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轨运营管理教学计划--百度文档

城轨运营管理教学计划--百度文档

城轨运营管理教学计划--百度文档
城轨运营管理教学计划--百度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法律知识,掌握客运组织、客运服务、行车组织等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组织、行车指挥等业务技能,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第一线站务管理、行车指挥、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管理等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适用范围

(一)培养方式:函授(业余)专科教育

(二)修业年限: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理论知识;

2、掌握实用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专业知识;

5、了解本专业技术的新发展。

(二)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

(1)掌握“必需、够用”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等基本知识,具有数值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3)学习实用英语,培养听、说、写的基本技能,人际和人机沟通技能及基础英语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1)具有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能力;

(2)具有行车设备故障情况下的应急技能;

(3)具有大客流情况下的客运服务应急技能;

(4)能处理正常、降级运营情况下的乘客事务;

(5)会操作TVM、GATE、TCM、BOM,能判断、处理GATE、TVM一般故障;

(6)掌握售票技能和报表填写技能、具有安全指标分析技能。

(三)素质结构

1. 具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2.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4.具有沉重、冷静、遇事不惊的素质;

5. 具有顾客至上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6.具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

四、核心课程培养目标及实施分析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管理》, 《城轨行车组织》, 《城轨

五、主干课程说明

1. 城轨通信系统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信号机、继电器、转辙机、轨道电路等信号基础知识;联锁逻辑及主要内容、联锁设备、微机联锁等联锁知识;列车超速防护(ATP)、点式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点式ATP系统)、采用轨间电缆的连续式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系统、不用轨间电缆的连续式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车自动监控(ATS)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光纤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交换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

2.城轨运输设备

本课程介绍城轨运输组织的各种设备的构造、分布、功能,包括车辆、供电、线路、屏蔽门、通风空调、防灾报警、给排水、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这些设备的性能,能分析当这些设备出故障时对运营的影响,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

3. 城轨客运组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常见设备的功能与组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内容及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标准及礼仪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设备,了解乘客的相关权益,掌握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和具体流程。为学习其他相关理论课程以及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 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管理

本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讲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使用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另一部分介绍票务运营中涉及的地铁票制选择,车票管理,票务日常工作流程,在正常运营、运营异常及大客流的情况下的乘客事务处理原则,票务稽查管理原则,以及根据相关地铁公司票务政策整理而成的票务报表及规定汇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AFC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熟悉地铁公司票务管理的原则,乘客事务处理的相关规定,具备地铁公司站务基层员工处理票务及相关乘客事务工作的能力。

5. 城轨安全与应急处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察机构的设置、安全监察人员的职责和基本工作准则;安全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城轨行车事故的处理、统计和分析;行车事故救援组织及方法;常用安全分析理论和方法;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讲述了防止行车惯性事故的重要性和各种预防措施。同时训练在各种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

6. 城轨行车组织

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中涉及的行车闭塞法基本原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指挥,接发列车作业,施工行车组织、地铁运营管理中的调车工作,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行车调度工作及常见行车事故的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基本原理,ATC系统的组成、各部分作用及工作原理,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具备地铁公司基层员工在高等级车站员工或行车调度指挥下完成行车组织相关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要求

1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2影响成绩的因素

理论课堂:出勤率,课堂提问正确率,课堂测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

实验考核: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条理是否清晰,实验完毕时桌面及所用工具设备是否整洁,实验报告项目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结果分析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晰整洁,上交是否及时。

期末理论考试:是否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答卷正确率。

(二)课程成绩评定

1.有实验的课程

学生总成绩=理论课堂成绩(15%)+实验考核成绩(15%)+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

2.无实验的课程

学生总成绩=理论课堂成绩(15%)+期中测验成绩(15%)+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

七、计划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技术出现,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教学计划的制定遵循基础知识教学相对稳定、专业课程教学根据技术发展的情况随时调整的原则制订,执行时也应按照这样的原则执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大纲中规定的实践教学项目、学时,在自学和面授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完成。

八、教学计划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49

49

49

5

0 0 0 0

16

毕业实习

10

1

60 125

35

125/35

总计

7

4 1

184 6

51

5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