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C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正确。

2.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C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B不正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C )

A.Ca

B.N

C.2N

D.He

解析: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g

D.铈元素符号是Ce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8,A 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正确;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错误;铈元素符号是Ce,D正确。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分子与原子都不带电,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A、B不正确;阴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

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B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解析: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析: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B错误;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错误;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错误。9.(2019河南)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解析: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A正确;图中n 的值为8,B不正确;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正确;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D正确。

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解析:根据元素的名称是硒,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正确;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C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错误。

11.化学上用符号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 n+和Y 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就说明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n=c+m。

1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图中粒子共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析: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属于同种元素,图中共有四种元素,故A正确;c微粒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B错误;图中b原子序数为12,带两个正电荷,表示镁离子,故C正确;d微粒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8小题,共60分)

13.(10分)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如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①←→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x= ②,y= ③→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④(填“得”或“失”)电子→钠离子的符号为⑤

①22.99 ;②11 ;③ 1 ;④失; ⑤Na+。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11,即x=11,2+8+y=11,y=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这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元素符号;B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每格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5.(8分)读图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图片。

(1)水分解是化学变化,水汽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解析: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构成新分子。

16.(10分)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氯化钠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氧气;原子构成的物质铜。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

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话④(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ad (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食物腐烂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红磷燃烧

解析:(1)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2)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文中有错误的一句话是④;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3)用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产生了新分子,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7.(5分)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钛元素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D在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填字母)。

(4)以上四种粒子中B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5)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

解析:(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共表

示质子数是13、17和16的三种元素。

(2)D是铝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稳

定结构的是A。

(4)由图示可知,B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

18.(10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 ,镁原

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2∶1 。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2∶1。

19.(6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 ,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信息可知,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它的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0.(7分)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8 。

②“11”指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 。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Na+(填离子符号)。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BC (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

解析:(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x=11-2-1=8;“11”指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其符号为Na+。

(2)B、C是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速率不同,故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由A、B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

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

21.(8分)“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随着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易被压缩。(2)如图2所示,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说明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烧杯C的作用是对比。

解析:(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随着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易被压缩。(2)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是因为A中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B中时,和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烧杯C的作用是对比。

22.(8分)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面降低了。(1)通过此实验现象推测分子有哪

些性质?(2)选择一性质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案:(1)性质: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2)实验: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依次倒入 100 mL 量筒中,发现混合液体积小于100 mL,则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2017年试验检测练习题100道.

2017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验师、试验检测师试题及答案1.. 千分表的测量精度为0.01mm。( ) 正确答案:错 2. 隧道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 A.100mm B.200mm C.300mm D.500mm 正确答案:C 3. 交通行业标准JT/T4—2004规定: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实测抗剪弹性模量应满足( )。 A.G±G×5%MPa B.G±G×10%MPa C.G±G×15%MPa D.G±G×20%MPa 正确答案:C 4. 超声检测仪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A.避免电磁干扰 B.干燥处保存 C.严禁敲打 D.合适环境温度 E.密封保存 正确答案:ABCD

5.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6. 工地试验室应编制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通过检定/校准和功能检验等方式对仪器设备进行( )管理。 A.标准化 B.规范化 C.量值溯源 D.误差 正确答案:C 7. 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应比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多一位。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 8. 凡作为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室人员的所有文件,在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使用。应( ) A.建立识别管理体系中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 B.分发的控制清单 C.等效的文件控制程序 D.防止使用无效和(或)作废的文件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4.3.2文件的批准和发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中考强化复习训练】思想品德8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教科版) 班级:姓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开得胜!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括号内。) 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下列图片中不是全部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有。(A) A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 B 纳西族哈萨克族土家族普米族 C 布依族基诺族佤族德昂族 D 傣族裕固族土族景颇族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和少数民族数量多的部队集中编了一些多民族组成的“民族连”,名气最大的是新疆军区某部民族六连。这个连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等13个民族的官兵组成,至今仍然被人们称赞为“民族团结好六连”。这个事实说明(A )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平等相处,形如兄弟②各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团结合作,共创中华文明③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同保卫着我们祖国的安全,维护着祖国的统一④在我国军队里各民族才能和平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图是由56个民族手拉手构成60图形,象征着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飞向北京,庆祝祖国 六十周年节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维护民 族团结,班班级生活中应该(D ) ①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②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尽快熟悉汉语③主动与 少数民族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他们谈心④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尊重 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A.①②③ B.①②④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 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孕育奠基疙瘩潜心贯注 B.无暇黯淡咳嗽一返既往 C.嘱咐兽铤署名锋芒毕露 D.草率萦绕开拓慷慨淋漓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死而后已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 ....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试验检测计算分析题

六、实例计算题 1、某沥青混合料的视密度为cm3,理论密度为cm3,油石比为%,沥青的相对密度为。求该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7分) 解: a .空隙率 %24.548.235.21=?? ? ?? - =VV b .沥青体积百分率VA %19.111 1)0.5100(35 .20.5100=??+??= VA c .矿料间隙率VMA %43.16%19.11%24.5=+=+=VA VV VMA d .饱和度VFA %11.6843 .1619 .11=== VMA VA VFA 。 2、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水灰比为,在试拌调整时,增加了10%的水泥浆用量。试求 (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不能用假定密度法); (2)若已知以实验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m3需用水泥320kg ,求1m3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用量; (3)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 混凝土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1kg )。(8分) 解:(1)计算基准配合比 ∵水泥浆用量增加10% ∴基准配合比应为: ::=1:: 58.0=C W (2)水泥=320kg (已知) 水=320×=186kg 砂=320×=621kg 石=320×=1254kg (3)水泥=320kg 砂=621(1+5%)=652kg 石=1254(1+1%)= 1267kg 水=186-(621×5%+1254×1%)=142kg 400L 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142×=57kg 水泥=128kg 砂=652×=261kg 石=1267×=507kg 七、分析评定题 1、若试验室配合比单位用水量为200kg ,水灰比为,粗骨料为碎石,水泥实测强度为,试验室强度恰好达到试配强度值(),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 水,混凝土强度降低率为多少 (注:A= B=)。(8分) 解:①由已知条件:每方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为200/=333,若每方混凝土多加10kg 水,则单位用水量为210kg 。 ②由 ? ?? ??-=B W C Af f ce cu 0,计算多加水后混凝土的强度值 MPa f cu 74.2152.02103335.4248.00,=?? ? ??-?= ③强度下降率%9.222 .2874 .212.28=-= 2、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通过降低压实温度和减少压实遍数来提高平整度的作法是否可取,为什么(7分) 解:不可取。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路面未达到应有的压实度、应有的结构和强度,通车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①由于压实不足,通车后行车荷载作用会使路面压实度迅速增加,但因受车辆渠化运行限制及行车的非匀速性,压实度的增加是不均匀的,会产生车辙、推挤等病害。若下层平整度本身也差,整个平整度会很快变差。 ②由于压实不足,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增大,除沥青易老化外,还增大了路面的透水性,假如下层为沥青碎石和开级配沥青混凝土,会因雨水渗透,殃及基层。 ③由于压实不足,混合料未达到预期的嵌挤结构和强度,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将过早出现松散、剥落、坑槽等病害,尤其通车后气温较低时,更易产生病害。 六、实例计算题(共15分) 1、若计算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195kg ,水泥=390kg 、砂=588kg 、石子=1176kg/m3,经试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试验检测试题答案(自做))

试题(自检96) 第1题 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 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h h h h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2题 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 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 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为止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3题 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若 损耗率大于( ),应重新进行试验。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4题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 中心,~16mm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5题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16mm以上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6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 ),轻轻至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答案:B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7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集料在室温下保持浸水(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8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中应调节水温在( )范围内。℃~15℃℃~25℃℃~25℃℃~35℃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第9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应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去其中的细集料,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 )筛过筛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批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 zhǎn jiàn lìjié shěnɡnénɡ ɡòuēn qínɡ jìnɡ ài xiān hónɡɡōu huàxiónɡ wěi huīhuánɡ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9分) 水分(fēn fèn )钉着(dīnɡdìnɡ)空(kōnɡkònɡ) 地 应该(yīnɡyìnɡ)答应(yīnɡyìnɡ)好( hǎo hào) 客 盛(shènɡ chénɡ)装兴( xīnɡxìnɡ)起葡萄干(ɡān 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1、密蜜 甜()()切茂()()林 2、沙纱 ()发()土()巾泥() 3、末未 ()来周()()尾()必 4、结洁 ()白清()()网()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3分) 照相照相机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9分) 1、宁(泞)(泥泞)急()()发()() 2、胜(生)(学生)省()()季()() 3、浇(烧)(烧火)兴()()搭()() 六、我会填。(15分) 1、一()灯光一()葡萄一()掌声 一()笑脸一()彩虹一()立交桥 2、群山()()树木()()点点()()华灯()()光彩()()银光()() 3、明亮的()难忘的()川流不息的() 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七、词语接龙。(4分) 国家——()——()——()——() 保留——()——()——()——() 八、我会连。(8分) 1、碉夜繁绚清朦环橱 华晰堡胧幕窗丽绕 2、宽穷贵恶强胜内加 贱弱窄富善减负外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最新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我们可以用 和 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 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 轨道和 轨道。 3. 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 ,说明物体运动得 。 4. 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关系。(选填“有”或“没有”) 5.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或 。 6. 以 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可以用 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 7.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 和 。 8. 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 、 、 、 等。 9. 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 ,并记录下来。至少测量 次。 10. 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 ,通过的距离 ,运动得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1. 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摆动的是()。 A. 滑雪 B. 滚雪球 C. 钟摆摆动 2. 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属于()。 A. 直线 B. 曲线 C. 滑动 3. 坐在船中的乘客,相对于()来说其是静止的。 A. 河岸上的树 B. 河水 C. 船舱 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与()无关。 A. 物体的形状 B. 斜面的倾斜角度 C. 斜面的宽度 5.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红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 B. 小美在东北方向1米处 C. 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 6. 水中的旗鱼1小时游108千米,喷气式客机1小时飞900千米,快艇1小时行100 千米。则它们之中速度最大的是()。 A. 快艇 B. 旗鱼 C. 喷气式客机 7. 有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行进了10千米,乙车行进了15千米,则它们运动的快慢情况是()。 A. 甲车更快 B. 乙车更快 C. 一样快 8. 轮船、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45千米、120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试题资料

一、填空题 1、对同一水泥,如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应以负压筛法的结果为准。 2、按最新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规定,试件在20+1℃的水中养护,抗压强度试件的受压面积为1600平方毫米。 3、水泥混凝土工作性测定的方法有塌落度和维勃稠度两种。 4、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5、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依次表示沥青的粘稠性、塑性性和热稳定性性。 6、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是依据最大粒径和设计水灰比来确定的。 7、砂子的细度模数反映砂子____全部颗粒_____的粗细程度。 8、硅酸盐水泥最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 9、与连续级配相比较,单级配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拌和物易离析)。 10、试拌混凝土时,如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整(水泥浆用量(W/C不变))。 11、当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大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地减少水泥浆(或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12、配制混凝土时需采用最佳砂率,这样可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塌落度值,或者在塌落度值一定的条件下,水泥用量最少。 13、水泥混凝土用砂依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14、水泥混凝土密度调整只改变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而不改变其配合比例。 15、水泥强度等级是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规定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来确定的。 16、砂石含水率是指砂石的所含水分质量与砂的干质量质量的百分比。 17、水泥砼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粘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 18、由于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活性SiO2在潮湿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砼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碱集料反应. 19、按我国现行国标要求,水泥用户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等试验。 20、测定砼稠度的方法有坍落度和维勃稠度2种。 21、砼配合比中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可用体积法,或质量法求得。 二、单项选择题 1、袋装水泥的取样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期到达、同品种、同标号的不超过(200 )吨为一个取样单位,随机从(20 )个以上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样品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12 )kg。 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降低)。 3、普通水泥混凝土用砂,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级配区。 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209.52 )g。 5、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的砂。 6、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28 )d的标准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7、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应适当减小)

最新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道路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不会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是( )。 A、含蜡量 B、软化点 C、针入度 D、粘附性 2*、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的弯沉属于( )。 A、静态回弹弯沉 B、静态总弯沉 C、动态回弹弯沉 D、动态总弯沉 3、连续式平整度仪牵引速度应均匀,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 )。 A、10km/h B、12km/h C、14km/h D、16km/h 4.预制管节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 )。 A、0.5% B、1% C、1.5% D、2% 5*、土基现场CBR值测定结果与室内试验CBR值相比,( )。 A、现场测定值大 B、现场测定值小 C、两者相等 D、需通过对比试验建立换算关系 6*、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是( )的检评实测项目。 A、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B、级配碎石基层 C、石灰土底基层 D、二灰土基层 7、关于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劈裂强度试验有以下规定:①试件是高径比为1:1的圆柱体:②试件以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静压成型;③粗粒土试模直径为15cm;④南方地区试件养生温度为25℃±2℃;⑤用于应力检验时试件保湿保温养生6个月进行试验。以上正确的说法有(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⑧④ C.②③④⑤ D.④②③④⑤ 8、下列检测项目中不属于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是( )。 A.压实度 B.抗压强度 C.平整度 D.厚度 9*、水泥石灰稳定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 ( )。 A.先浸水ld,再标准养生27d B.先标准养生27d,再浸水1d C.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6d D.先标准养生6d,再浸水1d 10*、不能采用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材料是( )。 A.2d水泥稳定砂砾 B.沥青碎石 C.沥青混凝土 D.28d石灰稳定碎石 11、灌砂法测定路面基层压实度的内容有:①移开灌砂筒并取出试坑内的量砂以备下次再用; ②放置基板使基板中心对准测点;③在灌砂筒内装入量砂,并把灌砂筒放在挖好的试坑上; ④打开灌砂筒,测定灌入试坑内砂的质量;⑤沿基板中心向下挖坑至下一结构层顶面,并尽快称量所挖出试样的质量和含水量;⑥选点;⑦移开基板。正确试验步骤为( )。 A.⑥②⑦⑤④③① B.⑥②⑤⑦⑧④① c.⑥⑤②⑦③④① D.⑥②⑦⑤③④① 12*、沥青面层压实度是指( )。 A.现场实际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B.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c.现场实际湿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湿密度之比 D.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13*、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测试的步骤包括:①在测试路段上选点,清扫表面,并用粉笔画上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C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正确。 2.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C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B不正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C ) A.Ca B.N C.2N D.He 解析: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g D.铈元素符号是Ce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8,A 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正确;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错误;铈元素符号是Ce,D正确。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分子与原子都不带电,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A、B不正确;阴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

部编版语文初一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磐石(pān) 含蓄(xù) 揩汗(kāi) 钦佩不已(qīn) B.荒谬(miào)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彷徨(fáng) 署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 jiǒng) 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汉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勋调羹妇儒皆知 B.咳嗽慷概家喻户晓 C.莫基殷红沥尽心血 D.吩附淋离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C.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裏尸也在所不惜。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项是( )(2分) A.老师在我的文章后写下了一串评语,准确地说,是安慰我心灵的汤药。 B.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C.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的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他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萧红以纪实的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7.按要求默写句子。(5分) (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综合性学习。(6分)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2)【演讲比赛】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只

试验检测试题(同名7434)

试验检测试题(粗细骨料试验) 一、填空题(15题) 1、当粗骨料最大粒径为50mm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尺寸应为200×200×200mm的立方体。 2、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是依据设计水灰比和骨料最大粒径和种类来确定的。 3、称取堆积密度为1600kg/m3的干碎石600g,浸水24小时后称其水中质量为381g,则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74g/cm3,空隙率为41.6%(ρ 取1)。 w 4、配制混凝土时需采用最佳砂率,这样可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坍落度值,或者在坍落度值一定的条件下,水泥用量最少。 5、砂率是指混凝土集料中砂子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6、当砂筛分时,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 7、筛分过程中注意控制质量损失,筛后散失不得超过筛前的试样总质量的1%。 8、粗、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的计算结果均精确至10kg/m3。 9、砂的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μm、 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10、砂的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11、有机物含量试验当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时,则应将该试样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60-70 ℃的水浴锅中加热2-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 12、依据TB10424标准,粗骨料进场常规检验项目有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紧密空隙率。 13、粗骨料选择时应考虑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不宜超过保护层的2/3,腐蚀严重条件不宜超过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14、配制C50及以上的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15、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需要经过5次循环。 二、单选题(15题) 1、普通水泥混凝土用砂,按(C)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级配区。 A、2.36mm; B、1.18mm; C、0.600mm; D、0.300mm 2、含水率为5%的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为(B )g。 A、209; B、209.52; C、210; D、210.95 3、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D)的砂。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4、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A) A、应适当减小; B、不变; C、应适当增加; D、无法判定 5、规范规定中砂的细度模数为(C)。 A、3.1~2.3 B、3.2~2.4 C、3.0~2.3 D、3.2~2.3 6、与连续级配相比较,单级配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B)。 A、水泥用量大; B、拌和物易离析; C、混凝土砂率小; D、单位用水量低 7、评价粗集料力学性能的指标的是(B) A、抗压强度 B、压碎值 C、坚固性 D、磨耗率 8、6、依据JGJ52-2006标准,碎石或卵石含泥量试验使用两个套筛正确的是( A )。 A、1.25mm与0.08mm B、1.25mm与0.63mm C、0.63mm与0.08mm 9、两份质量为500g的烘干砂子试样,进行含泥量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85.0g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知识讲解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土是由()所组成的三相分散体。 2、天然密度的定义是()。 3、水量的定义是()。 4、孔隙比的定义是()。 5、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6、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按()再细分成若干种类。 7、细粒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多用()作为分类指标。 8、工程上常用土的界限含水量是指(),前者指(),后者指()。 9、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而测试的是()。 10、直剪试验中剪切方法有()、()、()。 11、压缩试验中常用的压缩试验指标包括()、()()。 二、单项选择 1、土粒比重G S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ρ ω B、m/VρωC、m s /Vρ D、m s /V S ρ 2、干密度ρ d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B、m/V C、m s / V S D、m s /V a 3、相对密度Dr的定义为() A、e max -e/ e max -e min B、e–e min / e max –e min

C、e max –e mi / e max –e D、e min -e/e max - e min 4、砾石成分的代号为() A、B B、C C、G D、S 5、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75℃~80℃ B、 65℃~70℃C、105℃~110℃ D、110℃~120℃ 6、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A、 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7、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 A、室温 B、 65℃~70℃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8、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图形上。 A、h~ω B、lgh~ω C、lgh~lgω D、h~ lgω 10、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τ,σ B、∮ ,C C、T , N D、τ,ρ 11、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 dmax B、ωρ C、ωρ d D、ωρ d 12、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F=fN +C B、F=fN C、τ f =c+ σlg∮ D、τ=Gγ 13、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 ( ) A、e~p B、e~lgp 曲线 C、lge~lgp曲线 D、h~lgω 14、EDTA二钠名称()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比德”象征,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所集聚的社会名流、上层集团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表现了悦目怡情的自然风光。远山高耸,白云缭绕,山石积翠,树影婆娑;山间瀑布垂下,激起珠光一片;朱桥衔接台岸、近坡,坡陀上桃树掩映,绿草如茵;游人或策马而行,或寻径闲步;春水初涨,微波粼粼,二三佳人沐浴熏风,荡舟远眺……一派春和景明的旖旎风光,一派纵享山水的陶然心境。这是美的目光与大自然欣然相遇的

情与景偕。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于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却将其表现得如同“湍濑潺湲,云霞缥缈”的神仙之境。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了可能。李思训(传)《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 材料二: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确凿záo 骊lí歌叮嘱zhǔ沼zhǎo泽 B菜畦qí木屐jī脑髓suǐ冰雹báo C 蝉蜕tuì收敛liǎn 讪xiān笑相称chèng D 珊shān瑚花圃pǔ盔kuī甲尴gān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2分() A 恐惧延绵荒草萋萋 B 舜息嫉妒来势凶凶 C 懒惰丑陋人声鼎沸 D 沮丧幽寂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B 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 你的同学要布置书房,请你向他推荐一句名言佳句作为读书求知的座右铭2分 5 赏析句子。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6 根据课文填空3分 (1)“长亭外,古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 ······” (2) 深林人不知,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8 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较好的表达方式是2分() A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 你就像一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 多可惜呀!前两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D 你把书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9 综合性学习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调查问卷,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2分 (2) 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与探究 (一)五猖会(节选)鲁迅12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