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1■如何认识和测算通货膨胀税?

(1)通货膨胀税是指当政府增长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

持有的中央银行纸购买力下降,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税收。(4分)

dp/dt M (t)M (t)

(2)通货膨胀税可用公式表示为S T=p p(t)=n⑴ 丽,其中n (t)为通货膨胀率。

M (t)为中央银行纸币数量,P (t)为一般价格水平。(3分)

(3)从本质上说,通膨胀税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持有者的影响,

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由于一般物价上涨所遭受的损失。(3分)

2■简述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1)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内为摸索阶段和不断完善改进阶段。(2分)

(2)摸索阶段侧重于定量考核,从1994年开始,着手探索银行审慎监管新办法;1997 年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比例管理办法》;2000年,制订了针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4分)

(3)不断完善改进阶段注重定性考核,2003年中四证监会成立以后,积极探索并不

断改进和完善评级办法。2004年出台了《股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暂行)》等若干风险评价体系;2005年未,出台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骆驼监管评级体系;2006年1月起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4分)

3■概括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的方法及其呈现的特点。

(1)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使用了两种方法:机会成本铸币税测算、货币铸币税测算(5 分)

(2)从测算结果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2001年以前,人民银行铸币税与GDP之比,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比较高,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二是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在1986—2008年有下降趋势,

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三是准备金存款的铸币税收入占铸币税的比例较低,货币

发行是人民银行铸币税的主要来源;四是在多数年份,货币铸币税对于机会成本铸币税。

(5分)

4.简述中国GDP数据的修正。

(1)GDP数据修正

方法都是假设某些数据的质量谪于官方数据的质量,然后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前提假设,利用这些数据来间接地决定估计GDP的实际规模。(2分)

(2)在GDP修正的17类方法中,由于估计对象和结果特征与研究目的不相符合,或

由于存在相关的统计数据,自愿调查法等11种方法无法应用于中国GDP数据修正。(2分)

(3)由于技术上比较成熟,相关的统计数据也比较充分,羞异法、数量投入法、灰色系统模型方法、现金比率法、现金需求方程法、和MIMIC 方法等6种方法将被应用于中国

GDP数据修正。(2分)

(4)从GDP指数序列看,15个不同的修正序列与官方数据序列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

本一致。( 2 分)

(5)研究认为,使用主成分法和现

金需求方程法对中国GDP数据进行修正得到的结

果较好。( 2 分)

5.跨国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 (1) 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

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分支行、子银行等。(2) 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统称,具体指一国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入另一国的银行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

5.经济数据偏差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1) 经济数据偏差可能使货币政策被误导

而制定出错误的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调控。(2) 经济数据偏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现

有宏观经济理论框架,改变人们对经济史的看法。

6.伯南克对信贷渠道作了哪些解释? (1) 伯南克认为仅仅采取货币渠道解释货币政策

传导是不够的。他发现在银行大面积破产过程中,不仅货币数量大幅下降,信贷数量也大幅下降,究其原因,是银行破产和主动收缩信贷导致的。(2) 他采用Baa 级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的利差比较显示出,在银行危机过程中,企业获得融资的戚本大幅上升,表明企业在得不到银行贷款后不得已转而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的结果。(3) 他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银行贷款与证券资产的不同。

7.简述财政部银行绩效外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1) 2009 年1 月,财政部发

布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建立了一套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银行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四大类1 0 个财务指标。(2) 第一类指标是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成本收入比3 个指标。(3) 第二类指标是经济增长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利润增长率和经济利润率3 个指标。(4) 第三类指标是资产质量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2 个指标。(5) 第四类指标是偿付能力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2 个指标。

8.简述金融危机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启示。要点:(1) 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金

融资产的膨胀。金融资产的膨胀,会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下降,最后传导到实体经济,表现为物价和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异常。(2)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

萧条也源自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导火索也是金融资产膨胀。(3) 发生于1990 年代的日本金融资产危机,由于股市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市场打击,是日本经济陷于长期萧条,此后的10 年成为"失去的十年" ,迄今并未彻底走出低谷。(4)2008 年

"黑天鹅"在此降临美国,并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也是源自美国过度的金融资产膨胀。

(5) 虽然历次金融危机有诸多不同但发生机理却如出一辙,具有极为相似的背景和演变过程:银行信贷的介入推动金融资产膨胀,然后由资金约束和政策变动使资产市场发生危机,金融资产危机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和流动性枯竭引发商业银行危机内生性信用紧缩,进而导致实体经济陷入长期衰退。(6) 历次金融危机的启示一: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与银行信贷扩张的交互作用是推动金融资产膨胀的主要原因。(7) 历次金融危机的启示二:金融资产与银行信用的交互作用也是导致金融资产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9.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概括?1.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概括?

(1)弗里德曼在1976年12月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大会上系统阐述了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思想。

(2)第一阶段是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时期。货币幻觉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引发了劳动力工资变动率即通货膨胀率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替代关系。

( 3)第二阶段是预期理论和自然失业率假说成立的时期。预期通货膨胀率逐渐接近实际通货膨胀率,出现了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4)第三阶段是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时期。由于通胀加速度的存在,弗里德曼断言,用通货膨胀换取就业增加(即凯恩斯需求管理)无异于饮鸩止渴,每一次虽也能取得暂时效果,迎来的却是下一轮更高的通货膨胀,最后导致"滞涨" 。

10.跨国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2.跨国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

(1)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分支行、子银行等。

(2)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统称,具体指一国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争购入另一国的银行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

11.简述银行监管体系中的要素评级。

3.简述银行监管体系中的要素评级。

(1)在CAMELS体系的6个单项要素中,除了管理状况的评级取决于定性因素,其余5个要素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权结果,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得分为90-100分评为一级,75-90为二级,60-75分为三级,45-60分为四级,30-45 分为五级,30 分以下为六级。

( 2)这五个指标是指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状况、资产集中度指标、全部关联度、损失准备充足状况指标。

12 .何谓广义信贷渠道?

( 1)紧缩货币政策除了提高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外,还会使得企业从其他方面取得的外部资金的成本的提升幅度高于无风险债券市场利率的提升幅度,这被称作广义信贷渠道或者资产负债表渠道。

( 2)奥力勒和鲁迪布什试图验证广义信贷渠道的存在性。根据模型,大企业往往不受融资约束,表现为其资金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当遇到货币紧缩时,成本曲线向上平移、企业的资金供给曲线则是弯折的,当货币紧缩时,不仅成本曲线会向上移动,而且弯折部分愈加厉害,表明小企业投资受到货币紧缩的影响更大。这一点得到了实证的支持13.跨国银行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哪些特点?

答1.(1)跨国银行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2)发展中国家成为这次跨国银行扩张的中心区域。

(3)欧洲银行成为这次跨国扩张浪潮的领导者。

(4)进入管制的放松时这次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5)追求高额的效率收益与抢占市场成为这次跨国银行扩张的主要动机。14.简述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答2.(1)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分为摸索阶段和不断完善改进阶段。

(2)摸索阶段侧重于定量考核。从1994 年开始,着手探索银行审慎性监管新办法;1997 年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2000 年,制订了针对4 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

(3)不断完善改进阶段注重定性考核。2003 年中国证监会成立以后,积极探索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评级办法。2004 年出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暂行)》等若干风险评价体系;2005 年末,出台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骆驼监管评级体系;2006年1月起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15.概括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的方法与特点。

答3.(1)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使用了两种方法:机会成本铸币税测算、货币铸币税测算。(2)从测算结果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2001年以前,人民银行铸币税与GDP之比、

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比较高,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二是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在1986-2008年有下降趋势,占财政

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三是准备金存款的铸币税收入占铸币税的比例较低,货币发行是人民银行铸币税的主要来源;四是在多数年份,货币铸币税对于机会成本铸币税。16.简述中国GDP 数据的修正。

答4. (1)GDP数据修正方法都是假设某些数据的质量高于官方数据的质量,然后根据一

定的理论框架和前提假设,利用这些数据来间接地决定估计GDP的实际规模。

(2)在GDP修正的17类方法中,由于估计对象和结果特征与研究目的不相符合,或由

于不存在相关的统计数据,自愿调查法等11种方法无法应用于中国GDP数据修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