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卷(解析版)(三年级)期末考试.doc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卷(解析版)(三年级)期末考试.doc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卷(解析版)(三年级)期末考试.doc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卷(解析版)(三年级)期末考试.doc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卷(解析版)(三年级)期末考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一个篮球80元,小强有500元,买了6个篮球,还剩 元. 【答案】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3个篮球的总价,然后与500元进行比较即可. 解:500﹣80×6 =500﹣480 =20(元) 答:还剩20元.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问题.

【题文】42+8×4 先算 ,再算 ,得数是 . 【答案】乘法,加法,74. 【解析】

试题分析:42+8×4有乘法和加法,再算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解. 解:42+8×4 =42+32 =74

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数是74. 故答案为:乘法,加法,74.

【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题文】足球赛从15时10分开始,经过2时45分,在

时 分结束. 【答案】17,5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进行解答即可. 解:15时10分+2时45分=17时55分; 答:在17时55分结束. 故答案为:17,55.

【点评】此题考查求结束的时刻,用到的关系式为: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题文】至少需要 分钟做完这些事:洗米2分钟、煮稀饭10分钟、洗菜3分钟,切菜5分钟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先洗米需要2分钟,煮饭需要10分钟,煮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节约3+5=8分钟,据此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解:2+10=12(分)

答:至少需要12分钟.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奔着既节约时间,又不使每个工序相互矛盾进行设计安排,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题文】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是13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答案】26.

【解析】

试题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13×2=26(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

故答案为:26.

【点评】此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题文】林林有两种不同的上衣和三条不同的裤子,配成一套衣服,一共可以有种不同的搭配.

【答案】6.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三条不同的裤子中选一条有3种选法,从两种不同的上衣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知共有3×2=6种不同的搭配.

解:3×2=6(种),

答:一共可以有6种不同的搭配.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

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题文】一个数l试题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玩具车的总量减去395,再减去315,求出还剩多少个即可.

解:890﹣395﹣315

=495﹣315

=180(个)

答:还剩180个.

故答案为:1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题文】小王有60元钱,小赵的钱数是小王的3倍,小李的钱数是小赵的一半,小李有元钱.

【答案】90.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小赵的钱数=小王的钱数×3,求出小赵的钱数,进而把小赵的钱数除以2即可.

解:60×3÷2

=180÷2

=90(元)

答:小李有90元钱.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先求出小赵的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题文】文具店有20盒铅笔,每盒15支,卖了25支,现在还剩多少支?列式是.

【答案】15×20﹣2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总支数=每盒的支数×盒数,先求出总支数,再减去卖出的支数即可解答.

解:15×20﹣25

=300﹣25

=275(支)

答:现在还剩275支活动.

故答案为:15×20﹣2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铅笔的总支数,再根据减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题文】将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能看

到个面.

【答案】3,1.

【解析】

试题分析: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把视线放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时,能看到的面最多,有3个面;把视线放在长方体的一个面时,能看到的面最少,有1个面;据此解答即可.

解:将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最多能看到3个面,最少能看到1个面.

故答案为:3,1.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题文】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答案】0.1,1.

【解析】

试题分析:把1角化成元数,用1除以进率10,得0.1元,10个1角,就是用10×0.1=1元即可.

解:10个1角,就是10个 0.1元,是 1元;

故答案为:0.1,1.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题文】淘气一月份存了12.5元零用钱,2月份存了6.7元零用钱,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元零用钱.

【答案】19.2.

【解析】

试题分析:淘气一月份存了12.5元零用钱,2月份存了6.7元零用钱,根据加法的意义,把淘气两个月存了的零用钱相加,列式即可求解.

解:12.5+6.7=19.2(元)

答: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19.2元零用钱.

故答案为:19.2.

【点评】掌握加法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题文】三年(1)班有男生23名,女生25名,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

【答案】12人

【解析】

试题分析:三年(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男女生共有23+25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即得可分多少组.列式为:(23+25)÷4.

解:(23+25)÷4

=48÷4

=12(人);

答:每组12人.

【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题文】晚上10时30分就是20时30分..(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把普通计时法换算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上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多少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下午的时刻,只要去掉“下午、黄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加上12即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解:晚上10时30分就是22时30分,故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按照互化方法互化即可.

【题文】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据此判断.

解: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

4个小月:4、6、9、11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故答案为:√.

【点评】用下列方法记忆大小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29天).

【题文】453.9读作:四五三点九..(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解:453.9读作:四百五十三点九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小数部分的读写方法.

【题文】计算12+48×4时,应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2+48×4有乘法和加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12+48×4

=12+192

=204

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题文】0乘任何数都得0.(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0乘任何数都得0,据此判断.

解:由于0表示没有,所以0乘任何数都得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0的特性,解答此题要记住:0乘任何数都得0.

【题文】4元5分就是4.50元.(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把4元5分化成元数,用5除以进率100,得0.05元,再把4和0.05加起来即可.

解:4元5分=4.05元;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题文】两个周长是8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16厘米 B.24厘米 C.12厘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8÷4=2厘米,则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2=4厘米,2厘米,再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据此解答即可.

解:8÷4=2(厘米),

(2+2×2)×2=12(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故选:C.

【点评】此类题目,利用画图比较容易解答.

【题文】下列年份是闰年的是()

A.1992 B.2010 C.2010 D.201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判定闰年的方法: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就不是闰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1992÷4=498,没有余数,是闰年;

2010÷4=502…2,有余数,是平年;

2015÷4=503…3,有余数,是平年.

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进行解答.

【题文】6月1日的前一天是()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2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五月是大月,大月有31天,所以五月有31日.据此解答.

解:根据以上分析知:6月1日的前一天是5月31日.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五月有多少天.

【题文】得数最接近1200的是()

A.229×4 B.299×5 C.405×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别算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即可.

解:A、229×4=916

B、299×5=1495

C、405×3=1215

积最接近1200的算式是405×3.

故选:C.

【点评】此题利用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也能够比较大小,也可算出准确值.

【题文】一个周长是4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不能是()

A.15厘米 B.18厘米 C.20厘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所以长与宽的和是40÷2=20厘米,据此解答.

解: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40÷2=20(厘米)

因长与宽的和是20厘米,所以长不可能是20厘米.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文】三年级共有42人,一条大船坐24人,一条小船坐6人,同学们先坐满一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小船?列式是()

A.(42+24)÷6 B.42﹣24÷6 C.(42﹣24)÷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先用减法求出余下几个人,在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42﹣24)÷6

=18÷6

=3(条);

答:至少需要3条小船.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题文】直接写得数

640﹣130= 360÷6= 150+80=

270÷3= 60÷2= 600×3=

7×60= 240×5= 800÷4=

【答案】640﹣130=510 360÷6=60 150+80=230

270÷3=90 60÷2=30 600×3=1800

7×60=420 240×5=1200 800÷4=20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

640﹣130=510 360÷6=60 150+80=230

270÷3=90 60÷2=30 600×3=1800

7×60=420 240×5=1200 800÷4=200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题文】列竖式计算.

116×4= 204×7= 319×3=

【答案】464;1428;95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116×4=464

204×7=1428

319×3=957

【点评】考查了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题文】脱式计算

367+36﹣145

(142﹣52)×6

1000﹣(482+204)

(176+64)÷4.

【答案】258;540;314;60

【解析】

试题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1)367+36﹣145

=403﹣145

=258

(2)(142﹣52)×6

=90×6

=540

(3)1000﹣(482+204)

=1000﹣686

=314

(4)(176+64)÷4

=240÷4

=60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题文】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答案】96厘米;48米;410分米.

【解析】

试题分析:图1中长方形的长是30厘米,宽是18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图2中正方形的边长是12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图3中五边形各边的长分别是110分米、75分米、75分米、75分米、75分米,把各边相加即可

解:(30+18)×2

=48×2

=96(厘米)

答:周长是96厘米.

12×4=48(米)

答:周长是48米.

110+75×4

=110+300

=410(分米)

答:周长是410分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五边长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题文】电影院楼下有375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35个座位,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答案】615个

【解析】

试题分析:先用“375﹣135”求出楼上座位的个数,然后用楼下的座位加上楼上的座位,即可求出电影院共有座位多少个.

解:375﹣135+375

=615(个)

答:电影院一共有615个座位.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楼上座位的个数,然后根据题意进行列式解答.

【题文】淘气一家开车去古都旅游.他家距古都1000千米,第一天行驶了285千米,第二天行驶了260千米,还要在行驶多少千米到达古都?

【答案】455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天l【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共有成人8名,学生78名,又成人票:9元,学生票:5元,根据乘法的意义,购成人票需要8×9元,同理可知,学生票需要5×78元,共需要9×8+5×78元,算出后即得500元是否够用.

解:9×8+5×78

=72+390

=462(元)

462<500

答:够,实际花了462元.

【点评】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购成人票与学生票各需多少钱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题文】玻璃杯每个13.80元,陶瓷杯每个比玻璃杯便宜2.9元,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陶瓷杯共多少钱?【答案】24.7元

【解析】

试题分析:先用减法计算出一个陶瓷杯的价格,再把一个玻璃杯价钱和一个塑料杯价钱相加即可.

解:13.80﹣2.9+13.80

=10.9+13.80

=24.7(元)

答: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陶瓷杯共24.7元钱.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正确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题文】一本书有480页,小明要用两个星期看完,第一个星期小明一共看了130页,第二个星期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50页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用480减去140页,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7,列式解答即可.

解:(480﹣130)÷7

=350÷7

=50(页)

答:第二个星期平均每天要看50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剩余的页数,然后再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即可.

【题文】李阿姨分期付款买一部1900元的手机,第一次先付600元.余下的每月付300元,几个月全部付清?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用总钱数减去第一次先付的钱数,求出余下的钱数,再除以每月付的钱数即可解答.

解:1900﹣600=1300(元)

1300÷300≈5(个)

答:5个月全部付清.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余下的钱数,再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进行解答.

【题文】甲、乙两地的铁路全长320千米,列车6:30出发,10:30到达,列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80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解:10:30﹣6:30=4(时),

320÷4=80(千米).

答:列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