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时间:2014年7月12日上午9:00左右。

地点:室外场地50T前端。

李凤建班组在对XXX工程2C-A钢箱梁进行翻身作业时(构件规格:x*x*x重量:约45T)。在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仍冒险违章进行作业,且事前未对行车起重作业高度,以及翻身作业半径进行校核;行车工在翻身操作作业时,歪拉斜吊,造成50T前端行车驾驶室正面玻璃被翻身钢箱梁撞坏,所幸未造成人员及设备大的损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行车工在翻身作业时违规进行歪拉斜吊,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班组,在明知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仍冒险违章进行钢箱梁翻身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行车工缺乏大型构件(钢箱梁)翻身作业施工经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4、班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公司要求大型构件必须有,班组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设备维修人员等进行旁站的规定,在无管理人员旁站的情况下仍冒险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5、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大型构件翻身作业无人员旁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预防及整改措施

1、再次对施工班组重申:大型构件必须有班组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设备维修人员等进行旁站,班组需大型构件翻身时,应及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

2、严禁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冒险进行翻身作业,违者进行重罚。

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要求分包队为负责人,大型构件吊运,翻身作业必须到场监督。

4、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有效制止冒险违章作业行为,并对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5、建立大型构件吊运,翻身作业登记机制,构件吊运吗,翻身提前预约,并建立文本台账,安全员,车间主任,技术员,起重作业人员,外协班组负责人均需在上面签字方可进行作业。

6、班组在构件翻身作业前,必须对起吊高度,作业半径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起重伤害事故汇编案例汇编..

起重事故案例汇编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企业效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各级领导、全体员工的神圣职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安全管理的一贯方针,为更好落实这一方针,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安全和防范意识,起重专业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汇集了我公司及冶金企业近十年来发生的30起典型的起重事故案例,将他们编辑在一起,希望全体员工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思想实际和作业特点,认真借鉴他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克服侥幸麻痹思想,增强“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技能,落实我要“我要安全”的责任,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从预防的角度上狠下工夫,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在我公司发生。 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 伤亡人员概况 一、事故简单经过 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 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没有 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 一、事故经过 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a)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 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案例3: 一、事故经过 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二、事故原因 A、吊索具严重超负荷,没有采取防止物体自转措施。 B、天车工对2#混铁炉出铁口前作业人员的位置确认失误。

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 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2.制造厂家应加强与运营使用单位的沟通协调,对现有操作规程中各种可能引发意外的细节逐项进行评估,指导运营单位对各种可预期的设备故障进行正确处置,并重新修订操作规程、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3.运营使用单位应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反复演练,对演练的效果进行认真评估,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2006年9月,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委托,本人对某钢管有限公司一台LDA 型3T电动单梁起重机因起升机构失效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进行现场技术分析。鉴于事故原因的典型性,本文特别建议安全监管部门重视电动葫芦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据现场人员介绍,事发当时,起重机操作人员正按住上升按钮起吊一捆钢管,当钢管起升到一定高度时,电动葫芦起升机构失去力矩,重物急速下坠,压倒一名正在钢管下方摆放垫木的工人,造成该工人死亡。 笔者分别对用户单位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维修电工进行了询问,调取了有关设备档案,并在事故现场对设备进行技术勘察。 1.设备检验不合格 经查询该台起重机法定定期检验报告书,该设备最近一轮由当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出具的定期检验报告书结论为不合格,整改单所列主要问题为上升限位保护失效以及其他外观缺陷。电动葫芦有出厂合格证书。 2.机修工无证上岗 该企业平时负责维修起重机的机修工未经培训取得特种设备维修操作证,日常维修起重机属无证上岗。维修工对起重机特有的安全常识未能掌握;使用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对起重机的管理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厂因厂房高度不足,在用的数台起重机的电动葫芦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冲顶变形,而该厂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机修工对起重机冲顶事故的危害性认识淡漠,思想意识中认为冲顶只是电动葫芦正常的故障。 3.设备外观状况恶劣 该台电动葫芦外壳受损严重,卷筒下方壳体严重破损,吊钩滑轮罩壳顶部变形,钢丝绳绳头固定端长头处已发生严重断股,说明使用中曾发生过严重的冲顶过卷扬(见图1所示)。其他缺陷还包括:吊钩无防脱钩安全装置,大小车橡皮缓冲器失去,电动葫芦电机风叶罩壳失去,电动葫芦电器箱盖失去等,证明平时使用状况较差。 为进一步明确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约用户、事故电动葫芦制造单位和事故调查组3方同时到场,并邀请当地某电动葫芦制造厂技术专家,对事故电动葫芦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 伤亡人员概况 一、事故简单经过 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 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 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 一、事故经过 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

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a) 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 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 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 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案例3: 一、事故经过 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欢迎关注泰科钢铁),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近几年典型起吊事故案例大全

近几年典型起吊事故案 例大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近几年典型起吊事故案例汇编 目录 1、大强煤矿“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7年9月18日白班,大强煤矿皮带队队长张红军在班前会上安排刘冬鸣班组共6人,在0906回顺无极绳绞车机头处分解无极绳绞车。绞车分解后未将滚筒轴承压盖拆卸下,而是悬挂在滚筒轴上。现场用两台5t起重机将绞车滚筒吊起一定高度后,另一台5t 起重机挂在无极绳绞车底座(3200×1400×800mm)前沿将底座抽出,此时底座倾斜15度,已达到起重机牵引位置,准备前移起吊点,前后各用一台5t起重机牵引,因为绞车底座后沿起吊链条长度不够,刘冬鸣准备接加长链,11时20分,刘冬鸣站在绞车底座西侧(外侧)俯身将头探进底座内,用40t链条作为加长链,与另一根

40t链条链接,此时,轴承压盖(重180kg)掉落,刮扫到其右脸侧,导致右侧面部受伤,随后伤者被送至集团公司总医院,经总医院诊断为开放性右颧骨、右颧弓、右眶壁、双侧上颌骨、鼻骨、腭骨粉碎性骨折,重型面部挫裂伤、颅脑损伤。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施工简化作业程序,拆卸后的一侧轴承压盖没有落地,悬挂在轴承上,刘冬鸣没有确认好作业环境存在的隐患,作业时轴承压盖掉落,刮扫到其右脸侧,造成伤害,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措施编制、审批、贯彻、落实不严肃、不认真。措施编制不细,对拆除无极绳绞车作业,无拆除工序,施工时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修改,不能指导现场作业;措施贯彻不认真、走过场,作业人员对措施内容掌握不全。 2.施工作业前及过程中安全确认不到位,职工安全技能差,对存在的隐患未能及时排查发现,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3.皮带队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班前会工作安排不细,分解拆除无极绳绞车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要求不到位;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差。 4.现场安全监察不严肃,现场施工工艺与措施不符,未能制止作业,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5.相关职能科室技术管理、现场监管不力,业务保安责任落实不到位。

事故案例 违章操作引发的起重机械

违章操作引发的起重机械事故 摘自设备安全网 一、事故基本情况 2009年9月,重庆市某大型国有企业搬迁施工工地上,正在吊装作业的1台汽车起重机第5节吊臂突然回缩产生剧烈振动,致使吊装用的直径36.5 mm 钢丝绳断裂,造成3.2 t重煤气管道一端从9 m高处坠落,将正在钢管端点作业和钢管内作业的工人砸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存在严重违章行为 ①起重重物停尚在空中时操作人员即将发动机熄火并离开操作室。严重违反汽车起重机操作注意事项规定:起重重物停在空中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纵台。若需暂时离开,应将重物放落地面,发动机才能熄火。 ②汽车起重机超载作业。事故吊装的钢管重3.2 t应使用汽车起重机第 1、2臂进行吊装作业,第3、4、5节臂必须全部缩回。但实际上,在事故发生时该汽车起重机第2节起重臂未完全伸出,就伸出第3、4、5节起重臂进行吊装作业,违反了汽车起重机操作注意事项规定。 当事故发生时,汽车起重机已长时间处于熄火状态,且操作人员未在操作岗位上;由于汽车起重机处于受力状态,液压系统缓慢内泄,造成液压缸回缩,导致装配定位角钢受力逐渐增大。当装配定位角钢承受不了吊装重量时,就会弯曲变形,造成吊物下坠。钢管下落对汽车起重机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造成本已处于超载状况的汽车起重机第5节臂一侧伸臂钢丝绳端部固定滑轮被挤碎,滑轮支座变形、焊缝被拉裂。另一侧伸臂钢丝绳端部固定滑轮支座被拉落,导致第5节臂失去约束而缩回,而第5节臂全部缩回时,钢管下坠对吊装钢丝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吊装钢丝绳由于超过承载能力而拉断,造成了钢管坠落事故的发生。 ③汽车起重机操作人员违反“十不吊”的规定,在重物内和重物下有人的情况下就进行吊装。 2.未能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该汽车起重机未按国家规定由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在吊装现场无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起重指挥、司索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改变施工工艺后也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缺乏对现场的违章行为的有效监督为事故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预防措施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 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 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起重机械事故案例

起重机事故案例及分析 (初稿)

目录 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3) 案例二架桥机倾覆事故 (7) 案例三、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 (11) 案例四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15) 案例五、施工升降机事故 (19) 案例六、远安县“ 5?21”较大起重伤害事故 (23) 案例七大风吹袭门机出轨机毁坏起重伤害事故. (26) 案例八邯郸崇利制钢“ 9 ? 11 ”起重伤害事故 (27) 案例九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30) 案例十载荷坠落造成伤亡 (31) 案例十一大港金属结构厂李XX死亡事故 (33) 案例十二违章指挥引发的事故 (37) 案例十三:上海某船厂717 事故 (38) 案例十四5.30 事件 (38) 案例十五京沪高铁2009.8.19 事故 (39) 案例十六, 山东一起起重机事故 (41) 案例十七江苏某船厂一台900 吨门式起重机事故. (43) 案例十八塔机变幅失控事故 (44) 案例十九长沙市“上海城”升降机坠落特大事故. (46) 案例二十吊钩冲顶坠落事故 (48)

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2007年4月18日7时53分,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起重机械在吊运60t钢水包过程中倾覆,钢水涌向一个工作间,造成正在开班前会的32人死亡,6人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866.2万元。 图1.1事故现场图片

图1.2事故现场惨烈场面 图1.3事发惨烈现场

1.事故的直接原因: 炼钢车间吊运钢水包的起重机主钩在下降作业时,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联锁常闭辅助触点锈蚀断开,致使驱动电动机失电;电气系统设计缺陷,制动器未能自动抱闸,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制动器制动力矩严重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续失控下坠,钢水包撞击浇注台车后落地 倾覆,钢水涌向被错误选定为班前会地点的工具间 11抚有水的料直春黑为上Wsets ft 2*3 3交舉班竄氏竝+人芳 2輩总卓此M H■密fl*K漁卅正 图1.4钢水包脱落示意图(转自新京报)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1.起重伤害简述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起重事故的危害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种,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起重作业的特点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 (3)作业范围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

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中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作配合不协调等。 (3)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2事故的预防 (1)在日常工作中,指定专门人员对吊索、索具进行定期保养、维护。清理绳端断丝、绳股断裂、由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外部及内部磨损、外部及内部腐蚀、严重变形的吊索。检查吊带应无烧伤、褪色、打节、断裂等,完好无损,确保标识和标牌清晰可读。吊钩应有制造单位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能接收、使用。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灭的标记。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厂标或厂名、标验标志。并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档案。 (2)建立合格的存储地点,分区放置吊索、吊具。预防因错拿吊索、吊具而发生事故。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吊载翻转致人死 事故经过 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该厂厂房简易,没有什么电动起重设备,只有作为起吊用的手拉葫芦。发生事故的是一台起重量为2t、起升高度为2.5m、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的手拉葫芦。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的吊装钢丝绳后,甲拉动葫芦,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当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的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甲开始拉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在接触拖车的瞬间发生了翻转,将毫无防备的乙撞倒并压在乙的身上,甲慌忙呼喊众人帮忙,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①检查手拉葫芦的链条断裂处,发现有肉眼可见的微小旧裂痕,可见起升链条在质量有缺陷,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的断裂危险隐患。 ②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2.2t,葫芦的起重能力仅2t,属于超载起吊,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 ③经检测发现未断裂的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劳变形,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5%以上的报废标准。另外,还有多处链环的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10%以上的报废标准。经查该葫芦使

用较为频繁,使用期有7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由此可见起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也是发生这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操作人员距离吊载较近,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 ⑤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的起重设备,忽略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 ①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 ②起重设备应经常检查维护,发现缺陷应及时维修,达到报废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③起重机械作业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站位。 ④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对参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案例二违章操作卷扬机,卷入卷筒把命丧 事故经过 某钢厂原料工段2号250m3白灰竖窑丙班炉长甲到2号炉仪表操作室向开车工乙布置2号炉卷扬机的清扫工作。甲接着便同乙一起到2号炉二楼卷扬机处打扫卫生。甲、乙先将卷扬机东侧安全护栏搬开,然后,甲用铁锹清理卷扬机下面的积灰,乙则用扫帚先清扫东侧,然后清扫北侧。清扫完后,乙完全没有顾及尚有一人在机台清扫卫生,也未打任何招呼便回到操作室开车加料,当加第五斗料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原因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建筑起重机械也为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为确保设这类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起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护和使用一直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以防范安全事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操作人员人为的疏忽,全国每年仍会发生多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在此,我们挑选了2005年北京市部分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事故分析,以期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1 大臂未自由回转造成倒塔事故 1.1事故概况事故概况 事故发生时间: 2005年6月7日 标准节数量: 13节(基础节7.5m) 起重臂长度: 60 m

设备: 1994年4月生产的H3/36B塔吊 2005年6月7日,某工地上空阴云密布,大风突起,大雨夹着冰雹不期而致,塔机司机见状认为不能继续吊装作业,迅速将起重臂转向西北方向,但仅切断电源,打开风标开关,就爬下塔机,进房间避雨。大雨过后,司机来到现场,发现塔机已经倒在基坑中。所幸基坑内的施工人员也因躲避大雨离开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技术勘察,该塔机为H3/36B塔机,塔身高度为46.5米,起重臂长度为60米。 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以及相对尺寸见图3。经现场检验,基础水平度符合标准,未发现基础沉降现象,配重安装数量正确,各机构、风标制动装置均已被破坏。根据塔机产权单位向北京市气象局索取的气象证明材料表明,当时该地区的风力为6级,风向为西北。 1.2 事故分析 从塔身下部折弯处可以看到,失效主要发生在东南方向的主弦杆(见图4),为典型的受压单肢失稳,显然是由塔身弯曲超载所致。根据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塔机向东南方向倾倒,明显由西北风载荷所致。根据事故后塔机在基坑内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的状态,可以说明发生事故瞬间,塔机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建筑起重机械也为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为确保设这类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起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护和使用一直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以防范安全事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操作人员人为的疏忽,全国每年仍会发生多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在此,我们挑选了2005年北京市部分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事故分析,以期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1 大臂未自由回转造成倒塔事故 1.1事故概况事故概况 事故发生时间: 2005年6月7日 标准节数量: 13节(基础节7.5m) 起重臂长度: 60 m 设备: 1994年4月生产的H3/36B塔吊

2005年6月7日,某工地上空阴云密布,大风突起,大雨夹着冰雹不期而致,塔机司机见状认为不能继续吊装作业,迅速将起重臂转向西北方向,但仅切断电源,打开风标开关,就爬下塔机,进房间避雨。大雨过后,司机来到现场,发现塔机已经倒在基坑中。所幸基坑内的施工人员也因躲避大雨离开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技术勘察,该塔机为H3/36B塔机,塔身高度为46.5米,起重臂长度为60米。 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以及相对尺寸见图3。经现场检验,基础水平度符合标准,未发现基础沉降现象,配重安装数量正确,各机构、风标制动装置均已被破坏。根据塔机产权单位向北京市气象局索取的气象证明材料表明,当时该地区的风力为6级,风向为西北。 1.2 事故分析 从塔身下部折弯处可以看到,失效主要发生在东南方向的主弦杆(见图4),为典型的受压单肢失稳,显然是由塔身弯曲超载所致。根据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塔机向东南方向倾倒,明显由西北风载荷所致。根据事故后塔机在基坑内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的状态,可以说明发生事故瞬间,塔机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令狐采学 1.起重伤害简述 1.1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1.2起重事故的危害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种,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3起重作业的特点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 (3)作业范围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 1.4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中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作配合不协调等。 (3)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2事故的预防 (1)在日常工作中,指定专门人员对吊索、索具进行定期保养、维护。清理绳端断丝、绳股断裂、由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外部及内部磨损、外部及内部腐蚀、严重变形的吊索。检查吊带应无烧伤、褪色、打节、断裂等,完好无损,确保标识和标牌清晰可读。吊钩应有制造单位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能接收、使用。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灭的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学习资料) 宝冶建设机动分公司 安环部 2006-10-26

一、脱钩事故 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 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 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

心中有数。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 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 1981年11月11日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事故原因:一是钢丝绳吊索选择不当,超负荷吊装,按规定,吊4吨件,应选用6分的钢丝绳吊索。二是违反起重安全操作规程,一端绳长,失去平衡,另一端加重负荷导致钢丝绳吊索拉断。 这起事故的发生,说明准备工作很重要,若在工作前,有关人员经计算采取符合规定直径的钢丝绳吊索,就会避免

十四个典型事故案例(带图)docx

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 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 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某年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 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m),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 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 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二、吊孔打开无围栏人员掉入险丧命 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急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 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 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 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 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 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 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 案例剖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吊载翻转致人死 事故经过 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该厂厂房简易,没有什么电动起重设备,只有作为起吊用的手拉葫芦。发生事故的是一台起重量为2t、起升高度为、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的手拉葫芦。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的吊装钢丝绳后,甲拉动葫芦,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当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的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甲开始拉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在接触拖车的瞬间发生了翻转,将毫无防备的乙撞倒并压在乙的身上,甲慌忙呼喊众人帮忙,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内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①检查手拉葫芦的链条断裂处,发现有肉眼可见的微小旧裂痕,可见起升链条内在质量有缺陷,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的断裂危险隐患。

②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葫芦的起重能力仅2t,属于超载起吊,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 ③经检测发现未断裂的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劳变形,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5%以上的报废标准。另外,还有多处链环的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10%以上的报废标准。经查该葫芦使用较为频繁,使用期有7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由此可见起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也是发生这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操作人员距离吊载较近,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 ⑤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的起重设备,忽略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①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标准版)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 析(标准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6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标准版) 摘要:现代工业企业要求有各种类型的起重运输机来满足企业物流机械化需求,又要有效地运用和增加设备的利用能力,以达到最经济的效果。在现代生产中,起重机不仅在物料运输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些起重机直接参与生产工艺过程,成为工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起重设备还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起重设备事故也呈高发态势。[1]本文简单介绍起重事故及其的危害性,通过近五年内的几个案例,深入发现和总结引起起重事故的根源,进而找出其中的共性,对于经常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人、物和管理等方面把会引起起重事故的主要因素逐一详解。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

理措施和起重机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解决起重安全问题的对策,致力于解决各方面的危险因素,为起重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的环境。 1.绪论 1.1引言 起重机械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它在工矿企业、房地产、道路桥梁等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设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起重机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工农业生产、民用设施、港口搬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起重机械自身的构造特点,加上一些人为的操作因素,导致起重机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这些潜在危险、最大限度地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目前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已分析近五年的几起起重事故案例为出发点,剖析了引起起重事故的原因,逐一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起重机翻倒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翻倒事故案例分 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起重机翻倒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04年1月2日下午6时左右,大连YL公司(以下简称YL公司)港务公司调度张*,安排在该公司从事劳务输出的大连TT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的劳务队的劳务工进行从厂内火车专用线到码头倒运原木和工字钢的装卸作业。其中厂内车辆驾驶员梁AA负责将原木、工字钢从火车专用线拉到码头,杨*操作15T门座起重机(设计最大载荷为15吨),杨*、赵*负责起重作业的挂钩、摘钩。20时左右倒运完原木,开始进行工字钢(工字钢的型号36B,12m/根,65.6kg/m)的倒运,先后两次分别拉来13根、16根工字钢,都是一钩起吊。20时50分左右,梁*拉来第三车工字钢(28根,约22吨重),杨*、赵*爬上汽车准备捆绑工字钢进行挂钩作业,发现此次拉来的工字钢太多,欲分两次起吊,而门座起重机操作工杨AA则示意一钩起吊,杨*、赵*没再坚持,就将28根工字钢捆绑在一起,并将绳扣挂到起重机的钩头上后跳下汽车。20时55分左右,门座起重机操作工杨AA开始在19米幅度(此处最大载重量为10吨)起吊,因吊物严重超载,加之无力矩限位器,致使门座起重机发生倾倒,操作工杨AA随门座起重机一同摔到地面受伤,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 YL公司用于码头装卸货物的自制15T门座起重机存在严重设备缺陷,无力矩限位器。当门座起重机操作工杨公领超载吊运工字钢时,设备无自我保护装置,吊物将门座起重机拉倒,导致门座起重机倾斜而倒塌,操作工杨AA随倒塌的门座起重机一起摔倒地面受伤致死。是造成此起事故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 2. 门座起重机操作工杨AA安全意识淡薄,违反YL公司《起重机操作规程》,在吊运工字钢时,没有确认其重量,就盲目起吊,导致超载运行将门座起重机拉倒,其本人随倒塌的门座起重机一起摔倒地面受伤致死。是造成此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YL公司下属港务公司对码头装卸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够,缺乏对作业现场安全的监督检查,对起重作业缺乏必要的安全交底,对在港务公司码头从事装卸的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落

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

近五年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分析 1.1引言 起重机械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它在工矿企业、房地产、道路桥梁等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设备。【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起重机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工农业生产、民用设施、港口搬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起重机械自身的构造特点,加上一些人为的操作因素,导致起重机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有效地预防这些潜在危险、最大限度地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目前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已分析近五年的几起起重事故案例为出发点,剖析了引起起重事故的原因,逐一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通过本文提起相关人员对起重安全的重视,对起重安全做出一定的贡献,进而减少起重事故的发生。 1.2起重事故的概念 起重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重物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其中伤害事故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中,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4] 1.3起重作业的特点 1.3.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被搬运的物料个大体重、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起重搬运过程是中午在高空中的悬吊运动。 1.3.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 四大机构组成多维运动,体形高大金属结构的整体移动,大量结构复杂、形状不一、运动各异、速度多变的可动零部件,形成起重机械的危险点多且分散的特点,给安全防护增加难度。 1.3.3作业范围大 金属结构横跨车间或作业场地,高居其他设备、设施和施工人群之上,起重机带载可以部分或整体在较大范围内移动运行,是危险的影响范围加大。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机吊装过程倒塌事故案例分析 2001年7月17日上午8时许,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一、600t×170m龙门起重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及主梁提升方法 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腿、柔性腿和行走机构等组成。该机的主要尺寸为轨距170m,主梁底面至轨面的高度为77m,主梁高度为10.5m。主梁总长度186m,含上、下小车后重约3050t。 正在建造的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的总成(高87m,重900多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以下简称刚性腿)与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的承重支架,并采用同济大学的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的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 2.施工合同单位有关情况 2000年9月,沪东造船厂(甲方,2001年4月与中华造船厂合并组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沪东厂)与作为承接方的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乙方,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

建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丙方,同济大学和上海市科委共同建立,以下简称机器人中心)、上海东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丁方,沪东厂三产公司)签订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合同书。合同中规定,甲方负责提供设计图纸及参数、现场地形资料、当地气象资料。乙方负责吊装、安全、技术、质量等工作;配备和安装起重吊装所需的设备、工具(液压提升设备除外);指挥、操作、实施起重机吊装全过程中的起重、装配、焊接等工作。丙方负责液压提升设备的配备、布置;操作、实施液压提升工作(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丙方的专利)。丁方负责与甲方协调,为乙方、丙方的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等。 2001年4月,负责吊装的电建公司通过一个叫陈春平的包工头与上海大力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力神公司)以包清工的承包方式签订劳务合同。该合同虽然以大力神公司名义签约,但实际上此项业务由陈春平(江苏溧阳市人,非该公司雇员,也不具有法人资格)承包,陈招用了25名现场操作工人参加吊装工程。 二、起重机吊装过程及事故发生经过 1.起重机吊装过程 2001年4月19日,电建公司及大力神公司施工人员进入沪东厂开始进行龙门起重机结构吊装工程,至6月16日完成了刚性腿整体吊装竖立工作。 2001年7月12日,机器人中心进行主梁预提升,通过60%~100%负荷分步加载测试后,确认主梁质量良好,塔架应力小于允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