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课件(公开课)全解

元素周期表课件(公开课)全解

知识讲解_元素周期表(基础)

元素周期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要点诠释: 存在上述关系的是原子而不是离子,因为离子是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所以在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加上或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编排原则 (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除外)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要点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前三周期叫短周期,后四个周期叫长周期。第七周期排到112号元素,共有26种元素,由于尚未排满,所以又叫不完全周期。 (2)族: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分别叫第1纵行、第2纵行……第18个纵行。把其中的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其余每一个纵行各称为一族,分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和一个0族,共16个族。 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副族用B,并标在族序数的后边。如ⅠA、ⅡA、ⅢA……ⅠB、ⅡB、ⅢB…… (3)第18纵行的氦最外层有2个电子,其它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它们都已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合价都定为0价,因而叫做0族。 (4)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5)在周期表中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第ⅡA族:碱土金属元素;第ⅣA族:碳族元素;第ⅤA族:氮族元素;第ⅥA族:氧族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6)第六周期的镧系元素、第七周期的锕系元素分别包含15种元素,为了使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紧凑,放在第ⅢB族;但实际上每种元素都占有元素周期表的一格,所以另外列出,放在元素周期表的下方。

第1节 元素周期表(带详细解析)_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重难点一 元素周期表 1.构成原子(离子)的微粒间关系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4)质子数(Z)=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5)质子数(Z)=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行数 1 2 3 4 5 6 7 所含元素种 类 2 8 8 18 18 32 32 (排满时) 元素原子序数起止号(若排满) 1~2 3~10 11~18 19~36 37~54 55~86 87-118 每周期0族元素原子序 数 2 10 18 36 54 86 (2)族 族 主族(A) 副族(B) Ⅷ 0 族数 7 7 1 1 列序号 1 2 13 14 15 16 17 3 4 5 6 7 11 12 8 9 10 18 族序号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Ⅷ (3)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到ⅡB 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特别提醒 族序数为Ⅱ、Ⅲ的地方是主族和副族的分界线,第一次分界时主族在副族的前面,第二次分界时副族在主族的前面。 “第一次”指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依次排列。 “第二次”指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依次排列。 重难点二 零族定位法确定元素的位置 1.明确各周期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周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2.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两种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3.求差值定族数 (1)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 族或ⅡA 族。 (2)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ⅢA ~ⅦA 族。 (3)若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值找出相应的族。 重难点三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单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①与O 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如Li 2O 、Na 2O 等。 ②与Cl 2反应生成RCl ,如NaCl 、KCl 等。 ③与H 2O 反应,能置换出H 2O 中的氢,反应通式为2R +2H 2O===2ROH +H 2↑。 ④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 2,反应通式为2R +2H +===2R + +H 2↑。(R 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 从Li 到Cs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表现为: ①与O 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 与O 2反应只能生成Li 2O ,Na 与O 2反应还可以生成Na 2O 2,而K 与O 2反应能够生成KO 2等。 ②与H 2O 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 与H 2O 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 与Cs 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即氧化性:Li +>Na +>K +>Rb +>Cs + 。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sOH 的碱性最强。 特别提醒 (1)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是其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必然结果。 (2)因Na 、K 等很活泼的金属易与H 2O 反应,故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 2.卤素单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性 (1)相似性 ①与H 2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X 2+H 2===2HX 。 ②与活泼金属(Na 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卤化物: 2Na +X 2=====点燃 2NaX 。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肿f时示F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各周期内的信息表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 9、10三个纵行叫第毗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 A”表示,如I 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 加” B”来表示,如U B。0族和毗族则不加“ A”或“ 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I A,n A;13---17行对应为川A---A ②3---7行对应为川B --- W B; 11,12行对应为I B,n B o ③8,9,10对应为忸 ④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 4Li+Q====2L2O 4Na+Q====2Na;O(缓慢氧化) Na+Q==A ===Na s O2 2 卤族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

知识讲解_元素周期表基础解析

元素周期表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要点诠释: 存在上述关系的是原子而不是离子,因为离子是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所以在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加上或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2.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编排原则 (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除外)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要点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前三周期叫短周期,后四个周期叫长周期。第七周期排到112号元素,共有26种元素,由于尚未排满,所以又叫不完全周期。 (2)族: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分别叫第1纵行、第2纵行……第18个纵行。把其中的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其余每一个纵行各称为一族,分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和一个0族,共16个族。 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副族用B,并标在族序数的后边。如ⅠA、ⅡA、ⅢA……ⅠB、ⅡB、ⅢB…… (3)第18纵行的氦最外层有2个电子,其它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它们都已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合价都定为0价,因而叫做0族。 (4)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5)在周期表中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第ⅡA族:碱土金属元素;第ⅣA族:碳族元素;第ⅤA族:氮族元素;第ⅥA族:氧族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6)第六周期的镧系元素、第七周期的锕系元素分别包含15种元素,为了使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紧凑,放

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

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 一、主族元素得判断方法:符合下列情况得均就是主族元素 1.有1?3个电子层得元素(除去Hi Ne. Ar); 2、次外层有2个或8个电子得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3、最外层电子多于2个得元素(除去惰性气体); 二、电子层结构相同得离子或原子(指核外电子数与某种惰性元素得电子数相同而且电子层排布也相同得单核离子或原子) (1)2个电子得He型结构得就是:H-. He. Li+、Be2+; (2)10 个电子得Ne 型结构得就是:N3-. 02-. F?、Ne、Na+、Mg2+、AI3+ (3)18个电子得Ar型结构得就是:S2?、CI-. Ar\ K+、Ca2+ 三、电子数相同得微粒(包括单核离子、原子、也包括多原子分子、离子) 1、21得有:H 2、He. Li+、B€2+; 2、10€?得有:N3-. 02-. F-;Na+. Mg2+、AI3+;Ne、HF、H20、NH 3、CH4(Ne R周期得非金属得气态氢化物)NH4?、NH2?、H30+、OH-; 3.18e?得冇:S2?、CL-S Ar\ K+、CA2+;SiH4、PH3、H2S、HCI(与A「同周期得非金属得气态氢化物);HS-、PH4+及、H2O2、F2、CH3-OH、CH3-CH3. CH3-F. CH3-NH2. NH2-NH2、NH2-S 0H?等。 四、离子半径得比较: 电子层结构相同得离子,随原子序数得递增,离子半径减小。 2.同一主族得元素,无论就是阴离子还就是阳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即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 3、元素得阳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元素得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 五、同一主族得相邻两元素得原子序数之差,有下列规律: 1、同为IA、IIA得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上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得元素种类数。 2、若为IIIA、VIIA得元素,则两元素原子序数Z差等于下边那种元素所在周期得元素种类数- 例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三、化学键

四、背诵前20号元素和七主族和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

专题一元素及性质的推断 1.推断元素位置的思路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相关已知条件,可推算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基本思路如下: 2.推断元素及物质的“题眼”总结 (1)含量与物理性质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居于第二位的是硅(Si),含高 的金属元素是铝(Al)。 ②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汞(Hg)。 ③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溴(Br2)。 ④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单质是金刚石。 ⑤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一般是NH3。 ⑥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是H2O。 ⑦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 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 (2)化学性质与用途 ①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氟(F)。 ②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是氮(N): NH3+HNO3===NH4NO3。 ③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硫(S): 2H2S+SO2===3S↓+2H2O。 ④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雕刻玻璃的元素是氟(F)。

⑤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有石墨(C)和晶体硅(Si)。 ⑥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的单质有Al、Cl2、Si: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l2+2NaOH===NaCl+NaClO+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专题二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1)化学键与物质 ①并不是所有的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因为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故稀有 气体是没有任何化学键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 a.对于离子化合物而言,因为存在着阴、阳离子,所以肯定有离子键,如NaCl的构成微粒是Na+、Cl-,它们之间唯一的作用就是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既可像NaCl一样只有简单的Na+、Cl -,也可能像NaOH这样含有复杂的阴、阳离子,此时,离子化合物中既 有Na+与OH-之间的离子键,又有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所以, 离子化合物中肯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而且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 子化合物中。 ③共价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 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或原子,不存在离子,所以共价化合物中 不可能存在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专题二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1)化学键与物质 ①并不是所有的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因为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故稀有 气体是没有任何化学键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 a.对于离子化合物而言,因为存在着阴、阳离子,所以肯定有离子键,如 NaCl的构成微粒是Na+、Cl-,它们之间唯一的作用就是离子键。 ④单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除稀有气体外,其他任何单质都存在化学键,如金属中存在金属键(不作要求),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石墨等)中存在共价键。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单质,它 们均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2)化学键与元素

元素周期表讲义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 1、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顺序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1)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元素周期表目前有7个周期。 第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第4、5、6周期称为长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4、(1)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共16个族。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 (2)元素周期表中含有7个主族(ⅠA族~ⅦA族)、7个副族(ⅢB族~ⅦB族、ⅠB族~ⅡB 族)、1个第Ⅷ族(三个纵行)和1个0族(稀有气体)。 (3)主族元素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4)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因而叫做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电子结构 1、碱金属(ⅠA)元素:锂(3Li)、钠(11Na)、钾(19K)、铷(37Rb)、铯(55Cs)、钫(87Fr) (1)原子结构 同: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异: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元素性质 同: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异: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 同:均为强还原性(均与O2、X2等非金属反应,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银白色,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 异: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依次变易,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 同:氢氧化物都是强碱。过氧化物M2O2具有漂白性,均与水反应产生O2; 异: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注:①Li比煤油轻,故不能保存在煤油中,而封存在石蜡中。 ②Rb,Cs比水重,故与水反应时,应沉在水底。 ③与O2反应时,Li为Li2O;Na可为Na2O,Na2O2;K,Rb,Cs的反应生成物更复杂。 2、卤族(ⅦA)元素:氟(9F)、氯(17Cl)、溴(35Br)、碘(53I)、砹(85At) A. 相似性

1.1.1 元素周期表参考答案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1.解析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项为He,是稀有气体元素,属于0族。 答案B 2.解析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6、7、6、7,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分别为二、二、三、三,因此,A、C两项符合题意。 答案AC 3.解析计算机芯片的组成元素为硅,位于ⅣA族,为第14列,A项正确。第10列为过渡金属,B项正确。第18列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单质全部为气体,C项正确。D项中除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外,其他如He、部分过渡金属元素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 答案D 4.第ⅣB族中包含锕系与镧系元素,共有32种元素,A项正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B项错误;副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C项错误;第ⅣA 族与第ⅣA族之间隔着7个副族和一个第Ⅳ族(3个纵列)共10个纵列,D项错误。 答案A 5.解析据化学式RN知N为-3价,则R为+3价,所以R的原子序数为28+3=31;与31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为36(氪:第四周期),所以31-36=-5,因此R元素也在第四周期,8-|-5|=3,则R在第ⅣA族,故选B。 答案B 6.解析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7个横行)、16个族(18个纵列),其中第一周期没有第ⅣA族、第ⅣA族元素,在第二、三周期中,因为第ⅣA族与第ⅣA族相邻,所以n=m+1,故A正确。在第四、五周期中,因第ⅣA族与第ⅣA族元素

之间有10个纵列的过渡元素,所以n=m+10+1=m+11,故B正确。在第六周期中,因为第ⅣA族与第ⅣA族之间又比第四、五周期多了镧系元素,共计15种,所以n=m+10+15=m+25,故C正确。 答案D 7解析题目给出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位置关系,根据该特点,D、B、E不可能是第ⅣA族、第ⅣA族和第ⅣA族元素,且分别位于第二、三、四周期;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根据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原子序数分别为A:Z-1;C:Z+1;D:Z-8;E:Z+18,因此这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5Z+10。 答案C 8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是依据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C选项错误;元素周期表现在没有排满,仍然会有变化,D选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短周期元素,即一~三周期元素,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有H、Li Na。故B正确。 答案B 10解析A项中2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的最后一列,错误;B项中2号、3号、4号不应该在同一周期,因为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错误;C项中6号、12号和24号元素不应在同一主族,因为相邻周期主族之差为2、8、8、18、18、32等,不存在相差6或12的情况,错误;D项完全符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答案D 11.解析(1)第ⅣA族~ⅣA族所处的纵列分别为A、B、M、N、O、P、Q。 (2)K、L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ⅣB族和第ⅣB族。 (3)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列(即H、I、J)统称为第Ⅳ族。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 中子N同 位素(核素)

原子核 → 质量数(A=N+Z )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 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 素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 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 意图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X) (A Z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 [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 (2)符号A Z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11 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

元素周期表(含详解)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基础热身 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2.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A.He B.O C.Si D.P 3.第Ⅰ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HCl B.HBr C.HF D.HI 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钾的金属性比钠强B.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强C.ⅦA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氟 D.第三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能力提升 6.[2012·黄冈高三联考] 图K15-1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 个,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图K15-1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b>d>a B.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a和d的原子结合可以形成带3个负电荷的阴离子 D.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是c>b>a 7.(双选)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Z同主族,Y 与W同主族,且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 D.单质的氧化性:X>M 11.[2012·济南质量调研]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 -,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B2+>C-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 12.(双选)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K15-2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15-2 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1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d a b c

知识讲解_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基础)

高考总复习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编稿:房鑫 审稿:曹玉婷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 (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 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元素

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对非金属)最高正价数=族序数(O、F除外)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逐渐变易,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形成逐渐变难,气态氢 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4.1—18号元素的有关知识 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有相对明确的分区现象。如图所示,虚线的右上角为非金属元素,左下角为金属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