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常用的几种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885.00 KB
- 文档页数:27
1、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1.0°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2、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养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变化。
阴性反应则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3 、明胶液化试验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或点种于平板培养基。
于20~22℃培养7~14天。
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
每天观察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有些对人类健康有益,有些则可能引发疾病。
因此,对细菌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首先,细菌的检验可以通过培养方法进行。
这是一种常见的检验方法,通过将样本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细菌的生长特性来进行检验。
培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为后续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其次,细菌的检验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
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放大镜头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特定的细菌检验非常有效,能够提供直观的信息。
另外,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检验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PCR等技术,通过检测细菌的DNA或RNA来进行检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于一些特殊的细菌检验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生化方法进行细菌的检验。
这种方
法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或酶活性来进行检验,可以帮助我们了
解细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途径,为细菌的鉴定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细菌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方法进行检验。
这些方法在细菌学研究、临床诊断和食品安全等
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认识细菌、预防疾病和保障健康提供
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对您有所
帮助。
检测细菌的方法
1细菌检测方法
细菌是人类致病细菌的主要来源,细菌检测是临床微生物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细菌检测的方法由过去的传统技术,如培养、显微镜检测、血液凝固试验,到近几年出现的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培养法
培养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细菌检测方法,它包括用适宜的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将样本于培养基上的细菌放置并培养,当细菌生长到一定数量时,进行细菌鉴定分析。
二、显微镜检测
显微镜检测大多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菌,可以观察细菌形态、弯曲度、真菌丝状分裂等,进而确定细菌的特性。
在显微镜检测过程中,通常也会采用特殊的染色来提高细菌的识别度。
三、血液凝固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是检测细菌毒力的一种试验。
原理是将包含有细菌的样本混合血清或血浆的混合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测量其凝固时间,从而判断样本中细菌的毒力。
四、DNA测序
DNA测序也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检测出某物种的特异性DNA和细菌基因组,通过对细菌基因组的比对可以快速进行物种鉴定和原菌测定。
以上就是细菌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不同的细菌致病机制及疾病特点,相应的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细菌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细菌的生化试验名词解释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是单细胞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但却能够执行一系列生化反应。
研究细菌的生化试验是了解细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进行抗菌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生化试验名词的解释。
1. 嗜热菌试验嗜热菌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具有耐热能力。
这个试验基于嗜热菌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特性。
通过将细菌接种在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并在高温下孵育,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其是否为嗜热菌。
2. 酸酶试验酸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能够产生特定的酸酶。
这些酸酶可以将特定的底物分解为酸性产物,从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
通过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或使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细菌的酸酶活性。
3. 氧化还原试验氧化还原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能够对底物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生成或消耗氧分子,并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通过添加特定的底物和指示剂,可以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从而判断细菌的氧化还原能力。
4. 胶原酶试验胶原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能够分解胶原蛋白,一种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重要蛋白质。
这个试验基于胶原酶可以将胶原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或氨基酸的特性。
通过观察培养基的透明圈或使用特定染料的变化,可以判断细菌是否具有胶原酶活性。
5. 大理石气试验大理石气试验是检测细菌是否具有尿素酶活性的方法。
尿素酶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这个试验基于细菌产生的氨可与酚红指示剂反应,使培养基呈现鲜艳的红色。
通过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细菌是否具有尿素酶活性。
这些生化试验名词只是细菌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不同的试验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细菌的特性。
在细菌学的研究中,这些试验通常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以全面了解细菌的生化特性、代谢途径和致病机制,为抗菌药物研发和靶向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细菌的生化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存机制,并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一)什么是生化试验?指通过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谢方式和条件等来鉴别细菌的类别、属种的试验。
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细菌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此其代谢产物各异。
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与被测终产物反应的指示剂,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如颜色的改变等,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定细菌的试验,统称为细菌的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二)生化试验的方法:1在培养物中加入某种底物与指示剂,经接种、培养后,观察培养基的pH值变化。
2在培养物中加入试剂,观察它们同细菌代谢产物所生成的颜色反应。
3根据酶作用的反应特性,测定酶的存在。
4根据细菌对理化条件和药品的敏感性,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三)生化试验的注意事项1.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培养18~24h。
2.待检菌应是纯种培养物。
3.遵守观察反应的时间。
观察结果的时间,多为24或48小时。
4.应做必要的对照试验。
5.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挑取2~3待检的疑似菌落分别进行试验。
(四)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1、糖(醇)类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3、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毒性酶类试验二、糖醇类代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三)V-P试验(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MR(五)七叶苷水解试验(六)甘油品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1、原理:不同的细菌对各种糖醇的分解能力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不同,有的能分解多种糖(醇),有的只能分解1~2种糖(醇) ,有的分解糖(醇)能产酸产气,有的分解糖(醇)只产酸不产气,根据这些特点,可鉴别细菌。
常用的糖醇单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木糖、半乳糖鼠李糖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蕈糖三糖:棉子糖多糖:菊糖、肝糖、淀粉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肌醇、卫茅醇2试验方法: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糖发酵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细菌内毒素常用检测方法细菌内毒素常用检测方法细菌内毒素是细菌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包括炎症、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
因此,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按照类别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1. 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通过生物实验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测中。
常用的方法包括小鼠中毒试验、兔子毒性试验和果蝇反应试验。
这些方法基于动物对细菌内毒素的不同反应,可以初步确定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体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这种方法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常用的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这些方法基于抗体与细菌内毒素的结合来确定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3. 生化方法生化方法是利用化学试剂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这种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和特异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这些方法基于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来确定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4. 破坏性方法破坏性方法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破坏细菌内毒素,使其失去活性。
这种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和安全的方法。
常用的破坏性方法包括加热处理、辐射治疗和酸碱处理。
这些方法可以将细菌内毒素破坏成无活性的物质,使其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利用PCR、DNA芯片等技术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的优点。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法和DNA芯片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将细菌内毒素的基因级别分析,确定其存在。
综上所述,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发展新型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体健康。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1、实验原理(1)细菌生化试验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2)糖(醇)类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
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
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甲基红(Methylred )试验(该试验简称MR 试验)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
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4 . 4 (红色)一pH6 . 2 (黄色)。
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
(4)大分子物质代谢实验.靛基质(口引睬)试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叫睬),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硫化氢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形成黑色沉淀硫化铅或硫化铁。
为硫化氢试验阳性,可借以鉴别细菌。
明胶液化实验某些细菌具有胶原酶,使明胶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现液体状态,是为阳性。
淀粉水解试验(在紫外诱变中做,本实验不做)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不能直接利用,须靠产生的胞外酶(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糊精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或麦芽糖),再被细菌吸收利用,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其次是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样本中的微生物形态特征,如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生化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细菌检验方法,通过检测细菌代谢产
物的生化反应,如呼吸、发酵、氧化等,来鉴定细菌种类。
此外,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检验中,包括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等技术,可以对细菌进行快速准确
的鉴定和分类。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检验方法,如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免疫学检测等,用于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进行免疫学
诊断。
总的来说,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涵盖了培养、显微镜观察、生
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可以对细菌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
常用的细菌试验1. 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细菌细胞微小,无色而半透明,原样直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只能大致见其外貌;制成抹片和染色后,则能较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和构造,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染色反应,作为鉴别细菌的一种依据。
1.1细菌抹片的制备1.1.1玻片准备:载玻片应清晰透明,洁净而无油渍,滴上水后,能均匀展开,附着性好。
如有残余油迹,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1.1.1滴上95%的酒精2~3滴,用洁净纱布揩擦,然后在酒精灯上轻轻通过几次。
1.1.1.2若上法仍未能去除油渍,可再滴1~2滴冰醋酸,用纱布擦净,在在酒精灯上轻轻通过。
1.1.2抹片:所用材料情况不同,抹片方法亦有差异。
1.1.2.1液体材料(如液体培养物、血液、渗出液、乳汁)可直接用灭菌接种环取一环材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的涂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1.1.2.2不是液体材料(如菌落、脓、粪便等)则应先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置于玻片中央,然后再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材料,在液滴中混合,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1.1.2.3组织脏器材料,先用镊子夹持局部。
然后以灭菌或洁净剪刀取一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切面在玻片上压印或涂成一薄片。
1.1.2.4如有多个样品同时需要制成抹片,只要染色方法相同,亦可以在同一张玻片上有秩序地排好,做多点涂抹,或者先用蜡笔在玻片上划分成若干小方格,每方格涂抹一种样品,需要保留的标本片,应贴标签,注明菌名、材料、染色方法和制片日期等。
1.1.3干燥:上述涂片,应让其自然干燥。
1.1.4固定:有两类固定方法1.1.4.1火焰固定:将干燥好的抹片,是涂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上来回通过数次,略做加热(但不能太热,以不烫手为度)进行固定。
1.1.4.2化学固定:血液、组织、脏器等抹片要做姬姆萨染色时,不用火焰固定,而应用甲醇固定,可将已干燥的抹片浸入甲醇中2~3分钟,取出晾干:或者在抹片上滴加数滴甲醇使其作用2~3分钟,自然挥发干燥,抹片如作瑞氏染色,则不必先作固定。
细菌检测的方法有哪些发表时间:2020-01-02T09:29:24.1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作者:罗怀芳[导读] 细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物,它属于细菌域,是生物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细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物,它属于细菌域,是生物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每天我们都在和细菌打交道,据调查显示一双未洗过的双手上最多有80w个细菌,可想而知细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细菌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是细菌,比如肺结核、肺炎、脑膜炎、骨髓炎等;另一方面,细菌也常常被我们所利用,例如酸奶和酒酿的制作,处理污水废水,制造部分抗生素等。
细菌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细菌检测的方法吧。
1 生化鉴定细菌检测方法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化鉴定了,指的是用生化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以及代谢的产物,借此来分辨细菌的种类。
生化反应实验有很多,那我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最主要的几种吧:1.1碳水化合物代谢实验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的必需营养元素就是氮素,细菌的合成能力体现于其能否利用不同的无机氮来进行生长,这也是检测细菌的指标之一。
1.2 碳源和氮源利用实验细菌对单一来源的碳源利用的鉴定试验称为碳源和氮源利用实验。
只有当培养基是枸橼酸盐的这种情况下,枸橼酸盐才可被细菌利用作为碳源,之后培养基变成碱性由于分解后产生碳酸钠,ph指示剂由淡绿色变为深蓝色。
枸橼酸盐利用实验和丙二酸利用实验是最为常见的试验方法。
1.3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试验的原理就是因为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其分解蛋白质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大致过程就是蛋白质首先被胞内酶分解为短肽,然后再渗入菌体内,之后肽类就被胞内酶转化成了氨基酸。
1.4 各种酶类试验在细菌的生化反应中酶类的存在是否等生化特性是细菌鉴定酶类试验的重点,PH值的变化或产生显色物质正是这些反应体系所导致的,酸碱指示剂或者显色剂合适的加入就可以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