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窗体顶端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的亮眼表

现迅速攀升至第6位,未来可能会威胁到阿斯利康的地位。BMS的糖尿病业务已经陆续转移给阿斯利康,表中只作为一家企业计算。BI与礼来在2011年组成糖尿病联盟,针对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DPP-4抑制剂类药物、PEG化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仿制药等进行研发-销售的全面合作。表中也作为一家企业计算。表二:各家药企降糖药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

胰岛素占据糖尿病市场半壁江山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和口服糖尿病的小分子药物。胰岛素药物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32个品牌降糖药中有13个为胰岛素类药物。另有6个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6个DPP-4抑制剂类药物、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及4个传统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阿卡波糖)。表三各类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

从市场份额来看,胰岛素类药物2015年销售额总计为213亿美元,占到所有32个药物377亿美元的56%,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占10%,DPP-4抑制剂类药物占24%,SGLT2抑制剂类药物占5%,其他传统小分子降糖药占4%。胰岛素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药物中共有13个胰岛素类药物,由诺和诺德(5个)、赛诺菲(5个)和礼来(3个)分别拥有。三家胰岛素巨头产品线均包括三代胰岛素和二代胰岛素。表四各胰岛素产品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

注:1包含Tresiba、Ryzodeg、Xultophy三个含德谷胰岛素的制剂产品。近6年来,胰岛素类药物的市场总规模稳步增加。2015年是个特例,主要是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Lantus专利到期,面临仿制药竞争、Toujeo替代产品上市以及美元升值的汇率影响,导致胰岛素类药物的总市场规模小幅下降。2015年或将成为胰岛素领域市场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诸多看点预示新的变化趋势:1)甘精胰岛素仿制药在欧美上市,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专利也将相继到期,品牌药的市场份额会受到仿制产品的竞争。分析机构成2020年仿制胰岛素产品份额将增加到20%;2)新的吸入胰岛素产品Afrezza上市,但销售惨淡。可预见的未来,胰岛素的制剂创新转移到一周一次的胰岛素制剂产品和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一周一次胰岛素研发进展较快的企业包括韩美、phasebio和Antriabio。尽管均处在一期临床阶段,但可能会超越口服胰岛素率先上市;3)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将可能在国际市场暂露头角,随着专利和技术障碍的破除,这些企业的成本优势将促使其分食品牌药的市场份额。诸如中国的甘李药业、印度Biocon、波兰Bioton、中国的通化东宝等,将在本国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有可能冲击国际市场;4)合作与竞争并存,竞争形势更加复杂,考研企业的战略把控能力。如赛诺菲和礼来互相仿制对方的畅销胰岛素产品,并在2015年9月针对礼来仿制甘精胰岛素产品达成妥协。此外,赛诺菲与韩美合作、礼来与Adocia合作、阿斯利康入股phasebio,寻求外部创新源和合作,是胰岛素领域企业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胰岛素产品中,三代胰岛素占比85%。且销售额逐年稳定增加,2015年三代胰岛素销售额下降10亿美元左右。主要原因是甘精胰岛素面临仿制药竞争、Toujeo替代产品上市、美元升值的汇率影响等因素。另外,除了二代胰岛素和三代胰岛素,胰岛素仿制药已经在欧美上市,这里单独计算。

胰岛素领域较为稳定,期待未来几年内一周一次胰岛素上市后,能给该领域带来更多的变化。虽然技术上仍较困难,但相比口服胰岛素,仍然更加稳定可期。胰岛素领域较为稳定,期待未来几年内一周一次胰岛素上市后,能给该领域带来更多的变化。虽然技术上仍较困难,但相比口服胰岛素,仍然更加稳定可期。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6个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2015年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总销售额为亿美元,占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表五?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

注:1Tanzeum、Eperzan的活性成分均为阿必鲁肽,分别为欧美上市采用的商品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总体市场规模快速攀升,6年间市场规模翻了两番,且仍保持快速上涨的趋势。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由利拉鲁肽Victoza牢牢控制。2015年的看点是礼来一周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Trulicity 销售数据快速攀升,上市第二年实现亿美元的销售额,将撬动Victoza 统治市场多年的局面。未来几年,长效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复方制剂,在改善患者糖尿宁管理的同时,影响长效胰岛素市场和GLP-1的市场格局。

未来几年内,GLP-1市场将形成诺和诺德、礼来、阿斯利康三家鼎立的格局。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撬动该市场的可能性不大。韩美、Phasebio、Antiabio的基于相同技术平台的一周一次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产品,将先于其一周一次胰岛素产品上市。或将给这个市场带来新的变化。DPP-4抑制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6个DPP-4抑制剂类药物,这6个药物2015年总销售额为亿美元,占到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24%。表六各DPP-4抑制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

注:1Eucreas为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2Jentadueto为利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从表中可以看出,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规模趋向稳定,主要是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迅速占领市场,从而缩短了前者的生命周期。该领域竞争激烈,除了默沙东西格列汀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其他30亿美元由诺华、阿斯利康、礼来/BI、武田分割。

未来几年,DPP-4抑制剂类药物面临仿制药的威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礼来/BI联盟的Trajenta随着复方制剂的获批在2015年销售攀升,但该领域总体来看并不乐观。SGLT-2抑制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2015年这3个药物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占到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5%。对于刚刚进入市场3年的产品类别来说,已经算是亮眼的表现。尤其是强生First-in-class的Invokana。表七各SGLT-2抑制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

注:1Invokanmet为卡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2Forxiga为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3Glyxambi为恩格列净与利格列汀的复方制剂。

从图中看出,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上市后销售额均呈快速攀升的趋势,尤其是强生的Invokana(卡格列净),上市第3年即成为重磅炸弹药物。该类药物成为继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又一个糖尿病市场扩容的巨大推动力。此外,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且有多数糖尿病药物没有的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很多药企都把DPP-4抑制剂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组成复方制剂。Invokana和Farxiga也不例外,上市后迅速推出复方制剂产品。礼来/BI联盟则推出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复方制剂,寄希望其发挥更好协同作用。具体效果如何,还期待进一步的上市后检验。2015年糖尿病市场格局分析从市场格局来看,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是胰岛素领域的三巨头。诺和诺德是典型的生物技术公司,无口服降糖药产品,在胰岛素和GLP-1都处于统治地位。赛诺菲产品线较为齐全,但胰岛素领域过度依赖甘精胰岛素这一单一产品,GLP-1产品市场份额也较小。礼来则凭借度拉鲁肽的亮眼表现,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在小分子降糖药物方面,通过与勃林格殷格翰组成糖尿病联盟,从而拥有了SGLT-2抑制剂类药物和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产品。总的来看,胰岛素领域、GLP-1领域都是三足鼎立的格局,胰岛素领域由诺德诺德、赛诺菲、礼来控制,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领域由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控制。DPP-4抑制剂类药物上市多年,竞争较为激烈,除了默沙东问问占据榜首的位置,礼来、阿斯利康、诺华、武田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SGLT-2抑制剂类药物是糖尿

病领域近年最热门的靶点,目前仅有三个药物上市,且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强生的Invokana凭借first-in-class的优势,迅速占领的更大的市场份额。表八?2015年各药企降糖药物销售数据统计

注:红色表示市场份额下降,绿色表示市场份额上升。1拜耳实际上与波兰拜通合作,销售其重组人胰岛素。但数据难以获取,且销售额很小,没有列出。总结与展望糖尿病市场进入新的阶段,面临诸多变化:1. 重磅的胰岛素类药物专利相继到期,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等巨头的胰岛素产品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非专利药胰岛素或将逐渐占据更大的份额,受益于生物制品的工艺、质量的高难度,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有可能在全球市场拓展更大的份额,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看点;2. 一周一次的胰岛素剂型是药企在胰岛素领域的又一个争夺焦点,未来几年研发竞赛将更加激烈;3.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SGLT2类药物的患者受益性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将成为糖尿病市场扩容的最大推动力;4. 新的靶点迭出,谁能经过临床和市场的检验,拭目以待;5. 糖尿病的管理较为长期和复杂,不同药物的组合、复方对于降糖药物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这也将使得糖尿病领域合作与竞争并存。如何管控效率与风险,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前景大好,我们拭目以待。

探讨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

探讨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 发表时间:2016-05-05T12:03:30.587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作者:王汉琴 [导读]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分析以及用药指导。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适当,疗效显著,远离了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合理安全用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王汉琴 南京市建邺区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 2012 年 5 月—2014 年 5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分析以及用药指导。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适当,疗效显著,远离了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合理安全用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用药安全性;用药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会引起蛋白质、脂肪、糖等代谢紊乱,导致心脏、血管、眼、肾等器官的损害。为了及时安全地控制血糖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的良好治疗,必须合理选择糖尿病药物,采取适当的方式用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性。选取我中心 2012 年 5 月—2014 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54例,其中男112例,女142例,单纯性糖尿病患者130例,有不同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24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研究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合理性,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 1.2用药情况 仅使用一种药物的多为胰岛素类 85 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患者 145 例,包括二甲双胍类和磺酰脲类 1 联用 62 例,二甲双胍类和瑞格列奈类联用 38 例,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25例,使用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类联用21例,使用二甲双胍类和格列酮类,使用三种及三种以上药物多为胰岛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 24 例。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符合治疗糖尿病的要求。 2用药分析 治疗的25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糖尿病不仅在控制饮食、运动,监测血糖,药物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治疗,更要重视药物治疗的用药选择及有效安全。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否肥胖等病理,来选择合理安全的药物,尽早进行治疗,达到满意效果。分析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用药。 2.1单独用药 ①单独用药,多为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对不同的糖尿病都有降糖作用,而且起效快。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的酵解合成糖元转化为脂肪,抑制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迅速下降血糖。②二甲双胍类药物可以对肌肉等组织加强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产生,抑制肝糖原的产生,具有降血脂的作用。③磺酰脲类药物是使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可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出胰岛素,使血糖化为血红蛋白,促进降糖作用。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小肠中葡萄糖苷酶,阻止碳水化合物分解,减少对葡萄糖的吸收,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2.2联合用药 ①二甲双胍类和磺酰脲类联合,可使血糖化为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②二甲双胍类和瑞格列奈类联合,瑞格列奈起效作用快,选择胰岛β细胞 SUR较高,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适用于糖尿病肾病及老年患者。③二甲双胍类和格列酮类联合,能够对胰岛素β细胞功能改善。④二甲双胍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可以降低空腹、饭后的血糖值。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及身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达到用药安全性,有效降低血糖。 3用药指导 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需要考虑、了解患者的血糖值,患者是否伴有并发症,对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是否合理等安全性问题。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禁忌要求都需要注意。因此,合理使用降糖药,必要的用药指导,也是提高用药安全有效的作用之一。 3.1注射胰岛素 因为胰岛素会在胃中被破坏,所以只能采取注射的方式。在使用胰岛素时要注意注射的剂量、时间、方法与注射部位。为防止注射部组织变硬,要经常变换部位,加强胰岛素的吸收。注射后应在15~30min内再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现象。 3.2口服降糖药 对于口服的降糖药物种类比较多,需要根据不同患者和药物不同特点来选择用药,例如肥胖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二甲双胍类,饭后高血糖患者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口服用药也应注意用药的时间,像二甲双胍类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需要指导患者在饭后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不能与抗酸药、消化酶等同时服用,应指导在进第一口食物时咀嚼服用,同时避免降低降糖的作用。 3.3药物的相互作用 降糖药物联合以及伴有并发症用药之间的联合,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的作用,用药剂量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危害很大,如果多量饮酒对肝内药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使胰岛素与口服药物产生低血糖的现象,严重会造成死亡;如果少量多次饮酒却可以促进药酶的分泌,降低了治疗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必须禁止饮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使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保证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4结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疾病,除了控制饮食和运动的方式,合理采用药物降糖、预防并发症,已是现代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关于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必需掌握,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要

关于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一

糖尿病用药的相关知识(一)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高血糖有显著的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一下3点中有2点符合即可诊断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FBG)≥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三、糖尿病分型:共四型 1、Ⅰ型糖尿病:两个亚型 2、Ⅱ型糖尿病(90%) 3、其他特殊类型:八个亚型 4、妊娠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 ①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②非磺脲类促泌剂(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2、胰岛素增敏药物:罗格列酮、比格列酮 3、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4、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五、磺脲类药物的特点: 1、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强。半衰期长(10小时),易发生低血糖 2、格列吡嗪(美吡达):半衰期短(4小时),老年人使用安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好 3、格列齐特(达美康):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并发症,为高选择性的磺脲类降糖药 4、格列喹酮(糖适平):肝胆排泄,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适用,肝胆疾患慎用 六、磺脲类降糖药的适应症 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服用方法:餐前半小时服用 七、磺脲类降糖药的禁忌症 1、Ⅰ型糖尿病及胰岛功能不全者禁用 2、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3、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4、磺脲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5、合并急性并发症 6、活动性肺结核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患者查出得了糖尿病,一定不要紧张及恐惧,虽是终身疾病,但只要血糖控制的好便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 一、需要坚持的八个方面: 1. 合理膳食:饮食控制是最基本的一项治疗措施,也是治疗 的基础。多吃菜,少吃粮,一天不要超五两(一般人),粗细搭配,不易升糖。不吃油炸食品和含糖量高的水果。 2. 适量运动:这是防止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3. 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它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糖和血压的升高,诱发令人生畏的心、脑血管疾病。 4. 心理平衡:在任何情况下,要做到心态平和、乐观,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世无争,少求寡欲,其乐融融。这对平稳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特别有利。 5. 坚持服药:吃什么药,怎样吃,要听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的,不要轻信广告和偏方。 6. 自我监控:患者要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

7. 定期复查:患者要和医生很好的配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 蛋白、血脂、心、肝、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有无并发症等。 8. 学习有恒:坚持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接受防治糖尿病的教育。 二、看病的八项注意: 1. 至少每月到医院复诊一次。 2. 到医院复查时,应同平时一样服用降糖药。如停用药物会误导医生加大用药剂量。 3. 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要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 4. 不能只查尿糖。有些人肾糖阈发生改变,尽管尿糖阴性,但血糖已大大超过正常值。 5. 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血糖总的控制情况。 6. 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查体,以便及时发现、控制并发症。 7. 到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生的正规治疗,只凭偏方或降糖 保健品等控制病情不可靠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中医治疗糖尿病同样强调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同时强调情志舒畅,勿忧、勿怒。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是弱而缓慢的,就单一降血糖的作用而言不如西药。 在治疗糖尿病时,西药加中药的与单用西药的相比,可使西药的用量下降,西药的失效期向后推延。 据统计,专用于抗高血糖的中成药己有近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纯中药,少数几种是加了降糖西药的,凡加西药者,其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如消渴丸。 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一般价格在300-600元/月,价格偏高。如经济条件好者,特别是早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控食、运动的基础上只服用中药,对于病情较重单用中药不能控制时,再加服西药。 现将用于糖尿病的部分中成药简介如下,同时提供了药价和生产厂家,供挑选参考。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汇总

?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 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 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 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 30?90 min 。, 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 ,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 I 结合 后者诱导可逆性 DNA 单链断裂,从而使DNA 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 肝内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 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 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 S 期,伊立替康及 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 I2DNA 复合物结 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 DNA 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 100?1 000倍。在30?90 min 内静滴伊立替康后 1 h 内,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 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 合成的目的。 ② 胰腺癌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t 1 /2为32?94 min,体内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 in)输注。 应建议医师将 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 100 mL 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 ,尽量避免溶媒选择 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 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 注射液稀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 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窗体顶端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的亮眼表

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指导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诊断为糖尿病后不要病急乱投医,尤其是不能盲目服药,因为糖尿病的治疗个体化很强,患者血糖、血脂、肝功等情况不同,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不同,治疗的方案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叫“同病异治”。糖尿病的治疗,除少数患者为胰岛索依赖型而必须注射胰岛素外,大多数,只需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口服一些降糖药而使病情得到控制。在目前来说,糖尿病是要终生治疗,为保持良好疗效,并安全用药,必须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须注意以下几点。 1.胰岛素替代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长期替代治疗,由于胰岛素在胃中被破坏,故只能注射,应注意掌握正确的注射时间、注射方法和剂量,注射部位。 1.1注射部位 应选择皮肤松弛处如上臂、大腿或腹壁的皮下脂肪层,较常见注射部位皮肤萎缩,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身体部位不同,药物吸收速度也不同。由快到慢的次序是:腹壁、前臂外侧、大腿前外侧。注射后15—30min内进餐,以免发生低血糖。在使用混合型胰岛素前,应将药物上下颠倒摇晃,使药液充分混匀,然后马上注射。 1.2速效胰岛素 严格地讲应为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诺和锐等。研究表明,速效胰岛素在给药5—10min内即可发挥降糖作用,作用可持续3。5h,故应在餐前5min左右注射。这样可使胰岛素吸收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达到同步,从而获得最佳疗效,并减少低血糖的危险。 1.3短效胰岛素 即普通胰岛素,如诺和灵R、常规优泌林等。研究表明,短效胰岛素一般在用药O.5h 后达到血药高峰浓度,作用持续3—6h,故应在餐前半小时给药。这样可使餐后高血糖的危险度减至最小,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减至最低。 1.4中效胰岛素 如诺和灵N、中效优泌林等。研究表明,中效胰岛素在注射后2~4h起效,作用持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及患者的低龄化尤显突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996年开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始进行第3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普查,共普查4万多人(年龄在20岁以上),统计得出中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为3.21%,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4.76%。其中糖尿病患病率比1978年的第一次普查的1.21%和1994年第2次普查的2.28%有了显著增高。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达到11.34%。糖尿病患病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1%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3.62%,10年间增长了近3倍,目前估计全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糖耐量低减患者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人口的患病率高于小城市,在统计的11个省市中,北京的患病率最高,标化患病率达到4.56%。超重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更为可怕的是至少有1/4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在已诊断的患者中只有1/3得到理想控制。因此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数量及金额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糖尿病的用药量虽然有一定的起伏,甚至在2001年第1季度和2002年第1季度出现过低点(分析可能与医院进药季节性有关),但从整体的趋势线上可明显看出医院用药量是在逐步增长且势头较强。 同期糖尿病患者医院临床用药的金额也在增加,从2000年至2003年短短的四年中,医院的用药金额迅猛增长,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产品的上升的势头不减,在未来2年内能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报告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一.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30~90 min。,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DNA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肝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 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S期,伊立替康及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I2DNA 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DNA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 000倍。在30~90 min静滴伊立替康后1 h, 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目的。 ②胰腺癌患者: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t1 /2为32~94 min,体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in)输注。应建议医师将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100 mL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尽量避免溶媒选择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 钠注射液稀释;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 的亮眼表现迅速攀升至第6位,未来可能会威胁到阿斯利康的地位。BMS的糖尿病业务已经陆续转移给阿斯利康,表中只作为一家企业计算。BI与礼来在2011年组成糖尿病联盟,针对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DPP-4抑制剂类药物、PEG化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仿制药等进行研发-销售的全面合作。表中也作为一家企业计算。表二:各家药企降糖药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点评。结果不合理问题包括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单次剂量过大、每日给药次数过少、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药师应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最新用药信息,协助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标签:门急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是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能够反映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医院的医疗质量。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临床药师不可推卸的职责,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参加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工作。为了了解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对本院处方质量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笔者随机抽查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典型实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处方来源于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共计1 800张,样本覆盖本院各门急诊科室,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 8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共1 671张,占全部处方的92.8%;不合理处方共129张,占全部处方的7.2%。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分析见表1。 3 讨论 3.1 药物和临床诊断不符 (1)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药物为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非处方药品,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糖尿病患者处

糖尿病患者用药原则

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这两类胰岛素促泌剂的选药原则如下:可以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瑞格列奈);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升高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老年人伴有血粘度升高者宜选用格列齐特。 双胍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双胍类降糖药的适应证如下。(1)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超重或肥胖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2)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助于降糖、减少胰岛素用量。(3)与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阿卡波糖有协调作用。(4)在不稳定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促血糖波动性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5)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双胍类降糖药禁忌证如下。急性并发症、应激状态(外科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损害、妊娠;缺氧性疾病,如心衰、慢性肺部疾患;胃肠道疾病;高龄;酗酒;使用静脉造影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通过提高靶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促泌剂、双胍类、阿卡波糖)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与胰岛素合用,可以使胰岛素用量减少30%。此类药物禁用于反复水肿的患者、肾功能损害3级以上者、肝功能损害者。常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食物中的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为复合糖,包括分子量小的低聚糖(寡糖)及分子量较大的多糖。复合糖必须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处被α-糖苷酶作用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必须经过α-糖苷酶作用分解。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同时减轻餐后高血糖对β细胞的刺激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黄酰脲类或双胍类联合使用提高疗效;对于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者,可合用阿卡波糖,但如果两者联合使用应当减量,防止低血糖发生;可应用与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肠道疾病与肠功能紊乱者慎用;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联合使用时仍可发生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导致的低血糖必须用葡萄糖处理;有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感染发热者、孕妇、哺乳者不用;18岁以下儿童、有恶性肿瘤者不宜使用。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剂、考莱希胺、肠道吸附剂及消化的酶制剂,如淀粉酶、胰酶,因为可能会消弱α-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同时服用新霉素可使餐后血糖降低更明显。 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由降糖药本身的药理作用决定,不同的降糖药,服用时间也不同。在临床中,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随意调整服药时间,导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甚理想。糖尿病患者须了解5种口服降糖药的具体服用时间,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而且还可避免或减少其副作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在餐前30分钟服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在餐前5~20分钟服用。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在早晨空腹服用,每日仅需服药1次,早餐前服药效果最好。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也可在餐前1分钟(即与第一口饭同服)服用,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大打折扣,起不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也应于餐前1分钟服用(即与第一口饭同服)。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苯乙双

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解析

摘要 目的本论文对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药物进行分析,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每月各1天的门诊处方共6450张,处方样本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17张,占处方总数比例为3.36%。内科处方共2863张,不合理处方有9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3.32%。从不合理处方占科室比例来看,各科室相差不大。不合理处方类型以用法不合理最为常见,为6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1.34%。结论加强对临床医师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同临床医师一起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临床用药分析,用药指导

目录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I 第一章研究动机与目的 (4) 1.1 合理用药的背景 (4) 1.2 合理用药的涵义 (4) 1.3 处方分析的涵义 (4) 第二章分析过程设计 (6) 2.1 抽样 (6) 2.2 统计 (6) 2.3 统计结果 (6) 2.3.1 各科室门诊处方的统计 (6) 2.3.2 不合理处方类型统计 (7) 第三章统计结果讨论 (8) 3.1不合理用药类型分析 (8) 3.1.1用法不合理 (8) 3.1.2同类药物联用 (9) 3.1.3.合并用药品种过多 (9) 3.1.4.溶剂选择不当 (9) 3.1.5.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 (10) 3.1.6.滥用抗生素 (10) 3.1.7.特殊患者用药不当 (11) 3.1.8 剂型选择不合理 (11) 3.2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原因 (11) 3.2.1 医院方面的因素 (11) 3.2.2医师方面的因素 (12) 3.2.3药师的因素 (12) 3.2.4护士的因素 (13) 3.2.5病人的因素 (13) 第四章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11) 4.1 完善补偿机制,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建设 (11) 4.2 医院的应用对策 (11) 4.2.1 院方 (12) 4.2.2 遵守规定 (12) 4.2.3 药剂科的措施 (12) 4.2.4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3) 4.3具体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改进 (14) 4.3.1 注射剂 (15) 4.3.2 对抗生素的使用 (16) 4.3.3 临床 (17) 4.3.4 严格遵守制度 (17) 第五章结论 (21)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也使得一些危害健康的疾病发病率 随之提升,其中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和患病者逐渐低龄化尤其突出。中国目前大约有2000 多万名糖尿病患者,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服药,因此人们也戏谑其为“富贵病”之一。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 相对不足,或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9月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 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疾病分类为Ι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Ι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早,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类型的大多数,具有一定家族遗传性,另外两种类型发病率会较少。 该类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季节性不明显,从零售监测数据库选择6个城市2012年糖尿病用药可看到,零售终端糖尿病用药由片剂主导(见图1),占了将近8成的市场,其次是胶囊剂,其他剂型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占比相对较少,仅占6个城市合计的4.6%。米内网研究表明糖尿病用药现以化学药为主,中成药为辅,但中成药的市场比重在缓慢增加(见图2),2012年北京、成都、广州、杭州、上海和武汉6个城市合计的糖尿病市场化学药占了80.5%,中成药为19.5%。因我国有使用中草药的悠久历史,国民对中药认可度 较高,故开发中成药或中药单一提取物成分降糖新药成为很多国内医药研究机构的研发方向。我国现今已批准上市的中药类降糖制剂至少有40多种,然而如同化学药一样,让消费者能够脱口而出的品牌屈指可数,中成药市场竞争激烈,树立品牌必不可少。 图1:6城市合计降糖用药剂型分布 糖尿病化学药用药中,按药物的药理可分为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alpha-糖苷酶抑制剂和其他6大类(见图2),近年来较新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因在零售比重较少,暂时也归到其他类里面。 磺脲类占比最大,达33.8%,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代表药物通用名有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其次是双胍类占了24.7%的比例。两者合计瓜分了一半以上的化学药市场。 噻唑烷二酮类和alpha-糖苷酶抑制剂属于较新一类治疗糖尿病药物。其中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噻唑烷二酮结构,药理作用也相似,即能改善胰岛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国际上用药错误研究不包含()方面的问题
? ? ? ?
A.不合理用药 B.人的疏失 C.无意的违规 D.不正确的行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2 . 先进用药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 ? ? ?
A.技术性问题 B.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 C.患者安全至上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3 . 文化在工作中的体现就是工作的氛围,就是组织内人们的()
? ? ? ?
A.行为方式 B.技术性问题 C.知识水平 D.自觉性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4 . 个人的疏失往往是错误或事故的起因,而不良的()未能起到阻隔、拦截和屏蔽的作用,最终使得错误 起因变成事故
? ? ? ?
A.系统 B.流程 C.工作条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传统的用药安全文化认为()
? ? ? ?
A.用药错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B.通过简化和标准化程序减少错误发生 C.药错误很罕见 D.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为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 ? ? ?
A.基于知识的错误 B.基于规则的错误 C.基于行动和记忆的错误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7 . 药物相似的包装外观或标签,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C 级 B.B 级 C.D 级 D.A 级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8 . 处方错误(患者或医嘱),但在发药或给药前被发现;或调配错误,但是在发给患者前或护士给药前被 发现,属于用药差错分级的()
? ? ? ?
A.E 级 B.A 级 C.C 级 D.B 级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9 . G 级错误的正确描述是()
?
A.患者住院时间因该事件而延长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及药品知识

---------------------------------------------------------------------------------------------------------- ◆医院分级与分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 ---------------------------------------------------------------------------------------------------------- ◆什么叫甲类药?什么叫乙类药? 甲类药是指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价格由国家计委批准,全国统一 乙类药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价格由省级计委批准,省内统一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1、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2、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例如抗癌药物等。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不准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非处方药:简称OTC(英文缩写),即“柜台购买的药品”,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 红色“OTC”表示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OTC”表示为乙类非处方药。其中,乙类非处方药更安全些。红底白字的是甲类,绿底白字的是乙类。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由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两部分组成。“甲类药品”的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乙类药品”的药物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经济水平和用药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这类药物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简单说,甲类100%报销,乙类只报销一部分。 ◆薄膜衣片和糖衣片和胶囊 薄膜衣:只是单纯的药外衣.薄膜衣膜的包衣材料是高分子材料; 糖衣:是外面的一层含糖分的药外衣。这几种类型的药一般包糖衣1:有不良气味的.2;容易受潮的,怕光的,怕空气的.3;为改善药品的外观的.4;方便识别的.。 胶囊:胶囊剂是药品的一个剂型,就是用胶囊把药品封装起来,可以达到掩盖不良气味、易服用的效果 代号——WHO:世界卫生组织;FIP:国际药联;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UP:医疗机构药剂质量管理规范;ADR: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名称:化学名是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确定的化学学术名称。通用名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核定的药品法定名称,与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我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药品标准中的名称一致。商品名由生产厂家来定,首先经商标局批准为商标,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部门批准即可。

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源中国医药报 2009-11-9 16:58:04 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李梅梅 热点推荐 2009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交易事件 2009年生物医药领域最火热的趋势,莫过于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间的并购. ?更多专题 相关阅读 2009美国FDA批准上市新药 2009年FDA批准26种新药上市 ?更多新药信息 【生物谷https://www.doczj.com/doc/032934928.html,】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过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目前全世界已有2.46亿糖尿病患者。我国近2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5倍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如此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催生出潜力巨大的糖尿病用药市场。糖尿病用药领域也已成为各大药企征战的重点。2008年,全球糖尿病市场总销售额高达240亿美元,而在全球糖尿病药物中,口服药市场份额略高于胰岛素制剂。 2008年口服降糖药市场TOP10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外资产品称霸市场 据华源医药电子商务数据推算,在国内4900家综合医院及近万家政府办中医院,口服糖尿病用药的购药金额均在逐年增加,且近几年在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稳定。 在口服糖尿病用药市场上,外企所占金额份额远远大于国内企业。其中,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最为突出,其拳头产品阿卡波糖(拜糖平)独占了30%的市场份额;在销售业绩排在前10名的企业中,三资企业占到90%,内资企业仅有北京万辉双鹤药业一家跻身前10。造成这种市场格局很重要的原因是,口服降糖药中的明星产品基本为国外企业的专利药,虽然仿制药也层出不穷,但并未对专利药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专利药的推广也非常成功,牢牢控制着市场。 口服降糖药品种浅析 口服糖尿病用药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用药金额份额超过50%。两地用药金额最大的都是阿卡波糖。 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华源医药电子商务抽样数据涉及常用的20多个口服降糖药品种,按照用药金额份额依次降低排序为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和中药降糖药,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在金额份额上一直领先。近年来,非磺脲类促泌剂的销售增势最为明显,并在2008年将双胍类挤出前三。双胍类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备受市场青睐,所以从口服降糖药销售数量来看,双胍类药物仍遥遥领先。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品种为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最初临床用得较多的是苯乙双胍(降糖灵),但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欧美国家已停止使用,我国也已近淘汰。目前,二甲双胍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继2005年9月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后,2006年ADA/EASD联合发表的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这就意味着除非患者有禁忌证,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国内生产二甲双胍的企业较多,商品名有降糖片、甲福明、迪化糖锭、格华止、美迪康、君力达等,但市场集中度较高,2008年前10名企业所占金额份额接近95%,数量份额超出80%。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的“格华止”占绝对优势,其金额份额几乎占到整个市场的3/4,但价格较为昂贵,每克价格在3元左右,而大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的二甲双胍价格每克不超过2元。国内企业的领跑者为北京利龄恒泰药业有限公司。 α-糖苷酶抑制剂目前研究开发出来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以及米格列醇。α-糖苷酶抑制剂与双胍类的区别是延缓而不是抑制糖类的消化吸收,因此能够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阿卡波糖与米格列醇均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但二者的销售成绩却有天壤之别。阿卡波糖的销售金额一直领跑口服糖尿病用药。获准生产阿卡波糖制剂的生产企业有3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和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源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原研厂家拜耳医药占据市场83%的金额份额,近几年略有下降,所丢失的市场主要被杭州中美华东公司抢占,两家的产品均为阿卡波糖片,而四川宝光的50mg阿卡波糖胶囊仅占1%的市场份额。 伏格列波糖由日本Takeda公司开发,曾在全球畅销药排行榜排在前150位,市场推广也较为强劲,但在中国市场与阿卡波糖的销售相比处于下风。2004~2008年,伏格列波糖的金额份额持续下降,2008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