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第一讲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浏览次数:3113

章节导航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受特定的专业价值和伦理的约束,这些价值观和伦理,既有专业自身长期发着积淀起来的思考,也有在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社会工作发着所具有的价值偏好和伦理规范。本章主要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具体包含三个问题:

1、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3、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学习内容

一、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价值是哲学的重要部分,是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

价值观:价值观是价值的系统化,是概括性的,对期望事物带有情感色彩、有历史起源与经验基础、被一群体共同认定同时也模塑群体的行为规范。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它是在专业或职业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对人、对事和对专业等的总体判断与核心理念,它对树立专业使命、规范专业行为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1)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反映了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区别;

(2)指引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的伤害;(3)明确规定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

3、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它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于解决社会问题和回应社会需要的考虑,在制定和推行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划、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工作应具有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专业和职业,我国在发展社会工作的时候也必须注重吸收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并在专业伦理上借鉴合理的成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要素并非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完全对立或冲突,找到两者之间相互融通的地方,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推动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条件。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个人主义: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明显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仅反映历史层面的影响基础,也反映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理念变化。西方社会强调个人的价值、主张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

基督教文化:长期以来,基于基督教伦理的爱、关怀、责任三个重要因素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法治:19世纪到20世纪,专业实践的伦理同法律制度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崇尚法治和民主的环境里,社会工作专业对自身实践发展提出了一套制度约束,这些约束体现在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政策的使命、目标和责任里面,

通过专业共同体来约束个人的行为、以确保专业人员的行动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受助对象的利益,从而减少对受助对象的可能伤害。同时,受助者也要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任何行动都不能超越发来的尺度。

民主:由于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公民自下而上参与,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

____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

道德拯救阶段:20世纪40年代福利国家建立之前,西方社会将贫困看作是个人道德上的失败和品德缺陷,贫困救助是一种道德上的拯救措施,目的是防止过度依赖国家提供的有限福利。

福利国家阶段:现代工业社会,社会福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制度设置。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例如,《周礼》中提出的很多思想就涉及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安福六个方面,《大同篇》中更是倡导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儒家的仁爱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观念

佛教的“慈善、博爱、众生平等”思想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民间慈善:家庭、民间救济(亲友、邻里、同乡)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建立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

进入21世纪,新时期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有力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奠定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虽产生于西方,但其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并非完全排斥。实际上同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进行融合。

第二讲社会工作价值观

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浏览次数:2970

章节导航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学习内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工作价值观不同于个体的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同时,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同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决定了专业工作者在特定情形下采取的工作手法与干预策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

在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价值目标包含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前者主要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的安排以及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后者

是通过专业行动来实现的具体事务目标。对社会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专业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知会同意、诚信等。

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价值观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专业团体内部,社会工作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反思功能,它促成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健康发展,引导社会服务机构朝着专业方向培植能力,促进机构与政府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形成社会正义的基石。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2、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3、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4、维护社会正义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1、巴利特关于社会工作基本价值的概括

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关于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的总结

3、戈登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归纳

4、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归纳

5、泰彻的价值体系

6、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概括

和比斯台克价值体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个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社会对个人应尽的责任和关怀、社会对个人基本需要的尊重和满足、民主社会对个人实现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

(二)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服务”强调的是实践形式、“社会公正”强调的是实践目标、“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的是实践的具体差异、“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实践工具、“诚信”强调的是实践的行为准则、“能力”强调的是对实践者的专业教育要求。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重点)

1、基本信念

(1)尊重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并提供尽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社会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尊重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在接触并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保持尊重的态度与方式,尊重服务对象表达的观点、意见和决定,不把自身的意见或建议强加给服务对象。

(2)独特性

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服务对象都是独特的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体验、人格特质和潜质。社会工作者要针对性的运用个别化的方法提供服务。落实“个别关怀、全面服务”的原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要求社会工作者采取个别化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以案主为中心,针对个人的问题为处置依据,因个案的差异而做不同的计划和技巧。每位案主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每个问题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服务技巧的提供也必须遵循特殊的环境背景和情境。

(3)相信人能够改变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信念为引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坚信,人有能动性,具备改变的潜力。作为一个促进变迁的专业服务过程,社会工作不断通过关怀、治疗和改变来促进人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实践的核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信任:相信服务对象可以改变,有能力面对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始终相信服务对象的潜能和能动性,坚信通过专业服务与干预后,服务对象在心理、情绪、沟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习技巧等方面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可以促进服务对象建立自信,帮助他们提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实践原则(重点)

(1)接纳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服务对象而言,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

(2)非批判

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更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非批判”原则具体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倾向等不作倾向性的批评和判断,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选择。

(3)个别化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不过,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应用个别化原则时是有区别的,例如,个案工作方法最强调个别化原则,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则相对关注服务对象的共性需求。

(4)保密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

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5)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非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社会工作者自身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它与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应本着人性、为服务对象着想和谦和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及时地回应它们,并通过专业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应体现在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实践中,还应体现在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践中。

(二)接纳和尊重

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就要通过初步的接触与沟通等专业活动,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从而开展进一步的专业服务。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服务过程中,都应该首先从内心真诚地对待所有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在实践中,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及心理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拒绝提供专业服务。对所有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三)个别化和非批判

由于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是与人有关的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充分理解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专业服务,他们也要注意避免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不同的个体,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状况、文化背景、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等)对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

而且,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更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五)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六)权利与责任并重

(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讲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浏览次数:2815

章节导航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四、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

五、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

学习内容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

2、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

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

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

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1、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约束和鼓励并重

4、系统性和权威性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保密原则;公平合理的收费。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秉持忠实和忠诚的态度;团队内相互协助。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遵守机构规定;落实机构服务宗旨;负责管理个案。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适当的工作认知;专业能力的表现;提供专业服务;维持服务品质;公正与服务;专业知识的拓展。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专业的评估与研究。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促进整体社会福祉;鼓励公民参与;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

四、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

(一)伦理难题的含义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

1、保密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问题

五、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差别平等原则

3、自由自主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生命质量原则

6、隐私保密原则

7、真诚原则

(二)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

国际社会工作界的伦理专家曾提出了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供参考:

1、认识案件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2、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

3、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

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

5、与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

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

第四讲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浏览次数:2790

章节导航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含义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学习内容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含义

含义——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规则。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一些规定。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各国、各地区及国际上形成了自己的伦理守则,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其内容主要包括:

1、服务

2、社会正义

3、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

5、正直

6、能力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

1、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2、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道德责任

4、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道德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一)制定原则

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的原则有: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

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

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

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

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

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