字操”,此字共八画,共做一个八拍。此新奇的“书空”方法引得观摩的教师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3)蜘蛛——提示“虫”字旁所表示的意义和类属。 4.让学生体会“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的情境。 (1)体会“越来越×”这一“ABAC”的表达方式,强调前A重读,后A轻读。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闪电越来越亮”,用拳头擂桌模拟“雷声越来越响”。 (3)让学生依据“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的描述用“四字格”的词语 把这两种情景进行概括,先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学生先后概括出“雷鸣电闪”、“雷电交加”、“雷电大作”等多个词语。 5.让学生依据变形字体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二)讲读“雨中” 1.学习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1)句子比较 (学生交流讨论) A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B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小儿垂钓》原文及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 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 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 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

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 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 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 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 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为什么?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你很聪明。你善于观察。呵呵,大家真是钓鱼的高手!) 一、揭题生趣 1、钓鱼确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小孩儿学钓鱼就更有趣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请大家拿出笔来,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在作业本上写好课题。 【注意提示】“垂”的横画比较多,第二横最长,写的时候还要注意笔顺。“钓”的右边是一点。 2、齐读课题。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 3、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 二、初读觅趣。 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朗朗上口为止。 2、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很顺口地读。 3、读得不错!比如,“稚子”的“稚”是翘舌,“垂纶”的“纶”是边音,真是读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雨前、中、后不同景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色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看不见。 猜出谜底:“雨” 2、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 质疑雷雨一般发生的季节:夏季 过度: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雷雨》一课。 二、自读识字: 1、初读课文,提要求,初读课文要做到什么?——不认识的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带有音节的生字词。——个 人读,齐读,。。。 评价学生。 三、合作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形的?把你的好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分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1、出示生字:“压、乱、垂、虹” ⑴指明介绍“压”、“乱”——“压”半包围结构,“厂下土加点”。 “乱”熟字换偏旁:“敌、甜。。。。。。”。 (2)、“垂”字怎么记?(独体字,数笔画;熟字去偏旁。“睡去目,锤去金”。。。。。。) ——启发编字谜:A、一千个士兵卧在草丛里是个“垂”, B、“一千士兵要仔细,中横要写长,托千又盖士。” 生说顺口溜,到黑板按顺口溜板书“垂”。 (3)出示“虹”,虹字谁能编字谜? “小虫追工兵”、“小虫去做工”、 换一换:“红、江”。。。。。。 2、小结: 方法好;读音正,记得牢!我们太棒了! 四、品读领悟: 1、再度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课文共分为几个自然段?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可以同桌讨论) ——A、生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 ——B、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

18《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雷雨》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四、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二)、预习反馈,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读课文 逐段读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 3、汇报。 4、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6、汇报,相机板书。 (四)、读中感悟,理解想象: 1、自读自悟。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 3.有感情朗读。 (五)、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