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加减法常用的速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常用的速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常用的速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常用的速算方法

凑整法是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运用的主要方法。用的时候主要看末位。但是小数计算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例1 计算5.6+2.38+4.4+0.62

【分析】5.6与4.4刚好凑成10, 2.38与0.62刚好凑成3,这样

先凑整运算起来会更加简便。

5.6+2.38+4.4+0.62

【解

答】

=(5.6+4.4) +( 2.38+0.62)

= 10+3

=13

例2、计算:1.999+19.99+199.9+1999

【解答】 1.999+19.99+199.9+1999

=2+20+200+2000-0.001-0.01-0.1-1

=2222-1.111

=2220.889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我

们也可以引申为读整法,譬如此题,“ 1.999 ”刚好与“ 2” 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

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精选

小学数学竞赛: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口算。 2.1+2= 0.3+0.7= 3.4+1.6= 7.6-0.5= 3.7-0.9= 2.13-0.02= 3.41+0.2= 102+0.3= 112-1.02= 4.5-0.01= 二、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12.45-1.35-0.65 (2)21.32-(6.32+8.3)=21.32-6.32+8.3 =12.45-(1.35+0.65) =15+8.3 =12.45-2 =23.3 () =10.45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3+73.2+72.7 (2)585+189+215 (3)5.85-1.75-0.25 (4)768-274-126 (5)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 4.72+0.1-4.72+0.1=0 -----------------------------( ) 3. 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4.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五、解决问题。 1. 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2. 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13.6+7.84+6.4 38.7-14.47-5.53 8.5+9.9 1.31+4.7+0.69+5.3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27.3+73.2+72.7 585+189+215 5.85-1.75- 0.25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42.5-22.17-7.83 3.8+1.37+6.2+12.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 6.55+1.3 2 7.38-5.34+2.62-4.66 21.63-( 8.5+ 9.63)

4.32-(1.26+2.34) 2.5+3.25+0.75+7.5 2.53+1.79+ 3.47 10.08- 4.79-1.21 17.05-(2.05-6.4) 3.73+5.28+ 4.27+4.72 103 +10017+100029 108米-1008米-1000 8米 3元5角+2元5角-1元8角3分 9.4+0.3-6.4 15.25+4.72+4.75+5.28 34.82-(4.82+15.2) 12.7-4.8-5.2 3.1+25.78+6.9 73.8-1.64-13.8-5.36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小学奥数题库系统】1-1-2-1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教师版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 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 +b =b +a 其中a ,b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a ,b ,c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 -b -c =a -c -b ,a -b +c =a +c -b ,其中a ,b ,c 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a -( b + c )=a -b -c a -( b - c )=a -b +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 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例1. 6.28+5.74+3.72+5.26 4.36+14.8+5.64+5.2 16.9-5.6-4.4 38.2,7.09,20.6,2.31 9.08-(5.7+1.08) 27.85,(7.85+3.4) 课堂练习: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9)17.05,(2.05,6.4) (10)3.73+5.28+4.27+4.72 (11)10-3.6-1.4 (12) 1.2+2.5+1.8 1 (13)0.25+0.15+0.75+0.85 (14) 0.5+1.5+1.5+0.5 (15)5.26+3+1.74 (16) 3.46+1.28+0.54+2.72 (17)24.8+14.6+15.4 (18)5.85,1.75,0.25 (19)21.32,(6.32+8.3) (20)12.45,1.35,0.65 (21)27.3+73.2+72.7 (22)42.5,22.17,7.83 (23)3.8+1.37+6.2+12.63 (24)(15.28+28.99)+20.72 (25)5.85+1.89+2.15 (26)24.8+14.6+15.4 小测: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1.5,0.5, 1,0.9, 2.3,0.6, 0.9,0.8,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9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4提高审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难点: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5+1.5= 105-75= 41+19= 9-5.7= 3.7+8.4= 8.1+ 4.6= 2 笔算 13.87+5.7 5.8+15.06-4.7 5.8+(10.1-2.3) (二)探究新课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6+5.3)+1.7 (25+85)+15 0.6+7.91+3.4+0.09 5.42-0.8-1.2 2教师展示做法 (2.6+5.3)+1.7 =2.6+(5.3+1.7) =2.6+7 =9.6

(25+85)+15 =25+(85+15) =25+100 =125 0.6+7.91+3.4+0.09 =(0.6+3.4)+(7.91+0.09) 5.42-0.8-1.2 =5.42-(0.8+1.2) =5.42-2 =3.42 3教师展示简便做法让生总结做法: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当 中同样适用 (三)运动会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四位同学的总成绩是多少? 小组讨论列式并找同学汇报结果;1用常规方法 2用简便方法 教师揭示另外一个简便方法 9.12+9.83+9.62+9.88 =4*9+(0.12+0.88)+(0.38+0.62) =36+2 =38 教师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要根据小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最的 方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6.7+4.95+3.3=6.7+()+4.95 (1.38+1.75)+0.25=()+(+ ) 61.5-37.67-11.54=61.5-()-()

小数加减法计算题库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数位相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27.38+4.83= 26.75+2.83= 3.64-2.58= 6.52-3.44= 15.31+13.51= 5.5+4.5= 3.27-2.49= 11.65-7.39= 19.01-7.99= 7.51+0.49= 5.48-3.25= 4.8+18.9= 10.3+58.7= 8.03-4.56= 9.03-8.57= 8.25+1.55= 9.43-9.05= 1.75+2.08= 4.28-3.37= 4.13+2.24= 4.17+2.53= 5.07-0.98= 5.67-0.73= 13.18+5.27= 5.16+7.89= 2.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26.8+3.02= 6.07-4.993= 3.7+2.36= 15.4+2.97= 10.2-8.75= 7.3-2.25= 3.8+3.54= 3.05-2.9= 3.1-2.07= 12.7+6.58= 7.81-3.735= 12.16+5.347= 0.4-0.125= 18.7+3.96= 9.6+4.78= 5.67-0.845= 0.506-0.19= 11.04-7.3= 1.4-0.405= 62.1-17.07= 1.4-0.405= 3.906+0.66= 43.5-27.34= 15.98-3.9= 75.6-3.55= 5.94+10.7= 12.03+0.875= 37.8+3.02= 0.704-0.25= 10.1-0.55= 3.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10+10.1= 27+8.03= 26+7.98= 13.99+1= 7.88+2 = 28-3.56= 10-0.81= 10-0.36= 20-0.92= 8-7.089= 95-9.85= 20-9.42= 35.09-11= 96.85-85= 45.45-45= 10-0.41= 45-0.45= 3.57+3=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递等式计算) 5.03-2.5+0.96 22.8-5.23-9.125 23.66+4.34-3.56 5.6-0.81-1.29 15.9+3.26+4.17 67.2+41.5-71.39 10.75+0.4-9.473 16.23+8.92-7.56 50-28.5-13.45 13.79-9.653+170.57 1.5+0.68-0.306 72.8-8.6+5.84 20.8-(15.98-3.9) 32.5+(5.07+6.13) 3.52-(4.66-3.82) 5.小数加减简便运算(递等式计算) 0.9+1.08+0.92+0.1 5.26+3.43+0.74 5.6+2.7+4.4 20.15+7.62+7.85 51.27-8.66-1.34 48.14-2.43-7.57 18.76-3.47-0.53 5.17-1.8-3.2 70.8-1.25-1.75 4.02-3.5+0.98 4.25-0.83+0.75 23.04-0.8-13.4-6.2 15.13+4.92-5.13 3.98-1.5+6.02 4.8+1.2-4.8+1.2 30.99-(8.5+15.99) 72.6-(22.6+3.45) 36.06-(5+6.06)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数位相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27.38+4.83= 26.75+2.83= 3.64-2.58= 6.52-3.44= 15.31+13.51= 5.5+4.5= 3.27-2.49= 11.65-7.39= 19.01-7.99= 7.51+0.49= 5.48-3.25= 4.8+18.9= 10.3+58.7= 8.03-4.56= 9.03-8.57= 8.25+1.55= 9.43-9.05= 1.75+2.08= 4.28-3.37= 4.13+2.24= 4.17+2.53= 5.07-0.98= 5.67-0.73= 13.18+5.27= 5.16+7.89= 2.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26.8+3.02= 6.07-4.993= 3.7+2.36= 15.4+2.97= 10.2-8.75= 7.3-2.25= 3.8+3.54= 3.05-2.9= 3.1-2.07= 12.7+6.58= 7.81-3.735= 12.16+5.347= 0.4-0.125= 18.7+3.96= 9.6+4.78= 5.67-0.845= 0.506-0.19= 11.04-7.3= 1.4-0.405= 62.1-17.07= 1.4-0.405= 3.906+0.66= 43.5-27.34= 15.98-3.9= 75.6-3.55= 5.94+10.7= 12.03+0.875= 37.8+3.02= 0.704-0.25= 10.1-0.55= 3.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10+10.1= 27+8.03= 26+7.98= 13.99+1= 7.88+2 = 28-3.56= 10-0.81= 10-0.36= 20-0.92= 8-7.089= 95-9.85= 20-9.42= 35.09-11= 96.85-85= 45.45-45= 10-0.41= 45-0.45= 3.57+3=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递等式计算) 5.03-2.5+0.96 22.8-5.23-9.125 23.66+4.34-3.56 5.6-0.81-1.29 15.9+3.26+4.17 67.2+41.5-71.39 10.75+0.4-9.473 16.23+8.92-7.56 50-28.5-13.45 13.79-9.653+170.57 1.5+0.68-0.306 72.8-8.6+5.84 20.8-(15.98-3.9) 32.5+(5.07+6.13) 3.52-(4.66-3.82) 5.小数加减简便运算(递等式计算) 0.9+1.08+0.92+0.1 5.26+3.43+0.74 5.6+2.7+4.4 20.15+7.62+7.85 51.27-8.66-1.34 48.14-2.43-7.57 18.76-3.47-0.53 5.17-1.8-3.2 70.8-1.25-1.75 4.02-3.5+0.98 4.25-0.83+0.75 23.04-0.8-13.4-6.2 15.13+4.92-5.13 3.98-1.5+6.02 4.8+1.2-4.8+1.2 30.99-(8.5+15.99) 72.6-(22.6+3.45) 36.06-(5+6.06)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生辅导讲义 时间: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2)、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重点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1、互补数先加。 2、拆出补数来先加。 6.7+3.9+2.3=6.7++3.9 (1.38+1.75)+0.25= +( + )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6.37-2.5-1.5=6.37-(2.5 1.5) 61.54-37.67-11.54=61.54-- 三、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号、添括号 2、带符号“搬家”例8计算325+46-125+54 3. 两个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可以直接“抵消”掉 整数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中的规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 判断 48.55-3.97+1.45=48.55+1.45-3.97 ( ) 36.75-16.75-8.47=36.75-(16.75-8.47) ( ) 32.67-(3.28+12.67)=32.67-3.28+12.67 ( ) 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并说明理由。找出能简算的在括号里打“√”,并计算出来。 (1)1.88+2.3+3.7 ( ) (2) 4.02-3.5+0.98 ( ) (3)4.08+1.34+0.66+2.92 ( ) (4) 9.14-1.43-4.57 ( ) (5)10.75+0.4-9.75 ( ) (6) 8.5+4.95-6.13 ( ) (7)9.14-(3.15+1.48) ( ) (8)12.69-8.27+3.69 ( ) 小结:我们在进行小数运算时,首先要看清楚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看是否能简算,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在小数凑整时,不能只看小数的末位,要看整个小数部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 3.89+2.43+1.11+5.57- 4.5-3.5 一、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①1-0.547②10-8.5426 二、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②58.8+26.4+14.8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4页例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经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的简便过程,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科学的简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回顾,复习铺垫 1、算一算: 4.47+6.53 22.6+77.4 2.0 - 0.6 3.8+0.12 0.63+()=1 10 - ()=3.4 2、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3、说一说:下面各题可以使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48+25++175 130-75-25 52+176+48+24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104页主题图。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打算派四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这四名同学总成绩可能是多少? 2、观察主题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列出算式:8.42+8.46+8.54+8.58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算式) 三、自主探究 1、生独立列式解答,3生上台板书汇报: 方法一:8.42+8.46+8.54+8.58 =16.88+8.54+8.58 =25.42+8.58 =34(秒) 方法二:8.42+8.46+8.54+8.58=(8.42+8.58)+(8.46+8.54)=17+17 =34(秒) 方法三:8.42+8.46+8.54+8.58=8×4+(0.42+0.58)+(0.46+0.54)=32+1+1 =34(秒) 2、生对应板书说算法师:你是怎样算的?(个别回答,重点解释第三种算法) 3、对比优化算法你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4、观察对比三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同时出示三种算法)师:仅从这一题我们就能肯定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吗?你有什么办法? 5、进一步举例验证:(1)3.2+0.5 0.5+3.2 (2)(4.7+2.6)+7.4 4.7+(2.6+7. 4) (3)2-0.75-0.25 2-(0.75+0.25) 师:像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吗?(生举例,师板书) 6、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巩固应用 1、填空(课本104页“做一做”第1题) (1)6.7+4.95+3.3=6.7+ +4.95 (2)(1.38+1.75)+0.25=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顺逆相加】用“顺逆相加”算式可求出若干个连续数的和。例如著名的大数学家高斯(德国)小时候就做过的“百数求和”题,可以计算为 所以,1+2+3+4+……+99+100 =101×100÷2 =5050。 又如,计算“3+5+7+………+97+99=?”,可以计算为 所以,3+5+7+……+97+99=(99+3)×49÷2= 2499。 这种算法的思路,见于书籍中最早的是我国古代的《张丘建算经》。张丘建利用这一思路巧妙地解答了“有女不善织”这一名题: “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 题目的意思是:有位妇女不善于织布,她每天织的布都比上一天减少一些,并且减少的数量都相等。她第一天织了5尺布,最后一天织了1尺,一共织了30天。问她一共织了多少布? 张丘建在《算经》上给出的解法是: “并初末日织尺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答曰:二匹一丈”。 这一解法,用现代的算式表达,就是

1匹=4丈,1丈=10尺, 90尺=9丈=2匹1丈。(答略) 张丘建这一解法的思路,据推测为: 如果把这妇女从第一天直到第30天所织的布都加起来,算式就是 5+…………+1 在这一算式中,每一个往后加的加数,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减一个相同的数,而这一递减的数不会是个整数。 若把这个式子反过来,则算式便是 1+………………+5 此时,每一个往后的加数,就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增一个相同的数。同样,这一递增的相同的数,也不是一个整数。 假若把上面这两个式子相加,并在相加时,利用“对应的数相加和会相等”这一特点,那么,就会出现下面的式子: 所以,加得的结果是6×30=180(尺) 但这妇女用30天织的布没有180尺,而只有180尺布的一半。所以,这妇女30天织的布是 180÷2=90(尺) 可见,这种解法的确是简单、巧妙和饶有趣味的。

小数加减乘除及简便计算习题

小数加减乘除及简便计算习题 一、小数加法 4.12+8.59+ 5.88+1.41 12.87-1.34-2.66 21.53+4.87-2.53 15.21+(4.79-2.8) 12.19-2.6-2.19-3.4 109.72-(5.62+9.72) 21.3-19.9 39.6-(18.31+9.6) -1.69 14.25-2.45+5.75-3.55 24.51-3.14- 6.86+4.49 41.25+5.87-3.87+4.65 11.5+8.5-11.5+8.5 8.13-(12.25-11.87) 34.34-2.1-2.35-5.55 81.67+4.17+4.33-2.17 1.35+12.87-1.37+8.65 15.51-3.334-(2.666-4.49) 21.62-4.35+8.38-5.65

二、小数乘法和混合运算 0.125×3.69×8 (2.5-0.25) ×4 8.59×101 0.36×15.7-0.36×13.7 5.64×1.28+8.72×5.64 0.63×199 60÷48 7.73×0.5+2.27÷2 4.37+99×4.37 10.1×38.67-3.867 9.9÷5.5 8.63×25-0.063×250 9.3×10.1 3.99÷0.125÷8 0.99×0.81+0.11×9×0.19 (5.23+5.23+5.23+5.23) ×25 0.25×1.25×0.67×32 2.49×3.8+0.249×62 33.41÷4-3.41×0.25 54.8-0.3×0.3-3.91 (6.4+48) ÷0.8 15×9.7 2.5×(4+8) ×12.5 0.25×8×2.12 (12.5-1.25)×8 5.7×18.34-57×0.834 3.87×4.12+5.88×3.87 8.8÷5.5 3.25×199

小升初培优提分必刷题(奥数)1-2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升初数学培优考点必刷题 (聚焦考点举一反三思维拓展步步为赢)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考点梳理☆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 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 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考点精讲☆ 【例1】1141041004 2282082008 +++=_____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小数加减法计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 +(6.75-5.89) 4.02+ 5.4+0.98 5.17- 1.8- 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 -1.8-15.6-7.2 3.82+ 2.9+0.18+9.1 9.6+ 4.8- 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 -1.64-13.8-5.36 66.86-8.66-1.34 36.8-3.9-6.1 32+ 4.9-0.9 25.48-(9.4-0.52) 3.9-4.1+6.1-5.9 15.02-6.8-1.02 32+4.9-0.9 146.5-(23+46.5) 9.43- (6.28-1.57) 4.8+8.63+ 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 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3.2+0.36+ 4.8+1.64

4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4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小数加减法计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 3.68+7.56-2.68 7.85 3.82+2.9+0.18+9.1 9.6 5.27+2.86-0.66+1.63 13.35 66.86-8.66-1.34 36.8 25.48-(9.4-0.52) 3.9

-1.8-3.213.75+2.34-0.85+4.6635.6+4.8-3.6 7.14-4.68+2.65 73.8-3.9-6.1 32-4.1+6.1-5.9 15.02-6.8-1.02 -(3.75+6.48) -1.8-15.6-7.2 -0.53-2.47 -1.64-13.8-5.36 +4.9-0.9 32+4.9-0.9 146.5-(23+46.5) 9.43-(6.28-1.57) 4.8+8.63+ 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 3.6+1.98 0.134+2.66+0.8661.27+3.9+0.73+16.1 7.5+4.9-6.5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23.4-0.8-13.4-7.2 3.2+0.36+ 4.8+1.64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填空。

第07讲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 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

最新六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六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教学部主管:时间:2016年月日 ●运算律回顾: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除法的性质:a÷b÷c=a÷(b×c) ●提取公因数:这个方法等同于课内所学的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般情况 下,用提取公因数法解决的题目有两个特征。 一、要有“公因数”(共同的因数),如果是“疑似”公因数(例如38和 3.8或者38和19)我们可以借助下面几个方法对它进行加工。 ①a×b=(a×10)×(b÷10) ②a b×c= c b×a ③a×b×c=a×(b×c)

二、要有互补数。 ●裂项的计算技巧:?? ?? ?? ? ? “裂差”型运算分数裂项 “裂和”型运算整数裂项 ●知识点一:提公因数法 题型一、直接提取: 例1:计算3×101-6.3 【思路导航】把算式补充完整,6.3×101-6.3×1,学生就很容易看出两个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因数6.3。省略“1”的写法,同学要看的出。 【解答】原式=6.3×(101-1) =6.3×100 =630 【随堂练习】13 4 19+86 15 19×0.25+0.625×86 15 19+86 15 19×0.125 例2: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 【思路导航】观察整个算式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局部的公因数呢?将局部进行提取公数计算,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原式=7.816×(1.45+1.69)+3.14×2.184 =7.816×3.14+3.14×2.184 (这里是不是可以继续提取公因数了呢) =3.14×(7.816+2.184)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奥数知识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3)456-298 (4)582-305 【思路】 (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1】 1.速算。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2.巧算。 (1)574-397 (2)472―203 (3)8732―2008 (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思路】 (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2】 1.计算。 (1)307+201―398―99 (2)208+494―498―95 【例题3】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思路】 (1)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600+800=1400。 (2)723与177可凑成整百数,因而用723+177得到900,900再减251,得数是649。(3)可以先用872减272得到整百数是600,再用600加上284得数是884。 (4)537连续减142和58,而142和58正好可以凑成整百数200,再用537减去200,得到337。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题库系统】1-1-2-1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 -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 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例题精讲 模块一:分组凑整思想 【例 1】91.588.890.2270.489.6186.791.8 ++++++ 【巩固】2006+200.6+20.06+2.006+994+99.4+9.94+0.99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