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A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则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A )

(A) 大于(B) 小于

(C) 等于(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C )

(A) 4 (B) 0.5

(C) 2 K(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298 K 时,反应N2O4(g) =2NO2(g) 的K $p= 0.1132,则:

(1) 当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_____( B )_____;

(2) 当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____( A )____ 。

(A) 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B) 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1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C )

(A) ΔrG $m (B) Kp (C) ΔrGm (D) ΔrHm

13. (1) 处于标准态的CO2(g) 和O2 (g),其标准燃烧焓值为零

(2) 因为ΔrG $m= -RT lnK $p,而K $p是由平衡时的组成表示的,所以ΔrG $m 表示平衡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物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

(3) 水在25℃, p下蒸发,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S $m=(ΔH $m -ΔG $m)/ T

(4) 在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反应,求算熵变的公式为ΔrSm= ΔrHm/ T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C )

(A) 1 , 2 (B) 2 , 3 (C) 1 , 3 (D) 3 , 4

14. 在T,p 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 =H2(g) + C2H4(g)的Kc/Kx为:

( D)

(A) RT (B) 1/(RT)

(C) RT/p (D) p/(RT)

15. 标准态的选择对下列物理量有影响的是:( C )

(A) f,,ΔrG $m (B) m,,ΔF$m

(C) a,,ΔrG (D) a,,(G/)T,p,wf0

二、填空题( 共5题10分)

16. 某理想气体,等温(25℃)可逆地从1.5 dm3膨胀到10 dm3时,吸热9414.5 J,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Q=W=nRTln(V2/V1),n=2 mol 摩尔。

17. 化学位μB就是B 物质的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18. N2(g),O2(g) 体系中加入一种固体催化剂,可生成几种气态氮的氧化物,则体系的自由度为 f = 3 。

19. 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在x B= 0.6 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 B=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的大小顺序为__ xB(g) > xB(总) > xB(l) _ 。将xB=0.4 的溶液进行精镏,塔顶将得到_ xB= 0.6 恒沸混合物。

20. 低压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分别是:Kp只是温度的函数, Kc是_T___的函数,Kx是_ T, p __ 的函数。

三、计算题( 共5题60分)

21. 计算1mol He(理想气体) 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He (101325 kPa,673 K) He (101325 kPa,473 K)已知:Cp, m [He(g)] = (5/2)R ,

473K 时S $m[He(g)] = 135.1 J·K-1·mol-1 。

答]ΔH=T2T1nCp,mdT=4.157kJ(2分)

ΔS=T2Cp,m/T)dT=nCp,mln(T2/T1)

= 7.3 J·K-1 (4分) S2= ΔS + S1= 142.4 J·K-1 (2分) ΔG =ΔH -Δ(TS) = ΔH - T2S2+ T1S1

= 27.780 kJ

22.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 + Bp),始态为p1T1,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ΔF,ΔG,ΔS。

[答] Q = 0 , W = 0 , ΔU = 0 (3分)

(U/V)T = T(p/T)V -p = 0 dU = CVdT + (U/V)TdV = CVdT = 0 温度不变ΔH =ΔU +Δ(pV) = nB(p2- p1) (5分)

p2T1(nΔSySS = (V/T)pdp = nRln(p1/p2)

ΔsurrS = -Q/T = 0 ΔisoS = nRln(p1/p2) (3分) ΔF =ΔU-TΔS = -nRT1ln(p1/p2) (2分) ΔG =ΔH-TΔS = nB(p2-p1)-nRT1ln(p1/p2)

23. 10 分(1809)

两液体A,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在320 K,溶液I含3 mol A和1 mol B,总蒸气压为:5.33×104 Pa。再加入2 mol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II,总蒸气压为6.13×104 Pa。

(1) 计算纯液体的蒸气压p A*,pB*;

(2)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平衡气相组成yB;

(3)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混合过程自由能变化ΔmixGm;

(4) 若在理想液体混合物II中加入3 mol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Ⅲ,总蒸气压为多少?

[答] (a) p = p*AxA+ p*BxB

5.33×104 Pa = 0.75 p*A+ 0.25 p*B ------------- (1)

6.13×104 Pa = 0.5 p*A+ 0.5 p*B ------------- (2)

联立(1) 式与(2) 式得:p*A= 4.53×104 Pa p*B= 7.73×104 Pa (2.5分) (b) yB(I) =p*BxB(I)/p(I) = 0.36 (2.5分) p1 (c)mixGm(I)RT nB

BlnxB = -5984 J·mol (2.5分)

(d) p(Ⅲ)=p*AxA(Ⅲ) +p*BxB(Ⅲ)= 6.66×104 Pa (2.5分)

24.固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间的经验式为:ln(p/Pa)=-3116 K/T + 27.537

已知熔化焓fusHm= 8326 J·mol-1,三相点的温度为217 K。试求出液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答:已知ln(p/Pa) = -3116 K/T + 27.537

对固气平衡:[dln(p/Pa)/dT] =ΔsubHm/RT2

[dln(p/Pa)/dT] = 3116 K/T2=ΔsubHm/RT2

ΔsubHm= 25 906 J·mol-1 (4分)

ΔvapHm=ΔsubHm-ΔfusHm= 17 580 J·mol-1 (4分)

-ΔvapHm/RT + B = -3116 K/T + 27.537 B = 22.922 (4分)

所以液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为:ln(p/Pa) = -ΔvapHm/RT + 22.922 = -2115 K/T + 22.922 (3分)

25. 3H2+ N2= 2NH3在350℃的Kp= 6.818×10-8(kPa)-2,并设与压力无关,从3:1的H2,N2混合物出发,在350℃下要获得物质的量分数为0.08 的NH3,压力至少要多大?

[答] 3H2(g) + N2(g) =2NH3(g) (2分) 平衡时:3 mol-3n 1 mol-n 2n

B= 4 mol- 2n (1分) 2n/(4 mol-2n) = 0.08 n = 0.148 mol (2分)

故x(H2) = 0.69 x(N2) = 0.23 (2分) Kp =(xNH3p)2/(xH2p)3(xN2p)= 6.818×10-8 kPa2

解得p = 1115 kPa (3分) nB

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B

A. ΔU=QV

B. W=nRTln(p2/p1)

C. ΔU=

2. ΔH是体系的什么.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时反应CO(g)+1/2O2(g)=CO2(g)的Kp为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

2CO2(g)=2CO(g)+O2(g)的Kp应为. C

A. 1/6.443

B. (6.443)

C. (1/6.443)

D. 1/(6.443)

4. 固态的NH4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C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D 1/221/22TT1CV,mdT D. ΔH=ΔU+pΔV

p U)S,V,nj i()T,V,nj i()T,p,nj i()S,V,nj i A. ni B. ni C. ni D. ni (

6. 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和B的二元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的摩尔分数是.C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D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8. A、B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A=0.7。现有一组成为xA=0.5的AB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B

A. 纯A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和纯B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dm-3的HAc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m-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HAc)为.B

A. 0.3569S·m·mol

B. 0.0003569S·m·mol

C. 356.9S·m·mol

D. 0.01428S·m·mol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少?(设氢气是理想气体).B

A. 0.4J

B. 0

C. 6J

D.0.04J

12. 已知反应CO(g)+1/2O2(g)=CO2(g)的ΔH,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

A. ΔH是CO2(g)的生成热

B. ΔH是CO(g)的燃烧热

C. ΔH是负值

D. ΔH与反应ΔU的数值不等

13. 对于0.002mol/kg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0.219是A

A. 3.175×10

B. 2.828×10

C. 1.789×10

D. 4×10

14. 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B

A. 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

15.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A

H2(g) + S(s) = H2S(g) K1

S(s) + O2(g) = SO2(g) K2

则反应H2S(g) + O2(g)= H2(g) + SO2(g) 的平衡常数为

A. K2/K1

B. K1—K2

C. K1×K2

D. K1/K2

16. 对于N2和H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没有生产NH3),则.C

A. ΔU=0

B. ΔH=0

C. ΔS=0

D. ΔG=0

17. 温度升高溶胶的稳定性.B

A. 增加

B. 下降

C. 不变

D. 先增加后下降

18. 101℃时,水在多大外压下沸腾?. C

A. 101.3kPa

B. 1013kPa

C. 略高于101.3kPa

D. 略低于101.3kPa

19. 在HAc电离常数测定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溶液的B

A. 电导率

B. 电阻

C. 摩尔电导

D. 电离度

20. 定温下气相反应Kp有什么特点?. A

A. 恒为常数

B. 恒等于Kc

C. 随压力而变

D. 与体积有关

21.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8/7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4/3所需的时间的1.5倍,则反应的级数为.B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22. 在一定量AgI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的是. B

A. La(NO3)3

B. Mg(NO3)2

C. NaNO3

D. KNO3

23. 接触角可确定固体某种性质,若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是. C

A.0B.90 C.90 D.为任意角

24. 混合等体积0.08mol·dmKI和0.1mol·dmAgNO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在该体系中分别加入下述三个电解质:(1) MgSO4, (2) CaCl2, (3) Na2SO4, 则其聚沉能力的大小为C

A.(1)>(2)>(3)

B.(2)>(1)>(3)

C.(3)>(1)>(2)

D.(3)>(2)>(1)

25. 298K时反应Zn+Fe2+=Zn2++Fe的E0为0.323V,则其平衡常数为B

A. 2.89×105

B. 8.34×1010

C. 5.53×104

D. 2.35×102

二、计算题:(共50分)

1.(10分) A(熔点651℃)和B(熔点419℃)的相图具有一个低共熔点,为368℃(42% A,质量百分数,下同)。(1) 绘出该二组分系统的示意相图,标出各相区相态,及自由度。(2)分别指出80% A和30% A的系统从700℃冷却到300℃的过程的相变。(3) 画出49% A的溶液的步冷曲线。

3 3

单相区为

B(s)+l

2、(20分) 某抗菌素施于人体后在血液中的反应呈现一级反应。如在人体中注射0.5克某抗菌素,然后在不同时间测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得到下列数据:

t (h) CA (血液中药含量mg/100ml)

40.48

8 0.31

12 0.24

16 0.15

lncA-t的直线斜率为-0.0979, lncA,0=-0.14。(1) 求反应速率常数。(2) 计算半衰期(3)若使血液中某抗菌素浓度不低于0.37mg/100ml,问需几小时后注射第二针。

解:设cA,0为抗菌素开始浓度

ln

(1)反应速率方程积分形式-k=-0.0979 .k=0.0979h-1

(2)cA,0cAkt

lncA=-kt+lncA,0 斜率为t1ln2k=7.08h

(3)t=0时,ln cA= ln cA,0=-0.14lnt=1/k

cA,0cA=1/0.0979ln(0.72/0.37)=6.8h约需6.8小时后注射第二针。

3、(20分) 5mol过冷水在-5℃, 101.3kPa下凝结为冰,计算过程的ΔG, 并判断过程在此条件下能否发生。已知水在0℃, 101.3kPa下凝固热ΔHm,凝=-6.009J·K-1·mol-1,水的平均热容为75.3 J·K-1·mol-1, 冰的平均热容为37.6 J·K-1·mol-1。

解:H2O(l) H2O(s) n=5.00mol, n=5.00mol, t1= -5℃t1= -5℃p=101.3kPa

p=101.325kPa

ΔG1

ΔG3

H2O(l) H2O(s) n=5.00mol, Δ G 3 n=5.00mol, t1= 0℃t1=0℃P=101.3kPa p=101.3kPa ΔH=ΔH1+ΔH2+ΔH3=1883-30045-940=-29102J,ΔS1=nCp,m,水lnT1/T2=5×75.3ln273.2/268.2=6.93J·K,ΔS2=ΔHm,凝/T=5×(-6009×10)/273.2=-110.0 J·K ΔS3=nCp,m,冰lnT2/T1=5×37.6ln268.2/273.2=3.47J·K,ΔS=ΔS1+ΔS2+ΔS3=6.95-110.0-3.47=-106.5 J·K ΔG=ΔH-TΔS=-29102-268.2×(-106.5)=-539 J<0 w=0,等温,等压,ΔG〈0,水可以自动结冰。

试卷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x )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x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x )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x )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x )

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

二、选择题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b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的分压为(c )。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b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4、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CuSO4水溶液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c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b )。

A. G=H+TS

B. G=A+PV

C. A=U+TS

D. H=U—PV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c )。

A. Q > 0,W > 0,ΔU > 0

B. ΔQ = 0,W = 0,ΔU < 0

C. Q = 0,W = 0,ΔU = 0

D. Q < 0,W > 0,ΔU < 0

8、ΔH =Q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b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

B. 0℃ ,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 )。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d )。

A. 升华热

B. 溶解热

C. 汽化热

D. 熔化热

11、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d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12、在等压下,进行一个反应A + B=C,若ΔrHm > 0,则该反应一定是:(d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温度升高

D. 无法确定

13、将1mol H2O(l)(100℃、101.325kPa)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并达平衡,该过程的△G( b )。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不能确定

14、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p是:(c )。

A. 1.5R

B. 2.5R

C. 3.5R

D. 2R

15、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为( d )。

A. -5.76

B. 331

C. 5.76

D. 11.52

三、填空题:以下各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空白处。

1、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91.3kPa,则该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为88.561 kPa。

2、化学式的定义式为μB=

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 H2S(s)为K1 ;S(s) + O2(g) = SO2(g)为K2 。则反应H2(g) + SO2(g) =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为__ K1/K2 。

4、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K=2 ;相数Ф= 2 ;自由度F= 2。

5、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 2 种固相同时析出?

四、计算题。(1小题6分,2、3小题各12分,共30分)

1、在一定压力p和温度298.2 K的条件下,1molC2H5OH(l)完全燃烧时所做的功是多少?设体系中气体服从理想气体行为。

解:反应方程

C2H5OH(l) +3O2(g)2CO2(g)+H2O(l)

这是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

W=-p(V2-V1)=n1RT3RTnRT2RT V22pppp

2RT3RTW p()(23)RTpp

RT8.314298.22479JV1

2、101325Pa下将一盛有100℃、1mol的密闭玻璃球放在100dm3的容器中,整个容器放在100℃的恒温槽内。将玻璃小球击破,水即发生气化(设蒸气为理想气体),计算该过程的Q,W,U,H,S,A,和G。已知100℃水的气化热为40.59 kJ·mol–1。

解:首先判断水是否全部气化,在101325Pa下,1mol水全部气化应占体积:

V8.315373.153 m30.62 dm3101325

或在恒容下,1mol水全部气化后的压力:

p8.315373.15 Pa31025.7 Pa100103(2分)

体积和压力均小于始态,表明能全部气化,末态压力应为31025.7Pa

选择整个容器为系统,设计下过程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H2=0,U2=0

H=H1+H2=H1=40.59kJ(2分)U=U1+U2=U1=H1–(pV)=H1–RT=37.47kJ(2分)因对整个容器系统V=0,故W=0,Q=U=37.47kJ(2分)S=S1+S2=H1/T–nRln(p2/p1)=118.60J·K–1(2分)A=U–T S=37.49kJ–118.60373.15J=–6.771kJ(1分)

G=H–T S=40.59kJ–118.60373.15J=–3.672kJ(1分)

3、已知甲苯的摩尔质量为9210-3 kg·mol-1,沸点为38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33.84kJ·mol-1;苯的摩尔质量为7810-3 kg·mol-1,沸点为35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30.03kJ·mol-1。有一含苯100g 和甲苯200g 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在373.15K,101.325 kPa下达气液平衡。求

(1)373.15K 时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

(2)平衡时液相和气相的组成;

(3)由两组分物质形成该理想液态混合物时的混合焓和混合熵。

(2分)(2分)

(2分)(2分)

(新工艺、新装置、新技术、新产品)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1 2 与123 3 K K

p) = NH p p p) = NO) + p p

12 12 ΔA = ΔG = -TΔS = -4014.3J (7分)(2)W=-p eΔV = -1995.4J (1分)Q=-W=1995.4J (1分)

ΔU = ΔH = 0 (1分) ΔS = nR ln(p 1/p 2) = 13.4J/K (1分) ΔA = ΔG =-T ΔS =-4014.3J (1分) 五、(10分)(1)∵ m r p m r S T G ?-=? ??? ????? (2分) m r S ?(2000K) = -(-22.73 – 22.73ln T + 438.2) = - 242.7 J·mol -1·K -1 (2分) m r G ?(2000K) = - 528858 – 52.34×2000lg2000 + 438.2×2000 = 1.99 kJ·mol -1 m r H ?(2000K) = m r G ?(2000K) + T m r S ?(2000K) = - 483.41 kJ·mol -1 (2分) (2) K (2000K) = exp (- 1990/(8.314×2000)) = 0.887 (2分) 3 CuCl(g) === Cu 3Cl 3(g) x 1 - x (1 – x )/x 3 ×(100/100)-2 = 0.887 1 – x = 0.30 2 (2分) 六、(12分)解:⑴ (4分) ⑵MN 线:α(s)+ D(s) → l (加热) 或 l → α(s)+ D(s) (冷却) KL 线:D(s) →β(s) + l (加热) 或 β(s) + l → D(s) (冷却) (4分) ⑶ (4分)

大学物理试卷大物下模拟测试试题

大学物理试卷大物下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09大物下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方向经a 点流入一由电阻均匀的导线构成的圆环,再由b 点沿半径方向从圆环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已知直导线上电流强度为I ,∠aOb =30°.若长直导线1、2和圆环中的电流在圆心O 点 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用1B 、2B 、3B 表示,则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 (A) B = 0,因为B 1 = B 2 = B 3 = 0. (B) B = 0,因为虽然B 1≠ 0、B 2≠ 0,但021 B B ,B 3 = 0. (C) B ≠ 0,因为虽然B 3= 0,但021 B B . (D) B ≠ 0,因为B 3≠ 0,021 B B ,所以0321 B B B . [ ] 2. 如图,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 ,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 ,则下述 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I l H L 2d 1 . (B) I l H L 2 d (C) I l H L 3 d . (D) I l H L 4 d . [ ] 3. 一质量为m 、电荷为q 的粒子,以与均匀磁场B 垂直的速度v 射入磁场内,则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内的磁通量 m 与磁场磁感强度B 大小的关系曲线是(A)~(E)中的哪一条? [ ] 4. 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 而成,每厘米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1.0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 r 为(真 空磁导率 0 =4 ×10-7 T ·m ·A -1 ) (A) 7.96×102 (B) 3.98×102 (C) 1.99×102 (D) 63.3 [ ] 5. 有两个长直密绕螺线管,长度及线圈匝数均相同,半径分别为r 1 和r 2.管内充满均匀介质,其磁导率分别为 1和 2.设r 1∶r 2=1∶2, 1∶ 2=2∶1,当将两只螺线管串联在电路中通电稳定后,其自感系数之比L 1∶L 2与磁能之比W m 1∶W m 2分别为: (A) L 1∶L 2=1∶1,W m 1∶W m 2 =1∶1. (B) L 1∶L 2=1∶2,W m 1∶W m 2 =1∶1. (C) L 1∶L 2=1∶2,W m 1∶W m 2 =1∶2. (D) L 1∶L 2=2∶1,W m 1∶W m 2 =2∶1. [ ] a b 1 O I c 2 L 2 L 1 L 3 L 4 2I I O B m (A)O B m (B)O B m (C) O B m (D)O B m (E)

大学物理下 试卷

大学物理(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 带正电荷的导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B )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不一定相等 2、一球壳半径为R ,带电量 q ,在离球心O 为 r (r < R )处一点的电势为(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B ) (A ) 0 (B ) R q 0π4ε (C ) r q 0π4ε (D ) r q 0π4ε- 3、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两者的电容值相比较 (C ) (A ) 空心球电容值大 (B ) 实心球电容值大 (C )两球电容值相等 (D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4、有一外表形状不规则的带电的空腔导体,比较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E 和电势U ,应该是: (A ) (A )B A B A U U E E == , (B )B A B A U U E E <= , (C ) B A B A U U E E >= , (D )B A B A U U E E =≠ , 5、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如果粒子质量增大到2倍,入射速度增大到2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到4倍,则通过粒子运动轨道包围范围内的磁通量增大到原来的(B ) (A )2 倍 (B )4 倍 (C )1/2 倍 (D )1/4 倍 6、图中有两根“无限长”载流均为I 的直导线,有一回路 L ,则下述正确的是(B ) (A )0 d =??L l B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0 (B ) d =??L l B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 0 (C ) d ≠??L l B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 0(D ) d ≠??L l B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常量 7、若用条形磁铁竖直插入木质圆环,则环中(B ) (A ) 产生感应电动势,也产生感应电流 (B ) 产生感应电动势,不产生感应电流 (C )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也不产生感应电流(D )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 8、均匀磁场如图垂直纸面向里. 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有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细线框,在周长固定的条件下,正方形变为一个圆,则图形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B ) (A ) 顺时针 (B ) 逆时针 (C ) 无电流 (D ) 无法判定

安徽工业大学物理化学(本科)试卷试卷号:B260008

物理化学(本科)试卷试卷号:B260008 一、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8分) 1、(2分)完全互溶的A ,B 二组分溶液,在x B =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 B =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y B (g),x B (1),x B (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将x B =0.4的溶液进行精馏,塔顶将得到______________。 3、(2分)已知一定温度下A(g),B(g),C(g)三种微溶气体溶于某液体时的亨利常数k b,B 分别为50.0×109 P a ·kg ·mol -1,1.50×109 Pa ·kg ·mol -1和160×106 Pa ·kg ·mol -1。则当三种气体在该液体中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相同时,它们的平衡气相分压:p A ,p B ,p C 的大小顺序为???????????。 4、(本小题2分) 盖斯定律可表述为: 。 二、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6分) 1、(3分) 已知?f H (CH 3OH , l , 298 K) =-238.57 kJ ·mol -1; ?f H (CO , g , 298 K) =-110.525 kJ ·mol -1; 则反应CO(g) + 2H 2(g) == CH 3OH(l) 的?r H (298 K) = , ?r U (298 K) = 。 2、(3分) 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 /Pa) =T K 5693-6.439 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lg(p /Pa) = T K 5218-5.772 则Cd 的三相点温度为______ K ,蒸气压为_______ Pa 。 三、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本 大 题1分 ) 25℃,下面的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不为零的是:( )。 (1)N 2(g);(2)S(s , 单斜);(3)Br 2(l);(4)I 2(s)。 四、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分4小题, 每小题1分, 共4分) 1、CO 2(g)的 ?f H (500 K) = ?f H (298 K) + 298K K 500?[C p , m (CO 2, g) -C p , m (石墨) -C p , m (O 2, g)]d T 。是不是?( ) 2、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条件下添加惰性组分时,平衡肯定不移动。是不是?( )。 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相等。对不对?( )。 4、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自动发生。是不是? ( ) 五、 (2分 )在一气缸内放置气体,气缸的活塞面积为0.0600 m 2。将气体加热,活塞反抗101.3 kPa 外压力恒压移动了0.0800 m ,求此过程的功。 六、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分7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4分) 1、CH 4(g)在298 K 且反应物及产物均在标准压力下完全燃烧,反应进度ξ=1 mol ,ν[CH 4(g)] =-1,放出的热为890.7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写法正确的是:( )。 (1)CH 4(g)+ 2O 2(g) == CO 2(g)+ 2H 2O(l),?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2)CH 4(g)+ 2O 2(g) == CO 2(g)+ 2H 2O(g),?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3)CH 4(g)+ 2O 2(g) == CO 2(g)+ 2H 2O(l),?r H (298 K) = 890.7 kJ ·mol -1;

大学物理下模拟卷

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一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放置,以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作一个 球形闭合面 (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以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可以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所以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 ]. 2.某带电球体,电荷均匀分布。若其电荷体密度ρ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场的能量变为原来的 (A) 2倍; (B) 1 / 2倍; (C) 4倍; (D) 1 / 4倍. [ ] 3. 有两个点电荷电量都是 +q 相距为2a ,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 为半径,作一个球形高斯面.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S 1、S 2.其位置如图所示.设通过S 1、S 2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1Φ、2Φ,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3Φ,则 (A) 21ΦΦ<,03εΦq =; (B) 21ΦΦ<,032εΦq =; (C) 21ΦΦ=,03εΦq =; (D) 21ΦΦ>,03εΦq =. [ ] 4. 如图所示,流出纸面的电流为2I ,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 , 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I l H L ?=?1 2d (B) ?=?2 d L I l H (C) ?-=?3 d L I l H (D) ?-=?4 d L I l H [ ] 5. 把轻的正方形线圈用细线挂在载流直导线AC 的附近,两者在同一 平面内,直导线AC 固定,线圈可以活动.当正方形线圈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将 (A) 不动; (B) 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C ; (C) 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C ; (D) 平移,靠近导线 AC ; (E) 平移,离开导线 AC . [ ] 电 介质 选题1图 选题3图 题5 选题4图

(专)《大学物理下》模拟题2及参考答案

(高起专)大学物理下 模拟题2 一、填空题 1,载有一定电流的圆线圈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与圆线圈半径R有关,当圆线圈半径增大时, (1)圆线圈中心点(即圆心)的磁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线圈轴线上各点的磁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长直金属圆筒,沿长度方向有稳恒电流I流通,在横截面上电流均匀分布。筒内空腔各处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筒外空间中离轴线r处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空间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在纸面内有一正方形边框abcd(磁场以边框为界)。而a、b、c三个角顶处开有很小的缺口。今有一束具有不同速度的电子由a缺口沿ad方向射入磁场区域,若b、c两缺口处分别有电子射出,则此两处出射电子的速率之比vb /vc =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一固定的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旁边放置一个可以自由移动和转动的圆形的刚性线圈,线圈中通有电流,若线圈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见图(a),则圆线圈将_______ _____;若线圈平面与直导线垂直,见图(b),则圆线圈将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5,一个绕有 500匝导线的平均周长50cm的细环,载有 0.3A电流时,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600 。(0μ=4π×10-7 T·m·A-1 ) (1)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芯中的磁场强度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导线被弯成如图所示形状,acb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弧,直线段Oa长为R。若此导线放在匀强磁场B 中,B 的方向垂直图面向内。导线以角速度ω在图面内绕O点匀速转动,则此导线中的动生电动势i ε=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势最高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b) I B b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题

静电场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 1.根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0 εq s d E ,可知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面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B 闭合面的电荷代数和不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不为零。 C 闭合面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不一定处处为零。 D 闭合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时,闭合面一定处处无电荷。 2.在静电场中电场线为平行直线的区域( ) A 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同; B 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同; C 电场强度、电势都相同; D 电场强度、电势都不相同; 3.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 A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 C 导体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 D 导体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意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4.有四个等量点电荷在OXY 平面上的四种不同组态,所有点电荷均与原点等距,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原点O 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为零的组态是( ) A 图 B 图 C 图 D 图 5.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高斯面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 为零。 B 高斯面上处处D 为零,则面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 高斯面上D 通量仅与面自由电荷有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A 和B 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A 带电量+q ,B 带电量-q ,作一个与A 同心的球面S 为高斯面,如图所示,则( ) S A B

A 通过S 面的电通量为零,S 面上各点的场强为零。 B 通过S 面的电通量为 εq ,S 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为2 04r q E πε= 。 C 通过S 面的电通量为- εq ,S 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为2 04r q E πε- =。 D 通过S 面的电通量为 εq ,但S 面上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定理求出。 7.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相互之间的距离1d 和2d ,与板面积相比线度小得多,外面二板用导线连接,中间板上带电,设左、右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2σ。如图所示,则比值1σ/2σ为( ) A 1d /2d ; B 1 C 2d /1d ; D (2d /1d )2 8.一平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若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下述物理量中哪个保持不变?( ) A 电容器的电容量 B 两极板间的场强 C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D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9.一空心导体球壳,其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带电量q ,当球壳中心处再放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时,则导体球壳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为( )。 A 1 04R q πε B 2 04R q πε C 1 02R q πε D 2 02R q πε 10.以下说确的是( )。 A 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均强也一定为零; B 场强大小相等的地方,电势也相等,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大小相等; C 带正电的物体,也势一定是正的,不带电的物体,电势一定等于零。 D 沿着均场强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 11.两个点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若在这两个点电荷联线的中垂线上电势为零,那么这两个点电荷为( )。

温州大学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考试试卷G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下) 考试成 绩 试卷类型 G 考试形式 考试对象 一、是非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共10小题,每题1分) 1、 质量作用定律是碰撞理论的直接结果。 ( ) 2、 过渡态理论中的“马鞍点”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 ( ) 3、 绝对纯净的液态水可以过冷到0℃以下而不结冰。 ( ) 4、 对于电池:Ag m AgNO m AgNO Ag )()(2313,m 较小的一端是负极。 ( ) 5、 液体l 在固体s 表面发生铺展的必要条件是:γs-g ≥γs-l + γl-g ( ) 6、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Φ不可能小于1。 ( ) 7、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该曲面的曲心。 ( ) 8、 高度分散的CaCO 3的分解压比块状CaCO 3的分解压大。 ( ) 9、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恒大于平面液的饱和蒸气压。 ( ) 10、 反 应 级 数 n 不 可 能 是 负 数 。 (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得零分。共30题,每题2分) 1、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 ) ①直流电源 ②交流电源 ③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④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2、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1(c m m β-Λ=Λ∞)的理论是: ( ) ① 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电离理论 ② 德拜-休克尔 (Debye-Huckel) 离子互吸理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大学物理下模拟考试试卷

2017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物理(2)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一空心导体球壳,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带电荷q ,如图所示.当球壳中心处再放一电荷为 q 的点电荷时,则导体球壳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为 ( ) (A) 1 04R q επ . (B) 204R q επ . (C) 102R q επ . (D) 20R q ε2π . 2、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此线圈在A 点(见图)产生的磁感强度B 为( ) (A) l I π420μ. (B) l I π220μ. (C) l I π02μ. (D) 以上均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而成,每厘米 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1.0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μr 为( )(真空磁导率μ 0 =4π× 10-7 T ·m ·A -1) (A) 7.96×102 (B) 3.98×102 (C) 1.99×102 (D) 63.3 4、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以相同的速度射入一垂直磁场,则它们的 ( ) (A )运动周期相同 (B )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 (C )动能相同 (D )以上的都不相同 5、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t l E L K d d d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6、点电荷q 位于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中心,若以该立方体作为高斯面,可以求出该立方体表面上任一点 的电场强度。 ( ) q

《大学物理I、II》(下)模拟试题(2)

《大学物理I 、II 》(下)重修模拟试题(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系一质量为m 1的物体,稳定后在m 1下边又系一质量为m 2的物体,于是弹簧又伸长了?x .若将m 2移去,并令其振动,则振动周期为 (A) g m x m T 122?π= (B) g m x m T 212?π= (C)g m x m T 2121?π= (D) g m m x m T )(2212+π=? [ ] 2.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机车以25 m/s 速度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 (A) 810 Hz (B) 685 Hz (C) 805 Hz (D) 699 Hz [ ] 4.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4A cm =,周期2T s =,取其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若0t =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2x 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2x cm =-处的时刻为 [ ] (A )1s (B )32s (C )3 4 s (D )2 s

5.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 =1.60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O O '移动,用波长λ=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少是 (A) 156.3 nm (B) 148.8 nm (C) 78.1 nm (D) 74.4 nm (E) 0 [ ] 6.一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时刻 [ ]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7.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 时,其内能为 [ ] (A) RT 23 (B)kT 23 (C)RT 2 5 (D) kT 2 5 (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k 为玻尔兹曼常量) 8.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 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 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 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 光程差是 [ ] (A) 2n 2 e -λ / 2 (B) 2n 2 e (C) 2n 2 e + λ / 2 (D) 2n 2 e -λ / (2n 2) n=1.68 n=1.60 n=1.58 O ' O λ x u A y B C D O n 2 n 1 n 3 e ① ②

2大学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1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两列简谐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 , , 。 2.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的力称为 。 3.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 等于零。 4.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两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 。 5.波动方程 ??? ?? -=c x t A y ωcos 当x=常数时的物理意义是 。 6.气体分子的最可几速率的物理意义 是 。 7.三个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4:2:1)(:)(:)(2 /122/122/12=C B A v v v ,则压强之比=C B A P P P :: 。 8.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氧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 始他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若使氧气也升 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为 J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个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改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2. 一个物体沿固定圆弧光滑轨道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 A. 它的加速度方向永远指出圆心,其速率保持不变. B. 它受到的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C. 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不变,其速率不断增加. 3. 一质量为m,长度为L 的匀质细杆对过杆中点且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 A. 2 21mL B. 23 1mL C. 241mL D. 2121mL 4.物体A 的质量是B 的2倍且静止,物体B 以一定的动能E 与A 碰撞后粘在一块并以共 同的速度运动, 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 A. E B. E/2 C. E/3 D. 2E/3 5.一质量为0.02kg 的弹簧振子, 振幅为0.12m, 周期为2s,此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为 ( ) A. 0.00014J 6. 有两个倾角不同、高度相同、质量一样的斜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是光滑的,有两个一样的物块分别从这两个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 ) A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量相等。 B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等。 C .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D .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7. 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 A .角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B .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C .角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8.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写成=T PV 恒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不同状态下,此恒量不等, B. 对摩尔数相同的不同气体,此恒量相等, C. 对不同质量的同种气体,此恒量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海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 科目:《物理化学C 》试题(A 卷) 适用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进行可逆膨胀过程,其对外做最大功。 ( ) 2、功和热都是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 ) 3、H 2和O 2经绝热恒容反应,此过程的ΔU 、ΔH 、ΔA 、ΔG 均不为0。 ( ) 4、基于热力学第二、三定律,某气体的规定熵S m > 0。 ( ) 5、标准平衡常数K θ的数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平衡系统的总压及组成无关。 ( ) 6、在110℃及101.325kPa 下,水的化学势大于水蒸汽的化学势。 ( ) 7、阿伦尼乌斯方程式主要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9、溶胶系统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是热力学的不稳定系统。 ( ) 10、胶体系统产生丁铎尔现象的原因是胶粒带电所引起的。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1、在恒压、绝热、w ′=0的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过程 的ΔH ( );ΔU ( )。选择填入: A 、> 0 B 、= 0 C 、< 0 D 、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后,其饱和蒸气压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3、0℃ 5个大气压下,H 2O(S)→H 2O(1)其体系熵变( ) A 、ΔS 体>0 B 、ΔS 体<0 C 、ΔS 体=0 4、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 2NH 3(g),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 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受影响 5、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 的物质。 A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 B 、改变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D 、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6、某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k=k 2(k 1/k 3)1/2,则表观活化能与基 元反应的活化能关系为 ( ) A 、E a =E 2+21E 1- E 3 B 、E a = E 2 +( E 1- 2E 3)1/2 C 、E a = E 2 +2 1 (E 1- E 3) 7、两反应均为一级的平行反应A ) 2()1(21C k B k ,B 为所需产物,而C 为副产物,已知两反应的指前因子 A 1=A 2,E a1=100KJ ·mol -1,E a2=70KJ ·mol -1,今欲加快反应(1)的反应速度,应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升高压力 D 、降低压力 8、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B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9、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B 、消除药液的泡沫 C 、防止农药挥发 D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10、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反应级数为正整数的反应 B 、基元反应 C 、 恒温恒容反应 D 、理想气体反应

大学物理模拟题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受一竖直方向的力F 作用,如图所示。在力F 作 用下,弹簧被缓慢向下拉长为l ,在此过程中力F 作功 B 。 (A) F (l –l 0) (B) l l kxdx (C) l l kxdx 0 (D) l l Fxdx 0 2. 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质圆形平板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平板的'OO 轴转动,摩擦力对'OO 轴的力矩为 A 。 (A) 2 3mgR (B) mgR (C) 1 2 mgR (D) 0 3.下列说法哪一个或哪一些是正确的 C 。 A. 某瞬时平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可以不同; B .平动刚体上各点轨迹一定是直线; C .平动刚体上各点轨迹一定是曲线。 4.如下图,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 、质量为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2 3 1ML ,一质量为m 、速率为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 v 2 1 ,则此时棒的角速度为 B 。 A ML m v . B ML m 2v 3. C ML m 3v 5. D ML m 4v 7. 5.一质点作谐振动,周期为T ,它由平衡位置沿x 轴负方向运动到离最大负位移1/2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C 。 A. T/4 B. T/6 C. T/12 D. T/8 6.一质点作谐振动,频率为 ,则其振动动能变化频率为 D 。 A . 21 B. 4 1 C. 2 D . 4 7. 真空中两平行带点平板相距位d ,面积为S ,且有S d 2 ,均匀带电量分别为+q 与-q ,则两级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D 。 v 俯视图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

苏州大学 普通物理(一)下 课程试卷(04)卷 共6页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在每题空白处写出必要的算式) 1、波长630nm 的激光入射到一双缝上,产生的相邻干涉明纹的间距为8.3mm ,另一波长的光产生的相邻干涉明纹的间距为7.6mm ,则该光波长为 。 2、一个透明塑料(n=1.40)制成的劈尖,其夹角rad 4100.1-?=α,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时,观察到两相邻干涉明(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2.5mm ,则单色光的波长λ= 。 3、用平行绿光(λ=546nm )垂直照射单缝,紧靠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现测得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中央明纹的宽度为5.46mm ,则缝宽为 。 4、波长为500nm 的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在反射光中测量第四级明环的半径r 4=2.96mm ,则透镜的曲率半径R 为 。 5、一直径为3.0cm 的会聚透镜,焦距为20cm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50nm ,为了满足瑞利判据,两个遥远的物点必须有角距离 。 6、氟化镁(n=1.38)作为透镜的增透材料,为在可见光的中心波长500nm 得最佳增透效果,氟化镁薄膜的最小厚度是 。 7、已知红宝石的折射率为1.76,当线偏振的激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则该激光束的入射角为 时,它通过红宝石棒在棒的端面上没有反射损失。 8、在温度为127℃时,1mol 氧气(其分子视为刚性分子)的内能为 J ,其中分子转动的总动能为 J 。 9、已知某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s m v rms /400=,当气体压强为1atm 时,其密度为ρ= 。 10、氢气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为s /1012.89?,分子平均速率为1700m/s ,则氢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 11、2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一等容过程中,温度从200K 上升到500K ,若该过程为准静态过程,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若不是准静态过程,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 12、一热机从温度为1000K 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800K 的低温热源放热。 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 ,则此热机每一循环作功 J 。 13、火车站的站台长100m ,从高速运动的火车上测量站台的长度是80m ,那么火车通过站台的速度为 。 14、以速度为c 2 3运动的中子,它的总能量是其静能的 倍。 15、金属锂的逸出功为2.7eV ,那么它的光电效应红限波长为 ,

大学物理下试题库

大 学物理(下)试题库 第九章 静电场 知识点1: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 ?D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超距作用。 2、【 】?电场中有一点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放在P 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 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 点场强为零; ?C :?P 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 :?P 点的场强方向为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 3、【 】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B :?在没有电荷的地方,电场线不会中止; ?C :?电场线是人们假设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 ?D :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4、【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静电场的是: A :物质性; B :叠加性; C :涡旋性; D :对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5、【 】在坐标原点放一正电荷Q ,它在P 点(x=+1, y=0)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现在,另外有一个负电荷 -2Q ,试问应将它放在什么位置才能使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A) x 轴上x>1. (B) x 轴上00 6、真空中一点电荷的场强分布函数为:E = ___________________。 7、半径为R ,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圆心O 点的电场强度E=_____ 。 8、【 】两个点电荷 21q q 和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相距为d ,把第三个点电荷3q 放在21,q q 的延长线上,与 2q 相距为d ,故使3q 保持静止,则 (A )21 2q q = (B )212q q -= (C ) 214q q -= (D )2122q q -= 9、如图一半径为R 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缺口长度为d (d<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4年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系2011级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中测试 姓名学号分数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统计热力学中根据粒子是否可分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 系;根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体系分为体系和体系。2.在已知温度T下,某粒子的能级εj=2εi,简并度g i = 2g j,则εj和εi上分布的 粒子数之比为。 3.某理想气体X,其分子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并定为能量的零点,而第一激 发态能级的能量为ε,简并度为3。若忽略更高能级时,则X的配分函数为。若ε=0.5kT,则第一激发态能级与基态能级的分子数之比为。 4.巳知CO和N2分子的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等,若电子均处于非 简并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那么S m (CO) S m (N2)。(填入“>”,“<”或者“=”) 5.对于热力学函数U、S、G、H和A:(1)当考虑粒子可辨与不可辨时,哪些 函数会发生变化?;(2)当考虑分子运动的零点能时,哪些函数会发生变化?。 6.净重为8g的某物质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10天,则40天后 其净重为。 7.某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为:k=k2(k1/2k4)1/2, 则表观活化能E 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8.碰撞理论中,反应阈能(E c)与实验活化能(E a)之间的关系为:。 9.链反应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 11.增加浓液中的离子强度时,对以下反应的速率系数有何影响?填入“增大”, “减小”或者“不变”。 (1)Fe2++Co(C2O4)33-→Fe3++Co(C2O4)34- (2)蔗糖+OH-→转化糖 (3)S2O82-+3I-→I3-+2SO42-

大学物理1下册模拟卷(附答案)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大 学 物 理Ⅰ模 拟 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高斯面内无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D 为零 B.高斯面的D 通量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C.高斯面上处处D 为零,则面内必定不存在自由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的静电场中各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球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曲线为: [ B ] 3.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电场强度的大小E 、电容C 、电压 U 、电场能量W 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质前相比较,增大( ↑)或减小(↓)的情形为 [ B ] (A) E ↑,C ↑,U ↑,W ↑. (B) E ↓,C ↑,U ↓,W ↓. (C) E ↓,C ↑,U ↑,W ↓. (D) E ↑,C ↓,U ↓,W ↑. 4.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位)面,由图可看出: (A)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 D ] (B)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C)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D)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5.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 C ] (A) R I π20μ. (B) R I 40μ. (C) )1 1(20π-R I μ. (D ) )11(40 π +R I μ 6. 波长λ =500nm 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 =10- 4 nm ,则利用不确定 关系式h x p x ≥??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 [ C ] E O r (D) E ∝1/r 2

大学物理下期末试题集讲诉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 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 A ( B )40000 A (C )50000 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 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 2 4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