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

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解读】

哲学源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可以指导生活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功能P25)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提示】哲学的“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态度: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之是哲学家的事情。

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

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提示】

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为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见上面)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于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伟大的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

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

反思。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的基本内核。马哲是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

马哲是科学的,说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它在实践中又必然要求通过革命变革社会,推动人类社

会发展。

(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1)毛泽东思想:

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贡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

精髓: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

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贡献:第一次表较系统地回答了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贡献: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知识体系】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产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与生活、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时代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派别(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础、基本特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大基础)(三个统一)(三大成果)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对生活:真正的哲学能够P5

作用:对社会: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17、18

一般功能:P25

【高考回眸】

1.(2008、江苏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

2、(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3、(2008、广东文基、1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 )

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②一元论与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4、(2008、广东文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

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质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易错易混】

1.哲学就是智慧(×)

2.哲学源于人们的主观情绪,哲学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5.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8.哲学是科学之母(×)

9.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10.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11.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

15.唯物主义具有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的(×)

16.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7.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18.哲学是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19.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

20.真正的哲学对时代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21.哲学对时代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出现后,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4.马克思的两大创造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

2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是?

2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27.三个代表创造性回答是?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30.什么叫两个对子什么叫两个阵营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用来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C )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下列属于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B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3.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D )

A.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意:区分下列观点: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之变,阴阳之化)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4.世界的本质是原子5.气者,理所依也6.子不语怪、力、乱、神7.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8.人是复杂的机器9.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10.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1.心之官则思12.心外无物按图索骥13.慧能和尚的仁者心动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5.宗教、鬼神观念16.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7.柏拉图的理念说18.老子的道生万物19.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20.心外无物21.存在就是被感知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3.理在气先)

4.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

依据。上述事实说明(A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的发展决定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5. 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B )

A.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掌握了哲学,世界观就会正确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6.2008年5月15 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这说明(C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7.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 C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8.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是因为(A)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因为(A )

A.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B.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C.人类第一次掌握了辩证法思想

D.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1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

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B )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时代的精华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现人文奥运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B )

A.没有梦想,就没有世界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2.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B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13.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C )

A.阶级性B.反思性C.实践性D.科学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C )

A.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15. 朱熹的“理生万物”观点属于(D )

A.把“理”和物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B.把“理”看成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离开运动谈“理”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把“理”看成世界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B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D.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17.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

A.对意识和物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8.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一观点表明:( A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辩证法思想是人脑所固有的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19.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注:伏尔泰、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A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C.思想家、哲学家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0.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D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在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 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使我们准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准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准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准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 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 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 学为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方*是 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不存有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有脱离方*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我们能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实行概括、总结和反 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 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实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 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已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析学的贫闲》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 、1 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同的世界成为可能。可见( )- A、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科学家只有学哲学.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4、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 ①哲学可以代替艺术②艺术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 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6、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的有( ) ①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就是方法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word版本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 理的历程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黄丽如班级:高二班时间:2012年5月31日地点:新一中教学楼B205 一、教材分析: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本课的内容继续探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即看待认识和实践。它围绕着“求索真理”这一主题,讲述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过程这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每年都有涉及对本课知识点的考查,频率高,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视教材,并依据教材的内在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让学生从题中揣摩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总结出

答题方法。三、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运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历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知识框架的习惯。牢固树立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 四、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践观;真理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的概念;真理是客观的。作为高二年级的文科班

学生,前面已学完《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内容,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将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亟需学会自我复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授课类型自主探究法、训练法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六、教学流程:知识构图考点提示难点突破重点讲解原理归纳城方法指津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知识构图 1.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本课的内容。 2.围绕着这三个词,课本讲了哪些知识点。 3.要求学生试着用两个字来概括“求索真理的历程”这一课的内容。4.围绕这两个字,构建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图。设计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分析宏观上把握整课的核心知学生自主整理,老师指导。识;培养学生 2 的发散思维。高考考点展示: 1.实践实践的概念2009~2011年认识论高考考点分布考点试题分布2010安徽文综,38 实践2010全国文综,39 2009海南单科,22 实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2、以下观点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为()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3、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4、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总有一天要被否定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也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不继承过去的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④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6.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辩证否定即“扬弃”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7.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表明 A.创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C.要敢于否定一切权威D.要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8.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过关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过关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 A.事物量变的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2.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3.辩证的否定观是指 ①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②其实质就是扬弃 ③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④要求人们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据此做5--6题 5.树立创新意识的辩证法依据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6.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 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 2008年北京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它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课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 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①③ D、②④ 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6、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 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 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 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五行说”属于() A、古代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基础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实践是 .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 .客观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动 .蜘蛛结网.医生治病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说明 .人和动物的差别越来越大.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李时珍读了《本草经集注》后,问他父亲巴豆是否就是一种泻药。父亲让他亲自试试。试验结果的确能泻,如果大剂量服用,可以导致严重腹泻。但是,如果服用巴豆适量,反而能治好慢性腹泻。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有良好的愿望加上自我牺牲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实践出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唐代画家戴嵩曹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自从世纪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门以纳米一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目前纳米技术已经应用到光学、医药、半导体、信息通讯,一个新时代——纳米时代正在到来。这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天时人事日相倦,冬至阳生春又来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②③.①③.①②.①②③④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需要决定科技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面对能源短缺的情况,国家加大了能源利用方面的立法,如颁布《可再生能源法》、起草循环经济法等。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传说大禹治水时,在左手执“准绳”,右手拿“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合理想像.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向前推进,一些新的课题又等待着我们去突破。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不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里所讲的行是指 .对事情要有耳闻.对事情要亲眼见之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亲身实践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说明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6第六课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客观真理?人应该如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领会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1.1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专家点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入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 地说,就 是意识和 物质的关 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专家点评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 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2.1.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灶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使命: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1)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3)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4)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5)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世界观、方法论及二者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7、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联系: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周末练习题(答案详析)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二、知识结构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改错。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含义: 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2、 3、 4、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真理的特点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求索真理的历程 真理的含义

4、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5、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7、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8、获得真理是人类认识的根本目的。 9、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 四、重点知识探究: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做题 [2011山东文综]“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A组: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2、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 A.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5、面对各界对曹操墓真伪的不休争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这体现了(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C.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D.规律具有客观性 6、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概念,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7、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

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前 言(第1课时) 一、学习哲学的重要性: 二、《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四、《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 五、《致同学们》: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1、引入:由书名引入到了哲学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在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 2、回答:生活与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因为生活与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递进:仅仅有生活还不足以形成哲学,因为哲学是在生活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索而形成的。 4、递进:任何哲学不管是还是错的,它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正 确的,因为它能够正确的探究到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6、热情的口吻号召大家学习哲学。 六、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 生 活 与——单元: 哲 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16课时)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 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单元导语: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学习的主体内容: 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 框构: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目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包括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 综合探究: 探究活动目标 探究活动建议 探究路径参考 理论评析

【VIP专享】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 的历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授课班级:高二(2)(4)(6)班 科目: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 课题: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实践 (2)真理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认识具有反复性 (7)认识具有无限性 (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 (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