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课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分层水平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水平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水平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量的理解。难点:能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生活动方式分组方式:自然分组。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说说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P62~P63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2.光盘

板书设计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时间和路程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

160

=80

3

240

=80

6

480

=80 ……

时间

路程

=速度(一定)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总价和数量是相关联的量,

数量

总价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x

y

=k(一定)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

二、教学例1 谈话:通过将近六年的数学学

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

间的关系,例如行程问题中速

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你

知道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再如购物问题中单价、数量、总

价之间的关系,你知道这三个量

之间的关系吗?这个单元我们

要用一种新的观点,更深入地研

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什么观点

呢?事物变化的观点,让一些量

变起来,从变化中发现规律。

1.出示例1的表格。提问:表

中列出了哪两种量?(板书:时

间和路程)观察表中的数据,哪

一种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量

的变化?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

谈话: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

化,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是两

种相关联的量。(板书:路程和

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关

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路程

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路程和

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还要进

一步研究,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

么规律?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路程=速度×时间

预设二:速度=路程÷时间

预设三:时间=路程÷速度

预设四:总价=单价×数量

预设五:单价=总价÷数量

预设六:数量=总价÷单价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预设一:一种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

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预设二:一种量缩

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

原来的几分之几。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

3.谈话: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这两种量在变化中有没有什么不变的规律呢?现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根据交流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160=80 3

240=80

6

480=80 ……

提问:观察这些比值,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

规律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时间

路程

=速度(一定) 4.讲述: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第一点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第二点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两种量中所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预设一:比值不变。 预设二:速度。 预设三:

时间

路程

=速度(一定)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三、教学“试一试”结论中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紧

密相联的。“成正比例”和“是

成正比例的量”都是对两种量关

系的表述形式。就如同某两个人

是同学关系,或互称同学一样。

5.谈话: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

学习的正比例。(板书课题)请

阅读课本第62页的一段文字,

各自默读,边读边画。

再指名读。提问:你能读懂

吗?

在这题中,哪个量和哪个量

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桌互相说

一说为什么时间和路程是成正

比例的量,并在全班交流。

1.出示“试一试”,学生自由读

题。

2.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把表

格填写完整。

3.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先尝试

独立完成表格。下面的四个问

题,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板书:因为总价

和数量是相关联的量,

数量

总价

单价(一定),所以总价和数量

成正比例。

5.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

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

系。

预设:因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时间

路程

=速度(一定)

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独立填表并全班交流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

四、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五、巩固练习1.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相

同点。

提问: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2.谈话:如果用字母x和y分

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

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

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x

y

=k(一定)

谈话:这是正比例关系式表达

式,对这个式子要这样理解:y

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y

比x的比值k一定,我们就说y

和x成正比例。

1.完成第63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

要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判断的理

由。

2.完成补充习题。

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行

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路程/千米35 50 60 70 85

这辆自行车行驶的时间和路

程是相关联的量吗?成正比例

吗?为什么?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

③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④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学生齐读字母表达式。

根据要求,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

六、全课小结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并讨论:成正比例的量

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尝试独立完

成。

(2)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为

什么碾米机的工作时间和碾米数量

成正比例,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判

断的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

由。

(2)谈话:如果去掉“同一时间”

这个前提,物体的高度和影长还成

正比例吗?

5.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1)说一说:将图中的正方形按怎

样的比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

长各是几厘米?

(2)画一画:在书上画出放大后的

图形。

(3)算一算: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和面积,并填在表中。

(4)讨论表格下面的两个问题。谈

话:两种量若要成正比例必须是相

关联的量,但相关联的量不一定成

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

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正比例。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预设一: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预设二:比值一定。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完整说说判断的过程。

独立说明。

不成。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分层作水平1:练习十三第1~3题。

水平2: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35 50 60 70 85 90 ……

这辆自行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量吗?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水平3:判断下列每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1.看《三国演义》,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

2.印刷一张报纸的时间一定,印刷报纸的总张数与所用总时间。

3.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4.某班学生人数一定,期中考试及格与不及格人数。

业设计5.每公顷施肥量一定,公顷数与总施肥量。

6.如果y=kx,k一定,y和x。

7.

y

2.5

=x,x和y。

8.B

7

2

A

4

3

=

÷,A和B。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