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3.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活动

( )里最大能填几?

()×6<57 ( )×7<43 ()×5<38

( )×4<31( )×8<26 ()×9<60

你是怎么想的?

2、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野营俱乐部”参加活动。让我们一起来

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

请你帮他们9个人分一分需要的食物,用算式表示出来并用竖式计算。(1)香肠20包(2)苹果30个(3)矿泉水40瓶

二、入营训练

1、练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请学生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即试商过程)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有余数的除法野营俱乐部”。(板书课题)

3、入门观:在进入“有余数的除法野营俱乐部”之前,必须先选择正确的门口,否则我们将无法得到该俱乐部的通行证。

4 2

1

(1)判断一下这些题目做得正确吗?用手势表示。判断后说说错在哪里?

(2)订正在本子上。

(3)看到这些错题,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我们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计算出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如果同学们在计算后得出余数比除数大,那么你算的商一定错了,这时我们就必

须重新检查一遍你计算过程。

4、做练习(计算 )

5、填空。

÷8=8 ,余数最大是( ),被除数是( )。

( )÷( )=5……7,除数最小是( ),被除数是( )

(关键:余数要比除数小,被除数等于除数乘商加上余数)

三、闯关晋级

1、普通营。

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还是让我们来一起闯关吧,闯关成功我们就可以进入普通营啦!

同学们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排队。第27个是男生还是女生?第39个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精英营

刚才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一关,进入了普通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再闯一关,争取进入精英营吧!

第一小队的队员们要参加野营,不但要准备野营的食物,还有许多装备要准

备的。同学们愿意不愿意帮他们解决也应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每3人共用一个平底锅,必须准备多少个平底锅?

(2)每2人共用一顶帐篷,必须准备多少顶帐篷?

(3)每顶帐篷租金是70元,300元最多可租多少顶帐篷?

(4)野营结束后,他们9个人准备打的回家,一辆的士只能坐4个人,至少需要几

辆车?

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怎么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师:这几道题,都是用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应用题,

往往利用纯粹的数学公式解答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才能得

出正确答案。你们真得太棒了,已经成为了精英营的成员了。

3、收获成果。

第一小队的队员在这次野营中共收获了50个雪梨。

(1)最少要丢( )个,才能正好平均分给7个队员。

(2)最少需要加( )个,才可以平均分给8个队员。

四、评价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本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精心设计了学生参与野营俱乐部活动的情节贯穿整节课,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合理进行取舍。同时,还借助于在野营俱乐部碰到的问题,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使学生发现在生活学习中有很多类似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用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去解决,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