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2010-09-17 04:43:14来自: 素位随缘(从三十岁开始新的人生....)

在宇宙模型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势能极点以及由此发端(或终结)的万物运动。如果把运动分

解为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向——前者即奇点之间的推进,后者为水平涡旋。在垂直推进中,有正

向(或阳)与反向(或阴)之分;涡旋也是如此——从奇点垂直观察涡旋,可以发现两个奇点

涡旋的扩张(或收缩)方向完全相反。如果不考虑透视,则情景与太极图一致:

太极图中的涡旋似乎不明显,但是要知道,现在我们常见的太极图已经经过了几千年演变。如

果您查阅中国传统图案,可以发现演变的轨迹:

最初,双鱼的眼睛只有一个,这与俯视看宇宙一端时两个奇点重合的画面相同。黑嘴认为,把

鱼眼一分为二完全是透视概念形象化的需要,并不代表空间错位。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正向动能收缩逐渐使反向势能极大化;反向动能收缩逐渐使正向势能

极大化。从运动方向的角度看——正向扩张到达极限后变为反向收缩;反向扩张到达极限后变

为正向收缩。股指下跌运动为上涨积聚势能;上涨运动为下跌积聚势能;指数上涨到极限后开

始下跌,下跌到极限后开始上涨——道理都是相同的。

自然界的涡旋轨迹被称作黄金渐开线。假设一条直线贯穿曲线的中心,曲线与直线相交会产生

出无数线段,任何两个线段之间的距离比,都呈黄金倍数,例如:0.236、0.382、0.5、0.618、0.809、1.0、1.382、1.618……,其中,相邻线段之间的比值0.382和0.618是最经典黄金分割。

表面上,似乎这些无理数决定了万物运动规律,然而实际上它只是几何关系的巧合。黑嘴认为,宇宙中只存在几何,数学问题都是几何的衍生品。

假设做直线运动的点仅在垂直方向具有动量V2(下图右),那么它会永远朝着这个方向运动下去。然而,如果在水平方向出现分动量V1,运动趋势就会改变——朝着合动量∑V的方向AB

发展。当V2=2V1时,∑V与V2的差值正好与V2呈黄金倍数关系。

如果不存在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就不会存在扩张和收缩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点也不会改变轨迹。水平动量的增强或衰减可以改变直线运动的方向,也可以将理想的圆周运动变成涡旋运动。当

水平动量恰好是垂直动量的一倍时,涡旋轨迹就是黄金渐开线。由此可见,0.618只是数学结果,真正的决定因素是几何关系V2=2V1——这种倍数关系是由空间形态抑或其它什么因素造

成的,现在还不得而知。

涡旋被很多人发现,但研究深入的程度各有不同。九十年代初,美国人嘉路兰(Christopher Carolan)发表过一部螺旋历法,涡旋形态是这部理论的研究重点,其推理和计算过程都要比艾略特和江恩透彻。假以时日,螺旋历法有可能成为预测理论的第三驾马车。

艾略特研究涡旋,主要是取它的倍率关系,形态在书中只是一闪而过。艾略特对浪形的研究倒

是很深入。黑嘴认为,浪形是根据涡旋形态倍率关系发展出来的衍生品,波浪本身并不能直观

反应出事物的运动周期。就运动的直观真实性而言,螺旋历法最接近真理,江恩其次。下图是

江恩四方——虽然外形失真,但涡旋明显存在。

本文先推导了宇宙静态规律——得到先天八卦图的外层结构;而后又分析了动态规律——得到

太极图,下面让我们看看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的组合画面:

中国自古以来尊崇平面语言,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图形文物全部都是平面符号。黑嘴认为“先天

太极八卦图是立体结构的平面表现”。其中,八卦描述的是环境(或者说相对静止不变的规律);太极图描述的是主体(或者说不断运动变化的规律)。事物的规律,既离不开环境,也离不开

主体。想要完整地认识事物,必须同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入手。

先天太极八卦图是静态规律与动态规律的完美结合,它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最大

贡献。遗憾的是,现代中国尚处于追赶世界先进文明的过程中,主流人群对自身传统文化大都

视而不见。历史表明,后进文明只有在超越和领先之后,才会重新审视自身价值,重新挖掘和

发展传统文化。因此,伏羲的宝藏还处在标本状态,没有焕发新生。

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都同时存在静态和动态两种规律,艾略特过于专注动态,江恩过于专注静态,致使两部理论都存在缺陷。黑嘴开篇提出“自然法则≈先天太极八卦图≈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原因正在于此。

炒股是价格与时间的游戏。价格周期是动态规律,时间周期是静态规律。下面,让我们将先天

太极八卦图的外层结构分解一下:

这种分解方法,如果用空间属性来理解,就是“在8个不同空间中,每个由三爻决定,8个空间

总共包含8×3=24种属性”。三爻——可以理解为3种极端,或3种不同的倾向。黑嘴曾一度

认为三爻只是标记符号,8卦完全可以用8个单一符号代替。但是后来想明白了——两仪分四

象后,两仪仍然存在;四象分八卦后,四象也仍然存在。这就同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一样——分

支关系,而非分裂。

24等分圆的概念如同八卦一样——只是次序关系,而非空间结构。如果描述空间结构,就是在

前期八分空间的基础上套装三层球体——如同地心、地幔、地壳那样。24是非常重要的数字。24节气就是周文王根据后天八卦图划分出来的。24的一半也很重要。一年12个月,一天12

个时辰,12属相等等都与循环周期有关。

江恩理论中结合静态周期与涡旋运动最好的图形是“轮中轮”,其中周期单位也采用了24进制:

六追踪决定性数字的来源

波浪理论开篇便定义了一个完整片断——即一次循环由8(5+3)浪构成。文中并没有阐述定义的理由。如果说艾略特的依据来自费波纳茨级数:1、1、2、3、5、8、13、21、34、55、89、144……,那为什么是5+3,而不是21+13或者144+89?黑嘴大胆推测——这个结论是统计结果,作者并不知道原因。逝者逝已,羊皮书只能由后人解密,黑嘴不才愿当先锋:

首先,从增量的角度讲,曲线运动与涡旋运动的区别是“前者是深一脚浅一脚,后者是进M步

退N步”。下图中,自A点开始的运动,经过B到达C点时完整一次循环。B点的切线方向与

A和C都相反,如果把AB视为反向运动,BC就是正向运动。股价涨跌反映的也是运动增量规律,因此总体上只存在下跌和上涨两种情况。图中,AC:AB≈0.618≈5/8——说明在一个运动

周期内,3/8是反向运动,5/8是为正向运动。

再者,前面讲过静态规律有8种属性,如果用正弦波理解——一个周期就由反向4浪和正向4

浪交叉构成。

假如只存在静态周期,股价只做正弦曲线运动;假如只存在动态周期,股价只做2浪结构上升

运动。黑嘴认为:“艾略特的八浪结构图是静态和动态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图对完整片断的定义与经典有所不同,但本质上5+3与3+5没有区别。

在静态周期和动态周期的结合点存在一个误差:即5/8(0.625)与0.618的差值0.007。黑嘴

认为这“7‰的不合拍”有可能是“失败浪”等特殊浪形的成因,或者说很多特殊规则是人为弥补的

结果,并不是规律的客观反映。

规律复合图中的波浪被理想化了,现实中,股价并不总按照0.382或0.618的倍率运行,时间

也并不总以一年为周期——原因还在于父级片断与子级片断的关系。

无论是静态规律还是动态规律,大周期中都存在小周期,两种周期并不总处在同一级别中。当

静态周期完成一次时,动态周期可能已经完成了N次;反之亦然。这就如同太阳、月亮和地球

的关系——月亮绕地球一圈时,只绕了太阳1/12圈。

静态周期与动态周期的交错性使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都存在盲点。波浪理论能够“跟随浪形判断

趋势”,可以算出很多符合黄金分割的点位,但只能一边走一边排除,无法事前选定。江恩理论

能够“计算拐点出现的时间”,计算结果很接近峰值,但对具体转势点位和转势方向都支吾含混,无法清晰表达。在证券市场中,只有同时精于计算拐点并把握浪形的人才称得上大师。当代似

乎没有大师,在理论完善之前似乎也不可能出现大师。

说完浪形,再来看看数字。前面讲过,运动增量的关键数字是0.618,宇宙最大片断就是在以

这个完美比率运行。那么,宇宙最大的静态比率又是多少呢?

在做试验之前,需要先找到完美的试验室。完美是相对的,它只存在于太极点的垂直断面上——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于质量是能量的势能聚集体,在势能强的地方,无论空间、时间、物

质抑或能量属性都会发生变化。爱因斯坦提出“在大质量星球附近,时间会产生弯曲”也是这个

原因。强势能具有大引力,足以改变小级次片断的规律;在黑洞或者宇宙奇点那样大的势能影

响下,大级次片断规律也会发生偏转。

研究规律总需要从理想状态入手,因为太极点附近受到的干扰最少,在那里,上述几种属性的

状态也最具普适性。完美的涡旋如此,完美的空间也是于此。

太极点附近的空间,基本处于各向同性状态——各方向空间均匀,没有弯曲现象。如果用极坐

标设定,从那里始发的运动,无论方向如何,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总会相等。还用奔马的例

子类比——太极点的马如同站在平坦的草原上,往哪个方向跑都是等距的直线;奇点或黑洞附

近的马如同站在山岭中,选择不同的方向跑出不同的路径。

将太极点设定为三维坐标的原点,从原点开始的比照,空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按几何投影关系理解,宇宙中最大的静态比率如果是三相单位关系,比率一定是根号3(以下

用√3表示),如果是二相单位的关系,最大比率一定是根号2(以下用√2表示)。三项单位不好举例,二相单位比比皆是——例如“米/秒”、“元/天”、“摩尔/升”等等。声音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符合宇宙大级次片断的规律。音频的单位是“次/秒”,7个音阶临近频率的倍数都正好是√2。

江恩理论中,计算波动率的方法是依据“相同级别波浪之间的距离比率基本相同”,想必原理也

是如此。之所以比率不正好是√2——一是由于小片断规律未必与大片断相等(如同黄金分割比

例不一定正好是0.618一样);二是由于坐标系存在参数差(时间与价格的距离单位不相同)。父级片断与子级片断的规律有时相同,有时相反,反映在股价上就是起伏跌宕千变万化。自然

界中也是如此——拿人性来说,新生儿最符合父级片断规律(收缩),因此人的先天本性是权力、统一和占有;但人类社会的子级片断规律是融合、发展(扩张),所以随着年龄的变大,

人的包容能力越来越强。父级与子级片断的相反作用,也是人性总在善恶之间自我斗争的原因。民主与专政、道德与欲望之间的矛盾也源于此。

股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很多人都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找准买点或卖点——其中原因很多,从技术角度看有时候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共振点”。共振,物理描述是“波浪的叠加”。K线图中,起伏的均线就是不同层级的波浪,只有“真金叉”或“真死叉”出现时才会形成共振:

空间的共振如此,时间的共振也如此——例如江恩的轮中轮。当大周期和小周期同时到位的时候,拐点出现的几率最大。自然界中,利用共振原理可以计算天文大潮和太阳黑子爆发的周期。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杨东胜 作者简介: 姓名:杨东胜性别:男 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 电子邮件:cheeryds@https://www.doczj.com/doc/0312879092.html, 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暂时不打算披露。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 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 极坐标;历法;文字; 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八卦”是由三条横线组合而成的八组图像。其横线分为两种:一种为一条直线,称阳爻(yao),另一种为 中间断开的直线,称阴爻: 阳爻阴爻 由三个爻组合的图像,称为“卦象”一共有八种,再给每一种卦象分别起个名称,共八个,故称“八卦”,即:乾,坤,震,巽(xun),坎,离,艮(gen),兑。 一、先天八卦 八卦有其生成的规律: 从上图中可看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分为阳爻和阴爻;两仪生四象:在阳爻和阴爻的上面,再分别加一阳爻和一阴爻,称为“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生八卦:在四组“两仪”上面再分 别加一阳爻和一阴爻,即组成八卦。 八卦生成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八卦的画法也是从下往上一爻、一爻地画,最下面的一爻称为“初”。

按古人之习惯,阅读顺序是自右至左,故有: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这就 是先天八卦次序数。 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八卦的卦名和卦象,编有“八卦取象歌”。 读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分别代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其对应为: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就是说,一个卦象必须记住两个卦名,这样记忆: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八卦各有其方位: 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地图与现代西方的地图位置不同,中国地处北半球,房屋多为座北朝南,以面南 为正位。面南时,其方位就是左东右西、前南后北,判断方位十分方便实用。

思谨画的先天八卦图中心一定要配有一个“阴阳鱼”,即“太极图”,其意为: 乾、兑、离、震四个卦表示“阳气”由盛渐衰,即每卦所对应的阴阳鱼中的白色部分由多渐少; 巽、坎、艮、坤四个卦表示“阴气”由弱渐强,即每卦所对应的阴阳鱼中的黑色部分由少渐多。 乾、兑、离、震四个卦依次左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巽、坎、艮、坤四个卦依次右旋(顺时针方向转动)。 “太极图”中有两个“鱼眼”,表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本节重点: 1、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2、表相: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3、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4、卦序: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即先天数) 二、后天八卦 随着时代的演化,社会越来越复杂。到了周朝,周文王重新做《易》,故称“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先天卦和后天卦的区别是卦位(方位)和卦序不同。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金融时报/2010年/9月/3日/第011版 金领生活·钱币·收藏 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刘森 中国铜元始铸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河南铜元始铸于光绪三十年。是年,河南巡抚陈夔龙奏准在开封设铜元局。光绪三十二年,开封铜元局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至光绪三十三年,月造额达48万枚。后清政府限制铸额,规定河南月造铜元30万枚。至光绪三十四年二月,河南造币厂共造十文铜元2.3亿枚。民国初年,控制河南的军阀督抚为支付巨额的军政开支,铜元铸造数额骤增。民国二十年(1931年),河南铜元局改名机器制造局,至民国二十二年秋,因铜源断绝,造币机构被撤销。 河南铜元图案设计,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与突出的政治色彩。其中,有太极图案的铜元“光绪元宝”铸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1904~1909年)。这种铜元正面有“河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等铭文,中有太极图。背有“HO-NAN”(河南)、“TEN CASH”(十文)等文,中有龙图。龙图分水龙、旱龙、八星水龙、大清龙等。清代,以龙图为铜元的主要图案的情形十分普遍,但以太极图为铜元的图案,则显得少见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代,自广州仿香港“香港一仙”铜币铸造铜元后,各省相继纷纷效仿,河南是铸造铜元较晚的省份之一。在模仿他省铜元样式铸造河南铜元时,为突出河南铜元的地方特色,设计者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太极图。 太极图有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带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清端木国瑚太极图等。今常见的为阴阳鱼和古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太极图”有“先天图”、“河图”、“古太极图”等称。太极图起源于何时,学者意见纷纭。如有说其源于陕西永靖土的五六千年前双耳彩陶壶的双龙图;有说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双鱼纹图;有说源于伏羲据河图和洛书图所创之图等。古人对男女、雌雄相交,日月阴阳交替现象的认识,萌生的阴阳相对和相互作用的思想,发展为阴阳文化,形成了太极的思想渊源。但今见之太极图,则出现较晚。在宋元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至早出现于宋代,传说为五代宋初陈抟所创,或云蜀隐者所作,或说为明人伪造。明清以降,阴阳鱼太极图盛行。 太极图与道教有关。道教是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其思想渊源于伏羲、周公、孔子创立的《易经》。伏羲造八卦,周文王创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曾任周守藏室柱下史,在王都洛阳长达30余年的老子,通过对大量图书文献的整理,谙熟掌故礼仪、为政之道和天地自然之变,写成了5000余言的《道德经》,首创了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唯物主义的道家学说。后来,道教尊奉老子为始祖,奉《道德经》为经典。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是位于河南洛阳老城西北隅4公里北邙山翠云峰的上清宫,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唐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又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金元时期上清宫已废,后多次重修。上清宫南边和邙山岭下,有玉清、下清二宫。 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汉代以来,太昊伏羲氏便被称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安葬之地,县城以北的蔡河边,有太昊陵。太昊陵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其陵殿宇宏伟,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相传6000多年前,伏羲氏在河南东部宛丘(今淮阳)建都城,治天下,故淮阳又称“龙都”。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期间,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和整合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整合 一、乌龟图及其解释 系统的过程识别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每个过程进行分析,以确定过程的活动,找出与其他过程的接口,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法,并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和如何监测过程的有效性。做这些过程的分析工作就是所谓的“乌龟图”分析法。有此可以看出,乌龟图是为实现结果(输出)的需要出发,对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分析。具体包括七个环节: 1、活动流程 过程的活动及其流程,活动是使用资源和进行管理的活动。 2、输入 本过程的输入,可以是材料、人员、服务、供给、能源、信息、设备、数据、方法等等。 3、输出 本过程的输出,可以是产品、服务、报告、文件、信息、数据等等。 4、设施 实施本过程须用的资源,如设备、工装、工具、用品等等。 5、人员 为操控本过程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

6、控制方法 要确定实施本过程的一些方法文件,如程序、指导书、手册等等。 7、监测 确定能够表征本过程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和评价 二、太极八卦图及其解释 太极八卦图也是对过程的分析工具,由方圆认证王志刚老师首创。不过,与乌龟图侧重对结果的需求预测分析不同的是,太极八卦图的侧重点是从影响结果(输出)质量的因素出发对过程进行的分析。具体结构是输入、活动流程、输出和影响质量的6大因素5M1E (人、机、料、法、环、测)组成,中间的活动流程用中国的太极图表示,表示过程是处在永恒变化中的;外围的八个方面排列类似中国的八卦图,因此该图称为太极八卦图。 造成结果(输出)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5M1E 分析法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先天后天八卦图的意义及方位

先天后天八卦图的意义及方位 ? ?手高段六极太 ? 1楼 由于先天八卦图排列跟后天八卦不同,所以很多初学易的易友一头雾水 下面会说明一下,先天后天的分别及方位是应用那一种八卦图 周易-说卦传--中是这样解释先天八卦的: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溥,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是故【易】逆数也。 其实所谓先天,即人类未出现之前,这客观的自己现象就存在了, 所以,伏羲画后天八卦,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为天,所以放于上方,坤为地,置于下方,东离西坎,是因日出东方,月出西方,而出现日月交替的情况,即日与夜,兑为雨为泽,艮为云为山,震为雷为动,巽为风为散,就是说明了自然天气及地理现象 以上是先解释了先天八卦方位的由来 -------------------------------- 下面系文王后天八卦的解释 后天八卦图是以洛书九宫为基础,依照北半球黄河流域为中心 ××民族的生活而设计的。 周文王活动中心是西安一带,以地理方位,特徵,气侯变化来看, 北是黄河,寒冷自北而来,所以代表水,寒冷的坎卦放到北面,又与农历十一月(子月) 一天中最黑最冷的子夜相对应; 东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把代表山,稳固,停止,属土的艮卦放到东北方,又与农历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与黎明交接的丑时,寅时相对应; 第一声春雷从东方而来,春天草木生长,所以把代表雷,震动,属木的震卦放在东方,又与农历二月(卯月),早晨的卯时相对应; 春夏之交接,风从东南方刮来,草木繁盛,东南沿海一带风多,草木又多,所以代表风,属木的巽卦置于东南方,又与农历三月(辰),四月(已)及辰时已时相对应; 南方天气炎热,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阳,光明的离卦放南方,又与农历五月(午)及午时相对应; 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的坤卦置于西南,又与农历六,七月(未,申)及未时申时相对应; 西有青海湖等的沼泽地,云雨又多从西来,秋天是收获庄稼的季节,农民最高兴了,所以把代表泽,雨,又代表喜悦(又代表口舌,因古人往往一天两餐于辰酉二时)的兑卦放到西方,又与八月(酉),酉时相对应;

欣赏有趣的周易图

趣味易图画欣赏 图·文/郭彧 历史上“盛世修典”整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对于“经”来说,历代有“五经”、“六经”、“九经”或“十三经”的划分,于是到了清代就有了“十三经注疏”的大部头著作。无论有多少部“经”,《周易》这部经典总是居于群经的首位。清代纂修《四库全书》的馆臣对《周易》的评价是:“《易》则寓教于卜筮,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周易》是一部重要的原典书籍。 《周易》分《易经》与《易传》两大部分。《易经》有六十四卦的符号图象、卦名、卦辞和爻辞(乾坤两卦还有“用”辞)。《易传》里面有《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七篇。汉代以来(甚至说战国以来)的学者为着解说《周易》,陆续创作了一些“以图佐说”的图象,一般称之为“周易图”,后来又发展成为易学中的专门学问——易图学。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能见到的易图总数大约有四千多幅。其中,用于解释《周易》中的概念或命题的易图居大多数。 例如,我们通常所谓的“太极图”,就是为着解说《周易·系辞传》里面“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段文字而画出来的。下面,是见于清代高雪君《易经来注图解》书中的《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图1)。 图1 这样“黑白鱼”形的易图,最早见于明初赵撝谦的《六书本义》书中,图名称之为《天地自然河图》(图2)。

图2 到了清代高雪君的《易经来注图解》书中,方改称之为《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 我们看图1与图2,“黑白鱼”形图画的外围都画有所谓的“先天八卦”。这就告诉人们,这样的“太极图”与“先天八卦图”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带关系。那么,这幅图与“先天八卦图”之间究竟有什么连带关系呢? 清代的易学家张惠言于《易图条辨》一书中说,这样“黑白鱼”形的易图是从“先天八卦图”演变过来的。令人遗憾的是,张惠言并没有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演变过程。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研究出来了它们之间的演变过程,今提供给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图画的读者共同欣赏。 下面,我们列出从“先天八卦”演变到“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的十六幅易图,并逐 一加以解说: 演变图1 演变图2 演变图1就是一般所谓的“先天八卦图”,它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家邵雍根据《周易·说 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一段文字内容演绎出来的图象。 按一定比例做三个同心圆,又八分之,并把演变图1的八卦置入八分的区域之中,即成 演变图2。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数字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事离开了数字甚至没法表达清楚。《易经》认为万事万物分阴阳五行,数字也不例外。事实上有观点认为,数理是先于五行存在的,五行是由数生出来的,先后天八卦之象是由数理生出来的,概括起来为理生数、数生相。 《易经》中的数来自河图、洛书。《易经》本身非常神秘,成书于何时、为何人所著一直有争议,比《易经》更久远的河图、洛书神秘程度更要加倍,简直可以称为天书。伏羲氏见到在黄河里见到了一个长着既像龙又像马的怪兽,看到它身上的花纹和斑点受到启发,画出了八卦的符号。后人将这个怪兽称为龙马,其背上的图案叫河图,伏羲氏所画八卦称为先天八卦。 与“河图”的形成相似,大禹治水的时候遇到瓶颈找不到解决方法,有一天洛水中冒出来一直乌龟,乌龟背上也有很多图案,被后人称为“洛书”,这大禹见到洛书,茅塞顿开,成功地治好水患。 这河图、洛书上讲的是啥呢,讲的是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可以数来说明。河图之数讲究天地生成(阴阳正配)之数,其中单数为阳、为天,有五个(13579)合数是25;偶数为阴、为地,也有五个(246810)和数是三十。 具体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出现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古人认为河图是先天,洛书是后天,河图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洛书则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而变为九宫。 洛书以五居于中,取1234 6789居于四周,其对角、纵横三数之和均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于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于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于南和东南,三八生成木,居于东和东北,五居于中土,统乎四方。 关于河图八卦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洛书九宫与八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历来也是研究者争论的不休的话题。现代观点,在涉及楼层五行,鱼数目五行时,一般采用:一、六五行为水,二、七五行为火,三、八五行为木,五、十五行为土。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图解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图解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先后天八卦的妙用 ???学易要从根本上学习,追求大道至简,经过实践验证证明正确的理论,为什么正确呢为什么是这样用而不是那样呢本文记述了一些学习观点和体会。(一)先后天八卦的疑惑 ?八卦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在梅花易数和八卦象数中,我们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断卦取八卦的先天序数套用后天卦位。其理何在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就会不正确呢弄清这个原理对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本源掌握宇宙客观规律具有重大实战意义! (二)缘起河图洛书 ?传说河图与洛书是黄帝战蚩尤和大禹治水时,神龟与龙马负图而来。黄帝大禹就使分别用了河图和洛书战胜了蚩尤治理好了泛滥的洪水,使得天下太平。于是仔细看图,时过多日,未有所获。河图洛书是宇宙模型,各门各术都可以源以学说。数学家说它是数学模型;物理学家说它是物理学;天文学家说它是宇宙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学家说它是哲学理论;生物学家说它破解了生命的密码;农业学家说它是农业生产的指导(六十甲子和谚语);命理学家用它预测;风水学家用它调风水。这是不可争辩事实。《易》确确实实是群经之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它研究它传承它发扬它。河洛资料书籍说法纷纭,各说各有理,都往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上靠拢。我们想知道的是他的本源,最好先熟记河图洛书的画法,在逐渐读懂弄通《易经》这部“无字天书”!

(三)初悟河洛之理 ????????河图洛书普遍认为是宇宙的模型,八卦的抽象和起源,到现在感觉自己有了研究易经的方法,于是便再悟河洛。把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与先后天八卦纳于一图中整体参悟,竟始有所悟!心中兴奋不已!??????????????????????????????????? ???????河图主先天,洛书主后天。从我们的先哲开始就说“河图洛书”或说“图书”而没有反说,也可知河图在前洛书在后。从河图的歌诀中也一目了然。诀曰:“一六先天水,二七先天火,三八先天木,四九先天金,五十中为土”。或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在北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在东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在南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西方;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图中”。以上可见河图是先天,并且五行以及五行的所属方位也在此划分。这或许就是五行的说法来源。? ????????虽然河图代表了宇宙模型,蕴含了宇宙规律,中有认识宇宙万物之法。但或许伏羲他老人家觉得河图过于抽象不易理解用起来不太方便,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抽象的河图给我们作出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而又容易被人识被人掌握的八卦。由何看出呢孔子《系辞》言:“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但孔子后面又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而我认为八卦结合了诸象与河图两个部分。所以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 ????十二地支和后天八卦为实物,属后天境界。洛书恰恰是后天八卦的体现(如上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代表九州大地。把后天八卦图贴到洛书上就会发现,后天八卦的序数为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居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阴阳论 《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 八卦产生图解: 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 八卦基本意义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关于先天、后天八卦图的说明及在风水中的运用

关于先天、后天八卦图的说明及在风水中的运用 由于先天八卦图排列跟后天八卦不同,所以很多初学易的易友一头雾水 下面会说明一下,先天、后天的分别及方位是应用那一种八卦图。 周易——说卦传中是这样解释先天八卦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溥,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是故【易】逆数也。 其实所谓先天,即人类未出现之前这客观的自己现象就存在了,所以,伏羲画后天八卦。 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为天,所以放于上方,坤为地,置于下方; 东离西坎,是因日出东方,月出西方,而出现日月交替的情况,即日与夜。兑为雨为泽,艮为云为山,震为雷为动,巽为风为散,就是说明了自然天气及地理现象。 以上是先解释了先天八卦方位的由来 下面系文王后天八卦的解释: 后天八卦图是以洛书九宫为基础,依照北半球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生活而设计的。 周文王活动中心是西安一带,以地理方位,,特徵,气侯变化来看: 北是黄河,寒冷自北而来,所以代表水,寒冷的坎卦放到北面,又与农历十一月(子月)一天中最黑最冷的子夜相对应;东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把代表山,稳固,停止,属土的艮卦放到东北方,又与农历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与黎明交接的丑时、寅时相对应;第一声春雷从东方而来,春天草木生长,所以把代表雷,震动,属木的震卦放在东方,又与农历

二月(卯月),早晨的卯时相对应;春夏之交接,风从东南方刮来,草木繁盛,东南沿海一带风多,草木又多,所以代表风,属木的巽卦置于东南方,又与农历三月(辰)、四月(已)及辰时已时相对应;南方天气炎热,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阳,光明的离卦放南方,又与农历五月(午)及午时相对应;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的坤卦置于西南,又与农历六、七月(未、申)及未时申时相对应;西有青海湖等的沼泽地,云雨又多从西来,秋天是收获庄稼的季节,农民最高兴了,所以把代表泽、雨,又代表喜悦(又代表口舌,因古人往往一天两餐于辰酉二时)的兑卦放到西方,又与八月(酉),酉时相对应;西北多金属矿产,而西北风一刮天气又开始转冷,同时古人认为天高西北,地陷东南,所以代表天、君主,金属矿产,父亲的乾放到西北,又与九月(戌)、十月(亥)及戌时亥时相对应。 这样,就成为我们祖先生存的时间空间的统一性描绘出来,因而成为文王后天八卦图的放置方法。 上面详述了先天及后天八卦的分别,所以身为中国人,如要看方位的话,多用后天八卦为准,而先天八卦多用于理数方面的本体。

八卦详解

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阴阳学中对八卦认识: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祈福是重要的事情,女士需要带橘子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

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八卦卦象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帮助人记住八卦的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简释:《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人多以此作为上图的说明,也有人认为图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震(雷),巽(风),坎(水),离(火)的方位关系即由此而来。 先天八卦的方位与后天八卦为何不同?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产生前的景象,而后天八卦则相反。也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类似于西学中之维度),如清人张潮〈幽梦影〉中即有“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之句。 简释:《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与上图中由“震”出发,顺时针经巽,离,坤,兑,乾,坎,艮回到震位的顺序一致。 后天八卦方位与东南西北方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震离兑坎分别代表东

先天八卦图解方位口诀

先天八卦图解方位口诀 八卦在风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理论都与八卦有关,那么先天八卦图解方位口诀你了解多少呢?本期先天八卦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先天八卦图解方位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先天八卦图解方位口诀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也被称为伏羲八卦。 易(一)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宇宙形成的过程。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本词条对八卦的演变及设计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 先天八卦口诀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

是先天八卦及其次产生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最后是八卦。 太极是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古人画“—”奇为阳,画“--”偶为阴,单为阳之数,用“—”表示,双为阴之数用“--”表示。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依据,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 上面口诀的意思是: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

整理美术试题

高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 高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一) (高中美术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2、限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蓝色)答题。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宋代的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及文艺批评上都有独到的创造。 2、画史上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指的是北齐画家曹忠达和唐朝画家吴道子。 3、编钟是民间打击乐器乐器,由数件钟组成,形状如钟,大小依次排列。 4、标志按用途可分为警示标志和商用标志两类。即具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公益标识。 5、巴洛克美术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 6、美术作品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大类。 7、美术的特征一般为造型性性、视觉性性、空间性和瞬间性性。 8、艺术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一般包括美术、文字,雕塑,建筑,音乐六大类。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表格内)

1、《弋射收获图》是属于古代: A.画像石 B.帛画 C.壁画 D.画像砖 2、《毛公鼎》是属于青铜器中的: A. 兵器 B. 杂器 C. 乐器 D. 礼器 3、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A.云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4、黄筌是时期花鸟画家。 A.五代 B.北宋 C. 南宋 D. 明清 5、《万壑松风图》是南宋的作品。 A.马远 B.李唐 C.夏圭 D.刘松年 6、反映了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摧残下中国人民苦难形象的中国画是: A.《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B. 《血衣》 C. 《流民图》 D.《三毛流浪记》 7、文艺复兴时期,对宗教改革充满景仰和崇敬之情的画家是: A、米开朗基罗 B提香 C丢勒 D 拉菲尔 8、颜真卿行书,极受推崇,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作品是: A、《祭侄文稿》 B、《颜家庙碑》 C《争座位稿》 D 《自书告身》 9、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大师有19世纪的著名画家是: A. 布莱克 B.德拉克洛瓦 C.弗里德里希 D. 透纳 10、19世纪中期矢志将自己的艺术奉献给“泥土上的英雄”——农民的现实主义画家是:A.米勒 B.库尔贝C.珂勒惠支 D.列宾 11、杰出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下列作品中,描写战争的是: A.《亚威农少女》B.《三个音乐家》C.《舞蹈者》 D.《格尔尼卡》

八卦图解

八卦图解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

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

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八卦基本概念】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符号解析】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 ▅▅▅▅▅▅▅▅▅▅▅▅▅▅▅▅▅ ▅▅▅▅▅▅▅▅▅▅▅▅▅▅▅▅▅▅ 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 ▅▅▅▅▅▅▅▅▅▅▅▅▅▅▅▅▅▅ ▅▅▅▅▅▅▅▅▅▅▅▅▅▅▅▅▅▅▅ ▅▅▅▅▅▅▅▅▅▅▅▅▅▅▅▅▅▅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用变卦方法得到先天八卦图

第十讲用变卦方法得到先天八卦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方明八卦限上面,乾卦限与巽卦限是面与面相接;坤卦限与震感限是面与面相接。如果把立体方明八卦展开布作二维平面圆图,则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见下图) 图10-1 八卦平面连接图 正因为从立体方明八卦转换过来的二维八卦平面圆图是乾卦与巽卦相连、坤卦与震卦相连,是一“○”型模式,所以北宋的易学家邵雍才说此图的作用可以“逆知四时”(春夏秋冬四季)。也同时说明了朱熹《伏羲八卦次序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型模式是错误的,用朱熹模式的八卦圆图不能“逆知四时”。 我们注意到,邵雍自《观物外篇》里面说: 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 经过仔细研究,方明白这是邵雍说“一卦变八卦”的口诀。一卦有初、中、上三个爻,如果选定一卦为变卦的“母卦”,从上爻(或初爻)开始“变卦”,就会有一卦变作二卦,二卦又变作四卦,四卦又变作八卦的结果。下面,我们选乾卦作为“母卦”,试着进行变卦。 一变乾卦的上爻,得第二卦兑,这是“一变而二”。 二变乾卦的与卦的中爻,得第三卦离与第四卦震,这是“二变而四”。 三变乾卦兑卦离卦震卦的出爻,得第五卦第六卦第七 卦第八卦,这是“三变而八卦成”。 我们把第三步变卦过程列如下:

一乾→ 巽五 二兑→ 坎六 三离→ 艮七 四震→ 坤八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第五巽卦是变乾卦的初爻得到的,第八坤卦是变震卦初爻得到的。 正因为如此,就给我们把乾至坤八卦布作圆图提供了“○”型模式的根据。 图10-2 八卦“○”型模式图 图10-2,八卦的上爻画在内圈,最外圈是八卦的初爻。我们清楚地看到,只要把圆图左面乾、兑、离、震四卦最外圈的阳爻一律变作阴爻,就有了圆图右面巽、坎、艮、坤四卦。 朱熹《周易本义》的卷首列有《伏羲八卦次序》图,我们读《文公易说》了解到,朱熹的《伏羲八卦次序》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二图是这样得到的:须先将六十四卦作一横图,则震巽、复姤正在中间。先自 震、复而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 图。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昏旦,皆有次第。此作图之 大指也。 就八卦小横图而言,朱熹的此说的意思就是: 须先将八卦作一横图,则震巽正在中间。先自震而却行以 至于乾,乃自巽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图。 图10-3 朱熹八卦小横图

八卦图

先天八卦 2010-07-13 16:58醉醒堂周易文化中心易道尊者字号:T|T 先天之数看物在各层之奇偶。阴者为偶。 乾一、兑二、…坤八 生卦之序以数积〔累〕,在一处积即不在它处积。阴者为无。 此即易逆数之由。数之小者方能在下层为阳,越小者下层之阳越丰,而卦序为大。 以数之积观,阴即无。以物之有无观,奇为阳,偶为阴。 易者依于全息,将物之奇偶核于各个层次,夫一层之有即为它层之有,此易之精神也: ①全息。 ②奇者为阳,偶者为阴。 奇者,独在而求;偶者,相偶而足,故若无。 ③浅者偶小,深者偶大。 两物之偶不及四物之偶,四物之偶不及八物之偶。 8为乾坤,8、9为坤乾,物极必反。 震为阳中之至阴,巽为阴中之至阳。 无物不阴阳,数亦有阴阳,故乾一、兑二、…坤八、乾九、…… 由纯阴而至阳中之至阴,阳长矣。 有纯阳而至阴中之至阳,阴长矣。 八卦是八分法,六十四卦是六十四分法。 卦象尤“空穴”,八者满,故〔坤〕,七者缺一,故〔艮〕,六者缺二,故〔坎〕,…,一者缺七,故〔乾〕。此八卦之象,倍数亦然。而零者,无也,非卦象所能。 由上往下,“〔艮〕”,“〔坎〕”,“〔震〕”表空穴之数一、二、四,此完备之函数组。自然就是一个二进制计数器。讲天、地、人,大可不必。 易逆数: 五+六=十一一+一+一=三 巽+坎=离乾+乾+乾=离 如果顺数就不可能如此。 易学可以建立公理系统。 先天八卦是无五行之别的,八卦就是八卦。

易逆数是关键的一点,只有逆过来才能封闭,才有极限,在这个极限中才有生克制化。物以类聚,方以群分。这是在深层的联系,非意识所能及。 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基于任意的初始条件和决定论法则。当考虑不可逆性时,情形便不再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初始条件是从以前的演变中生成的,并通过以后的演变被变成同一类别的状态。 对于易学来讲,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情形,决定论的因素是数学原理,但是要遵循易逆数的道理。 存在和演化之间的关系。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易学绝不仅是一个二进制的奥秘,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二进制的问题,虽然两个卦的合成服从二进制的运算规律,但这是易学本身的规律性问题,是由其自身的逻辑机制决定的。乾一、兑二、……,上小下大,在二进制就不好解释,八卦广象于二进制数学更无关系。二进制数学本身不可能有什么奥秘,其数学形式是确定的。 乾一、兑二、……,并不是数字一就是乾,数字二就是兑,而是这些数字所代表的事物。数字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深入讲是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 所以讲易学是时空的科学,这正印证了这一点:按照唯物论和广义相对论的观点,一切相象都是物质现象,而物质是通过空间和时间来表现的,空间和时间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 一分为二,爻数越多,从事物中提取的信息越多,越细。上面的爻是主要的。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 从这个意义上讲,爻之多寡,本无限定,爻愈多则愈细愈繁。 一卦之中,上与下的重要性是辩证的。这种辩证性甚至不可用语言表达。如果要减少爻数,那么卦中上面的几爻代表这个事物。上面的是表面的、主要的,下面的是本质的,是细节,卦象把事物的主次进行了概括,主要的东西信息少,次要的东西信息量大。看一个事物就要看其大小、主次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当中又有细节,细节当中又有主要的,但是从信息量来讲,却是相反的。在两经卦组成的别卦中,上卦的下面几爻是重要的。要注意经卦和别卦的区别。 讼,乾为首,坎为下巴〔首之下〕。如果要缩略,应该省坎留乾,保留大的方面,省去小的、细节的方面,故称乾卦的事,上乾下坎。 公理:任何相邻的几爻或一爻都能作为该事物的组成部分。越往下层次越深、越本质。 数字再大亦只取八卦,取其零。万物的特征总是取其零,如说奇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只要最末一位是单数就是奇数,所以只能说一个零点。又如说方桌,桌子内部复杂得很,独取外形一个方字来概括,所以八卦也是如此,取的是事物的一个特征。 有者为动,为阳;无者为静,为阴。 由冬至于夏,阳〔数〕长也。以阳为基,为阳气之运。由夏至于冬,阳〔数〕消也,而复其无物之位。以阴为基,为阴气之运。夫皆阳者,天地之运以阳为用也。故无者为阴,偶者亦为阴,偶若无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