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轻化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代码:08

类别:轻工纺织食品类代码:0814

专业名称:轻化工程代码:081402

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轻化工程基础知识,具有工程师基本素质,能从事纺织面料染整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及新产品研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业务上:掌握服装及其它纺织品色彩的设计与加工原理及方法;掌握服装面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技术,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纺织品色彩设计能力;具有利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文献检索及技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能力。

体育上: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能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任务。

二、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

三、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五、学士学位核心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纤维化学、染料化学、纺织品常规整理、纺织品染色、纺织品印花、纺织品概论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金工实习、计算机实践、印染厂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七、主要专业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染整工艺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八、主要能力培养途径:

1.通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四大化学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2.通过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等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并通过各种类型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初步知识。

3.通过大学英语、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通过各种实验课、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5.通过专业课及专业选修模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和拓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表一、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

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续表)

表二、四年教学进程安排

表三、英语能力

表四、计算机能力

表五、工程设计能力

表六、集中安排和单独开设的实践教学

表七、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统计表

理论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小计百分比(%) 实践环节必修限选选修

通识与公共基础课58.5 13.5(18)76.5 45 集中的实践环节周数43

专业基础课45 4 4.5 54.5 32 含在理论课程中的周数7

专业课29.5 4.5 4.5 38.5 23 实践环节总学分50

合计170 其中:实验时数: 360

上机时数: 160 第二课堂10

总计180 讲课总学时2212

各学期学分、考试课程门数统计(不含各类选修课)

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学分数21.5 22.5 18 21.5 13 14 11 19

考试门数 4 5 3 4 2 4 2 0

制定审核签名院长签名教务处长签名校长签名

注:①选修三模块分为数学课模块、工程课模块和计算机课模块,本专业要求学生选修这三个模块分别不

低于5学分、5学分和3.5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类专业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运输、交通设备、物流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与运用研究、生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设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物流工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2、熟悉交通运输设备,具有从事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现代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解决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7、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 8、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开拓创新、组织管理、分析解决问题、决策应变、社会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课程介绍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情况反馈 你对南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如何评价?有何建议?(包括培养目标及模式、课程设置及安排等(见附件)) 没有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自身培养的调查问卷 您好!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1. 您正攻读的学位是? A A本科 B 硕士C博士或以上 2. 您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否感兴趣? C A 很感兴趣 B 一般C不太感兴趣 3. 您认为目前学校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如何? B A 重要 B 一般 C 不重要 4.您对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是否满意?C A 很满意 B 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 5. 您认为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门数:C A 太多 B 合适C偏少 6. 您认为您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大吗? C A 很大 B 适中C不大 7. 您认为目前开设的专业学位课程内容: B A 陈旧 B 太深奥 C 实用性不强 D 正好 8.您对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适应吗? A A 适应 B 勉强可以C不适应 9. 您认为您所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能否体现专业的宽口径? B A 能 B 勉强能 C 不能 10. 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课程是否具有前沿性?C A 很前沿 B 比较前沿C一般 11. 您认为您所学的专业课程能否达到专业知识结构要求?B A能 B 只是部分 C 不能 12. 您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应该: C A 以应用性为主 B 以理论性为主

C 注重理论,重视应用 D 其他 13. 您认为你所学专业的学习方向课程是学校统一安排几门课程还是从多门课 程中自主学习好? B A 统一安排 B 自主学习 14. 您认为专业课程学习,教师授课时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方法?B A 以学生主导的研讨式B以教师主导的研讨式 C 教师主讲启发式15.您认为本专业老师能否把科研能力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C A 都能 B 大部分能 C 大部分不能 D 都不能 16. 您认为学校设置的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是否协调? C A 很协调 B 一般协调C不太协调 17. 您认为学校设置的实践教育课与理论教育课比例是否协调? C A 很协调 B 一般协调C不太协调 18. 您对我校目前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评价如何? B A满意B一般满意C不满意 19. 您认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对以后工作有帮助吗? B A 有很大帮助 B 有一点帮助 C 完全没有帮助 20. 您希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哪些活动?(可多选)ABDEF A. 社会实践 B 学习方面 C 文娱、体育方面 D 课外科技活动 E 全面发展F自由发展G 其他 21. 您认为您最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可多选)ABDEF A 理论学习 B 实践活动 C 个人日常生活 D 科研 E 就业 F 创业 G 其他 22.在大学中,您最想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F A交际能力 B 组织能力C表达能力 D 学习能力 E 适应社会能力F、创新能力其他 23.您认为校园文化对您的能力培养有什么作用? A A 导向作用 B 凝聚力作用 C 激励作用D其他 24、谈谈您对学校培养学生的建议? 多做一些有实用的事情,少办一些浮夸、没有实际作用的面子活动。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2018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试验测试分析、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机械车辆、土木建筑、核能风能等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与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二、规范与要求 1.知识架构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掌握本专业所需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A6了解现代力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力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力学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能力。 A7掌握工程力学的知识体系。 A8掌握力学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A9掌握某些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在力学学科领域内应用的技能。 2.能力要求 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力学 二级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一、培养目标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智能材料结构力学 、微观力学与材料设计 、岩体力学与土力学 、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 、振动原理及工程应用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流变 、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 、流体流动量测与控制 、计算流体力学及流场可视化研究 、计算力学与工程力学中的反问题 、结构动力与稳定、安全与可靠性分析 、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抗震 、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力学行为 、材料损伤与疲劳强度 、应用数学与工程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士生学制为年,学习年限一般为至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学分。

四、课程设置

注:培养方案其他要求按学校硕士研究生统一要求执行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研究方向 、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物流系统模拟与决策、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与仿真技术、区域物流及绿色物流 二、课程设置

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四、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及名称:081701轻化工程 专业英文名:Light Chemical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轻工类 专业概况: 本专业由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发展而来,是昆明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招生较早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年招收本科生50人,硕士生10余人。专业教学依托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制浆造纸工程重点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实验员1人,博士6人,硕士2人。学科以制浆新技术与过程产物利用、湿部化学与造纸精细化学品、制浆造纸生物技术等为主要建设方向。拥有植物纤维化学实验室、制浆造纸工艺研究中心等专业实验设备150台套,价值达250多万元。本专业集化学、化工、生物、装备、仪表等基础理论为一体,专业理论学习涵盖制浆造纸工程、林产化工、植物化工、环境保护、包装印刷等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化学、化工、轻工、高分子、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制浆造纸工业过程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方法等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制浆造纸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研究开放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生产加工纸张及植物有效成分等制品的基本理论和工艺原理,获得实验操作技能、工艺设计、产品性能分析检测、生产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的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制浆造纸、印刷及天然产物生产加工等轻纺、化工、生物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工业生产、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在保证扎实的工学基础科学理论学习,具备工学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偏重于轻工与化工宽口径的专业工程能力与素质培养。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轻化工工艺、轻化工工程机械设备、林产化工、工厂设计、工厂电气自动化、化工仪表与控制、工业环境保护、天然高分子物理化学、生物资源开发等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在制浆造纸、轻工、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等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亦可在环保、质检、商检和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技术监督、贸易与管理工作。同时还为更高学术层次的人才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代码:0801 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科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 工程力学学科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工程师6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密切联系矿山开采、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实际,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事岩土体力学与工程、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岩土体的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目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生应掌握数学、力学及有关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初步具有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并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计算、实验方法以及编写程序进行研究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独立地承担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中较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任务和工程设计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岩土力学与工程 (a)“岩土力学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有关力学测试问题,包括测试仪器的研发、测试方法的改进,测试结果的分析技术等;(b)“岩土、结构工程数值模拟”研究方向:在现有相关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应用,解决岩土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设计优化问题。(c)“岩土工程稳定性相似模拟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方向:应用目前先进的岩体相似模拟系统,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土体破坏失稳规律、位移、应力演化过程等研究。 2 岩土体动力学与应用 针对地震导致的自然灾害、岩体凿岩爆破开挖、地基强夯处理等工程问题,研究冲击应力波在混凝土、岩体和土体中的传播规律,指导相关工程实践。(a)岩体力学参数测试:基于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规律,分析岩体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为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岩体力学参数;(b)岩石冲击动力学方向:该方向在应力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岩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c)应用强夯理论,结合实验方法,研究土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耗散特性,指导工程实践;(d)应用实验和监测手段,结合应力波理论,研究混凝土材料或混凝土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3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灾害 采用现代数理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工程地质力学有关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指导工程实践,如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岩体稳定性影响等。建立地质灾害

[轻化工程,培养中,工程师]浅谈“物理化学”课程在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物理化学”课程在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我校(武汉纺织大学)轻化工程专业于2011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开设了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物理化学是其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面向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如何进行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 一、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卓越计划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四年制本科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内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因此,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比其他专业少。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课时为80,所学内容中,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章节知识与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的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内容有所重复。因此有的教学内容应以复习为主,不宜讲解得面面俱到。如在讲授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章节时,可以把这两章的知识框架结构介绍给学生,包括理论的提出、理论的延伸及理论的应用。其中理论的提出属于难点,特别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的延伸主要体现在热力学定律在实际条件(如恒容、恒压等)下的进一步具体化,此过程涉及大量计算公式及结论;理论的应用是对热力学定律在实际过程(主要为单纯PVT变化、相变化以及化学变化)中的计算。从而使学生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知识既有宏观的印象,又认识到物理化学课程中遵循的实践理论实践认识过程,这样可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对于以前没有学习过的章节,则应强调基础知识和理论产生的意义,简化理论的推导过程,注重理论的适用条件,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紧密联系专业的教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但单纯地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知识而不与专业相联系,就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没有意义。因此应将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知识渗透到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课程对以后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物理化学课教师应了解轻化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沟通交流,把一些专业知识与物理化学课程知识相结合。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中,染整工艺原理助剂化学染料化学等课程与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动力学、表面活性剂、胶体与界面化学等章节内容相互联系。教师在讲授时就可以把这些专业课程中的典型实例与物理化学课的基础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才能将专业课程学好。如在讲授化学动力学章节时,可以联系染整工艺原理课程中棉织物的染色工艺过程的实例,简单介绍棉织物的染色包括练漂、烧毛、退浆、煮练及染色工艺过程。其中染色过程包含对温度、pH值、反应时间、染料浓度、助剂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而这些工艺过程的控制其实是染料分子与棉纤维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控制,教师就可以引出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影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因素等知识。 三、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物理化学课程一直以来被称为理论化学,以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推导和繁琐的计算为特点,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如果在讲授中从理论到理论,只注意基本概念的讲解、数学推导及计算,这就完全脱离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因此,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工程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五邑大学交通工程(路桥)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 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三二分段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起点本科教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达到本科水平,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能从事与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和从事该方面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高等职业技术专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系统地掌握力学、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较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具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胜任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一)、知识要求: 1、具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文化基本知识; 2、具有专业必需的力学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专业必需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4、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原理与构造组成,了解房屋建筑构造; 5、熟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材料的基本性能、技术标准、材料检验的基本知识; 6、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7、掌握地基与基础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结构(道路、桥梁)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知识; 9、掌握交通工程(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要求 1、具有正确检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能力; 2、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具有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咨询、规划、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 4、具有应用预算软件从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预决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文件对工程进行检验的能力; 6、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7、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要求

轻化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造纸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000000000000 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日异月新,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作为大学生,为自己做一个计划就格外重要了, 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

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做事风格、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等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明白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实现完美的人生。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我会以自己的行动来验证,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二、自我认识 1.职业生涯规划测试 职业兴趣:研究社会型 气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 性格:较外向 职业性格:好表现型 适应能力:很好 职业价值观:支配型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3.职业技能和兴趣特长 4.自我认识小结 我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和我相似的,但对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而言,我却是独一无二的。 自信,大方,善于交流是我最大的优点。我是个好表现的人,我喜欢站在人群中,渴望被所有人认可。因为父母很开明,给了我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所以我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是由自己把握,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学是人生扬帆起航地方,在这里我哭过笑过闹过,对于这个地方我注定只是是个过客,但我希望在这里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记得我曾经真实的存在过。有人说未来是个未知数,但在我看来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的未来我把握。 三、职业认知 1.外部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我的家乡是陕西省,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弟弟。因为妈妈身体不好,父亲年纪也很大了,所以毕业后我会直接参加工作。当然因为我是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概述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当时属于机械工程一系。1985年创建工程力学系。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后归属于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2013年12月26日,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航空航天学院招生。本专业目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本专业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自1978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正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工科院校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适应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需求,加强工程力学专业向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扩展,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服务,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二、标准学制 四年。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科学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容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领域如机械、土木、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水利、化工等的企业、设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A 知识 A1、工具性知识 具有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文献检索等知识。 A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文学、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健康教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A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等知识。 A4、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知识。 A5、专业知识

常州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常州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701) 一、指导思想 依托我校石油化工教学、科研特色,体现“重品德,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注重现代轻化工程基本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培育,使毕业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轻化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轻化工业领域,特别是添加剂化学与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轻化工产品制备与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轻化工及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毕业生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念。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的良好道德品质。热爱所学专业,具有进取和奉献精神。 2.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 (1)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征,以较强的工程能力为特色,能将工、理、文、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机械等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轻化工产品的开发、配套设备流程的设计、研发技术的大规模推广的能力,了解轻化工生产的管理与优化的知识,以及轻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科学信息的采集、表达、分析和思维方法,具有工程设计、制图、运算、实验研究、分析测试等基本技能; (4)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看、听、说的基本能力,能较熟练地查阅外文文献;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解决轻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中的工程问题;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对工作有较强的适应性。

固体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固体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102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系统地掌握固体力学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地从事固体力学相关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该专业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熟练地运用英语。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1、固体力学专业隶属于力学一级学科。主要研究土木、交通、航空航天、材料、机械、海洋、生物、环境等工程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在复合材料力学,电磁固体力学,计算力学,断裂、疲劳和工程结构分析,本构关系与宏细观力学,界面力学、计算材料科学、工程结构控制与故障诊断等方面作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行为:主要研究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分析、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预报及波动性能等。 2)新型材料的变形与断裂:主要研究功能梯度材料及智能材料的变形和断裂,包括静态和动态断裂特性。 3)计算固体力学:主要研究边界元、无网格等方法及其在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要求在前一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4年(含休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分为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硕士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2学分,最高学分不超过34学分。 五、课程考核方式 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 1.考试课由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作为试卷上的单独一道大题,不超过50%。考试可采取闭卷或开卷两种形式,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开卷考试只限携带课堂笔记和教材,不允许携带各种打印、复印资料。 2.考查课不组织考试,学生提交考核报告或结课论文,并由任课老师结合平时表现给出百分制成绩。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ies in Traffic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In this program, students will acquire knowledge in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planning, design & control, etc.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a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s, traffic planning & designing departments, as well as traff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1.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 3.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4.具有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As a student of this program, you will gain : 1.Solid grounding in th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reas; https://www.doczj.com/doc/0412818206.html,mon analytical methods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basic techniques in system control; 3.Primary capabili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ing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ing; 4.Primary capabilit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bridgework designing;

轻化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造纸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000000000000

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日异月新,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作为大学生,为自己做一个计划就格外重要了,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做事风格、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等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明白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实现完美的人生。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我会以自己的行动来验证,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二、自我认识 1.职业生涯规划测试 职业兴趣:研究社会型 气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 性格:较外向 职业性格:好表现型 适应能力:很好 职业价值观:支配型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 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 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

………… 4.自我认识小结 我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和我相似的,但对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而言,我却是独一无二的。 自信,大方,善于交流是我最大的优点。我是个好表现的人,我喜欢站在人群中,渴望被所有人认可。因为父母很开明,给了我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所以我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是由自己把握,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学是人生扬帆起航地方,在这里我哭过笑过闹过,对于这个地方我注定只是是个过客,但我希望在这里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记得我曾经真实的存在过。有人说未来是个未知数,但在我看来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的未来我把握。 三、职业认知 1.外部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我的家乡是陕西省,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弟弟。因为妈妈身体不好,父亲年纪也很大了,所以毕业后我会直接参加工作。当然因为我是学制浆造纸的,陕西的造纸行业发展不是很好,所以我会选择去南方制浆造纸行业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工作。 (2)个人对职业的思考:职业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并且适合自己的,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薪水符合自己的要求,工作之余,需要有时间休息。 (3)学校环境分析:我现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我们学校是一所以轻化工为主的国家重点院校,我的专业方向是制浆造纸,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优势专业,已经为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所学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植物纤维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轻化工程专业(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综述

轻化工程专业(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 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轻化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轻化工业领域,特别是添加剂化学与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轻化工产品制备与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轻化工及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轻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实验研究和生产管理等等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利用计算机解决产品开发与过程设计中的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4、了解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化工职业道德。 5、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6、掌握科学的体锻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学位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8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7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59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41.5学分,实践平台33.5学分。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获得毕业证书。获准毕业并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学位考试,且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路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等与交通工程(路桥)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实现途径 按照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本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如下表:

三、主干学科 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四、相近专业 公路与渡河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力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术能力类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 实习:认识实习、测量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 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一体化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工程综合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设计。 专项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专项训练:军事训练、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训练、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训练、注册建造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

八、毕业规定: 1、至少取得总学分172.5及以上(其中必修课学分139.5学分,选修课33学分),选 修课中通识课程人文、管理与艺术类各2学分,且必须修满模块一(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课群组)或模块二(公路与城市桥梁工程课群组)11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疲劳与断裂; 2、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3、力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 5、非线性系统识别。 详见附表一。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在校学习年限2年。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两者并重的原则,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的培养模式,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生入学后的1个月内组织完成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 培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注意提高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修养。 2、指导教师确定后,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的培养计划。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尽早安排研究生进入论文工作,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研究生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等环节。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应贯彻启发式讲授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研究活动,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o.doc

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81001 专业简介 福州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自1981年开始招生“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九五”期间“211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重点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又列入国家“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是2004年批准的省部共建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依托学科和重要建设内容。 本学科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研究数字与数据通信、多媒体信息通信、卫星通信、信息安全、无线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图像通信、宽带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学期间坚持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了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对于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位获得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科学发 展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 2、具备独立承担和研究解决本专业理论研究课题和前沿发展课题,并提供创造性 成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本 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专业主要从事多媒体通信与无线传输,地球信息技术与遥感应用,信息系统与信息共享技术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主要有: 1、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 2、多媒体通信 3、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 4、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 5、医学信息工程与医学图像系统 6、地球信息科学与遥感应用技术 7、地理信息工程与系统集成 8、智能信息系统 三、学制 全日制攻读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着重博士生的素质培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尤其是独立从事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政治、英语等公共必修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按研究生处统一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