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脱毒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

06-0179-01

瓦房店市现有甘薯面积1万公顷左右,平均产量22.5 t/hm2。多年来,瓦房店市甘薯产量始终徘徊在22.5~24.0t/hm2,主要是由甘薯病毒病造成的。甘薯在生长过程中感染病毒病,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种性退化,薯蔓变细,节间变长,薯小而少,薯形细长,纤维增多,食味不佳,生长势弱,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效益。目前,脱毒甘薯种苗种性强,与常规甘薯种薯相比,地上部长势旺盛,薯块产量高,增产幅度在50%以上。现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深松改土,作成“高胖”大垄

改过去一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产的目的。

2增施农家肥,配方施肥

采取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补钾的施肥原则。一般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地瓜要高产,优良种苗是关键。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种苗。新品种增产效果特别显著;老品种地瓜经过脱毒,当年能增产50%以上,第二年增产30%,第三年增产10%以左右,以后脱毒效应基本消失。为保证地瓜高产,每隔二、三年更换一次品种或进行脱毒,从科研部门选购新品种或经过脱毒的种苗,尽量不从集市上买苗,最好在正规科研单位指定的销售点购买。 2、栽培要点 1)、栽插时间 在适宜条件下,栽插越早,产量越高。春地瓜在4月20号前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每早栽一天,增产1%。春地瓜地膜覆盖栽种能增产30%以上,夏地瓜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产3%左右。最好选择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不宜在大雨后栽插地瓜,这易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较高,但地瓜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则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湿。 2)、合理密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地瓜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地瓜,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地瓜,容易销售。一般以垄宽1米,垄高25~35厘米,每亩插3300株左右最为适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3)、栽插方法 地瓜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地瓜苗斜度为45度左右。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地瓜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瓜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瓜苗,全部压在土中,瓜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3、经济施肥 地瓜的根系发达,且茎蔓匍匐生长,茎节可遇土生根,吸肥能力很强。地瓜主要吸收氮、磷和钾肥,其需要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据研究,地瓜生长期长、所需养分较多,每亩目标产量3吨鲜地瓜,约需15公斤纯氮(N)、12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24公斤氧化钾(K2O)。总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掌握前期攻肥促苗旺,中期控苗不徒长,后期保尾防早衰,具体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一般来说,由于地瓜多种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并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等,并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垄以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地瓜产量。 4、科学管理、1、查苗补苗,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2、浇水,在春地瓜栽后3个星期,夏地瓜栽后两个星期,如遇干早,应顺沟浇一次水。在分枝座薯期,如遇特殊干早,再浇一次水。每次浇水,不要使水漫过垅面,中后期如果不是特殊干早,一般不用浇水。3、化学除草。在栽后用地瓜专用除草剂“草必萎”或“敌草胺”均匀喷洒地表,用“乙草胺”除草,注意不要喷在地瓜苗上。地表过干,使用除草剂效果不好。如果栽时没用除草剂,中后期杂草过多,可用灭生性除草剂定向喷雾除草方法是:先将沟内的两行地瓜秋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后定向喷雾,

甘薯脱毒技术

甘薯脱毒技术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深松改土,作成“高胖”大垄;增施农家肥,配 方施肥;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增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对甘薯脱毒技术实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 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 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产的目的、采取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补钾的施肥原则。一般施优质农肥45t/hm2,甘薯专用肥 (N∶P2O5∶K2O∶B为9∶6∶17∶1)750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 750kg/hm2、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耐贮耐运、产量高、市场畅销的品种,如豫薯10、北京红、烟薯16;大力推广脱毒种苗栽植、蔓,分枝较多,蔓粗中等,薯块下膨纺锤形,红皮浅黄肉。该品 种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抗病性较强,且 耐贮藏性好,等,其中,主要包括:改过去一垄二犁成垄为三犁成垄,即按行距先用大耳铧带草把深开沟,而后用三叉齿再深松8.5cm,施肥合垄作成67cm“高胖”大垄。加厚活土层,从而达到保水、保肥、增 产的目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软腐病、 甘薯小象甲、小地老虎、蛴螬等,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 田间病虫害发生,等。具体材料详见: 论文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脱毒技术 论文摘要: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 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 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瓦房店市现有甘薯面积1万公顷左右,平均产量22.5t/hm2。多年来,瓦房店市甘薯产量始终徘徊在22.5~24.0t/hm2,主要是由甘薯病毒病 造成的。甘薯在生长过程中感染病毒病,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种性退化,薯蔓变细,节间变长,薯小而少,薯形细长,纤维增多,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2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检测

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一、种苗脱毒的含义 1.外植体的来源: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上所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 2.培养方法:在离体条件下将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3.幼苗特点:不含病毒。 二、利用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的原因 1.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 2.侵入植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通过维管束和细胞壁间的胞间连丝扩散到所有的组织器官。 3.植物的茎尖等分生组织处于分化的初级阶段,其组织内的维管束还未形成,此时植物体内的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分生区,而这一移动过程远不及细胞分裂的速度,所以分生区一般不会受到病毒侵染。 三、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程序 取材和消毒:剪芽并剥去外叶,自来水下冲洗 10 min,再用质量分数为5%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 剥离和接种: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小心地除去茎尖周围的叶片组织,露出分生区,用解剖针细心剥取所需的茎尖,并将其接种于MS培养基上,切面接触培养基。 ↓ 培养:将接种的茎尖置于25 ℃、1 500 lx~3 000 lx光照条件下培养。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植物种苗脱毒的保障与方法 1.保障脱毒苗无毒的方法 (1)选取的外植体为分生组织。 (2)对材料消毒。 (3)所用培养基经过严格灭菌。 (4)操作过程为无菌操作。 (5)培养室为无菌室。 2.几种脱毒方法 材料一微繁殖技术又称快速繁殖技术,就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在20 m2的培养室内最多可容纳100万株试管苗。这一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已基本成熟,并形成诸如工厂化生产兰花这样产值巨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材料二植物的脱病毒技术是微繁殖的一个分支,植物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对于无性繁殖的植株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代代相传,日趋严重。但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繁殖十分迅速,病毒还未侵入,因此就成了植物体相对无病毒的特殊区域。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春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春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深翻地 甘薯是块根作物,要求较特殊的土壤环境。活土层厚度必须达到20-30厘米,地层上松下实,结构疏松,空隙度大,透气性能好,氧气供应充足,能透水能排涝。因此深耕深翻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提高甘薯产量的有效方法。 二、多施肥 生产1000kg薯块,需吸收N素4-5kg,P2O5为3-4kg,K2O为7-8kg,因而施足、配全肥料是甘薯高产的重要条件。施肥应做到前期肥效快,秧苗早发;中期肥效稳,壮而不旺;后期肥效长,植株不早衰。高产田一般应亩施有机肥4000kg 以上,尿素1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25kg。施肥方法宜在作垄时条施为宜。 三、选择壮苗、适期早栽 甘薯是无限生长的作物,光热积累量的多少是衡量甘薯产量的主要标准,适期早栽,增产明显。适宜栽期是五月一日到五月十五日前栽完。壮苗由于养分含量高,成活率高,能够早缓苗,早分枝,早封垄,前期早发快长,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壮苗栽后早还苗两天、早团棵七天。不选未经炼苗的秧、带黑根薯秧、烧芽薯秧。 四、提高栽插技术 确保一次栽插,一次全苗,是夺取甘薯高产的关键环节。采用短苗深插斜栽平推一把土浇足水封窝栽插方法,是保证一次栽插一次全苗的有效措施。 五、加强田间管理 (一)及时排涝。 进入雨季,甘薯地上茎叶迅速增长,养分向上不向下,应注意排水,即雨后及时迅速排除地面积水,控制地上部旺长。 (二)提蔓断根,不能翻蔓。 在高温多雨季节,土壤湿度过大,某些品种扎根过多,或者高产田肥水大,白根扎得多而深。提蔓可以减少供叶水分和养分,控制茎叶徒长,同时可以晾晒垄土,改善土壤通透性。在这期间不能翻蔓,因为翻蔓损伤茎叶,搅乱叶片的均匀分布,影响叶片的光合效能,造成减产。 (三)多次喷施多效唑。 对于徒长地块,每亩使用15%的多效唑50-7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一般2-3次,效果较好。

适用于沉水植物快速扩繁的脱毒种苗生产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沉水植物快速扩繁的脱毒种苗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顶端优势、外植体切取、外植体消毒、激活侧生分生组织、完整苗的诱导、壮苗和工程苗包装,适用于多种沉水植物,运用沉水植物的带节茎段、芽段及根状茎为外植体,通过非愈伤组织培养并快速扩繁,降低了生产成本,针对不同物种调整培养基配方,规模化生产多种沉水植物脱毒优质种苗,满足水生态环境中物种多样性的需求,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湿地恢复工程方面的作用。 技术要求 1.一种适用于沉水植物快速扩繁的脱毒种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去顶端优势 野外采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植株,去除顶芽在室内培养5-10d,添加营养液,以破除顶 端优势,促进居间分生组织生长及侧芽萌发;

于肥皂水中浸泡2h以上,去除叶和根,用自来水冲洗1h,取距顶端2-50cm的茎段,用蒸馏水冲洗2-3遍; 步骤二:外植体切取 在距顶端2-50cm的茎段中,取带节茎段,节上端保留茎段5-15mm,节下保留茎段10- 25mm,茎段总长度在15-35mm之间; 或取带芽茎段,芽上端保留茎段5-15mm,芽下保留茎段15-25mm,茎段总长度在15-35mm 之间; 或取根状茎的茎节,节上下端各保留茎段5-25mm,茎段总长度在15-35mm之间; 步骤三:外植体消毒,进行茎段的消毒灭菌; 步骤四:激活侧生分生组织 取消毒灭菌后的外植体茎段,接种到激活培养液中,置于组培室中培养; 经培养后,侧生分生组织被激活,茎节伸长,并分化出侧芽,过长的茎段再以每段1~4cm 长度切分,接种到扩增培养液中;定期重复此操作,以获得足量的侧生分生组织; 步骤五:完整苗的诱导 于超净工作室中,取扩增培养后的带芽茎段或带节间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表面,生根培养基厚度在2~4cm,上面覆盖2~5cm扩增培养液,于固液双相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完整苗; 步骤六:壮苗 将完整苗取出,去除培养基,用自来水冲洗后,移栽到装有灭菌沙的可降解的无纺布收口袋中,再放入大型容器内,保持水深50cm以上,每周换水并添加1/20~1/10营养液,于壮苗温室中培养直至植株长至20cm以上,成为工程苗; 步骤七:工程苗包装

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试卷

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试 卷 在我们学习生物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生物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由为你整理的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试卷选择题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 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 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 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多选)( )。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MS培养基中含大量无机营养 B.维生素以辅酶形式参与酶系的催化活动 C.植物生长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加糖,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综合题 14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 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表中[ ] 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 陈见林】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含有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 11."5克、糖 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胡萝卜素 0."5毫克,另含有维生B 1、"B 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 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红薯的鲜茎叶柔嫩多汁,富含粗蛋白等营养成分,作饲料用价值比一般饲草高。红薯鲜茎叶含碳水化合物 9."5%,粗蛋白质 2."23%,粗脂肪 0."85%,是牲畜理想的青饲料,茎叶鲜重一般每亩1000—1500公斤,可供养1—2头成猪。

红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强,需肥较多却耐脊薄。在高肥水条件下栽培,亩鲜薯产量可达5000公斤,在土壤条件较差或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较其它作物稳产;同时红薯耐阴蔽,适宜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红薯的特征特性。 1、"根: 按来源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按形态分为细根(须根、纤维根)、块根(可食用的薯块)、粗根(大懒根、牛旁根、柴根)。 2、茎(蔓): 红薯的茎通称蔓或藤,长短、粗细、刚柔、颜色、节间疏密,分枝多、表面茸毛分布状况、含乳汁多少,均依不同品种而异。茎有着地生根的习性,生产上就是利用这种再生能力进行繁殖的。 3、叶: 红薯的叶为单叶,只有叶片、叶柄、没有托叶,属不完全叶。按形状分心脏形、掌状形、戟形、三角形、鸡爪形等,按颜色分绿色、褐色、紫色等。 4、花: 红薯花与牵牛花相似,花形较小。开花习性受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甘薯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杂交率达90%以上,自交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 5、果实(种子): 红薯的果实是圆形或扁圆开的蒴果,果皮幼嫩时为绿色或紫色,成熟时变成枯黄色或褐色。每个蒴果含1—4粒种子(黄褐色或黑色)。种子有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三角形。 二、红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红薯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就是红薯,是我国五谷杂粮之一,随着人工养生意识加强,甘薯的市场行情比以往好了许多。种植甘薯虽然简单,但是要想获得高产,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整地施肥 甘薯时块根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种植前要深耕土层,改善它的通透性,这样有利于块根膨大,提高产量。翻耕一般在30-40厘米即可,可起垄栽培,如果肥力较薄的可平栽或低垄栽培。但是甘薯一般种植在沙土壤上,肥力不足,所以需要施入基肥才能获得高产,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公斤,搭配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

2、选种栽培 要选择产量高、抗病力强的优质品种,比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等。各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时间,一般种植时间在4-5月时,这时雨水充沛,气温适宜,种植后成活率高。栽种时要注意种植密度,以免长蔓品种、肥力充足的地块宜稀植,而短蔓品种、肥力不足地块宜密植。

3、中耕除草 在生长期适当中耕能是土壤疏松,增加通透性,升高地温,还能消灭杂草,一般在苗期要中耕除草多次,促进幼苗生长,但是中耕要注意深度,以免造成根系受损,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长蔓品种在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摘心,使其茎蔓粗壮、多分枝,有增产作用。在块茎膨大时,要控蔓,以免植株徒长,影响到产量。

4、肥水管理 在块茎膨大是,有些地区干旱少雨,而有些地区高温多雨,这些环境都不利甘薯的生长,干旱少雨地区要及时浇水,以免茎叶早衰,促使块茎膨大;而高温多雨地区则要做好排水措施,以免积水烂根或块根快速膨大,不利品质。在膨大时,可以喷洒膨大素和叶面肥,促进营养想块根转移,加快营养累积,增产效果明显。

红薯的种植方式

红薯的种植方式 红薯的种植方式红薯(英文:sweet potato)原名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东北俗称地瓜(湖北话红苕、红芋、白薯、茴芋、紫薯、甘薯、朱薯、金薯等,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是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的根) 红薯块根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5%。 红薯块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美容等功效,有“长寿食品”美誉。另外,块根常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制取的淀粉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 红薯的生长习性生长时期 春薯生长期为160-200天,夏薯约为110-120天,根据红春在

大田的生长特点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大体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一)前期(从栽秧到封盆)。春薯约历时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该期茎叶生长较慢,根系发展较快,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 (二)中期(封盆到茎叶生长巅峰)。春薯约历时50天,夏薯约30天。该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三)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春薯在8月下旬以后,夏薯在9月上旬以后。该期是块根膨大的主要时期。 红薯的生长环境(一)温度。红薯喜温怕冷,栽秧时5-10厘米、地温在10℃左右不发根,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 气温25-28℃时茎叶生长快,30℃以上时茎叶生长更快,但薯块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茎叶生长慢,20℃以下时茎叶生长也快,15℃时停止生长,10℃以下持续时间过长成遇霜冻,茎叶枯死。 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20-25℃的地温最适宜于块根膨大,低于20℃或高于30℃时膨大较慢,低于18℃有的品种停止膨大,低于10℃易受冷害,在-2℃时块根受冻。块根膨大期间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

红薯种植规程

郧县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 老郧阳粉丝红薯原料生产种植技术规程 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它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在郧县尤以岗地、丘陵种植较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农业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在红薯生产过程中,其栽培技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基地选择 根据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本公司原料产地选择在郧县东部梅铺镇。该基地无任何污染,15公里以内无任何工矿企业,水质、土壤、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很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降雨充足,光照充足。基地土壤为沙粘性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这里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红薯淀粉含量高、品质好。以选择集中连片的冬闲地为主,作物地应保证在6月底以前插苗。 二、整地备耕。土壤板结会造成红薯生长缓慢,难以增产。基地选择后,在当年冬季,整地,深耕、风化土壤,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红薯产量。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表土黏厚的应深翻,但

一般不要超过40厘米,过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减产。一般深耕30厘米比浅耕15厘米增产20%左右。通常移栽地深耕20—25厘米,将土地整平、整细,并开好围沟、腰沟和厢沟。 三、选择良种与消毒。大力推广选择种植鄂薯六号和自强1号高抗、丰产优良红薯品种。上述两个品种耐肥、耐瘠薄、抗病虫害、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且持续时间长,同时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产量潜力大,品质优,鲜吃食味性好,淀粉含量高。2011年,经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鄂薯6号,该院专家在郧县梅铺镇大田种植试验成功;自强1号也经郧县红薯研究所在郧县城关镇大田种植试验成功,。选用无伤、无病,具有品种特性的种薯,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对种薯消毒、沥干后使用。 四、培育壮苗与消毒。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三年内没种过红薯的地块,栽1亩大田需苗床2.5—3平方米。2、适时排种。红薯块根萌芽最低温度为16—18摄氏度,在我县一般选择在3月上旬排种。播种前7——10天,耕整土地做苗床,即:在整平、整细的地块上,按1.7m宽开厢,厢面宽1.3m,先做成深10—15cm茶盘式苗床,每平方米施入3—5公斤腐熟厩肥,然后覆土、再盖5cm细土、盖膜,以便抢时间播种。3、排薯。认真选薯,斜排种薯。将消过毒的种薯按大小分开排放,以头压尾,排放,种薯在苗床内上齐下不齐,后浇足底水,待种薯表面凉干后,用湿润细土填盖3—4cm,以不见种薯为宜,随即拱膜覆盖。3、苗床管理。做到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促进种苗茎粗壮、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陈见林】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含有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克、糖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胡萝卜素毫克,另含有维生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红薯的鲜茎叶柔嫩多汁,富含粗蛋白等营养成分,作饲料用价值比一般饲草高。红薯鲜茎叶含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是牲畜理想的青饲料,茎叶鲜重一般每亩1000—1500公斤,可供养1—2头成猪。红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强,需肥较多却耐脊薄。在高肥水条件下栽培,亩鲜薯产量可达5000公斤,在土壤条件较差或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较其它作物稳产;同时红薯耐阴蔽,适宜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红薯的特征特性。

1、根:按来源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按形态分为细根(须根、纤维根)、块根(可食用的薯块)、粗根(大懒根、牛旁根、柴根)。 2、茎(蔓):红薯的茎通称蔓或藤,长短、粗细、刚柔、颜色、节间疏密,分枝多、表面茸毛分布状况、含乳汁多少,均依不同品种而异。茎有着地生根的习性,生产上就是利用这种再生能力进行繁殖的。 3、叶:红薯的叶为单叶,只有叶片、叶柄、没有托叶,属不完全叶。按形状分心脏形、掌状形、戟形、三角形、鸡爪形等,按颜色分绿色、褐色、紫色等。 4、花:红薯花与牵牛花相似,花形较小。开花习性受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甘薯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杂交率达90%以上,自交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 5、果实(种子):红薯的果实是圆形或扁圆开的蒴果,果皮幼嫩时为绿色或紫色,成熟时变成枯黄色或褐色。每个蒴果含1—4粒种子(黄褐色或黑色)。种子有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三角形。 二、红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红薯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①块根萌芽与温度的关系:萌芽最低温度16—18℃,适宜温度28—32℃,超过35℃萌芽受抑制。 ②蔓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最适温度21—26℃,低于15℃生长停止,高于38℃生长受抑制。 ③根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不定根的发生要求地温15℃以上,在

红薯高产栽培管理的系统技术

红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因此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使红薯获得高产。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 :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所以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为稀,短蔓品种、薄地为密栽植。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 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在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所以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也旺可适量喷施。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所以应改翻蔓为提蔓。因提蔓是时,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

第五章 脱毒苗的培育

第五章脱毒苗的培育 目前病毒病已成为世界作物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病害的主要病害,是造成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活力、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由于病毒复制与植物代谢密切相关,而且有些病毒的抗逆性很强,至今仍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实现既能有效防治病毒病害,又不伤害植物。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来培育脱毒苗,无疑满足了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所谓“脱毒苗”,又称“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过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因此,准确地说,“脱毒苗”是“特定无病毒”,应称为“检定苗”。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具有以下特点:①提高产量。如草莓脱毒可提高产量20%~30%,单株结果多,单果重增加;马铃薯脱毒可提高产量40%以上;观赏花卉平均增产50%~80%。②提高品质。如苹果着色好,糖度高;菊花切花生长健壮,植株增高,优质切花数增多,花朵增大,花色艳丽,商品价值高。③抗病性增强。植物脱毒后自身抗逆性提高,对病虫的抗性增强,如甘薯脱毒后可增强抗茎线虫病。 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培育脱毒苗已成为农作物、园艺植物、经济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世界不少国家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脱除病毒纳入常规良种繁殖的一个重要程序,建立了大规模的无病毒生产基地,为生产提供无病毒优良种苗,已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脱毒方法 目前,组织培养应用的脱毒方法有热处理、微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茎尖微体嫁接、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等脱毒方法。其中,前三种脱毒方法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实践证明,根据植物种类和待检病毒的种类、特性不同,采取不同脱毒方法的组合处理,其脱毒效果会更好。本节重点介绍热处理脱毒法和茎尖培养脱毒法。 一、热处理脱毒 (一)热处理方法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

红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红薯简介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红薯简介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 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第二节红薯的种植现状及问题 1、南方红薯种植已副食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划种植。 2、栽种技术落后,产量偏低。 3、交通不便,销售受阻,难以形成商品化。 4、加工、储藏技术不够。资金缺乏,初级产品外销,利润低。 第二章红薯的生物学特征与营养 第一节红薯生物特性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 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第二节红薯的营养价值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 “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抗癌之星-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 A、 B、 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 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量,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第三章红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简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甘薯是适应能力极强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仍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耕作管理措施。因此甘薯地块的选择与整地做垄也是甘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地块选择 (1) 具有一定的耕层深度,也就是有一定的活土层。一般要求耕层深度以25~30cm为宜。耕层深厚有利于涵蕴并为甘薯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长条件。 (2) 耕层土壤疏松。土层疏松有利于根系氧气充足,维持植株呼吸与同化光合作用的平衡,植株健壮是形成高产的关键。同时提高对钾元素的吸收能力,使钾、氮比较高,有利于养分向块根的转运。 (3) 土壤肥力适度。肥力过低,甘薯会出现养分缺乏植株生长不健的现象;肥力过高,特别是氮肥供给过量,元素间不平衡,会出现地上部分旺长而地下经济产量过低的现象。 2、整地做垄 甘薯地块选择好后要科学合理整地做垄。在增施有机肥、培肥改土、粘土掺砂、砂地掺土、深翻耕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垄,也是实现甘薯增产的关键。 (1)小垄单行。多在地势高、沙质土、土层厚、易干旱、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应用。垄距60厘米,垄高20~30厘米,每垄栽种1行。 (2)大垄双行。一般垄距90-100厘米,垄高30~40厘米,每垄交错栽苗2行,株距25-30厘米。在水肥条件较好、土质较疏松的地方,有一定优越性。 二、合理施肥 甘薯是以地下部块根膨大实现产量的,而块根形成的多少和大小,又直接受制于地上部叶茎器官长势的优劣。只有正确地调控地上、地下器官合理发展,甘薯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1、底肥 底肥施用量:甘薯的底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以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为宜。磷、钾化肥也多作底肥施入。在施用底肥时,如果没有有机肥料,施用三元复合肥料25千克~30千克/亩,效果也较好。 甘薯大多种植在旱薄地上,缺乏养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甘薯又是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因此,补充养分十分重要。一般地块,应施优质有机肥2m3/亩,N、P、K复合肥80~100斤/亩,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第二节植物种苗脱毒技术 科目:生物备案人:学生:时间: 一.背景知识 1.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产量降低,品种退化。 2.分生区一般不会受到病毒侵染。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侵入植物体的病毒可以通过和扩散到所有的组织器官,但是植物的茎尖等分生组织处于阶段,其组织内还未形成。此时植物体内的病毒只能通过移动到分生区,而这一移动过程远不及速度。所以分生区一般不会受到病毒侵染。 3.种苗脱毒:把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上剥离,在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获得不含的,这一过程称为种苗脱毒。 二.实践案例——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 1.材料用具:略。(注意:这里所提到的MS培养基是灭完菌的) 2.活动程序 (1)取材和消毒 剪下后用冲洗10min,在无菌室内用消毒后,再用冲洗2—3次。 (2)剥离和接种 在40倍下操作,用解剖针细心剥取所需的茎尖(约0.1~0.5cm),将茎尖接种于MS培养基上,接触培养基。 (3)培养 将接种的茎尖置于25oC.1500~3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 (4)移栽 茎尖长成3~4片叶的小植株,即可移栽。 3.结果分析 (1).检测马铃薯脱毒是否成功 (2).计算脱毒成功率 三.探究活动 1.草莓脱毒苗的培养 2.探究切取茎尖的最佳长度(设计对照实验,自变量是)

[复习指导]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复习以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为基础,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基本操作过程。复习该技术操作时,体会步骤和无菌操作。 [典例精析] 农业上许多作物体内都有病毒寄生。病毒繁殖速度极快,新产生的细胞一段时间后都会被病毒感染,且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影响下一代的品质。用农药杀死病毒已无明显效果,请设法用最快的方法培育大量没有病毒的后代植株。 [解析] 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要选择刚分裂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 [答案] 植物茎尖生长点刚分裂的细胞不含病毒。所以在茎尖生长点处取大量的刚分裂不久没有感染病毒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成植株,就能得到大量的无病毒植株。如脱毒马铃薯就是用此方法培育的。 [聚焦高考] (03全国)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C ) A.有丝分裂B.分化 C.减数分裂D.全能性 [自我测评] 1.马铃薯可以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和营养生殖 C.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D.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 2.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①外植体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 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④③②⑤⑥ C.①⑤④③②⑥D.⑥①④③⑤② 4.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共同特点是……………() A.彼此性状相似B.变异频率较高 C.单倍体D.都是纯合子 5.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快速繁殖月季 6.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A.铜、锌等微量元素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 甘薯又称番薯、山芋、地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甘薯是主要旱粮作物。 甘薯营养价值较高,用途也很广。它是制造淀粉、酒精和糖的原料。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鲜、干茎叶和薯块以及加工后的粉渣等副 产品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甘薯的叶柄还可作为无公害蔬菜。 甘薯适应性较强,抗逆性很突出,除对温度要求较严外,对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很广。比较耐旱,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块根及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甘薯在大田生产中主要采用薯块育苗的繁殖方法。1个薯块一般有5-6列纵向 排列的侧根,侧根枯死后,就留下了略微凹陷的根痕,位于根痕附近的不定芽原基萌动并穿透薯皮,即为发芽。不定芽在薯块上分布,一般头部多于中部和尾部,朝向土表的阳面(背面)多于朝向垄心的阴面(腹面),块根的发芽存在顶端优势。 一、主要品种 我市现在种植的主要有赤蓬-1、徐薯18、86-8、红宝宝、浙薯2号等品种。若加工淀粉,可选用徐薯18、86-8。作为食用可选用红宝宝、浙薯2号、赤蓬-1。 二、栽培技术 1.育苗 早育、育足壮苗,有利于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壮苗的标准是茎皮光滑,叶大色浓, 浆汁多,一般苗长20-25厘米,百苗重1-1.5千克,无病虫害。 ①准备好酿热温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未种过薯类作物的地块做苗床,苗床长度依地势和需要而定,一般为4-6米,床宽1.2米,床深20-30厘米,下铺25-35厘米的牲畜粪、作物秸秆及青草等酿热物,撒施一些碳铵促进发酵,用铁锨 略为拍实,盖上一层地膜。床边四周开40厘米的深沟以利排水。待酿热物增温至35℃左右,再踏实酿热物至不松不紧状态,上铺5厘米 左右的细泥土后进行排薯。 ②排好种薯。于大田扦插前1个半月左右,每亩大田选好75千克左右的种薯,排10-13平方米的苗床。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单个重150-250克的健康种薯。严格剔除带病、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受过热害以及破皮 的薯块。用“402”1500-2000倍液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后即可排种。排种时要求种薯头部朝上,尾部朝下,“阳面”朝上,“阴面”朝下,大小薯分开排。大薯发芽较慢,宜排在温度较高的苗床中部,小薯则可排在苗床四周。大薯排深些小薯排浅些,做到“上齐下不齐”,以保证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齐。排种后,用细土填满种薯间的孔隙,随即泼浇温水或淋施清水粪,再以营养土或细土覆盖,厚度以盖没种薯为度。再盖上地膜和拱棚膜。 ③苗床管理。出苗前以提温保温为主,床温宜保持32-35℃,促使薯块萌芽

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验与典型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8, 8(9), 1115-111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03916092.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03916092.html,/10.12677/hjas.2018.89164 Experience and Typical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weet Potato Zemin Fan*, Xinliang Liu, Xiaolu Jiang, Yuling Zhu, Xiumei Wang, Wei Chen Fuyang Agricultural Academy, Fuyang Anhui Received: Sep. 5th, 2018; accepted: Sep. 20th, 2018; published: Sep. 28th, 2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over the year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ique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of sweet potato in the new period: 1) Select the right varieties, adapt to the market, plan to plant and have the target; 2) Apply foot base fertilizer, more-apply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pen three trenches, irrigate and drain; 3) Plant evenly and densely, plant the whole seeding at one time, do disease prevention and insect prevention; 4) Carefully use chemical reagent control, limit attack and defense, timely harvest, ensure high effi-ciency, etc. This paper listed several example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pointed out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current farmers’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 It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 High Yield, High Efficiency, Experience, Typical, Misunderstanding 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验与典型 范泽民*,刘新亮,蒋晓璐,朱玉灵,王秀梅,陈卫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阜阳 收稿日期:2018年9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8日 摘要 本文以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介绍了新时期甘薯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1、选准品种,适应*通讯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