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6-10-14T10:50:48.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0期作者:刘海燕

[导读]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是如此,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以及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与园林景观中的作用,能使园林建筑在今后园林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仅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飞速的提高,在城市建设中园林建筑是造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不仅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还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是如此,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1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思想,而园林建筑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在中国自然式园林中,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依山傍水兴造园林建筑,自然而巧妙地再创作山水之情趣,亭台楼阁、曲径长廊点缀在山水之间,美不胜收,令人神往。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休息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六是组织游览路线,在园林中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七是范围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植物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2 园林的主要建筑类型及与园林的关系

常见的园林建筑从建筑文化背景和风格上可以分为中式、西式、现代3类;若是按建筑的形式来分则有亭、廊、榭、花架、棚架、装饰构架等。其中,现代的园林建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它几乎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只要材料、技术上可以满足要求,设计者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形式。中式或西式的园林建筑一般应用于相应的园林中,设计、修建这2种类型的园林建筑,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得“地道”。

中式园林建筑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类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独具匠心。西式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运用较少,而且不易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离不开中国园林,否则就会把它和中国其他建筑类型混同对待。

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园林艺术同出一炉、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它始终表现出以人为本,景为人用的基本特点。这就使得中国的园林建筑既能很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能与人的使用需要相统一,且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灵活性、通用性。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如同我国的文化传统一样,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

由于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在建筑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表现得十分自由和灵活,其基本的布局法则与建筑处理手法和西方建筑相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

3园林建筑与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1 园林建筑与山体的关系

山体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它创造出了园林中不同的空间和地貌形式。在园林中,经常在山体上设置园林建筑,使园中景致相映成趣,珠玉生辉。一般山体设亭可分为小山设亭、中山设亭和大山设亭。小山设亭时,常建于山顶,以增加山顶的高度与体量,既丰富了山体的立体轮廓,使山有生气,又适于游人停足纵目远眺,多角度领略风景,还起到控制风景线的作用;大山设亭时一般设在山腰或山背上,此时应注意亭设置时要有足够的体量和成组设计,以取得与山形体量协调的效果。如果为了避免山体构图的呆板,一般不宜将亭建在山的中心轴线上。

3.2 园林建筑与水体的关系

园林中的水体能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受,园林建筑若与水体结合,使景观效果更富亲切感。建筑与水接近,可将其点缀于水中,设置于水中的孤立小岛上,成为水面一景;还可临岸布置,以三面临水效果为最佳;还有些建筑跨越河道、湖泊、缓涧,既装饰水面又起到交通的作用;还可把水引到建筑之中,成为建筑内空间的一部分,使建筑与水体融为一体。

3.3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可遮阳蔽日,体现季节更替,使游人感觉赏心悦目,还具有独特的景观结构作用,如形成主题或焦点,作为美丽的背景,发生季相色彩的变化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对其造型和空间往往要考虑到与植物的综合构图关系,植物常作为点睛之笔,起到强化和补足建筑气韵的作用。亭、廊、榭、楼、阁等园林建筑的内外空间,常利用植物的衬托来显示它们与自然的联系。此时,植物作为建筑的陪衬,使人工环境要素与自然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

4 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做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案例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 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 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 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 建筑美、 诗画美、 意 境美, 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

这与中 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 重直觉感知、 重综合推衍的思维 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 靖初年(约公元 1527 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 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 ,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 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 , 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疏浚池塘, 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

别墅花园景观设计案例

尚浦名邸案例简介 花园地址:尚浦名邸 庭院类别:公寓花园 花园面积:前院90平,后院15平 业主要求:防腐木平台、廊架、烧烤、后院背阴面处理 业主爱好:聚会、烧烤、休闲看书 风格偏向:自然式、地中海式、异域风情 家庭成员:夫妻俩,七八岁小儿子 经过和业主的初步沟通,我们了解到业主想要一个休闲平台,一个廊架,还要有一个烧烤区域,家里是夫妻俩和孩子三口人住,平常喜欢看看书,偶尔朋友来了聚聚会。 1、入口 入口选择:业主家的花园濒临小区道路,所以方便开一个园门从园外进入园内;位置上,从花园进入室内的位置在最左边的主卧门和客厅阳台左边的侧门,从花园的偏左位置入户最方便;左边,有小区地下车库的透气窗遮挡,右边,入户距离太远,选择借空小区绿化带中偏左的乔木的间距空间,从而可以达到不移植树木而开园门。 入口处理:园门入口对着客厅阳台,置一小景墙挡住阳台的角,同时搭配植物造一中心景点,以利于从客厅、主卧的视角看出来都有景可看。 2、休闲平台 休闲平台设在主卧旁,作为主卧到户外的一个空间延伸,同时连接阳台,方便进出客厅,以此达到主要休闲平台的作用。平台周边置防腐木坐凳,围合空间的同时可以作为休憩坐凳又可以放置物件。坐凳围边种植不同季节不同花色的灌木草本植物花卉,待到茶梅杜鹃花开的时候,你就坐在花丛旁。 施工结束后,设计师在空白的墙面饰以铁艺壁挂,植物丛中安插蝴蝶饰件,让整个花园更加活泼起来。 3、围栏 花园原空间以低矮灌木围合,私密性较差,和业主交流后决定重新做围栏对花园进行围合。围栏采用防腐木材质,防腐木平台、防腐木坐凳、防腐木围栏、防腐木园门,以材质的统一达到花园整体感觉的协调。 主卧防腐木平台的正对面是小区地下车库的透气窗,暴漏在眼前影响美观,设计后以防腐木网格的形式进行遮挡,同时沿柱种植几株爬藤月季,等她们爬满整个网格,待到开花时,这里将是满眼的浪漫花墙。 4、廊架、烧烤 在花园空间考虑上,廊架放在平台的对角位置,使得花园整体感觉更开阔,同时平台和廊架这两个休闲空间形成一个对景。廊架下种植爬藤植物,之后廊架上会开出浪漫小花,垂下生机的绿叶,和朋友在这烧烤喝茶聚会,是不是会令你忘记园外的忧愁烦恼,享受此刻的舒心惬意... 业主表示烧烤是朋友来时或家庭聚会时的活动,并不会经常使用,为节省开支,建议客户烧烤炉买便携式的,同时方便出游时使用。烧烤台只砌平台用于放置物品,另加一个水槽方便烧烤时洗菜,平时洗洗东西,同时作为室内引到室外的水源进行日常的花园灌溉,加防腐木小门,里面空间可以放置一些打理花园的工具及浇灌用水管。 同时,对面阳台沿窗种植高低层次的植物,美化整个花园环境。烧烤水池旁边设计师配以造型挂钩,方便烧烤时挂块毛巾洗手擦手。 5、后院处理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NO.1日本京都·桂离宫 No.2 英国伦敦·伯肯海德公园 No.3中国扬州·个园 「风景园林艺术」 案例分析 简介 平面图 风格特点 功能分区 局部景观 总结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2 摘要:园林艺术是一门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社会背景、人 文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对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加之造园者个人实践经验、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趣的差异,不同条件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而东西方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更是让园林艺术 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姿。本文将分别取东西方不同时期的个人喜爱的优秀园林案例进行分析, 浅谈个人一个学期以来在园林艺术鉴赏与设计上的理解和收获。所取案例分别是:日本京都桂离宫、中国扬州个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关键词:园林艺术桂离宫个园海德公园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3 Katsura Rikyū 日本京都·桂离宫 地址:Katsura Detached Palace; Katsura Misono Nishiky? -ku 图1-1 1.1简介 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正保 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 有岛。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桂离宫的主要 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 和宽阔。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 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 之处。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是专供赏月的地方。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室的珍品。 1.2平面图 桂离宫庭园的中心有个大的水池,池心有三岛,并且有桥相连。园中道路曲折回环联系各处。池岸 曲绕,山岛有亭,水边有桥,轩阁庭院有树木掩映,石灯笼、蹲配石组布置其间,花草树木极其丰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10-31T13:40:10.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宋东鹏[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针对园林项目建设以及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上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在园林景观建设上有所加强,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环保的休闲场所。 哈尔滨市祥安消防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6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针对园林项目建设以及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上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在园林景观建设上有所加强,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环保的休闲场所。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城市的环境特点以及气候等方面来设计园林景观,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到促进。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引言 园林景观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仍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很多不足,但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环保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其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园林景观设计的应对策略。 1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协调好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关系,使两者相互关联,为公众打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也是生活状态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园林景观设计满足了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还满足了物质需求。园林景观设计重视空间环境的设计,讲求丰富多样以及艺术美。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通常采取无方向性的形式向公众展现园林景观的立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将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紧扣服务观念,发现不同园林景观的差异,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在改善公众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景观被赋予多种功能,为公众使用,为公众提供了不一样的环境体验,从而使人心神宁静。此外,园林景观内的绿植,通过自身产生的霉菌素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为公众打造健康的园林环境。 2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在城市规划中,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 我国工业化程度较高,很多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环境保护已经被广泛关注。虽然现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对环境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运用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但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统一完整的制度,这就造成许多地区对设计工作不重视,建设重点也不在绿化上。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如果环境被严重破坏,其经济水平发展再好也只是暂时的不是长期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重视园林景观规划并制定统一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环境建设,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城市发展长期可持续。 2.2在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未能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 由于很多城市缺少整体规划,造成园林设计的理念和方式与城市整体建设不一致,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城市在进行建设时一味地追求现代化,造成景观和本地的人文环境差异较大。由于园林景观建设缺少了当地特色和人文内涵,呈现的园林景观毫无新意,也不能体现当地的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当统一设计理念,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当地特点的园林景观。 3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 3.1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要重视 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不但可以改善城市设计绿化需要以及环境方面,同时还有需要将城市的当地文化、历史特点和民族风俗等方面采取结合,将园林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合理的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工程人员不仅要有长远的远见,同时还要有预见园林未来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为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为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将园林绿色植物生长后的景象能够预测,可以指导项目,确保园林景观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另外,还需要设计人员要结合当地的传统风俗以及历史文化,不能任意的创新,防止城市园林设计建设太单调,没有文化的气息存在,城市园林的美观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3.2不断提高对园林建设的规划能力 发挥行政规划和园林设计规划的作用,切实提高对园林建设的布局和实施能力。我国的园林建设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因此,政府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很大。政府要减少并退出相关的行政干预,重点从宏观下做好对园林建设的布局,城市进行园林设计时,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项目放置整个城市或者区域环境中进行定位,做好园林与周边环境、园林与整个城市园林系统的系统协调,使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另外,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通过健全园林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园林规划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并加强实施,以保证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拓宽园林规划设计思路,结合具体园林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园林满足社会精神需求等角度出发,按照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园林的理念,探索、开发新型设计作品,摒弃抄袭和模仿,走特色园林规划设计之路。 3.3加强人文精神的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精神提倡满足公众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考察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当地的人文精神。其次,搜集当地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等信息,分析不同受众人群的景观需求。最后,从整体上把握园林景观的设计,分析园林景观的空间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的公共设施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园林景观体验者。 3.4平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大都主张以小为主或者中小结合,把握好绿地建设和空间绿化的关系。因此,将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紧密结合,保障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者要以人为中心,园林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公众的居住环境水平,陶冶公众的情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还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状况,用长远的目标设计园林景观,考虑到目前的利益以及长远的社会效益,平衡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5地域特色要发挥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2016年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8月

目录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 5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2、美化城市景观 5 二、行业发展阶段 6 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1990年) 6 2、第二阶段:全面发展时期(1990-1999年)7 3、第三阶段: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7 三、行业发展现状8 四、行业发展趋势14 1、园林景观设计在市政与地产建设中重要性日益突出14 2、“美丽中国”战略带动园林景观设计需求增加14 3、城镇化建设推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15 4、休闲度假产业蓬勃兴起,园林景观设计同步跟进15 5、行业逐渐从成本竞争过渡到综合实力竞争15 6、行业内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国化发展成为趋势16

7、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逐步扩展,走向多元化路线16 五、行业规模与空间17 1、地产园林规模测算17 2、市政园林规模测算18 六、行业风险特征20 1、周期性20 2、区域性20 3、季节性21 七、行业监管情况及主要产业政策21 1、行业监管体系21 2、行业法律法规22 3、产业政策23 八、行业竞争情况24 1、东方园林25 2、棕榈园林25 3、普邦园林26

4、岭南园林26 九、行业壁垒26 1、资质壁垒26 2、品牌壁垒27 3、客户资源壁垒27 4、设计能力壁垒27 5、人才壁垒27 十、行业上下游情况28 1、上游情况28 2、下游情况28 十一、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8 1、有利因素29 (1)国家政策支持29 (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29 (3)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9 2、不利因素30

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拥翠山庄 苏州是一座水城,又以园林而著称。水是苏州的灵魂,水是园林的血液,苏州因水而闻名。园林中的山大多是假山,而水却是真水。如果园内没有小河流过,那一定要挖一个人工的池塘,以至无水不成园。然而苏州也有一座园林,园内虽有真山却没有水。这就是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园内没有水的园林。虽然没有水,却又能让人感觉到水意的存在。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蹬道西侧,呈纵长方形,面积不大,只一亩有余。但拥翠山庄利用虎丘高低的天然山坡,因地制宜,依山筑屋,层造而上,其山地小园的风貌既区别于市园、郊园,也不同于寺庙园林,在众多的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拥翠山庄依山势上升分四个层次。走近山庄首先看到的是大门左右两壁白墙上镶嵌的“龙、虎、豹、熊”四个行草大字石刻。登上层层台阶,走过门楣上写有“拥翠山庄”的园门,就是园林的第一层抱瓮轩。抱瓮轩三间朝南,是全园的主要建筑。轩后有边门,出边门可至“憨憨泉”。“憨憨泉”为一口古井,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凿,相传此井泉脉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涌泉”。井泉犹如一个盛水的瓮,抱瓮轩因此得名。轩虽得名于泉,但意却出自于《庄子·天地》篇。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遂以“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亦作“抱瓮”。拥翠山庄的兴建也和这“憨憨泉”有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春,苏州观察朱修庭和僧云闲在虎丘荒烟漫草中找到了古憨憨泉,同游的还有苏州状元洪钧等一些文人雅士。感于泉水水质优良,在洪钧倡议下,募集到钱款数万,在泉旁月驾轩故址上建拥翠山庄,目的是为泉扬名。 “憨憨泉”之上是拥翠阁“不波艇”,也与这边门相通。这种旱船画舫在苏州园林中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艺术手法,往往临水而建,形如舟楫。但这坐北朝南歇山顶式的“不波艇”四周却没有水,一侧为拥翠山庄院墙,所以画舫一侧的窗也省了,只单在东侧设窗,将一般旱舫中堂内置的扇和头舱一侧的跳板也省略了,直接与内园相通,使画舫与拥翠山庄浑然一体。这里现在虽然没有水,但在远古时代虎丘却是海中的一座岛屿,舫题额“海不扬波”,就是暗寓虎丘原名海涌山。于“不波艇”俯瞰憨憨泉、环山溪,是否也有一些海上浮仙岛的意境呢。 穿过抱瓮轩向上是第二层园景问泉亭。问泉亭为四角形,三面开敞,因邻憨憨泉而建。亭内设石桌石凳,可供小憩。亭前古柏,亭后为蕉竹,西北侧因山势陡峭,随势堆叠太湖石假山,形似龙、虎、豹、熊,和外墙题字相呼应。 第三层是灵澜精舍,灵澜即美泉之意,还是指憨憨泉,赞美憨憨泉之意益于言表。舍内有洪钧撰书的对联: 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丘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舍外廊柱上是一幅写景抒情的对联: 水绕一湾幽居是适;花围四壁小住为佳。

世界有名的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在1828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择了15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 1. 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Mosque of Córdoba(或叫做Mezquita de C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784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98棵——至少是在18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 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700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罗马广场,自12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Il Campo”,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Ryōan-ji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Ryōan-ji花园,推测是在15世纪末以及17世纪之间建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15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神秘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项目: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班级:工业设计12-2 姓名:吕阳林 课程:环境景观设计 学号:201201160411

设计理念: 东区的建筑设计风格上延续了地域文化,在保有中国内涵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吸纳东方建筑精髓,强调庭院的感觉,室外室内空间亲近而不留痕,凹庭院、内庭院的设置如同阴阳接榫,巧妙而熨贴。在景观设计上我们沿用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理念,并研究了传统宅院及王府宅邸的建筑与庭院的关系,将几条主次道路着重在空间组织上进行重新规划,一方面设计高墙大院加强了独栋别墅的私密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整个建筑从入口到建筑及庭院的整体品质感和尊贵感。 景观意境: 通过对传统里弄和胡同空间的研究,在本案基础上以现代手法重新组织梳理街巷空间,整体性上成为中国形式与现代内涵的表征,气质与内涵则表现在居住的动和静之中,建筑、景观的形式,来自于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极具现代居住特征。特别是对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比例适当和整体协调上对人居住其中的心理感受上挖掘文化内涵来作为解决景观设计的主导思路。 通过对主次道路和功能空间的规划组织,提出了此设计的五大重点:静街、深巷、馨院、花溪、山水园静街。6米宽的主干道两侧以大乔为主导,中层及灌木丰富组团,偶尔会显露一段高的灰墙,在沿街7栋大宅入口又形成一个次级空间,门前古树把关,迎街则是影壁,很好将空间序列戏剧性的推进。7栋宅院也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词句来命名,如:临溪、蔚然、酿泉、林霏、幽香、林壑、双清等。 深巷: 7条深巷分别有7个以花本植物为主题的巷子,有木兰巷,豚樘巷,锦带巷,紫荆巷,黄栌巷,海棠巷,稠李巷。整个巷子空间以竹子为背景植物,在开阔的节点空间以绿化组团来提升宅门的景观效果。 馨院: 所有的庭院在高墙的围合下越显得的庭院的私密和空间越显面积大了,并以现代中式风格来装点庭院,使得室内与庭院之间更自然亲切,形成一个温馨的庭院。 花溪: 在东区范围里有一条主水道使得很多宅院临溪,在临溪的后花园种植大量的植物及水生植物,溪对岸的宅院交错种植,使得临溪的花园尽可能的得到空间的延伸,将溪流纳入整个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分析海德名园的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和东面(氿滨路沿线)的区域。该区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和环境优势的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的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这个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和房地产发展的两大区域之一的团氿板块,既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当地消费者公认的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以及此方案的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的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目标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的环境空间,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的设计,来达到更好的经济和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的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的超前思维和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和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的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的诠释的设计理念。三者完美的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的环境引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

全新的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的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的风韵,又不乏现代的气息。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的总体布局,清晰的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和水体的布局。设计说明完整的阐述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的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的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哪里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布,充分的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析图明确的展现了小区的交通路线。地下车库分布图充分展现了设计者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利用了地下的空间,节省了地面资源,并且展现了地下车库的入口。别墅区分析图展示了别墅建筑的分布,围墙的分布,以及植物的种植分布。主入口的效果图,分别通过主入口的平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表现了主入口的建筑形式和特点。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展示了廊柱的柱形,标注了上面的装饰花纹,廊柱的材质以及高度。海马组团平面图展示的设计者的构思,展现了海马组团围合的区域,其中包括水域分布和植物分布,以及特色景观和建筑的分布。海马组团意向图用图像资料展现了海马组团的形式和特色。中央水景剖面图用简单的图例形式表现了中央水景的地形高低,以及水景周围的建筑和植物。海马水景雕塑广场剖面图展示了雕塑的形制。花之组团平面图表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展现了这个区域广场的分

景观设计案例

台湾光宝电子总部总部大楼位于台湾的科技中心台北市。那里的建筑常常在高楼丛生的城市景观中丧失个体的标志性。光宝的总部大楼创造性地解决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SWA的设计创造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线性花园、池塘及小型瀑布水景。项目中没有采用传统的铺装模式,而是创新地将一层平台建成一座屋顶花园,这在台湾私人业主中还是首例。 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通过现代景观语言回应中国岭南大地景观“桑基鱼塘”,在高速城市化的当下回归乡土景观形式与本土美感意境。设计由桑基鱼塘肌理带来的记忆与联想,写就一篇新话语时代的《广东新语》。 用栈桥、道路、水景与庭院等实际功能体块勾勒出“桑基鱼塘”的网状肌理,让人体验到亲切舒缓的基塘肌理带给人的仿佛当年人对土地的归属感。 水景在场地中被分作生态湿地以及地下室采光天井上的薄水之用,其重点不在于再现水景的不同形式,也不在于水景带来的若干亲水活动,而是在于对区域文化、生活及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尊重。 生态湿地以及地下室采光天井上的薄水皆设计为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一部分。把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蓄积在景观水池之中,将产生的中水和污水全部回收,通过生态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回用于绿化灌溉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不使用饮用水作为景观用水。水景设计也解释了我们面对今天环境现状所做出的选择——如何延续和存在 “山水城市”。MAD正在尝试通过这一城市尺度的作品,实践一座理想中的“山水城市”。 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极具人文传统,同时是中国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之一。MAD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在现代城市中人和自然共生的传统哲学,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满足现代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营造融合而富有生机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契合。 位于基地外侧的塔楼宛如高山,竖条的遮阳玻璃百叶,遮阳又透光,为室内空间提供了怡人的光线和风,如瀑布般流动于山体上,让整座建筑充满意境。塔楼扮演了高山流水的远景,而基地内水池、瀑布、溪流、水潭等的水景承接了意象并把隐喻具现化,模糊了远景与近景的边缘。这些项目内的水景同时也是雨水收集池,让基地内的水再用于浇灌,循环利用。 在波茨坦广场,绿化屋顶和非绿化屋顶的结合设计可以获取全年降雨量。雨水从建筑屋顶流下,作为冲厕、灌溉和消防用水。过量的雨水则可以流入户外水景的水池和水渠之中,为城市生活增色添彩。植被净化群落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之中用以过滤和循环流经街道和步道的水质、水体,而无任何化学净水制剂的使用。湖水水质很好,为动植物创造了一个自然的栖息场所。同时,由于净化雨水的再利用,也使得建筑内部净水使用量得以减少。 5 设计原则 5.1 (一)功能满足艺术品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功能因素,无论是在实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公共设施的艺术设计,它的功能设计是更为重要的部分,要以人为本,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尤其是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5.2 (二)个性特色艺术品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这不仅指设计师的个性,更包括该艺术品对它所处的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反映,吸取当地的艺术语言符号,采用当地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产生具有一定的本土意识的环境艺术品设计;

浅析园林景观铺地设计(一)

浅析园林景观铺地设计(一) 摘要:园林铺装是园林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其表现、功能性、生态性等不同角度的分析,结合成都市东湖公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对园林铺地的设计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字:景观;铺装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铺装的园林道路,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出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园林中的道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现代化的城市中,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与林立的高楼大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紧张的压抑感,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铺地作为园林的一个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中道路像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是组成园林风景的要素,因此在使用功能和美观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园林地面铺装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不管是形式还是颜色的搭配都显得多姿多彩,各类型的铺地给人的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创作过程中,铺装设计往往被摆在无足轻重的地位,铺装设计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粗糙、对施工细节的大意处理、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园林景观的铺地设计,指出其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以期对园林设计之中这一重要因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东湖公园的园林地面铺装形式较为多样,与开阔的水面、搭配丰富有层次的观赏植物、园林小品组成了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在园路的设计和选材上,以防花岗岩、大理石、麻石和鹅卵石为主材,充分发挥材料的质感、色彩的特点,增强了园路的艺术感染力。 1.园林铺地的表现要素 园林铺装的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组合产生变化。 1.1质感 路面的铺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质地给人们提供感受。在进行铺地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地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地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在成都这样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东湖公园是人们放松心情的理想园地,经过了一天的繁忙之后,人们开始向往自然朴实的生活。麻面石料和灰色仿花岗岩铺面的园林小径,追求的是一种粗犷、稳定的感觉,而卵石的小道则让人感到舒畅、亲切。不同的素材创造了不同的美的效应。不同质地的材料在同一景观中出现,必须注意其调和性,恰当地运用相似及对比原理,组成统一和谐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施工案例

园林景观施工案例 ----------北京大观艺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向您展示2012全国十大优秀园林景观施工案例 本作品充分借用原有的环境资源,将人工景观巧妙地糅合于自然景观之中,用中国园林中的借景、透景、漏景等手法,达到山环水绕、茂林清涧、草深花繁的生态景观效果,保留了景观原滋原味的生态性,别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不过对于硬质感较强的大块建筑立面部分,还可以增加绿化的浓度。 工程规模概况: 基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属青岛近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地块占地31.82公顷(477亩),原为果园。地块形状基本呈东西450米宽、南北700多米长的长方形,沿东侧山坡呈南北走向展开,东高西低的自然缓坡,约在1%-3%间,基地中间及北端有2条东西向的自然泄洪冲沟。规划用地为生地,现状无市政管网设施。

凭借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以及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块成为城市近郊难得的大规模建造中产阶层向往的有庭有院的住宅产品的建设用地。但是地块处于农村乡镇的边缘,配套服务设施欠缺;另外由于周边开发度较低,沿途视线景观感觉不好,安全感低。这都可能成为对项目不利的干扰因素,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块范围内沿流汗路一侧全部设置配套服务设施,可直接对内对外服务,同时可以避免汽车噪音对住户的影响;沿途进行特别的栽植设计,既改善沿途景观又可以展示小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而提升小区档次和形象;在安全性上,整个小区全部采用电子安全防范系统。 规划要求:容积率0.6;建筑密度20%;绿化率大于50%;建筑最高四层。 工程特点:生态景观网络融合河流生态景观网、湿地生态景观带、山地生态景观林和高尔夫球场景观。河流生态景观以人工水体顺应地势跌落,形成流水、瀑布、跌水等多样丰富的水体景观,同时突出凹岸、河心岛、浅滩、深潭等自然景观;在地势较底的河岸采用自然的草坡,在地势较高的河岸采用毛石以自然方式堆砌。湿地生态景观带采用丰富的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群落,沿岸采用耐水湿植物,可养殖水生动物,形成自然有趣的生态群落。充分利用基地外围东侧和北侧山地生态景观林和高尔夫球场景观,采用中国园林中的借景、透景、漏景等手法,达到山环水绕、茂林清涧、草深花繁的生态景观效果。 前庭后院——组团庭园——公共景观,相互联系融合,形成生活层面的院落景观网络。院落景观采用与建筑交融的延伸式绿化体系,强调连绵不断的绿化体系和流动的景观空间,打破以建筑为界面围合庭院的刻板模式,以花园围绕建筑,使建筑坐落于花园中。组团睦邻绿化空间强调组团绿地均好性与空间亲切感。同时保证户户拥有前庭后院。 展示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