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

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

(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

(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

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

孩子,电子,棋子,模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

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

(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

(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

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同化异化隐喻换喻

二、选择

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2、波浪理论提出者A

A、施密特

B、葆朴

C、

D、

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

A、文字

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A

A、书面语

B、文字

C、口语

D、

5、“臭”的词义由名词变成形容词,由“气味”变成“臭味”,发生了什么变化(B)

A、扩大

B、缩小和转移

C、缩小

D、转移

6、现代语言学之父是A

A、索绪尔

B、洪堡特

C、

D、

7、下面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D

A、英语和芬兰语

B、越南语和印尼语

C、日语和苗语

D、汉语和泰语

8、下列都属于舌尖中音的一组是

缺少选项。

12、.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单数、复数,格形式等语法范畴的简化,属于D

A语法化 B. C.组合规则的变化D.聚合关系的变化

14、.“浊音清化”规律

缺少选项。

三、简答

1.简要说明语言接触会引起语言社会的哪些变化

2.人类“语言”与“言语”区别的意义

3.举例说明音位区位特征的理论的意义

4.例举说明义素分析法的价值

5.举例说明句式变化以及句式变化的价值

四、分析题

1、煮水饺、两个中学的老师、我上课去了指出这三个句子的歧义结构,并用2到3种方法消除歧义。

2、“我们是一家人”可以说,“我们一家都是人?”也可以说,“坐出租车”可以说,但“出租车坐”却不可以,用符的任意性的角度去分析。

3、给出了英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中horse、out、mouse的音标,用历史比较法分析

五、论述题

从当代语言学中谈一个你熟悉的语言学理论。论述该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谈谈你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评价。

2013年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每题5分,共30分)

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2.隐喻和换喻

3.文白异读

4.非音质音位

5.意音文字

6.递归性

二、简答题(每题6分,可能是6个吧)

1.什么是区别性特征?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与音素的发音特征的异同?

2.什么是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举例说明。

3.book,dog,box加上s之后读音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

4.举例说明词义的性质。

5.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6.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三、

1.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大意是“名称有什么关系?即使玫瑰不称为玫瑰,依然芳香如故”。怎样用语言学知识理解?(分值记不清了,大概是6分左右吧)

2语音描写

(1)写出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例子/p/-/ph/:送气-不送气

/t//k/、/t//s/、/i//y/、/i//a/

(2)写出符合下列特征的音位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齿间清塞擦音唇齿浊擦音双唇塞浊不送气音

3.给出了几个词,说明这些合成词的结构。在结合一种你比较熟悉的外语,比较二者合成词结构的特点。(6-9分)

海啸肉麻势头澄清

4.给出一个美洲印第安语,即一个表格列有英语与该语言的对照句子

由此回答问题

(1)to be tall和to be hungry的词根是?(材料中很容易找到)

(2)说一说该语言运用那些语法手段,各语法手段表示何种语法意义

(3)根据材料,又给了old对应的一个词根,由此推出they were old用该语表示

参考新版语言学纲要指导书第66页,选择题第6题和分析题第2题。真题与这两道题题型基本相同。

5.给出了汉语和英语几个词,分析语素,然后说明汉语和英语语素的异同。(6-9分)

汉语:洗衣机老师(还有一个)

英语:unlikely classroom books

6.举例说明语言接触的类型。

7.写出属于哪个语系。(4分)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泰语维吾尔语

四、

1、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在词义中的具体表现。(8分)

2.有人说汉语缺少形态,有人说汉语存在广义的形态,谈谈对“形态”的认识。(8分)

五、论述题(15分)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选择一种理论,详细叙述该理论。(题目基本如此)

2012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30分,每题5分)

1、历史比较法

2、言语行为

3、表音文字

4、音色

5、语言接触

6、合成词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1分)

1、英语的文字是…,日语是汉字+假名,它们都属于

A表音文字B 表意文字C音节文字D音素文字

2、汉语的音调、语调是语言中的什么起作用

A音色B音长C音强D音高

3、新语法学派的特点是

A语音演变没有例外B语音演变有例外C D

4、辅助性交际工具有

A 文字

B 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 手势语、身势语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5、被当做母语使用的是

A世界语B皮钦语C 洋泾浜语D克里奥尔语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6分,每题2分)

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2、语音对应规律也叫维也纳定律,是由语言学家葆朴提出的。

3、英语中的skite kate(大概这两个词)中k的发音不同,一个不送气一个送气,归为2个音位。

4、“棉袍…….”属于语流音变中的自由音变。

5、文字起源于记事性图画。

6、合作性原则包括赞誉准则、质准则、方式准则、关联准则。

7、现代英语中有些词不能反映语音情况,说明文字的发展快于语言。

8、语言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语言发展的不同时间(大概是这个,不确定….)

9、语言融合的过程经历“双语、竞争、排挤、替代”的过程。

10、“他吃完了饭---饭让他吃完了”(例子差不多)的变化手段是替换。

四、简答题(24分,每题6分)

1、说明语言符号系统的层级性。

2、说明国语和民族共同语的异同。

3、举例说明多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指出引申的途径。

4、语言为什么要进行规范化。

五、分析题(36分,每题6分)

1、给出汉语、英语、日语、德语的“一、二、三、四、五、十”几个词的语音,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依据是什么?

2、画元音舌位图,并标出给出的几个音位。

3、给出非洲一个地方的洋泾浜英语和英语的语音对比,让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并说明洋泾浜语的发展趋势。

4、“德国车多”“连我都不认识”这两个句子的有什么歧义特点?怎样分化它们的歧义?

5、给出一个句子的古代英语(可以用好几个句子表达)和现代英语(只能用一个句子表达)的例子,分析古代英语的特点,比较英语从古代到现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6、汉语中“他正在给我写信”,英语是“He is writing a letter to me”,汉语中“他给我写了信”,英语是“He wrote a letter to me”这几个句子中汉语使用的语法手段有哪些?汉语和英语使用的语法手段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论述题(24分,每题12分)

1、分析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发生学的理论和方法,说说他们对语言研究的价值和作用,说说你的评价。

2、说明语言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2011年

语言学概论10

一、填空

现代汉语属于()语言学,汉语史属于()语言学

2、发音学研究语音的()属性,听觉语言学研究语音的()属性

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

4、Present(礼物)和present(赠送)通过()区别意义

5、动词的凉和形容词的凉通过()区别意义。这个题给注音了,一个2声,一个四声

6、洋泾浜只有()形式

7、文字的产生,从时间和空间上()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名词解释20

1、非对立关系

2、共同语

3、语言能力

4、句法同义

5、词义的扩大

三、判断并改错20

1、送气音发音时声带都不参与活动

2、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两种语言接触不可回避的毕竟之路

3、同音词的存在和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密不可分

4、语言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随时发音的能力

5、英语中wrote和sat同过内部屈折(记得不全)

6、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存在特点(大约是这样)

7、层次性是任何语言系统都存在的突出特征。

8、数的语法范畴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

9、我国境内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

10、记事图画都不是独立的文字

四、分析题30

1、分析汉语和英语中[p] [p’]是否都能归为同一个音位。

2、q,k是否是互补关系,为何将他们划为2个音位。

3、以黑客黑布黑包黑板为例,分析词和词组的区别。

4、什么是语音对应规律,以汉语为例说明。

5、英语中处于起音位置和收音位置的音位各5个。

6、分析单纯词和合成词(这道题是各种类型的借词)。

五、描写题10

1、已知一个语言系统中有m d k三个音位,且它们都处在双向聚合群中,请推断其余的音位并写出该双向聚合群。

2、/p/有[p][b]两种形式,问它们是什么情况下的音位变体,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位变体。

六、简答题30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2、同一聚合群中不同音位在组合能力上有何表现。

3、等义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在具体语言中发展的趋势。

4、汉语中公母,男女,雌雄是否表达性的语法范畴。

5、什么是普遍特征,普遍特征在语法上有什么表现。

6、比较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七、论述题30

1、什么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举例说明两种关系是否只存在于语言符号之间?

2、友人友好诤友网友粉友中的友字用法是否相同,分析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意义和用法的变化?

3、什么是语法范畴,举例分析汉语和英语中表达“时”的语法手段?

2010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150分)

一、填空题(10分)

1.对语言进行一个很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语言学(描写)

2.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性(递归)

3.(语法单位)

4.(脱落)

5.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个

6.基本词汇中那些构词力强、……的词叫()词(根词)

二、名词解释(20分)

1.双向聚合群

2.音质音位

3.聚合规则

4.谱系分类

5.词语的替换

三、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0分)

1.元音是呼出的气流不受到任何阻碍形成的音

2.自愿融合的问题

3.taller和****都是以词尾er作为语法手段的

4.闭音节问题(考的是闭音节以何收尾)

四、分析题(30分)

1.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2.分析六个“儿化词”,说明“儿”的不同情况

信儿、米儿、花儿、盖儿、尖儿、头儿

3.分析They are making teaching plan when I called them yesterday.一句中的语法范畴,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4.说明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并指出汉语句法结构构成的语法手段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我奶奶刚刚从超市买回来一箱啤酒。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词组

6.归并音位的原则

五、简答题(30分)

1.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

2.举例说明分化歧义常用的变换手段

3.词根和根词的异同

4.语言中舌面前辅音的来源以及与舌根音的互补分布的差异性

5.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6.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原因

六、描写题(20分)

1.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2.阐述|a|的音位变体和出现的条件

七、论述题(30分)

1.文字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以workers为例,分析词根词缀词尾三者的异同

3.什么是语法范畴?英语中语法范畴有哪些?用哪些语法手段来表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部分

一、填空(1*10)

1、从语言的研究对象来看,汉语属于——。

2、语法中最小的单位是——,最大的单位是——。

3、亲属方言是由——分化而来的。

4、俄语,英语属于——。

二、名词解释(4*4)

1、区别性特征

2、被迫融合

3、形态

4、社会方言

三、分析(4*2)

1、taller和dancer中的er有什么区别?(想不起那个单词了)

2、went和sheep各是用什么语法手段表示什么语法范畴?

四、简答(4*2)

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

2、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的区别?

五、论述(8)

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在语言运用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009年

一、名词解释,要求举例4’*6=24

1、语法手段

2、语言的层级装置

3、会话含意()

4、音位的区别特征

5、语言的融合

6、波浪理论()

二、判断1’*20 (按想起来的先后顺序排列)

1、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都既能互相组合成词,又能独立成词

2、音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3、索绪尔开创的描写语言学标志语言走向独立的道路

4、语音演变的规律性的三个特点(句子好长)

5、常用语、非常用语,基本词、非基本词都是根据用法特点而分的类

6、德国葆扑最早提出亲属语言。

7、汉语是意音文字,日语是音节文字,他们都能完整地记录各自的语言符号体系。

8、虽然语言学上把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等语法结构类型,但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单独属于某一种结构类型的。

9, books、feet、geese是内部曲折。

10,语言的自然属性分为:音高、音强、音长、音重。

三、简答8’*6=48

1、举例说明固定用语的特点

2、比较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说明他们的作用

3、比较洋泾浜和混合语

4、举例语义场的作用

5、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语音有什么属性,举例说明

四、分析题10‘*4=40

1、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说“你有去图书馆么?”“我有吃饭。”“你有买吗?”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不规范,应当纠正,你怎么看?

2、句式转换的特征,举例说明句式转换的平行性原则。

3、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分化?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举例描述。

4、给出了一个表格,比较表格中古英语“数”(单数、双数、复数)和“格”(主格、与格、属格、宾格)和当代英语相比发生的变化,说明语法的发展变化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题18’

社会交际中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论述他们的作用。

2008年

一、解释下列名词并做简要比较5’*6=30’

1 表音文字音意文字

2 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

3 语流同化语流异化

4 隐喻换喻

5语言言语

6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二、单项选择(1’*11=11’)题干不完全是原话,选项不全顺序有变

1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进入组合之后最大的特点是?

A可论证性b任意性和可论证性c随意性和可论证性d随意性

2汉语声调由声音的什么特征决定?

A音长B音强C音重D音高

3被当作母语使用的语言是什么(或者是没有被当作母语的,不记得了)?

A克里奥尔语B世界语C共同语D皮钦语

4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是谁?

A乔姆斯基B布隆菲尔德C萨丕尔D不认识

5臭:古汉里是名词,指各种气味;现在是形容词,指不好闻——臭的词义发生了?A缩小B扩大C转移D缩小并转移

6中国语言文学-中文;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SA:缩略最小可以分割到?

A音位B语素C字D音素

7语言规范的对象?

A书面语B口语CD忘了

8“出租汽车”有歧义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结构关系B结构形式C结构层次D忘了

9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有?

A语言文字电报语身势语

B文字电报语身势语

C D忘了,反正就是这几个排列组合

10新语法学派的观点是什么?

A语音演变无例外B语音演变有例外

CD忘了

11普通话/a/的因为变体有哪些个?选项略

三、判断(1’*12=12’)缺3个,不记得原话的只列考点

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索绪尔;

2词形变化丰富是日语的最大特点。

3阿拉伯语(弄明白它的语法特点即可)。

4语言融合的过程是:双语-竞争-排挤-替代。

5英语里skill kill的k有送气与否的区别特征对立。

6量词是如此这般出现的,量词的出现是语法化的过程。

7词义的核心是理性义和色彩义。

8主动句-把字句(有具体例子)的变换通过添加、移位实现。

9-n –m –ng韵尾的演变

四、简答(6’*6=26)不是原话

1 给了“锄禾日当午”和“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两首诗,问为什么第一首压韵,第二首不压韵,并举汉语的另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 为什么语言发展中会出现言文脱离的现象?

3 为什么舌头是最灵活有用的发音器官?举例说明

4 “他们学习”和“学习他们”在语法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怎么产生的?再举别的例子说明?

5 给两句德语都是“我学汉语”的意思,主语宾语位置可以互换,语义不变,问汉语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6 给出古汉里一堆宾语前置句,问和现在语法结构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再举一个汉语结构变化的例子

五、分析(8’*4=32’)

1 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

2 义素分析法的过程和意义

3 借词的类型和意义

4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的不同

六、操作(6’+10’=16’)

1 列表写谱系分类和结构类型:法语,汉语,芬兰语,维吾尔语,英语。

2 画元音舌位图,标注所给的七个元音。

七、论述语言研究的价值和功用。13’

2007年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言的递归性

2.句法同义

3.国语

4.语言的融合

5.语言的共性

二、简答并举例(30分)

1.语言表达中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关系

2.词义的基本特点

3.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

三、判断分析(30)

1.改进文字中不适应记录语言的方面,不仅可以使文字更好的记录语言,而且还可以改进已记录的语言

2.从任何语言都有拟声词这一语言现象可以看出,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3.每一种语法范畴不但具有共同语法形式,而且具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四、将以下的语言按亲属关系分类(10)

维吾尔语印地语傣语印尼语汉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言蒙古语土耳其语

五、当代汉语中出现许多诸如"零距离,零增长,零利率,零首付"追星族,上班族,持卡族,工薪族"等等(0+X)或(X+族类词)语言现象.此现象产生机制是什么?阐释并举两组(4例)语言现象. 再说明由这种机制产生的其他语言现象。

六、有人整理北京话的语言系统时,将"梯,资,知"中的元音归入一个音位,有的归入两个,

有的归入三个,是否有道理?为什么?(14)

七、《语言学纲要》里说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序要求严格,不能随便变动“,汉语被归入孤立语,但是在汉语中下列例句中词序发生了变化,如:

1、爷爷早就卖了房子

2、爷爷早就把房子卖了

3、房子早就被爷爷卖了

4、房子,爷爷早就卖了

5、房子早就卖了

请解释一下孤立语的特点,并说明汉语的特点。(12分)

八、举例说明洋泾浜和克力奥耳语的异同。(12分)

九、以汉语为例,说说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2分)

2006年

一、简要区分下列词组

1.符号和征候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4.同化和异化

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

2.如何区分非音质音位?

3.语言的融合是指两种语言相互影响而结合成一种新的语言,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言是吗?为什么?

三、语音系统发展中聚合规则的演变。

四、什么是“义素分析”?请用“义素分析”分析“嫁、娶、入赘、招赘”的语义关系。

五、有人说汉语不是屈折语,是落后的语言;有人说汉语不用屈折变化就可以表达语法关系,是先进的语言。以上两种说法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2005年

1.6个名词解释24分(只记得书面语因为这刚考过的,所以印象深)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不直接出题,而是引出索绪尔的话来出题,实质是一样的,关键是你要明白他考你什么

3洋泾浜语也不直接出题,而是用"如果他有MONEY,你就MARRY他吧"这样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洋泾浜语,并说明理由,其实就是说洋泾浜语的特点

4用国际音标标出一句话,然后说明音位的归纳原则

2004年

一解释概念(4分*6)

1 协同发音

2 语法意义

3 共同语音学

4 亲属语言

5 共同体

6 自愿融合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命题(语言知识学习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 1.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 (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 (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 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 孩子,电子,棋子,模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 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 (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 (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 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同化异化隐喻换喻 二、选择 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2、波浪理论提出者A A、施密特 B、葆朴 C、 D、 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学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第一章绪论 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 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 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8.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弗赖斯、拉多《语言学习》-“应用语言学杂志”,主要研究语言教学问题。 9.1959,语言学家弗格森在华盛顿成立“应用语言学中心”。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法国)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正式形成。 10.外国我国对语言应用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先秦 11.现代语文运动的三个主要方面: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拼音化运动(起源于清末切音字运动)。 12.1955.10 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三项主要任务为代表的现代语文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13.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施行。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卷一《社会保障学导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A、英国 2.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 3.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 ) C.英国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C.社会安定 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C.普遍性 6.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等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平原则是()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7.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8.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9.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 ) 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10.社会保障的作用是()C.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11.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B.待遇平等性 1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 ) 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D、建国后至1957年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对其实施物质帮助义务的为( ) C.国家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 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E、保障水平不同 17.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A.法律强制性C.对象社会性D.福利E.机会公平性 18.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原则包括() A. 保障基本生活B.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C.不同保障项目给付标准不同D.兼顾公平与效率 19.社会保障的目的包括()A.政治目的B.经济目的 20.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B.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C.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E.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2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2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北语十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分) 一、填空题(分) .对语言进行一个很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语言学(描写).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性(递归) .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个 .基本词汇中那些构词力强、……的词叫()词(根词) 二、名词解释(分) .双向聚合群 .音质音位 .聚合规则 .谱系分类 .词语的替换 三、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分) .元音是呼出的气流不受到任何阻碍形成的音····声带 .自愿融合的问题 和****都是以词尾作为语法手段的 .闭音节问题(考的是闭音节以何收尾) . 四、分析题(分) .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分析六个“儿化词”,说明“儿”的不同情况 信儿、米儿、花儿、盖儿、尖儿、头儿 .分析 .一句中的语法范畴,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说明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并指出汉语句法结构构成的语法手段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我奶奶刚刚从超市买回来一箱啤酒。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词组 .归并音位的原则 五、简答题(分) .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 .举例说明分化歧义常用的变换手段 .词根和根词的异同 .语言中舌面前辅音的来源以及与舌根音的互补分布的差异性 .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原因 六、描写题(分)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阐述的音位变体和出现的条件 七、论述题(分) .文字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以为例,分析词根词缀词尾三者的异同 .什么是语法范畴?英语中语法范畴有哪些?用哪些语法手段来表示?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部分 一、填空(*) 、从语言的研究对象来看,汉语属于——。 、语法中最小的单位是——,最大的单位是——。

北语语用10年复试真题

语用2010复试真题回忆版 专业面试 面试在汉考中心的一个房间里进行。环境很轻松,三个老师都坐在沙发上,给我面试的是邢红兵、陈宏、聂丹,学姐会带你进去,并负责记录。 这次没有抽题目这是万幸。很怕自己一下子想不起来。 先是让我自我介绍。 然后针对我的一些实习经历问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 教学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或者自己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新词语“房奴”怎么进行教学? 后面因为我说对语言测试比较感兴趣,就问了语言测试的几个问题。以前很少接触这个,答得很糗。 给我两个案例之类的东西,选一个进行评论 怎样评判一个学生的口语能力 看过哪些对外汉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名师的书。 差不多就是这样。整个面试都是比较轻松的。 语纲25分 什么叫聚合关系,举例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历时角度,说明地域方言的发展前景 上声音变规律,说明原因。 词根和词尾的异同 应该还有一题,忘记了。 现汉50分 写出普通话中成对的送气不送气的塞擦音,指出其作用。 儿化的音变规律 给出了几个三个字的有上声的词,归纳音变规律 指出词语结构类型:领袖马匹失望小鸡子儿一共有十个 词义构成:年纪、忠诚、珍惜 给了几个“啊”作语气词和叹词的例子,写出叹词的特点 给出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说明两者的区别。(第一句忘了。起风了。严禁吸烟!他来过,又走了。) 三个句子:一个是紧缩句,一个是单句里插入了关联词语(只有……的人,才能……),一个是复句。归纳紧缩句和单句、紧缩句和复句的异同。 古汉25分 两段古文,选一段翻译,并就内容说些自己的看法。 一段是说文解字序里说仓颉造字那一段,还有一段是广雅疏证序里讲音和形的。 2010年复试经历 我的天哪,总算结束了哈~战线拉得太长了~趁着还记得,就给学弟学妹们回忆一下过往的痛苦经历吧,饮水思源,当初准备考研时都是靠着学长学姐们的帮助才挺过来的,现在只不过是做了和当时的学长学姐们一样的事,愿此光荣传统能够一年年传递下去,呵呵。 4月10日 2:00~5:00 p.m. 报到 要求带的各种证件出发前一定要检查好,否则到时候就郁闷了~人挺多的,楼梯口张贴着考场安排和体检注意事项。进去以后先交钱,然后签到,核对信息,填写联系方式。最后会发给你体检表,化验单和复试登记表,回去以后把相关信息补充完整并贴上照片。建议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在网上报名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报名信息保存好,这样填复试登记表时就不会慌张了~不要只记一个报名号,像生源、考试方式、最后学位什么的都要记下来,其实没那么麻烦,到时候网页上会有一个保存信息的按钮,点击它就能得到自己各种报名信息的pdf文件。 4月11日 8:00 a.m. 开始二外面试(法语)提前半小时候考 我的是法语,其他语种的希望好心人提供哈~由于提前半小时候考,大家最好赶在7:30左右来,而且要记住自己的候考教室,因为一间候考室对应一个语种,千万别弄错了。开考前会有老师点名,看大家来齐了没有,然后就按照考号顺序一个个的叫人去考场,哇,那个感觉蛮恐怖的。记得考完以后回候考室签到。 面试是这样:先读一篇文章,不长,一分钟左右。对了因为文章是抽签决定的,你前面的人抽到的可能和你的不一样,我抽到的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是一段对话,一位女士打电话给一个公司订购鞋和衣服之类的,虽然不难但数字特别多,还都是读起来比较拗口的那种,soixante onze,quatre-vingt dix-sept之类的= =幸好我法语数字说的还不错,否则真的要抓狂了……!读之前大概

社会语言学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和解释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 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1.布莱特(美国)1964 (1)说话人的身份; (2)听话人的身份; (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分析; (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6)语言变异的程度; (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2.礼德(英国) (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 (3)语言规、语言发展和规化; (4)语言混合; (5)社会方言; (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 (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 (8)语域和言语能力; (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 (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 (13)语言相对性; (14)话语理论; (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 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 (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 (3)语言政策、双语等; (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

社会保障概论00071复习资料(全)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国家)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国家)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 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个人)。 8、从共性上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10、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三个阶段。 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制度)为起点的。 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 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16、(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17、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18、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19、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20、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21、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22、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2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24、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5、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26、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27、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有(七)大类。 28、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29、俄罗斯实行养老金和(物价水平)挂钩。

北语语言学概论考点

北语语言学概论考点 一. 名词解释(并作简要比较) 08年: 1. 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2. 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 3.语流同化,语流异化 4. 隐喻, 换喻 5. 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07年: 1. 语言的递归性 2. 语言共性? 3. 语言的融合 4.国语 5. 句法同义 06年: 1.符号和征候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3.口语和书面语 4.同化和异化 05年: 1. 书面语 2.聚合规则 3.配价? 4. 语音对应规律 5. 谱系分类 04年: 1. 协同发音 2.语法意义 3. 共同语音学? 4. 亲属语言 5. 共同体? 6. 自愿融合 03年: 1. 借词 2. 国际音标 3. 社会方言 4. 非音质音位 5. 语言融合 6. 历史比较法 01年: 1. 语流音变 2. 元音 3. 谱系分类 4. 音位变体 01年(语言学专业): 1. 语言和言语 2.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 音位和音位变体 4. 组合的递归性 5. 洋泾浜和混合语 00年: 1. 语言 2. 语法范畴 3. 混合语 4. 谱系分类 5. 义素分析 二. 谱系分类和结构类型 08年: 法语汉语芬兰语维吾尔语英语 07年: 汉语傣语越南语英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维吾尔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蒙古语 04年: 苗语蒙古语乌尔都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泰语挪威语 01年: 汉语英语俄语维吾尔语 01年(语言学专业): “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世界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语族;印欧语系,包 括拉丁语族,{如()语、()语},日耳曼语族,{如英语、()语}, 斯拉夫语族{如俄语},和()语族;此外还有南亚语系,()语系和()语系等。 三. 其他大题归类(包括简答,分析,操作,论述题) 导言 08年论述语言研究的价值和功用 06年为什么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01(语言学专业)请说说你为什么选择了语言学专业,对未来学习和研究有何打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03年语言的社会本质 01(语言学专业)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08年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的不同 03年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01年举例说明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01(语言学专业)请说说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00年组合、聚合关系在语音、语义、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北语十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201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150分) 一、填空题(10分) 1.对语言进行一个很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语言学(描写) 2.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性(递归) 3.(语法单位) 4.(脱落) 5.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个 6.基本词汇中那些构词力强、……的词叫()词(根词) 7. 二、名词解释(20分) 1.双向聚合群 2.音质音位 3.聚合规则 4.谱系分类 5.词语的替换 三、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0分) 1.元音是呼出的气流不受到任何阻碍形成的音 2.自愿融合的问题 3.taller和****都是以词尾er作为语法手段的 4.闭音节问题(考的是闭音节以何收尾) 5. 四、分析题(30分) 1.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2.分析六个“儿化词”,说明“儿”的不同情况 信儿、米儿、花儿、盖儿、尖儿、头儿 3.分析They are making teaching plan when I called them yesterday.一句中的语法范畴,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4.说明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并指出汉语句法结构构成的语法手段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我奶奶刚刚从超市买回来一箱啤酒。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词组 6.归并音位的原则 五、简答题(30分) 1.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 2.举例说明分化歧义常用的变换手段 3.词根和根词的异同 4.语言中舌面前辅音的来源以及与舌根音的互补分布的差异性 5.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6.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原因 六、描写题(20分) 1.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2.阐述|a|的音位变体和出现的条件 七、论述题(30分) 1.文字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以workers为例,分析词根词缀词尾三者的异同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1.复习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解和吃透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二,以 各章的题目为统领,理解各章节下的具体内容。第三,动手书写和记忆重要内容,部分语言学理论会应用到实际中。 2.各章节复习要点如下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language, linguistic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langue VS parole,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language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ich subjects are included in macro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uditory phone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consonants, vowels, allophones, broad transcription VS narrow transcription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free variation with ex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and English vowels and the features involv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some processes of phonology: nasalization, dentalization, velarization

社会保障概论

一、填空题 1、最早宣称建立“福利国家”是()。 2、中国历史上最富特色的官办慈善事业是()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的时间是()。 4、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框架构成包括()、()和()。 5、工伤责任认定的演变包括()、()和()三个阶段。 6、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和()。 7、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保障体系通常包括()和()两大类。 8、最早颁布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 9、中国历史上最富特色的官办慈善事业有()和()两种方式。 10、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和()。 11、工伤包括()和()。 二、选择题 1、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 A、公费医疗 B、劳保医疗 C、农村合作医疗 D、县乡村三级医疗 2、构成慈善事业时代的三大支柱是()。 A、宗教慈善事业 B、官办慈善事业 C、民间慈善事业 D、商办慈善事业 3、传统体制下,中国的三级医疗保健网是指()。 A、市 B、县 C、乡 D、村 4、中国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本质是()。 A、单位负责 B、国家负责 C、国家和单位共同负责 D、个人负责 5、实行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的国家有()。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新加坡 6、医疗保障模式有()。 A、社会医疗保险 B、国家医疗模式

C、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 D、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7、依据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失业保险可分为()。 A、强制性失业保险 B、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C、权利型失业保险 D、调查型失业保险 8、现代意义上的工伤保险最早产生于()。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9、工伤保险费率主要有三种方式即()。 A、差别费率 B、浮动费率 C、统一费率 D、固定费率 10、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1、以政府介入程度或制度化为依据,社会保障可分为()。 A、慈善事业阶段 B、济贫制度阶段 C、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D、社会救助阶段 12、中国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本质是()。 A、单位负责 B、国家负责 C、国家和单位共同负责 D、个人负责 13、下列哪些属于补充社会保障的范畴()。 A、慈善事业 B、社区服务 C、企业年金 D、商业保险 14、根据《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社保基金投资方式包括()。 A、银行存款 B、国债买卖 C、投资金融债券 D、投资证券市场 15、我国传统医疗保障制度有三种即()。 A、公费医疗 B、劳保医疗 C、农村合作医疗 D、县乡村三级医疗 16、美国的失业保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强制性失业保险 B、强制性失业保险+失业救助 C、失业救助 D、个人自愿型保险 17、当代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的国家有()。 A、新加坡 B、智利 C、中国 D、日本 18、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有()。

2018年4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答案及解析(部分)

2018年4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答案 及解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4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答案及解析(部分)》供您查阅。 【题干】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 )。 【选项】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答案】D 【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 【题干】下列关于“威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B.构成不完整的句子 C.仍然能听懂别人的话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答案】C 【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人脑语言能力的研究成果 21.【题干】下面各项中属于词的有( )。 【选项】 A.吃败仗 B.转基因 C.幼儿园 D.小女儿 E.玩游戏 【答案】BCD 【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语汇概说——什么是语汇 22.【题干】下面各对词语中,能表现在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 )。 【选项】 A.小孩-苹果 B.大-小 C.红-红色 D.写-在 E.好-衣服 【答案】ABD 【解析】能表现在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的是词类。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词类 23.【题干】“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 )。 【选项】 A.老刘没有孩子 B.老刘只有三个孩子 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 D.老刘有孩子 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 【答案】BCD 【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D为衍推义,BC为隐含

北语语用初试真题14-15

2014语言学概论真题 语言学概论(150分) 一.解释下列词语,以例说明并作简要对比。(40分,共8个) 1.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2.表音素文字和表音位文字 3.同化和异化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5. 音素和音位 6.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 7.隐喻和转喻 8.单纯词和合成词 二.选择题(14分,1分/题) 1.“浊音清化”规律 2.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单数、复数,格形式等语法范畴的简化,属于 A语法化 B. C.组合规则的变化D.聚合关系的变化 3.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4.波浪理论提出者() A、施密特 B、葆朴 C、 D、 5.辅助性交际工具有() A、文字 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6.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 A、书面语 B、文字 C、口语 D、 7.“臭”的词义由名词变成形容词,由“气味”变成“臭味”,发生了什么变化() A、扩大 B、缩小和转移 C、缩小 D、转移 8.现代语言学之父是() A、索绪尔 B、洪堡特 C、 D、 9.下面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 A、英语和芬兰语 B、越南语和印尼语 C、日语和苗语 D、汉语和泰语 10.下列都属于舌尖中音的一组是() 11. 12.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单数、复数,格形式等语法范畴的简化,属于() A.语法化 B. C.组合规则的变化 D.聚合关系的变化 13. 14. 三.简答题(48分,共6题) 1.简要说明语言接触的结果以这些结果会带来的影响/语言接触会引起语言社会的哪些变化。 2.举例说明在人类言语活动中,区别人类“语言”与“言语”的意义。 3.举例说明音位区别特征的理论的意义及评价。 4.举例说明义素分析(法)的价值。 5.举例说明为什么语言规划要从书面语入手。 6.举例说明句式变化以及句式变化的价值。 四分析题(32分,共4题) 1.煮饺子、两个中学的老师、我上课去了,指出这三个句子的歧义结构,并用2-3种方法消除歧义。 2.用符号的任意性来分析:“我们是一家人”可以说,“我们一家都是人”也可以说,“坐出租车”可以,但“出租车坐”却不可以。

六、应用语言学概论重点知识整理

主讲:昊天 .应用语言学地性质即定义: ()简单地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地学科.()进一步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地动态变化地规律性地学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打个比方说,好像一个轴承,一面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一面是发生关系地各个方面,两者之间地一个个滚珠是应用语言学地一个个分支学科,他们相互接触、推动还嵌在一里一外地槽里,都跟槽互相接触、推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有了本体语言学还要有应用语言学? ()语言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语言地发展和使用受到多种因素地影响,语言地有其自身地规律. ()我国语言研究主要受到索绪尔地影响,索绪尔地观点是为语言,就语言而研究语言.但是仅仅从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是不够地,没有语言地应用就没有语言,因此还要把语言放在交际中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说应用语言学有理论? ()没有人事先提供了完善地语言学理论供应用. ()任何应用都包含了下位层次地理论,实践—理论—实践. ()语言学之外也有理论,动词地价和化学,无罪推断和法学;规范就是服务和管理学. ()梳理了一些理论,交际,动态,层次,中介,潜显,人文性. .语言学地新分类: ()本体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是本体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地融合提升 .应用语言学地范围: 一、从学科范围上看 ()广义地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社会关系地学科()语言规划 ()语言教学 ()计算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地关系地学科 二、从队伍建设方面看 包括研究机构地建设,刊物地建设,活动地开展,文风和学风地建设,课题和课程设置成果地推广. .从标准和地位两个方面说说什么是普通话? 标准: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地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地中华民族共同地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说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推广普通话不是禁绝和消灭方言.我们要消除地是方言在语言交际中地隔阂,而不是消灭方言本身; ()方言有一定地交际价值; ()方言是普通话地重要营养; ()应该主张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 .推普地十二字方针: 起初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年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力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3.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社会保障管理不同于生产管理,它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4. 社会保障基金: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项目而预先建立起来的,用以保障社会成员在遭遇社会经济风险事故时所需要的、专款专用的资金。 5. 社会保险: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问题面前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 6. 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7. 医疗保险:广义医疗保险是针对人的健康的保险,它不仅包括医疗费用的保险,而且包括疾病预防、人体健康维护等方面的内容。狭义医疗保险主要是指针对医疗费用的保险。 8.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以农村居民为对象,在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原则下,通过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费用的初级医疗保险形式。 9.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金支付,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充分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之一,是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补偿其因职业病或工伤而导致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由国家或企业单位对其生活给予一定物质补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很棒哦~~ 今天最新增加了北语历年真题2000-2009,还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完整版(04-07年),还有北大的真题,也可以作为练习和参考。但是我要声明:里面的北语真题很全,但是电子版的资料是我在网上四处找到的,不是北语的资料,不能代替北语的笔记,只作为参考。 我这里有夏大的语概的练习题,宝贵之处是他有答案,而且题目出的也不错。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不否认里面有一小部分题目和北语的笔记有点点出入,大家遇到这样的地方还要以北语笔记为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答案做的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思考题部分和北语的试题比较接近。这里先把第一、二章的内容给大家。 第1-2章:思考题部分 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注意!!! 不正确。语言不是说话,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才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语言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说话就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相同的规则生成不同的句子。 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以及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而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 (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正确区分语言和言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从而正确地理解语言,对待语言,精确地规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此外,区分二者,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对于研究作家运用语言的特色,研究作品的言语风格,提高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 语言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它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本身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也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要用一定的语音形式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 4、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二章为什么使用语言符号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认知现实的听觉符号系统,它是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它符号。 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是由不同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可分不同的层级。

北语语用

北语语用、文字历年真题解析 ? 楼主吕永平2011-09-12 15:46 北语语用、文字历年真题解析 大家好,我是2011年参加的北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总成绩393分,其中专业一(现古汉)125分,专业二(语概)12 9分。我的QQ825623537 欢迎和大家交流。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本帖就根据自己备考北语的经验,解 析一下我们的“敌人”——历年真题,以飨读者。 (注:本篇帖子根据本人二轮笔记——考点精要篇整理而成,即为二轮笔 记整理目录) 一.专业一——现汉古汉 (一)现汉 1.语音 相对来说,语音部分是最好准备的,因为考点相对有限,只要功夫下到可 以一分不丢,本部分可以采取穷尽复习法: 国际音标(严式)是必考的重点,我的复习策略是把声母表、韵母表都直 接用严式音标标出记忆,只要标调时直接拼合就好了;本部分必考的几张 表: ?1. 声母表2.韵母表3.声韵配合表4.普通话音变一览表 5.普通话音位表 6.普通话儿化音变分析一览表; 几个常考的点: (1)几组对比:元音VS辅音辅音VS声母元音VS韵母 调值VS调类 (2)有关音位分合的问题:i音位的分合问题

(3)说明音位理论在拼音方案设计中的意义,以i\e为 (4)另外的几个考点: 四呼(分类、分类意义、在声韵配合中的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声母特点; 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轻声音变(what、特点、影响、音变范围、作用) 儿化音变(what、作用) 语音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就可以应付了。 2. 词汇 词汇部分的真题重复考点很多,题型也都相似,只要有针对性的把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应付自如。 (1)同义词辨析 这是每年必考的考点,是考试的重中之重,相应对的策略是程娟老师分析同义词的思路,其中包括程老师的课堂笔记、相关论文结论等;分析角度掌握了,在分析具体的词语是就能得心应手,把角度一列,再把具体的词语一套基本就可以拿到绝大部分的分数 (2)辨析词的结构类型 这个考点涉及到造词法和构词法,程娟老师的思路是葛本仪先生的思路(程娟老师曾师从葛本仪先生); 其中重叠构形也是热点考点,【06年课教、07年、10年初试、11年复试】都曾考过; 另外周荐的逆序结构说早些年【02年、06年复试】也曾考过,近些年都不考了; (3)词义的构成

英语语言学概论--整理

Chapter 1 Language语言 1.Design feature (识别特征)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2.Productivity(能产性) refers to the ability that people have in making and comprehending indefinitely large quantities of sentenc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3.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4.symbol (符号) Symbol refers to something such as an object, word, or sound that represents something else by association or convention. 5.discreteness (离散性) Discrete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ounds in a language are meaningfully distinct. 6.displacement (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isplacemen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human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are not in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its users. 7.duality of structure (结构二重性)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into two levels, one of sounds, the other of meaning, is known as duality of structure. 8.culture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 Culture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by inheritance. 9.interchangeability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means that any human being can be both a producer and a receiver of messages. 1.★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definition has captured the main features of language. First, language is a system. Second, language is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e third feature of language is symbolic nature. 2.★What are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Language has seven design features as following: 1) Productivity. 2) Discreteness. 3) Displacement 4) Arbitrariness.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6) Duality of structure. 7) Interchangeability. 3.Why do we say language is a system? Because 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rules, and every language contains a set of rules. By system, the recurring patterns or arrangements or the particular ways or designs in which a language operates. And the sounds,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re used in fixed patterns that speaker of a languag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4.★ (Function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Halliday, what are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And what are the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adult language? I.Halliday uses the following terms to refer to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1) Instrumental function. 工具功能 2) Regulatory function. 调节功能 3)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表现功能 4) Interactional function. 互动功能 5) Personal function. 自指性功能 6) Heuristic function. 启发功能[osbQtq`kf`h] 7) Imaginative function. 想象功能 II.Adult language has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as following: 1) Interpersonal components. 人际 2) Ideational components.概念 3) Textual components.语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