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学之我所见2011111122

地理学之我所见2011111122

地理学之我所见2011111122
地理学之我所见2011111122

谈谈我的地理观

潘昕颖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号:2011111122) 摘要: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具有重要价

值内涵。揭示地理学的价值,有利于地理学更好地实现国家目标。现代地理学包括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不断的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了地理学内部的综合

研究。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等,都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

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地理学;陆地表层;价值内涵;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多元化

我们所接触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相关规律的科学。它所面对的是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地理学他既古老又年轻,20世纪它经历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1],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巨大成就。

1 地理学的发展

1.1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的研究

在伟大的地理学者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各大陆及不同区域得到检验和应用,建立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2]。通过对这方面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区域地理研究最能表达地理科学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往往把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单元来进行动态研究。例如,可以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研究如何配置生产力,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和区域协调的经济体系。同时,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也可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

1.2地表自然过程的研究

之前,我国的地理学者就提出了自然地理学要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过程,并加以综合。毫无疑问,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化学过程最初研究盐分平衡,后来又有地方病和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生命元素平衡的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发展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的综合研究。70年代末,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3]。我觉得,地理学它本身就与全球环境变化紧密联系,由地表自然过程我们可以很快想到重要的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1.3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的研究

人地关系可以笼统的解释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可以说区位论确实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地理学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并且,在人地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每个区域就必然会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影响因素,把这些运用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必然就起到重要的作用。

1.4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的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60年代初崛起的地理信息科学,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则始于80年代初[4]。遥感技术的出现扩大了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开辟了新的地理信息源,扩大了地理分析的信息内容。我们所学习的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相结合,具有对时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信息,为区域开发和宏观决策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全新的地理学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从学科发展来看,它正逐步形成一门信息科学。从另一方面看,我觉得在地理学迅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同时,它将成为一种工具。

2 地理学的价值内涵

2.1地理学的哲学价值内涵

有位学者说,地理学一开始便融于哲学范畴之中,后来演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研究内容与主题日渐明确。因此地理学也就并非是一般意义的概念,而具有哲学意义的内涵。作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式,并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最基本的命题[6]。哲学的全部或某一流派,对这一基本命题的回答,都无法不以科学研究及其结果为基础。然而地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以及基本性质,而进行的研究及其结论,为哲学对其基本命题的回答进而构建出揭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原理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地理学因此而具有了哲学价值内涵。在这里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想为前人的说法表示赞同。因为我们知道,地理学的存在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2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内涵

地理学作为科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地理事实为基础形成的地理常识知识和地理科学知识,既是整体的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体的科学知识构建与完善的基础,进而它可以对某些学科的发展及其理论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与借鉴。在近、现代科学史上,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具有巨大科学意义并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理性的重大科学成就,其重要的科学事实基础与社会背景基础是以大航海为鲜明特征的地理大发现和以此为基础而发展的近代地理学[7]。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世界向东方世界探索的地理大发现,还是东方世界向西方世界探索的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明白了地球的本身形状及特性,另一方面,这种特性又为那些重大理论成就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地理学的科学价值是无庸质疑的。

2.3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内涵

当今社会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地理学学科作为科学组成部分,也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便成为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内涵。就今后而言,地理学将为我国西部地区加速开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施行,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等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党中央和国务院依据我国东西部三大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的存在与加剧之背景,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快西部开发的21世纪的第一号重大决策[8]。这一决策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这些重大任务的实现,需要许多学科的合作来提供科学决策的根据。在这些学科中,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所以,地理学同样具有应用价值内涵。

3 地理学的社会存在

3.1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上面我一提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人地关系”及其“地域系统”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我还想引用一位学者的话,“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达到诸如学习、认知和了解等求知的目的,达到诸如进步与解决问题等社会的目的,

达到诸如机会与满足等个人的目的。有些时候,我们如此热衷于对界定本门学科永恒范围的某些范例的探求,以致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得到支持去做我们所从事的工作”[9]。地理学亦如此,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地理学之所以能经历数千年而保持活力,关键在于它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科建设史上,地理学在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科体系因此得到创新和完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地质、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学科,均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地理学始终保留了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基本特征,将研究核心集中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并且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2地理学与人地关系

我们一再强调了地理学的研究核心,而且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随着时代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更新。最初,“地”只限于陆地表面,现在则扩大至地球表层的各个圈层;过去认为陆地环境是不变的,而今认识到地球各圈层均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人”的概念也是如此,最初只限于农业开荒、砍伐森林等,现在则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特别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排放大量CO2引起全球变暖,对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人类生活、生产和其它需要是地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或形态,奠定或要求着不同阶段的地理学。农牧业社会产生了古代地理学,工商业社会产生了近代地理学,科技和信息社会产生了现代地理学。我国自商代起,农业生产就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农业生产可说是纯依赖大自然提供的条件。例如,古希腊人“靠海吃海”,生产活动以航海经商和殖民为主[10]。为适应这些方面活动的需要,人类在自然地理学方面,做了气象、气候及海陆成因等的知识积累。因此,可以说对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对人地关系的深层理解。

4 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4.1地理学与相邻科学交叉、渗透、汇合

地理学不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还沿多元化的方向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建立新的地理学为主体的边缘学科。地球表层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各种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科学也都在这里植根、生长,它们与地理学相互交融,关系十分密切。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类生存的地域空间,生态科学则研究生物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也必须以自然环境条件为依据。这些科学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而且都在借助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系统工程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系统的综合与分析。因此,进行跨学科、多层次、多兵种的大型综合研究,促进地理学的现代化,使地理学原有的性质和“综合----分析----再综合”的现代综合观更具体化、程序化[11],并不断地拓宽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生长点,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4.2地理学内部分支学科间的协调发展

古老的地理学以研究地球的所有内容为总和,包罗万象,研究对象十分广泛。由于研究对象的泛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概念。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学科分化,地理学研究分支纷纷独立而自成体系。地理学的二元论思想,不仅影响和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更不利于对当前世界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冲突问题的解决,也很难做到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因此,不仅在地理学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中,而且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地理学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中,消除“无人的”自然地理学与“反自然的”人文地理学之间的鸿沟[12],克服二元论思想,发展统一地理学,这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强烈愿望与客观现实。

5 结语

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写道:“地理学一向具有一种整体高于局部的传统信念,

因此它去研究不同来源事物中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部分的系统”[13]。我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系统,是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它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观念。我觉得,这种地理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古代地理学,这种整体观念主要表现在对地球表层的空间秩序上,即“有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近代地理学与古代地理学相比又增加了“为什么”。现代地理学则表现在空间秩序、时间序列和动因机制三个方面,即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将怎么样。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以观念的最终发展应该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也就是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目标是寻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同时也揭示了人地协调共生的最基本的途径或着眼点,即实现人地共生的最基本的途径是人与地之间所形成的地域。以这个最基本的地理学概念为出发点,运用相关的学科理论与成果,进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任美锷.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J].地理学报,1990,45(2):132~138.

[2]陆大道主编.地理学发展与创新[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10,16(5):599~606.

[4]吴传钧,张家桢.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地理

学报,1999,54(5):385~390.

[5][英]大卫﹒哈维,高泳源等译.地理学中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韩永学.新概念人文地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0.

[7]潘玉君,武友德.地理学的发展:模式、动力与趋势[J].人文地理,2002,17(5):65~69.

[8]潘玉君,武友德.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J].科学研究,2003,21(5):4824~86.

[9]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M].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

版社,2002.

[10]吴传钧.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1]白光润.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66.

[12]潘玉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的应用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1997,12(3):75~80.

[13][美]P﹒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32.

Talk about my geography view

Pan Xiny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manistic geography, Student ID:2011111122)

Abstract: Geography is the earth surface layer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the regional system of man land relationship as the research core,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connotation. To reveal the geography value, is conducive to better achieve the national goals of geography. Modern geography includes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continuously with the adjacent disciplines,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io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mprehensive geography research. Geography’s important theory, human land relationshi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oth for the promotion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development,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 Keywords: geography; land surface; value connotation; man-land relationshi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versification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自然地理学课堂练习题

一.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海拔高度与海沟深度差别悬殊 3.岛屿与海沟近乎对应分布 4.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亦在地表进行。 5.固、气、液态物质共存于地表,并相互转换 6.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7.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8.地球表面存在复杂的物质分异 9.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克拉克值, 矿物,岩石,层理,节理,断层,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 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养龟立铁盖,那甲美,哈哈)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节理面的性质叫节理. 节理和断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 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过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三.试述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与构造、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结构岩浆冷却速度:慢快; 结晶:粗细; 显晶质:熔岩较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 →伟晶(>10mm ) →粗粒( 5 ~10mm ) →中粒( 2 ~5mm ) →细粒(0.2 ~2mm ) 隐晶质:(显微镜下可见)熔岩较慢冷却形成 玻璃质:岩浆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浆冷却速度先慢后快 ◆构造

人文地理学随笔读书感想

《人文地理随笔》读书笔记 在阅读完《人文地理随笔》第一遍之后,脑海里面充满感性的人文地理印象,正如作者唐晓峰所说:“这些随笔或是有地理现象引发的想法,或是在想法中找出地理容”。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了自己的“出身”,学习过考古与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两个专业,作者深有感触的谈到自己对于学习这两个专业的前后的感受,学时不解不爱,学后兴趣盎然。作者就这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行概括,认为历史地理与考古学都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说话,不能无病呻吟,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都是在上寻求人类活动的痕迹。 关于地理这门学问,作者唐晓峰的理解是广义的。地理知识不仅仅是硬的知识,还有观念、思想、理论。从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用途,就社会而言,地理放之其中可以使政治操作、军事部署、文化展现、历史反思;就个人而言,又可以是情感世界、人生体验。在中国的地理文化中,有小识和大识之分。所谓“小识”多是中国文人的游记抒情,它是软的,由于文人的见闻而情景交融抒发个人情怀。“大识”则多指体国经野,天时地利这类政治韬略,它是硬的,多是硬道理。 再次拿起随笔读第二遍的感受相较于当初,会有一些全新的更深刻的感受。对于其中作者提到的一些地理认识会有思考考证,还有揣测质疑,还有迷惑不解。作者提到:“地

还是那个地,人已经变得后现代了”。“‘后现代地理学’不是地变出来的,而是人作出来的”。对于这些定论,我猜想地真的还是那个地吗?人的确不在是当初的人了。在詹姆斯与马丁的《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中,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古典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在古典时期中关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地理学,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地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反应那个时代的地理思想。古典时期的“地”和我们今天的“地”一样吗?任何思想意识形态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换言之,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人类的进化史也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认识生存环境的过程。生产力的有限性导致古典时期的地理视野受到约束,尽管有各种直接间接经验还拓宽西方人的地理视野,那时候的“地”恐怕和21世纪的今天是不同的。从古典时期的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古典时期的地理划分,世界视野。21世纪的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变成地球村,今天的“地”已经大大与那时的“地”不可同日而语。地理学的传统从洪堡、特尔开始,已经奠定了研究人类居住的家园,地理环境与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传统的地理研究式。人地关系在不断发生改变,地理环境完全是人“作”出来的吗?“后现代地理学”真的完全是人“作”出来的吗?只是一个质疑,也需要认真调查分析。 在阅读《地理学与地理学家》过程中,了解到1945年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引言Introduction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一支最具活力的学科,它的研究主题——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文地理学家不断地接受他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其它学科的新思想、新观念,这样就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Geography studied in university had ramifications about “physical geography”and “human geography”because 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eginning.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dema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y has been evolving continuously. As shown in a survey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geography, in the 1990s, geography was consisted of four branches: human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physical geography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y fields.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 From 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human geography germinated in German and France. 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 From 1918 to1939,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was in the period of early survey. 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After the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from the 1960s, human geography had interacted and linked up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s. It changed into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人文地理学及发展趋势探析

人文地理学及发展趋势探析 发表时间:2012-05-16T09:13:15.9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5月总第56期供稿作者:张晋江[导读] 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张晋江山西管理职业学院041051 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欧美人文主义思潮涌动并带动了人文主义地理的产生。本文从人文地理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文地理发展 一、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 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入微观。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片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参考文献 [1]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2]杨志英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与人文地理学方法论革新探讨[J].人文地理,2006,(6)。 [3]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4]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炊事员试题题库

炊事员培训试卷 单位(项目)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5分 1.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上的“三违”指的是()、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3.“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4.热力消毒的温度是()度,时间是1--2分钟 5.储存食品应做到四防是:防尘、防鼠、()、防潮二.单选题25分 1.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职工食堂)必须先办()方可开业A。卫生许可证 B 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C 从业人员培训证明 D 就业证明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每() 年必须健康体检一次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3.经过热力(煮沸、红外线加热或蒸汽等)消毒的餐用具,其 感官卫生应达到()。 A 光洁涩干 B 允许有水迹C允许有些油腻 D 只要没 有食物残渣即可 4.强调公共饮食餐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 )

A 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 B 漂白餐具 C 防止传播肺炎 5.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受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 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 )报告 A 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 公安部门 C 政府部门 三.判断题25分 1.职工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应该认 定工伤() 2.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装置对操作带来的不便时,可以不 用或者拆除() 3.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首先应迅速切断带电设 备的电源,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4.在打扫卫生擦拭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抹布擦拭 电气设备,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食堂严禁使用工业盐() 四.问答题35 1.食品安全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叫生熟分开?

人文地理学简答题

1.从人类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差异分析文化的特点 ①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 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 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 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2.试论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主要从如下方面论述:①旅游与文化的变更与交流,包括旅游活动导致文化移植,即当两种文化相碰撞时,两者会通过“借用”的方式向对方靠拢,使不同文化之间互相交往、交流等。 ②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复兴,另一方面亦可能使传统文化形式退化。 3.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等,并且这些因素往往以复杂的方式彼此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只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对人口分布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条件等。 4.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现象的原因及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 经济因素:虽然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很多,经济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政府决策、人口政策,其影响之大,有时会超过经济因素。 社会秩序变革和文化教育因素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 (二)人口迁移的后果: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1)影响人口的增长和分布(2)影响人口的年龄、性别等自然结构(青壮年男性)(3)影响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智力外流:地区间)(4)影响人口民族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在社会经济领域内的影响是多方的①有利于民族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融合,为提高各民族人类素质创造条件②但不同人群的混杂,往往会引起和加深地域内部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矛盾,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复杂,总的来说人口迁移是一种广义的人才交流,对于促进地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浅析人文主义地理学流派

目录 1.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2) 1.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2) 1.2整个地理学发展背景 (2) 2.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涵 (1) 3.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3) 3.1第一阶段 (3) 3.2 第二阶段 (2) 4.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 (4) 4.1理念论 (4) 4.2实用主义 (3) 4.3现象学 (5) 4.4理想主义 (4) 4.5存在主义 (6) 5.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5) 5.1创造性的论证 (5) 5.2 强调主观 (7) 5.3历史思维 (6) 5.4 强调描述 (6) 6.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8) 7.对该流派的评价 (9)

浅析人文主义地理学流派 1.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1.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在经历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产生了一些列问题,如经济增长长期停滞,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加剧等。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的寻找,产生了一些列人文主义思潮,譬如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并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响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运动。二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有关地理学思想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 1.2整个地理学发展背景 50年代伴随计量地理革命,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占统治地位。60 年代末一些地理学家对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和模型日益不满。虽然计量革命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及强调理论重要性三方面),然而它却在想要达到其自行设定的目标方面,颇令圈内及圈外人士失望,因其成果并不是很好。其结果是西方人文地理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化地理学家等倡议,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应为人文主义替代。 2.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涵 人文主义地理不等于人文地理学。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分枝,而后者一般是指除了自然地理及地理技术以外的地理学。人文主义则特别注重一切事物的诠释皆基于人的思想、感觉与经验,是以人作为出发点的。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是最早对计量地理理论基础发难者,对其批判始于60 年代末期而于70 年代加强了火力。其认为科学主义地理学在探讨问题及开发理论时,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特别是人所能发生的作用。同时,他们更点出了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计量运动,其对知识的定义及看法,有太强的排他性、垄断性及霸权心态。人文主义者认为单单注重规律的寻求而舍弃对独特性事物的探讨,是忽视了这个大千世界的绝大部分事物。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供参考)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 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 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 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A.亚里士多德 B.李特尔 C.洪堡 D.梁启超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自然地理学课后习题第四章

自然地理第四章作业 4-1 1、地球内部有哪两个不连续面?它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有什么意义? ①地球内部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莫霍面:在大陆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1909年由奥地利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1914年由德国地震学者古登堡首先发现。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②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圈层分为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面以上的是地壳,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古登堡面以内的是地核2、地壳结构有哪两个主要特点? 地壳厚度的不均与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 3、地壳与岩石圈有什么不同?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为岩石圈 4-2 1、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有哪些? 根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自然界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多或少都能在地壳中找到,其中以氧、硅、铝、铁、钙,纳、镇、钾八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共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3%。 2、什么是矿物?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 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矿物。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矿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 ②目前已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其中成为岩石主要组成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在造岩矿物中,硅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类矿物合占地壳总重量的90%以上,是构成地壳的主要造岩矿物。就单种矿物来说,长石是地壳中最大量的矿物,其次是石英,二者都常见于各类岩石中。其他主要的造岩矿物还有云母、方解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3、什么叫岩石?岩石可分为哪三类? ①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产状的地质体。主要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

楚辞中的_江南想象_及其空间感_从人文主义地理学观念来看

吴亡后的西晋时期陆机入洛、南北交融中才出现的盛景,但在陆机的身上和文中包含了巨大的江南美学元素。陆机之作,古人多用“繁”字评之。繁,一指其文之类型多样:《晋纪》四卷、《洛阳记》一卷、《要览》若干卷、《晋惠帝百官名》三卷、《吴章》二卷、《吴书》、《连珠》若干卷、《文集》四十七卷……如此广博的创作领域,显示陆机在南北文化汇通中,把江南文化带入其中并使之得到彰显,成为主流。二指其文之形式在追求华丽这一主流特点时又包含了个性特点:“繁缛赡密”,“工整绮练”。这里“繁缛赡密”是因容纳万有而显出的艺术特征,“工整绮练”是整合南北而显出的形式面貌。三是指陆机在繁密华丽的形式下由江南入北方,以降将侍晋室,所遭受和要应付的种种环境而产生的复杂心态,并在面对各种境遇和多样互动中努力突显出来。因此,繁缛赡密、工整绮丽,内含着巨大的江南美学内容,而这江南美学内容又成为了整个文化的主流时尚。东晋以后,江南唯美风尚成为全国的主流,这一唯美风尚主要体现在骈文里,以这一风尚为主旨的萧统《文选》中,陆机作品为选入数量居冠,有二十八题六十一首(《演连珠》五十首计为一首),在曹植、潘岳、谢灵运、颜延之、谢朓、任昉、沈约之上,可见陆机之文被认为是既多且好,乃唯美骈文的最高成就①。而陆机确实以自己的文学之美,登上了文坛的最高峰,又以这一最高地位引领了文艺的时尚。陆机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正如其诗所描绘的美人:“美目扬玉泽,蛾眉像翠翰;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日出东南隅行》)这四句诗可以说正呈现了陆机的美学特点,以及内蕴在这一美学特点中的江南风韵。 四、东吴与江南美学世界境界之开拓 三国时代,东吴在中原曹魏和西面蜀国的压力之下,发展了自己的地理优势,即重视海军和海外开拓。东吴发展起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造船业(1955年在广州出土了东吴的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根横梁,说明有八副舱板,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度。当时,其万人以上的大舰队经常航行于沿海岛屿和邻国之间。公元230年,卫温和诸葛直带领兵士万人航行到了夷州(今台湾省),这是台湾与大陆往来的最早记录。公元242年,聂友和校尉陆凯带兵3万人航行到海南岛。东吴还经常派使者远航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派康泰和朱应出使海南诸国,到了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先后经历了100多国。海南诸国的特产如杂香、细葛、明珠、大贝、琉璃、玳瑁、翡翠、犀角、象牙和珍奇异果等,涌进东吴,可以想象这类物品激起了江南美学怎样的思考,又给江南美学带来了怎样的新面貌。这些远航经历使康泰写出了《吴时外国传》,朱应写出了《扶南异物志》。在海上交流中,扶南国王范旃在公元243年派使者送来乐队,在孙权为之在皇宫附近造的“扶南乐署”里向东吴宫女传授扶南歌舞。大秦国(即东罗马)商人秦论也经由印度支那半岛来到东吴,在建业居住七八年后始归。东吴的海上开拓,把先秦以来的海上丝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把中国的天下观由西向东进行了新的扩展,为先秦以来的中国天下观加进了新的实际内容。正是这一海上丝路的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让扬州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并在唐宋之时造成了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和南移。可以说,正是东吴时期江南的兴起,以及与此同时展开的海上丝路的扩大,形成了江南地区新型的天下胸怀。这一新的天下胸怀反过来又加速了江南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以及江南地域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以致在唐宋之后,让江南成为全国文化最先进的地方,并让江南美学蔚为大国。 楚辞中的“江南想象”及其空间感 ———从人文主义地理学观念来看 刘彦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本文所论及的楚辞中的“空间感”,不是在真实物理空间中生成,而是通过语言描述而形成,是一种诗性的江南空间想象。虽然此空间感来自语言描绘,但是一旦形成,就会对真实物理地域造成影响,使得物理空间主观化。当然,就楚辞的空间感而言,只是针对那些受到楚辞中相应作品影响的读者而言的,即通过阅读作品而获得深刻的记忆,这一记忆会与真实的空间相联系或发生联想,从而实现一种人文主义地理学所称的“地方想象”。同时,我认为,作品中所描述的空间绝对不能与真实的空间或者地方史做等同或者比对,也不能幼稚地认为,处在某一特定空间或地域的文学家在其作品中必定机械地、被动地传达其地域文化,甚至文学作品比如楚辞对于楚地的描绘,会赋予该地域以文化意义和想象。 · 711 · ①参王运熙《陆机、陶潜评价的历史变迁》,《东方丛刊》2008年第2期;王丽珍《太康之英与形式主义》,《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跃进《陆机文学创作之繁》,《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社会文化地理

社会文化地理学的主要流派 社会文化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社会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学科,其中“人文”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接下来我具体介绍人文地理的八大主要的学派: 一、区域地理学 区域理论最早是在,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维达尔·白兰士、赫特纳、施吕特尔、戴维·林顿、胡焕庸等。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l)确立了地理区城划分和区域分在的重要地位。法国地理学者维达尔·白兰士指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他认为地理学者的主要贡献在于划出有用的自然区域或地区。在典因,“以域研究”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地球表面划分成大小不和谐的地区或区域。 (2)提出了一系列区域划分和区城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有些原则、方法在当虽未明确提出,但已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域划分和区域分类的实践中.具体讲主要有下述原则和方法。 1. 相对一致性原则。赫特纳和施吕特尔都注意到区域差异,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地区类别。并指出,这种地区不同于周围的地区,它们在自己的可以划定的边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戴维·林顿在《形态区域的划分川,亦阐述了区城划分中的相对一致性以则。他认为,实际上,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小点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一个川界线划出来被认为是均质的地区,只有在特定的现象上才是均质的.不承认相对一致性即部分均质地区的存在,就无法进行区城的划分和分类。 2. 多级划分原则。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对地理区域可以进行多级划分。如中国1959年所进行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域》,就将全国划分成自然区、热量带、自然地区和亚地区,自然地带和亚地带、白然省等多级区城. 3. 综合分析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反映在区域或分类的方法上则表现为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城分类或区划的实践中。前者如英国地理学者赫伯森1950年的世界大自然区域草案是综合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和植被而划定的。后者如德国医生兼地质学家西格弗里德·帕萨格认为划分景观类型的最好指明植被。他以主要植物分类为依据划分为全球的景观带。 4. 叠置法。1947年李旭旦教授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称得上是运用迭置法进行区划的范例。他把李承三的《中国地形区域图》、《中国水系分区图》、涂长望的《中国气候区图划图》、梭颇的《中国土壤区域图》、黄秉维的《中国植被区域图》、布克的《土地利川分区图》及胡焕庸的《中国农业区域图》迭置起来,找出它们分界线的吻合处及差异处,并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 二、文化地理学

学校食堂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测试题(后附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于()通过,自( )起实施。 2、食堂从业人员做到四勤:() 3、地沟油的鉴别一般通过:( )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4、食堂食品留样不少于()克,置于冷藏设备保存( )小时以上。 5、三无食品指的是:( ) 6、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有:( )等。 7、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餐用具煮沸、蒸汽消毒应:( )?A.保持100度10分钟以上 B.保持100度5分钟以上? C.保持85度30分钟以上D.以上都不对 2、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的条件下存放。( ) A.高于60℃低于0℃ B.高于60℃或低于10℃ C.高于70℃或低于0℃D.以上都不是 3、下列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方式哪种是正确的?() A.任何方式均可以 B.离地2米悬挂 C.离桌2米悬挂D.靠顶悬挂 4、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5、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距离墙壁、地面:() A.5CM以上B.10CM以上 C.15CM以上 D.20CM以上 6、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________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A.分别 B.分池C.分时D.分人 7、需要_________的熟制品,应尽快_________后再__________。( )?A.冷冻冷却冷藏B.冷藏冷却冷藏?C.冷藏冷冻冷藏D.冷冻冷却冷藏E.以上都不是 8、下列哪种厨师的操作做法可能引起细菌污染。( )?A.生、熟食品分开存放B.鱼肉蔬菜同一个砧板切配? C.消毒好的餐具摆放在保洁柜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9、需烧熟煮透,否则极易发生食物中毒的是下列哪组食品。()? A.豆浆、四季豆B.豆腐干、白菜? C.榨菜、酱菜D.虾、牛肉E.以上都不是 10、食品加工场所应距粪坑、污水池、垃圾场、旱厕等污染源:()?A.15米以上B.25米以上 C.35米以上 D.100米以上E.以上都不是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 B.甲型病毒性肝炎? C.活动性肺结核D.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2、下列场所中属于食品处理区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