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本)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本)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本)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本)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运输的三要素是(1)运动(用速度、可靠度和频度来反映)

(2)运输工具(主要考虑其安全性和舒适性)

(3)费用(是有偿服务)

1、运输业生产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它是非物质生产,有别于工农业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不改变产品的使用属性。

(2)产品价值的改变不是因改变了其使用价值而增加,是因为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的价值转移到所运产品上,实现其价值的增加。

(3)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其所有权不属于加工部门,加大了生产和管理的难度。

(4)产品不能储存,不能调拔。

(5)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分布广,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加工厂。

2、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

(1)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2)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3)运输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

3、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由固定设施子系统、流动实体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4、政府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主要是以倡导、法规和投资等方式加以宏观间接管理。

5、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它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或组成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2)它渗透于各领域、地区,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纽带;

(3)它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

(4)它能调控市场,对生产各部门进行合理布局;

(5)它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6、交通运输供求的基本特征

(1)交通运输需要的异质性;(2)交通运输需求的伴随性;(3)交通运输供求的波动性;(4)交通运输供求的价格弹性。

7、什么是交通运输供求的价格弹性?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第二章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1、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经济发展水平

(2)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3)自然环境条件

(4)国防要求

2、什么是国道?我国国道网的组成如何?

国道为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的国家级干线公路。

我国国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向全国各地不同方向延射的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1,如102、104等。第二类国道是不通过首都北京,而是由北向南的高等级公路主干线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2,如201、205等。第三类国道是由东向西的高等级公路主干线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3,如301、302等。

3、我国水路运输网有哪些主要航道组成?(长江、珠江、淮河、大运河和黑龙江)

4、我国交通运输网还存在什么问题?

(1)运输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2)运输设施落后,运输线路少,门类不全;

(3)单一性、分割管理,没能形成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4)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

5、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陆上运输朝着高速化发展;

(2)采用先进的组织形式,货物运输向快捷、重载方向发展;

(3)运输工具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4)运营管理信息化。

(5)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6、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哪些?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陈唐民著《汽

车运输学》P17)

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什么是综合运输体系?(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50)

2、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搞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和协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应的运输方式,发挥城市交通在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

(2)铁路仍将是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主力。

(3)发挥公路运输在短途运输中的主力作用。

(4)沿海和内河运输是大宗和散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5)发展航空运输,以满足社会需要。

(6)适时发展管道运输。

3、什么是综合运输网?其组成线路按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为哪些线路?佟立本著

《交通运输概论》

综合运输网就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路线和枢纽等运输设施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联合贯通而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

分为:骨干线路、开发线路、给养线路、腹地线路、企业线路。

4、多式联运的特征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3)

5、多式联运的优点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5)

6、多式联运组织方法有哪些?试述其如何组织?(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6)

7、为什么说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72)

第四章道路设施及工作过程

1、公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2)

2、公路的构成与分级。(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4)

3、公路运输的常用分类有哪些?(按运送对象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按服务性质分:营运性质的公用运输、非营运性质的自用运输;按服务区域分:城市运输、城间运输;按运输的目的分:通勤、通学、公务、游览和生活等。)

4、路基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作图说明。

5、什么是桥梁?按受力体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交通上用来跨越河流、山谷、线路等障碍的建筑物就叫桥梁。

按受力体系可分为:基本型(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和组合型(斜拉桥、杆系拱桥)。

6、涵洞的组成如何?其常用形式有哪些?(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3)

7、什么是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它由哪四个工作环节组成?

8、什么是运次?什么是单程?什么是周转?

9、汽车运输工作条件是什么?如何影响运输生产?

10、什么是货流,用哪些量来描述?(P108)

11、什么是货流图?其作用是什么?如何作货流图?(标有不同类别货物流量和流向的运输路线示意图,就叫货流图。其作用是(1)清楚地反映出待运货物的种类,便于贯彻运输政策,安排运力;(2)反映了各路段或整个线路上货物的构成;(3)有助于确定路段必要的通过能力和装卸站的工作能力;(4)为车辆的优化选择提供必要的数据。)

12、如何确定小区货流中心收发货点?

13、汽车运输工作评价体系有哪些指标?

14、如何确定货运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

15、汽车运输生产率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

16、汽车运输成本的构成如何?如何确定?

17、汽车运输成本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

18、什么是汽车运输服务质量?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各有什么指标?

第五章汽车运输调查及运输量预测

1、汽车运输调查如何分类?

按对象分为:货运调查和客运调查;按调查目的分:运输需求调查和运输服务质量调查;按调查内容的全面程度分:全面调查,单项调查;按调查的范围分: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按调查资料获取途径分: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按活动组织者分:行业调查,企业调查。

2、汽车运输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65)

3、运输量预测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需掌握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和马尔科夫预测法的计算使用。

第六章公路货物运输组织

1、货运车辆利用的优化选择有哪些方面?(

(1)先进的组织形式:包含有……等7种组织形式

(2)运输线路的选择:通常有……

(3)车辆的选择:涉及……

2、公路货物运输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有何特点?应注意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68或笔记)

3、运输路线的分类,其里程利用率如何计算?(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76)

4、车辆类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84)

5、什么是等值运距,如何计算?(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85)

6、长途汽车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在组织时应注意什么?

点多、面广、机动灵活、安全迅速,但人员工作条件较差,调度维护困难,运输能力小。

7、汽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范围如何确定?

8、普通货物运输的行车组织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

9、采用甩挂运输的条件是什么?

10、什么是零担运输网?零担运输的特点什么?组织形式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92)

11、集装箱运输组织中,集装箱选择的原则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06)

12、掌握特殊货物运输中长大、笨重货物的装运计算。(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2)

第七章公路旅客运输组织

1、公路客运营运方式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

2、安排客运班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4)

第八章城市旅客运输组织

1、城市客运系统是由哪三部分组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8)

2、公共交通客运有何特点?(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8)

3、客运路线按其平面形状有哪几种?适用于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4、公交线路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5、路网密度对城市客运的影响?如何计算最佳路网密度?

6、如何设置公交线路的停车站?

7、重点掌握如何编制公交车运行时刻表。(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P157)

8、公共汽车调度形式有哪些?其调度原则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

第九章铁路运输简介

1、铁路线路的组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0)

2、轨道的组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 P24)

3、什么是“轨道爬行”?常出现在何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这种现象?(佟立本著

《交通运输概论》P27)

4、铁路车站的分类?其各种车站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34)

5、机车有哪些类型?其动力转化过程如何?(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57)

6、铁路车辆的基本结构组成是什么?掌握车种代码。(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47,P55)

7、什么是列车、车次、车流、重车流、空车流?(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

8、车流组织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

9、什么是装车地直达列车?其优点是什么?编组时应考虑哪些条件?(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10)

*第十章水路运输

1、港口的作用是什么?(P192)

2、港口是有哪五个子系统组成的?

(1)船舶进出港口和船舶的航行作业系统

(2)船舶泊靠以装卸货物、上下旅客、供应燃油和补充给养等的装卸作业系统。

(3)进出港口的货物堆放、分检和储存的存储作业系统。

(4)办理旅客和行李上下船手续的客运作业系统。

(5)汇集和疏散进出港口的货物和旅客的地面运输作业系统。

3、港口的分类(P192)及发展趋势?( P179)

4、船舶的种类和特点?(P181)

5、航运生产过程及工作环节是什么?(P204)

6、港口装卸组织主要任务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什么?(P208)

名词解释:

纯私费服务(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车次(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32),营运速度(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36),客运费率(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53),特种货物(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1),加班车(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50),国道,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指运输供给运力的变化率与运价的变化率之比,用以表示运输供给运力随运价变化而变化程度的大小。),旅游客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包车客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大陆桥运输(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74),货物运到期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2),列车(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5),车流(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多式联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3),集装箱货物包装(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04),会车视距(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8),甩挂运输(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90)。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饱和差、相对湿度、露点、饱和水汽压。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简述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4.如何用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5.已知气温和饱和差,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第二章辐射能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P)、太阳高度、可照时间、日照时间、直接辐射、大 气逆辐射、大气之窗、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的来源? 3.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计算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总辐射、反射率、 大气透明度? 4.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5.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论述植物和太阳辐 射的关系。 6.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 7.写出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章温度 1.名词解释: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生物学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解释公式中各项的意义。 3.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4.土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规律?它与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差异? 5.近地层气温的铅直变化规律。 6.简述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逆温对农林业生产有何影响? 7.界限温度的概念,5个界限温度在林业上的作用。 8.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简述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 2.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 3.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 却方式下产生的? 4.辐射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5.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 用来表示什么? 6.简述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7.从你所学知识说明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冬季北半球的对流层东部环流的最主要特点是在中高纬度以极地低压(或极涡)为中心地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2、在极地环流圈和哈得来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称为间接环流圈,亦称为费雷尔环流。 3、在7月份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高层有明显的反气旋中心,分别在北美、波斯湾和青藏高原。 4、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取决于云层厚度,而云的厚度,又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 5、我国华北及江淮地区有些低压在大陆本来没有很大发展。但是当他们东移入海后,又可再度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因为海上的摩擦力影响比陆地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暖海上非绝热加热影响所致。 6、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和地形)和地面摩擦。 7、寒潮的中期过程是以北大西洋脊和北太平洋脊的发展为开始,而以东亚大槽的重建为结束。 8、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 9、下图中为T-lnP图,其中A为抬升凝结高度,B为自由对流高度,C为层结曲线,D为状态曲线,E为对流上限。

10、西太平洋副高是由动力因子而形成,属于暖性高压,Hadley环流是最主要的成因贡献者,脊线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11、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由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和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三个基本因子组成。12、所谓的振荡是指大气环流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来说东亚季风环流和热带季风环流均具有显著的准双周周期振荡。 13、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空水汽平流和热量平流的差异。即高层冷平流,低层是暖平流,或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更明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 A、气压场 B、温度场 C、风场 D、湿度场 答案:B 2、大气环流的最终能源来自 A、下垫面 B、水汽相变 C、太阳辐射 D、感热 答案:C 3、寒潮中短期过程的关键系统是 A、北大西洋高压脊 B、北太平洋高压脊 C、极地低压 D、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 答案:D 4、在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等压面高度,在槽后脊前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等压面高度。 A、正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B、负涡度平流降低正涡度平流升高 C、负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D、正涡度平流降低负涡度平流升高 答案:D

交通运输学考试重点电子教案

交通运输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运输: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 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运输的四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和运输对象。 3.交通: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4.交通三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和组织管理技术。 5.交通与运输关系: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事物是指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的流动;两个方 面是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 6.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 会活动的总称。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利用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工具,实现顾客所需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也可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当运输过程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时,也可以称之为综合运输。 7.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P13 第二章 1.三论:物质生产部门论、第三产业论、基础设施论。 2.交通运输业特性:1)社会公益性,2)形成能力和投资回收周期长,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地域性及 其级差收益,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先导作用。 3.基于交通运输业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进一步认识——P19 4.基于网络型产业的新认识——P20 5.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包括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相适应,也包括在服务质量上相适 应。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 -410 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由于-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 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由于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只能在绿灯时间内才能通过。所以,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通 过交叉口的最大车辆数为:Q 周期=G e ×S =45×1200/3600=15辆。如果某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5辆,则在该周期不会出现两次停车。所以只要计算出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0和15辆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所求的两个答案。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 A D 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 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2012.12-1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5℃,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通常以γ表示)、饱和水汽压(p16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E)、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U)、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td)、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成为饱和差d)。 2.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 天气。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②空气以水 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含量极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臭氧: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时,臭氧层的存在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生存起了保护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他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将会导致温度上升,并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水汽:形成各种凝结物如云、雾、雨、雪、雹等,水汽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潜热,引起大气湿度变化,同时引起热量转移,对大气运动的能量转移和变化,地面及大气温度、海洋之间的水分循环和交换,以及各种大气现象都有着重要影响。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气溶胶粒子:使大气能见度变坏,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地面及空气温度。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表示实际空气距离 饱和的程度d=E-e d>0未饱和露点温度:t>td时,表示空气未饱和;t=td时,表示空气饱和;t<td时,表示空气过饱和。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P16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示)、 2.大气透明系数(P大气透明系数是表征大气透明度的特征量,是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透射辐射与入射辐射之比。)、 3.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用S表示)、总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用St表示)、大气逆辐射(投向地面的这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平均 = (T02+T08+T14+T20)÷4。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 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3. 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 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 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 (1) 时,最低温度出现 (2) 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 (3) ,最冷月在 (4) 月。 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 (5)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6) 。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 (7) 。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 (8) 。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 (9)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10) 。 4.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交通运输学考试复习

第一章交通运输学的作用与重要性 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时间和空间效应的创造。 时间效应是指这种服务在需要的时候发生。空间效应是指当产品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价值增加时,运输就创造了空间效应。 我国客运结构的变化:虽然铁路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承担了中长距离的客运,但其“铁老大”的统治位置已不复存在,铁路在客运中的低位逐渐被公路所取代 运输的作用是克服产品的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运输对产品进行了增值,也就是创造了时间和空间效应。1,有利于开拓市场2,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价格3,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成为物流的动脉系统2是创造物流空间效用的环节3降低了物流费用4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资金占用时间 运输基本原理: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运输作业的关键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速度3运输的一致性 运输决策参与者:公众、政府、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主要特征: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交通运输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3,.交通运输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和特殊商品等特性 交通建设项目对微观经济的影响:1产生了显着的直接经济效益2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3改善了综合运输结构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提高区域的空间可达性,可以改善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增强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社会经济的有机联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积极建设公路、铁路、飞机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促进水泥等行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对企业而言,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增加出口,增加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微观经济发展 第2章现代运输系统的特征分析 铁路运输的特点:优点,廉价的大量运输,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固定费用比重大,收益随业务量增加而增长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巨大的运送能力缺点: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较差,不易让成本回收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 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固定运输设备(铁路线路铁路车站及枢纽铁路信号) 铁路移动设备(铁路机车铁路车辆) 铁路枢纽:设在网点或网端,各种线路、专业车站、服务设备组成的技术设备总称 铁路机车:a、按原动力分: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电力机车 b、按运用分: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 铁路作用:1促进了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2促进了资源空间形态的优化配置3促进了市场广度的开拓和深度的开拓4为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动提供了低社会成本基础 公路运输系统的组成:基础设施+运输工具 公路运输的特点:优点:运行速度快,运输费用省灵活方便通行能力大缺点:原始投资大载运量小安全性较差环境污染严重 公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反映运输能力时间利用状况的指标2反映车辆使用强度的指标3反映车辆生产能力的指标4反映车辆运输生产效率的指标4反映公路运输消耗水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 ●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 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 ●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 ●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