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

理学、④实验心理学

(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

理学、④军事心理学

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

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

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

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

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

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第二章感知觉与记忆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现象(掌握)

三、知觉特性(理解)

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理解)

五、记忆的基本过程(掌握)

第三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理解)

1、思维:使人们借助语言、表象、动作等媒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主要表现

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判断、决策等心理活动中,是认识的一种高级形

式。

2、思维活动具有以下特征:①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反映、②思维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

反映、③人的思维受社会实践活动水平制约、④思维是脑的机能、⑤思维与记忆、

语言、意志、情绪、气质等其他心理现象联系密切。

二、思维的种类(识记)(掌握划分的标准)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思维形态,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划分为幅合思维毫无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掌握)

1、知识经验:知识经验丰富与否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情境:是指人们所要解决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比如特定空间位置的配置,

时间的先后顺序、距离等,也就是问题中材料的组织方式。

3、定势:也称心向,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场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影响。

4、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它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

而看不到事物所具有的其他方面功能的现象。

5、情绪和动机状态:人的情绪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影响。乐观、愉快、平静等积极的情

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紧张、烦躁、苦闷、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往

往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五、想象的种类(理解)(P 87)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

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

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梦是无

意想象的极端形式。(幻觉也是)。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

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①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如我们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

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等,都属于再造想象。

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

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

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这些形象不是

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是想象者根据生活提供的素材,在头脑中通过创造性的综

合,从而构成了前所没有的新形象。这种形象越新颖,它的创造性水平也就越

高。

第四章注意与意识

一、注意的概念及特征(了解)

1、注意:注意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

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

他因素的排除)。

2、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①指向性、②集中性

二、注意的种类(掌握)

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目的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通常

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

三、注意的品质(理解)(P 103)

1、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的范围(广度)、集中性、稳定性(时间上的特征)、分配、转移(文艺演出中报幕员的角色)。

2、正在上课时突然的事件引起学生产生的是无意注意。老师讲课时,, 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的表现,“一心二用”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专心做功课是有意注意,人的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听课又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听课做笔记是注意的分配,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水平的表示(了解)

智力水平的表示方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智龄:也称心理年龄(MA),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

2、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常用IQ表示,是通过测验所得到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

所得的商数,因此又叫比率智商。

3、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病,它用来确定受测者的资料在同龄人中的相

对位置,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现在的智力测验一般都采用离差智

商盖帘来表示资料高低。

二、智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掌握)

1、智力的差异

①智力水平的差异: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即智力的发展有高低。

②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智力成熟和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

③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两性在智力上是存在差异的,但并不是简单、固定、直线式的差异。

2、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和教育因素

第六章动机、情绪与意志

一、动机概念(识记)

1、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理解)

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会推动人们产

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口渴找水)例如,饥饿者

对食物、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因此也容易激起寻觅活动。

2、指向功能: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

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而动机不同,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

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也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由

于动机种类不同,人们行为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例如在训

练动机的支配下,运动员的活动指向与训练有关的目标,如训练场、器材等;

而在娱乐动机支配下,其活动指向的目标则是娱乐设施。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

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

种活动;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和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

目标。例如中长跑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对通过自身的维持和调整,合

理的分配体力,给予大脑适当刺激,当完成任务后,将刺激大脑驱使机体停止

运动。

三、需要的结构(掌握)

1、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关于人类的需要层次,马斯洛是按照三条原则加以安排的(低级向高级):①人类基本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②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③人类需要层次的高低与个体生存状态有关。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

其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其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其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满足来安慰自己。

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四、动机的种类(理解)

根据动机的来源

1、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因学科兴趣而努力学习是内部动

机。

2、外在动机: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动机,叫外部动机;如为获奖而努力学习是外

部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3、主导性动机:

4、辅助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分为:

5、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也叫驱力或内驱力;

6、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爱好都是社会性动机。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

的重要动机。当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就是爱好。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分为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

7、近景动机:

8、远景动机: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理解)

1、期待价值理论:该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2、归因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民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六、动机与人的行为、动机与工作效率(掌握)

1、动机与行为: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产生不

良的行为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动机与工作效率:(倒U型)研究发现,任何任务都有其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过强或

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鲤鱼发挥最

佳工作效率。

七、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理解)

1、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理解:

①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

②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③情绪和情感是以态度体验(主观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④引起表情变化,引起生理变化。

2、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同一过程,同一现象,只是强调的不同方面,情感代表感情的

内容,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

八、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理解)

1、如《礼记》中记载,情绪可以分为七种:喜、怒、哀、惧、恶、乐、爱,即我们通常所

说的“七情”。《中庸》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四种。《吕氏春秋·尽数》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怨哀”五种。现代心理学一般将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情绪。

2、情绪状态的分类:①心境②激情③应激

3、高级的社会情感: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九、意志概念(理解)

1、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

的心理过程。

第七章人格

一、人格概念(识记)

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

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结构(理解)

1、人格结构的分类:人格倾向性人格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2、几种重要的人格结构:

①气质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②性格: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固的

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③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对它

进行分析。

形式上: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内容上: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三、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理解)

1、人格发展:是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

发生变化的过程。

2、(P 190)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以下是埃里克森对人生八个发展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0~1岁)。

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

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角色紊乱(12~20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20~25岁)。

第七阶段,繁殖对停滞(25~65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

四、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

1、生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自然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第八章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了解)(P 215)

1、青春期发育的心理适应

2、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4、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二、青少年的身体映像(理解)

1、身体映像:是指个体形成的对自己身体的心理图画,包括了对身体生理心理功能的认知、

态度(入情感、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2、身体映像的性别差异

3、身体映像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父母及榜样角色的影响、大众媒体的影响

三、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理解)

1、形式运算阶段: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思维

2、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的中心。

3、自我中心思维:假想观众与个人神话、自我中心与行为问题

第九章学习心理

一、学习概述(理解)

1、广义的学习概念:既包括人类学习,也包括动物学习。广义学习是指个体在活动中通过

对经验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2、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二、迁移的定义和分类(理解)

1、迁移:简单的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另外,利用所学的技能、知

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

2、迁移的分类(分类的标准)

按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分为认知迁移、态度迁移和技能迁移。

按迁移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上看,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三、迁移理论(理解)(谁提出、主要观点)

1、早期的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元素说:

概括化理论: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理论

布鲁纳迁移论:

奥苏伯尔迁移论:

认知迁移理论: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迁移的研究(了解)

关于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的新争论

有关于专家——新手解决问题的研究

元认知与迁移

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迁移理论

四、学习策略的含义(识记)

1、学习的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

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五、认知策略(理解)

1、认知策略:可以认为,认知策略是优化信息加工效果、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种认知技能。

它是认知领域中学习策略的最主要的成分。

六、元认知策略(了解)

1、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从而学习解决问题。

2、远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第十章教学心理

一、课堂教学的策略(理解)

提高材料可懂度的策略

1、先行组织者:是由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在学习教

学内容之前呈现的指导性材料。

2、结构化策略

3、使用符号标志的策略

4、附加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理解)(分类标准)

1、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时间和发挥的作用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依据的的不同标准与解释方法,可将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和个体内参照评价。

3、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4、教学活动评价和课堂评定

第十一章品德心理

一、品德概念(了解)

1、品德:

2、道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

1、品德的因素构成说

2、品德的多维结构说

3、品德的层次结构说

4、品德的系统分析说

三、道德认知的发展(掌握)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第十二章学校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效应(理解)

1、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作用下,促使自己放弃原先持有的态度与行为,而与群

体多数成员趋于一致的心理过程。(P 319)

2、影响从众的因素:①群体的规模、②群体凝聚力、③个体的差异

3、社会助长:或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与人合作或意识到有人观察时,个体活动效率提高,

行为表现得更加积极的现象。

4、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个体在群体合作的情况下降低个人努力

程度的现象。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总结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总结

————————————————————————————————作者:————————————————————————————————日期: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心理学大纲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此书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强,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四大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68年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908 中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此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导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刺激余反映之间形成连结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 1924 中国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注重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 1962我国成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0心理学家潘叔主编《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包含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媒体、教学环境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得到的材料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现象不可重复性

实验法: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派选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在实验组和一个或者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注意问题:问卷题目不宜过多,题目应生动有趣,消除防御心里,加入一些探测性项目,信度和效度 个案研究法:对一人或者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律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阶段性——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地位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一下阶段的新特征 定向性与顺序型——发展不可逆性,阶段之间不可逾越 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时间各不相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每个体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到达最终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不一样,如:早慧早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学龄初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一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初中时期)心里断乳期、危险期(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为支柱)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与名词解释简单题与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重点 客体永久性、最近发展区、学习、泛化、分化、消退、智慧技能的学习、观察学习、有意义学习、负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移除性惩罚、操作性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连续接近技术、认知示范、潜伏学习、学习共同体、认知结构、先行组织者、短时记忆、发现法教学模式、自我效能感、归因、正迁移、负迁移、上位学习、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教育心理学、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二、填空题和判断重点 行动研究、描述研究和因果研究 发展的特点;教育、学习和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的阶段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尔金德的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 玛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品德的心理结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的试误说和学习律 强化程序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表征系统和知识获得的三个环节 奥苏贝尔有关认知结构的特点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有关学习的分类 加涅有关学习的分类、信息加工模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涉及的有意义学习的不同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三、简答和论述 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 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研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有哪些及其各自主要观点。 6.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律。 7.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程序。 8.简述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作用决定论。 9.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哪些?各自主要观点是什么? 10.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顿悟的作用。 11.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1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包含哪些部分? 13.先行组织者和“引课”的区别与联系。 1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及其探索发现学习。 1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让小伙伴们久等了,教育心理学的简答、论述题今天终于抽空汇总出来了,只是提醒一下小伙伴,有的题我提供的仅仅是答案要点,回答的时候不能太简单,简答题也要适当阐述一下,论述题就多阐述一点,这些毕竟是主观题。 这些题有的跟其他资料或教材提供的答案不太一样也很正常,你可以选一个版本记住,如果你能综合多个版本整一个你认为更好的答案也是不错的噢。 其他没汇总的在讲课时点到的具有出简答和论述题潜质的那些题,也要适当关注,多学习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很好的同学,扩大一下知识储备的量也是不错的。 后期的复习可以做一些知识的深加工,提高知识储备的质量,也要多做一些题去增加自己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并提高答题能力。 为大家汇总这些内容,是方便大家复习,不过用对方法、多学习、多努力才是走向胜利的必然途径。大家考试完,考的什么知识点记得发给我噢。另外大家也要注意调整身心状态,不可过度焦虑、过度透支心力和体力。祝大家顺利圆梦! 一、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阶段性(质变)与连续性(量变)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体差异性。 二、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 (1)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信息。(2)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对人、事、物的选择倾向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创始人是班杜拉。 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并把观察学习分为四步(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就是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行为结果予以强化 替代强化,看到别人的行为结果得到奖励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化的标准,受到自我的肯定 四、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1、优点 (1)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 (2)激发学习兴趣 (3)有利于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2、发现学习的缺点 (1)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自然科学 (2)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并不适合所有学生。(3)耗时不经济,不宜在短时间内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4)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 五、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心理学教材主要内容

(四)中学生(学前儿童)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 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2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史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7 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P35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P35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35 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P46 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P46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的反思)三种类型。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P59 11、研究者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P97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P103 1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P112 18、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P122 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P123 2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P124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和(它的巩固性)。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分支。 教育心理学得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问卷法,5,个案研究法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知识传授专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3,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4,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5,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观察是有目,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观察的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

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1,根据类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时间长短)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4,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5,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项活动做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时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点;1,概括性2,间接性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发展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中学生早恋原因;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3,性教育的忽视4,学生个人原因 中学生早恋特点;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藏,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8,自我显示。 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1,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间正常交往3,加强性教育。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