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⑴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

区别: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文化-人:人是文化创造者、获得和享用者,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文化-社会: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实践产生影响

⒉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有什么特点)

⑴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

品。

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

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⑶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A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素养的表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的。

⑷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⒈文化有哪些形式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⑴(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动态)活动: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⑵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⒉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社会生活包括哪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P10

⑴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⑵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定一定的文化。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

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⒈为什么说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⑴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质越来越重要。

⑶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⒉为什么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⑴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⑵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

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和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

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⑶从文化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强力的黏合剂,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⒉面对国际文化竞争,我国应如何应对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3.1复习笔记 一、社会与社会系统 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 (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 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主要派别 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本书的观点) 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社会活动的发起者、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社会过程的推动者。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与人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横向联系,即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即历史联系,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发展过程。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创造出原来自然界中没有的文化与文化体系,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使社会按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人类社会创造出了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及多种非本能的通讯方法,这反过来又加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绪论 一、什么是文化? 1、中外对“文化”的解释: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解释在二百种以上。中国人的“文化”含义:文化的语源是近代学人对拉丁文Cultura的意译,而借用的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即“文化”等语义,加以熔铸再创而成。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彖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周易正义》孔颖达 可见,“文”、“化”的意思是指以“人文”来“教化”天下。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刘向 文化的意义仍是以体现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乃主谓结构,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大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称,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形成对照。 西方人的“文化”含义:在西方,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种意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 16、17世纪,在欧洲,该词的含义逐渐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引向精神生产活动,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并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由此,文化这种广泛的使用,导致其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各学科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主观感知与理解的“文化”,按照各自确定的标准给文化做出界说,因此,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文化的定义有200多个,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获得公认。正像西方学者罗威勒认为的那样,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如同把空气住在手中一样困难,他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无处不在。 2、“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区别: 首先,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加以区分。 我们采纳德国学者埃里亚斯的观点,他在《文明的进程》中认为:“文化”令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时刻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与特色;“文明”则是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动和成就。 “文化”是不必特意传授,经由耳濡目染就可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文明”则需要学习才能获得,因而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之类词语相连。民族“文化”已于固守不变,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抗拒,而“文明”往往总是在运动中前进,表现出殖民和扩张的倾向。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相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文明”则与未来有关,标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 其次,我们的观点是:文化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圣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5.文化震惊[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 答:(1)文化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4.1复习笔记 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1.文化的含义 (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 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 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 (4)本书的观点。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任何文化

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或创造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获得的,遗传学上也从未发现过文化的遗传因素。 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①符号性学习是将事物、知识、技能用符号来替代,通过知识的符号化,人们可以将其储存和积累起来,然后通过教育和传授实现代代相传。 ②意义性学习指人们是在把握和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为的意义基础上而习得文化的。在文化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某些事物本身,而且要理解它们之于生活的意义。意义性学习使人类的文化学习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超个人性也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文化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即为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文化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文化的象征性为价值观的确立和秩序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4)文化具有全括性 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现象,都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同时,文化既抽象又具体。抽象即它体现在所有的社会行动或现象之中;具体即可以将狭义文化看做各种具体行动或现象。 (5)文化具有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每一种文化在生态环境、生计策略、观念、语言、艺术、习俗和制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绪论 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影响下进行,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根,人性之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貌独特,汇聚了中国人无穷的创造力,成就灿烂辉煌,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因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政治的种种原因所受的破坏十分严重(“硬件”、“软件”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保护、传承却存在问题,人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短缺、薄弱、甚至无知十分惊人,其结果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普辫下降。 有人认为继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对青少年而言的,这种认识很狭隘。实际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人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高,这里说的文化素质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学历,把一个人的学历称为“文化程度”是个错误,一个人上过什么学,读书读到什么程度虽和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文化程度。过去有人把识字的多少看作文化程度高低,那么,一个能把字典背下来的人文化程度就最高吗?现实中高学历,低素质的现象相当普辫。既带来现实的问题,又是潜在危机。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冲撞和交流的巨大迅猛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历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所有的一切,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照搬另一个民族的,必须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接受、吸收、消化、融合别人一切先进的、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怎样行才能融入国际大家庭?这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这只是在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别人、同时也发现并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才强烈地感到传统文化的分量。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教育界大力提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少院校开设了“中国书法”、“绘画”、“古乐”、“文物鉴赏”、“戏曲欣赏”、“国学”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报以极大热情,十分欢迎。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被国家指定为普通院校本科外语专业(外语学院各专业语种)的必修课程,原因很明显,因为外语专业培养的是肩负东西文化传播、交流使命,站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最前沿的人才,他们必须了解传统文化,否则很难完成这个使命。我们相信我们民族,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对中华的振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节传统文化的范围和对象 一、文化的涵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国内外有关文化的概念的解释多达几百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中国最初的“文化”,就是“文治”,是和“武功”—武力征服相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以来,历经近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打造,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母体而单独存在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员工生活于社会,就职于企业,社会文化自然会渗透到企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是企业的文化环境问题。因此企业文化有地缘特性,深圳的企业与北京的企业、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往往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反过来,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 (一)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 企业文化脱胎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母体,因此企业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地域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是与行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对接部分,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地融入行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之中,企业才能得以生存,行业才能得以发展,如果企业文化没有行业的特色,看不出地域特色,那这种建设必然是失败的。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立的分支,其目标是追求利润和价值创造,企业文化是直接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的,这种价值创造是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其次,优秀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都会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产生良好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它能够对社会文化会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提升社会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并与经济发生积极的互动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其三,优秀的企业文化会成为人类文化的基本牵引力或原动力。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变革无不是从社会的微观层面发生的,在工业化和新经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社会历史,就是指人类活动进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类生活的社会所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全面的,包括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那么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呢?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人民群众,英雄人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历史的发展。生产力代表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能创造的财富。所以说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代表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一、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 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的进步与生产力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所以我们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 谈到经济学研究的交叉领域,人们可能会想到政治、哲学和数学等,从经济学的起源来看,这种流行观念是有道理的。但是,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同样存在重要的相关性。 回顾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凡是对经济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都是在对前人的思想或经济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其理论创新的。例如萨缪尔森曾这样评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是一部具有吸引力的编年史,充满了睿智的见解和生动的历史事实。人们能够读懂,并且确实被广泛阅读。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它,而且,不考虑它的影响,就无法理解议会的立法和公众的意见。”西方伟大的经济理论学家在提出其理论时都严重依赖社会历史知识。在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卡尔·马克思、索尔斯坦·凡勃伦、克拉克和威斯利·米切尔等理论家的著作中,对历史的这种依赖显而易见,同时在那些精通数学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包括奥古斯汀·古诺、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欧文·费雪等人,亦是如此。 历来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活动,它的运行和绩效是检验经济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而能够被拿来用作检验实例的,只有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即历史。一种经济学理论如果获得了历史的证明,那么它的说服力大大增加就将是毫无疑义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新经济史”的研究者——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福格尔和道格拉斯·诺思——通过他们的杰出工作,“证明了经济分析中加入历史因素的需要”。当人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审视时,历史不仅不再遥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它的认知价值。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又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所以,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历史的进步。 有意识地思考和研究自身的历史,是人类的特点。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人类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关注,长期创造形成了一种产物,就是

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文化与社会运行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填空题 亚文化可以分为、、等类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答案】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二、选择题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此点突出表明文化的下述哪种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复合性 C.象征性 D.传递性 E.变迁性 【答案】C 三、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中财2008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人大2006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 答: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2021高考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一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专题总结提升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特点 内涵 从本质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 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范围上看 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从形式看 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 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 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特点从文化与社 会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注意: (1)快速掌握文化的特点 ①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活动。 ②四个“不是…而是…”: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文化现象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仅指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2)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部分则没有阶级性。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仅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4)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区分物质活动与物质载体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实际上反映的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文化本质上属于现象,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文化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实际上反映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的社会作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一、填空题 亚文化可以分为、、等类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答案】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二、选择题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此点突出表明文化的下述哪种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复合性 C.象征性 D.传递性 E.变迁性 【答案】C 三、概念题 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中财2008年研)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人大2006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 答: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 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考纲考点解读】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1 文化与社会 一、知识梳理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具有双重性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是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其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文化修养水平并不必然提高。(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一定的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地域上的区别、性质上的区别)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与综合国力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4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课后重点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果。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 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补充]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般了解) 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早,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文明只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文化包揽一切。 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 [补充]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文化,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不与主文化抵触或对抗。 主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占次要地位,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 主文化与亚文化区分不绝对,发展过程中,两者可相互转化。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与对待亚文化。 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3、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全括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要素构成,按照一定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4、文化构成: (1)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物质文化(2)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学习指导】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学习的重点、难点 文化的涵义 【自主学习】——准确的记忆和规范的表达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到现代社会的“”,。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等,。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有不同的,也有不同的。无论身处繁华的、新兴的,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相对。其中,既包括、、等,又包括和、和文字等。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纯粹“”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人们在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载体。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信仰、、教育、、文学、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都是。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的历史中。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③参加元旦文艺晚会④买车购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 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 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它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C. 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D.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4、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6.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红色旅游B.参观历史博物馆 C.看电视、听音乐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8、“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中国文化史》-讲义

《中国文化史》讲义 绪论 一中国文化史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1.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比如,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某一自然物的面貌、状态或功能,使其适应人的某种需要,这一劳动就是文化活动,其劳动结晶也就是文化成果。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而使现成的社会关系网得到重组和协调,使其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这一活动及其带有正效应的成果,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念,从而使其更加理性化和智能化,这就是人的文化过程和现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凡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能将社会生活水平向前推进一步的一切劳动,都是文化活动或文化。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然而正如前辈学者指出的那样,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文化史,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史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狭义的文化史,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客观需要

确定的。本书编写目的,是为大学本科生简要介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发展阶段的形态、状况和内在联系(规律)性。为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各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概括的了解,也考虑为教师的教学安排留下选择的余地,同时设想将同学接触文化史领域的口子拓大一点,能够从多个侧面激发他们钻研的积极性,因此,本书是在广义文化史的意义上安排编写内容的。在此前提之下,适当照顾传统文化史的重点,在章节安排上增强了精神文化史部分。对于物质文明的叙述,只取社会生活的层面;至于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如农、牧、手工业生产的细节等,则留待经济史课程讲授,本书不予细述。有关制度文化的内容,也仅限于文化建树如政区的划分、管理体制、兵制、教育、选举制、法律、赋役制等,而将各类制度具体实行过程的研读,归入政治等专门史。 2.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和目的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通过文化的途径,能够获得社会进程的深层次信息。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是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手段和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方面的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在各类文明创建上广博而精湛的建树,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概述 什么是文化?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从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得到明确印证。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