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第一章 电力半导体器件

习题与思考题解

1-1.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

解: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阳极承受正向电压,处于阻断状态的晶闸管,只有在门极加正向触发电压,才能使其导通。门极所加正向触发脉冲的最小宽度,应能使阳极电流达到维持通态所需要的最小阳极电流,即擎住电流IL以上。导通后的晶闸管管压降很小。

使导通了的晶闸管关断的条件是: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减小至某个小的数值-维持电流

IH以下。其方法有二:

1)减小正向阳极电压至某一最小值以下,或加反向阳极电压; 2)增加负载回路中的电阻。

1-2.型号为KP100-3的晶闸管,维持电流I H =4mA ,使用在题1-2图中的电路中是否合理?为什么(不考虑电压、电流裕量)?

解:根据机械工业部标准JB1144-75规定,KP型为普通闸管,KP100-3的晶闸管,其中100是指允许流过晶闸管的额定通态平均电流为100A ,3表示额定电压为300V 。

对于图(a),假若晶闸管V 被触发开通,由于电源为直流电源,则晶闸管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mA I

V

210500100

3

=?=

因为I V < I H ,而I H < I L ,I L 为擎住电流,通常I L =(2~4) I H 。可见,晶闸管流过的最大电流远小于擎住电流,所以,图(a)不合理。

对于图(b),电源为交流220V ,当α=0°时,最大输出平均电压 9922045.045.02=?=≈U U

d

(V)

平均电流

9.910

99

===

R U d VAR I (A)

波形系数

57.1≈=

VAR

V

f

I I K

所以, IV=K f 。IVAR=1.57×9.9=15.5(A)

而KP100-3允许流过的电流有效值为I VE =1.57×100=157(A), I L < I V

但电路中晶闸管V可能承受的最大正反向峰值电压为

31122022≈?===U U U

Rm Fm

(V)>300(V)

所以,图(b)不满足电压指标,不合理。

对于图(c),电源为直流电源,V触发导通后,流过V的最大电流为I V =150/1=150(A),即为平均值,亦是有效值。而I VE =150A ,I V =150(A)<157(A ),即I L < I V

1-3.在题图1-3电路中,E =50V ,R =0.5Ω,L =0.5H ,晶闸管擎住电流为15mA 。要使晶闸管导通,门极触发电流脉冲宽度至少应为多少?

解:晶闸管导通后,主回路电压方程为 E Ri dt

di L d d

=÷ 主电路电流d i 按下式由零上升 ()

L tR d e R

E

i /1--=

晶闸管要维持导通,i d 必须上升达到擎住电流值以上,在此期间,门极脉冲应继续维持,将I d =15mA 代入,得

()

3101515

.050

--?≥-t e 取t e

t

-≈-1,

t ≥150μs 。 所以,门极触发电流脉冲宽度至少应大于150μs 。

1-4.单相正弦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为220V 。晶闸管和负载电阻串联连接。试计算晶闸管实际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若考虑晶闸管的安全裕量,其额定电压应如何选取?

解:该电路运行可能出现施加于晶闸管上最大正反向峰值电压为 31022022≈?=

U (V )

若考虑晶闸管的安全裕量,通常选择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峰值电压的2-3倍。2×310=620(V),

3×310=930(V),则选择额定电压为700V ~1000V 的晶闸管。

1-5.若题1-4中晶闸管的通态平均电流为100A ,考虑晶闸管的安全裕量,试分别计算导电角为180°和90°时,电路允许的峰值电流各是多少?

解: 在不考虑安全裕量时,选择晶闸管的原则是:使实际运行管子电流的有效值I V1等于定义管子额定通态平均电流时的电流有效值I VE ,即两种情况下,管芯的结温相同并小于或等于额定结温。

当导通角θ=180°时,

()()2

sin 2102

1m m

V I t d t I I ==

ωωπ

则有 I m /2=1.57I VEAR 所以,晶闸管允许的峰值电流为

Im =2×1.57×100=314(A) 当导通角θ=90°时,

()()2

2sin 2122

1m m

V I t d t I I ==

?ππ

ωωπ

则有

VEAR m I I 57.12

2=

所以,晶闸管允许的峰值电流为

44410057.122≈??=I

m

(A)

考虑取安全裕量数为2时,则当导通角θ=180°时,电路允许的峰值电流为 I m1=314/2=157A, 当导通角θ=90°时,电路允许的峰值电流为

Im2=444/2=222(A).

1-6.题1-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晶闸管导电区间。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I d4、I d5,电流有效值I 1、I 2、I 3、I 4、I 5和它们的波形系数K f1、

K f2、K f3、K f4、K f5.

解: ()?

≈=

=

π

π

ωωπ

132.0.21m m

m d I I t td Sin I I

()()m m m

I I t d t Sin I I 5.02

2102

1===

ωωπ

57.12

11≈==

π

d f

e I I K ()?

≈=

=

πππ

ωωπ

3

224.043

.21m m m d I I t td Sin I I ()()m m

I t d t Sin I I 46.02132

2≈=

?ππ

ωωπ

92.123.049.02≈=

m

m

f I I K

()?

≈=

==

πππ

ωωπ

3

2348.023

2.22m m d m d I I I t td Sin I I

()()m m

I I t d t Sin I I 65.0222232

3≈==

?ππ

ωωπ

35.148.065.0333≈==

m

m

d f I I I I K ?

==??? ???=

=20

4

25.04

22.21π

ππ

π

m m m m d I I

I dt I I m m

m I I dt I I 5.02

2120

24==

=

?

π

π

24

24

44===

m m

d f I I I I K ?

==??? ???=

=40

5

125.08

42.21π

πππ

m m

m m d I I I dt I I m m m I I dt I I 35.02

22140

25≈=

=

?

π

π

83.28

224

4

5≈==

m m

d f I I I I K

1-7.题1-6中如果不考虑安全裕量,问100A 晶闸管能送出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

I d3、I d4、I d5各是多少?这时相应的电流最大值I m1、I m2、I m3、I m4、I m5又是多少?

解: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 VEAR 为100A 的晶闸管允许通过电流的有效值为

A kf I e VEAR VE

I

15757.11001=?=?=

利用上题结果,图(a)

A I I VE m I 1572

1

1===

则 I m1=314(A)

A I m

d I 10014

.3314

1==

=

π

图(b )

A I I VE m I

15746.02

===

则 I m 2=341(A) A I m d I

8.8124.02

==

图(c)

A I I VE m I

15765.03

===

则 I m 3=241(A) A I m d I

9.11548.03

==

图(d)

A I I VE m I

1575.04

===

则 I m 4=314(A) A I m d I

5.7825.04

==

图(e)

A I I VE m I 1572

215===

则 I m5=444(A) A I m d I 5.558

44485===

1-8.晶闸管的额定电流是怎样定义的?有效值和平均值之间有何关系?

解:晶闸管的额定电流即指其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VEAR .它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晶闸管允 许连续通过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最大平均值。如教材图1-8所示。

这些条件是:环境温度+40℃,冷却条件按规定,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为电阻负载,导通角不小于170℃,晶闸管结温不超过额定值。

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VEAR 的电流等级如教材表1-2所示。通常50A以下的管子分为1、5、10、20、30、50A等级,100-1000A的管子分为100、200、300、400、500、600、800、1000A等级。

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VEAR 与在同一定义条件下的有效值I VE 具有如下关系: VEAR fe VE I K I .=

其中, 57.12

≈=

VEAR

VE fe I I K 为定义条件下的波形系数。

1-9.导通角θ不同,电流的波形不一样,如何来选择晶闸管的电流容量?

解:导通角θ不同,电流的波形不一样,因而波形系数亦不相同,θ角愈小,波形系数愈大。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IV1AR 与波形系数K f1具有如下关系: I V1 = K f1IV1AR

具有相同平均值而波形不同的电流,因波形不同,其有效值是不相同的。流经同一晶闸管发热情况也不相同,因为决定发热的因素是电流的有效值,管芯发热效应是和电流的有效值大小有关。

因此,选择晶闸管额定电流参数的原则是:使电路各种实际运行情况下(特别是最不利的情况)管芯的结温小于或等于额定结温。这样,就能保证晶闸管在实际运行工作时,不致于因电流过载而损坏。

上述这一原则可归结为:使实际运行管子电流波形的有效值IV1,等于定义管子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VEAR 时的电流有效值I VE ,即

VEAR fe VE V I K I I .1== 则晶闸管额定电流

57

.111V fe V VEAR I

K I I ==

1-10.晶闸管导通后,门极改加适当大小的反向电压,会发生什么情况?

解: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已导通的情况下,门极就失去了控制作用。因此,晶闸管导通后,门极改加适当大小的反向电压,晶闸管将保持导通状态不变。

1-11.门极断路时,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它会导通吗?若真的导通,是什么情况?

解:门极断路时,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有两种情况可造成晶闸管的非正常导通。一是阳极电压U A过高,达到或超过I G=0时的转折电压U B0时,使漏电流急剧增加;二是U A的电压上升率du A/dt太快。

这两种因素造成的最终结果都是使从N1区通过反向偏置的J2结向P2区(门极区)注入了足够数量的漏电流(空穴流),充当了二等效三极管电路中的基极电流I B2,它相当于从门极提供的I G的作用,使其二等效三极管的α1、α2极快上升至α1+α2≈1,即1-(α1+α2)≈0,进而使阳极电流I A大大增加,并只受外电路电阻的限制,晶闸管进入导通状态。

这两种不加门极触发控制信号使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入导通状态的情况是非正常工作状态,在实际使用中是不允许的,因为发生此类情况常造成器件的损坏。

1-12.晶闸管的一些派生器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解:晶闸管的一些派生器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

(1). 快速晶闸管

快速晶闸管的开关时间短,动态特性比普通晶闸管好,快速晶闸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是关断时间短,另一种是di/dt是耐受量高。主要用于斩波与高频逆变电路。

(2)。双向晶闸管

双向晶闸管是一种五层结构的三端器件,具有四种触发方式,分别为Ⅰ+、Ⅰ-、Ⅲ+、Ⅲ

,其中Ⅰ+、Ⅰ-触发灵敏度较高,Ⅲ_触发灵敏度稍低,较为常用,而Ⅲ+触发灵敏度最低,=

一般不用,使用不当会损坏晶闸管。双向晶闸管主要用于交流电路,例如移相调压控制、零电压开关和静态开关等。由于其内部工艺结构关系,目前器件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与普通晶闸管相比较还较低,重施加du/dt的能力也较差。

(3)。逆导晶闸管

逆导晶闸管是将逆阻型晶闸管和大功率二极管集成在一个管芯上,与普通晶闸管相比,具有正向压降小、关断时间短、温度特性较好、额定结温高等优点。同时,消除了晶闸管与二极管之间的连线电感,减小了换流时间,使晶闸管承受反向偏压的时间增长,提高了换流

能力。而且减少了装置的元件数目,缩小了体积,提高了经济性能。主要适用于逆变电路和斩波电路。

(4).可关断晶闸管(GTO)

可关断晶闸管GTO(Gate Turn-off Thyristor )既可用门极正脉冲信号控制其导通,又可用门极负脉冲信号控制其关断的逆阻型三端器件。与普通晶闸管相比,GTO快速性好,工作频率高,控制方便,其最高耐压容量目前稍逊于普通晶闸管。

GTO与普通晶闸管的关断机理不同,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需要特别注意,分别为最大可关断电流IATO和电流关断增益β

off 。其定义分别为

最大可关断电流IATO:表征用门极负脉冲控制信号可关断的最大阳极电流,它是用来表征GTO容量大小的参数。

电流关断增益β

off :电流关断增益的定义为阳极电流IA与使其关断所需的最小门极电

流IGmin 的比值,即

min

G A

off I I -=

β

通常GTO的β

off 只有5左右,但是,GTO的导通或关断只需一个窄脉冲电流即可,

它需要的是瞬时功率,尽管关断时需要较大的负门极电流,但平均功率较小。因此,GTO的平均激励功率,比相同容量的大功率晶体管小。

1-13.何谓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用图描述它的开关过程。

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是描述功率晶体管在开关过程中的开关时间、电流电压、开关损耗等参数的性能。

功率晶体管GTR的开关时间可用开通时间t on 和关断时间t off 来表示,即

t on =t d +t r

t off =t s +t f

其中,t d 为延迟时间,t r 为上升时间,t s 为存值得时间,t f 为下降时间。

开关损耗发生在器件的开关过程中,瞬态功率损耗为 ?p =i C u c

维持的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导致管子产生二次击穿。总开关损耗与开关频率(开关次数)有关,开关频率愈高,总开关损耗愈大。

各种参数的开关性能描述图参阅教材P18~19中的图1-15和图1-16。

1-14.描述功率晶体管的二次击穿特性?

解:二次击穿现象在发射结正偏压、零偏压和反偏压都可能发生,其特性曲线参阅教材P19中的图1-17。

现以零偏压曲线OEBGH来说明二次击穿现象的发生过程。当UCE增大到USB,即达到E点时,集电极电压达到通常所说的击穿电压,集电结发生雪崩击穿,这就是一次击穿。

由于一次击穿效应,晶体管的电流迅速上升到B点,达到ISB,即达到了二次击穿触发功率PSB,进入了二次击穿区。但并不立即产生二次击穿,而需要一个触发时间来积累触发能量临界值,一旦达到这个临界值,管压突然从B点USB减小到G点的低电压区(10~

15V),同时电流急剧增大。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电流将继续沿GH曲线增大到H点,造成管子的永久性损坏。这种从高电压小电流向低电压大电流跃变的现象,称为晶体管的二次击穿。

二次击穿触发时间τ,对于不同类型的二次击穿,时间的长短相差很大,短的几乎是瞬时的,晶体管的状态不能稳定在B~G区域内,而且G点是不可逆的,即使电路的保护措施可使晶体管回到触发前的状态,但二次击穿已在管子内部留下了损害伤痕,性能变坏,重复几次仍然使管子永久性失效。

1-5.为什么功率晶体管在开关瞬变过程中容易被击穿?可采取什么措施防止?

解:在电路开关转换瞬变过程中,电路将产生过高的电压或电流,有可能达到二次击穿触发功率PSB=ISB.USB,进而达到二次击穿临界触发能量ESB=PSBτ=ISBUSBτ,产生二次击穿。

采用错开关期间瞬变电流和电压最大值相位的缓冲吸收保护电路,减小开关期间的瞬时功率,是破坏二次击穿产生的条件,抑制二次击穿的有效措施。

1-16.功率晶体管反偏安全工作区很大,如何应用?

解:在实际应用中,功率晶体管基极回路采用足够的反向偏置电压,或者在若关断功率晶体管时,驱动电路产生负脉冲关断电压,使晶闸管工作在反向偏置工作区,来提高管子的电压承受能力。

1-17.绝缘栅双极型功率晶体管(IGBT)有何突出的优点?

解:绝缘栅双极型功率晶体管(IGBT)是兼备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的栅极电压激励、高速开关特性和GTR的大电流低导通电阻特性于一体的复合型器件。

1-18.MOS栅控晶闸管(MCT)有何突出的优点?

解:MOS栅控晶闸管(MCT)是将MOSFET的高输入阻抗、低驱动功率与快速的开关特性与晶闸管的高电压大电流特性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复合器件。

1-19.功率集成电路PIC的基本结构组成如何?

解:功率集成电路PIC至少包含一个半导体功率器件和一个独立功能电路的单片集成电路, PIC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压集成电路HVIC,它是高耐压功率电子器件与控制电路的单片集成;另一类是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PIC(Smart Power-IC),它是功率电子开关器件与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故障监测电路以及传感器等电路的多种功能电路的集成。

人教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课后答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课后答案 第 1 课古诗词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 , 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大家找〕“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 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 归的场景 , 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 , 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 , 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 , 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 2课乡下人家 1.朗读课文 , 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 , 你觉得可以画几幅 ?试 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答案大家找〕 7 幅 ,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 ?和同学交流。 〔答案大家找〕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 感兴趣 , 本来是朴素的乡下 , 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 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 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 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 读句子 , 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 抄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 , 那么在石桥旁边 , 在绿树荫下 , 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 , 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天边的红霞 , 向晚的微风 , 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 都是他们的好友 ,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 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 了, 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 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 , 织, 织, 织啊 ! 织, 织, 织, 织啊 ! ”那歌声真好听 , 赛过催眠曲 ,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 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 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大树也绿 , 小草也茂盛 , 花朵也艳丽 , 田园的风光真是美。近处 , 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 抬起头 , 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远远地看去, 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小 草又嫩又绿 , 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 躺在软软的绿地上 ,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 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每一朵花都神气十足地仰起头。每个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块可爱的菜地 , 种有茄子、黄瓜、辣子、豇豆、草莓等蔬菜水果。从高处往 下看 , 那些蔬菜水果就像一个个精英士兵, 你就像那位大将军 , 准备率领十万精英去攻打敌人的城池。晚上 , 无数颗星星眨着眼睛 , 等我们睡着, 星星才肯离开

数据库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选题 1.以下的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B)。 A. DB B.DBMS C.DBA D.DBS 2.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分别是(B )。 A. 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B.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C.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 D.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3.DBMS是(C )。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一种编译程序 C.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D.应用程序系统 4.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A )。A.数据库语言 B.过程化语言 C.宿主语言D.面向对象语 5.(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聚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6. ( C)处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置。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7.( A)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8.( A)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9.(C )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0.( B)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1.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 B)。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12.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 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13.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B )。 A.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 14.用户可以使用DM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A )操纵。 A.查询和更新B.查询和删除 C.查询和修改D.插入和修改 15.要想成功地运转数据库,就要在数据处理部门配备( B)。 A.部门经理B.数据库管理员 C.应用程序员 D.系统设计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数据可为经DBA认可的用户共享 D.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17.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 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B.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 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 18.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数据维护 D.数据库 19.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C)。 A. 逻辑数据模型 B. 物理数据模型 C. 结构数据模型 D. 概念数据模型 20.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为(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二、填空题 1.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关系数据库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3.数据库系统结构由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所组成,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模式、外模式),二级映射是指 (模式/内模式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 4.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5.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6.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三、简答题 1.在一个大型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哪种类型的用户将执行下列功能? a)响应客户对他们账户上的各种查询;b)编写程序以生成每月账单;c)为新类型的账务系统开发模式。 答:a)最终用户;b)应用程序员;c)该部门的DBA或其助手。 2.用户使用DDL还是DML来完成下列任务? a)更新学生的平均成绩;b)定义一个新的课程表;c)为学生表格加上一列。 答:a——DML,更新是在操作具体数据;b和c——DDL,建立和修改表结构属于数据定义。 第二章:一、单选题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引言 1.1 学习指导 1.1.1 要点 本章的要点有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 通信系统是指传递消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含信道)的总和。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1)一般模型 以图1-1所示的功能框图来表示。 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息源。信源所产生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本。信息源一般包含变换器,将信源的输出变换成电信号。例如,用作变换器的话筒,可以将语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而摄像机则将图像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这些设备输出的信号一般称为基带信号。在接收端,使用类似的变换器就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将原始基带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物理信道或其他传输介质传输的形式。例如在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通信部门规定了各发射台的频率范围,因此,发射机必须将待发送的信息信号转换到适合的频率范围来发送,以便与分配给此发射机的频率相匹配。这样,由多个无线电台发送的信号就不会彼此干扰。又如果信道是光纤组成的,那么发送设备就要将处理好的基带信号转换光波信号再发送。因此发送设备涵盖的内容很多,可能包含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等过程。对于多路传输系统,发送设备中还包括多路复用器。 信道。信道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发送到接收端的物理介质。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和海水。有线信道有双绞电话线、同轴电缆及光纤等。信道对不同种类的信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但都会对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产生衰减,信道中的噪声和由不理想接收机引入的噪声会引起接收信号的失真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恢复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消息信号。使用和发送端相

物理化学第一章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参考答案 第一章气体 一、思考题 1. 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 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 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 答:不一定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3. 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当左球的温度为273 K,右球的温度为293 K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试问: (1)若将左球温度升高10 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2)若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 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答:(1)左球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所占比例比右边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比右边大。 4. 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软木塞会崩出。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防止的方法是灌开水时不要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 5. 当某个纯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 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 答:实际气体混合物(压力不太高)和理想气体混合物。与混合气体有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下才能使用,原则是适用理想气体混合物。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第1.2章建筑的传热与传湿 (7)试求出用同一种材料构成的5层厚度为20mm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与1层厚度为100mm的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各为多少?

(15)已知20i t C =o ;50%i ?=。问:若采用如[例1.2-2]中图1.2-20所示墙体,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 情况下,室外气温不得低于多少?若增加保温层使其传热系数不超过1.0W/(㎡·K ),此时的室外气温又不得低于多少? 解:由20i t C =o ,50%i ?=,查表可得出室内露点温度9.d t C =o 5 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 平壁的总传热阻: 01233 1 2 123 2()( )0.020.20.02 0.11( )0.040.81 1.740.93 0.312/i e i e i e R R R R R R R R R d d d R R m K W λλλ=++=++++=++++=++++=? 根据公式1.2-20,取1m =得到 10 ()i i i e d R t t t t R θ=- -≥ 这里,1θ表示维护结构内层表面的温度,i R 表示内表面换热阻,将数值代入得室外气温不超过: 00.312()=20(209.)9.790.11 e i i d i R t t t t C R ≥- ---=-o 5 若增加一保温层使其传热系数不超过1.0W/(㎡·K ),则增加保温层后的总热阻为 20 1()/R m K W '≥? 这时外界气温不得低于01()=20(209.)75.450.11 e i i d i R t t t t C R '≥----=-o 5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VB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设计阶段,当双击窗体上的某个控件时,所打开的窗体是_____。 A. 工程资源管路器窗口 B. 工具箱窗体 C. 代码窗体 D. 属性窗体 2. VB中对象的含义是_____。 A. 封装了数据和方法的实体 B. 封装的程序 C. 具有某些特性的具体事物的抽象 D. 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 3. 窗体Form1的Name属性是MyForm,它的单击事件过程名是_____。 A. MyForm_Click B. Form_Click C. Form1_Click D. Frm1_Click 4. 如果要改变窗体的标题,需要设置窗体对象的_____属性。 A. BackColor B. Name C. Caption D. Font 5. 若要取消窗体的最大化功能,可将其_____属性设置为False来实现。 A. Enabled B.ControlBox C. MinButton D. MaxButton 6. 若要以代码方式设置窗体中显示文本的字体大小,可通过设置窗体对象_____属性来实现。 A. Font B.FontName C.FontSize D. FontBold 7. 确定一个控件在窗体上位置的属性是_____。 A. Width或Height B. Width和Height C. Top或Left D. Top和Left 8. 以下属性中,不属于标签的属性是_____。 A. Enabled B. Default C. Font D. Caption 9. 若要设置标签控件中文本的对齐方式,可通过_____属性实现。 A.Align B. AutoSize C. Alignment D. BackStyle 10. 若要使标签控件的大小自动与所显示文本的大小相适宜,可将其_____属性设置为True来实现。 A.Align B. AutoSize C. Alignment D. Visible 11. 若要设置或返回文本框中的文本,可通过设置其_____属性来实现。 A.Caption B. Name C. Text D. (名称) 12. 若要设置文本框最大可接受的字符数,可通过设置其_____属性来实现。

各大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网址

各大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网址 《线性代数》(同济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高等数学(同济第五版)课后答案(PDF格式,共52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参考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习题参考答案(共48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答案 http://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高教版,第八版,西北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完整习题答案 .com/viewthread.php?tid=217&fromuid=164951 《管理学》课后答案(周三多)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习题答案[杨可桢等主编]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详细解答及辅导 .php?tid=3&fromuid=16495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本详解(四册全)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册的课后习题答案 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答案(第二版)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全集(共含250道题目和答案) 《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阎石,第五版) 《电路》习题答案上(邱关源,第五版) 《电工学》习题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https://www.doczj.com/doc/017123361.html,/viewthread.php?tid=112&fromuid=164951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课文翻译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共10章)ewthread.php?tid=21&fromuid=1649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课后答案(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赫桐生,高教版)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viewthread.php?tid=78&fromuid=164951 《化工原理答案》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王志魁主编,第三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练习答案 read.php?tid=1282&fromuid=164951 《流体力学》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高等数学习题答案及提示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linux课后习题答案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Linux 概况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Linux 支持的? A. 多用户 B. 超进程 C. 可移植 D. 多进程 2、Linux 是所谓的“Free Software”,这个“Free”的含义是什么? A. Linux 不需要付费 B. Linux 发行商不能向用户收费 C. Linux 可自由修改和发布 D.只有Linux 的作者才能向用户收费 3、以下关于Linux 内核版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依次表示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正次数的形式 B. 1.2.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 C. 2.2.6 表示对内核2.2 的第6 次修正 D. 1.3.2 表示稳定的发行版 4、以下哪个软件不是Linux 发行版本? A. 红旗 Server 4 B. Solaris 10 C. RedHat 9 D. Fedora 8 5、与Windows 相比Linux 在哪个方面相对应用得较少? A. 桌面 B. 嵌入式系统 C. 服务器 D. 集群 A6、Linux 系统各组成部分中哪一项是基础? A.内核 B. X Window C. Shell D. Gnome B7、Linux 内核管理不包括的子系统是哪个? A. 进程管理系统 B. 内存管理系统 C. 文件管理系统 D. 硬件管理系统 A8、下面关于Shell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 A. 操作系统的外壳 B. 用户与Linux 内核之间的接口 C. 一种和C 类似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一个命令语言解释器 B9、以下哪种Shell 类型在Linux 环境下不能使用? A.B Shell B.K Shel C.R Shell D.Bash 10、在Linux 中把声卡当作何种设备? A. 字符设备 B. 输出设备 C. 块设备 D. 网络设备 二、填空题 1、Linux 采用 LRU 算法(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淘汰最近没有访问的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

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液体的表观特征有: (1)类似于液体,液体最显著的性质是具有流动性,即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 (2)类似于液体,液体可完全占据容器的空间并取得容器内腔的形状; (3)类似于固体,液体具有自由表面; (4)类似于固体,液体可压缩性很。 2、按液体结构和内部作用力分类,液体可分为原子液体、分子液体及离子液体三类。其中,液态金属属于原子液体,简单及复杂的熔盐通常属于离子液体。 3、偶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是距某一参考粒子r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几率,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点r=0)距离为r位置的数密度ρ(r)对于平均数密度ρo(=N/V)的相对偏差。 4、考察下面右图中表达物质不同状态的偶分布函数g(r)的图(a)、(b)、(c)的特征,然后用连线将分别与左图中对应的结构示意图进行配对。 固体结构(a)的偶分布函数 气体结构(b)的偶分布函数 液体结构(c)的偶分布函数 5、能量起伏:描述液态结构的“综合模型”指出,液态金属中处于热运动的不同原子的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在随时间不停地变化,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起伏。

6、结构起伏:液态金属是由大量不停“游动”着的原子团簇组成,团簇内为某种有序结构,团簇周围是一些散乱无序的原子。由于“能量起伏”,一部分金属原子(离子)从某个团簇中分化出去,同时又会有另一些原子组合到该团簇中,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着这样的涨落过程,似乎原子团簇本身在“游动”一样,团簇的尺寸及其内部原子数量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着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7、在特定的温度下,虽然“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的存在,但对于某一特定的液体,其团簇的统计平均尺寸是一定的。然而,原子团簇平均尺寸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原子团簇平均尺寸越小。 8、浓度起伏:工业中常用的合金存在着异类组员;即使是“纯”金属,也存在着大量杂质原子。因此,对于实际金属及合金的液态结构,还需考虑不同原子的分布情况。由于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于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这种局域成分的不均匀性随原子热运动在不时发生着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浓度起伏。 9、对于液态合金,若同种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大于不同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即F(A-A、B-B) >F(A-B),则形成富A及富B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仅有“拓扑短程序”;若熔体的异类组元具有负的混合热,往往F(A -B)>F(A-A、B-B),则在液体中形成具有A-B化学键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同时还有“化学短程序”。具有“化学短程序”的原子团簇,在热运动的作用下,出现时而化合,时而分解的分子,也可称为不稳定化合物,甚至可以形成比较强而稳定化合物,在液体中就出现新的固相。 10、金属熔化潜热?H m比其气化潜热?H b小得多(表1-2),为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二、判断题(括号中添“√”或“×”) 1、(√) 2、(×),因为Ga, Bi, Sb, Ce, Si, Ge等熔化时体积增大。 3、(×),理想纯金属液体中既有“能量起伏”,也有“结构起伏”。 4、(√) 5、(×),近年,人们发现液态Ga、Cs、Se、I、、Bi 、Te等元素以及石墨熔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压力出现异常非连续变化,Katayama等利用对液态磷进行高压X-衍射实验,证实了液态磷中发生压力诱导型非连续液-液结构转变;我国及国外的学者也以多种手段揭示,一些合金熔体的性质与结构随温度发生非连续变化。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作功能、事务的管理和运行功能。 它们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所以数据库系统是个大的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管理员操作管理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第二章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 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数据库课后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安徽工业大学 授课教师:周兵 选用教材: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戴小平,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Date C J,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ddison-Wesley,2000 2、《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萨师煊,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人民大学 说明: 斜体部分是可选讲授内容, 带星号的习题为可选。

第 1 章数据库基础 1.1习题P22 A.1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几个概念。 答案: B.1数据库 数据库是关于企业或组织的全部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包含两部分:一是对数据结构的所有描述,存储于数据字典之中,二是数据数据本身,它是数据库的主体。 B.2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B.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A.2 试述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答案:

B.1手工管理阶段 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完全靠程序员手工完成,因此称为手工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数据的管理效率很低。 C.1特点: D.1数据不保存。 D.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D.3数据不共享。 D.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B.2文件系统阶段 在文件系统中,按一定的规则将数据组织成为一个文件,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存取和加工。 C.1特点: D.1数据可以长期保留。 D.2数据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 D.3文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D.4数据冗余度大。 D.5数据不一致性。 D.6数据联系弱。 B.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技术克服了以前所有管理方式的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