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规划特色营造

新农村规划特色营造

新农村规划特色营造
新农村规划特色营造

新农村规划之特色村庄营造探索

——以柳州市柳江县里雍镇广实村岩冲屯规划为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建设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缺乏规划设计,尤其是村民住宅建设方面的控制引导措施,导致了造型简单、风格怪异的砖混方块楼遍地开花,传统灰瓦白墙的乡村建筑被取代,丰富多样而充满生趣温馨的村巷空间逐渐消失,农村面貌由传统的清新和谐转变成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千村一面的方盒子世界。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此,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重塑村庄特色,建立具有中国传统乡村风貌的新农村将是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岩冲屯位于柳江县东部的半山区,邻靠柳石路、桂柳高速公路、白莲机场,距柳州市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在屯入口处有一较大面积的水塘与山体相呼应,山水之间树木葱郁,景色秀美,风光宜人。岩冲屯现有342人,共75户。村民住宅主要分布于半山间,且皆面向于屯入口处水体景观,取背山面水之势,极具风水美学理念。

二营造特色村庄的规划策略

1、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是村庄特色营造的的重要支撑,必须通过科学规划布置适合村庄资源特点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式。规划以柳州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岩冲屯丰富的山体林地资源,并结合屯领导班子构想的5个100的思路(100亩板栗园、100亩桃园、100亩梨园、100亩枇杷、100亩橘子),将屯东西两侧山体规划为名优水果种植区,并结合屯内优美的山水景观条件发展集生态农业观光与体验、餐饮休闲和农家乐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2、保护山水环境,挖掘景观资源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以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为条件,如何合理的利用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保持村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实现村镇可持续发展是营造村镇特色的环境基础。规划中我们充分尊重了岩冲屯的自然生态环境,力求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在生态和谐中求发展,创造绿树成林、果园成片,湖(塘)光山色、鸟语花香,六业兴旺、文明和谐,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农村新气象。

1)控制村庄无序建设

规划充分认识到岩冲屯的山水景观价值,在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时以整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内的闲置地为主,并控制建设用地的范围,以保证山体和水域用地不被侵占。

岩冲屯土地利用规划图

2)建立山水环境保护体系

规划划定山体保护范围,禁止滥砍滥伐,并在岩冲屯现有沼气设施发展较好的条件下继续推广使用沼气。既避免山林砍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既解决了清洁能源问题,又有效的处理了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

整治、利用并适当扩建屯入口处的水塘,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使它成为可供观赏、锤钓的公共休闲水面。保持水面洁净,改善沟渠亲水环境,保护原生植被并禁止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人工护坡和场地铺装,采用本地片石,形式简洁,利于排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3)挖掘景观资源,打造“一心”“两轴”“三片”的景观格局

在现有村落布局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依托岩冲屯内部主路形成的发展主轴,结合次级道路网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景观结构。

“一心”:指的是围绕屯入口处水景所形成的景观和公共活动中心。

“两轴”:指的是规划围绕入口水体景观所形成的生态景观轴和沿屯主路穿越村民住区和文化活动中心所形成的人文景观轴。

“三片”:则分别是指北面产业发展片区、中心公共服务和景观休闲片区及东南两侧的居住片区。

景观格局规划图

3、传承乡村历史人文特色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历史人文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又是展现村庄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岩冲屯规划中,如何保护和延续村落传统、协调好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村落是社会文化的最基层单元,其街巷、建筑、环境空间及居民生活状态、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等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当地的传统特色,也是构成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化的载体(1)。我们在岩冲屯规划中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1)延续村落原有肌理,注重空间形态保护

岩冲屯位于半山区,村民住宅均依山而建且面向西北侧水面,并随山势升高而呈现出层峦叠嶂的阶梯状建筑群体景观,具有明显的山地村落特点和风水布局观念。因此规划在布置新建住宅时延续村落原有的肌理特点、空间构成、院落布局等建筑文化特色,协调好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实现村落文化脉络的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除此之外,规划注重保留并整治原有水系、地貌、植被,将绿化、公共空间、水系等多种空间元素以与旧村相似的尺度,有机地嵌入新建建筑群内,使之与原有村落有机整合,组成变化有序的开敞空间。

规划总平面图

2)注重现状建筑风貌改造,控制新建建筑风格,杜绝大拆大建

岩冲屯内现状建筑以砖混结构的方块楼为主,造型简单、风格多样且立面缺乏美感,极大的影响了村落的整体景观效果。规划通过对岩冲屯内保留的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提取,制定了对村落内砖混方块建筑进行平改坡、加披檐及立面刷白墙和增加干栏元素的改造策略,赋予其传统建筑特点,使其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对新建建筑的形式、色彩、材质等控制为以灰瓦白墙的建筑风格为主,使其与改造建筑及传统建筑风格相统一,从而达到营造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村落景观的规划目标。

现状民居改造方案示意

规划民居方案示意

3)传承人文精神

规划通过挖掘村民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集会等习惯特点,在岩冲屯中心结合水体景观设置集公共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并于其内设置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场所,满足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和手段,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比增收、比致富,鼓励文明理事、科技兴家,团结村民,歌颂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既彰显岩冲屯的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建设和谐新农村。

三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因其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应进行分类指导,做到村村有特色、有品位,避免求新求洋、千村一面(1)。通过对岩冲屯进行的规划设计实践,我们认为,要打造村庄特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选择适合规划村庄的优势产业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

2)从生产、环境和文化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做到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乡村历史人文传承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村庄规划建设应体现农村的生活特点,方便村民开展生产活动,并设计符合村民生活习惯和村民家庭生产需求的农宅及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等。这些条件是打造村庄特色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芳.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打造村庄特色的思考. 2009

—整体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年—年整体发展规划方案

————————————————————————————————作者:————————————————————————————————日期: 2

XXX社区 2010年—2012年整体发展规划方案为了认真搞好XX社区的整体规划建设,顺利推进各项工作 开展,确保理顺社区关系,规范社区管理,结合XXX社区实际, 制定如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实体型新农村社区为目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积极规划发展社区。 二、总体发展目标 为推进xx社区又好又快发展,以服务为切入点,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计划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截止,全面完成XX社区的规划建设,基本完成本社区构筑实体型社区的建设任务,建成公共服务完善、集体经济发展、社区组织健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 三、工作要求 一是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林家村社区有XX村、XX村、XX村三个行政村。其中:林一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3职,耕地面积XX亩;林二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3职,耕地面积XX亩;林三村:XX户,XX口人,党员XX人,设两委成员4职,耕地面积XX亩。社区的主导产业

主要是:种植业为小麦、大棚蔬菜等作物;养殖业为生猪饲养。 二是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1、规划发展好特色产业园区。立足林家村社区大棚、露地蔬菜较多的区域实际,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在社区内组建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壮大瑞良蔬菜合作社,结合产业优势,拓宽辐射范围,再成立西瓜种植、生猪养殖等2家专业合作社,通过走合作社的道路,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 3、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的土地流转服务窗口,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通过转让、互换、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优势产业转移聚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4、积极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立金融服务站,为农民提供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方式,解决好农民群众贷款难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支持。 三是进一步提高社区政治文明的程度。 1、进一步巩固农村社区化发展的成果,完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加强完善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社区行政事务性工作及公益性工作;为居民提供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救助、农村低保、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关系,提升社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功能,规范服务程序,拓展服务范围,以服务促管理,推进政府服务职能转变。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措施 (一)基本原则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政府与平台公司关系,实现公司市场化、实体经济化:按照“突出主业、规范重组、公私合作、市场运营”的原则,依据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公司结构,创新优化公司运行机制和资本运作机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单一融资性平台公司向旅游综合性平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实体化、多元化战略发展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按实体公司运作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从单纯的“融资—建设”模式转向“融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偿债”的良性循环。坚持既做平台,又做企业,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文旅产业发展,突出主业,采取模块化运作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明确项目运作的市场机制,逐步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拓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融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积极转变管理观念,适应企业化经营 : 落实模块化、功能化的运营分工模式,谋划好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管控和整合,实现从政府注入到企业自主经营、良性运作的转变,规范企业经营、提高投资收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整合公司资源,通过整合和重组,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模块板块,通过产业集聚、富集和产业延伸,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强化市场运作,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提升文旅服务功能;逐步建立有效的选人用人和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学习培训,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企业经济管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 3.加强资源整合,增强区级旅游平台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鉴于目前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还很弱,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愿景、企业文化等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区内的旅文类平台公司,责无旁贷的需对辖区内各类文旅实体进行整合,通过政府授权,资产剥离和组合、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壮大公司资产,重点突出综合性平台公司战略规划、项目策划、投资决策以及决策中心的职能定位,强化子公司功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办〔2008〕66号),促进我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政社互动。 结合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型的政社关系,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体系。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再行使和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将事业单位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 (二)突出重点。 根据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组织。我市社会组织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为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 (三)培育发展。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步伐,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降低登记门槛;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创新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方式;构建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市、区、街道联动的监管体系,监督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规范运作,明确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责任。 (五)分步实施。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整体谋划,按照分类、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推进。 二、目标与措施 (一)构建明晰的责任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责和社会组织责任。 具体措施: 1.市、区民政部门是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对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检查;对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对非法社会组织依法予以取缔;负责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2.市、区相关部门是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对应的部门为业务指导单位。业务指导单位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指导;通过转移职能、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协助登记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组织的清算事宜。业务主管单位除履行上述

新农村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前言 1.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人民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登封市唐庄乡积极相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委托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内容为登封市唐庄乡雪沟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教师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学校发展规划 项目实施方案 (2014年1月——2016年10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科学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按照省、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全省中小学(园)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并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1.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教师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诊断和分析、反思,制定有目的、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学校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追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管理与培养制度,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考核,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我校的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目标,以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增强教师专业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激励教师不断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使广大教师胸中有轨、教学有技、发展有智,以教师的 专业发展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使我校教育质量不断走向卓越。 三、组织机构 为了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成立景泰六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四、项目内容 (一)开展项目校本培训 1.通过培训,使全校教师了解了项目的背景,明确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唤起教师个体和学校领导层做好发展规划的意识及自觉性。 2.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本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自我诊断的 方法,掌握制定规划的原则和步骤,熟悉制定规划的工具和技巧,为规划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3.学校积极主动地与教育局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及时邀请专家对 我校教师开展有效的指导帮扶工作,为教师制订规划提供支持和帮助。(二)制定发展规划文本 1.自我诊断 教师对应《教师专业标准》,根据《自我诊断表》进行自我判断打分,并一一用证据注明。学校归纳梳理教师个人的自我诊断,汇总教师的发展需求,形成学校层面的需求。 2.确定问题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

炎陵电大2018年秋季农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实际 B、干部 C、群众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A、种粮补贴 B、直接补贴 C、农机补贴 3、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关键在。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 A、创造 B、创新 C、创业 5、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6、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 C、基础设施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8、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9、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10、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 4、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5、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6、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了。 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目标) 是、、、、。 8、按照、生活富裕、、村容整 洁、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四件事。 10、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 1、党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 针。 ( ) 2、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优良品种。(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 4、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 7、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 8、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 )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孙口乡中学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2—2015学年) 孙口乡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9月—2015年9月) 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现状分析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我校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学校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 全校在岗教师7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46人。

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388人。学校虽然拥有一支团结进取、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但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还不能较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不能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还很欠缺,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2、 学校重点改革方面: (1)新课程的培训及科研工作。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抓课堂教学的监控,不断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研究。 (2)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层次教学之中。 (3) 办学条件方面。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危旧校舍得以改造,新校舍环境良好。 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1、联合中学办学的宗旨: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上级学校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2、办学理念:依法办学、以人为本 、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3、基本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新亮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4、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本校的教育质量优势,建成一所在大安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村中学。 5、办学特色:以生活化德育教会学生做人;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部分:工作目标与实施途径 四、学校发展的项目和措施 (一)、学校管理 目标: 第一学年,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考核的规章制度,加强学校中层管理,理顺学校管理机制,出台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综合评估争当先进学校。 第二学年,强化学校现代管理意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逐步构建起纵贯学校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及其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及其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一盘棋,是整体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农村的五项要求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这正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决定性的重大决策。 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下列支持:(一)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成功和全面铺开,“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多乡一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将逐步出现,农业产业化企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就近得到充足的低廉的供给。这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二)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由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倾斜,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将明显改善。这一方面可推进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档升级,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三)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民通过乡村文化活动室、“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一旦他们掌握了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就会自觉地加入到再就业的队伍中,经过企业的专业培训、现场观摩与实习,就会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员工。(四)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空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都将逐步优化,呈现自然生态,走上良性循环,这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五)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适应城乡需要,做大做强本地消费市场。(六)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促使了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在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体现为五个方面:第一是有利于“两进两出”的问题解决。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两进两出”的问题。两进是技术和信息进农村,投资进农村。两出是农产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农村。龙头企业把技术和信息带到农村去,劳动力和农产品也通过市场机制进入龙头企业,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目标。第二是能创新农村的经营体制。现在农村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家庭承包经营;二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入股经营;三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第三种是当前农村呈现出特色经济效益的比较高级的、创新意识较强的一种,也正是农业产业化起步或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来推进农村的经营体制创新性的发展。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在农业企业中,农民就业容量比较大,就业农民就多了一份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农业企业,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第四是培养新型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培养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以及对农民员工的培训,都为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舞台。第五是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对农民合作能力和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新农村改造方案

大河路街道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切实完成市重点示范村的综合改造任务,根据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印 发《2007年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7年重点示范村建设村庄综合改造基本要求》和《大河路 街道2007年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综合改造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岗李村位于惠济区北部,南临惠济区政府,北临黄河,岗里村是一个行政村,又是一个自然村,下设七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2178人,总户数为568户,有党员63名,耕地1275亩。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村庄占地460亩,现有主导产业为餐饮养殖,种植。 岗李村现状,基本实现了村内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电信。排水设施通畅、道路畅通、电话进家,并且有公交线路通过本村,解决了郊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我村内有一所小学,为农民解决了学生的学前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 岗李村主导产业是农业,重点为种植无公害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被区委、街道评为“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洁”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住宅改造、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整体推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倒排工期、落实保障,争取10月1日之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申请验收标准,确保12月30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新农村发展规划

新农村发展规划 为全面加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大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品牌优势原则。大力开发丰富的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种养业优良品种。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实施农产品产地认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三)龙头带动原则。鼓励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创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建立原料基地,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涉农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合办龙头企业。 (四)外向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外资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加强与市、县农业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组织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交流。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重点及规划布局 由于我乡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近几年新兴工业建设的大好时机,为发展城郊型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也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优质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种植业 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强化科技示范引导,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逐年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在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的基础上,继续

三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方案

阚疃学区红旗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 年 发 展 规 划 实 施 工 作 方 案 2014年9月——2017年9月

阚疃学区红旗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村小提升工程”五年发展规划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阚疃学区红旗小学学校占地7700平方米,现有教师8人,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5人。 1.学校历史悠久。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以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一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红旗小学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3.环境整洁优美,校园布局紧凑有致,校园内四季如春,为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2010年暑假国家下拨资金对主教学楼进行了防震加固。 4.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学校教学楼、食堂、少年宫、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等,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5.学校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品牌特色学校。 四、主要任务 1.办学条件。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要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要适当添置教学设备,安保设备、饮水设备食堂标准设备配齐。教学班数需增加,配备成网络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一间60平方米,图书室一间60平方米,计算机室一间60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其他需求465平方米,生活用房及其他需求400平方米,需新建成一座综合楼。需求200米环形跑道一个,面积3000平方米;需求学生计算机30台。

新农村建设理念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建立起十条理念。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务必要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清晰,特点要突出,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质量要严。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确保农业现代化替代传统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走适合国情的路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害”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在建设新农村中,切忌搞群众得不到实效的“形象工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抓紧解决农村中急需解决的就医、上学、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

五年发展规划实施计划方案

2011?2015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 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灵井镇纸张小学创建于1963年。学校占地4500平方米,现有教师34人,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0人。 1. 学校历史悠久。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以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 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10人,双专5人,大专15人,中专4人。学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33 人,占任课教师的88%;小学高级教师25人,占任课教师的7 3.5%; 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一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 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解一小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3 .环境整洁优美。学校位于淮河之滨,03年落成使用的主教学楼色彩典雅,校园布局紧凑有致,校园内四季如春,为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2010年暑假国家下拨资金40万元对主教学楼进行了防震加固。 4. 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区委、区政府、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学校现拥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计算机56台。学校现有舞蹈、实验、仪器、图书、阅览、广播等专用教室6 个,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5. 学校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 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在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红旗大队、省家教名校、市特色小学、市绿色学校、市平安校园、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 但是,学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敬业精神受到冲击。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4、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有待添置,水平有待提高。 5、学校的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