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申报表-中国地质学会

2014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申报表-中国地质学会

2014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申报表-中国地质学会
2014年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申报表-中国地质学会

附件2

2014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申报表

第一完成人签字:年月日

注意:1、宋体五号字填写,空间不够可加行,表内括弧中的注意事项可删除;

2、未经储量评审的项目,不参与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

3、请勿另行设计封面,请将本表原件及其附件的纸质版、光盘版同时报送。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一览 表 1.岩土与工程地质系 导师姓名职称 导师 类别 性 别 出生 年 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唐辉明教授博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土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地质灾害治理tang 殷坤龙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及防护工程 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岩土体稳定性 研究 yink 项伟教授博导男195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xian 晏鄂川教授博导男1969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理与利用,滑坡监测与 信息化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描 述与模拟 yecy 余宏明教授硕导男195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地质灾害分析研究、预测、防治,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yuh 方云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动力学,岩土文物保护dsz@ 刘佑荣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体力学,岩土工程liuy 冯晓腊教授硕导男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工程特性,城市工程地质fdgs 邓清禄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deng 林彤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地基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预 报与治理 linto 李云安教授硕导男196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滑坡灾害地质工程,地 面变形环境工程 liyu 谭松林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市环境岩土工程,软基处理,地灾评估tans 王洪兴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hxw 滕伟福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地灾评估teng 唐朝晖副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公路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zhta 简文星副教授硕导男1967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滑坡的监 测、模拟、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环境岩土 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wxj 胡新丽副教授硕导女1968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斜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及效 果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及治理工程 设计 hux 吴益平副教授硕导女1971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GIS在岩土工程 中的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ypw 马淑芝副教授硕导女1974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土测试技术,水岩耦合数值分析及工程应 用 jhbm 贾洪彪副教授硕导男1969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工程 岩体结构网络面模拟,地灾评估jhbm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底蕴深厚,历史沿革系京汉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建校以来,地大人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用智慧与汗水,用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了地大辉煌的乐章,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毗邻光谷,环境优雅宜求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133496平方米,建筑面积772426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72192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6443平方米。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目标远大,地球科学创一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完成了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变。全校师生把“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正是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事业正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空间广阔而深远。 师资雄厚,办学实力呈强势 学校拥有一支研教并重、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30人,专任教师159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48人,教授390人,副教授450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工程专硕遥感原理真题

爱考机构https://www.doczj.com/doc/031608802.html,中国高端(保过保录限)考研第一品牌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工程专硕遥感原理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2、基尔霍夫定律 3、瑞利散射 4、大气窗口 5、空间分辨率 6、辐射亮度 7、灰体 8、空间滤波 9、中心投影10、假彩色合成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5分,共30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如若错误请简要说明原因 11、所有的微波遥感均利用遥感器向地面发射微波然后接受其散射波。 12、水体的吸收性很强,因此影像上水体的灰度值为0。 13、Landsat7与Terra卫星在同一轨道飞行。 14、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μm,最大值为0.47μm。 15、K-T变换也就是PCA变换。 16、光机扫描中的摆扫,也称为掸扫,即利用旋转镜,一个像元一个像元地进行采光。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7、在监督分类中,如何选择训练样本和提取统计信息。 18、NDVI指数是如何构建的,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9、普朗克定律、玻尔茨曼定律及维恩位移定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20、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1、为什么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波段数较少。 四、论述题(20分) 22、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商贸业损失严重。 读完上述新闻报导,根据你所掌握的遥感知识,谈谈如何将遥感技术用来评估台风暴雨灾情,请给出其应用的原理及流程。

勘查地质找矿标志

4.3.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

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 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深成相以伟晶岩矿床为主,浅成相则以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矿床形成为主。 3)岩体剥蚀深度:为数众多的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当剥蚀程度浅,未及岩体顶部时,是找铅、锌、汞、锑等低温矿床有希望地区。当剥蚀程度中等,达到岩体顶部,岩体呈岛状分布时,各种变质作用较强烈,是找寻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的有利地区,中酸性岩体大面积出露,剥蚀深度很深时,对找矿一般不利。 4)矿床与岩体的空间位置: a.产于岩浆岩体内部的矿床:主要是分布于超基性、基性、碱性岩体中的矿床,也有一些铜、钨、锡矿床分布于中酸性岩体中。 b.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的矿床:多为在成因上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高温热液矿床。其矿体一般分布在岩体接触带及附近的构造或岩性有利部位。矿种繁多,如铁、铜、铅、锌、钨、锡、锂、铍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

中国地质事业十大发展

中国地质事业十大发展 一、我国首次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5 月 1 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集到实物样品的国家,证实我国海域蕴藏有丰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实现了接替能源研究和勘查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东部铁矿深部勘查获重大进展 我国东部浅层地区铁矿资源日趋枯竭,找矿难度日益加大。为缓解铁矿石紧缺局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依靠现代勘查技术,加大深部铁矿勘查力度,在安徽庐枞地区新发现隐伏在地下 700 米左右的泥河大型铁矿,在辽宁桥头深部发现厚大铁矿体,初步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 10 亿吨。新的找矿线索不断发现,充分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对于扩大已有矿山产能、直接缓解我国铁矿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三、中比例尺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全面开放 2007 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 1 : 20 万、 1 : 25 万、 1 : 50 万中比例尺的中国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中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全面开放,提供全社会使用;中国地质调查局( https://www.doczj.com/doc/031608802.html, )和全国地质资料馆( https://www.doczj.com/doc/031608802.html, )网站全新改版,提供 5000 余种数字化图文地质资料及系列数据产品的在线服务。此举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益性地质资料的开放程度,对服务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改善我国矿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矿产资源重要国情调查全面启动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专项启动,调查面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等 28 种重要矿产,将于 2010 年完成。项目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建国以来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准确掌握剩余可采储量,科学评价找矿潜力,并建立客观、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库,以满足国家层面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促进地质科技进步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 五、我国第一个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完成 我国第一个综合城市立体地质调查项目(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历经三载,宣告圆满完成,项目利用全上海市 10 万多个钻孔资料,全面查明上海空间地质结构,系统取得耕地、滩涂、水系等地球化学数据,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将为上海市城市规划、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介绍网络教育报名专业:

报名专业相关的主干课程: 1、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专科) 测量学、结晶学及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及古生物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矿床学、遥感地质学、地质矿产调查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专升本) 资源地质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山地质、地质学基础、结晶学及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及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勘查、矿田构造学、区域成矿学 3、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专科) 测量学、水力学基础、水文地球化学、工程水文学、水文统计分析、水文学原理、水文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工程力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专升本) 环境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统计分析、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构造地质学、GIS原理与应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测量学、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监理 6、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升本) 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施工、建筑经济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技术 7、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专科)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学、岩体力学、岩土工程勘察、桩基工程、建筑工程概预算 8、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升本)

岩体力学、土力学、弹塑性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原理、地基处理、基础工程学、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工程CAD基础 9、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专科)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事故分析、安全人机工程学、燃烧与爆炸学、机械安全工程、现代检测技术、失效分析、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10、安全工程专业(专升本)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燃烧与爆炸学、现代检测技术、机械安全工程、电气安全工程、过程设备与控制、通风与防尘工程、断裂与疲劳、工业卫生概论 11、法律事务专业(专科)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概论、民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概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劳动法 12、法学专业(专升本)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学、企业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学 1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 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金融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原理、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 14、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 管理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1)

中国地质学的创造者:丁文江 丁文江(1887-1936),生于江苏泰兴县。字在君,英文名字V.K.Ting1,笔名“宗淹”。丁文江是一位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地质学的大师,中园地质的创造者”2。 图#-#:丁文江肖像 1902年秋,丁文江东渡日本留学,但一直没能进入正式学校学习。1904年夏,丁文江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1906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在英国留学期间,丁文江广泛的接触了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熟悉了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并养成了科学化的性格,这些为他以后在地质学方面作出卓越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 1911年5月丁文江离英回国,开始了他的中国地质学创业之旅。自1912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后,他就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一、留学海外,奠定地质学专业基础 丁文江天资聪慧过人,刚学说话时母亲就教他识字。5岁(1892年)就入私塾读书。9岁(1896年)能够读通四书五经。11岁(1900年)作《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全文数千字,深得塾师赞赏。13岁(1902年)丁文江考取秀才。一篇《汉武帝通西南夷论》,博得泰兴知县龙璋赏识,收为门下弟子。 龙璋先生是丁文江的恩师,他对丁文江一生的最大造就,就是力劝丁家父兄把丁文江送到日本去留学。出国留学,这在当时是泰兴县破天荒的大事,因此丁家竭力反对。龙璋百般劝解丁家,不得不动用父母官和恩师的权力来进行劝导,同时,还请当时的名士湖南的胡子靖出面,并最终打动了丁家父兄。 1902年,丁文江15岁,随胡子靖去了日本。住在当时中国留学生的中心地带神田。由于不久就爆发了日俄战争,人们都无心读书,丁文江也没有进什么学校,倒是结识了不少中国留学生,有史久光、蔡锷、蒋百里、汤中、庄文亚等人, 1丁文江的英文名字V.K.Ting是根据上海方言拼音而成。 2王仰之编著:《丁文江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秋季作业--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技术(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答案

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技术(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答案 单选题 1. 预应力管桩的主要优点有单桩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桩长规格灵活、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接桩速度快、施工工效高、穿透力强等,不包括________。(5分) (A) 桩身耐打 (B) 单位承载力造价低 (C) 工期短 (D) 形状各异 参考答案:D 2.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有_______和静力压桩法(预压法和抱压法)。(5分) (A) 锤击法沉桩 (B) 钻孔 (C) 旋转法 (D) 挖孔 参考答案:A 3. 预应力管桩沉桩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和挤土效应。(5分) (A) 土塞效应 (B) 松弛效应 (C) 刺入效应 (D) 群桩效应 参考答案:A 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压桩顺序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若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施压_______。(5分) (A) 短桩 (B) 长桩 (C) 管桩 (D) 方桩 参考答案:B 5. 预制桩运输时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__。(5分) (A) 50% (B) 70% (C) 80% (D) 100% 参考答案:D 多选题

6.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等。(5分) (A) 桩顶偏位 (B) 桩身倾斜 (C) 桩顶碎裂 (D) 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 参考答案:A,B,C,D 7. 桩基工程施工有关监督单位及法规上的限制_______。(5分) (A) 场地红线范围及建筑物灰线定位情况 (B) 道路占用或使用许可证 (C) 人行道的防护措施 (D) 地下管道的暂时维护措施 参考答案:A,B,C,D 8. 桩基础施工准备_______。(5分) (A) 清除施工场地内障碍物 (B)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 (C) 放线定位 (D) 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A,B,C,D 9. 施工场地及周围状况调查,包括_______。(5分) (A) 施工场地的状况 (B) 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的状况 (C) 公共设施及周围道路状况 (D) 地下水水质分析 参考答案:A,B,C 10. 预应力管桩在下列_______情况下不宜使用。(5分) (A) 场地内地层中有坚硬夹层时 (B) 存在大面积地下障碍物(如孤石)时 (C) 石灰岩溶洞地层 (D) 桩基持力层为硬质岩且岩层面倾角很陡时 参考答案:A,B,C,D 11. 桩基工程施工前的调查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5分) (A) 桩基施工前的调查 (B) 编制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 桩基础施工准备 (D) 桩基础施工监测 参考答案:A,B,C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纪要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2017年3月31日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时间:2017年3月31日 地点:北京湖北大厦 主持人:孟宪来 出席人:孟宪来、李金发、李丕龙、邓军、朱立新、付水兴(代王京彬)、郭齐军(代马永生)、周载阳(代李 耀刚)、董丽萍(代田郁冥)、谢春雷(代刘玉辰)、 高乐(代朱伟林)、程爱国(代孙升林)、范土芝(代 杜金虎)、周少平(代范蔚茗)、陈正明(代琚宜太)、 倪军(代王香增)、王新茹(代潘懋)、李俊(代李 建伦)、邓明万(代胡清波) 列席人:郝梓国、唐序、华丽娟、代国标、李彬飔 记录人:代国标 议题:1. 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 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3. 审批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4. 审批关于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工作

统一管理的事宜; 5.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暂行条例》。 6.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会议纪要 2017年3月3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学会常务理事19人、秘书处人员5人,共计24人出席了会议,因故未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务理事9人。 会议由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经过与会常务理事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题,形成如下纪要。 一、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务理事充分肯定学会2016年工作成绩,对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工作给予表扬,并对进一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承接政府职能和对学会分支机构工作纳入总会统一管理后充实秘书处工作人员及相关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会议原则通过2016年工作报告及2017年工作要点,会议批准2017年完成本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

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简介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一、地学院 07060地质学基地班 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地质学专业成为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学校对“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高额奖学金、专用计算机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毕业生将有9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通过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理科基地实行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选拔模式,补进时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 0706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专业学生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学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掌握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面向地矿、能源、环境、国土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070601地质学(地质调查,工科培养,面向行业就业) 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数理基础、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及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地勘部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二、资源学院 0801地矿类(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 1996年经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批准创办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是为适应地球科学发展和实现全球找矿战略需要,探索培养适应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宽口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是我国地质工科面向现代化、国际化高级工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建构。 2.实践活动的本质活动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双向运动。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所面临的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都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 5.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发展和运动的联系区别。 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 4.为什么说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新时期深化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2.论述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建构。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1)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人的认识不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 2gt), 下奥陶统爵山沟组 (01j),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 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1。其中F1-1 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 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 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 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 5、石英脉; 6、硅化破碎带; 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 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 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 (一)矿化类型及特征。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其特点是矿脉规模小,长度5—20 米,厚度4—15 厘米,呈细脉状、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矿脉具分支复合现象,矿化极不均匀,也不连续。金矿化品位较高,为3.8-45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101.92 克/ 吨。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及少量的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及少量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2.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化特征。蚀变破碎带金矿化产在北西向的破碎蚀变断裂带中。其特点是矿体(化)规模较大,长度50-120 米,宽度0.2-1.5 米,矿体(化)的形态呈透镜状或带状,品位一般为4.5-25.2 克/ 吨,最高品位可达79.6 克/吨。金银矿物以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金银矿物中含金量在75%以下,含银量25%以上。矿石构造以网脉状和角砾状为主,结构为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金银矿物分布在石英脉中及石英脉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铜矿地质概述 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二、找矿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3、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4、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便露采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且金、银、钼含量低的话,则因其品位过低而成为呆矿,暂难为人们所利用,因其占用大量的勘查资金,可使矿业公司陷入困境。 5、铜元素的化探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综合异常。 6、物探异常。激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铜矿体的存在,磁法异常可圈出火山机构、中-中酸性岩体接触带、超基性岩带来,重力低可圈出

中国地质发展史(短小精悍)

中国地质发展史 ——思想与知识的准备 Xueyezi 2007.8.19(七夕节) ——出自:小木虫 十八世纪后,西方工业勃兴。英国的生铁年产量,从1700年的12,000吨,上升到1840年的139万吨;而仅过四十年,到1880年即又增到775万吨。(Loverimg,T.S.,Minerals in World Affsirs 1943,附表23)英国煤的年产量,也从1700年的261.2万吨,上升为1836年的3,000万吨;1854年,即仅过十八年,便再翻了一番多,达到6,450万吨。(杨异同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条件、方法和特点》1959,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页20)包括地质学在内的矿学日益精进,1830年英国莱伊尔(Lyell,Sir Charles. 1797-1875)的《地质学原理》开始出版,地质学作为逐渐形成的基础学科,活跃在科学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时的中国社会还沉湎於“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之中。开明一点的,也仅仅把科学视为“外夷”的“形而下”的技艺,更不知地质学为何物。尽管开采了几千年的矿产,但并未弄清这些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还认为地下有“龙脉”,怕犯“风水”,不用说不敢在皇帝的陵墓附近开矿,就是一般老百姓的坟墓也得让它三分。以至曾纪泽(1839-1890)有“吾华开矿较西人为难者,厥有二端:一曰股本难集;一曰风水难避”之叹。(1889年12月29日致盛宣怀函1984,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盛宣怀档案之四》页8)曾纪泽曾出使欧洲八年,通英语,懂一些科学,所以有此感慨。 西方的地学思想与知识,在明末清初通过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带来了那个时代西方对地球的新认识,如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大地是球形乃至地球是绕日运行之类。中国人以惯用的“此乃中国古已有之”的态度接受了下来。但当时地质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西方也尚未确立,称得上属於地质学范围的知识,传来的不多,有的还杂有谬误,如1659年来华的比利时籍耶稣会教士南怀仁(V erbist,Ferdinadus 1623-1688)在所著《坤舆图说》中介绍维苏威火山时,说它“昼夜出火,爆石弹射他方,至百里外”现象是描述出来了,但其实这不是燃烧生成的火,原因他就没讲清;接着说:“后移一圣人遗蜕至本国,其害遂息。”还说罗马南边所产铁矿挖尽后,二十五年又会再生等等,更是信口开河了。但就这本书总体来看,书中对地球的重力,大气圈,地下水和地面水的关系,侵蚀作用和地震成因等等,都从科学的角度有所介绍,并已有了地层构造的模糊概念,反映了地质学在孕育时期所达到的水平。(南怀仁,《坤舆图说》大东书局据道光二十一年木刻本影印《指海》第十二集)可是此后由於清廷闭关锁国,特别是雍正(1723-1735)时放逐传教士,致使译事中断百馀年,而此时在欧洲正是地质学兴起的“英雄时代”。中国社会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大门被迫打开,情况才有了变化。 地质科学的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此时地质学在西方也是新兴的学科。 1853-1854年,英国教会在上海举办的兼有翻译印刷出版功能的“墨海馆”,出版了一本用中文编写的《地理全志》。从现已找到的历史材料来看,它是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地球科学知识的中文书。据李鄂荣查证,在中文中“地质”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是本书首先使用,日文中的“地质”一词,也可能即源出於此。(李鄂荣:“地质”一词何时出现於我国文献1986,地质学史论丛(一)页100-108)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秋季作业--建筑装饰工程(专升本)阶段性作业2答案

建筑装饰工程(专升本)阶段性作业2答案 单选题 1. 当构件加工好后进行装配,装配得顺序应_____进行。先临时固定调整准确后再固结。(5分) (A) 先外后里、先分部后总体 (B) 先里后外、先总体后分部 (C) 先里后外、先分部后总体 (D) 先外后里、先总体后分部 参考答案:C 2. 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大不应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当幕墙宽度小于等于 _ ______时,不应大于 _______;当幕墙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7MM。(5分) (A) 30m,3m (B) 35M,3M (C) 35M,5M (D) 30M,5M 参考答案:C 3. 在全部玻璃砖砌铺完成待_______粘接剂干后,可用不同颜色的矽胶注入玻璃砖间隙处,以增加结构强度,还可装饰外观颜色。(5分) (A) 3~4小时 (B) 1~2小时 (C) 6~8小时 (D) 8~12小时 参考答案:D 4. 半硬质纤维板的密度_______(5分) (A) 0.3—0.7 g/cm3 (B) 0.5g--0.9g/cm3 (C) 0.4g--0.8g/cm3 (D) 0.4g--0.7g/cm3 参考答案:C 5. 石材幕墙的立柱、横粱的安装应符合的规定:_______(4分) (A) 3mm,2mm; (B) 2mm,3mm (C) 3mm,4mm (D) 4mm,3mm 参考答案:A

6. 在防火构造中,隔层的隔板必须用经防火处理的厚度不小于_______的钢板制作。在横梁位置安装厚度不小于 _______防护岩棉,并用1.5MM钢板包制。(4分) (A) 1M,80MM (B) 1.5M,100M (C) 1.5M,80M (D) 1M,100M 参考答案:B 7. 在木门窗套施工中,木模上下间距小于_______毫米,每行间距小于_____毫米。(4分) (A) 300,140 (B) 280,150 (C) 280,140 (D) 300,150 参考答案:D 多选题 8. 刨花板、木丝板、木屑板可以用作 _______(5分) (A) 绝热材料 (B) 吸声材料 (C) 吊顶材料 (D) 隔断材料 参考答案:A,B 9. 常用大木龙骨断面尺寸有_______(5分) (A) 50mm×80mm (B) 40mm×80mm (C) 60mm×100mm (D) 50mm×90mm 参考答案:A,C 10. 石材幕墙的分类有:.短槽式石材幕墙,。(5分) (A) 通槽式石材幕墙 (B) 侧栓式石材幕墙 (C) 钢销式石材幕墙 (D) 背栓式石材幕墙 参考答案:A,C,D 11. 有框玻璃幕墙又分为普通玻璃幕墙(全显框)、_______和 _______(5分) (A) 半隐框玻璃 (B) 吊挂式玻璃幕墙 (C) 全隐框玻璃幕墙

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设计整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具有现实意义,所提出的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和结论能为该地区的矿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搜先强调地质特征,然后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指导教师结论:合格(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 所在单位兰州工业学院指导时间9.16 姓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通过简要介绍乌腊德铁铜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并指出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且此类矿化应在东昆仑地区找矿工作中应重视。 全文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流畅,然而,全文格式有待规范;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较一致,应修改;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的研究有待加强。 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1)完善论文格式; 2)修改论文的摘要; 3)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 4)加强对矿床成因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 75 评阅结论:同意答辩(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资源学院评阅时间2014-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