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模糊是信仰混乱的根本原因

概念模糊是信仰混乱的根本原因

概念模糊是信仰混乱的根本原因
概念模糊是信仰混乱的根本原因

概念模糊是信仰混乱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而陷入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理论创新在新时期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概念模糊、逻辑混乱和思维僵化,是阻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大障碍。

中国人历来擅长于形象思维,很多人讨厌精密的逻辑推理,对概念的准确与否不感兴趣。这就是出现“信仰对象”繁多、混乱的根本原因。

我非常赞同楚渔先生在其大作《中国人的思维与批判》中阐述的基本观点:导致中国人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历史、体制、地理、资源等外部客观原因,而是模糊、僵化的思维模式。同样,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如此。由于对“信仰”概念的模糊,我们就会被政客和学者忽悠来忽悠去,最后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信仰”了!

信仰的核心问题,就是信什么的问题,即“信仰对象”的问题。通过“信仰对象”来判断一个人所持有的思想观念究竟属于信仰还是信念,就大大简化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执著追求和信奉的对象是无限存在、是万物之源,那就可以判定你持有的东西为信仰。反之,如果你执著追求和信奉的东西为有限存在,就只能算作信念或者理念。

“信仰对象”具有终极性特征,是“终极者”,是世界的本源。

什么叫“终极性”、“终极者”?就是追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源,从A追到B,B追到C,C追到D,最后追到Z,追不下去了,到头了,那就是终极,世界的本源就是终极。

按照著名宗教理论家、宗教哲学家蒂里希的说法,ABCDEFG一直到XYZ都不是终极,因为这些都是世界的万事万物,不值得崇拜,不值得信仰。从A一直到Z,也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总体,把这个总体看成一个对象,追究它的根源,这个根源才是终极者。

“信仰对象”是终极性的,是世界(应当说是宇宙更准确)的根源。但凡不能作为宇宙的根源的东西,都不能作为“信仰对象”!宗教里面塑造一个创造万物的上帝,将其作为“信仰对象”,就不至于导致思想混乱。犹太教的“十戒”首先就要求:不可崇拜上帝之外的物。这其实是有深意的。一是维护上帝的绝对权威,二是防止思想混乱。作为一种成熟的思维,是绝对不会将一棵树啊、一块石头啊之类的东西作为“信仰对象”的,也不会将某种学说视为绝对真理、宇宙真理并作为“信仰对象”。任何学说都不过是生命智慧的产物,将其作为“信仰对象”,就意味着将一种具体的精神产物作为世界的本源。这连三流的唯心主义都不如,还好意思宣称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可是我们的学者一直在引导我们犯这个基本的逻辑错误。现在的信仰危机并不表现为“信仰对象”的缺失。恰恰相反,中国人的“信仰对象”繁多且杂乱。基本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当作“信仰对象”。神灵、圣人、主义、金钱、学说、法律、道德、文化,还有“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等等,都可以作为“信仰对象”。甚至有的人认为爱情、足球、音乐之类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信仰对象”。总之任何东西都可以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信仰”二字。“信仰”究竟是动词还是名词,都搞不清楚。

概念模糊必然导致逻辑混乱。

如果我们不将“信仰对象”限定为“无限存在”、“终极存在”和“万物的根源”,就会导致什么东西都可以当做“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理论,是生命智慧的成果,是一种有限存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硬生生地将它当作一种“信仰对象”,必然就会将其视为无限存在之物。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性错误,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本身不能容忍的错误。

信仰的主体是人,而且只能是人。动物还不可能有“信仰”的高级意识活动。人是一种有限存在。信仰的对象是无限存在,比如宗教塑造的那个创造万物的“上帝”,比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倡导的“宇宙宗教”之中的“宇宙”等。信仰的对象必须是无限存在,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具体的有限存在物绝对不能

作为“信仰对象”。比如某种学说、某种理论、某种主义,尽管你将它吹到天上去,标榜为宇宙真理,它都不过是生命智慧的一部分,是一种有限存在物,绝对不能当作“信仰对象”。

任何一种学说都是人类凭借有限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理。如果将一种理论学说视为“信仰对象”,就会导致将其绝对化,视为教义、教条,最终会导致这种理论本身走向僵化和封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并且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当作“信仰对象”,是严重违背其基本精神的。我们原本要维护其权威的好意,恰恰适得其反。

马克思主义究竟是思想工具还是“信仰对象”?答案其实早就有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思想武器”的观点,在我们的教材里随处可见。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武器,就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工具。作为工具,就不能作为“信仰对象”。

作为思想工具就不能作为“信仰对象”,二者不可兼容。这是基本的逻辑问题。工具是具体事物,是有限存在,而“信仰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根源,是无限存在。这个基本的逻辑,是必须得遵守的。

同样,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其本质就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和意识,仍然是一种有限存在物,同样不能作为“信仰对象”。

将某种理想作为“信仰对象”,就可能会导致将理想凌驾于

现实存在的民众生命之上,导致对现实存在的生命的虐待和践踏。苏联解体,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者认为现实存在的民众的生命都得卑微的,必须要为伟大而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让路。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无视民生改善,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在于重视民生,将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共产主义作为理想,都不能当作“信仰对象”,那么,究竟什么才能作为“信仰对象”呢?

重新去信仰上帝吗?可是历史不会后退了!科学都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就不必讨论了吧?!

信仰“圣人”?信仰“超人”?信仰“领袖”?哦,都不行!且不说尼采宣称打到上帝之后,试图用“超人”来填补失去“信仰对象”之后的真空,最后宣告失败,而且还导致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产生,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就是在逻辑上也说不通。将有限存在的“人”作为“信仰对象”,在逻辑上是可笑的,在实践上是可怕的。个人崇拜的惨痛历史教训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吧?!

这也不能信仰,那也不能信仰,那么究竟什么才能信仰呢?

周毅2014.3.9 生命信仰研究学会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生命信仰研究学会”,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法律论证的意义探析

收稿日期:2009-05-20 作者简介:魏胜强(1976-),男,河南遂平人,法学博士,郑州大学副教授。  第43卷 第1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月 Vol .43 No .1 JOURNAL OF Z HE NGZHOU UN I V ERSI TY Jan .2010  法律论证的意义探析 魏胜强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法官的司法活动是一种说理的过程,离不开法律论证,法官进行法律论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包括方法意义和社会意义。法律论证的方法意义,是法律论证在法律方法的视角下所呈现的意义,它表现为:法律论证是克服形式逻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是对法律适用的正当性、合理性所做的说明。法律论证的社会意义,是从社会大众的视角看法律论证所呈现的意义,它表现为:法律论证是防止司法专断而对法官提出的职责要求,是使法官判决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法官;法律论证;意义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0)01-0042-03 司法活动不仅仅是法官运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的一个简单的活动,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法官要进行法律发现,对自己所发现的法律和案件事实作出法律解释,用所发现的法律进行法律推理,填补法律的漏洞等。同时,法官需要对自己的这些活动进行证明,这就是法官的法律论证活动。这里我们着重谈谈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论证活动。 一、法律论证问题的产生 法官发现了法律,并且结合案件事实对法律和事实的法律意义进行了阐明,但是法官所发现和阐明的法律意义是否就是法律的意义呢?这种发现和阐明是否有道理呢?尤其是法律在相互冲突的规范当中选择某些条文而不选择另外一些条文适用于本案,作出这种选择的道理在哪里呢?法官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的时候,由于是法律的空白,可以用多种内容进行填补,但法官为什么要这样填补而不那样填补呢?“受关注的不是法律用语意味着什么,而是它们被怎么实施。为了完成其造法的任务,每一个判决必须讲出原因,证 明它对法律的适用是有效的。” [1](P107)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法官说明理由,法官说理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法律发现和阐明活动进行论证的过程。所以,法官的法律解释活动中必然包含着法官的论证活动,在审判过程中进行法律论证既是法官的职权又是法官的职责。 “法律论证”译自英文Legal A rgumentati on,是近年来在我国法学界讨论得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学者们对法律论证概念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别。有人认为,法律论证与法律推理“常常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都 是描述和解释判决中的正当理由[2](P66)。然而更 多的学者认为法律论证具有自身的独立的范畴意义,它表征着一种独立的具有特定意蕴的法律活动。例如黄竹胜教授认为:“法律论证是法律活动主体在法律交往活动中运用法律理由证明自己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主 张的正当性、合理性的证成过程和证成方式。” [3]葛洪义教授指出:“法律论证是指通过提出一定的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法律 学说和法律决定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4]陈金钊教授认为,对法律论证可以作两个方面的理解:即关于法律的论证和通过法律的论证。关于法律的论证涉及面很宽,像立法过程中对法律规则的论证、法学研究中关于法律问题的论证以及法学教学过程中对有关法律命题的论证,还有司法过程中关于法律事实判断的论证等。通过法律的论证主要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对作为判决理由的规范命题依据法律所进行的论证,所根据的法律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价值甚至法律方法等[5]。夏贞鹏先生认为:“作为司法方法的法律论证是指在司法过程中,诉讼两造和法官分别对各自的法律主张提出理由证明其正确以使人接受其主张的义务。”[6](P291)这里,我们主要从司法过程中作为法官法律解释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一角度来谈法律论证。 尽管法律必然以暴力为后盾,但是法律毕竟不是军队,不能依靠暴力来征服人。法律的力量在于它讲理,能够以理服人。在现代意义上,凡是存在法律的地方就是能够说理的地方,而法律说理的地方就需要法律论证。“法律离开论证,也就是说当法律主要不是依靠说理来要求人们服从法律,或者当法律要求人们服 ? 24?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摘要:1965年扎德教授发表“模糊集”一文后,模糊性研究开始岀现在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中。模糊性成为法律语言学的一个热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的法律条文的观察和比较,并综合参考前人的研究,从法律意义上、语言学意义上归纳了法律语言模糊性在的主要成因。同时通过一些案例观察了语言模糊性对法律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辩证分析后本人得出如下结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的存在是各国法律中的普遍现象,是由语言本身性质和法律上的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尽管这样的模糊性会对法律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对其进行彻底消除。应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削弱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 一、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分析 (一)语言学角度的成因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看,法律语言之所以具有模糊性主要是由 语言的离散性和语用模糊导致的。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 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导致了我们的语词和世界的联系很难一一 对应:离散的、有限的自然语言不能划分和表达连续的、无 限的现实世界,这就是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来源。而当我们把

自然语言变为法律语言时,就将这样的模糊性带入了法律语言。

而语用模糊也是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成因之一。因为 同一个词语或是句子根据使用者和使用语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美国学者布莱恩?比克斯在《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中认为“言外之意”,即语句的用意,是对法律进行解释的立法目的。例如,英王爱德华三世为解决劳动力不足而制定了“禁止给'身强力壮'的乞丐施舍”的法律, 但是倘若这个乞丐由于没有衣物快要冻死了,是否应该施舍 呢?该法律的用意,也就是“言外之意”显然是希望帮助国 家获得更多劳动力。如果不去救援就会使得乞丐死亡而失去 一个劳动力,但是救援又违背了条文的字面意义。这就是因 为在这个语境中,语用意义和字面意义产生了偏差。与之相 同的还有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虽然“见义勇为” 成为了社会提倡、政府呼吁的行为,但是我国宪法和刑法中 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性法规《浙江省 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中的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 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 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 的行为”,显然其用意是提倡和表扬公民暂时放弃个人利益 为了保护更多人或是更大的利益的无私行为。但是当亲友的 生命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到底应当被界定为 “正当防卫”还是“见义勇为”呢?帮助亲友满足了字面上

高三作文:以信仰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信仰为话题 我们都知道“信仰”二字,在不同的时代一如既往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里。当然,在不同的年代里,信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对信仰的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那么,究竟何为信仰?我想,这两个字是没有确切的、能让大众都深有体会的释义的。但我能确定的是:什么不是信仰。 “公务员是我的信仰。”在面对记者采访时,8年考了62次试,最后在通过浙北某法检部门笔试时,撕碎原本计划的第二场应试准考证的事件主人公小孙对着镜头坦然地说出了这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如果因不满薪酬待遇而毅然决然地辞去原本的公务员工作选择再去报考高级的公务员能被称作是“执着于信仰”的表现,如果将8年大好青春用于奔波于各种考试并在本该赚钱养家的年纪给家庭带来负担仍能以“坚持信仰”而继续任性,如果这些都能被称为“信仰”,那么,试问还有什么不是“信仰”? 显然,“公务员是我的信仰”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在这句话的背后,有的只是自私和被世俗桎梏的,借信仰之名来实现个人欲求、追求一己私利的愚昧,这是对信仰的玷污,也是对当今社会的极大讽刺。我想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在小孙身上已荡然无存了。 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多少人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立下“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的豪言壮语,多少人本满怀壮志、带着高洁情操最终却不免落于世俗化。如果社会上能多一些三十年风

雨兼程执着守护大山15名学生未来的最美教师林远芝这样真正坚持信仰的人,如果那些被世俗蒙蔽了双眼的人能够懂得被称为“103个孩子的爸爸”的普通人石清华的不平凡之处,那么那些一开始怀抱信仰的人,也终不会穿上世俗的衣裳吧。 其实,很多人都不缺少真正的“信仰”,却很少能够善始善终,终究沦为“世俗”者。而对于那些时常挂于嘴边的所谓“信仰”,或许就是最难诠释也最难坚持的东西吧。对于那些真正将“信仰”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高洁者,也终会比那些披着“信仰”之名牟取一己私利的世俗者更值得赞赏。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

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 给予决定的理由是正常人的正义感所要求的。这也是所有对他人行使权力的人一条健康的戒律。—(英)威廉·韦德[1]引言随着行政法理念的转变和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行政决定必须说明理由,已成为现代国家公认的一项法治原则。整体来看,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是制约权力的要求,是行政合作的趋势,也是司法审查的基础。[2] 说明理由的客观必要与种种功能价值,在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中,均能得到完整和充分的体现。所谓不确定法律概念,系指法律概念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语意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外在特征,其在行政法规范中大量存在。[3] 为实现不确定法律概念在执法个案中的具体适用,必须消减其语意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这种消减“模糊性”和“多义性”,并将之适用于具体个案的全过程,便统称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德国传统行政法认为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仅有“唯一正确答案”,[4]美国学者德沃金也坚持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有“唯一正解”存在。[5]但实质上,法律解释的目标乃需多元主体与法律文本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方能得以实现。现代行政也要求打破传统上行政官员“威权决断”式的独断藩篱,倡导引入“通过理性的合法化”模式和“通过参与的合法化”模式,以构建一种“复合的行

政合法化框架”,[6]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权力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正当化。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当承认,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并不能通过纯粹的逻辑演绎得出“唯一正确答案”。行政法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只能有一个“合乎情理或相对正确”的答案区间,行政主体若能通过法律解释手段将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于该区间之内,这种解释行为就应视为是正确且妥当的。法院在事后审查行政主体的上述解释行为是否正确时,只需审查行政主体的解释行为“过程”是否正当、所考量“因素”是否全面必要、“理由”是否充分,而不需将之与一种仅存在于理想层面的“唯一正确答案”进行比较,不需将后者当作判断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而为确保这一“过程”、“因素”及“理由”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我们需要运用多维的法律解释方法,并通过行政参与、说明理由及司法审查制度来予以事前限定、事中规范和事后监控。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行政主体具体化不确定法律概念完整的“商谈理性”诠释模式。 [7]“商谈理性”诠释模式之下,行政主体具体化不确定法律概念往往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解释意义的选择问题,可能需要考察大量成文法规范以外的行政惯例、公共政策、社会效果、道德舆论等因素。上述考量过程充斥着价值选择、综合权衡与判断,很多情况下有着明显的行政裁量权运行痕迹。在此情形下,对行政主体课以针对具体化过程及结论的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一、语言的模糊性和法的模糊性的概念 1.语言模糊性的历史发展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引进的语言学术语。最早对它做出科学解释的要追溯到1908年德国学者安东·马尔蒂(Anton Marty),其后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937—1949年美国哲学教授布莱克(Max Black)等人都相继研究过模糊语言问题。1965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查德(L. A. Zadeh)发表论文《模糊集》,使模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数学化,适应了现代科学的要求。查德认为“模糊理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事实——几乎人类所有的思维,尤其是日常思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模糊的。”1 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提出“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2,日本模糊工程学学者寺野寿郎宣称:“语言在本质上是模糊的”,“模糊性的典型是语言”3。自柏拉图以来,斯宾洛莎、霍布斯、黑格尔、尼采等人论及语言问题,但大多是以否定的态度把模糊性视为语言语语的缺陷,没有认识到模糊性是日常语言思维本身的一种内在属性。罗素在其《论模糊性》的演讲中曾提出关于模糊性问题的论述,他认为“模糊性根源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系概念、判断和思想的模糊性,而与客体本身的状况无关,……它取决于由同一表现手段所表现的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别的程度。准确性则相反,是一种理想的极限。”4 一般认为,模糊性概念源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Zadeh教授提出的模糊集合论。对于此前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明确界限的”论述(如“快”和“慢”之间即不存在鲜明的界限),Zadeh教授指出此类不能精确划定范围的类别,在人的思维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模式识别、信息传递和抽象中。自查德教授之后,模糊数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Zadeh在叙述他所创立模糊集合论的思想过程时说:“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 2.法的模糊性 1Zadeh, L.A. Quantitative fuzzy Semantics[J].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1971, (3).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3寺野寿郎:《模糊工程学——新世纪思维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4何建南:《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模糊性的本质》,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摘要: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宗教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关系 一、宗教信仰 1、概念、意义: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 2、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宗教信仰就是一种对自身、对邻人、对世界的人格倾向;一种整体的回应;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和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一种生活在世俗层面之上的能力;看到、感到一个超越的维度,并依此而行动。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都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行动等的根基。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精神柱石,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为人们提供“应当的应当”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大前提。信仰从它的生成那一刻起,就满足着人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一生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二、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林茗茗外语系12英语7班 11号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不管是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印迹。 闽南奇俗——“普渡”也不例外,“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普渡”祭祀对象是“普渡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渡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小时候,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天晚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异常频繁,小孩子最好是不要外出,以免撞上不洁物而生病。在闽南地区,我们的童年就在这种浓浓的宗教色彩中成长,在七月半迫使活着的人强烈的记起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与他们有着关系的事。当然,这天与清明不同,他可以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纪念。 古代闽南“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 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

浅谈信仰的力量

浅谈信仰的力量 摘要:在我们当代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究竟信仰是什么、信仰有什么力量以及树立信仰。 关键词:信仰危机、定义、力量。 一、树立信仰 当今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我们大学生又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 儿时你的梦想还在吗?估计已经很多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了,随着利益的驱使,中国人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梦想,中国已经陷入的严重是信仰危机,没有信仰的人们就像失去了航标的小船永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到不了彼岸。在这些有信仰的时代中国不曾谜茫,所以中国的历史是辉煌的,然而在时代进步思想进步时我们的信仰却失去了,于是抢劫,小偷,诈骗越来越多(虽然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关,但是跟信仰也不无关系,伊斯兰教的教徒就会饿死也不去偷窃,因为他们他们认为偷窃是罪恶的,而且会被砍掉双手作为惩罚,并且也不会有人同情)我们正经历着一个空前的信仰危机。 二、信仰是什么 源于古希腊,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信仰成为一个议题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即为佳例。这是百度百科对信仰下的定义。但是有人说:“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力量,在你成功的时候让你骄傲,在你茫然的时候为你指名方向,在你挫败的时候让你坚强的一种思想方式,精神寄托。”下面的回答确是最符合我内心的答案,’怎么说呢?信仰其实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当人贫苦时,需要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帮助,什么是这种力量呢?同样的人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神,而神是什么,神就是人心中的主宰,是真理,是他创造了人类的信仰,这种信仰给了人类希望,使得人类为此去奋斗,不息一切实现这种信仰所承诺的时代。比如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共产主义……这些都是人类的信仰,而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也同样被神话了。’ 三、信仰的力量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谭嗣同是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曾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粗糙集基本概念

一种对集合A的划分就对应着关于A中元素的一个知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库,人们将如何从这些浩瀚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我们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去粗取精?什么是对事物的粗线条描述什么是细线条描述? 粗糙集合论回答了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想了解粗糙集合论的思想,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知识?假设有8个积木构成了一个集合A,我们记: A={x1,x2,x3,x4,x5,x6,x7,x8},每个积木块都有颜色属性,按照颜色的不同,我们能够把这堆积木分成 R1={红,黄,兰}三个大类,那么所有 红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1={x1,x2,x6}, 黄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2={x3,x4}, 兰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3={x5,x7,x8}。 按照颜色这个属性我们就把积木集合A进行了一个划分(所谓A的划分就是指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必然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分类),那么我们就说颜色属性就是一种知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一种对集合A的划分就对应着关于A中元素的一个知识,假如还有其他的属性,比如还有形状R2={三角,方块,圆形},大小R3={大,中,小},这样加上R1属性对A构成的划分分别为:

A/R1={X1,X2,X3}={{x1,x2,x6},{x3,x4},{x5,x7,x8}}(颜色分类) A/R2={Y1,Y2,Y3}={{x1,x2},{x5,x8},{x3,x4,x6,x7}}(形状分类) A/R3={Z1,Z2,Z3}={{x1,x2,x5},{x6,x8},{x3,x4,x7}}(大小分类) 上面这些所有的分类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知识库。那么这个基本知识库能表示什么概念呢?除了红的{x1,x2,x6}、大的{x1,x2,x5}、三角形的{x1,x2}这样的概念以外还可以表达例如 大的且是三角形的{x1,x2,x5}∩{x1,x2}={x1,x2}, 大三角{x1,x2,x5}∩{x1,x2}={x1,x2}, 兰色的小的圆形({x5,x7,x8}∩{x3,x4,x7}∩ {x3,x4,x6,x7}={x7}, 兰色的或者中的积木{x5,x7,x8}∪ {x6,x8}={x5,x6,x7,x8}。 而类似这样的概念可以通过求交运算得到,比如X1与Y1的交就表示红色的三角形。所有的这些能够用交、并表示的概念以及加上上面的三个基本知识(A/R1,A/R2.A/R3)一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_扈庆学

DOI:10.13370/https://www.doczj.com/doc/029754966.html,ki.fs.2008.04.006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 扈庆学 葫芦作为绘画题材,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中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不仅因为葫芦题材的绘画具有花鸟画的一般艺术特征,易于表现,还源于葫芦题材花鸟画不同于一般 题材的花鸟画,它还具有丰富的民俗意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中国的葫芦文 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已经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 重视,研究者们从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许多民间风俗、 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现象。本文则试图从葫芦题材花鸟画解读葫芦的文化内涵。 一、“葫芦”释名及其价值 根据谭宏娇、张立成先生的研究,关于葫芦的得名,前人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释名]中云,“壶,酒器也;卢,饭器也。 此物各象其形,又可谓酒饭之器,因以名之,俗做葫芦者,非矣,葫乃蒜名,芦乃苇属 也。”是以葫芦的功能为命名缘由。二是农业学家与植物学家夏纬英先生在《植物名释 札记》中的释名:“原作壶卢,或单名曰壶……,壶既葫卢,以形似壶状。‘卢’,亦因形似 而言,或曰案:此所谓‘矛戟柄’之应,即矛戟柄之末段膨大而作圆锥体而亦具楞的部 分,葫芦之型亦语之相似,故而都有‘卢’名。”1是以葫芦的形似为命名缘由。葫 芦在古代文献中除了写作“葫卢”外,亦写作“觚卢、觚芦、胍瓠、扈鲁、瓠卢”, 古人往往不知道它们是字型无定,声音通转的连绵词,故常常产生不解或误解。 葫芦有食用价值,可以直接食用,或煲汤、扁炒、做馅儿,或与肉类一起煮、炖,是上等的美味佳肴。葫芦也有承载之功能,可以做酒器、水器等,农村常用的舀水 工具依然是由葫芦做成的“瓢”。在辽宁的农村,葫芦是农民常用的播种工具。葫芦 可以用来储藏粮食和食品,还可作为浮水之工具,其浮水如泡、如漂也。葫芦的经济 195

法律英语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辨证分析解析

法律英语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辨证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是,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模糊性。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法律语言与模糊词语的辨证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法律语言;模糊词语;辨证分析 Abstract: It''s all known that legal language is a kind of customary language , which includes words, phrases and modes of expression with its unique styl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language is exactness in its expression. But in practice, fuzzy expression is inevitable in legal languag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zy expression and legal language. Keywords: legal language, fuzzy expression dialectical analysis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潘庆云,1997:158)。论文论文参考网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法律之目的即为“定分止争”。因此作为法律外在形式的法律语言其法定原则就是语言的准确性,即要求法律语言务必清晰明确,不模棱两可,以达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要求。然而,在法律条文中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Pearce (Maley,1994:28) 指出,在澳大利亚和英格兰约40%的法庭活动需要对特定的立法条款的意义做出裁决;在美国各级法院普遍用词典作为一种审理案件的辅助工具,对法律文本进行文义解释;在我国有学者初步统计我国《刑法》法条,从《总则》到《分则》运用模糊词语共一百余条,占全部条文的 50 % 以上。(王洁,1998:13) 由于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大量出现,不少人认为法律的伸缩性很大,定罪量刑则是法官“说了算”的错误想法。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作一番辨证的探讨。 一、法律语言离不开模糊词语 所谓模糊词语是指那些语义局部(边界)模糊的词语。如:高、矮、好、坏、轻、重等。模糊词语产生的根源,实质在于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和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这是自然的普遍现象,人们认识事物把握对象时,无法运用语言准确定义、指称或描述,采用多种解释的表达手段进行表达。“模糊”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同于“含混不清”,后者常指人们运用语言不当而产生的消极结果,是尽量要避免的现象。模糊性则是不确定性,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作用。法律语言之所以要使用模糊语言,有以下主要原因: 1、模糊性是法律语言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 模糊性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主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因此反映主客体的自然语言不会绝对精确,非此即彼,具有固有的模糊性。形式逻辑有一条基本规律——排中律。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性。而我们所说的模糊则恰好是对排中律的突破,法律语言所表达的概念既可以属于甲又可以属于乙。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札德 (L? Zaden) 教授提出了模糊集理论[1]。依照札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肖北庚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 肖北庚Ξ [内容摘要] 本文从语义分析和一般社会学透视入手,揭示了秩序概念的主观、客观和形式要素,并依这些基本要素为视角,评析了以往理论界关于 法律秩序概念的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界定了法律秩序,且在这种界 定中对何以这样界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具体论证。 [关键词] 法律秩序 概念 分析 法律秩序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秩序现象是法学理论中一个深刻而重要的课题,历来备受西方法学家关注,我国法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进行过多方位探讨。然由于法学理论界对法律实施与实现缺乏深层研究,加之法制实践无迫切需要,而未深入下去。今天,当法律秩序成为入世要求下的实践话语,及我国法治进程要求社会秩序从多元混合秩序走向法律秩序时,该理论问题再次凸现,成为21世纪法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话题之一。理论课题探讨的深入展开,厘清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其逻辑起点和必负责任。为此,本文以语义分析为视角,结合以往国内外学界对法律秩序内涵的认识,对法律秩序进行概念分析。 一.秩序的语义分析 秩序是一个为社会科学广泛使用的术语。理论家们在多种维度和广泛领域使用这个词。该词既被用来称谓复杂的社会现象。“就讨论任何一种复杂现象来说,秩序都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概念” ①。人们通常用秩序一词指谓社会大系统。同时,该词也用来指称生活中的某一具体现象。例如:“请遵守秩序”②。依据奥斯丁教授的名言, “对词的深化认识去加深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因而,对秩序的语义分析是我们把握秩序一词的准确含义进而分析各类秩序现象的必要方法,加之,秩序是贯穿本文的一个关键词,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有助于确定本概念的中心含义,克服交流障碍。再者,对秩序概念进行语义分析也可以发现人们的秩?法学论坛? Ξ①②Hart :The C oncept of Law ,Ox ford University of Press ,1961,P1. Hayek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1973,P42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第1章模糊集合及其运算(教材第2章) 1.1 模糊集合创立背景 1.不兼容原理: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化的能力将减小,在达到一定阀值时复杂性与精确性相排斥,即高复杂性与高精度不兼容。 2.Zadeh研究大系统遇到的问题他经常徘徊于人脑思维-大系统-计算机三者之间,多模糊概念与模糊信息不是用是、非二值逻辑,而是用模糊逻 辑。线性的计算机是以二值逻辑{0,1}为基础,不能处理模 糊信息,怎么办 为使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处理模糊信息,必须将{0,1}扩展到[0, 1]闭区间,于是他在1965年发表了开创性论文“ Fuzzy sets ”。 人脑对复杂大系统中许 图不兼容原理示意图 图人脑、电脑与大系统

举例解释模糊性与随机性两个概念的差异。 1.2经典集合及其运算 1.复习经典集合理论 定义:基于某种属性的、确定的、彼此可区别的事物全体。 论域: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论域(全域、全集、空间、话题)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 集合之间关系:包含与相等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交、补运算 集合的三种基本形式如下: 描述式:(只用文字)由属于一个集合或另一个集合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 这两个集合的并 文氏图:(只用图) 集合的直积(叉积,笛卡尔积): 图函数关系是映射的特例 3. 集合性质 幕等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同一律、复原律、互补律、对 偶律 定义式:A U B @{X | X A 或X B }(只用符合字母) 两个集合A,B 的直积:A B {(X, y)|x A 且 y B} 注意几点: (1) (2) (3) 序偶不能颠倒顺序(X, y ) 直积可推广到n 个集合; 当R 为实数集,即

模糊概念

?在刑事法律中,存在大量的“模糊概念”。所谓模糊概念,就是指其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明确,但其外延却不明确的概念。 ?例:《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任何”“从重处罚”“从轻处罚”“酌情”“罪行重大”“后果特别严重”等,这种有意模糊,为执法的审时度势、因案而异提供了条件。 一、对模糊概念的应用 ?在《刑法》中直接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在司法解释中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明确其外延。 ?《刑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对模糊概念加以解释,而把如何明确模糊概念的任务交给了司法实践。 ?《刑法》第78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重大立功表现: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模糊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三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黄××诈骗数额巨大,情节严重,依法应予从重处罚。?± ??°被告人张×公然散播反动言论,并向海外敌特机关提供机密情报?-?-?± 二、刑事法律与诉讼中存在模糊概念的意义 ?法律现象无限,而法律语言有限 ?有些法律现象本身外延模糊,范围不明,还有一些法律现象在人们的主观认识中也是模糊的。 ?模糊概念在刑事法律与诉讼中具有精确概念无法替代的作用,可用以实现特殊的表达目的,完成特殊的表达任务,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模糊概念在刑事法律与诉讼中的作用 ?使法律表述既精练又周密 ?便于表述外延不明确以及尚未命名的法律事物 ?便于表述那些无须精确表述或者不便精确表述的法律事物

以信仰为话题的作文800字高品质版

以信仰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们都知道“信仰”二字,在不同的时代一如既往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里。当然,在不同的年代里,信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对信仰的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那么,究竟何为信仰?我想,这两个字是没有确切的、能让大众都深有体会的释义的。但我能确定的是:什么不是信仰。 “公务员是我的信仰。”在面对记者采访时,8年考了62次试,最后在通过浙北某法检部门笔试时,撕碎原本计划的第二场应试准考证的事件主人公小孙对着镜头坦然地说出了这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如果因不满薪酬待遇而毅然决然地辞去原本的公务员工作选择再去报考高级的公务员能被称作是“执着于信仰”的表现,如果将8年大好青春用于奔波于各种考试并在本该赚钱养家的年纪给家庭带来负担仍能以“坚持信仰”而继续任性,如果这些都能被称为“信仰”,那么,试问还有什么不是“信仰”? 显然,“公务员是我的信仰”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在这句话的背后,有的只是自私和被世俗桎梏的,借信仰之名来实现个人欲求、追求一己私利的愚昧,这是对信仰的玷污,也是对当今社会的极大讽刺。我想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在小孙身上已荡然无存了。 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多少人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立下“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的豪言壮语,多少人本满怀壮志、带着高洁情操最终却不免落于世俗化。如果社会上能多一些三十年风雨兼程执着守护大山15名学生未来的最美教师林远芝这样真正坚持信仰的人,如果那些被世俗蒙蔽了双眼的人能够懂得被称为“103个孩子的爸爸”的普通人石清华的不平凡之处,那么那些一开始怀抱信仰的人,也终不会穿上世俗的衣裳吧。 其实,很多人都不缺少真正的“信仰”,却很少能够善始善终,终究沦为“世俗”者。而对于那些时常挂于嘴边的所谓“信仰”,或许就是最难诠释也最难坚持的东西吧。对于那些真正将“信仰”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高洁者,也终会比那些披着“信仰”之名牟取一己私利的世俗者更值得赞赏。

论刑法的模糊性(一)

论刑法的模糊性(一) 内容摘要] 本文指出了我国刑法中的模糊性,分析了刑法模糊性存在的原因,阐明了刑法模糊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刑法的模糊性是刑法规范的又一基本属性,只需进行合理限定,就能与明确性达到和谐统一,起到有效地保护人权、打击犯罪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性罪刑法定原则 作为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法律的刑法,其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适用刑法的不得已性(即刑法的二次调整性),从而也就对刑法本身的明确性提出了比其它部门法更高的要求。因而,我国97刑法毅然废除了79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在评价修订后刑法的进步性时,是几乎任何一个评价者都不惜予以隆重渲染的一大亮点。立法者对确立刑法明确性的坚决态度,让许多人认为,刑法修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立法者努力消除刑法规范的模糊性、增强刑法规范明确性的过程。客观地讲,修订后的刑法被誉为“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便是对修订工作最积极的肯定。然而,与人们的主观预期相比,差距显然还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就法学界而言,一些学者对修订后刑法中诸多“欠明确性的条款”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或批评;二是就立法机关而言,修订后刑法正式实施不到8年,对它正式的修订就达五次之多。究竟客观上是否存在模糊性的刑法规范?笔者谈如下粗浅认识: 一、模糊性及其表现 刑法的模糊性是相对于刑法的明确性而言的,刑法规定得不明确的地方也就是刑法的模糊之处。刑法的明确性是指刑法规范对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处何种刑罚的规定,应当是明确的,它包括犯罪构成的明确性与处罚程度的明确性,排斥含混。然而我国刑法的模糊之处可谓俯拾皆是。 首先,在定罪方面。如第20条第3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这里的“行凶”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字眼,它甚至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生活用语;许多犯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如397条的玩忽职守罪;还有第23条对犯罪未遂的规定,什么是“着手”?如果行为人翻墙盗窃,在翻墙时就被捉住,那么翻墙行为是否“着手”?它和行为人又进了门有什么区别?同样地,举枪、瞄准、扣动板机、射击,这一系列行为究竟哪个是“着手”杀人的行为?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未得逞”又作何理解?是犯罪目的没有实现还是没有构成犯罪?等等。 其次,在量刑方面。刑法第四章第四节的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这里的“数罪”究竟包不包括同种数罪,理论界的看法也不统一;其次,分则中大多“情节犯”、“数额犯罪”、“数量刑犯罪”都体现了刑法的模糊性。据不完全统计,仅“情节严重”在分则中就出现了130次,“数额较大”出现了39次。对于什么是“情节严重”,刑法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具体规定,只能根据具体案情委诸法官去判断。这里问题就产生了:对于同一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去审理的话,就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因为人的主观判断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法官认为已经达到“情节严重”而另外的法官则完全可能有相反的意见。尽管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但是司法解释也并不能究尽所有的情况,更何况司法解释本身有时就是模糊的。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第六条规定的,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一)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还必须节的。对于这里的“严重后果”和“其他恶劣情节”还不是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与判断?另外,“数额犯”应该说是比较明确了,达到一定数额就应定罪处罚,没有达到一定数额就不能定罪处罚。然而事实并非都是如此,例如,第382条,第383条规定的贪污罪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