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基础》习题

一、单选题

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B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2.α-Fe是实际原子数为A。

a.2;b.4;c.6

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A。

a.与溶剂相同;b.与溶质相同;c.为其他晶型

4.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C。

a.熔点高、硬度低;b.硬度高、熔点低;c.硬度高、熔点高

5. 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导致 B 。

a. 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b.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6.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 C 种方法较为理想。

a. 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 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

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7. 钢中含硫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 A 。

a. 热脆;

b. 冷脆;

c. 氢脆

8.奥氏体是A。

a.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b.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c. 碳在α-Fe中的无限固溶体

9.珠光体是一种B。

a.单相固溶体;b.两相混和物;c.Fe与C的化合物

10.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C。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 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11. 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 。

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 c.半扩散型转变

12.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 。

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13.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C 。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

14. 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B 。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

15. 淬硬性好的钢 B 。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b.具有高的碳含量; c.具有低的碳含量

16. 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C 。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

17.渗碳钢 C 后性能最好。

a. 直接淬火;

b. 一次淬火;

c. 二次淬火

18. 量具钢加工工艺中,在切削加工之后淬火处理之前可能的热处理工序为

B 。

a. 退火;

b. 调质;

c. 回火

19. 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

A。

a. 高温退火;

b. 调质;

c. 回火

20.在下列牌号中属于球墨铸铁的是C。

A.ZG15Mn B。H62 C。QT450-10

21. α-Fe是 A 类型。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密排六方

22.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是 A 。

a.韧性高、硬度低;b.硬度高、韧性低;c.硬度高、韧性高

23. 共晶成分的合金具有较好的 A 。

a. 铸造性能;

b. 锻造性能;

c. 焊接性能

24.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B 。

a.快速浇注;b.加变质剂;c.以砂型代金属型

25. 钢中含磷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 B 。

a. 热脆;

b. 冷脆;

c. 氢脆

26.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强度最大的是C。

a. 莱氏体;

b. 铁素体;c.珠光体

27.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C。

a. 莱氏体;

b. 铁素体;c.渗碳体

28.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零件时,应尽量使正应力方向与零件组织的纤维方向: A 。

a. 平行;

b. 垂直;c.倾斜

29.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为 B 。

a.0.1%;b.1.0%;c.10%

30.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导致: B 。

a. 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b.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31.20钢的室温组织是: C 。

a.铁素体;

b. 珠光体;

c. 铁素体+珠光体

32.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350℃~23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B 。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

33.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C 。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

34. 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C 。

a.冷却速度;b.转变温度;c.碳含量

35.45钢淬火后测量硬度宜采用的硬度计是 C 。

a.HRA;b.HRB;c.HRC

36. 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C 。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

37. 拖拉机连杆螺栓应选用的材料是A。

a. 40Cr;

b.HT350;c.T8

38.工业上所用的铸铁绝大部分是属于: C 。

a.白口铸铁b.麻口铸铁;c.灰口铸铁

39. 灰铸铁与球墨铸铁的最主要不同是 B 。

a. 化学成分;

b. 石墨形状;

c. 基体组织

40.在下列牌号中属于灰铸铁的是 A 。

a. HT100;

b. KT30-6;

c. QT40-7

41.制造弹簧应选用:

[ C ]

A.T12 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CR12MOV 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C.65 钢经淬火

后中温回火

42.为消除T12钢中的网状碳化物,选用的热处理为

[ A ]

A.球化退火

B.正火

C.调质处理

D.回火

43.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 B ]

A.非扩散型转变

B.扩散型转变

C.半扩散型转变

44.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C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45.淬硬性好的钢

[ B ]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

B.具有高的碳含量

C.具有低的碳含量。

46.制造手用锯条应选用

[ A ]

A.T12 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CR12MOV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C.65钢经淬火后

中温回火

47.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相同。

[ B ]

A.溶质

B.溶剂

C.不同于溶剂和溶质的其它晶型

D.A.B.C都有可能

48.T10 钢的含碳量为

[ C ]

A.0.10%

B.10.0%

C.1.0%

D.0.01%

49.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 C ]

A.退火后进行

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

50.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 B ]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

51.挖掘机的挖斗要求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的疲劳强度,最好应选用

[ C ]

A.20CRMNMO

B.65MN

C.ZGMN13

D.T8

52.铁碳合金中,随着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强度。

[ D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53.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 C ]

A.低塑性.高强度

B.高塑性.高强度

C.高塑性.低强度

D.低塑性.低强度

54.钢经低温回火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A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55.0CR18NI9TI 不锈钢中的含CR量为:

[ C ]

A.0.18%

B.1.8%

C.18%。

5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 B ]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上贝氏体

D.珠光体。

57.为消除T10A钢中的网状碳化物, 选用的热处理为:

[ A ]

A.球化退火

B.正火

C.调质处理

D.回火

58.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是:

[ B ]

A.扩散型转变

B.非扩散型转变

C.半扩散型转变

59.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C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60.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 A ]

A.20CRMNMO

B.65MN

C.CR12MOV

D.T8

61.钢的本质晶粒度:C

A.是指钢加热过程中刚完成奥氏体转变时的奥氏体的晶粒度,B.是指钢在各种具体热加工后的奥氏体的晶粒度;C.是指钢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的晶粒度;它反映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62.共析碳钢加热为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决定于:C

A.奥氏体加热时的温度;B.奥氏体在加热时的均匀化程度;C.奥氏体冷却时的转变温度。

63.马氏体是:B

A.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B、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C.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D.碳在γ-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64.马氏体的硬度决定于;C

A.冷却速度;B.转变温度;C含碳量。

65.回火马氏体与马氏体相比,其综合力学性能:A

A.好些;B.差不多;C差些。

66.回火索氏体与索氏体相比,其综合力学性能:A

A.好些;B.差不多;C差些。

67.为使低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常预先进行:B

A.淬火;B.正火;C.球化退火; D 回火

28.为使高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可预先进行:C

A.淬火;B.正火;C球化退火; D 回火

69.为使45钢得到回火索氏体,应进行:B

A.淬火十中温回火;B.淬火十高温回火;C.等温淬火。

70.为使65钢得到回火托氏体,应进行:A

A.淬火十中温回火;B.淬火十高温回火;C.淬火十低温回火 D.直接油冷

71.直径为10mm的40钢其常规整体淬火温度大约为:B

A.750℃;B.850C;C.920℃。

72.上述正确淬火后的组织为:A

A.马氏体;B.马氏体十残余奥氏体;C.马氏体十渗碳体;D.铁素体十马氏体。73.直径为10mm的T10钢其常规整体淬火温度大约为:A

A.760C;B.850 C;C.920℃,

74.上述正确淬火后的组织为D

A.马氏体;B.马氏体十残余奥氏体;C.马氏体十渗碳体;D.马氏体十渗碳体十残余奥氏体,

75.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B

A.含碳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

76.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A

A.含碳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

77.T12钢与18CrNiW钢相比;A

A.淬透性低而淬硬性高些;B.淬透性高而淬硬性低些;C.淬透性高,淬硬性也高;D.淬透性低,淬硬性也低些。

78.用低碳钢制造在工作中受较大冲击截荷和表面磨损较大的零件,应该:B

A.采用表面淬火处理;B.采用渗碳处理; C.采用氮化处理。

79.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为。B

a.0.1%;b.1.0%;c.10%

80.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导致:。B

a. 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b.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81.20钢的室温组织是:。C

a.铁素体;

b. 珠光体;

c. 铁素体+珠光体

82. 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350℃~23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

是。B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

83.钢的回火处理是在。C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

84. 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C

a.冷却速度;b.转变温度;c.碳含量

85.45钢淬火后测量硬度宜采用的硬度计是。C

a.HRA;b.HRB;c.HRC

86. 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C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

87. 拖拉机连杆螺栓应选用的材料是。A

a. 40Cr;

b.HT350;c.T8

88.工业上所用的铸铁绝大部分是属于: 。C

a.白口铸铁b.麻口铸铁;c.灰口铸铁

89. 灰铸铁与球墨铸铁的最主要不同是。B

a. 化学成分;

b. 石墨形状;

c. 基体组织

90.在下列牌号中属于灰铸铁的是。A

a. HT100;

b. KT30-6;

c. QT40-7

91、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D )

A、等温退火

B、完全退火

C、球化退火

D、正火

92、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B )

A、增大VK

B、增加淬透性

C、减小其淬透性

D、增大其淬硬性

93、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C )

A、晶粒的相对滑动

B、晶格的扭折

C、位错的滑移

D、位错类型的改变

94、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A )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

95、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A )

A、Acl+30—50C

B、Ac3+30—50C

C、Accm+30—50C

D、T再+30—50C

96、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D )

A、调质

B、淬火+低温回火

C、渗碳

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97、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B )

A、低碳低合金钢

B、中碳低合金钢

C、高碳低合金钢

D、低碳中合金钢

98、某一中载齿轮决定用45钢制造,其最终热处理采用下列哪种方案为宜(C )

A、淬火+低温回火

B、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C、调质后表面淬火

D、正火

99、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C )

A、时效强化

B、固溶强化

C、形变强化

D、热处理强化

100、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组织中含有二次渗碳量最多的合金的含碳量为(D )A、0.0008% B、0.021%C、0.77% D、2.11%

101、在Fe-Fe3C合金的退火组织中,含珠光体量最多的合金的碳含量为(B )

A、0.02%

B、0.77%

C、2.11%

D、4.3%

102、下列钢经完全退火后,哪种钢可能会析出网状渗碳体(D )

A、Q235

B、45

C、60Si2Mn

D、T12

103、下列材料中不宜淬火的是(D )

A、GCr15

B、W18Cr4V

C、40Cr

D、YT15

104、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析转变(C )

A、L+α→β

B、L→α+β

C、γ→α+β

D、α+β→γ

105、下列合金钢中,耐蚀性最好的是(D )

A、20CrMnTi

B、40CrB、W18Cr4V D、1Cr18Ni9Ti

106、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B )

A、铝基轴承合金

B、铅基轴承合金

C、铜基轴承合金

D、锌基轴承合金

107、对球墨铸铁进行高温正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列哪种组织(C )

A、F+G

B、F+P+G

C、P+G

D、Ld+G

108、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D )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等温退火

10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D )

A、淬透性

B、冷却速度

C、感应电流的大小

D、感应电流的频率110、下列材料中耐热性最好的是(C )

A、GCr15

B、W18Cr4V

C、1Cr18Ni9Ti

D、9SiCr

111、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是(C )

A、F+Fe3CIII

B、F+P

C、P+Fe3CII

D、P+Fe3CIII

112、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A )

A、Q235

B、40Cr

C、GCr15

D、45钢

113、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D )

A强化基体B、提高其韧性C、消除应力D、消除碳化物114、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A )

A、淬火+低温回火

B、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C、淬火+中温回火

D、氮化+淬火+低温回火

115、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C )

A、得到下贝氏体

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

C、减少工件变形

D、缩短生产周期

116、钢获得下列哪种组织时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D )

A、M+K

B、P+F

C、B下

D、M+P

117、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B )

A、淬火+低温回火

B、调质+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D、淬火+中温回火

118、为了提高45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B )

A、正火

B、调质

C、退火

D、淬火+中温回火

119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A )

A、减少工件变形

B、消除应力

C、细化晶粒

D、缩短退火周期120、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B )

A、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

B、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

C、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

D、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

121、金属产生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是(D )

A、形成了高密度位错

B、晶格发生畸变

C、晶格类型发生改变

D、析出亚稳定第二相粒子

122、钢中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B )中析出的渗碳体

A、从钢液中析出的

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C、从铁素中析出的

D、从马氏体中析出的

123、碳钢的下列各组织中,哪个是复相组织(A )

A、珠光体

B、铁素体

C、渗碳体

D、马氏体

124、能够无限互溶的两组元素所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必定是(A )

A、匀晶相图

B、共晶相图

C、包晶相图

D、共析相图

125、钢件出现下述哪种缺陷时,难以用热处理来消除(B )

A、晶内偏析

B、纤维组织

C、晶粒粗大

D、网状渗碳体126、钢的下列组织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C )

A、珠光体

B、马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回火索氏体

127、对片状马氏体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

A、是位错马氏体

B、是孪晶马氏体

C、是过饱和的a固溶体

D、具有高的强度

128、下列各材料中淬火时最容易产生淬火裂纹的材料是(C )

A、45钢

B、20CrMnTi

C、16Mn

D、W18Cr14V

129、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是造成45钢淬火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A )

A、加强温度低于Ac3

B、加热温度高于AC3

C、保温时间过长

D、冷却速度大于VK

130、亚共晶白口铸铁的退火组织中,不可能有下列中的哪种组织(C )

A、二次渗碳体

B、共析渗碳体

C、一次渗碳体

D、共晶渗碳体

131、过共析钢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能会造成网状渗碳体析出(A )

A、完全退火

B、再结晶退火

C、正火

D、去应力退火132、下列指标中,哪个是只决定了钢的成份的性能(D )

A、淬透性

B、淬硬性

C、淬透层深度

D、VK

133、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D )

A、得到B下

B、增加马氏体的量

C、减少残余奥氏体

D、减少工件变形开裂

134、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C )

A、完全退火

B、等温退火

C、球化退火

D、正火

135、下列诸材料中淬透性最好的是(A )

A、20CrMnTi

B、40Cr

C、GCr15

D、Q235

136.下列诸材料中热硬性最好的是(C )

A.T12

B.9SiCr

C.W18Cr4V

D.YG3

137.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C )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等温退火138.下列诸材料被称为低变形钢适合作冷作模具的是(B )

A.9SiCr

B. CrWMn

C.Cr12MoV

D.5CrMnMo 139.高速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应该是(C )

A.M+K

B.M+A+K

C.M回+A+K

D.S回+A+K 140.白口铸铁件不具有下列哪个性能(A )

A.高强度

B.高硬度

C.高耐磨性

D.高脆性

二、判断题

1.金属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高。(√)

2.实际金属在不同的方向上性能是不一样的。(×)

3.金属的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4.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则晶粒越细。(√)

5.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冷变形后强度和塑性提高的现象。(×)

6.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和塑性越低。(×)

7.金属中的固溶体一般说塑性比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比较高。(√)

8.白口铸铁在高温时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9.不论含碳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和脆性都很大。(×)

10.合金元素能提高 固溶体的再结晶温度,使钢的回火稳定性增大。(√)

11.金属晶体各向异性的产生,与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排列的方式和密度不同,致使原子的结合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12.合金的基本相包括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这两者的机械混合物三大类。(×)

13.在铸造生产中,为使铸件的晶粒细化,我们可通过降低金属型的预热温度,提高金属的浇注温度等措施来实现。(√)

14.淬火加热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综合机械性能好的特点。(√)

15.固溶时效处理是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手段之。(√)

16. 65Mn是低合金结构钢。(×)

17.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奥氏体直接转变而来,因此,马氏体与转变前的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

18.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多,则淬火后钢的硬度越高。(×)

19.某钢材加热条件相同时,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0.铸铁中的可锻铸铁是可以进行锻造的。(×)

21.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 √ ]

22.一般来说,钢的强度高于铸铁的强度。

[ √ ]

23.65Mn的淬透性比65 号钢的淬透性差。

[× ]

24.从C曲线中分析可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550℃的范围内发生贝氏体转变。

[ × ]

25.共析反应就是在某一温度时,从一种固相中同时结晶析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 √ ]

26.包晶偏析可以通过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消除。

[× ]

27.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

[× ]

28.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两相组成。

[ √ ]

29.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一种扩散型转变。

[ × ]

30.60钢比T12 钢的碳含量要高。

[ × ]

31.标识为100HBS的材料硬度大于标识为60HRC的材料硬度。

[ × ]

32.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 × ]

33.再结晶过程是有晶格类型变化的结晶过程。

[ × ]

34.当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 × ]

35.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

进行扩散。

[ √ ]

36.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 × ]

37.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 × ]

38.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 × ]

39.由于球墨铸铁中的石墨为球形,因而铸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接近于钢。

[ √ ]

40.因为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

41.40Cr 的淬透性比40号钢的淬透性差。

[ × ]

42.变形铝合金的塑性优于铸造铝合金。

[ √ ]

43.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

[ × ]

44.冷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

[× ]

45.晶界是实际金属晶体的一种线缺陷。

[ × ]

46.一种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三相组成。

[ × ]

47.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

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 √ ]

4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 4.3%C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 × ]

49.20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 × ]

50.再结晶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效果,是一种软化过程。

[√ ]

5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

改正:细化晶粒不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5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改正:结构钢的淬硬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5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

5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

改正:置换固溶体有可能是无限固溶体。

5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5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

改正: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钢中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来划分的。

57、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

改正:过热钢经正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58、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

改正:奥氏体耐热钢不是奥氏体不锈钢。

59、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

60、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

61、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

改正: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

62、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

63、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

改正: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金属化合物相。

64、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

65、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

66、比重偏析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消除。(√)

67、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好。(╳ )

改正: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差。

68、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

改正: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正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69、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

70、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

改正: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大于Vk。

71、氮化件的变形远比渗碳件的小。(√ )

72、工件渗碳后直接淬火其开裂倾向比一次淬火的要小。(√ )

73、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

改正:高锰钢只有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压力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74、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

75、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

改正:一般地说,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和韧性越高。

76.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高。(√ )

77.因为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数量的滑移系,所以两种晶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完全相同。(× )

78.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79.铁素体的本质是碳在a-Fe中的间隙相。(√)

80.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4.3%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

81.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

82.钢的淬透性高,则其淬透层的深度也越大。(√)

83.T8钢比T12和40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

84.灰铸铁可以经过热处理改变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

85.齿轮渗碳用钢常采用低碳钢。(√)

86、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

87、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

改正: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88、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

改正: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耐蚀性。

89、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

改正: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中温回火。

90、凡单相固溶体均能进行形变强化。(√ )

91、陶瓷组织中的气相能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

改正:陶瓷组织中的气相降低了陶瓷的强度,是造成裂纹的根源。

92、热塑性塑料一般具有链状或支链状分子结构。(√ )

93、凡间隙固溶体必是有限固溶体。(√ )

94、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

改正: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好。

95、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

改正: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低,则其淬透性越好。

96、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均为不完全淬火。(√ )

97、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

98、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以产生各向异性。(√ )

99、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

100、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 )

101、陶瓷组织中的气相完全是一种缺陷相。(√)

102、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粗大。(╳ )改正: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细化。

103、钢的淬透性与其实际冷却速度无关。(╳ )

改正:钢的淬透性与其实际冷却速度有关。

104、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为不完全淬火。(√ )

105、碳钢淬火后回火时一般不会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

106、工件经氮化处理后不能再进行淬火。(√ )

107、对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

改正:对灰铸铁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108、过共析钢经正常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 )

109、凡能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的合金元素均能减小钢的淬透性。(√ )110、高速钢淬火后经回火可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