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

【人教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

【人教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
【人教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道德与法制教案设计

青春的情绪

(1)上述情境分别体现了青春期的哪些情绪特点?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说说自己的情绪特点。

探究与分享三: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写吸引人的小故事(可以二选一)。

提示一: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有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二:我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有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你编写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探究与分享四:

陈玲和芳芳是好朋友。一天上学路上,陈玲看到了芳芳,热情地喊着芳芳,芳芳却骑着车子从她身边飞驰而过。陈玲心里有些不悦:“怎么不理我?还好朋友呢!”

进了教室,正赶上数学课代表发作业本。芳芳冲着刚刚进教室的陈玲说:“没办法,又是满分!”陈玲打开自己的作业本,看到两个鲜红的“”,不由暗想:神气什么!她边想边从书包里拿书本,一不小心把文具袋碰掉地上,刚蹲下准备捡,就被芳芳踩到了手。陈玲一下子爆发了:“你干什么呀!故意找碴儿是吧?”这一幕恰巧被刚进教室的班主任看到,她批判道:“陈玲,你怎么对同学大喊大叫?”陈玲暴跳如雷地大叫:“我怎么这么倒霉呀!”

思考:

(1)陈玲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变化?

(2)陈玲的这些情绪表现体现了怎样的青春期特点?

(3)假如你是陈玲,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交流要求:小组内交流,每小组选择一件典型的实例交流现象,

分析解决的策略

达成目标:用知识点解决基础问题,确立难点问题

1 青春期情绪的类型及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

2 青春期情绪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3 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10分钟)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感觉器官,刺激人的神经,进而影响人的情绪。每个人都可能对色彩产生独特的感知和情绪反应。

尝试通过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感受,制作“情绪调色板”。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悄悄变化的我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4.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对待这些生理变化 (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 胖,有的先长高。 (2)态度(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2)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如何发展自己的独立思维/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不是)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4.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什么是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5.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 (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6.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2)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3)要讲究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7.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8.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的教案全册.doc

2016年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导读:一年级 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一、导入。1、师自我介绍。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 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1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 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 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2、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pdf

人教版七年级xx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 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一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校提出的“六个现代教育观念”为指针,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 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 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 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今学期我主要担任七一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纪律性可能不 够强,但思想纯朴,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 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七年级道德与 法治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 无价的青春;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做情绪的主 任。 第三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成长。第四单元共有四节内 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面对身边的诱惑要学会 拒绝,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良好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绪变化与情感触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国家情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调控水平,协助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结合自己多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在此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真挚拙见,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共鸣。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新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教学方向以及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必须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 2.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疏缓现阶段学生心理自私以及毅力薄弱的现状,引导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3.教师恰当使用情感教育,协助学生更好地领悟道德与法治的精神实质,全面激发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与热情,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情感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都是将教学内容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的培养,以教为主,先教后学。教师以讲解方式实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是传授知识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情感升华的过程。 三、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

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以感观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再现生活现实情景,教师对社会的变化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和时事实行讲解,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拓宽学习的知识面,这不但能够为政治课堂增添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时,我们教师能够结合当下学生喜欢的电影《战狼2》,韩剧,好莱坞大片中的人物、情境、以及剧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情感体验,更好的完成情感教学目标。 2.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现代教育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遭到淘汰,所以,教师们必须要适合形式发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追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大胆地使用丰富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要想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就必须要集中精力来创设良好的行为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自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建议广大教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着手: 首先,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展开各种丰富且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在集体活动中来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相互影响,这是形成情感共鸣的最佳方式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一)男生女生 (二)青春萌动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二)青春有格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二)情绪的管理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二)节奏与旋律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关好集体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二)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 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我与社会 (二)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 (一)网络改变世界 (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 第三课秩序与规则 (一)维护秩序 (二)遵守规则 第四课与规则同行 (一)尊重他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总结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 (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 1、如何理解学习? (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 1、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2、学会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其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是初中教育时期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意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从而优化教 学方法,提高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没有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达到良 好的教育效果。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 治教学质量,是相关教育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大多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学 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又约束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思想, 学生没有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得教育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摆脱 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往师生观念阻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师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学生惧怕教师的威严,甚至在课堂上对不懂的地方也不敢进行提问,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黑板以及粉笔成为 了课堂的主体部分,班级学生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没有将 每个学生顾及到,在教学中也没有做到与实践相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而是一味地长篇大论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都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出现了教师讲 课很认真,学生却没有得到所要掌握到的知识。那么,怎样将课堂教学发挥最大作用,使道 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是众多教育者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1.转变传统师生观念。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传 统教学观念,将教师角色地位降下来,向学生可以进行沟通的朋友角色发展。交流是解决一 切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有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 才能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乐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教学生如 何做人,以及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 2.翻转课堂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样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告别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时,其中的第一课是“我 是中学生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刚步入中学的喜悦心情,使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工作,结合课题,教师应鼓励学生 进行讲述,关于成为初中生的心情与想法,结合课后的知识问答:新的环境带给我们哪些新 感受与体验、如何融人新的班集体、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学习的重 要性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上台与大家进行交流。通过该环节教师成功将课本知识进行深化,并且基本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性格情况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 进行。同时,教师应该利用班级网络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普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少量渗透。 3.小组互助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将分散的学生个体组成 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没有顾及到的学生,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例如,在进行“人 生自强少年始”课程学习时,该课程主要有三个部分,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强之路。自强不息是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总结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 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三、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 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这是如何记课堂笔记的问题,有人常常因记不全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放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 (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 网络的特点: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反思之一: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家李希贵说“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那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里给孩子什么样的内容,要塑造怎么样的一个群体?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从表面上只是更名,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见教育部的良苦用心。 首先,呼应了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众所周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其次,我们必须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既有孩子通过教育成为社会精英,国之栋梁,也有很多孩子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普通一员,那么我们教材的编排是否都有兼顾?新改编的教材注意了这一点。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显而易见,义务教育教材把“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反思之二:谁是课堂的主人 众所周之,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然而,现实情况是面对每班65人的大班额(笔者所在的中学为城镇中学),能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确实需要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选择能不开展活动课,尽量不考虑,而且像我校的这种县级中学,大班额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农村中学生源严重不足,一个班十几个人,另一方面县城中学一个班六、七十人,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立足现状,激活课堂,还课堂与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 反思之三:什么样的评价更重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反观当前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评价,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赞成这一观点,我们本应提供给学生经过甄别的、有用的、强大信息,但事实是我们从未考虑过,只是考分高低的甄别。 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显然,这种评价要求,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但眼下,对教师的评价,大都只围绕一个目标――中考分数,政治课的待遇则更差(中考总分为70分),这是一个基层教师的悲哀,同时也是社会现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1、进入青春期,我们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是什么 答:(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2)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进入青春期,我们身体的发育有什么特点 答: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4、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体的变化 答: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正确处理心里矛盾的方法有哪些 答: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成长的不仅是身体 1、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 答: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是什么 答: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特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3、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答: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4、如何认识青春的创造 答:(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2)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版.pdf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 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 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 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 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 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 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 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

萍乡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抽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8.(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3分)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吸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必之,无则加勉。”(每点2分,共6分) 19.(1)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每点2分,共4分) (2)体现了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1分)其他特点: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1分)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1分)③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1分) 20.(1)(1)拟题(4分)评分说明:以题目的形式呈现1分,题目综合概括材料的要义,并体现道德与法治课所学观点3分。题目如:《法律护我们成长》《法律保障未成年人生活》等。 (2)评论(12分)评分说明:①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论。每一角度的分析评论4分,其中评论角度2分,观点阐释2分。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评论不重复计分。③只要是从合理的角度评论,均可酌情给分。例答: 从法律特征的角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从法律作用的角度: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角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或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从法治的角度: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 21.(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每点2分,共6分) (2)①爱国主义情感。(1分)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